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内压缩流程与外压缩流程能耗的比较

合集下载

钢铁企业大型空分的能耗分析与经济运行研究

钢铁企业大型空分的能耗分析与经济运行研究

钢铁企业大型空分的能耗分析与经济运行研究张延平1凌晨2周建波2翟广勇2(1. 首钢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41; 2.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0 63200)摘 要 国内钢铁企业一般自备空分机组来满足气体供应,其电力消耗约占企业电耗的15%~20%,降低气体产品能耗应从空分机组经济运行入手。

本文提出的空分经济运行综合考虑了降低氧气放散率、降低综合能耗、提高经济效益等因素,特别研究了内压缩空分流程的产品能耗分摊方法,同时探讨了空分经济运行模型的构建方式,为实现钢铁企业空分节能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内压缩流程能耗经济运行Research fo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Optimize Circulate ofAir Separation Unit of Steel CorporationZhang Yanping1 Ling Chen2 Zhou Jianbo2 Zhai Guangyong2(1. Shoug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41;2. Shougang Jingtang Iron & Steel Co.,Ltd.,Tangshan, 063200)Abstrac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air separation unit in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was reckoned 15%~20% of all power consumption, so the economical operation of air separation unit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paper, the reduction of Bleeding rate and enegy consumption , increase of income were calculated. The calculational methods of energy consumption of all product for internal compression process was analyzed, and then the mode of optimize circulate of Air Separation Unit of steel corporation was designed.Key words internal compression process, energy consumption, optimize circulate钢铁企业是工业气体的重要用户,氧气、氮气、氩气已成为钢铁生产中必不可缺的能源介质,被形象地称为“工业血液”,空分装置则是气体生产的“心脏”。

两种典型内压缩流程的比较

两种典型内压缩流程的比较

两种典型内压缩流程的比较1.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煤化工、石油化工和大化肥等行业的迅速崛起,对空分装置特别是“40000”以上的大型空分装置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且这些大型装置绝大部分对氧氮产品的压力要求很高,目前基本上有40bar、61bar、86bar等几个等级,这种产品压力的获取绝大部分是通过低温液体泵加压工艺实现的,即通常所说的内压缩空分工艺流程。

而对于内压缩空分工艺流程来讲,无论是高压液氧或者是高压液氮都需要一股相对应压力和流量的热流体来汽化并加热液氧或液氮。

这股热流体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高压空气,另一种是高压氮气。

相对应的空分工艺流程来说就有了空气增压型流程和氮气增压型流程。

由于空气和氮气在沸点、潜热、临界点等物理性质有所差异,所以两种流程在流程组织、产品提取率、增压气量、换热器热负荷、设备投资以及综合能耗指标也有所不同。

本文就以上几点通过流程模拟计算进行了比较,供同仁参考。

2.流程组织2.1空气增压流程参阅附图1空气增压型内压缩空分工艺流程简图。

原料空气经过自洁式空气过滤器除去灰尘和其它机械杂质后进入原料空压机。

被压缩、冷却后的空气经过空冷塔的冷却后,进入分子筛纯化系统除去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碳、部分烃类物质等影响空分装置正常运行的有害物质。

出吸附器净化后的空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低压主换热器被返流气体冷却到饱和状态进入下塔;另一部分通过空气增压机进一步压缩。

压缩后分为两股,一股从增压机中间级抽出,称作中抽气,中抽气经过膨胀机增压端的增压及后冷却器的冷却后,再进入高压主换热器中,在高压主换热器中部抽出经膨胀机膨胀端膨胀并制冷后进入下塔;另一股空气则从增压机末端排出进入高压主换热器被返流的高压液氧、液氮等冷流体冷却成为液体后节流进入下塔中下部。

经过下塔的精馏,在下塔顶部获得的高纯度氮气分为两部分:一小部分作为压力氮气抽出进入主换热器,经主换热器复热至常温后作为压力氮气产品送出冷箱;大部分氮气在主冷中吸收液氧释放出来的冷量被液化为液氮,同时主冷低压侧的液氧被汽化。

内压缩流程介绍

内压缩流程介绍

精馏主换热器示意图
0.78MPa 0.34MPa 0.12MPa 0.56MPa 1.5MPa 1.2MPa
换热器
换热器
换热器 放 空
型式:活塞式压 缩机
工作原理:利用 电机通过活塞对 气体做功,将能 量传递给气体, 最终使其压力得 到提高, 目的:得到用户 要求的压力
缓冲器
缓冲器
氧(氮)压缩机
油泵
内 压 缩 流 程 工 艺 图
AC-空气冷却塔 AF—空气过滤器 APl、AP2—流程液氩泵 ATC—空气透平压缩机 B-增压机 C1-下塔 C2-填料上塔 C3I—粗氩填料塔I段 C3Ⅱ—粗氩填料塔Ⅱ段 CA-精氩填料塔 El-主换热器 E2-高压换热器 E3-液空液氮过冷器 SH-蒸汽加热器 ET-透平膨胀机 K1-冷凝蒸发器 K2-粗氩冷凝器 K3-精氩冷凝器 K4-精氩蒸发器 LQ—粗氩液化器 MSl、MS2-分子筛吸附器 NTC—循环氮气压缩机 OPl、OP2—液氧泵 RU—制冷机组 WC—水冷却器WPl、WP2—水泵
25m3/h 18m3/h 10m3/h 31m3/h
冷水机组
水 冷 却 塔
填料:散堆共轭环
空 气 冷 却 塔 空气:
液 位 计
水 泵
目的:经过常温水和冷冻 水的直接换热使高压高 温的空气降温且温度越 低较好。 流程:如左图
冷却水:
冷冻水:
污氮气体:
预冷系统流程图
预冷系统设备结构简图
主要设备:分子筛吸附器、 电加热器、消声器和自 动切换阀门 功用:两台分子筛吸附 器,一台吸附同时另一 台在再生。 填料:人工合成的晶体 铝硅酸盐,俗称泡沸石 目的:净除空气中的H2O、 CO2和C2H2 等分子。 以CO2的含量为纯化器 的净除能力。 流程:如左图

