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

合集下载

结合对归因理论的理解,叙述一个教学生活中的案例

结合对归因理论的理解,叙述一个教学生活中的案例

结合对归因理论的理解,叙述一个教学生活中的案例结合对归因理论的理解,叙述一个教学生活中的案例海德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

行为的原因若在于环境,如外人、奖惩、运气、工作难易等外因,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责任;行为的原因若在于个人,如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心境、努力等,则行动者对其行为要负责任。

H.H.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把海德所开创的归因研究推向了高潮。

他认为,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1)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2)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方,即行动者知觉的对象;(3)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优补差是孔子“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他的目的,是为了不同质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进步,得到发展,使优更优,使差向优转化的效果。

目前,各校都注意了“培优补差”工作,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如“分层递进教学”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但由于盲目性不少,目的性不够明确,付出大于收获,效果还未尽人意,主要原因是在“培优补差”方面,对学生“优”、“差”的原因,缺乏科学的分析方法,未能准确地测量到个中原因,所以出现了目的不明、指导不灵,效果不显(显现)等现象,而如果能正确地运用归因理论去诊断学生的“优”、“差”原因,就能比较准确地找出优之点、不足之处,便于因材施教地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并可能性很大地取得效果。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差,有赖于对学习成败原因的认识,不同的认识,可以导致不同的学习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探索学生学习行为归因认识的倾向及其规律性,为培优补差,整体提高学生的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一、对学习成绩优质的学生的理性归因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能力较强,自信心十足,情绪稳定,无论是内外因维度、稳定性维度、不可控性维度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要使他们在“优”的基础上更“优”,就必须对他们结果进行理性的归因,如果盲目地归因于他们的能力,归因于他们的“聪明”或“天赋”,他们往往认为不需努力,凭本身能力和聪明就可以了,这样会造成学习后劲不足,当真的“翻船”了,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有问题,认为自己不聪明,再难有作为,出现满足于现状的现象。

归因理论教学实践(3篇)

归因理论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归因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解释了人们如何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在教育实践中,归因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情绪和行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一、引言归因理论是心理学家海德(Heider)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主要研究人们如何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会根据行为的内外部因素,对行为结果进行归因。

在教育领域,归因理论的应用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情绪和行为,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1. 归因的定义: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2. 归因的分类: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内部归因是指将行为原因归因于个体内部的因素,如能力、努力等;外部归因是指将行为原因归因于个体外部因素,如任务难度、环境等。

3. 归因效应:归因效应是指人们对行为结果的归因会影响其后续行为的表现。

三、归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1. 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1)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设置合理的任务难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置适当难度的任务,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提供成功案例:教师可以分享成功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培养学生的努力归因努力归因是指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身的努力程度。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努力归因:(1)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努力程度是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而不是运气或天赋。

(2)鼓励学生面对失败: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失败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3)培养学生的坚持性: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坚持不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意志力,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结合实际谈谈归因理论(教育心理学)

结合实际谈谈归因理论(教育心理学)

结合实际谈谈归因理论1.归因: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断过程。

①归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其对人际知觉的研究中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与控制环境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

归因理论是一种比较系统的认知动机理论。

归因影响个人期望的改变和情感反应(归因后果),归因后果又影响后继的行为。

于是归因就具有动机功能。

②罗特尔根据控制点,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分为“内控”和“外控”。

③维纳完善了归因理论,提出归因可按三个维度分类: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

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归因的内外源维度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可控性影响个体今后努力的行为。

将失败归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维纳总是强调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维度(努力)。

2.归因的影响(1)对个体行为结果的情感体验的影响个体对行为成败原因的不同解释,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

只有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强或足够努力时,才会感到自豪与满意。

而如果把成功归因于题目简单或自己比较幸运时,个体可能就不会感到自豪与满意。

(2)对个体后续行为的期望的影响如果个体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自己能力强或努力学习的结果,他会认为下次我努力一定还会取得成功。

如果个体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任务简单或是我这次比较幸运,他对下次结果的期待就较小。

(3)对个体行为的努力程度的影响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时,成功带来的自豪感和满意度会让他继续努力以求下次取得同样的成功。

当学生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时,下次他会做出更大的努力并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获得更多的成功。

