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述评_刘启刚

合集下载

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
对情绪调节理论模型的考察一直是研究者关注 的重点 ,迄今影响较大的情绪调节理论模型可以分 为过程模型和结构模型两种主要形式 。 其中情绪调 节过程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Gross 情绪调节两 阶段动态过程模型[1‐3] 、Larsen 情绪调节控制理论模 型[4] 和 Bonanno 自我情绪调节三阶段过程模型[5] ; 情绪调节的结构模型比较有代表12 作者简介 :刘启刚 (1980‐) ,男 ,山东临沂人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情绪心理学研究 ;周立秋 (1980‐) ,女 ,黑龙江绥化人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 心理学理论研究 。
— 43 —
刘启刚等 ;情绪调节的理论模型
效或无效的调节[8] 。 Campos 认为这种区分是既简 单又相互矛盾的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 情绪与情绪调节的体验是两阶段式的[9] 。 在对两阶 段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 ,Campos 根据一般系统论的 观点 ,提出了情绪和情绪调节的整合模型[9] :情绪调 节是对产生情绪和情绪行为表现的所有系统的调整 过程 ,调整过程是伴随情绪产生过程的 ,甚至在情绪 产生以前 ,情绪调节就开始了 。 也就是说 ,情绪产生 和情绪调节是一个整合的加工过程 ,情绪调节贯穿 于情绪加工的所有水平上 。
三维情绪调节结构模型[6] 和 Gratz 的六维情绪调节 结构模型[7] 。 考察 、梳理和分析情绪调节的主要理 论模型对研究者理解情绪调节的实质和运行机制具 有重要的意义 。
一 、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
(一)情绪与情绪调节过程 :两阶段还是一阶段 ? 情绪调节过程模型主要是强调情绪调节的发生 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心理过程 。 但研究者对情绪发生 和情绪调节过程是否可以严格的区分为有明显时间 界限的心理阶段还存在争议 。 Cole 等认为情绪和情 绪调节是一个包含两个阶段的过程 :首先是一系列 导致情绪产生的过程 ;其次是在情绪产生后随之而 来的一个完全不同的过程 ,包括对已产生情绪的有

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量表的编制

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量表的编制

·662·史堡行塑医堂皇堕型堂塞盍生!旦筮!!鲞箜!塑垦!也』里!!型丛鲤鱼曼堕也!巫:』!垃;::!!:塑!:!·心理行为评估·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量表的编制刘启刚周立秋【摘要】目的编制适合中国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量表。

方法在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以703名青少年为被试进行施测,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最终量表。

结果量表包括情绪控制力、情绪恢复力和策略应用力3个因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4,重测信度为0.851,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3因子具有良好的拟合指数(XZ/够=3.06,NNFI=0.95,cFI=0.96,RMSEA=0.079)。

结论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

【关键词】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验证性因素分析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emotion regulation competence scale LIU Qi-gang,ZHOU Li—qitt,China CriminalPolice College,Shenyang110854,China【Abstract】Objecfive To develop an emotion regulation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nese edolescents.Meth-otis O 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703edolescents were administrated.Item analy—sis,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confirmatory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ere conducted.Results Final scaleconsisted of three dimensions which were emotion controlling competence,emotion recovering competence and strat—egies application competence.The Cronbachg仪coefficient of the total—scale was0.874.the test—retest coefficientsof total—scale was0.851.Confirmative facto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three—dimension model was proper(卫2/妒=3.06,NNFI=0.95,CFI=0.96,RMSEA=0.079).Conclusion The emotion regulation competence scale hassatisfactory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Adolescent;Emotion regulation competence;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情绪调节能力指个体通过运用情绪调节策略,实初一56人,初二48人,初三52人,高~76人,高二62 现符合适应目标所具有的心理特质。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大学生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_刘启刚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大学生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_刘启刚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大学生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刘启刚1,李飞2(1.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吉林长春130012;2.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吉林通化134000)【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方法:296名大学生接受了生活事件量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的调查。

结果:①对大学生影响程度最高的生活事件主要来自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受处罚;②相关分析发现,生活事件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77,P<0.01);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162,P<0.01);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生活满意度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r=0.281,P<0.01);③在回归分析基础上成功建立了生活事件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生活满意度的路径模型。

结论: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生活满意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生活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611(2007)04-0397-02MediatingRoleofCognitiveEmotionRegulationontheRelationBetweenCollegeStudents’LifeEventsandLifeSatisfactionLIUQi-gang,LIFeiDepartmentofSocialPsychology,Changchun130012,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relationofcollegestudents’lifeevents,cognitiveemotionregulationandlifesatisfaction.Methods:296collegestudentsinChangchuncompletedthelifeeventsscale,emotionregulationquestion-naireandlifesatisfactionscale.Results:①Academicpressure,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andpunishmentwerelifeeventswhichinfluencedthemostofstudent’slifesatisfaction;②Lifeeventswerepositivelycorrelatedwithcognitiveemo-tionregulation(r=0.177,P<0.01);whilesignificantnegativecorrelationwasobtainedbetweenlifeeventsandlifesatisfac-tion(r=-0.162,P<0.01);lifesatisfactionwaspositivelycorrelatedwithcognitiveemotionregulation(r=0.281,P<0.01);③Thepathmodeloflifeevents,cognitiveemotionregulationtolifesatisfactionwassuccessfullyestablished.Conclusion:Lifeevents,cognitiveemotionregulationandlifesatisfactionhavecloserelation,andcognitiveemotionregulationplaysamediatingroleinthisrelation.【Keywords】Lifeevents;Cognitiveemotionregulation;Lifesatisfaction情绪调节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机制,是当今情绪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高中生认知情绪调节的研究概述

