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字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炼字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炼字PPT课件
守道。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颈联中的“空”和“坐见”在这方面用得极为传神,请结合诗句赏析。 (6
分)
2020/4/2
13
“空”在此为“徒然,白白地”之意;“坐见”,即坐 视,无可奈何之意。(1分)
诗人虽然想乘舟渡河,无奈门前流水,水势有增无减, 渡水的打算便成了泡影。(2分)
南宋末年,国势飘摇,每况愈下,诗人即使有恢复中原, 振兴国家的宏伟抱负,也完全没有施展的可能。在黑暗 面前诗人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空”和“坐见”,传 神地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悲愤和无可奈何。(3分)
3、“背”是背对、背离的意思,诗中指诗人背向雁群、 背离故乡远行,和“独”结合在一起,更突显出诗人 形单影只、背井离乡的辛酸苦楚。
4、“背”有背离、背对的意思。点明诗人独自一人背对 着大雁飞去的方向前行,大雁的成群结队与诗人独自 一人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举目无亲的孤独落寞。
2020/4/2
17
早发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长沙》毛泽东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苏轼)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王安石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
5、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长沙》毛泽东
6、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柳永
7、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
2020/4/2
11
炼字——炼哪些字?
动词(一般动词、活用动词) 修饰语(形容词 副词) 特殊词(叠词、 色彩词、数量词、拟声词 )
“炼字”即“炼意”
“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2020/4/2
——炼字原则
12
悟规律
阅读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野水孤舟 梁栋

诗歌鉴赏---炼字课件

诗歌鉴赏---炼字课件

❖ 【答案】同意。
(1)看,在诗中指回望。(释含义/明 手法)
❖ (2)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 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描景象)
(3)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 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 字,就生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 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中“引”字用的妙,为 什么?(6分)
(1)引”在文中有“带走”之意,运用了拟 人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2)大雁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 月出山口,仿佛是大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描景象)。
(3) 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李白 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并与下句互相对仗、映衬, 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表感 情/谈作用)。
感谢聆听
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吹,扯,抚
照,吻,亮
轻风 扶 细柳, 淡月 失 梅花
柔弱,纤细 意境淡雅,浑然一体
诗歌鉴赏 ——炼字
❖一、例题讲解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 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 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 1、释含义,明手法:解释该字在句中 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 或修辞手法,如拟人、通感等。
❖ 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 中描述景象。(解释诗句意,多加修饰词)
❖ 3、点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 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助于塑造 了怎样的形象,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优秀课件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优秀课件

【二】答题思路
①释含义。解释该字在诗歌中的含义; ②明手法。点明该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如拟人 、夸张、比喻、比照、衬托;或者点明该字是从 哪个角度写相关对象的,如动静、远近、视觉、 触觉等; ③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再现诗 人所描绘的情景; ④点作用。点出该字衬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情感,对诗歌结构有什么作用等。
提示:先指出所用修辞,接着分析其表层 和深层的含义,再指出其表现效果。
牛刀小试 杂诗 王维 君自故土来,应知故土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问:有人说,王维的这首诗最妙 的是第四句,请你来鉴赏第四句
解析
“寒梅著花未?〞通过特殊来表达 一般化的技巧,化抽象为形象,将思之 情集中在梅上,外表上是问自家窗前的 梅,实际是寄托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这 梅,就是故土的象征,这实际是以小见 大的写法。正是这样一问,整首诗显得 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问: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解析 ①网,有网子,网罗之意; ②丝丝的小雨被编成了网子,想要网住春天; ③诗人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 动、新奇地表达了想要留住春天的思想感情。
炼 字 型 答 题 技 巧
【一】炼字题如何设问?
①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②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 为什么?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③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 么?〔比较鉴赏〕

诗安
歌一
鉴 赏

之字


【趣味思考】
轻风 扶 细柳,淡月 失 梅花
上句,“扶〞字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 且把风人格化,形象的描绘出清风徐来,柳枝拂动的柔 美。 下句,恬静的月亮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的显眼。 在月光的照耀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 字,勾画出了月色与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加了这首 诗的感染力。

诗歌鉴赏炼字优秀实用PPT课件

诗歌鉴赏炼字优秀实用PPT课件

举 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例 ”中选择了灯这个意象,“灯”是个常用字,而十年灯,则是
作者的独创,当它与“江湖、夜雨”组合在一起时,就能激发
人一连串的想象:两个朋友,各自漂泊,每逢夜雨,独对孤灯,
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种情景已持续了十年之久。 .
2020/6/15
6
(二)炼动词
诗中是“淹没(于)”之意,写 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

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 的心绪。
.
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营造怎样的氛围)
2020/6/15
13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术语,并能用实例来诠释。
.
2020/6/15
2
复习 难点
1.分析炼字型题目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是运 用语言环境、表现手法和感情主旨来分析。
2.分析诗眼型题目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是运 用语言环境、诗歌感情和表现手法去分析。
3.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要注意从诗歌流派、 语言特色和诗歌感情等方法综合分析。
.
2020/6/15
第三句“潮平两岸阔”的“阔”,与“湖平两岸失”的
“失”字,哪个更好。
【解题规律】
“阔”字更好;阔是空阔,1.根据原题回答哪个更 开阔之意;春潮把江面变得渺 好
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2.解释字义 “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 3.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 4.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020/6/15
.
2020/6/15

诗歌鉴赏之炼字完整版(课堂PPT)

诗歌鉴赏之炼字完整版(课堂PPT)