低温法大型空分氧气的内压缩流程和外压缩流程的选择

低温法大型空分氧气的内压缩流程和外压缩流程的选择
技术论谈篇
低温法大型空分氧气的 内压缩流程和外压缩流程的选择
杨漠源 (中冶南方工程公司上海分公司2019007)
摘要: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内压缩流程又名“化工型流程”,用于用氧压力较高的化工企业;外压缩流程又名“冶 金型流程”,用于中等用氧压力的钢铁企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空分的氧气升压已有多种方式可供选 择。本文就其投资、成本和能耗进行了比较,并按照节省投资、能源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了自己独到建议。 关键词:内压缩流程;外压缩流程;氧压机;液氧泵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内压缩流程又名“化工型流程”,用于用氧压力较高的化工企业;外压 缩流程又名“冶金型流程”,用于中等用氧压力的钢铁企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空分的 氧气升压已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这几种方式的投资、成本和能耗也在不断的变化中,特别是 近10年来,氧气内压缩流程的工艺和设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除了在用氧压力较高(6—9MPa)
52
技术论谈篇
一30bar范围内中压空气压力是氧气压力的2.2~2.1倍。这就是内压缩流程能耗高的原因。 虽然增压机的效率高于氧压机,但只能缩小能耗的差距,改变不了总的结果。
内压缩流程的能耗高于氧压机流程,这一点已被公认。至于高几个百分点,各家说法不一, 从2%一11%不等,因为它不仅与增压空气的流量和压力有关,还决定于流程组织和氧压机、增 压机的效率。只有当同一厂商为同一产品规格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选用同一厂家的压缩机时, 二种流程的能耗比较才接近真实。如参数文献[1]提到的林德为33250N矗/h空分设备所做的 二种能耗比较图(图2),在30bar时内压缩流程总功率为22400kw,外压缩流程为21150kw,内压 缩的能耗高5.9%。笔者还就林德提供的宝钢60000Nm3/h内压缩流程和武钢60000Nm3/h外压 缩流程的能耗进行了详细的比较。60000Nm3/h内压缩流程能耗按宝钢数据,60000Nm3/h外压 缩流程能耗在武钢数据的基础上,换算成与宝钢六万的产品规格.水温、气温条件一致,并将中 压和高压氮压机的流量和压力按宝钢数据进行了修正,空压机能耗按32℃水温和苏尔寿的效 率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总能耗为37991kw,宝钢60()00Nm3/h内压缩流程总能耗为40456kw,比 同样条件的外压缩流程高6.5%。这一数据与宝钢60000Nm3/h林德的内压缩与APCI的外压缩 比较结果相近。参考图6的5.9%数据,笔者以为就目前的工艺水平和压缩机的效率情况,在考 虑了增压机和氧压机效率差诸因素之后,内压缩流程的能耗仍然高于外压缩约6~6.5%。

1000207987

1000207987

收稿日期:2006206227作者简介:孙日光(1966— ),男,助理工程师,毕业于武汉冶金安全技术职工大学,现任酒钢动力厂制氧部副部长。

酒钢21000m 3/h 空分设备工艺特点及调试体会孙 日 光(酒泉钢铁公司动力厂制氧部,甘肃省嘉峪关市 735100) 摘要:简介了酒钢21000m 3/h 空分设备的工艺流程,分析了流程和设备配置的特点,阐述了空分设备安装调试中得到的经验。

关键词:大型空分设备;外压缩流程;制氩系统;调试中图分类号:T Q116111 文献标识码:BOperating character istics and commissioning of 21000m 3Πh a irseparation unit at JiugangSun Ri 2guang(Oxygen Produc i ng Works of Power Division ,J iuquan Iron &Ste el Group C o 1,Ltd 1,J iayuguan 735100,Gansu ,P 1R 1China)Abstract :A brie f intr oduction of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21000m 3Πh air separation unit in Jiugang (Jiuquan Ir on &Steel G roup C o 1,Lt d 1)is follow ed by an analysis of its flow and configuration.The exper ience from installation and comm i ssioning of the air separation unit i s also presented.K eyw ords :Large scale air se paration unit ;External com pression flow ;Argon recovery system ;C ommissioning 酒泉钢铁公司(简称酒钢)3套21000m 3/h 空分设备是为酒钢“200万t 铁钢”项目以及酒钢不锈钢工程配套的最重要的公辅工程,也是酒钢“十五”以及“十一五”期间重要的建设项目。

浅析空气分离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

浅析空气分离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

浅析空气分离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巫小元;崔仁鲜;化国【摘要】介绍了变压吸附分离、膜分离和低温分离三种空气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流程。

并对三种分离技术的工艺流程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空分装置规模大小和产品特点,选择最优化的空分工艺流程。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ree kinds of air separation technology:PSA air separation, membrane air separation and cryogenic air separati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kinds of separation technique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air separation devices and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the optimal process and flow is chosen.【期刊名称】《低温与特气》【年(卷),期】2016(034)003【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空分;变压吸附分离;膜分离;低温分离;内压缩;外压缩【作者】巫小元;崔仁鲜;化国【作者单位】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北京100037;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北京100037;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657.7·综述评论·空气分离是根据空气中各组分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变压吸附、膜分离或低温分离等方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氮气,或同时提取氩气、氦气等稀有气体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同规模的空分设备广泛运用于钢铁冶金、电子、化工、煤化工、航空航天和油气开采等行业,空分设备也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为工程设计人员,要掌握空分装置的不同工艺和流程的特点,设计时,能够根据用户所需产品产量和品质要求,准确分析其工况特性,为用户选择合理的空分工艺和流程。