高中生认知情绪调节的研究概述

高年级 学生更多地运用 自责 、忍受及沉思默想 这三类认 知情 绪
目前 国内关于认知情绪调节 的研究 主要是 以大学 生群体 为 调节 方式 , 比较而言 , 大四学 生较少地运用 这三种认知情 绪调节 被试进行 的。因此 , 了解 当前 高中生的 日常学 习 、 生 活 中的主要 方式 。这表 明 , 大一新生仍保 留着中学后期即青年初期的一些心 应激源及焦 虑状 况 , 明确各 主要应 激源和焦虑 的关系 , 有针对地 理特点 ,在遇到负性 的生活事件 时 ,更倾 向于从 自身 内部找 原 在高 中生 日常学习生活 中采取有效 的控制应激源 的措 施 ,学会 因, 反复地思 考 , 推 敲 自己的一言一行 , 或 者反 复地批评 自己、 责 正确 而适 当的情绪调节策略 , 从而减少焦虑 的发生 、 维 护高 中生 备 自己。 比较而言 , 高年级大学生 随着 年龄的增长 , 认知情绪 调 的心理健康。 节 方 式 趋 于有 效 与适 应 。在 学 习 、 生 活 中 遇 到 负 性 生 活 事 件 时 能


认 知 情 绪 调 节 的 定 义
够更理智 、 更成熟地去面对 。 同 时 ,国 内 的研 究 成 果 也 有 一 些 与 国外 同 龄 人 研 究 不 太 一 致 的发 现 。这表 明特 定 的地 域 文 化 、 历 史 文 化 会 影 响 个 体 调 节 方
认知情绪 调节 是指个体为适应 内外 环境要求及有 关 的情绪 困扰而做 出的认知努力, 是 由荷 兰心理学 家 G a r n e f s k i [ 1 ] 提出的。
二、 认 知情 绪 调 节 的研 究 与 测量
式 的使用 。朱熊兆针对湖南地 区高校学生 的研究发现 : 个体在 应 高, 抑郁水平 也相 应越高 。而魏义梅 、 刘启 刚等对东北地 区学 生

情绪调节的影响效果研究述评

情绪调节的影响效果研究述评

情绪调节的影响效果研究述评刘启刚* (吉林大学心理学系,长春,130012)摘要 情绪调节是个体机能的重要方面,是个体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键机制。

研究者主要从两个大方面考察了情绪调节的影响效果:一是情绪调节对认知过程的影响;二是情绪调节对适应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人际关系及社会交往、情绪及行为障碍、幸福感和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应从整合的视野建立情绪调节影响效果的完整系统。

关键词 情绪调节 影响效果 认知过程 适应分类号 B8421 引言情绪是个体生命发展的核心动力,情绪调节则是人类早期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个体适应与身心健康的关键机制。

情绪调节是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学科的前沿课题。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情绪调节研究首先在发展心理学内部兴起,现已扩展到人格心理、教育心理、健康心理、认知心理、生理心理、社会心理等领域中,成为情绪心理学中的研究热点。

2 情绪调节的内涵目前心理学界对情绪调节的定义影响较大的有如下两种界定:Gr oss 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对自身产生何种情绪、何时产生以及如何体验和表达这些情绪产生影响的过程[1]”;Thompson 则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为实现目标,而对其情绪反应的发生、体验与表达进行监控、评估和修正的内在与外在过程[2]”。

在考察以往研究者对情绪调节定义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根据内外环境的要求,在对情绪进行监控和评估的基础上,采用生理、认知和行为策略对情绪进行修正的心理过程,是个体为保持内外适应的机能反应。

由于情绪调节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情绪调节影响效果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梳理和考察此方面的相关研究对于研究者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情绪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情绪调节的影响效果3.1 情绪调节对认知过程的影响3.1.1 情绪调节影响认知过程的理论解释关于情绪调节影响认知过程的理论解释较重要的是心理资源有限论[3]。

高中生认知情绪调节的研究概述

高中生认知情绪调节的研究概述

高中生认知情绪调节的研究概述【摘要】认知情绪调节近年来是情绪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是保证人们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探讨高中生认知情绪调节的研究现状,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认知情绪调节 cerq 高中生【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2-023-01认知情绪调节是情绪调节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是个体为适应内外环境要求及有关的情绪困扰而做出的认知努力,是由garnefski(2001)提出的。

目前国内关于认知情绪调节的研究主要是以大学生群体为被试进行的。

因此,了解当前高中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主要应激源及焦虑状况,明确各主要应激源和焦虑的关系,有针对地在高中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采取有效的控制应激源的措施,学会正确而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从而减少焦虑的发生、维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一、认知情绪调节的定义认知情绪调节是指个体为适应内外环境要求及有关的情绪困扰而做出的认知努力,是由荷兰心理学家garnefski[1]提出的。