而如果学生将自己的成败归结为自己能力强而成功,或自己能力太弱而失败时,学生所投入的努力就会减少。

(4)对个体自身的认识和评价的影响经常取得成功的个体会增强对自己能力的预测与估计,从而使他获得比较髙的自我效能感,这会使他更积极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客观正确的判断,反之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对于事件原因的心理解释方式。

该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从原因推断结果,通过归因来解释事件的发生。

以下是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
1. 内因与外因:归因理论指出,人们倾向于将事件的原因归因于内在因素或外部因素。

内因是指和个体自身有关的特点、能力或意愿,而外因是指环境、他人行为等外部情况。

人们会根据事件的结果和归因者的自我意识选择内因或外因来解释事件。

2. 可控性: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将事件的原因归因于可以被控制的因素。

当事件的原因被认为是可控的,人们会更有动力采取行动来改变结果。

而当事件被认为是不可控的,人们可能会感到无力和消极。

3. 稳定性:归因理论指出,人们倾向于将事件的原因归因于稳定的因素或临时的因素。

稳定的因素是指持久存在的个人特点或条件,而临时的因素是指暂时存在的情境。

人们通常更倾向于将不愉快的事件归因于稳定因素,而将愉快的事件归因于临时因素。

4. 影响因素: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进行归因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观察者的知识、情感、目标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对于事件原因的解释偏好和倾向。

归因理论对于理解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归因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是如何解释事件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他们的行为。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努力、能力、任
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 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其 中能力和努力属于内因,任务难度 和运气属于外因。
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论点:
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 因。
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 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 有很大的影响。
(2)、员工对于薪水、上级的评价、工作满 意度、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成就等方面 的知觉与归因正确与否,对于其潜力的发 挥和组织的良好运作是有重要影响的。
(3)、管理者在对员工的 行为进行判断和解释时也 应该尽量避免存在归因中 的偏见和误差。
“都是你害的”“害人精”说者是群情激奋, 被说的一脸无奈。这是一次迎面接力游戏。游 戏中这组学生输了,原因是该组中的一名成员 是全班中跑得最慢的。于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是:接力比赛中获胜的 因素有哪些?教师就参加了刚才有矛盾的那组 学生的讨论。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同学 认为组里拥有个“超级跑得慢的人”是失败的 主要原因,如果换掉就能获胜。有的则认为失 败的因素是阻力的同学不团结,配合不默契所 致。教师对于持这一观点的同学给予了肯定, 同时还给同学讲了“田忌赛马”的故事,同学 们听后迅速做出反应。游戏重新开始,结果出 乎其他各组所料,拥有全班最慢跑得最慢的小 组居然获得了第一名。
从上述教学片中我们不难发现,都是因为 学生在课中的竞争中而产生出思想认识上 的偏差。即成败归因的问题,由于教师几 时的引导是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从分体 现,学生的个性、自信心非但没有因收到 挫折而低落,相反却激起了学生更大的学 习热情。其中教师的“导”起到关键作用
(1)、管理者要认识到员工是根据他们对事 物的主观知觉而不仅仅是客观现实做出反 应的。

名词解释归因

名词解释归因

名词解释归因归因理论,又称为心理倾向,指将行为主体的行为结果解释为其内部或外部原因的一种理论。

它是一种试图通过对可能的原因加以推测而达到预测人类行为及其变化的理论。

下面我们来看看心理学中关于归因的几个名词。

1、内部稳定性:指能够引起人们归因行为的一系列特征,即行为发生的频率高、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和结果稳定等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该行为模式的自我维持系统。

如,许多初入社会的青年人比较重视物质报酬,即使他们明知完全没有努力也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但还是很重视物质报酬,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外部归因”。

2、外部稳定性:指能够引起人们归因行为的一系列特征,即行为发生的频率低、出现次数少、持续时间短和结果不稳定等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该行为模式的他人维持系统。

如,有的女孩比较漂亮,一旦遭受挫折,便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

这种人就属于典型的“内部归因”。

3、稳定的产出模式:它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人们倾向于将获得成功的原因归于能力和运气的混合作用。

2。

归因模式首先,一个人做事情是不是尽力去做,应当作为行为主体思考和评价自己行为的依据。

我们必须把那些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的因素,才称得上是主观的归因。

那些虽然被归于“天赋”、“机遇”等客观因素,但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的归因则是不真实的归因。

因此,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努力。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判断要比客观条件所形成的判断更为精确。