再谈内压缩流程与外压缩流程能耗的比较

再谈内压缩流程与外压缩流程能耗的比较

内压缩流程与外压缩流程空分装置能耗的比较江楚标陈明敏中国空分设备公司摘要:由于不可逆性较大和产品提取率略低,当氧气压力为30bar时,内压缩空分流程空分装置的产品单位能耗要高于外压缩流程。

氧气压力不同,两者产品单位能耗的差距是不同的。

随着液体膨胀机等先进单元设备的使用,这种差距将缩小。

只要采取可靠的措施,国内空分设备的设计、制造、成套公司也能设计、制造和成套出可靠先进的内压缩流程大型空分装置。

关键词:能耗比较怎样比较液体膨胀机一、序在“内压缩空分流程及与常规流程的比较”[1]一文中,我们指出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能耗(制氧+压氧)要比常规流程高3~7%。

文献[2]认为,要高5%~7%。

最近有一些用户对我们说:他们听有些制造厂商介绍,内压缩流程的能耗要比常规流程低(也指氧压为30bar)。

在有些报道和文章中,一些企业和作者也有意无意地作类似的报道和介绍。

因此,我们认为对这个问题有进一步加以讨论的必要。

二、在30bar的氧压下,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产品单位能耗要高于外压缩流程内压缩流程首先用于氧气终压高于其临界压力(51.3bar)的化工用户。

当时的主要考虑既不是能耗的高低,也不是投资的多少,而是因为大流量氧气的高压压缩不够安全,即主要是基于安全可靠性的考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到90年代初,常规外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氧气提取率已达99%以上,在控制液体产量使进上塔的膨胀空气量小于加工空气量的10%时,氩的提取率可大于80%,单位制氧+压氧(到30bar)能耗可达≤0.568Kwh/m3[2]。

膨胀空气进下塔的外压缩流程,氩的提取率可达92%以上。

与此同时,内压缩流程的氧、氩提取率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单位产品能耗也随之大大降低。

但到目前为止,在一定的氧压范围内,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单位产品能耗仍然要高于外压缩流程。

当氧纯度为98%及以下时,这个氧压范围为15~45bar[3]。

当氧纯度99.6%时,这个氧压范围还会有所扩大。

5000Nm_3_h空分的两种内压缩流程比较

5000Nm_3_h空分的两种内压缩流程比较

介绍了如何分析产品指标和选取合理可行的工艺流程方案,并就两种内压缩流程组织形式进行了投资、能耗及
适用性等多方面的比较,论证今后对于内压缩流程深入研发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空分; 内压缩; 能耗; 比较
中图分类号: TB65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7804( 2013) 02-0018-04
空压机一压到底,膨胀空气进下塔流程: 通过 流程的优化,取消了独立的增压机,采用多一级叶 轮的空压机来替代。从流程组织上来看,工艺流程 得到进一步简化,机组间的配管将十分简便。从设 备投资上看,目前国产空压机制造工艺成熟,运行 性能稳定,价格上与同时购置空压机、增压机两台 机组相比有明显优势。另外,采用膨胀空气进下塔 流程,空压机排气量较膨胀空气进上塔流程减少约 2100 Nm3 / h,装置氧提取率已达 95% 以上,且上 塔回流比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工况变负荷能力强, 液体产品尤其是液氮产品产量有较大的调节空间。 经流程计算,在其他产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液氮 产量最大能达到约 350 kg / h。但是,通过比较也发
3比较
3. 1 流程比较 膨胀空气进上塔流程: 出分子筛纯化系统的空
气除去用作仪表空气部分外,其余分三路: 第一路 空气直接进入主换热器,被返流出来的气体冷却接 近露点抽出,直接进下塔参与精馏; 第二路空气进 入空气增压机组增压后进入主换热器,被液化后节 流进下塔参与精馏; 第三路空气进入增压透平膨胀 机增压,经主换热器冷却至一定温度后去膨胀机膨 胀,膨胀后进上塔参与精馏。
Table 4 Expansion turbine
Table 2 Main air compressor ( incl. the instrument air and the loss)

浅析空分制氧技术中内压缩流程与外压缩流程优缺点

浅析空分制氧技术中内压缩流程与外压缩流程优缺点

浅析空分制氧技术中内压缩流程与外压缩流程优缺点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煤化工产业也随之逐步发展起来,不仅设备在不断升级,装置也在向规模化发展。

例如我们熟知的空分设备有着变负荷能力强、较大的液体生产量且运行安全、可靠等特点,并且制氩系统的运行也非常稳定;而内压缩流程空分设备的适用性也很广,在化工行业、冶金行业等采用内压缩空分设备可以起到有效的节能、降耗的作用。

本文就对大型内压缩流程空分设备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空分制氧技术;内压缩流程;外压缩流程;优缺点;1现在空分设备技术的发展国内的空分行业,一方面立足自力更生、不断进取,另一方面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吸收消化,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已从第一代的高低压流程,铝带盘蓄冷器的空分设备发展到第6代规整填料上塔,全精馏制氩的空分设备。

国外的空分技术,发展更快,在流程及单元机组上不断开发新技术.作为空分技术工艺流程上开发的新技术,内压缩工艺流程自1978年问世以来,开始应用于化工系统。

发展很快,冶金系统新上和即将建设的制氧机组,目前,空分工艺流程已由单一的外压缩流程,发展到现今的外压缩流程与内压缩流程并存的局面。

2 空分内压缩流程和外压缩流程比较空分内压缩流程与外压缩流程的区别主要是:产品氧、氮输出的压缩方式不同,以单氧泵内压缩为例:其低压塔液氧由泵压缩至所需压力在主换热器中汽化成气氧送出冷箱至用户管网。

