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N脑膜瘤诊疗共22页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一、概述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
本规范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
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
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大类。
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
目前主要的分子病理标记物包括: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状态(co-deletion)、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基因(ATRX)突变、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人组蛋白H3.3(H3F3A)K27M突变、BRAF基因突变、PTPRZ1-MET基因融合、miR-181d、室管膜瘤RELA 基因融合等1,2。
这些分子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及临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肿瘤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
脑膜瘤 文档 (3)
第二节脑膜瘤一总论脑膜瘤(meningioma)是成人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14.3%~19%,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
发病的年龄高峰为45岁左右,男﹕女为1﹕1.8。
19%~24%的青少年脑膜瘤发生于神经纤维瘤病I型(von Recklinghausen’s)。
脑膜瘤的发生与蛛网膜有关,可发生于任何有蛛网膜细胞的部位(脑与颅骨之间、脑室内、沿脊髓),特别是与蛛网膜颗粒集中分布的区域相一致。
脑膜瘤多与硬脑膜相粘连,但亦可与硬脑膜无关联,如发生在脑室内的脑膜瘤。
脑膜瘤通常为生长缓慢、边界清楚(非侵袭性)的良性病变。
少数可呈恶性和/或快速生长。
8%的病人多发,在神经纤维瘤病病人中尤为多见。
偶尔肿瘤呈大片匍匐状生长(斑块状脑膜瘤)。
【诊断】(一)好发部位常见发病部位包括:矢状窦旁,半球凸面,鞍结节,蝶骨嵴,嗅沟,大脑镰,侧脑室,小脑幕,中颅窝,眼眶,小脑桥脑角,斜坡和枕骨大孔。
大约60%~70%沿大脑镰(包括矢状窦旁)、蝶骨(包括鞍结节)或凸面生长。
儿童脑膜瘤少见,28%发生于脑室内。
(二)临床表现1.病史脑膜瘤因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
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病人往往以头疼和癫痫为首发症状。
2.颅内压增高症状可不明显。
许多病人仅有轻微的头痛,甚至经CT 扫描偶然发现脑膜瘤。
因肿瘤生长缓慢,所以肿瘤往往长得很大,而临床症状还不严重。
有时,病人眼底视乳头水肿已相当明显,甚至出现继发视神经萎缩,而头痛并不剧烈,无呕吐。
值得注意的是,当“哑区”的肿瘤长得很大,无法代偿而出现颅内压增高时,病情会突然恶化,甚至会在短期内出现脑疝。
3.局部神经功能障碍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及临近神经血管结构不同,可有不同的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如:蝶骨翼(或嵴)脑膜瘤外侧型(或翼点型)的表现与大脑凸面脑膜瘤类似;内侧型(床突型)多因包绕ICA、MCA、眶上裂部位的颅神经和视神经而出现相应的脑缺血表现和颅神经功能障碍。
嗅沟脑膜瘤多长到很大时才出现症状,包括:Foster-Kennedy综合征(同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精神改变,如压迫视路导致视野缺损等。
脑膜瘤PPT课件
辅助检查
4 核磁共振(MRI)
在T1加权像上的信号,为等信号,而与脑白质比较为低 信号
在T2加权像上为等信号掩盖 硬膜鼠尾征,有特征性
可以得到较正确的定性诊断
MRI:
脑膜鼠尾征
脑膜瘤附著处的脑膜受肿瘤浸润,并表现为肿瘤邻近脑膜增粗,远端变细,称脑 膜鼠尾征
与脑白质比较为低信号 T1加权像为等信号
(二)临床分型
1 一般部位脑膜瘤:大脑凸面、矢状窦旁、镰旁 2 颅底脑膜瘤:蝶骨脊、鞍结节、桥脑小脑角 3 脑膜肉瘤 4 恶性脑膜瘤 5 异位脑膜瘤
脑膜肉瘤
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 病情发展快,浸润生长 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 术后迅速发展 可见远处转移