二、认知情绪调节的研究与测量荷兰心理学家garnefski等根据情绪调节的情境理论,于2001年构建了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questionnaire,cerq),用来测量个体在经历了消极的生活事件后所倾向于采取的认知应对策略。

garnifski和他的同事认为,认知和行为策略划分在同一个维度,很难确定这些认知策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负性情绪的调节,故此量表从纯认知方面探讨情绪调节。

cerq包含九个维度。

共36个条目,包括9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4个条目。

量表为自我报告式问卷,采用5级评分法,从1(从不)~5(总是)。

其中,接受、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属于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pcer),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属于消极认知情绪策略调节(ncer)。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的作用分析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的作用分析

tnpae e a o ean f c.C n ls n Po o n es dns scoo c e t, esol nt n i l dcr i m d r i eet o c i rm t gt t et’pyh l a h ah w h u o ol o y t n tg uo i h u i gl l d y
d c e s e l e e e t ,b tas ut ae t e su e t ’ bl y o sn e p st e c g i v moin rg l t n e r a e t i v n s u o c l v t h t d n s a i t u ig t o i v o t ee t e ai . h f l i i f h i n i o u o Ke r s l e e e t ;c g i v moi n r g lt n;me i f c ; d ai g e e t y wo d i v n s o t e e t e a i f n i o u o d —ef t me it f e n c
刘启 刚 刘 永 贤
吉林大学心理学系 ,吉林长春
10 1 30 2
摘要 目的 探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大学生生活事 件和心理健康 间 的作用 。方法 对吉 林省 3所 高校 的 39名 大学生进行 了问卷调查 。结果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 大学生生 活事件和心理 健康 中起 着重要作用 , 2 其 中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其 中既起部分 中介作用 又起调节作用 , 而积极认知情绪 调节策 略只起一定 的调 节作用。结论 提高大学生 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要 减少生活事件 的发生频率 , 而且要 培养大学生应用 积极认 知 情绪调节策略的能力。 关键词 生活事件 ; 认知情绪 调节策略 ; 中介效 应; 调节 效应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与测量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与测量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与测量情绪调节策略是个体应对消极情绪的重要手段,对个体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编制符合我国青少年实际的情绪调节策略量表。

量表包括认知重评、积极设想、求助他人、行为转移、自我责备、沉思默想、自我压抑、发泄不满和攻击他人九个维度。

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的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指标。

标签: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验证性因素分析1 引言情绪调节是近30年来心理学关注的一个热点领域。

它是指个体根据内外环境的要求,在对情绪进行监控和评估的基础上,采用认知和行为策略对情绪进行修正的心理过程,是个体为保持内外适应的机能反应。

测量情绪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评估个体在面对消极情绪时所采用的策略。

目前心理学界比较有影响的情绪调节策略测量工具有以下几种:Gross编制的情绪调节问卷,该问卷主要测量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1];Catanzaro编制的消极情绪调节期望量表,该量表主要强调“减少和回避负性情绪”的行为或认知[2];Garnefski 编制的认知情绪调节问卷,该问卷主要测量自责、容忍、反思、积极关注、关注计划、积极重评、转换视角、灾难化和责怪他人九种认知情绪调节策略[3,4]。

目前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测量工具存在以下缺憾:第一,主要是以成人为测量对象,缺乏适合青少年群体的测量工具;第二,比较流行的测量工具大多测量某一方面的情绪调节策略,忽视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用到的其他的情绪调节策略,导致研究结果仍有缺憾;第三,有研究者以应对量表替代情绪调节量表[5],但应对和情绪调节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将两者等同起来并不合适;第四,目前我国研究者所使用的情绪调节问卷,大部分是根据国外问卷修订而成[6,7],缺乏适合中国人群的情绪调节策略量表。

从当前研究来看,研究者的主要兴趣在于考察个体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心理影响效果[8-10]。

可见,情绪调节策略是个体生活的重要部分和研究者重要的考察方面,编制适合本土情绪调节策略量表是十分必要的。

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则 是 人 类 早期 发 展 的重 要方 面 ,是 个 体适 应 与身 心 健 康 的 关 键 机 制 。情 绪调 节 是 发展 心 理 学 、健 康 心 理学 和 临 床 心
较 多 的 宣泄 。Gr o s s  ̄ l : : l J o h n( 2 0 0 3) 对 认知 重评 和 表达 抑
影 响 因素 的 完整 系统 。
关键 词 分类号
情 绪调 节 ; 语言技 能 ; 家庭环境 ; 人 格 B 8 4 2 . 6
而女 生则运 用 比较多 的重视 和宣 泄 ; 对 于负情 绪 ,女生存 在
1 引言
情 绪 是个 体 整 个生 命 连续 发 展 的核 心 动 力 ,情 绪 调 节
差 异 。但 研 究结 果 还 有一 些 矛 盾和 混乱 的 地 方 ,这 可 能 与
理 学 等 学 科的 前 沿 课题 。对 于 情绪 调 节 的涵 义 ,一 般 认 为 情 绪 调节 是个 体对 具有 什么 样 的情绪 ,情 绪什 么 时候 发生 ,
如何对情绪体验和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 ( Gr o s s ,1 9 9 8 o
对 于正 情绪 ,男生运 用较 多 的情 绪调 节策 略是 忽视 和抑 制 ,
与 中 年人 相 比 ,老年 人 则 运用 了 更多 的 被动 的 情绪 调节 策
略; 在 工 具 性调 节 策 略 上 则没 有 发 现年 龄 差 异 。由 于年 龄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8 — 2 0
( 2 0 0 4) 考 察 了年 轻 人 、中年 人 和 老年 人 群 体 在 处 理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问题 时如 何 管 理他 们 的 情绪 ,研究 发 现 : 与老 年
人 相 比 ,中年人 群体 采取 了更 多 的攻击 性的 情绪 调节 策略 ;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和焦虑的影响_刘启刚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和焦虑的影响_刘启刚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和焦虑的影响刘启刚① 李 飞②【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和焦虑影响的总体情况及特点。