而外压缩则是塔内低压氧液体由主换热器汽化后送出冷箱,再由氧压机压至所需压力,送入用户管网。

内压缩流程和外压缩流程应取长补短,同时发展,成为更加完善的空分技术。

为达到这个目的,将两者进行比较对比是必要的,下面以马钢40000m3/h空分制氧机组为例,从安全性、投资、产液体能力、能耗、占地面积、供氧连续性、操作维护等几个主要环节上对这两种工艺流程进行比较。

3空分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3.1 内压缩流程与外压缩流程外压缩也被称为常规空分流程,是在精馏塔底将氧气抽出之后,运用主换热器实行复热,再通过氧压机的作用压缩,从而达到用户的压力需求,最终进入至厂区的氧气管网。

浅析空分装置工艺流程的选择

浅析空分装置工艺流程的选择

郑修平: 浅析空分装置工艺流程的选择
%*
了氧压机, 但是为了高压液氧的复热, 增加了高压空 压机, 此两项的投资高于氧压机的费用。 内压缩工艺高压液氧复热的换热器, 是高压板 翅式换热器, 投资要高于外压缩工艺复热低压氧气 用的低压板翅式换热器。 内压缩流程采用中高压膨胀机, 多为进口设备; 外压缩流程采用的低压膨胀机, 国内产品可达到进 口产品的性能, 可采用国产膨胀机。因此中高压膨 胀机的投资高于低压膨胀机。由以上分析可知, 全 低压空分内压缩装置的投资高于外压缩装置。但
图!
全低压外低缩空分流程示意图
空气流程: 空气经空压机压缩, 压缩空气通过 $) 分子筛吸附器, 脱除空气中有害的碳氢化合物和高 凝固点的水和二氧化碳, 净化空气经板翅式换热器 降温至接近液化温度, 进入压力塔进行精馏。 分子筛吸附器后的净化空气, 一部分经空气增 压机加压, 再经板翅式换热器降温后, 进入膨胀机, 通过对外做功获得冷量, 降压降温后的空气进入低 压塔参与低压塔的精馏。 富氧液空流程: 低温空气在压力塔中精馏, 在 !) 压力塔底部得到富氧液空, 富含氧的液态空气经过 过冷器进一步降温后, 节流进入低压塔, 参与低压塔 的精馏。 纯氮流程: 低温空气在压力塔中精馏, 在压力 #) 塔顶部得到纯氮产品, 一部分纯氮通过板翅式换热
型空分装置已形成了由压缩空气经分子筛吸附空气 中的碳氢化合物, 经板翅式换热器换热, 通过膨胀机 制冷, 液化空气在精馏塔中精馏, 分离氧、 氮、 氩产品 的典型的全低压空分工艺流程。现代全低压空分工 艺根据对氧产品压力的不同需求, 可分为全低压空 分的内压缩流程和外压缩流程。 ! " # " $ 全低压外压缩流程 全低压外压缩流程就是空分设备生产低压氧 气, 然后经氧压机加压至所需压力供给用户, 也称为 常规空分 (见图 #) 。

煤化工项目配套空分技术的选择

煤化工项目配套空分技术的选择

煤化工项目配套空分技术的选择张学亮【摘要】空分是煤化工项目氧气及氮气的供给装置,介绍了其在煤化工领域的应用.现代煤化工项目配套空分装置具有规模大、产品规格多、产品压力高等技术特点.针对固定床、流化床及气流床等不同煤气化工艺,举例阐述了煤化工项目配套空气循环内压缩、空气循环外压缩及氮气循环内压缩等不同空分工艺流程及设备的技术特点,并介绍了关键配套部机的选择.【期刊名称】《煤化工》【年(卷),期】2017(045)001【总页数】8页(P67-74)【关键词】空分设备;煤化工;煤气化;氧气;氮气【作者】张学亮【作者单位】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辽宁阜新1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16.11煤化工的基础是煤气化,煤气化技术是实现煤炭综合利用以及洁净煤技术的重要手段,该系统需要一定比例的氧气、水蒸气与煤中的碳进行一系列反应,生成CO及H2。

空分装置为煤气化系统提供作为气化剂的氧气、惰性保护及气力输送的氮气。

不同煤气化工艺的最终产品、工作温度及压力,决定了空分装置的氧气、氮气压力及产品量。

目前国内成功投运最大的空分装置产氧量为10×104m3/h,变负荷范围在75%到105%。

随着煤化工项目大型化发展,项目一般需选用几套空分设备联合供气,配置单套生产能力大、系列少的空分设备,具有投资成本少、建设周期短等特点,但对设备的连续稳定性要求较高;而配套多系列、产能小的空分设备,可在单系列空分设备故障停车时,其他系列保持运行,保证后续生产装置低负荷运行,避免由于氧气或氮气中断而引起全厂联锁停车。

随着煤气化技术的进步,现代煤气化向高压化和大型化发展,从而实现能量高效回收利用,降低合成气压缩能耗或实现等压合成,降低能耗及生产成本。

不同煤气化技术主要工艺性能参数见表1。

不同的气化炉因工艺及适应的煤种不同,对氧的需求也不同。

由表1可看出,气流床的耗氧量最高,其次是流化床,固定床的耗氧量最低。

空分内压缩与外压缩的比较

空分内压缩与外压缩的比较

空分内、外压缩流程对比
空分内、外压缩流程对比,外压缩流程通常空分装置生产的氧氮产品来自于上塔的低压氧氮气体,其经换热器副热后出空分冷箱,绝对压力为0.12MPa,然后再由氧氮气压缩机将它们压缩到所需的压力供给用户。