其次,由于人们对行为主体行为结果的解释往往具有多重性,即同一行为可以导致多种结果,而不同行为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因此,同一行为主体的行为往往可以采取不同的归因。

行为主体的行为在什么程度上归因于外部刺激事件,行为主体的行为在什么程度上归因于内部的心理活动,都反映着行为主体对于事件性质的认识程度。

最后,由于人们常常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解释和分析同一事件,并且在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之间还存在着不协调、矛盾甚至冲突,因此人们对事件所做的各种归因之间往往并不一致。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关键词:归因、归因理论、海德、凯利、相应推断、三维理论、韦纳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与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所谓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外表现推测行为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心理学家根据各种研究所提供的有关归因问题的不同概念与观点,则统称为归因理论(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

归因理论主要有四种:(1)恒常原则说。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F•海德最早提出来的。

海德把行为的原因大体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并提出共变原则,以说明人们的归因过程。

他指出,人们通常认为一定的行为可能决定于各种原因,但人们倾向于寻找一定的结果和一定的原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联系。

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同一个结果相联系,而没有这个原因时就不发生这个结果,那么就可以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

(2)二维归因理论。

这是B•韦纳提出来的。

他也把行为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但他认为内因—外因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

(3)三维归因理论。

由H•H•凯利于1967年提出。

包括四种要素(实体、他人、时间、情境),三个维度(特异性、共意性、一贯性)及其协变原则(指处于三个维度上的四个要素在归因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4)对应推断理论。

这是E•琼斯和N•K•戴维斯提出来的。

他们在考察归因问题时,先判断行为者的意图,后推测行为者的属性和品质。

他们认为,他人作出某种行为时,行为观察者就要判断这一行为是否有意图以及行为后果中哪个是原有意图的后果。

这一理论着重探讨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从所观察到的行为推断与之对应的内在属性,因此被称之为“对应推断理论”。

三、凯利的三维理论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

所谓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教育心理归因

教育心理归因

教育心理归因教育心理是研究人类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学习、发展和适应等方面的心理过程。

归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概念,它探讨了个体在面临成功或失败时所做的归因,即将结果归因于自身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或运气等因素。

本文将从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归因类型以及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来探讨教育心理归因的相关内容。

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是指个体在面对成功或失败时所做的解释和归因。

根据归因理论,个体对于成功的归因倾向于将其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如自身的能力和努力;而对于失败的归因则倾向于将其归因于外部不稳定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和运气。

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对于成功和失败的不同归因会影响其情绪、动机和行为等方面。

根据归因理论,归因可以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内部归因是指将结果归因于个体内部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和智力等。

外部归因是指将结果归因于个体外部的因素,如任务难度、环境和运气等。

内部归因倾向于使个体对自身有更高的自信和责任感,有利于个体的动机和学习态度的提升;而外部归因则可能导致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低估和责任的转嫁。

教育心理归因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归因方式来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那些将成功归因于自身努力和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而对于那些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努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

教育心理归因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态度。

通过教育心理归因的教育,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态度。

他们会明白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取得成功,而不是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或运气。

这样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教育心理归因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素质。

通过教育心理归因的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将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和努力,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他们也可以学会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从而减少对自身的自责和自卑感。

归因理论的见解

归因理论的见解

归因理论是美国当代一种以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该理论着重于人们依据原因推论的信息, 并在理解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预测和控制其随后的相关行为。

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Heider (1958) 提出,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两种需要,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的行为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为。

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

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

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对人类行为的因果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进一步推动了归因理论的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归因理论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

Jones & Davis (1965 :219 -266) 提出了对应推论的归因理论,在Heider 的排除原则基础上发展了归因理论。

此后, 社会心理学家Rotter (1966 :609 -610) 根据“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 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个人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

Kelley(1967 :192 -238) 提出的归因过程是“个体对他的世界进行归因”。

他的三维归因理论把Heider 所开创的归因研究推向了高潮。

最为著名的归因理论家Weiner ( 1972 : 203 215) 及其同事在吸收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

他从个体的归因过程出发,探求个体对成败结果的归因与成就行为的关系,对影响行为结果的可觉察的原因特性、原因结构以及原因归因和情感的关系、情感反应的激励作用等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

他认为每个人都力求解释自己的行为,分析其行为结果的原因。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一个人在分析其根由时,主要有三个维度与六个因素( Weiner 1984 : 15 -38 ; 1985 : 548 -573) 。