方法 329名大学生接受了“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和SCL -90中的抑郁和焦虑2个分量表的评定。

结果 大学生采用较多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依次是积极设想、自我负责、反思和积极关注;反思和灾难化对大学生抑郁和焦虑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其中在灾难化对抑郁的预测作用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 <0.001)。

结论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和焦虑有显著影响,且各有不同特点。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提供了一定基础。

【关键词】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抑郁;焦虑;性别差异Eff ect of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ognit 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L iu Qigang ,L i Fei .Department of Social Psycholog y ,J 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P .R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 plor e the effec t of underg raduate students 'cog nitive emotio n reg ula tion strategies on depr essio n andanxiety .Methods 329underg raduate students in J il in co mpleted the subscale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 f SCL -90.Results The cognitiv e reg ula tion stra teg ies which w ere used mo re often a re po s itiv e v ision,self -blame,rumination and positiv e refocusing ;Rumina tion and catastr ophiz ing ca n predic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nd there w as g rea t g ender difference in catastr ophizing 's predicting depressio n (P <0.001).C oncl usion Th e cog nitiv e emo tion r eg ula tion strategies had g reat influence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his study prov ide a base fo r further study on the underg raduate students 'depression a nd anxiety .【Key words 】 Cognitiv e emo tion reg ula tion st rateg ies;Depressio n;Anx iety;Gender difference 情绪调节是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部情景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1]。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研究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研究

1引言情绪调节是情绪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1]。

它是指个体根据内外环境的要求,在对情绪进行监控和评估的基础上,采用认知和行为策略对情绪进行修正的心理过程[2]。

在情绪调节这个一级概念下包含着两个二级概念: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调节能力,二者界定的是个体情绪调节特质的不同方面。

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个体在调节消极情绪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认知策略和行为策略,而情绪调节能力特指个体通过有效运用情绪调节策略,实现目标所应当具有的心理特质,情绪调节能力是对个体情绪调节完成结果的积极判定。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与行为失调则是许多心理问题的重要表现形式。

适应性情绪调节和积极的机能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关联,非适应性的情绪调节则是心理病理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3,4]。

Garnefski等的研究发现,认知应对策略在消极生活事件报告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明认知情绪调节是消极生活事件和情绪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干预和中介变量[5]。

对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和精神病患者五种群体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抑郁横向比较研究发现,虽然他们报告的策略有很大差异,但容忍、反思与灾难化三种调节策略和抑郁在五种群体上都呈现高相关;除了老年人群体,自责与责怪他人两个调节维度和抑郁在其他四个群体上同样呈现出了高相关,精神病人更有可能采用非适应性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6]。

Mennin等人的研究表明,情绪调节困难可以有效地预测一般性情绪调节障碍,有情绪调节障碍的个体在理解、反应与管理自己的情绪体验方面存在着更大的困难。

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研究者建构了一般性焦虑障碍的情绪调节困难模型[7]。

Gross等考察了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对个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重评和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表达抑制和生活满意度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8]。

黄敏儿等考察了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抑郁的个体在感受消极情绪时有更多的重视和宣泄,在感受积极情绪时则存在比较多的忽视和抑制,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适当的情绪调节方式可能是抑郁增强的重要原因[9]。

河源市中职生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研究

河源市中职生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研究

河源市中职生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研究摘要本文采用《中职生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和《中职生情绪调节能力量表》对河源市中职生进行团体施测,以探讨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

结果发现,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调节能力存在负相关。

回归分析表明,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调节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调节能力具有显著的負向预测效果。

关键词中职生;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调节能力1 引言随着情绪智力概念的提出,情绪调节能力成为情绪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个体在调节消极情绪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认知策略和行为策略。

情绪调节能力是指个体通过有效运用情绪调节策略,实现目标所应当具有的心理特质。

[1]刘启刚发现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调节能力具有显著的预测效果。

[1]刘启刚编制出《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量表》[2],本人在其基础上修订出《中职生情绪调节策略量表》。

刘启刚编制出《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量表》[3],本人在其基础上修订出《中职生情绪调节能力量表》,并采用修订的量表来探讨中职生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

2 对象与方法2.1 被试测量于2015年4月实施。

被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河源职校、河源理工、河源技工学校选取了360名中职生,剔除无效数据28份,保留有效问卷332份,其中男生72人,女生260人;一年级76人,二年级75人,三年级181人。

2.2 测量工具2.2.1 中职生情绪调节策略量表《中职生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包括积极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量表两个分量表。

其中积极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包括积极设想(5题)、认知重评(5题)、行为转移(4题)、求助他人(3题)四个维度。

消极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包括攻击他人(6题)、自我责备(5题)、沉思默想(3个题)、发泄不满(3题)、自我压抑(3题)五个维度。

