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记录表
自然灾害隐患点排查记录表
![自然灾害隐患点排查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6a2e318f3968011ca30091d8.png)
自然灾害隐患点排查记录表表1-1崩塌隐患点排查记录表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排查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查日期:2010年7月13 日
表1-2滑坡隐患点排查记录表
排查日期:2010年7月13 日
表1-3泥石流地质灾害险情巡查记录表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
况
排查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查日期:2010年7月13日
统计人:杨春艳审核人:孙家佐日期:2010 年7月13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胁对象 -- 填写村庄、学校、厂矿等;意见建议填写是否建议列为核查点并说明理由;点性---------- 填写新发现的隐患点或已有隐患点
附件3:梁河县小厂中学地质灾害隐患核查情况汇总表
统计人:杨春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 孙家佐_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0 年7月13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治措施建议一一填写应急抢险、工程治理、异地搬迁、监测预警等;点性占
填写新发现的隐患点或已有隐患八、、。
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风险防控隐患排查表
![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风险防控隐患排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9144af0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9.png)
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风险防控隐患排查表一、概述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风险防控隐患排查表是为了加强乡镇地质灾害预警和防范措施的落实,确保乡镇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而设计的工具。
该排查表通过系统地梳理乡镇内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点和隐患,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排查指引和应对措施,有助于提高乡镇应急预案的执行效率和灾害防控能力。
二、排查内容1. 地质灾害风险点1.山体滑坡2.地面塌陷3.泥石流4.地裂缝5.崩塌6.泉水涌出2. 隐患排查要点1.山体稳定性排查2.河流河道疏浚3.土地利用规划是否合理4.潜在危险建筑物排查5.旧村庄改造计划6.植被覆盖率检查7.垃圾处理和废弃物处理情况三、排查步骤步骤一:地质灾害风险点排查1.对乡镇内已知的潜在地质灾害风险点进行核查,记录在排查表中。
2.调查乡镇内历史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分析形成原因,排查可能的再次发生风险点。
步骤二:隐患排查1.按照隐患排查要点逐一排查,核实情况。
2.对已发现的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明确责任单位及整改时限。
四、排查表范例序号地质灾害风险点经度纬度隐患类型排查人员备注1 山体滑坡xxx xxx 山坡绿化不良张三2 地面塌陷xxx xxx 地下水位上升李四3 泥石流xxx xxx 河道疏浚不畅王五五、总结通过制定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风险防控隐患排查表,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乡镇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有效性和实际应对能力。
乡镇应急部门及相关单位应定期对排查表进行更新和完善,确保灾害防控工作能够始终保持高效运转,保障广大乡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水利地质灾害排查表
![水利地质灾害排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e6f37ac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e.png)
水利地质灾害排查表一、概述水利地质灾害排查表用于记录和评估水利工程所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和应对措施。
本文档旨在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排查表格,以便更好地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二、排查内容1. 工程基本信息- 工程名称:- 工程位置:- 工程类型:- 工程规模:2. 灾害类型填写水利工程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类型,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3. 灾害风险评估对每种灾害类型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以下内容:- 潜在风险:根据地质环境和工程特点,评估该灾害类型的潜在风险。
- 影响程度:评估该灾害类型对水利工程的影响程度,如是否会导致工程崩溃、功能丧失等。
- 发生概率:评估该灾害类型发生的概率,可根据历史数据和专家意见进行估算。
- 风险等级:根据潜在风险、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综合评估得出的风险等级。
4. 应对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预防措施:针对潜在风险,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固工程结构、排查地质隐患等。
- 应急措施:针对潜在风险较高且影响程度大的灾害类型,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监测系统等。
三、填写要求- 填写人:记录填写该排查表的人员姓名。
- 填写日期:记录填写该排查表的日期。
四、附录在排查表末尾提供必要的附录和资料,如灾害风险评估标准、应对措施参考资料等。
该水利地质灾害排查表旨在帮助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全面了解工程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通过填写该排查表,可以提高对工程安全的预警和管理能力,减少地质灾害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地质灾害程度评价判定标准、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记录表、隐患排查报告提纲、防汛安全隐患登记台账
![地质灾害程度评价判定标准、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记录表、隐患排查报告提纲、防汛安全隐患登记台账](https://img.taocdn.com/s3/m/5920054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9.png)
附录A(规范性)地质灾害程度评价判定标准崩塌稳定性判别崩塌稳定性划分为不稳定、欠稳定、基本稳定和稳定四级。
崩塌稳定性判别应按表A.l、A.2执行。
表A.1崩塌稳定性定性判定表表A.2崩塌稳定性定量判定表滑坡稳定性判别滑坡稳定性划分为不稳定、欠稳定、基本稳定和稳定四级。
滑坡稳定性判别应按表A.3执行。
表A.3滑坡稳定性判别依据注2:FSI-滑坡稳定性安全系数,根据滑坡防治工程等级及其对工程的影响综合确定泥石流沟易发程度判别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等级划分为极易发、中易发、轻度易发和不易发四级。
泥石流沟易发程度数量化综合评判应按表A.4和A.5执行。