多从硬脑膜或软脑膜 长出 肿瘤易碎,边界不清 瘤内常有出血坏死
曾经被称为为真菌样瘤、肉瘤、纤维瘤 1922年库辛建议以脑膜瘤来命名 美国在1887年首次成功切除脑膜瘤
概论
发病率为2/10万,男女比例约为1:2 发病高峰约45岁,儿童少见 在原发性肿瘤中占20%左右,居第二位 外在性肿瘤
什么是脑膜瘤
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之间的衍生物
可能来自硬膜成纤维细胞 软脑膜细胞 蛛网膜细胞
呈纤维型、梭型、多 型
恶性脑膜瘤
生长快 多向脑内侵入 组织胶质增生 反复手术后逐渐恶变 可转变为脑膜肉瘤 男女比例8:1
异位脑膜瘤
一般脑膜瘤由蛛网膜细胞形成 指无脑膜覆盖的组织器官发生的脑膜瘤,主要
由胚胎期残留的蛛网膜组织演变而成 偶见于颅骨板障、额窦、鼻腔或颈部
好发部位
幕上较幕下多见,约8:1
也可使骨板增厚 颅骨内可含肿瘤组织
临床诊断
凡成年人有慢性头痛、精神改变、癫痫, 一侧或两侧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共济失调
脑室内脑膜瘤诊断与治疗PPT
药物治疗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年龄、 体重、身体状况等因素确定 合适的剂量
药物选择:根据肿瘤类型、 位置、大小等因素选择合适 的药物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 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
等
药物联合使用:根据病情需 要,可以联合使用多种药物
进行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通 过放射线照射 肿瘤,控制肿
瘤生长
粘连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家族中 有脑膜瘤病史的人 发病风险较高
环境因素:长期暴 露于辐射、化学物 质等环境中可能增 加发病风险
激素水平:激素水 平异常可能导致脑 膜瘤的发生
病毒感染:某些病 毒感染可能导致脑 膜瘤的发生
常见症状
头痛: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头痛 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野缺损 癫痫发作:突然发作、反复发作 精神症状: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头 痛、恶心、呕 吐、视力下降
等
诊断标准:影 像学检查(CT、 MRI)、病理
学检查等
鉴别诊断:与 其他脑肿瘤、 脑血管疾病等
相鉴别
诊断流程:病 史采集、体格 检查、实验室 检查、影像学 检查、病理学
检查等
鉴别诊断
脑室内脑膜瘤与 脑室内其他肿瘤 的鉴别
脑室内脑膜瘤与 脑室内出血的鉴 别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脑室内脑膜瘤的诊断与治
疗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脑膜瘤概述
脑室内脑膜瘤的诊断 脑室内脑膜瘤的治疗
治疗效果与预后 预防与注意事项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脑膜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的肿瘤, 占颅内肿瘤的20%
脑膜瘤
术前MRI:脑膜瘤钙化和瘤周压迫、水肿效应明显,且已 侵袭矢状窦,压迫运动功能区
主刀医生:INC国际神经外科巴特朗菲教授
手术结果:肿瘤全切、矢状窦成功重建、运动功 能区无损伤。术后当天即拔插管,术后1天迁出 ICU,术后第2天,可以在护理人员搀扶下走路康 复训练,术后5天已经可以独自走路,无需陪同, 肢体肌力明显好转,术后1周+,恢复地和正常人 一样,精神状态很好。
术后MRI
INC国际神经外科
外伤、事故后做核磁检查后意外发现有脑膜瘤,但并无不良症状,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手术 吗?对于这个问题,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组织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 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委员会现任主席巴特朗菲教授是这样解答的——“如 果瘤体小、多次复查变化不明显,甚至出现部分钙化,观察是很恰当的处理方式。但如果 脑膜瘤位于脑功能区,或者复查期间发现它不老实,逐渐增大了,或因肿瘤的膨胀性生长, 患者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依肿瘤部位不同,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 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就要及时治疗了。”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
