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寿县志》载:“夏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周为六、蓼国地;襄王三十年,地入于楚;景王十六年,吴占寿地;贞定王二十二年,复入于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置寿春县。
”对“寿地”沿革理解正确的是A.行政级别由州降县B.诸侯争霸影响地方沿革C.中央集权由强到弱D.贵族政治决定沿革结果2.右侧为唐太宗贞观初年的政令形成、实施流程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中书省拥有草拟政令的自主权B.门下省拥有决策的绝对独立权C.皇帝失去对政令决策的否决权D.六部分担尚书省的实际执行权3.据明朝万历《嘉定县志》记载“邑之民业,首藉棉布,纺织之勤奋,比户相属,家之租庸、服食、器用、交际、养生、送死之费,胥从此出。
”这说明嘉定①棉纺织业发达②家庭开支依赖于织布收入③小农经济瓦解④农业经济商品化态势显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乾隆九年制定的《管理澳夷章程》规定: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
清政府制定这一章程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澳门管理 B.取消外交活动C.严控中外接触D.禁止海外贸易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主张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拒绝外国公使进京,甚至一度令谈判的桂良等人以免去外国进口关税来换取外国公使不驻京。
由此可见咸丰帝A.力争清朝大国地位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C.积极维护国家主权D.轻视民族工业发展6.“宗其理(指天演之术)而大阐人伦治化之事,帜其学曰‘群学(社会学)’。
‘群学’者何?荀卿子有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
”(严复《原强》)这说明严复A.利用传统文化介绍西方思想B.认为进化论与儒学功能一致C.提出西方思想源于中华文化D.主张以救亡图存为首要任务7.右面为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图(局部)。
【推荐下载】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2017
[键入文字]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2017
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到了,那么,如何复习冲刺呢?小编整理了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2017,帮助大家巩固复习!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周制微弱到天下统于秦,反映出
A.皇帝制的建立B.分封制的衰落
C.郡县制的推行D.宗法制的瓦解
2.《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
这三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1。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答案+解析)
小高考: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2.汉代科技多有创新,下图描绘了这一时期某项发明的工艺制作流程(部分)。
该发明是()A. 造纸术B. 灌钢法C. 棉纺技术D. 印刷术3.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 “交子”广泛使用B. 坊市界限严格C. 商业发展繁荣D. 商帮活动频繁4.理学注重人的品德修养。
某日,周敦颐问“二程”,我让你们寻找孔(丘)颜(回)乐处,他们因何而乐?此事发生在()A. 西汉B. 北宋C. 元朝D. 明朝5.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图是该节目提到的古典诗词。
它属于()A. 汉赋B. 唐诗C. 宋词D. 元曲6.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
从此,船员只得在内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明朝鼓励民间贸易B. 明朝禁绝朝贡贸易C.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D. 明朝造船技术落后7.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
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A. 赔款2100万银元B.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 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8.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
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A. 师夷长技B. 维新变法C. 民主革命D. 民主科学9.右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17.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试题密封线内的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用钢笔或0.5毫米中性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商代青铜器铭文比较简单。
西周灭商之后,涌现了大批铸有长篇铭文的青铜器,宣扬文王、武王的善德和天命,歌颂他们在军事上的胜利,记载诸侯对王室的贡献以及周王对其任命。
据此记载,其目的是A.创造更为系统的文字体系B.区分贵族内部的不同等级C.树立周代贵族的统治权威D.弥补官方史书记载的不是2. 中国古代政区划界存在着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依据山川走势)两条相互对立的主要原则,往往同时并用。
但越到后来,前一原则越占上风。
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A.同级政区的数量明显减少B.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多C.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D.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3.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这表明当时A.经济中心转移到江南地区B.活字印刷术出版业发展C.人才多寡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D.夔州地方科举人仕观念淡薄4. “他们改变了过去以《礼》为中心的政治学经典系统,转而以《易》为中心,诠释宇宙的终极道理,以《中庸》、《大学》为中心,探索尽性的途径,以《春秋》为中心,讨论政治的大义名分。
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28)
浦东新区 201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高三历史试卷2016.1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全部答案一定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75 分) ,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以下每题 2 分,共6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这里的学校称“埃都巴”,意思是泥版房,是世界上最早的正式的教育中心。
“这里”是指A.古代埃及B.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2.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是在A.公元 1 世纪初B.公元 2 世纪初C.公元 3 世纪末D.公元 4 世纪末3.经院神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在青年时代曾修业那不勒斯大学,后又在巴黎大学深造和任教。