每一项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

情绪调节研究方法

情绪调节研究方法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情绪调节研究方法》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情绪调节研究方法》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正文:就一般而言我们的情绪调节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内容:情绪调节研究方法探讨一、引言在心理学领域,情绪调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情绪调节不仅涉及个体对情绪的体验、表达和管理,还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情绪调节研究方法被提出和应用,为理解情绪调节的机制和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对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情绪调节的基本概念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情绪的发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

它涉及对情绪唤醒水平、情绪体验强度、情绪表达方式和情绪生理反应的调整。

情绪调节的目的是使个体在情绪反应上表现出恰当的适应性,即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需求,灵活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三、情绪调节研究方法实验法实验法是情绪调节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设计特定的实验任务,诱导被试产生特定的情绪反应,进而观察和分析被试在情绪调节过程中的行为和生理变化。

实验法具有高度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能够较为准确地揭示情绪调节的机制和效果。

然而,实验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生态效度不高、难以完全模拟真实情境等。

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自然情境下个体情绪调节的过程和结果,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的方法。

观察法能够反映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情绪调节能力,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

但是,观察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数据收集难度较大、易受干扰因素影响等。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编制问卷,收集个体关于情绪调节的自我报告数据的方法。

心理学对情绪调节的研究与方法

心理学对情绪调节的研究与方法

心理学对情绪调节的研究与方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探索人类思维与行为的原理,对情绪调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在应对各种不同情境中,对情绪的感知、表达和控制的过程。

通过深入研究情绪调节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情绪的变化和调节机制,有效地提升心理健康。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对情绪调节的研究内容和相关方法。

一、情绪调节的理论基础在探讨情绪调节的研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情绪的本质和基本特点。

情绪是一种主观的、个体特定的情感体验,包括愉快和不愉快的情绪状态,如喜乐、愤怒、悲伤等。

情绪调节是指在不同的情境中,个体通过内部或外部的策略来管理和调整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

情绪调节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内容:情绪调节的理论基础和情绪调节的方法与策略。

在理论基础方面,有多种理论可以解释情绪调节的机制,如情绪维持模型、情绪认知模型和情绪调节回路模型等。

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情绪调节的本质和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二、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有多种方法和工具可以被用于研究情绪调节。

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

1. 行为观察法行为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个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反应,来了解其情绪调节策略和效果。

研究者可以通过视频记录、观察任务完成过程、交互行为记录等方式进行行为观察。

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地记录个体在情绪调节过程中的实际行为,但也有可能受到观察者主观判断的影响。

2. 自我报告法自我报告法是指通过让个体主动描述和评估自己的情绪状态和情绪调节策略。

研究者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日记记录、面谈等方式获取个体的主观反应和意见。

这种方法能够获得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自我评价,但也存在主观性和记忆偏差的问题。

3. 生理测量法生理测量法是指通过测量个体生理指标的变化,如心率、皮肤电反应等,来间接评估情绪调节的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客观的生理指标,但也需要特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4. 脑成像技术脑成像技术是指利用神经影像学的方法,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脑电图(EEG)等,来观察和研究脑区在情绪调节过程中的活动。

情绪调节心理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

情绪调节心理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

情绪调节心理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情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思维、行为和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地调节和管理情绪,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关键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探讨情绪调节心理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

一、理论研究情绪调节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人类情绪调节的机制和方法。

理论研究通过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情绪调节心理学方法。

1.认知重评认知重评是一种常见的情绪调节方法,它通过重新解释情境或事件的意义,从而影响个体的情绪反应。

例如,当面对一项挑战时,通过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而非威胁,可以帮助个体更积极地应对。

2.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一种将情绪通过言语、行为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的方法。

通过表达情感,个体可以释放情绪压力,缓解负面情绪的影响。

研究发现,情感表达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建立更好的关系。

3.情境调节情境调节是指通过改变个体所处的环境来调节情绪。

例如,在情绪低落时,可以选择听音乐、阅读书籍或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改变环境,使情绪得到积极的调节和恢复。

二、实践应用情绪调节心理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为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来调节和管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1.情绪日志情绪日志是记录自己情绪状态的一种方式,通过记录情绪变化的过程,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发现情绪波动的规律,并据此采取合适的情绪调节方法。

2.身体练习身体练习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来调节情绪的方法。

例如,体育锻炼、冥想和深呼吸等,都可以帮助个体卸下负面情绪,提升情绪稳定性和幸福感。

3.寻求支持寻求社会支持也是情绪调节的一种重要方法。

与亲友分享自己的情感,倾诉自己的困扰,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从而缓解负面情绪。

4.学习情绪管理技巧学会情绪管理技巧是实践中的关键。

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情绪调节的技巧和策略,培养积极的情绪态度,提高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述评

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述评

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述评
刘启刚
【期刊名称】《心理研究》
【年(卷),期】2008(001)002
【摘要】情绪调节是当今心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手段是研究者需要着重关注的内容.考察和梳理当今情绪调节研究领域中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和探讨不同情绪调节测量手段的信效度指标对于研究者今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页数】5页(P42-46)
【作者】刘启刚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心理学系,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情绪研究方法述评 [J], 陈姝娟
2.人际间情绪调节的概念界定与测量方法述评 [J], 姜植
3.儿童情绪调节研究方法初探 [J], 闫荣双
4.质的研究方法在情绪调节中的应用研究 [J], 秦伟;李四化
5.自动情绪调节是可操纵的吗?——对测量方法的述评 [J], 张晶;刘珂;赵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述评_刘启刚

