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易逝莫负韶华

——《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付泽文玫瑰将开时,堪折直须折。光阴似箭,韶华易逝。日灼灼其华,转眼便成明日黄花;骄阳似华灯普照,渐行渐高而渐远,余下路途渐短而终于渐渐落下。最值惜取是少年时光,当时你年轻,血色鲜暖然而其后每况愈下。岁月无情,并不将你怜悯莫再佯羞,莫待无花空折枝,人生易逝,莫负韶华。

现实生活中“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你我难免会产生很多抱怨和牢骚,怨人、怨己、怨天、怨地。埋怨上帝的不公、埋怨生活的不易。然后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最终将生命停留在抱怨的时空里。当这个世界的抱怨声在人们周围此起彼伏时,美国伟大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鲍温写下了这本《不抱怨的世界》。他说“这个世界值得抱怨的事情太多了,遭受天灾、疾病、裁员、贫富差距又或者背叛、欺骗、精神焦虑、安全感缺失……这些都会让我们抱怨不断”,但他并非陷入日复一日的抱怨“黑洞”,反之深刻剖析了这个问题。“一个中心,一项运动,四个阶段”便是其思想中心。停止抱怨的中心+ “不抱怨”运动+ (无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有能和无意识的有能)四个阶段。没有阅读之前,我以为抱怨是一种宣泄,一种情绪的调节方式,我把抱怨俗称“发牢骚”,认为偶尔发发牢骚有助于自己内心平衡的调节,有助于摆脱心灵的阴影,我甚至觉得这个“1+1+4”的解答滑稽又可笑,这是一个不可能的结果,然而当我彻夜读完后,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细细品味书中细节,才发现原来抱怨是一种流行病,抱怨会唤起他人的共鸣,原来这本书其实就是一面心灵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内心世界,让心灵得到一个慰藉。人生本就不易,抱怨困难不会让问题得以解决,也不会减轻内心的痛苦。我们抱怨不公平的一切,就是企图用汽油来灭火,身体充满了负能量,想抱怨的不但得不到解除,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更坏的灾厄。没有人希望在抱怨和遗憾中度过一生,韶华易逝,莫把抱怨填满人生。

在那时,我还执拗的认为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做到不抱怨,然而作者做到了,很多参加活动的人都做到了。“紫手环21天不抱怨”运动也是一个磨练人意志

力的活动,作者也是反复做了很多遍才得以成功。在最后成功的第21天,是作者最难熬的一天,也是他度过最满足的一天。并不是这些人有着超凡的意志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互影响,在这个磁场中相互传递着一种正能量。停止抱怨,当你成为更快乐的人,就会提升这个世界整体的快乐程度,你会传送出乐观和希望的震波,和其他理念相似的人相互共鸣,你会创造无比的期待,让所有人的未来更加美好。

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经历四个阶段,才能养成确实的能力。要成为不抱怨的人,就要经历每一个阶段,一步都不能省却。

首先,当我们处于“无意识的无能”阶段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无能,不能明白自己有多少的埋怨,更没觉得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坏处,真的是这样的吗?但书中作者说:“抱怨是在讲述我们不要的东西,而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的想法创造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很多人习惯去注意伤害而喊“痛”。如果大声喊痛,伤害就会出现;如果抱怨,就会遇上更多想要抱怨的事情。这是行动上的吸引力法则。想要成为不抱怨的人很难但并不是做不到。既然接受了不抱怨的挑战,说明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样就能开始将抱怨从生活中驱除,内在焦点也会转移,变得更快乐。

然后,当我们进入“有意识的无能”阶段,可能会不太舒坦地察觉到自己有多么经常抱怨,并且觉得别人常在抱怨,那是因为我们都一样。抱怨,会让自己逐渐丧失自信。抱怨有时候是为了逃避,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常常会下意识的选择“拒绝接受”,通过各种渠道来达到这一目的,抱怨就是被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抱怨可能会带来一时的同情、安慰和帮助,但是抱怨所带来的好处,却不包括真正的永久的解决问题。不能勇敢的面对困难,独立的解决困难,我们的自信也将被渐渐地磨损,质疑自己的重要性、不能确定自我价值、缺乏安全感。但是不要消极,要心怀感恩,感恩困苦,在困苦中诚实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不要恐惧,因为恐惧成功的人注定失败。

接着进入“有意识的有能”这一新的阶段,会更加真切的发现我们的言语其实有着强大的力量,在我们不断无意识的抱怨的时候,其实只是把自己的状况搞得更糟、更悲观、更被动。但是当我们改变口中说出来的话,就会开始改变自己

的人生。批评是带着利刃的抱怨,无法消弭问题,反而会扩大事端。这里的“批评”是指去找出某人或某事的缺点和毛病,这样的抱怨,往往是为了贬低某人而突出自身的优秀。当我们批评某人时,如果他觉得不公平,则会引发辩解和争执;如果他接受了,其实也是在默许他往后依然故我,所以毫无益处。寓成功于困境,当你处在这个混沌期时仔细听听自己在这个阶段所使用的语言,检视自己是不是在批评。并且要提升自我,询问自己内心想要什么,锁定真正的焦点。

当我们成功度过前三个阶段,到达最后“无意识的有能”阶段时,最接近成功但也最难。努力做个不抱怨的人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改变了。因为不说,所以让怨言无处流窜,我们已经重塑了自己的思考模式,因此也可以到达一个高的精神境界——活生命于哲学。用哲学的眼光还原事物的本质,用更透彻和深刻的目光认识身周的喜悦快乐和困苦艰难,这样的人生也更是不负韶华。

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回过头来当我们发现自己做到了之前视为笑话的

“1+1+4”后,人生似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经常抱怨自己,也不会抱怨他人。更是会以哲学的视角来看待每一件事,每一件事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这个世界上的压力也成为了动力,难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将这种正能量的情绪在万物磁场中传递,这个世界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

抱怨,不能改变另一个人来满足自己的期望。人们改变是因为他们自己想改变,而想要设法改变一个人,只会让他更紧守住现有的行为,不肯放弃。这样做,并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更为顽固。生命易逝,我想就算不能做到完全不抱怨,可以做出一些改变也算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停止抱怨。要成为一个完全没有抱怨的人很难,对生活一些不顺当、烦心的琐事发发小牢骚似乎不是一件太大的事情,也很正常。不过,我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东西——吸引力法则。要知道,当一个人在说些负面和不快乐的事时,就会接收到负面和不快乐的事,例如:如果多说一些感恩的事,则会为自己引来更多喜乐之事。这样,你要选择抱怨还是不抱怨?一本书,一只手环,改变爱抱怨的你,成就不抱怨的世界。书的开始,鲍温首先教给了我们如何停止抱怨,用“21天效应”的培养方法改变自己的抱怨习惯,这也是改变我们,成就无怨人生的第一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际云卷云舒。”其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