这表示中世纪大学A.完好被教会控制B.世俗教育受到排挤C.神学教育据有重要地位D.大学教师都是神职人员4.右图为距今约6000 年河姆渡旧址出土的陶器,对此解说比较适合的是A.河姆渡人以畜牧业为主要生计B.河姆渡人以制陶作为主要家产C.时人可能产生初步的审盛情识D.证明牲口驯化始于中国的南方5.史载:从公元105 年到公元146 年,东汉社会基本平定,但人口却从5300 万减至4700 万。
致使此现象的主要原由是A.土地吞并B.豪强隐藏C.领土更改D.匈奴侵掠6.“自永嘉(晋怀帝年号307-313年)以后,宇内分崩,礼乐文章,扫地将尽。
,, 魏道武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
”文中的“魏”是指A.曹魏 B.北魏 C.东魏 D.西魏7.“深目高鼻,多须髯。
,, 习善商贾,争分铢之利。
男子二十,即送他国,来过中夏。
利之所在,无微不至,很有佛法。
” (《唐会要》)文中记录的人是A.匈奴人B.粟特人C.罗马人D.阿拉伯人8.某朝官制:“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
A.秦代B.唐代C.宋代”该朝是D.清代9.某小说描述北宋初年市民的生活情形,此中切合史实的是A.师朱熹习经学B.卧胡床吸鸦片C.居泉州贩丝茶D.出契丹贩烟草10.“(它)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各地来管事。
2017常州历史高考试卷
2017常州历史高考试卷推荐文章高考历史选择题解法指导热度:高考历史题答案大全热度:全国卷历史高考题热度:天津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热度:历史古代史高考真题及答案热度:事实表明历史高考的试题走在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前面,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只有尽快转变教学方式,凸显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功能,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才能笑傲高考。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常州历史高考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常州历史高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2. 《后汉书·章帝纪》载“比年牛多疾疫,垦田减少,谷价颇贵,人以流亡”。
这一记载可以印证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基本形成B.东汉时期已经普遍推广牛耕C.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D.粮食短缺导致东汉人口锐减3.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今贵阳西北修文县境内)当驿丞。
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际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夜里,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这表明王阳明A.把程朱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B.心学理论的形成取决于曲折的人生经历C.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D.通过践行“格物致知”悟得“圣人之道”4. 徐锡龄《熙朝新语》载:“苏州长间门外南滚黄家巷,…… (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
……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北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解析版)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毎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毎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
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
这种建筑布局A.深受宗法影响B.突出皇权至上C.体现宗教色彩D.利于邻里和睦【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晴】土楼是中原汉民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等流域历经多次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
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
客家土楼集体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客家人的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
尊师重教的传统,使许多土楼内专设学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学堂,供本楼及邻近子弟学习文化。
2.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蜀锦才驰名天下。
不过据西汉文学家扬雄《蜀都赋》描述:“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传代无穷。
”由此可知A.文学作品往往蕴含历史信息B.蜀锦起源时间已经有定论C.历史事实需要文学作品验证D.埋首文籍为学术研究正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学者认为“东汉末蜀锦才驰名天下”,而在西汉的文学作品中“自造奇锦……发文扬彩,传代无穷”,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蜀锦才驰名天下,据此也说明了文学作品也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然记录了东汉蜀锦的驰名天下,但是并不能说明起源时间,故B项排除;文学作品带有一定的个人主观意识,无法作为验证历史事实,故C项排除;“埋首文籍为学术研究正途”与材料主旨无关,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中国的丝织业的发展【名师点晴】《蜀都赋》:西晋文学家、山东临淄(今人左思所写,系他著的“三都赋”(另为《吴都赋》、《魏都赋》)中的一篇。
2017年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月考5历史科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4.史书记载,宋仁宗自己曾经对臣子表示:“措置(处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
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
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
”这表明( ) A.理性思考影响君主施政B.丞相制可以消除决策失误C.宋代君主权力有所削弱D.宋仁宗无意加强君主专制25.古希腊城邦建筑广泛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
与这种建筑风格的形成相关的是( )A.民主政治的完善B.法律至上原则的确立C.农耕经济的发达D.基督教思想的传播26.19世纪初,美国建立首都哥伦比亚特区时,国会根本没有考虑单独给最高法院盖办公楼,仅在国会大厦的一楼给它留了一个房间。
这反应出当时美国( )A.司法部门权力比较软弱B.司法权从属于立法权C.联邦宪法没有得到落实D.不重视法律制度建设2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28.1880年,清政府修建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
1887年展筑至芦台,1888年又展筑至塘沽和天津,时称“津唐铁路”。
“津唐铁路”的修建( )A.标志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起步B.有助于解决洋务企业的困难C.诱导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D.目的是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29.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