浅析韦纳的归因理论

浅析韦纳的归因理论

浅析韦纳的归因理论10课程颉静2010020582摘要:关键字: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或归因思维的理论是美国当代一种从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

近年来在心理学界日益流行,归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与推论,进而通过这种因果关系来认识、预测、控制周围的环境和行为。

韦纳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归因理论家,他从个体的归因过程出发,探求个体对成败结果的归因与成就行为的关系,对影响行为结果的可觉察的原因特性、原因结构,以及原因归因和情感的关系、情感反应的激励作用等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其理论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的关注。

有的心理学家把韦纳的归因理论作为心理学的一种基本学派加以介绍,并把这一理论与斯金纳、皮亚杰、班杜拉等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的理论并列为当代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理论1。

一、韦纳的归因理论1、最初的理论来源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韦纳的归因理论也是如此,韦纳的归因理论最初是在海德(F. Heider)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J. W.At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于1972年创造性地将成就动机和归因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著名的成败归因理论,从而开辟了心理学崭新的研究前景,由此而形成的动机归因理论成为当今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焦点2。

海德的归因理论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 Heider)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出归因理论,标志着归因理论的诞生。

他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奠定了归因理论的基础:①详细分析了在人们日常交往活动中归因活动的普遍性,以及归因对人们理解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的重要意义;②他将个人行为的原因分为两大类: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③提出了人们寻找原因所遵循的一般原1Margaret E. Bell—Gredler.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Theory into practice .New York: Macmillan.274一313, 314一324.1986.则——“协变原则”(Covariation principle),即当一种因素或条件与待解释的行为事件协同变化时,它就会被确定为该行为事件的原因3。

论述归因理论

论述归因理论

论述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一种基于行为学原理的信念,旨在衡量个体之间的偏好,特别是在体验一种不良影响时。

它是一种态度调整模型,用于确定在个人行为结果的实现和调整中的原因的归因,以及评估某一行为的偏好。

显微镜下对它的原理、思想和应用有所介绍。

归因理论的核心在于人们解释和衡量某一行为的原因,即原因的归因。

它以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个体之间的行为,从这种角度研究个体归因的起源,以及归因于内在因素或外在因素,从而决定行为结果和接受回报。

根据这一理论,归因可以分为两种:内在因素归因和外在因素归因。

内在因素归因指的是指个体自身智力、行为能力和其他内在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外在因素归因指的是指环境、机会、文化习俗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归因理论的应用,主要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控制法和调整法。

控制法是指,个体可以通过调节内在或外在因素,改变某一行为的规划和执行,以达到所期望的目的。

主要的内在因素有个体的偏好、态度和决策能力;外在因素有社会文化环境、经济情况等。

控制法可以通过控制因素来改变归因,从而降低影响行为结果的归因不良后果。

调整法是指,个体对其行为对结果的归因有特定的态度。

如果个体对行为的归因结果仍然不满意,可以采取调整措施,以降低其原因归因的不良影响。

通过调整法,个体可以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改变其原因归因,以达到修正缺陷、改善行为偏好和减少不良影响的目的。

归因理论对个体的行为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是衡量偏好和控制失真偏差的重要原理。

它既可以帮助个体控制不良影响,也有助于规范和净化个体之间的归因。

可以说,它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行为结果归因的有力工具。

它的思想是把偏差的任务改变为学习的任务,使个人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精确估计理性归因。

它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内在或外在原因归因,帮助个体正确调节自己的思想模式,并要求自己完成任务,以消除失真偏差。

归因理论体现出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理念,即:人的行为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快速的改变行为,以获取满足。

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维纳归因理论中的六个方面和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维纳归因理论中的六个方面和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维纳归因理论中的六个方面和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维纳归因理论是一种认识归因(attribution)的理论体系,它提出了衡量行为归因的四个维度——稳定性、个体应对性、内在性和外在性,这四个维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外界事物。

维纳归因理论的六个方面为:事件、分析细节、性别、文化、时间以及距离,下面我将简单介绍它们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首先,对于稳定性这一维度,我们可以看到事件如何影响不同人群的认知归因。