矢状窦旁脑膜瘤
大脑镰旁脑膜瘤
斜坡脑膜瘤
手术难点:枕骨大孔区、斜坡位置深,风险高,可操作空间狭窄,切除肿瘤必须跨过很多神经,容 易损伤神经及脑干。大脑镰和矢状窦的脑膜瘤,很多医生只切肿瘤,不切脑膜(因为肿瘤侵及矢状 窦,这是静脉窦,容易出血,切除脑膜,难度高)
手术治疗仍然是脑膜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医学的高速发展,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 化疗、术前动脉栓塞治疗等逐渐成为了辅助治疗方法,这些辅助治疗对减少术中出血、防 止肿瘤的复发都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头痛:很多患者有慢性 头痛病史
癫痫:不同类型的癫痫 提示脑膜瘤的位置不一 样
脑膜瘤临床诊疗指南
脑膜瘤临床诊疗指南一、流行病学1.脑膜瘤是指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的肿瘤。
大部分为良性。
占颅内肿瘤的15〜24%,椎管内肿瘤22~43%;男女比例约为1:2;幕上较幕下多见,约为8:12.病因一尚不明确:①病毒感染:DNA病毒可能在脑膜瘤发生上起一些作用,但确切因果关系仍有待阐明。
②放射线: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机制损伤DNA,导致肿瘤发生;③外伤:观点不统一;④遗传因素:22号染色体长臂上抑癌基因的缺失;⑤激素和生长因子受体:存在较大争议。
二、病理分型迄今未统一。
WH0将其分为3级。
I级为良性脑膜瘤, Ⅱ级为不典型胶质瘤,Ⅲ级为恶性(间变性)脑膜瘤。
2000年WHO关于脑膜瘤的分型(根据脑膜瘤复发倾向和侵袭性)三、诊断——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一)临床表现:病程一般较长,许多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癫痫、精神障碍,部分患者因头外伤或其他原因,经头颅CT 检查偶然发现。
可伴有颅内高压症状及局灶神经功能缺损。
可见于任何颅内部位。
(二)影像学检查(1)X线平片:较少应用:①高颅压表现;②肿瘤钙化,见于砂粒型;③局部颅骨增生或破坏;④板障静脉增粗和增多,脑膜动脉沟增粗,棘孔可扩大。
(2)CT:重要方法:①瘤呈圆形或分叶状或扁平状, 边界清晰;②密度均匀呈等或偏高密度;③增强后密度均匀增高;④瘤内钙化多均匀,但可不规则;⑤局部颅骨可增生或破坏;⑥在肿瘤附近有不增强的低密度带,提示水肿、囊变。
(3)MRI:主要诊断方法:①以硬脑膜为其基底;②T1加权多为高信号,T2加权上,肿瘤呈低至高信号;③在T1和T2加权上常可见肿瘤与脑组织之间一低信号界面,代表受压的蛛网膜或静脉丛;④T2加权可清晰显示瘤周水肿;⑤脑膜尾征:反映该处硬脑膜的通透性增大,并不是肿瘤浸润。
(4)特殊MRI检查方法:①MRV:明确肿瘤和静脉窦的关系;②MRA:明确肿瘤和周围动脉的关系;③MRS:典型表现为丙氨酸峰升高,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④DWI:有助于明确瘤周水肿及肿瘤是否侵犯正常脑组织。
版NCCN脑膜瘤诊疗
NCCN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每年发布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 遵循
美国21家顶尖肿瘤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
宗旨是的策略已经由“寻找进而破坏” (seek and destroy) 转为“锁定并且控制” (target and contro1)
WHO根据复发的可能性和分级的脑 膜瘤分类
Ⅱ级 非典型脑膜瘤 透明细胞型脑膜瘤 脊索状细胞脑膜瘤
WHO根据复发的可能性和分级的脑 膜瘤分类
Ⅲ级 杆状脑膜瘤 乳头状脑膜瘤 间变性(恶性)脑膜瘤
WHO1/2级 或未切除 的脑膜瘤
MR复查 3,6,12月; 每6-12月 至5年;接 下来每1-3 年复查一 次
脑膜瘤的好发部位
大脑凸面:35% 矢状窦旁:20% 蝶骨嵴 :20% 脑室内 : 5% 蝶鞍 : 3% 幕下 :13% 其他部位: 4%
WHO根据复发的可能性和分级的脑 膜瘤分类
Ⅰ级 脑膜上皮细胞性脑膜瘤,成纤维细胞型脑膜 瘤,过渡型(混合型)脑膜瘤,沙砾体型 脑膜瘤,血管瘤样脑膜瘤,微囊型脑膜瘤, 分泌型脑膜瘤,淋巴浆细胞丰富的脑膜瘤, 化生型脑膜瘤
复发病 例
可以到达的手术 治疗
手术达不到 仍可放疗的
既不能手术 也不可接受放 疗的
放疗或再照射
放疗
化疗
脑膜瘤放疗原则
WHO1,2级病例可以分阶段接受,4554Gy的照射剂量。
WHO3级脑膜瘤作为恶性肿瘤,可以以每 次1.8-2.0Gy的阶段计量对瘤床、瘤体和 肿瘤边缘2-3cm进行54-60Gy的照射。
复发性或 进展性