液氧内压缩流程是从冷凝蒸发器抽出液氧产品,经液氧泵压缩到所需的压力,再经换热器复热气化后供给用户,其在冷箱内压缩到供给压力的,其特点:
1、不需要氧气压缩机,由于将液体压缩到相同的压力所消耗的功率比压缩同样数量的气体要小得多。

并且液氧泵饿体积小,结构简单,费用比氧气压缩机便宜的多。

2、液氧压缩比气氧压缩较为安全。

3、由于不断有大量液氧从主冷中排除,谈情化合物不断从主冷中浓缩,有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转。

4、由于液氧复热、气化时的压力高,换热器的氧通道需承受高压,因此,换热器的成本将比原有流程提高,并且,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换热器的强度的安全性。

5、液氧气化的冷量充足,在换热器的热端温差较大,即冷损相对较大,,为了保持冷量平衡,要求原料空气的压力较高,高压机的能耗有所增加。

一般来说,空压机增加的能耗与液氧泵减少的能耗大致相等,设备费用也大体相当,或略有减少。

但从安全性和可靠性来讲,内压缩流程有他的优越性,随着变频液体泵的应用,产品氧气、氮气
流量的调节非常灵活,产品纯度的稳定性也较好,空分内压缩流程是目前国际上采用较多的流程。

10000m_3_h空分设备工艺流程的比较与选择_郑英臣.

10000m_3_h空分设备工艺流程的比较与选择_郑英臣.

收稿日期 :2015-04-25作者简介 :郑英臣 , 男 , 1983年生 , 工程师 , 现在杭州杭氧低温液化设备有限公司从事流程设计工作。

10000m 3/h 空分设备工艺流程的比较与选择郑英臣 , 楼一真(杭州杭氧低温液化设备有限公司 , 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北路 592号弘元大厦310014摘要 :介绍 KDON-10000/20000型空分设备的 4种流程形式和流程特点 , 从空分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运行能耗和投资成本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 :空分设备 ; 内压缩流程 ; 外压缩流程 ; 自增压 ; 运行能耗 ; 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 :TB657. 7文献标识码 :B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of technical process for10000m 3/hair separation plantZheng Yingchen , Lou Yizhen(Hangzhou Hangyang Cryogenic Liquefying Equipment Co., Ltd., Hongyuan Building , 592#North Zhongshan Road, Hangzhou 310014, Zhejiang , P.R.ChinaAbstract :Here , four process types and the process features of Model KDON-10000/20000air separation plant are briefed , and they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operation , and investment cost of the air separation plant.Keywords :Air separation plant ; Inner compression process ; Outer compression process ; Self-boost ;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operation ; Comparison and analysis前言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 , 氧气、氮气、氩气等工业气体的应用不可或缺 , 而且不同行业、不同工艺对氧、氮、氩等工业气体的要求也不同。

内压缩流程技术【绝版好资料,看到就别错过】

内压缩流程技术【绝版好资料,看到就别错过】

内压缩流程技术【绝版好资料,看到就别错过】内压缩流程技术内压缩流程是空分设备的一种工艺流程组织方式,是相对于外压缩流程而言的。

外压缩流程就是空分设备生产低压氧气,然后经氧压机加压至所需压力供给用户,也称之为常规空分。

内压缩流程就是取消氧压机,直接从空分设备的精馏塔生产出中、高压力的氧气供给用户。

该流程与常规外压缩流程的主要区别在于,产品氧的供氧压力是由液氧在冷箱内经液氧泵加压达到,液氧在高压板翅式换热器中与高压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汽化复热回收冷量送出冷箱。

目前,大型化工空分用户和有较大液体需要量的冶金空分用户,都采用内压缩流程。

1 内压缩流程型式1.1 按应用领域分按氧气用在冶金领域还是化工领域分为冶金型和化工型。

冶金型行业一般对氧气、氮气产品压力要求在3.0 MPa左右,大多采用空气循环、膨胀空气进下塔的氧内压缩流程,采用增压空气压缩机+液氧泵+中压换热器取代氧气透平压缩机。

化工型行业氧气产品压力一般在4.5~10.0 MPa。

目前开发的流程型主要有:氮气循环单泵内压缩流程,空气循环双泵内压缩流程,空气循环单泵内压缩膨胀空气进下塔流程,空气循环单泵内压缩膨胀空气进上塔流程。

1.2 按制冷循环介质分按制冷循环介质分有空气制冷循环和氮气制冷循环两种型式。

空气制冷循环以一股正流压缩空气为热源,在主换热器中与被加压的液氧进行热交换。

在液氧复热、汽化的同时,将液氧的低温冷量转换为同一低温等级空气的冷量,使这股压缩空气冷却和液化,实现空分设备的冷量平衡。

氮气制冷循环是采用氮气作为循环介质来吸收和转化加压液氧的低温冷量。

但由于氮气冷凝温度和潜热均比空气小,这就决定了汽化同样数量的加压液氧,需要被加压的氮气量比空气量更多且压力更高,不是很经济,故用循环氮气作为加热气体的内压缩流程用得较少。

1.3 按膨胀空气进行入精馏塔的位置分目前国内外空分制造厂家所采用的内压缩流程绝大部分是空气增压流程。

按膨胀空气进行入精馏塔的位置分为两种型式:一种是膨胀空气进上塔,另一种是膨胀空气进下塔。

【空分知识】空分内压缩与外压缩的差别

【空分知识】空分内压缩与外压缩的差别

【空分知识】空分内压缩与外压缩的差别1 概述当前由于冶金及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空分设备的订货量非常大。