表A.4泥石流沟易发程度评价指标量化表表A.4泥石流沟易发程度评价指标量化表(续)表A.5泥石流沟易发程度分级表地面塌陷稳定性判别地面塌陷稳定性划分为不稳定、基本稳定和稳定三级。
地面塌陷稳定性判别应按表A.6执行。
表A.6地面塌陷稳定性判别表附录B(资料性)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记录表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应逐点开展,记录可按表B.1执行。
表B.1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记录表表B.1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记录表(续)附录C (资料性) 遥感解译点信息表对于遥感调查中新识别的疑似隐患,应进行野外核查,记录可按表CJ 执行。
表C.1遥感解译点信息表附录D (资料性)解译单位:解译人:解译时间:险证人: 项目负责:验证时间:山洪地质灾害防汛隐患排查报告提纲第一章序言主要内容:包括任务来源、目的任务、社会与经济发展概况;本次排查工作的时间、范围、内容、工作方法、标准和完成工作量.第二章环境条件简述环境条件、地质条件,重点论述人类工程活动变化及其与灾害发生发展之间关系。
第三章灾害形成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灾害类型、规模、数量、灾情、险情等方面变化情况的对比分析、灾害发育分布特征、灾害形成条件、影响因素与成灾机理、稳定性评价和趋势预测;典型隐患点分析、评价。
第四章排查成果分述孕灾环境条件、致灾体和承灾体变化特征,总结防治措施现状及问题;提出防治建议。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会议记录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会议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ba1663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e.png)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会议记录会议概要•会议主题: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会议时间:xxxx年xx月xx日•会议地点:xx会议室•主持人:xxx•会议记录:xxx会议议程1.会议开场–主持人致辞–介绍与会人员–确认会议目标2.上次会议纪要审议–由xxx逐项进行审议–讨论并确认上次会议纪要3.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总结–由xxx进行总结汇报–分享工作进展与成果–汇报遇到的问题与困难4.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经验交流–邀请部分同事分享经验与教训–讨论排查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5.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规划–分析目前工作现状–制定下阶段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重点和时间安排6.会议总结与下一步行动计划–确认本次会议的收获和成果–提出下一步行动计划–确定下次会议时间和议题会议详细记录1. 会议开场•主持人致辞:主持人对各位与会人员表示欢迎和感谢,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目标和重要性。
•介绍与会人员:逐一介绍与会人员,并确认出席人员名单。
•确认会议目标:明确本次会议的目标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进行总结、经验交流和规划下一步工作。
2. 上次会议纪要审议•由主持人逐项进行审议,与会人员对上次会议纪要进行讨论和修改。
•最终确认上次会议纪要,作为会议记录的一部分。
3.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总结•由工作负责人进行总结汇报,介绍工作的进展、成果和遇到的问题。
•分享排查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包括发现的隐患点数量、处理情况等。
•汇报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如资源不足、信息收集困难等。
4.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经验交流•邀请部分同事分享他们在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讨论排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地形复杂、数据分析等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分享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具。
5.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规划•分析目前工作现状,包括已完成和未完成的任务,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
•制定下阶段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会议记录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会议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653d67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d.png)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会议记录摘要:一、前言二、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情况1.隐患点数量及分布2.隐患点类型及风险等级3.隐患点变化趋势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防灾责任及措施落实2.监测预警网络建设3.应急预案及演练四、新增隐患点及处理措施1.新增隐患点数量及分布2.处理措施及实施效果3.受威胁群众安置情况五、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成果1.整治项目完成情况2.整治工程质量及效果3.整治资金使用情况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不足2.政策措施需完善的方面3.未来工作重点及目标七、结论正文: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会议记录一、前言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我们组织召开了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会议。
会议旨在了解当前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分析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情况1.隐患点数量及分布:根据会议通报,我县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xx 处,主要分布在11个镇。
其中,中型隐患点xx处,小型隐患点xx处。
2.隐患点类型及风险等级:隐患点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等类型。
根据风险评估,高风险隐患点xx处,中风险隐患点xx处,低风险隐患点xx处。
3.隐患点变化趋势:根据近期监测数据,部分隐患点变形加剧,需密切关注。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防灾责任及措施落实:各镇要严格落实防灾责任,确保责任人、监测人到位。
同时,要加强对防灾措施的落实,如发放“一表两卡”,划定危险区等。
2.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加快构建监测预警网络,确保隐患点监测覆盖率。
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
3.应急预案及演练: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
确保受威胁群众掌握避险路线和应急措施。