低级别肿瘤f,g
可切除
2024脑瘤NCCN指南解读
2024脑瘤NCCN指南解读前言脑瘤是指发生在脑部及脑膜的各种肿瘤,其种类繁多,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等。
脑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高度复杂性和挑战性,因此,为了提高全球脑瘤治疗水平,制定了一系列脑瘤治疗指南。
本文档将重点解读2024年NCCN(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脑瘤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脑瘤诊疗的最新建议。
指南概述NCCN脑瘤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脑瘤的分类及诊断2. 脑瘤的治疗原则3. 各种脑瘤的具体治疗建议4. 脑瘤的康复及护理脑瘤的分类及诊断脑瘤分类NCCN指南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组织来源和生物学特性,将脑瘤分为以下几类:1. 胶质瘤2. 脑膜瘤3. 垂体瘤4. 神经鞘瘤5. 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6. 血管源性肿瘤7. 其他罕见脑瘤脑瘤诊断脑瘤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程及既往史。
2. 体格检查: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意识水平、运动和感觉功能等。
3. 辅助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等)和实验室检查(如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4. 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生物学特性。
脑瘤的治疗原则脑瘤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1.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脑瘤治疗的首选方法,对于大多数良性脑瘤,手术可达到治愈效果。
2. 放射治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脑瘤,放射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
3. 化学治疗:化疗药物可用于脑瘤的治疗,尤其是对于胶质瘤等恶性肿瘤。
4. 生物治疗:针对某些脑瘤,如胶质母细胞瘤,可采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生物治疗手段。
5. 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治疗方案。
各种脑瘤的具体治疗建议胶质瘤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瘤类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可分为I-IV级。
1. 低级别胶质瘤(I-II级):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放射治疗或化疗。
脑膜瘤病诊断与治疗PPT
患者年龄:50岁 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 诊断:脑膜瘤 治疗方案:手术切除肿瘤 治疗效果: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 随访:定期复查,观察肿瘤复发情况
病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 性的脑膜瘤病例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 的病史、症状、体征等
影像学检查:进行CT、 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 肿瘤位置、大小、形态等
保持乐观心态: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增强免疫力
脑膜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了脑膜瘤的发生、发展机制 脑膜瘤的影像学研究:提高了脑膜瘤的诊断准确率 脑膜瘤的治疗方法研究:开发了新的手术治疗方案和药物治疗方法 脑膜瘤的预后研究:预测了脑膜瘤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
脑膜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探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机制