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30.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人均粮食产量比1913年还要低。
同年,中国各地的粮食供应紧张。
这一时期中苏两国农业出现的问题( ) A.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B.导致了市场经济模式产生C.催生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实施31.米歇尔(法)在《资本主义史》中指出:“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价格在1520—1599年间提高了2.3倍;16世纪的前25年到最后25年,英国物价上涨1.6倍,法国上涨1.2倍。
2017年3月2017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卷(附答案)
2017年3月2017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卷(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大雅·板》记载:“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这充分说明()A.宗法制维系社会统治的功效B.中央集权得到充分体现分封制下诸侯权力空前强大D.大宗和小宗是完全相对2.《中国经济史》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出现商业大都市……与西洋贵族在堡垒中的不同。
中国的是成圈,规模大,内有宗庙社稷。
”材料表明战国时期,中西商业都市最大的不同是()A.商业繁荣程度B.政治性的强弱C.都市规模大小D.军事保护措施3.东汉末年初行州郡县三级制时,一州往往辖有十来个或七八个郡,每郡领十几个县不等。
可是到了南北朝后期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一郡只辖二三个或一二个县。
有的州竟无县可领,有的仅存名目。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政府管理不力 B.地方割据势力强大C.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4.某学者对古代的绘画进行如下评说:“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下列哪种作品符合这一评价()A.《人物龙凤图》B.《清明上河图》C.《本草纲目》D.《墨兰图》5.王阳明先生是明代大儒。
早年习儒,又在禅学上面下了很大功夫,上承孟子心性之学,一改宋明以来程朱理学向外驰求的风气。
王阳明思想的历程说明A.三教合流思想业已形成B.程朱理学失去统治基础C.儒学思想受到彻底批判D.儒家哲学信仰得到重建6.下表是1901—1911年中国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表格中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说明A.民族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B.民族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C.近代工业的结构日趋平衡D.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极为困难7.民国后的舆论强调:“民国建制,亟应规定服制,以期整齐划一。
【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考试20套模拟测试历史试卷(三)
--江苏省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考试20 套模拟测试历史试卷(三)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同学参观了一次书法艺术展,他看到以下几副对联,其中与王羲之《兰亭序》的书体最相似的是()A B C D2.《元史》记载:“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对材料中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元朝设立行省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边疆地区B.中统、至元年间,行省正式成为常设机构C.“都省”指中书省,“省官”指行省的地方长官D.行省长官掌管地方军事、财政、行政等大权3.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①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②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③近代化商业群落开始形成④流通领域出现纸币“交子”A .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4.清代学者颜元评价士林风气时讥讽地说:“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他的思想,与下列哪一位学者比较接近()A .朱熹B.陆九渊C.李贽 D .顾炎武5.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国务院发布通知,决定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大会,同时在北京举行招待会和文艺晚会。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这一纪念活动的意义在于()①慎终追远,注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②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③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面向未来,引领文化发展方向A .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考试20套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十三)
某某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考试20套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十三)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氏春秋·孟冬》记载:“是月也,工师校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这反映了当时()A.民营手工注重质量信誉B.官营作坊主要生产祭器C.器物制作不得过于奇巧D.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2.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
“生”并没有善恶之别,只是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
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
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
由此可知()A.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B.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仲舒的人性观C.两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D.两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原3.1900年,在某某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
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
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
由此判断正确的是()A.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D.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4.清代雍正二年(1724),某某巡抚X于义奏称:“山右(今某某)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