学习目标
• 了解炼字题常见的提问方式。 • 掌握炼字题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步骤。
题型分析
常见的设题形式: 1、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 达效果。 2、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 在哪里? 4、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个字 ,请作简要分析。 5.某字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
*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 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王国维赞之“一闹字而境界 全出”。
二、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 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 触其物,如历其境。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 词》王之涣)
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 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 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 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这样写答案
• 格式:
• 该词有……的含义,采 用……修辞手法,化…… 为……{释含义、明手法}, 写出了……情形, {描景象}, 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或烘托了……的意境{ 说效 果 }。
分)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把改字放入原句中 描述景象1分)表现了诗人遇赦后的高兴心情。(点出 改字的作用1分)
答题步骤:
• 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 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 通感、化静为动等。(释含义、明手法)
•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 述景象(描景象)
3.表颜色的词 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 感,渲染气氛。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课件(共25张PPT)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课件(共25张PPT)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增强诗词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 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 织女星。
具有双关意义的形容词
在写景诗中,可以写景也可以体现人物情感。
(三)、炼数词
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 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
(郑板桥《咏竹》)
诗中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却 写尽了竹子萧疏、瘦劲的风姿神韵。
试卷采样
我来阅卷 采样得分________ 扣分依据 _________________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分析】 采样得分 2分 扣分依据 该答案很规范:先解释其义,再说写出了事物的 什么状态,后写表达了什么感情。但缺少了对诗歌主 旨的精准把握,只是表面化地理解,没有联系尾联来 理解作者写景的目的。另外,欣赏是一种想象性活动 ,需要有画面感。可惜该答案只是“想”到了“莺” ,没有把“莺”“落花”联系起来,想象出一个立体 的画面,从而进一步看出“过”字在整个画面中的作 用。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 ]皱波纹迎客棹 [zhà 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 ]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 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 的理解。
确定字
解释字义
描绘景象
“拳”和“退”。拳是指像拳头一样蜷缩着。用“拳” 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 点明作用(意 是后退的意思。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 境、情感) 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 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悠然与闲适。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课件21张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课件21张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 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此诗。五 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 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展现出诗人的愁思绵长
叠词
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听起来和谐悦耳,读起来朗朗 上口; 2.描情摹态更加鲜明、形象、生动; 3.能够更好地渲染出特定的抒情氛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虚词
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 运用恰当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 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答案](示例一)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 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 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示例二)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突 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诗歌鉴赏炼字题的思路方法,易错易混易漏点。

①析本义 带入句中含义

②描情景 不要遗漏艺术手法

骤 ③说效果
●全(答题要点要全) ●顺(答题语言要完整、通顺)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进行赏析。
答案:分和挂。分本意为分开,意思是野竹刺破了空中的青色云 气,表现了野竹的高大参天,描绘出翠竹与云气相浑然一体的景 色。挂字化动为静,把白色的飞泉拟作挂于碧峰的白练,一方面 写出视距之远,一方面以白泉与碧峰相映衬,两个字生动形象, 突出了道士居所之景的奇丽壮观,含蓄地表达对道士的向往之情 (访道士的心情迫切)。

《诗歌鉴赏之炼字》 课件 (20张PPT)

《诗歌鉴赏之炼字》 课件 (20张PPT)
答:这里的“纷纷”为叠词,多而杂乱之意。 (步骤一) 生 动形象的描述了蜂蝶纷纷飞过墙去的状态。 (步骤二) 只 有“纷纷”这样的侧写妙笔,才能生动传神的表现出这雨过天 晴后的美景。 (步骤三)
课堂演练2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第一步:(联系句意)解释字意
“空”在文中说“徒劳”的意思。 (1分) 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 。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1分)
第三步:从情感上分析字词
“空”字借景抒情,表达了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 怅之情,(1分)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1分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 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 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 什么?
• 译文:

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
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
浩荡开阔,汪洋无际。

雁儿高飞,带走了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
课后练习
• 结合所讲内容,试着赏析下面这首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间 作 四 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 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 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 这样写的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
数量词
ⅰ叠韵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者起强调作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ⅱ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 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之炼字篇
趣味思考
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 黄庭坚: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 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 “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 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 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 感。 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 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 也就黯然失色了,一个“失”字,勾 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题型分析
回忆设题形式: 1、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2、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另一字,你认为 哪个更好,为什么; 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4、诗中(某一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 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何为炼字
•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 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 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 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 就叫做炼字。
• 炼字可以使“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 新,朴字见色(沈德潜) 。”

炼字的原则: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动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 王之涣)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
形容词
*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 西楼晚眺》许诨)
——选自宋祁《木兰花》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
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
的理解。
(步骤一)1、解释字义。
答题步骤
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
(步骤二)2、描述诗句。
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 (步骤三)3、点出技巧,阐述效果(艺术效果、
真题示例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穿”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数”即“数 数”。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又坐在林中 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穿”字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 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 的心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采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 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隐”“依”。隐,隐没;依,依傍。二字在这里 运用的是拟人(或“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 绘出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依傍着山峦升起的 景象,富有情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宋)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思考: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网”有“网住”的意思(解释)。作者由丝 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由落花想到是暮春, 再由丝网和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 运用想象、拟人(暗含比喻)的手法(表达技巧), 非常生动、新奇的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依依不舍 之情(情感)。
• 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袁枚: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学习目标: 1、学会判断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2、掌握诗歌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诗歌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
思考:
古代诗人一般都注重 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也 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锤炼 哪一类的词语?
课堂小结
一、炼字类型:
动词、形容词、数词、叠词、拟声词
二、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释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描景象,摹情态
3、点出该字所用手法、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看表达技巧的作用。
——明手法,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表意效果)
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 的景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 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 的喜爱之情。
答题步骤:
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 述景象。(描景象) 第三步 点出该字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 通感、化静为动等,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手 法、点情境/表感情/谈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