研究发现,在外部因素中,如果事件的性质(例如,是可以控制的还是不可控制的)更加固定,人们更有可能将其认为是可以稳定的,从而产生更加固定的认知归因。

此外,研究也显示,性别、文化因素也会影响不同人群的稳定性认知归因。

其次,个体应对性方面,分析细节会影响不同人群的认知归因。

研究表明,当受试者更多样化地评估事件时,会更倾向于将其视为可改变的因素。

因此,受试者归因认知会��动性地改变,以适应不同的情境和事件。

此外,研究也发现,文化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应对的认知归因。

第三,对于内在性归因,性别、文化和时间会影响不同人群的认知归因。

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将行为成功归因于内在性,比如个人性格特征。

此外,文化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认知归因,比如一个民族更倾向于归因于内在性因素,而另一个民族更倾向于归因于外部因素。

此外,时间也能影响归因认知,受试者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产生内在性归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归因认知可能会随之改变。

最后,当考虑外在性归因方面,距离和文化会影响不同人群的认知归因。

研究表明,随着距离的增加,受试者的归因认知会越来越倾向于外在性归因。

此外,文化也会影响受试者归因认知,如果一个民族更偏重外部因素,那么有可能会产生更多外在性归因。

总之,维纳归因理论的六个方面和三个维度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如事件、性别、文化、时间、距离等方面和稳定性、个体应对性以及内在性和外在性等维度之间相互影响。

鉴于此,认知归因研究者可以考虑这些方面,以更好地分析不同人群的认知归因行为。

归因理论的关键概念是什么?

归因理论的关键概念是什么?

归因理论的关键概念是什么?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解释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和归因方式。

归因理论提供了一种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如何解释他们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并对事件的原因进行推理和理解。

以下是归因理论的一些关键概念:
1. 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个人将他们或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因素,如个人能力、努力或特性。

当一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才能或努力时,他们倾向于将责任归因于自己。

然而,当个人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或缺陷时,他们可能会感到自责或自卑。

2. 外部归因:外部归因是指个人将他们或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外在因素,如运气、环境或他人的行为。

当一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运气或环境因素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侥幸或不太自豪。

相反,当个人将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冤枉和愤怒。

3. 个人稳定性:个人稳定性是指个人在解释行为时认为这一特定行为是由于内在特质而持久存在的倾向。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是稳定的,他们可能会预测未来的行为或判断个人特质。

4. 控制性:控制性是指个人对事件的控制感知。

当个人感到他们对事件有很强的控制感,他们可能更有可能将结果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

相反,当个人感到他们无法控制事件时,他们可能会将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

这些关键概念在归因理论中相互交织,影响着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和归因方式。

他们提供了对人们行为背后推理和心理过程的深入了解。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得转载或引用。

对归因理论的认识

对归因理论的认识

对归因理论的认识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

他指的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即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和推测。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例如,一个孩子回家的时候闷闷不乐,一言不发,径直走入自己房间后默默把门关上,许久不肯出来。

这时候,他的家人就要开始讨论这孩子是怎么了,奶奶说孩子是不是生病不舒服了,妈妈说孩子是不是感情上遇到什么问题了,爸爸则会觉得是不是考试没考好,挨老师批评了,等等。

家庭成员对孩子这种不常见行为作了多种不同的猜想,这便是对归因理论最常见的诠释。

归因理论又被称为“认知理论”,因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

它指的是通过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调整和改变人的行为的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三个:第一,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第二,社会推论的问题;第三,行为的期望与预测。

下面来具体说明。

第一点,影响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中包括对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的分析,由此而引发出了凯利模式和维纳理论。

前者即是指对内因和外因的分析,内因一般都稳定性高,且承担责任,而外因稳定性低,又不承担责任。

后者指的是对成功或失败会归因于稳定因素或不稳定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对行为的成功或失败进行分析时时常会作两个方面,四种情况的归因,一方面是个人因素:包括努力程度大小和个人能力高低;另一方面是外部因素:指任务难度大小和机遇状况好坏。

这其中的个人能力和任务难度又属于稳定因素,而努力程度和机遇好坏是不稳定因素。

通常管理者会将组织的成功归因于组织成员能力高等稳定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等不稳定因素,而个人的归因则是与之相反的。

第二点,社会推论问题是指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

例如,某同学经常早起,然后去图书馆安安静静地待上一天,最后高高兴兴回家休息,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该同学勤奋刻苦,热爱学习并以此为乐。