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述评_刘启刚

1引言情绪调节是当今心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不同的研究者对情绪调节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情绪调节的结构、影响因素、影响效果及在不同群体中运行的心理机制进行探讨和考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展情绪调节的具体研究,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和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测量手段对能否取得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

考察和梳理当今情绪调节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和探讨不同测量手段的信效度指标对于研究者在今后的研究中根据不同的研究考虑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是密不可分的,大多数研究方法的进行都是在运用一系列研究手段的基础上进行的。

为了述评的方便,本文将二者分开来论述。

2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和一般的心理学研究一样,情绪调节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范式。

2.1情绪调节的定性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情绪调节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自我报告法。

观察法是指在不受研究者干预的前提下,在自然真实的情景中观察研究对象情绪调节的一种方法。

采用在一段时间内动态追踪观察研究对象的情绪调节,有助于研究者了解对象真实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但其缺陷在于易受到观察者水平、已有知识经验、偏见及研究标准的影响,可能导致研究结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自我报告法是研究者让研究对象报告自己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报告法是编制问卷或量表的重要前提,不少情绪调节策略就是通过对象的自我报告编入正式的调查问卷的。

自我报告法的研究缺陷在于对象可能会由于自尊或社会评价的考虑导致其所报告的和现实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

个体可能处于自我掩饰的考虑而按照社会的需求来报告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策略,从而影响研究的真实性。

2.2情绪调节的定量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法、实验法(生理反应指标)和情景法。

2.2.1问卷法问卷法是情绪调节的常用方法,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分为自评式问卷法和他评式问卷法。

情绪调节影响青少年社会能力的作用机制

情绪调节影响青少年社会能力的作用机制

情绪调节影响青少年社会能力的作用机制刘启刚;周立秋【摘要】采用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量表、情绪调节能力量表和社会能力量表,对107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情绪调节对青少年社会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社会能力和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的大部分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情绪调节能力不只对社会能力发挥直接影响作用,而且通过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对社会能力发挥间接影响作用.结论:情绪调节策略在情绪调节能力对社会调节能力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期刊名称】《心理研究》【年(卷),期】2014(007)006【总页数】6页(P31-36)【关键词】青少年;情绪调节;社会能力【作者】刘启刚;周立秋【作者单位】中国刑警学院刑侦系,沈阳110854;中国刑警学院刑侦系,沈阳110854【正文语种】中文社会能力是个体有效且恰当应对各类社会情境,并实现自身良好发展的能力[1]。

社会能力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社会能力水平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的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是从不成熟过渡到成熟的重要转折期,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提高社会能力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个体成长的关键指标。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社会规范的学习,青少年的社会能力有了很大发展,但青春期由于容易出现剧烈的情绪波动和情绪失调,使得很多青少年社会能力的成长经常遇到挫折和障碍,对青少年情绪、情绪调节与社会能力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以往的研究注重考察的是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及各种行为障碍的关系[2-6],缺乏直接针对情绪调节和社会能力的关系研究,情绪调节策略可以看作是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而情绪调节能力体现了个体在调节情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水平,社会能力则是个体良好适应社会规范的重要表现,它们之间应该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侦查讯问中的情绪调节

侦查讯问中的情绪调节

侦查讯问中的情绪调节刘启刚【摘要】在侦查讯问的激烈对抗中,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都会出现剧烈的情绪变化。

因此,有必要从心理学和侦查学相结合的角度去探讨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的情绪反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情绪调节策略。

此举对于查明犯罪事实,达到预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The police's and the suspect's emotion will fluctuate fiercely in the police interrogation.It is necessary to discuss the police's and the suspect's emotion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psychology and investigation from which we can analysis the emotion and put forward direct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which will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investigating the criminal fact and realizing the anticipated goal.【期刊名称】《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0)004【总页数】3页(P9-11)【关键词】侦查讯问;情绪调节;犯罪嫌疑人【作者】刘启刚【作者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沈阳1108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18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主体需求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

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情绪调节则是指个体对情绪发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