果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CT、MRI等, 观察脑膜瘤的位置、大小、 形态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神经系 统症状,如头痛、视力下降 等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症状、 病史、家族史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 免疫等,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病理学检查:活检或手术切 除后病理检查,确诊脑膜瘤
类型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诊断结 果,制定手术、放疗、化疗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 降等
病理学检查:活检、细胞学等
影像学检查:CT、MRI等
神经功能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认知 功能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等
基因检测:基因突变、遗传风险等
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 影像学检查:CT、MRI等 病理学检查:活检、细胞学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免疫学等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
脑膜瘤诊疗常规
脑膜瘤诊疗常规【概述】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
它们可能来自硬膜成纤维细胞和软脑膜细胞但大部分来自蛛网膜细胞,也可以发生在任何含有蛛网膜成分的地方,如脑室内脑膜瘤来自于脑室内的脉络丛组织。
【诊断】1、临床表现(1)脑膜瘤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
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病人往往以头疼和癫痫为首发症状。
(2)颅内压增高症状可不明显。
许多患者仅有轻微的头痛,甚至经CT扫描偶然为发现脑膜瘤。
(3)脑膜瘤对颅骨的影响:临近颅骨的脑膜瘤常可造成骨质的变化,表现为骨板受压变薄,或骨板被破坏,甚至穿破骨板侵蚀至帽状腱膜下,头皮局部可见隆起。
(4)对同一患者,最好同时进行CT和MRI的对比分析,方可得到较正确的定性诊断。
【治疗】1、与其它颅内肿瘤一样,手术切除脑膜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器械如双极电凝,超声吸引器以及激光的不断改进和普及,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不断提高,使大多数病人得以治愈。
2、手术原则:(1)体位:根据肿瘤的部位,侧卧位、仰卧位、俯卧位都是常使用的体位。
(2)切口:影像学的进展和导航技术的出现,使肿瘤的定位十分精确,因此切口设计的关键是将肿瘤恰位于骨窗的中心。
(3)手术显微镜的应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肿瘤,使操作更细致,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脑组织及重要的神经血管。
(4)对富于血运的肿瘤,术前可栓塞供应动脉或术中结扎供应肿瘤的血管。
(5)受肿瘤侵蚀的硬脑膜、颅骨应一并切除,以防术后复发。
经造影证实已闭塞的硬膜窦也可以切除。
以筋膜或人工材料修补硬脑膜和颅骨。
(6)术后处理:控制颅内压,抗癫痫治疗,注意预防脑脊液耳漏、鼻漏。
3、放射治疗:对于不能全切的脑膜瘤和少数恶性脑膜瘤,需在手术切除后放疗。
恶性脑膜瘤和血管外皮型脑膜瘤对放疗敏感,效果是肯定的。
4、其他治疗:激素治疗对减慢肿瘤的生长是否有效尚不能肯定,对复发的脑膜瘤不失为一个有希望的方法。
手术适应征、禁忌症:禁忌症有:年老、体弱,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
小脑幕脑膜瘤:
患侧粗大水平震颤及共济失调,视野障碍等。
海绵窦旁脑膜瘤:
表现为头痛、视力视野改变,眼肌麻痹,三叉神经一二支分 布区域疼痛。
枕骨大孔脑膜瘤早期表现为颈部疼痛,手和上肢麻木,易被误 诊。
眼眶及颅眶沟通脑膜瘤:
这是因为老年性脑膜瘤多为良性脑膜瘤,其生长慢,加之老年 人颅腔内代偿空间增大,不易出现颅内压增高。
但有些临床表现是可以觉察得到的,比如缓慢的智能改变,若 伴有步态异常,极可能误诊为正性脑积水。
病史短的患者很可能是在长期代偿后的失代偿;也可能由于瘤 内出血、囊变、肿瘤包囊压迫动脉引起缺血性脑 病等情况所致。
其它部位偶见。
脑膜瘤的分型从组织学特征分为内皮细胞型、纤维型或纤维母 细胞型、血管瘤型、化生型与恶性脑膜瘤五类。