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
”这表明()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变化D.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5.1875年10月11日《申报》刊载:“夫新报之开馆,大抵以行业营生为计。
故其谋疏义以仅谋利者或有之;其谋利而兼仗义者亦有之。
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键入文字]
2017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每个学期快结束时,学校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进行该学期知识掌握的检测,对上一学期知识的查漏补缺。
小编整理了,供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题2 分,共50 分。
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242 年,列国聘问盟会450 次,鲁君朝周王仅3 次,鲁大夫聘周仅4 次。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的问题是
A.分封制破坏
B.宗法制崩溃
C.郡县制形成
D.世官制瓦解
2.“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
可。
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根据下列人物的思想特点,提出这一观点的应是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老子
3.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词的创作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明代,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常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2017年1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⒈《左传》记载:“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制也。
”由材料可推断这一时期 A.等级秩序取决于贡赋轻重B.血缘亲疏维护了等级秩序C.贡赋轻重反映了爵位高低D.宗法制度决定了爵位高低⒉《春秋谷梁传》记载:“初者,始也。
……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文献中的记载说明A.土地国有制度被废除B.公田也要按亩收税C.法律上承认私田地位D.只有私田按亩收税⒊史言有“吴中四士”之称的张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
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
其书法特点是A.气粗字险B.逸势奇状C.气郁字敛D.雅俗共赏⒋《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宋高宗认为:“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当时的海外贸易A.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B.重视买卖船舶获利C.主要服务于皇室享乐D.是国库最重要的财源⒌孙中山认为:“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唐宋至明清之间的考试,不符合此评价的是A.选才制度的程序公正B.科目一直不合时用C.试题的体裁屡有变化D.选拔出了很多人才⒍鸦片战争之后的近十年,在西方工业品冲击下,如棉纺织业、制针业等行业日益衰落,但类如制茶、缫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
这时发展较快的行业主要是因为A.近代民族工业兴起B.继承传统工艺品质优良C.清廷允许民间设厂D.产品适合国际市场需求⒎右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
作品把腐朽的清朝廷比作“石磨”,将人民比作“芝麻”。
同时,一个清朝官员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清朝官员正用地推动石磨,而榨出的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下列选项,对此漫画解读最正确的是A.担负起了宣传民国政府的责任B.揭露了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C.暗示清政府对内拼命压榨人民D.展示帝国主义无法满足的贪欲⒏1917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采用西欧美术界早已风行的人体模特儿写生,参观者初见那一丝不挂的裸体画,莫不瞠目结舌。
后来,官府以“败坏风化”的罪名通缉校长刘海粟,刘据理力争,最后,法院借刘海粟曾在报上指斥时任上海知县“不学无术,招摇撞骗”为辞,以所谓“侮辱政府命官人格”的“罪名”,罚款五十大洋了结。
这一事件反映出A.中西文化碰撞之后的冲突B.保守势力故意抵制西方文化C.新文化运动的片面化倾向D.只有美术界接纳人体模特儿⒐下表是1931~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额统计表(单位:百万海关两)对表中数据解读不正确的是A.民族工业发展抵制了经济侵略B.外国倾销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入超C.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了贸易数量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彰⒑日本陆军省、参谋本部所拟《昭和十三年秋以后对华处理办法》中曾写道:“为了对付长期的作战,当将以前对华处理办法明确修改……攻占汉口、广东(州)作为行使武力的一个时期。
然后,主动地指导新中国的建设,特别防止急躁。
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在其内部进行基本工作——恢复治安”。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日本侵略者已完全放弃速战速决B.抗战仍然处于中国方面的防御阶段C.日本侵略者全力指导建设新中国D.日本侵略者重点进攻敌后抗日力量⒒右图是辽沈战役的示意图,关于此战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术上分割包围东北敌军B.攻占沈阳后东北全境解放C.长春的被困守敌全部投降D.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⒓1948年至1949年,中共中央多次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
其中规定的重要原则有:“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
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
”这一原则的核心方针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⒔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一主张A.首次宣布争取和平统一台湾B.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D.直接推动达成“九二共识”⒕公元前451—450年,雅典通过了伯里克利所提议的法律,规定只有父母双方皆是雅典公民的人,才能成为雅典公民。
从此以后,外邦人与雅典公民结婚所生的子女不能得到公民权。
此项法律的颁布表明了A.雅典特权民主而非自然民主的事实B.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制所产生的弊端C.雅典法律禁止其公民与外邦人结婚D.主权在民更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⒖据统计,1500~1650年的150年间,仅西班牙就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
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
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