现在有许多新的技术应用到空分设备中,客户可以有多种选择,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空分设备就非常重要。

从不同的角度,空分设备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空分设备的主要用户来分,可以分为冶金型和化工型。

按空分设备的:工艺流程来分,现在流行的有外压缩流程与内压缩流程两类。

目前,国内新建的空分项日有部分是采用内压缩流程技术的,有部分用户比较倾向于采用内压缩这种新的空分流程。

尽管用户采用何种工艺流程是出于自身需求的考虑,但是如果对空分行业的实际情况并不是了解得非常清楚的话,这种选择多少也带了一点盲目性,;下面将对内压缩流程空分的特性及内压缩与外压缩的优缺点做较详尽的阐述,以供空分用户选择工艺流程时进行参考。

2 内压缩流程空分的特点内压缩流程是相对于外压缩流程而言的。

外压缩流程就是空分没备生产低压氧气,然后经氧压机加压至所需压力供给用户,也称之为常规空分。

内压缩流程就是取消氧压机,直接从空分设备的分馏塔生产出中高压的氧气供给用户。

该流程与常规外压缩流程的主要区别在于,产品氧的供氧压力是由液氧在冷箱内经液氧泵加压达到,液氧在高压板翅式换热器与高压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汽化复热。

与外压缩流程相比,内压缩流程主要的技术变化在两个部分:精馏与换热。

外压缩流程空分是由精馏塔直接产生低压氧气,再经主换热器复热出冷箱;而内压缩流程空分是从精馏塔的主冷凝蒸发器抽取液氧,再由液氧泵加压至所需压力,然后再由一股高压空气与液氧换热,使其汽化出冷箱作为产品气体。

可以简单地认为,内压缩流程是用液氧泵加上空气增压机取代了外压缩流程的氧压机。

的确,内压缩流程是一种新的技术。

如同许多新技术一样,内压缩流程作为空分设备的一种技术最早是在发达国家出现的,国外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了内压缩流程的空分设备,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从德国林德公司引进的镇海石化28000m3/h空分设备就采用了内压缩流程技术,尽管当时这套装置的净化系统还是使用切换板翅式技术而不是分子筛纯化技术。

活塞式压缩机理论工作循环和实际工作循环哪个功耗大

活塞式压缩机理论工作循环和实际工作循环哪个功耗大

活塞式压缩机理论工作循环和实际工作循环哪个功耗大活塞式压缩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压缩机类型,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空气压缩、制冷、冷却等领域。

然而,对于这种压缩机的功耗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那么,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工作循环和实际工作循环,哪个功耗大呢?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工作循环。

理论工作循环是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出的一种模型,它假设了一系列理想条件,如压缩过程中没有漏气、温度均匀分布等。

在理论工作循环中,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吸气、压缩、冷却和排气四个阶段。

在这个理想状态下,活塞式压缩机的功耗主要取决于吸气阶段需要克服的进气阻力和压缩阶段需要克服的压力阻力。

而这两个阻力的大小和压缩机的设计参数、工作状态以及被压缩气体的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活塞式压缩机往往无法完全符合理论工作循环的要求,其功耗会受到实际情况的影响。

首先,由于气体的压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热量,在实际工作循环中需要进行冷却,而这一冷却过程会消耗一定的能量。

此外,活塞式压缩机在实际工作中还会面临一些不可避免的摩擦损耗,如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摩擦、气门的开关等,这些都会增加功耗。

此外,活塞式压缩机在运行中往往会面临负载变化的情况,而变化的负载会对压缩机的功耗产生直接的影响。

综上所述,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工作循环和实际工作循环都会对其功耗产生影响。

在理论工作循环中,功耗主要取决于气体的特性和压缩机的设计参数等因素;而在实际工作循环中,由于各种不可避免的因素影响,功耗会相对增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的因素,来决定活塞式压缩机的功耗大小。

总结起来,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工作循环和实际工作循环都会对其功耗产生影响。

虽然理论工作循环是基于理想状态下的模型,功耗相对较小,但实际工作循环中的各种因素会增加功耗。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的因素,来选择适合的压缩机类型和参数,以降低功耗,并提高工作效率。

简述压缩过程的功用

简述压缩过程的功用

简述压缩过程的功用摘要:一、压缩过程的定义与作用二、压缩过程的应用领域三、压缩过程的优点与效益四、压缩过程的改进与发展趋势正文:压缩过程是一种将气体或液体压缩成更小体积的技术过程,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中。

其功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压缩过程的定义与作用压缩过程是指在封闭系统中,通过对气体或液体施加压力,使其体积减小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将能源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气体或液体的输送、储存和利用。

例如,压缩气体可以用于发动机、气动工具等领域,压缩液体则可用于液压设备、输送液体等。

二、压缩过程的应用领域1.气体压缩: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空调制冷剂等,广泛应用于燃气发电、制冷、气体输送等领域。

2.液体压缩:如液压油、润滑油等,应用于液压设备、润滑系统等。

3.制冷压缩:如制冷剂在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中的循环压缩,实现低温环境的创造与维持。

4.发动机压缩:如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气缸内气体的压缩,提高燃烧效率,实现高效动力输出。

三、压缩过程的优点与效益1.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压缩过程,可以将能源转化为机械能,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2.便于储存与运输:压缩气体或液体占用的空间小,便于储存和运输,降低成本。

3.提高设备性能:压缩过程可提高设备的运行性能,如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液压设备的输出力等。

4.节能减排:压缩过程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有助于环保。

四、压缩过程的改进与发展趋势1.高效节能型压缩技术:研发新型高效压缩机,提高压缩过程的能效比,降低能源消耗。

2.绿色环保型压缩技术:发展无污染、低排放的压缩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智能化与自动化: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压缩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运行效率。