内皮细胞型包含砂粒型脑膜瘤,瘤内钙化形成砂样体为特征,X 线平片可显示肿瘤钙 化影像。
脑膜瘤多属良性,呈球形或结节状,生长于脑实质外,但常 常嵌入大脑半球之内。
脑膜瘤多发部位为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及颅底(见图)。
老年性脑膜瘤患者亦常伴有其他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 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所以对老年性脑膜瘤的诊治尚需权衡上述共有疾病的轻重缓急, 谨慎制定实施治疗方案。
症状不典型老年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程与年轻人有很
大的差异。
例如超过半数的患者表现为智能改变;在老年人的矢状窦旁、
额部、蝶骨嵴等部位的脑膜瘤体积常较大, 足已压迫或扭曲基底 节区的结构而表现为Parkinson综合症。
颅内压增高症状通常出现较晚。
病人可因长期的慢性颅内压增高而致两眼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脑膜瘤诊治PPT精选课件
大脑凸面脑膜瘤切除术
【适应症】所有原发或复发大脑凸面脑膜瘤,一经发现应积极手术治疗。 【禁忌症】需作全身检查以排除手术禁忌症,如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心肝肾等 功能不全等全身性疾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耐受手术等。 【术前准备】 1.手术前完善颅脑CT、MR等各种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脑膜瘤的位置和供血情 况。 2.了解患者的一般状态和重要脏器功能,判断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 3.有过癫痫病史或重要功能区的手术,术前应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 4.术前检查见肿瘤过大并造成脑水肿的,应术前脱水降颅压。 5.准备人工脑膜,颅骨受侵严重预计骨瓣无法保留时,应准备颅骨修补材料。 6.手术前备血,备皮,禁饮食,导尿。
25
Company Logo
大脑凸面脑膜瘤切除术
【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控制呼吸,适度控制性低血压, 如脑膜瘤血供非常丰富,可过度换气,降低静脉压,减少术中出血。
【体位】根据术前定位片决定体位,双额部脑膜瘤可取仰卧位,其他部位脑 膜瘤可取健侧卧位或仰卧、头偏向健侧的体位,各种体位患者头部均应稍抬 高以减少术中出血。
21
Company Logo
一些部位脑膜瘤的MRI表现
桥小脑角脑膜瘤
22
Company Logo
◆ 脑膜瘤的治疗 手术是治疗脑膜瘤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手术原则:安全第一。 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及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
23
Company Logo
脑膜瘤切除程度分级
24
Company Logo
增宽。 5.肿瘤附近的沟池增宽,或被填塞。 6.可使邻近静脉窦闭塞,CT平扫示静脉窦密度增高,注射造影剂后不增强。 7.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形成假包膜征。
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脑膜瘤(Meningiomas)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 19.2%,居第 2 位,女性:男性为 2:1,发病高峰年龄在 45 岁,儿童少见。
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
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
其它部位偶见。
脑膜瘤的分型从组织学特征分为内皮细胞型、纤维型或纤维母细胞型、血管瘤型、化生型与恶性脑膜瘤五类。
内皮细胞型包含砂粒型脑膜瘤,瘤内钙化形成砂样体为特征,X 线平片可显示肿瘤钙化影像。
脑膜瘤多属良性,呈球形或结节状,生长于脑实质外,但常常嵌入大脑半球之内。
脑膜瘤多发部位为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及颅底(见图)。
后者包括蝶骨嵴、嗅沟、鞍结节、桥脑小脑角等部位,生长于脑室内者很少。
脑膜瘤的血运极丰富,因为肿瘤常接受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或1 / 11椎基底动脉等多来源的供血。
这类肿瘤生长很缓慢,所以有时肿瘤长到很大仍可不出现症状。
临床表现依据肿瘤部位而定。
位于大脑半球者,常引起癫痫、偏瘫及精神障碍。