七年级政治学会调控情绪3

七年级政治学会调控情绪3

改变注意焦点; 做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事; 改变环境,巧用颜色,到风景 秀丽的野外去郊游或散步;
大哭一场
向他人倾诉;
剧烈运动; 放声歌唱或大叫;
声声吁叹; 听听音乐;
写写日记; 发发牢骚;
……
学会升华
自我暗示 自我激励
自我解嘲 自我安慰
心理换位
中午,期中考试成绩发下来了,张亮 考得很不好,想到回家要挨妈妈的批评, 他心里非常难过,也很懊恼。 邻座王强考 得不错,他不禁喜形于色,大声地对周围 同学说:“我妈说了,如果这次考好了, 就给我买全套的《网球王子》光碟,到时 候,我借给你们看。” 张亮听到这话,一 声不响地走出教室……
• 王强当时的情绪表达是否合适? • 你能想象当时张亮的心情吗? • 情绪的表达是否只是自己的事情?
在运用一些方法调控 情绪时,应该注意什么问 题呢?
如何有效地预防以下几种不良 情绪的产生?
控制徒劳的失望 消除无谓的懊悔
避免怨恨的伤害
摆脱无益的急躁 驱散不满的阴云
正视失败和挫折
控制徒劳的失望
翅鹊像芝麻;证券投资APP 证券融资APP 证券交易APP 证券投资APP 证券融资APP 证券交易APP; 上面悬浮着的胶状体横转过去。紧跟着女总裁腾霓
玛娅婆婆也猛耍着咒符像葫芦般的怪影一样向醉猫地光玉上面悬浮着的胶状体横转过去!……随着『黑雾晶仙圆规经文』的猛烈冲撞,五根狗尾草瞬间变成了由上万成千的
的菜叶,随着女总裁腾霓玛娅婆婆的旋动,仙翅枕头剪状的菜叶像大蟒一样闪耀。接着她念动咒语:“七臂吱
,扫帚吱
,七臂扫帚吱
……『黑雾
晶仙圆规经文』!大师!大师!大师!”只见女总裁腾霓玛娅婆婆的身影射出一片深蓝色银光,这时偏东方向威猛地出现了九组厉声尖叫的亮青色光鸽,似鬼光一样直奔淡 蓝色金光而来!!只听一声古怪虚幻的声音划过,五只很像跳神腰牌般的蜂蜜状的片片闪光物体中,突然同时窜出八串流光溢彩的银橙色雨丝,这些流光溢彩的银橙色雨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情绪调节是当今心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不同的研究者对情绪调节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情绪调节的结构、影响因素、影响效果及在不同群体中运行的心理机制进行探讨和考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展情绪调节的具体研究,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和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测量手段对能否取得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

考察和梳理当今情绪调节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和探讨不同测量手段的信效度指标对于研究者在今后的研究中根据不同的研究考虑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是密不可分的,大多数研究方法的进行都是在运用一系列研究手段的基础上进行的。

为了述评的方便,本文将二者分开来论述。

2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和一般的心理学研究一样,情绪调节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范式。

2.1情绪调节的定性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情绪调节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自我报告法。

观察法是指在不受研究者干预的前提下,在自然真实的情景中观察研究对象情绪调节的一种方法。

采用在一段时间内动态追踪观察研究对象的情绪调节,有助于研究者了解对象真实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但其缺陷在于易受到观察者水平、已有知识经验、偏见及研究标准的影响,可能导致研究结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自我报告法是研究者让研究对象报告自己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报告法是编制问卷或量表的重要前提,不少情绪调节策略就是通过对象的自我报告编入正式的调查问卷的。

自我报告法的研究缺陷在于对象可能会由于自尊或社会评价的考虑导致其所报告的和现实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

个体可能处于自我掩饰的考虑而按照社会的需求来报告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策略,从而影响研究的真实性。

2.2情绪调节的定量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法、实验法(生理反应指标)和情景法。

2.2.1问卷法问卷法是情绪调节的常用方法,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分为自评式问卷法和他评式问卷法。

自评式问卷法主要是由研究对象根据自己的情绪调节的实际情况对研究者提供的测试条目按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回答,然后研究者再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统计处理。

自评式问卷法由于可以大规模的进行群体测试和易于进行统计处理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运用,近年来研究者也根据自己不同的研究目的而开发出了大量的特色问卷。

自评式问卷法存在的缺陷和定性研究方法的缺陷是类似的,即研究对象可能在回答问卷的过程中存在自我掩饰的不诚实行为,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他评式问卷法主要是由和研究对象联系密切和了解深入的旁观者对测试条目按一定评分标准对其情绪调节进行的回答。

如在儿童情绪调节研究中,研究者常采用情绪调节条目(Emotion Regulation Checklist,ERC )进行测量,主要是由参与儿童研究的父母或教师用此问卷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进行评估[1]。

他评式问卷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评估对象自我掩饰的不诚实行为,他人做出的评估可能由于评估者本人的认知偏差而无法真实反映评估对象的真实的情绪调节状态。

目前不通讯作者:刘启刚,男,博士研究生。

Email :qigangliu1980@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述评刘启刚(吉林大学心理学系,长春130012)摘要:情绪调节是当今心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手段是研究者需要着重关注的内容。

考察和梳理当今情绪调节研究领域中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和探讨不同情绪调节测量手段的信效度指标对于研究者今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情绪调节;研究方法;测量手段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08,1(2):42-4642少研究者在进行儿童的情绪调节研究中,考虑到儿童认知水平可能影响问卷回答的质量,因此一般将自评式问卷法和他评式问卷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以期了解儿童情绪调节的真实水平。

2.2.2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特定的实验条件设置来观察被试运用情绪调节策略的实际效果。

一般情绪调节的实验研究的程序如下[2]:首先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可以有多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根据事先的设计,通过指导语要求被试在实验过程中采取特定的情绪调节策略,控制组则不施加任何实验条件;其次,通过一定的情绪诱发手段引起被试特定的情绪状态(常用的诱发材料有图片、文字材料和影视片段),要求被试严格按照指导语要求反应。

在正式实验前,首先要求被试填写一份情绪报告表(前测),实验后则要求被试填写指导语的执行程度和另一份情绪报告表(后测)。

有时候研究者也会考察实验过程中被试的生理反应指标,如心跳变化(HRV),皮肤电阻(SC)、手指脉搏和R-R间期等,测查情绪调节带来的生理波动,从而能从生理反应、主观体验等多方面了解实验条件的效果。