理解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与行为解释

理解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与行为解释

理解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与行为解释在心理学领域中,归因理论被广泛用于解释人们对行为发生原因的理解和解释。

归因理论是指个体对于不同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属的解释方式,它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会以某种方式行动或思考。

一、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归因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赫尔曼·凯洛特斯基(Heider)于1958年首先提出的。

该理论主要探讨人们如何根据观察到的行为、结果或事件,推断出这些行为或事件的原因。

归因理论主要包括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两个方面。

内部归因是指个体将行为原因归于自身内部特质、动机或能力等因素;外部归因是指个体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环境、周围情境或他人因素等。

二、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1. 内部归因的特点内部归因是一种在个体内部进行的推断过程,它强调个体个性特征、能力、动机等内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当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时,如果认为该行为源于被观察者的内部因素,例如个性、态度或能力,则会进行内部归因。

内部归因的一个经典实例是对他人成功的解释。

当一个人看到别人取得成功时,如果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个人能力或努力,即内部因素,那么他会认为成功是由于他人的努力,这可能导致他们对他人的评价更为积极。

2. 外部归因的特点外部归因是指个体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环境、周围情境或他人因素等外部因素。

个体倾向于认为行为发生是由于外部条件的影响,而非个体内部因素所致。

例如,当一个人没有完成分配的任务时,如果他们将其归因于时间不足、任务过于困难等外部因素,那么他们往往会认为这是一种情况性的行为,而不是个体能力或动机的问题。

三、归因理论的应用归因理论对于解释和预测个体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不仅可以用于个体行为的研究,还可以应用于组织行为、社交交往等领域。

1. 个体行为解释归因理论可以帮助解释个人对事件或行为的解释方式。

通过了解其他人的归因倾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并预测其后续行为。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自我归因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个人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余薇佳工商1003班 2010015068一、理论解释1、含义:归因理论是指说明和分析人们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因而也称“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

2、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有:(1)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

(2)社会推论问题。

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做出合理的推论。

(3)行为的期望与预测。

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

3、归因理论的意义(1)归因理论在激发成就动机,促进继续努力的行为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把失败和挫折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任务难等内外原因中的未定因素,就会降低人们对成功的期望和信心,难以产生鉴定的持续努力行为;相反,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哪壶、机遇不好等不稳定性的偶然因素,就会使行为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接受教训,改正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影响,增强成功的信心,坚持努力行为,争取成功机会。

(2)归因理论对认识组织行为规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组织活动中,各级领导者要注意树立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认识来改变人的行为的工作方针,对成功者和失败者今后行为的引导,尽可能地吧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不稳定性因素。

二、切身体验说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范例一初中毕业的时候,我和妈妈去九寨沟旅游,最后去的一个景点就是黄龙。

黄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由黄龙本部和牟尼沟两部分组成。

主景区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是中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

它雄奇的山岳景观、险峻的峡谷地貌、绚丽的草原风光、浩瀚的森林海洋、独特的民族风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相互映衬,浑然一体,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心理学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一、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1.1 归因归因是指人们在解释事件和行为时所采用的心理过程。

当人们遇到一个事件或行为时,他们会尝试找出事件的原因,以便理解和解释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1.2 观察者角度与参与者角度在归因理论中,人们可以从观察者角度或参与者角度去解释事件或行为。

观察者角度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所采用的角度,而参与者角度是指人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所采用的角度。

1.3 归因错误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事件或行为时所犯的一种认知偏差。

主要的归因错误包括内在性归因和外在性归因。

内在性归因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目标个体的内在特质或能力,而忽视了外部因素的影响。

外在性归因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部因素或情境的影响,而忽视了个体的内在因素。

1.4 归因的类型根据归因的类型,归因理论可以分为内因归因和外因归因。

内因归因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目标个体的内在特质或能力,如智力、性格等。

外因归因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部因素或情境的影响,如情境、环境、他人行为等。

二、主要的归因理论模型2.1 内因外因理论内因外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纳·凯利于1967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解释事件或行为的原因时,会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

内因是指个体的内在特质或能力,外因是指环境因素或情境的影响。

根据内因外因理论,人们的归因过程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目标个体在事件中的表现和事件本身的性质。

2.2 基本归因错误基本归因错误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李·罗斯于1977年提出的。