这种现象A.促进了西欧机器制造业的发展B.表明西欧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C.增强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实力D.导致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⒗法国爆发推翻复辟王朝的七月革命后,整个欧洲的民主运动出现了高潮,这进一步推动了英国选举改革运动的发展,1832年6月4日通过了议会改革法案。
取得这一成果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B.欧洲民主运动的高潮C.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D.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⒘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
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这段材料表明A.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历史必然B.法国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C.工业革命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D.巴黎公社实行无产阶级的专政⒙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
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的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A.主观因素完全取代了客观因素B.客观因素逐渐压倒了主观因素C.主观因素逐渐压倒了客观因素D.客观因素部分取代了主观因素⒚下图是1993至1999年美国经济增长及IT产业的贡献率(%)数据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IT产业的增长率平稳而美国经济发展有升有降B.IT产业的贡献率与美国经济的阶段特征不相符C.IT产业的贡献的增长并未体现美国经济的特征D.IT产业的贡献与美国经济的增长趋势保持一致⒛1999年,有美国学者提出:“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
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
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
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上述观点的实质是A.批评美国政府无法应对国际挑战B.主张构筑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C.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了理论支持D.指出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计60分。
21.(13分)中国历代王朝的监察系统都是支撑皇权的重要支柱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刺史”即是刺举不法之人。
(汉)武帝时称部刺史,全国划分为十三个部(州),每部(州)包括若干个郡。
每年秋八月,刺史分部周行督察,年终返京奏报,其没有常设的办事机构,走到哪里便临时设“治所”或“所止理事处”,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其具体职责从一开始就有明文规定,即“六条问事”。
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行为一经查出有违法之处,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光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刺史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地位并不高,属下大夫,待遇也不丰厚,每年秩六百石,但刺史所监察的对象却远远高出自身的地位,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官吏(地位相当于郡守,即地方最高职位)。
——摘编自窦重山《浅论刺史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材料二在效忠和效率这对困扰所有国家官僚机构的矛盾中,中国传统国家一向着意点就是前者;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度,生活节奏相当缓慢,不在军情紧急情况下,行政效率一般不是大问题,而效忠与否往往关系着王朝的生死存亡,任何官员个体或者群体对皇权不忠,都是皇帝无法容忍的。
一个庞大的全能式的行政体系,本身存在无限扩张权力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另外一种机制制衡,后果将难以设想。
这将会导致皇权无法有效地控制局面,中国古代监察系统即是这种制衡机制的表现之一。
传统中国的制衡机制,跟其他古代国家相比,应该说是比较好的。
当然,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请回答:⑴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时部刺史的特点及其工作机制。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部刺史的主要目的及其意义。
(9分)⑵据材料二,概述中国古代监察系统的功能。
(2分)⑶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监察系统中“效忠”和“效率”的关系?(2分)22.(10分)顾炎武是开清代实学风气之先的人物。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顾炎武对明代以来空谈心性,“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理学很不满意,他说:“百余年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然不得其解也。
命与仁,夫子(孔子)所罕言;性与天道,子贡(孔子的杰出弟子)所未得闻。
……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数十百人,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讲‘危微精一’;是必其道高于夫子,而其弟子之贤于子贡也。
”——摘编自《清史稿·儒林传》材料二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
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
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摘编自《亭林文集·与友人论学书》材料三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
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
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
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
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
夫既已复先秦之古,则非至对于孔孟而得解放焉不止矣。
然其所以能著著奏解放之效者,则科学的研究精神实启之。
——摘编自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请回答:⑴据材料一、二,概括顾炎武抨击的现象及提出的主张。
(4分)⑵据材料三并结合材料一、二,指出顾炎武的思想是复何古而得“解放”?(1分)⑶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顾炎武在学术实践中“科学的研究精神”,并举一例说明。
(5分)23.(12分)关于鸦片战争,许多历史学家基于史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结论差异很大。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正当满清嘉庆、道光两朝国势开始下降的时候,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变成走遍世界寻求殖民地的头等侵略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