4.多种能源互补:探索压缩过程在多种能源互补中的应用,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压缩流程与外压缩流程空分装置能耗的比较江楚标陈明敏中国空分设备公司摘要:由于不可逆性较大和产品提取率略低,当氧气压力为30bar时,内压缩空分流程空分装置的产品单位能耗要高于外压缩流程。

氧气压力不同,两者产品单位能耗的差距是不同的。

随着液体膨胀机等先进单元设备的使用,这种差距将缩小。

只要采取可靠的措施,国内空分设备的设计、制造、成套公司也能设计、制造和成套出可靠先进的内压缩流程大型空分装置。

关键词:能耗比较怎样比较液体膨胀机一、序在“内压缩空分流程及与常规流程的比较”[1]一文中,我们指出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能耗(制氧+压氧)要比常规流程高3~7%。

文献[2]认为,要高5%~7%。

最近有一些用户对我们说:他们听有些制造厂商介绍,内压缩流程的能耗要比常规流程低(也指氧压为30bar)。

在有些报道和文章中,一些企业和作者也有意无意地作类似的报道和介绍。

因此,我们认为对这个问题有进一步加以讨论的必要。

二、在30bar的氧压下,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产品单位能耗要高于外压缩流程内压缩流程首先用于氧气终压高于其临界压力(51.3bar)的化工用户。

当时的主要考虑既不是能耗的高低,也不是投资的多少,而是因为大流量氧气的高压压缩不够安全,即主要是基于安全可靠性的考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到90年代初,常规外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氧气提取率已达99%以上,在控制液体产量使进上塔的膨胀空气量小于加工空气量的10%时,氩的提取率可大于80%,单位制氧+压氧(到30bar)能耗可达≤0.568Kwh/m3[2]。

膨胀空气进下塔的外压缩流程,氩的提取率可达92%以上。

与此同时,内压缩流程的氧、氩提取率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单位产品能耗也随之大大降低。

但到目前为止,在一定的氧压范围内,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单位产品能耗仍然要高于外压缩流程。

当氧纯度为98%及以下时,这个氧压范围为15~45bar[3]。

当氧纯度99.6%时,这个氧压范围还会有所扩大。

这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内压缩流程的不可逆损失较外压缩流程大所谓内压缩流程,就是产品液体在冷箱内被压缩和汽化复热并回收其冷量的空分流程。

为此,需要有一股逆向流动的气体来使产品蒸发和复热,而自己则被冷却和液化,以此来平衡这个过程中的冷量。

很明显,这种蒸发复热和冷却液化过程只有在下面的条件下才能工作:即所选择的与高压产品换热的正流气的工质、压力和流量必须使得它在换热器的整个温度范围内都要比产品流热一些,也就是要有一个温度差。

内压缩流程的效率主要就取决于这个温度差。

为了保持较小的温差,被液化气体的压力和流量要选择得使它的温度总是只比产品流的温度略高一些。

但是,在氧的临界压力以下,液氧在加热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温度不变的两相区,有一个吸收汽化潜热的过程。

氧压越低于其临界压力,这个两相区的范围就越大,要吸收的汽化潜热也越大,这就会使主换热器内出现比常规外压缩流程大得多的温差,即增大了不可逆性。

当空气(或氮气)和氧气的压力在临界压力附近的一个范围里,温度也在临界温度附近时,它们的物性,尤其是等压比热、比热比和导热系数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临界点附近这种变化则更为明显和剧烈[4],这也增大了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中主换热器中的不可逆性。

最后,我们知道,液体的压缩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高压液体的节流也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上述这些不可逆损失的增大,是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产品单位能耗高于常规外压缩流程的一个主要原因。

2、内压缩流程的产品氧氩提取率略低在常规外压缩流程中,除了进上塔的那股处于过热状态的膨胀空气外,余下的全部加工空气都在接近饱和状态下送入下塔底部,经过下塔的初步分离,可以得到含氧约38%的富氧液空及纯液氮。

在内压缩流程中,产品氧(氮)是以液态离开精馏塔的,为了保持精馏塔的冷平衡,要有相应量的加工空气以液相的状态进入精馏塔。

由于在不同压力下空气与氧(氮)潜热的不同,以液相进入精馏塔的空气量约为内压缩产品的1.5~1.7倍(液氧单泵内压缩)或1~1.3倍(液氧、液氮双泵内压缩),这些比例随产液量的多少而有所变化。

由于进入下塔的饱和空气量减少,下塔的上升蒸汽量必然减少,因而主冷的热负荷减少,能送到上塔顶的纯液氮量也减少,使上塔的精馏工况受到不利的影响,而使产品氧、氩的提取率有所下降。

经我们的大量计算,氩的提取率要比氧的提取率下降得多一些。

如果要追求尽可能高的氩提取率,则氧的提取率要下降得多一些;如果不追求氩的高提取率,则氧的提取率可以下降得很少。

关于不同流程的产品氧、氩提取率(主要是氩的提取率),经我们对液体产品量相同的20000Nm3/h(O2)、30000Nm3/h(O2)空分装置的多方案比较,可以有以下的定性概念:膨胀空气进下塔的常规外压缩流程要高于膨胀空气进上塔的常规外压缩流程;膨胀空气进下塔的内压缩流程要高于膨胀空气进上塔的内压缩流程;膨胀空气进下塔的外压缩流程要高于膨胀空气进下塔的内压缩流程;膨胀空气进上塔的外压缩流程要高于膨胀空气进上塔的内压缩流程;液氧单泵内压缩流程要高于液氧液氮双泵内压缩流程(均指空气循环)。