基本归因错误指的是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所犯的一种认知偏差。

当人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他们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目标个体的内在特质或能力,而忽视了外部因素的影响。

这种归因错误会导致人们对他人的评价产生偏见,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

2.3 可利用性归因理论可利用性归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达尼尔·卡尼曼和艾默斯·图瓦斯基于1973年提出的。

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

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

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1 归因概念“归因”来源于拉丁语“attributio”,意思是“归属”或“归因”。

在心理学中,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解释和归咎的心理实践。

归因理论关注的是个体是如何解释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对个体情绪、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1.2 归因的种类根据归因理论的研究视角,可以将归因分为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

内在归因是指个体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自身天赋、能力和品格等内部因素;而外在归因则是指个体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外部环境、他人行为和情境因素等外部因素。

归因理论认为,个体的归因方式会对其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1.3 归因的特征归因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普遍性、可变性和情境性。

普遍性指的是归因过程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所有人都会对行为结果产生归因;可变性指的是归因方式会因个体的性格特征、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而产生变化;情境性指的是归因是受到具体情境、时间和地点的影响,不同情境下个体的归因方式会有所不同。

二、主要模型2.1 内在归因模型内在归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其内在特质和动机,如能力、品质和意图等。

内在归因模型主要包括几种经典模型:洞察模型、人格因素模型和动机模型等。

其中,洞察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内在的智力、才能和技能等因素;人格因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个性、性格和品质等因素;动机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意图、动机和期望等因素。

2.2 外在归因模型外在归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外部环境和社会情境等因素。

外在归因模型主要包括几种典型模型:情境因素模型、他人行为模型和动作结果模型等。

其中,情境因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外部情境和环境因素;他人行为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影响和行为;动作结果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特定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和效果。

简述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简述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简述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或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

(1)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结果有寻找原因的倾向,并且是复杂的、多维度的,之前的成功和失败结果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下一次行为的情绪、期望和努力程度等,而个人的情绪、期望和努力对成就行为有很大影响。

(2)韦纳把归因的维度分为:内部和外部、稳定和不稳定、可控和不可控。

内外因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稳定性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可控性影响个体今后的努力。

韦纳强调内部的、可控的和稳定的维度。

能力和作业难度属于稳定因素,努力、身体状况、环境和运气属于不稳定因素。

当把成就行为归因于稳定因素时,个体会预期结果与上一次一致,反之,则预期与上次结果不同。

(3)成就需要高的个体倾向于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结于自己努力不够,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可控因素,那么,在下一次的行动中个体则会坚信足够努力就能够成功。

成就需要低的个体习惯于将成功归结于外部的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如任务简单、运气好等,而把失败归结为能力不足,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这样个体将易于产生习得性无助,对之后的行为期待低、情绪体验不佳并且不愿努力。

对归因理论的认识

对归因理论的认识

对归因理论的认识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

他指的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即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和推测。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例如,一个孩子回家的时候闷闷不乐,一言不发,径直走入自己房间后默默把门关上,许久不肯出来。

这时候,他的家人就要开始讨论这孩子是怎么了,奶奶说孩子是不是生病不舒服了,妈妈说孩子是不是感情上遇到什么问题了,爸爸则会觉得是不是考试没考好,挨老师批评了,等等。

家庭成员对孩子这种不常见行为作了多种不同的猜想,这便是对归因理论最常见的诠释。

归因理论又被称为“认知理论”,因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

它指的是通过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调整和改变人的行为的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三个:第一,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第二,社会推论的问题;第三,行为的期望与预测。

下面来具体说明。

第一点,影响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中包括对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的分析,由此而引发出了凯利模式和维纳理论。

前者即是指对内因和外因的分析,内因一般都稳定性高,且承担责任,而外因稳定性低,又不承担责任。

后者指的是对成功或失败会归因于稳定因素或不稳定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对行为的成功或失败进行分析时时常会作两个方面,四种情况的归因,一方面是个人因素:包括努力程度大小和个人能力高低;另一方面是外部因素:指任务难度大小和机遇状况好坏。

这其中的个人能力和任务难度又属于稳定因素,而努力程度和机遇好坏是不稳定因素。

通常管理者会将组织的成功归因于组织成员能力高等稳定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等不稳定因素,而个人的归因则是与之相反的。