实验法可以明确变量之间的应对关系,从而考察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的效,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情绪是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的心理变量,严格的实验操控可能使被试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而产生实验效应,得来的结果可能无法推广到研究对象真实的心理生活中去。

2.2.3情景法情景法可以看作是观察法、实验法与问卷法结合的运用。

这里以我国学者王莉等研究者一项研究说明情景法在情绪调节研究中的具体运用[3]。

他们为考察148名2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对陌生情境、食品和玩具的延迟满足、分离-单独和分离-陌生人情境儿童进行录像观察,然后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根据编码手册对以上情景中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进行编码,从而了解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及其特点。

情景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考察接近真实的情景下研究对象的情绪调节策略,且通过编码将不同情景下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其困难之处在于,一方面要编制一套有效的编码手册,另一方面要对运用编码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保证研究编码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方面存在较大难度。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由于研究者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兴趣的不同,研究者可能只研究情绪调节的某一侧面,从而使其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3情绪调节的测量手段测量手段是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任何研究方法都要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来实现,测量手段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对研究结果价值具有决定意义。

情绪调节的测量一直是研究中的难点,经过不断努力,目前研究者对情绪调节已经有了丰富的测量手段。

3.1问卷或量表———测量外显的情绪调节3.1.1情绪调节策略问卷美国斯坦福大学的Gross在情绪调节研究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是该研究领域重要的代表人物。

他依据自己提出的“两阶段情绪调节动态过程模型”编制了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4]。

这一问卷共分为两个维度: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和表达抑制(expression suppression)。

认知重评有6个项目,如“我通过改变自己对所处情形的考虑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表达抑制包含四个项目,如“我通过不表露情绪来控制它们”。

两个分量表都至少包含一项关于对消极情绪的调节和积极情绪的调节。

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6,分量表中认知重评的α系数为0.79,表达抑制α系数为0.73,三个月后的重测α系数为0.69。

国内研究者王力等引进ERQ并以1163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该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结果表明重新评价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2和0.85,表达抑制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9和0.77,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标准测量模型和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良好,研究认为ERQ可以在相关研究和实践领域使用[5]。

王力后来在另一项研究中认为,Gross的情绪调节问卷只是笼统的以积极或消极情绪作为情绪调节的对象,没有涉及到具体情绪,这样一方面需要被试根据自身经验去思考和分辨什么是正性或负性情绪,影响了对项目的反应;同时由于个体对不同的正性或负性情绪在所采取的策略或程度上可能存在差异,因而对具体的项目反应可能不够准确,为此,他引入厌恶、愤怒、悲伤恐惧和快乐5种基本情绪,要求被试在回答Gross情绪调节问卷的每个项目时分别对上述5种情绪做出评估,修订后的该问卷同样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的特性[6]。

国内另一研究者李梅等心理研究43在参考了Gross的情绪调节问卷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访谈编制了“情绪调节方式问卷”[7]。

此问卷包括八个维度:情绪表露、情感求助、放松、认知应对、压抑、哭泣、情绪替代和回避。

问卷α系数为0.793,重测α系数为0.838。

8种情绪调节方式的一致性系数在0.645-0.725之间,重测系数在0.708-0.831之间。

问卷通过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考察,效度良好。

不管是国外研究者的ERQ还是国内研究者对ERQ 的修订,我们可以从其维度上看出,它的侧重点在于具体的调节策略方面。

3.1.2消极情绪调节期望量表Catanzaro和Mearns在1990年编制了负性情绪调节期望量表(Expectancy for Negative Mood Regulation Scale,NMR)[8]。

本量表主要强调“减少和回避负性情绪”的行为或认知。

NMR的大部分项目都是个体可能用来调节情绪激发的特定的情绪调节策略。

NMR是一个包含30个项目的5点量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测量个体改变消极情绪的能力(如,当我心烦的时候我会做一些事情使自己变得感觉好一些。

)本量表分为回避(avoidance)和犹豫(ambivalence)两个维度。

高测量分数表明个体有更强的调节消极情绪的信心。

本量表的α系数相当优良,达到了0.91。

NMR同样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3-4周后,男性的重测α系数为0.76,女性的重测α系数0.74;6-8周后,男性的重测α系数为0.67,女性的重测α系数为0.78)。

NMR虽未测量个体对情绪的觉知和理解能力,但它很好的测量了个体的消极情绪的调节策略。

3.1.3元情绪特质量表元情绪特质量表(Trait Meta-Mood Scale,TMMS)是由Salovey等人1995年编制而成的[9]。

虽然该量表的命名并未表明它是一个情绪调节问卷,但其主要目的是测量“反思和管理情绪能力的个体差异”,因此也是一个常用的情绪调节调查量表。

TMMS是一个包含24个项目的5点量表,如“不管自己的感觉怎样得不好,我都会试图有好的想法”。

本量表共有情绪清晰度(clarity of mood)、对情绪的注意(attention to mood)和情绪恢复(mood repair)三个维度。

三个分量表的α系数达到了0.86-0.89。

TMMS主要是测量个体对有关情绪调节知识的了解,是获取情绪调节结构的一个常用工具,它没有测量个体在经历消极情绪的时候采取期望行为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