位于颅底者,常出现相应部位颅神经与脑部受累的症状。
颅内压增高症状通常出现较晚。
病人可因长期的慢性颅内压增高而致两眼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治疗争取将肿瘤完全切除治愈。
但肿瘤特别大或已累及重要的脑部中枢如丘脑下部、脑干以及将颈动脉、基底动脉,或颅神经包绕在肿瘤之中者,手术有时困难。
手术中应特别注意止血和防止伤及重要的神经与血管。
良好的手术显露对脑膜瘤切除成功十分重要。
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脑膜瘤(Meningiomas) 很常见,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 19. 2%,居第 2 位,仅次于胶质瘤。
颅中窝脑膜瘤诊断与治疗PPT
手术目的:切除肿瘤,缓解症状,防止复发 手术方式:开颅手术,微创手术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 术后护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
放射治疗方法:立体定向放 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等
放射治疗原理:利用高能射 线杀死肿瘤细胞
放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控 制肿瘤生长,减轻症状
放射治疗副作用:可能会引 起脱发、恶心、呕吐等副作
治疗方案:手术切除、放疗、 化疗等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以清晰地显示颅内结 构,包括脑膜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脑膜 瘤的边界、内部结构和周围组织,有助于诊断 和治疗。
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脑膜瘤的血供情况,有助于 制定治疗方案。
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脑膜瘤的位置和大小,但分 辨率较低。
定期复查:定期 进行CT或MRI检 查,观察肿瘤变 化情况
饮食调理:保持 营养均衡,多吃 蔬菜水果,避免 辛辣刺激性食物
心理支持:给予 患者心理疏导, 减轻心理压力
康复训练:进行 适当的康复训练 ,提高生活质量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电疗、热疗等 言语治疗:针对语言障碍进行训练 认知训练:针对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训练 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 家庭康复:家庭环境对康复效果有重要影响 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定期评估康复效果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CT或MRI检查,观察肿瘤变化情况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服用抗肿瘤药物,抑制肿瘤生长 康复训练: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心理辅导:帮 助患者理解病 情,减轻心理
压力
家庭支持:鼓 励家属参与治 疗,提供情感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CCN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每年发布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 遵循
美国21家顶尖肿瘤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
宗旨是为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肿瘤服务水平,造福肿瘤患者
针对癌症的策略已经由“寻找进而破坏” (seek and destroy) 转为“锁定并且控制” (target and contro1)
2B 类:推荐方案是恰当的,其询证医学证据级 别较低(包括临床经验),NCCN意见不统一, 大多数同意。
3类:NCCN意见不统一,对推荐方案有较多争议。
脑膜瘤的流行病学情况
临床统计,约占颅内肿瘤的22% 发病率约为2.3/100000人-年 尸检报告5.5/100000人次 男女发病比率大概为2:1
随访
最大程度 安全切除可行
最大程度 安全切除可行b,c
年龄>40Y 年龄<=40Y
低风险 高风险
观察d,e 分次外照射 或 化疗(2B)f
观察d,e
MRI 示 原发性 脑肿瘤
最大程度 安全切除不可行
次全切除b,c 或 开放活检 或 立体定向活检
不可控 或进展性症状
稳定 或可控症状
分次外照射 或化疗(2B)