四、新增隐患点及处理措施1.新增隐患点数量及分布:会议期间,共发现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xx处,主要分布在镇。
2.处理措施及实施效果:针对新增隐患点,采取立即避让、工程治理等措施,减轻灾害风险。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会议记录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会议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dc35c3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7.png)
一、会议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会议时间:XXXX年XX月XX日会议地点:XXX会议室参加人员: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小组全体成员二、排查目的、背景和意义本次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旨在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通过对隐患点的全面排查,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三、排查范围、方法和标准排查范围:本次排查涵盖了本地区所有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
排查方法:采用实地勘察、测量、试验等方法,结合历史数据和专家意见进行综合分析。
排查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灾害隐患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四、发现的问题及初步分析通过排查,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问题包括:部分地区地质条件较差,存在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险;部分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初步分析认为,这些隐患点的形成与当地地质环境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理。
五、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整改措施:1.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2.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进行加固和改造;3.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管和管理,及时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4.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整改措施已得到有效落实,部分隐患点已得到治理,整体效果良好。
同时,为确保整改措施的持续有效性和长期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六、经验教训及总结评价通过本次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排查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如实地勘察时要注重细节、数据分析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等。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部分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仍需加强、公众宣传教育还需加大力度等。
地质灾害隐患巡查(地面)记录
![地质灾害隐患巡查(地面)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0da122ba58da0116d1749e3.png)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2014年度山西古县金谷煤业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表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2433618fde80d4d8d15a4ff4.png)
煤矿井田范围内的交通干线、公路、乡村道路等是否存在滑坡现象,矿区人员出入的道路周边区域是否有崩塌、滑坡的危险,以上是否有排查记录。
14
废弃矿井的封闭情况是否每年雨季三防有检查记录;受采动影响的地表裂缝和塌陷是否填平、填实;回采工作面推进进入村庄保安煤柱时煤矿是否采取停产措施。
15
是否储备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物资,应急救援物资是否满足救灾需要。
6
组织开展本矿区领域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台账,精细化管理,落实防灾责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和治理,有效管控好隐患风险,地质灾害重点区域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情况。
7
加强对撤离避让群众等特殊群体的全面摸排,准确掌握避让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全力帮助解决,稳控好群众的思想情绪,确保隐患不消除,撤离避让群众不回迁。
8
建立监测机制,矿区及影响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分解落实防灾责任,采取有效监控措施及防治手段,加强对隐患点的巡查监测,做好雨前、雨中、雨后的巡查监测工作,每天巡查监测不低于两次,并详细做好巡查监测记录,发现隐患变化加剧时及时预警,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第一时间组织受胁群众紧急撤离避让,全力保障受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
是否编制《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土地复垦方案》,是否按照报告内容对地质工作进行整治,是否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4
是否制定《地质灾害防治中长期规划(或方案)》,是否提取地质灾害调查、勘察、治理所需费用。
5
组织开展辖区内在册地质灾害隐患动态巡查,全面掌握已知隐患变化情况,及时掌握新增隐患具体情况,并做好巡查记录。
9
严格执行汛期 24 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做好值班记录;严格落实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速报制度,按照信息报送要求,实行“日排查日报告”制度。发生重大灾情、险情时,第一时间电话报告,20 分钟内书面报送相关信息,确保信息上报及时、准确,不截留,不倒流。
自然灾害隐患点排查记录表
![自然灾害隐患点排查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68462a6da58da0116d174925.png)
自然灾害隐患点排查记
录表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自然灾害隐患点排查记录表表1-1 崩塌隐患点排查记录表
排查人员
排查日期:2010年7月 13 日
表1-2 滑坡隐患点排查记录表
排查人员:孙家佐、段明庄、杨从益、杨世有、何国栋排查日期:2010年7月 13 日
表1-3 泥石流地质灾害险情巡查记录表
排查人员:
排查日期:2010年7月13日
附件2:梁河县小厂中学害隐患排查情况汇总表
统计人:杨春艳审核人:孙家佐
日期: 2010年7月13日
威胁对象——填写村庄、学校、厂矿等;意见建议——填写是否建议列为核查点并说明理由;点性——填写新发现的隐患点或已有隐患点
附件3:梁河县小厂中学地质灾害隐患核查情况汇总表
统计人:杨春艳审核人:孙家佐
日期: 2010年7月13日
防治措施建议——填写应急抢险、工程治理、异地搬迁、监测预警等;点性——填写新发现的隐患点或已有隐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