第二点,社会推论问题是指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

例如,某同学经常早起,然后去图书馆安安静静地待上一天,最后高高兴兴回家休息,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该同学勤奋刻苦,热爱学习并以此为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归因、归因理论、海德、凯利、相应推断、三维理论、韦纳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与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所谓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外表现推测行为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心理学家根据各种研究所提供的有关归因问题的不同概念与观点,则统称为归因理论(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

归因理论主要有四种:(1)恒常原则说。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F•海德最早提出来的。

海德把行为的原因大体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并提出共变原则,以说明人们的归因过程。

他指出,人们通常认为一定的行为可能决定于各种原因,但人们倾向于寻找一定的结果和一定的原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联系。

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同一个结果相联系,而没有这个原因时就不发生这个结果,那么就可以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

(2)二维归因理论。

这是B•韦纳提出来的。

他也把行为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但他认为内因—外因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

(3)三维归因理论。

由H•H•凯利于1967年提出。

包括四种要素(实体、他人、时间、情境),三个维度(特异性、共意性、一贯性)及其协变原则(指处于三个维度上的四个要素在归因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4)对应推断理论。

这是E•琼斯和N•K•戴维斯提出来的。

他们在考察归因问题时,先判断行为者的意图,后推测行为者的属性和品质。

他们认为,他人作出某种行为时,行为观察者就要判断这一行为是否有意图以及行为后果中哪个是原有意图的后果。

这一理论着重探讨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从所观察到的行为推断与之对应的内在属性,因此被称之为“对应推断理论”。

三、凯利的三维理论
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

所谓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

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但直到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1965年,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人选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H.H.Kelley)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因理论,是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他也成为最有影响的归因理论研究者之一。

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

凯利认为,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三个维度分别是:
(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1.区别性: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

例如,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漫、违反规章纪律。

如果行为的区分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分性高,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

2.一贯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

例如,如果一名员工并不总是上班迟到,她有7个月从未迟到过,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行为的一贯性较低;而如果她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行为的一贯性高。

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

3.一致性: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

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

比如,所有走相同路线上班的员工都迟到了,则迟到行为的一致性就高。

从归因的观点看,如果一致高,我们对迟到行为进行外部归因。

如果走相同路线的其他员工都准时到达了,则应认为该员工的迟到行为的原因来自于内部凯利认为这三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刺激物或情境。

如果一名员工
完成目前工作的水平,与其他类似的工作相同,即低区分性,而在这项工作中其他员工的水平总是和他的水平十分不同(或低工高),即低一致性,并且他的这一工作绩效无论何时都是稳定的,即高一贯性,则他的管理者或其他任何人在判断他的工作时,都会认为他自己对这一绩效负有主要责任(内部归因)。

凯利还研究了归因中的错误或偏见。

比如,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这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它可以解释下面情况:当销售代表的业绩不佳时,销售经理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下属的懒惰而不是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个体还有一种倾向于是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这称为自我服务偏见。

由此表明,对员工的绩效评估可能会受到归因偏见的影响。

凯利对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人们的归因过程做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但是,他的三度理论也遭到了人们的批评。

这些批评主要是指他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使之成为一个理想化的模式,脱离了普遍人归因活动的实际。

人们实际上往往得不到这个模式所要求的信息,不知道某人在以前同样场合中的行为,也难知道其他人在同样的场合中的行为,经验表明,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于所发生的事件,并不是多方面观察,收集足够的信息而后进行归因,而往往是利用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某些固定的联系,根据自己的需要、期望,凭借有限的信息,对行为结果经济、迅速地做出电因,而并不象统计学家那样对信息资料进行繁琐的分析。

这也就是凯利所说的单线索归因。

因此,凯利后来对他的理论加以了补充和完善。

他提出了因果图式说,来弥补三度理论的不足。

所谓因果图式,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基本认知结构,在具体的归因过程中,这种子认知结构会被特殊的事件唤醒而参与对行为的归因。

后来,凯利又为他的归因理论补充了几条原则,即打折扣原则=增强原则和补偿原则。

打折扣原则是指人们对于他人行为的归因,可能事先有几种假设,如果其他似乎可能的原因同时出现,那么最初假定的原因就不可全信了,需要打折扣。

增强原则是指如果行为发生在有连续性的抑制原因出现的时候,那么一个可能的促进性原因的强度将理解得更高。

补偿原则是指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抑制性原因和促进性原因对于结果是互相补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