产品提取率的降低,意味着产品单位能耗的增加。

由于以上原因,尽管空气增压压缩机的等温效率要高于氧气透平压缩机的等温效率,对氧气压力为20~40bar的空分装置来说,内压缩流程的单位产品能耗要高于常规外压缩流程。

两者能耗之差的绝对值取决于产品气的压力,所选择的高压气流工质,液体产品的产量以及是否有不同压力等级的产品等多种因素。

德国林德公司认为,两者之差在5~10%的范围内。

国外从90年代初开始至所以注重发展内压缩流程,主要是因为内压缩流程非常灵活,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液体产量的不同要求,这一点常规外压缩流程是做不到的;同时也是为了达到减少运动设备、安全可靠长期连续运行和减少日常维护工作量和维修费用的目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观念的变化,或者说是在追求综合的、长期的效益。

考虑到单位产品能耗的影响,因此,内压缩流程更适合于以下场合:同时生产大量的液体;产品气需要有不同的压力等级;很高的产品压力(40bar和更高)。

内压缩流程有较低的投资(这儿也有一个怎样比较的问题,见后),这也会影响我们的选择。

三、应该怎样比较由于国内外总体技术水平的差距,尤其是单机(空压机、氧压机、增压透平膨胀机)效率上的差距,国内外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与常规外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产品单位能耗及投资存在着一个应该怎样作比较的问题。

空分装置的产品单位能耗,不仅与所采用的流程有关,还和配套的运转机械的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空分装置中,如果只算制氧功耗,则空气压缩机的效率起着重要的影响,增压透平膨胀机膨胀端和增压端的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计算制氧+压氧的总功耗,与氧压机的效率也有很大的关系。

应该承认,空分装置中国产压缩机的效率要低于国外空分设备公司所选配的压缩机的效率,因此,即使我们国产空分装置的产品氧、氩提取率与国外相同(就现在对常规流程来说,这个差距已经很小了),但由于我们所配的国产压缩机的效率要比进口空分中的压缩机效率低,因此我们的单位产品能耗就要比进口装置高。

为了比较两种不同流程空分装置的产品单位能耗,我们认为应该这样来比较:国外同国外比,国内同国内比,最好是将同一个公司在同一年设计的两种不同流程的空分装置进行比较。

这样比较不仅消除了在总体技术上存在的差距,而且也排除了空分装置所配单机在效率上的差距,真正比较出两种不同流程产品单位能耗的高低。

如果这样来进行比较,结论应该是明确的,即在20bar~40bar的氧压范围内,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单位产品能耗要高于外压缩流程。

如果用国外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产品单位能耗与以前的国产外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产品单位能耗进行比较,很可能会得出内压缩流程的产品单位能耗低于外压缩流程的产品单位能耗这个结论。

很显然,就两种流程来说,这样的结论是错误的。

如果国产外压缩流程空分装置中的主空压机也选用国际先进的产品,尽管我们在总体技术水平上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国产增压膨胀机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产品的提取率,尤其是氩产品的提取率,国产氧气透平压缩机的效率也较低(因为考虑了较大的安全系数),但国产外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产品单位能耗与进口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产品单位能耗是相当的,或者还要略低一些。

国外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投资肯定低于外压缩流程。

但即使在主空压机进口的条件下,国产外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投资仍然要明显低于进口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投资。

只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可靠措施,国内空分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成套公司也能设计、制造和成套出可靠而先进的内压缩流程大型空分装置。

为了保证由我们自己设计成套的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可靠性和先进性,在开始的时候,主空压机、增压空压机、低温液体流程泵都需要进口,大流量中压增压透平膨胀机甚至高压主换热器也可能需要进口。

对此,国内几家主要的制造企业在这些配套机组的设计和制造方面,要明确目标和方向,落实措施,尽快赶上。

在这种情况下,国产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投资,要比国产外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投资高一些,但肯定要明显低于进口的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投资。

四、不同氧气压力的两种流程其产品单位能耗的差距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可比条件下,在一定的氧压范围内,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的产品单位能耗要高于外压缩流程。

在20bar~40bar之间,两者差距最大。

观察林德公司提供的30000Nm3/h等级空分装置两种流程的功耗比较图[1],就可以知道这一点。

笔者最近见到过国外一家著名公司对20000Nm3/h(O)空分装置两种流2程的产品单位能耗所作的比较,当氧气终压为26bar时,内压缩流程的单位产品能耗要比外压缩流程高11%。

五、内压缩流程与外压缩流程空分装置产品单位能耗的差距将很快缩小内压缩流程作为空分装置发展的方向,自然会对它进行各种进一步的研究,以发挥其长处,克服其短处。

事实上,内压缩流程空分装置产品单位能耗的降低和两种流程空分装置产品单位能耗差距的缩小已是指日可待了。

我们知道,内压缩流程中有一股高压空气(或高压氮气)要吸收高压液氧(及液氮)的低温冷量而液化过冷。

这股过冷的液体要送到下塔及上塔。

下塔的压力常在0.6MPa左右,上塔的压力常在0.14MPa左右。

以前和现在,这股高压液体是通过节流阀(焦耳—汤姆逊阀)节流降压后送入下塔和上塔的。

节流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温降小,磨擦损失大,效率较低。

高压液体节流到下塔后,汽化率可达10%~20%。

节流到上塔后汽化率有的甚至可超过30%。

这实际上是一种低温冷量的损失,因此也降低了过程的效率。

法国CRYOSTAR公司1986年开发了第一台全液体膨胀机,用以代替焦—汤阀,到现在已有5台液体膨胀机用于中小型空分及液化设备。

据介绍,其膨胀端的效率可达75~80%,用于空分装置及液化装置的液体膨胀机回收功率已达20~300KW,用于天然气工业的液体膨胀机回收功率已可达500~1500K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