脑膜瘤的好发部位
大脑凸面:35% 矢状窦旁:20% 蝶骨嵴 :20% 脑室内 : 5% 蝶鞍 : 3% 幕下 :13% 其他部位: 4%
WHO根据复发的可能性和分级的脑 膜瘤分类
Ⅰ级 脑膜上皮细胞性脑膜瘤,成纤维细胞型脑膜 瘤,过渡型(混合型)脑膜瘤,沙砾体型 脑膜瘤,血管瘤样脑膜瘤,微囊型脑膜瘤, 分泌型脑膜瘤,淋巴浆细胞丰富的脑膜瘤, 化生型脑膜瘤
WHO1/2级 或未切除 的脑膜瘤
MR复查 3,6,12月; 每6-12月 至5年;接 下来每1-3 年复查一 次
复发病 例
可以到达的手术 治疗
手术达不到 仍可放疗的
既不能手术 也不可接受放 疗的
放疗或再照射
放疗
化疗
脑膜瘤放疗原则
WHO1,2级病例可以分阶段接受,4554Gy的照射剂量。
WHO3级脑膜瘤作为恶性肿瘤,可以以每 次1.8-2.0Gy的阶段计量对瘤床、瘤体和 肿瘤边缘2-3cm进行54-60Gy的照射。
分次外照射 或
观察 或
化疗(2B)
5年内MRI 每3-6个月一次 后至少一年一次
见复发性 处理
观察a
注: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星形细胞瘤病史,肿瘤最大直径>6cm,肿瘤 跨中线,病变切除前已有神经功能缺失等。
复发h
成人低级别幕上浸润性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除外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曾行分次外照射
小得WHO1级病例可以一次性接受1215Gy照射。
脑膜瘤的化疗
羟基脲:目前数据有限,仅对部分复发的 脑膜瘤有一定的作用。
α干扰素和生长抑素类似物:仅在特异性的 靶向治疗时显示出部分疗效。
成人低级别幕上浸润性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除外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放射学表现 临床表现
手术
辅助治疗
声明:所有的推荐与建议 均为2A类证据,除非特 别注明。
临床试验:NCCN认为临 床试验是任何癌症患者的 最好的治疗手段。因此, 积极鼓励加入临床试验。
NCCN推荐力度的差异
1类:推荐方案是恰当的,其具有较高的询证医学 证据,NCCN对该方案的推荐意见是一致的。
2A类:推荐方案是恰当的,其询证医学证据级别 较低(包括临床经验),NCCN的推荐意见是一 致的。
1971年,国会通过国家癌症法案修正案,扩大了NCI的工作职权和 范围,并制定了国家癌症研究计划(National Cancer Program), 以法律形式保证了NCI的权威和职责。
NCI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国家癌症研究计划的执行,采用多元化的运作 模式,其内容包括相关人员训练、健康资讯传播、寻找癌症病因、拟 定早期诊断和协调临床治疗计划以及关注癌症病人康复等。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是美 国癌症研究和资助的主要机构,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所属的27个研究所中历史最为悠久 的研究所。
1937年,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批准国家 癌症法案(National Cancer Act),随后NCI成立。
大肿瘤 (>30mm)
小肿瘤 (<30mm)
观察(推荐) 如果存在神经病学症状进展 手术治疗并对3级和部分切除的2级
病例进行术后放疗 或进行放疗
手术治疗并对WHO3级病例进行 术后放疗 可以考虑对不完全切除的1/2级病例 进行放疗 观察
手术治疗,WHO3级术后 放疗 观察
大肿瘤 (>30mm)
手术治疗并对WHO3级病例进行 术后放疗 可以考虑对不完全切除的1/2级病例 进行放疗 放疗
2019年的奋斗目标:消除痛苦,减少死亡
3D方案
• Discovery
早期发现
• Development 促进各种治疗措施的发展
• Delivery
健康资讯的发布
4000多名科学家,支配每年47亿(2019年)至48.7亿美元 (2019年)科研基金
NCI下属7个分支 • 癌症研究中心 • 癌症流行病学和遗传学部 • 癌症诊断和治疗学部 • 癌症控制和人口科学部 • 癌症预防学部 • 癌症生物学中心 • 院外研究事务部
WHO根据复发的可能性和分级的脑 膜瘤分类
Ⅱ级 非典型脑膜瘤 透明细胞型脑膜瘤 脊索状细胞脑膜瘤
WHO根据复发的可能性和分级的脑 膜瘤分类
Ⅲ级 杆状脑膜瘤 乳头状脑膜瘤 间变性(恶性)脑膜瘤
放射学诊断: 基于硬膜的占位
一致性强化 硬膜尾征 脑脊液裂隙
影像诊断 可疑病例
活检
无症状 有症状
小肿瘤 (<30mm)
可切除 不可切除
复发性或 进展性 低级别肿瘤f,g
可切除
未行分次外照射
不可切除
手术e
化疗
进射 或 化疗(2B)
更改化疗方案 或 在有选择的病例中再次行 放疗(适形放疗),特别 是首次放疗后无进展生存 期>2年或新病变在以前 放疗的目标点以外或复发 病变小且形状良好 或 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