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有关计算的知识汇总

合集下载

经济学公式知识总结

经济学公式知识总结

微观A平均C成本L长期M边际P价格Q需求R收益F固定S短期T总U效用V可变ED需求弹性EP价格弹性一、求销售量(Q1,Q2),弹性系数(ED),价格(P1,P2)-Ed=[(Q1-Q2)/Q1]/[(P 1-P2)/ P 1]Ed实际上是负数由此公式,给出Ed、Q1、Q2、P1、P2、任意4个量,可求出一个未知量二、总收益TR=Q*P 利润=TR-TC三、效用函数问题已知效用函数U=f(X1,X2),求X1,X2根据预算方程和均衡方程(即边际效用相等MU1=MU2)得以下联立方程P=P1X1+P2X2MU1=MU2解出X1、X2,代入U求出总效用其中P为总消费P1、P2为商品的价格。

Y1、Y2为商品数量MU1=du/dx1 MU2=du/dx2 (对U求偏导)一个现象的边际问题就是对这个现象求导如边际成本MC=TC’边际收益MR=TR’四、成本问题总成本(TC)=固定成本(FC)+可变成本(VC)若题目中给出MC 可对其积分求得TC==》MC=TC’设总成本TC=aX n+bX n-1+…+X+C其中不含未知量的常数项C为固定成本。

其余含有未知量X的为可变成本平均成本AC=TC/Q平均可变成本A VC=VC/Q五、短期均衡问题短期均衡时P=MR, SMC=MR 通过这两个式子联立方程组可耱出求知量短期收益平衡P=MR短期供给平衡P=MC (注:1、用于政府对垄断企业限产。

2、厂商停产问题中P应大于A VC最低点,即当A VC’为零时P的值。

)六、厂商停产问题。

当P=A VC最低点,厂商停产A VC=SVC/Q (短期可变成本)SVC=(短期成本)STC-(短期固定成本)SFCA VC最低点时A VC’=0 可求出求知量。

代入原方程可求A VC七、利润最大、收益最大问题当MR=MC时利润最大。

其中可能遇到的公式:MP=TR’=PQ MC=TC’当MR=0时收益最大宏观Y:GDP/收入C:消费I:总投资G:政府购买BS:政府预算NX:净出口T:政府税收t:税率TR:转移支付S储蓄一般原则:题目中没有给的量按0处理Y=C+I+G+NX NX=(X-M)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折旧=总投资I—净投资NX=GDP-I-C-GT-TR=G+BSDPI=NDP-(T-TR)=NDP-(G+BS)个人储蓄=DPI-C八、几种乘数通常C表示为C=a+bYD YD=Y-T+TR T=T0(自主税收)+tY(引致税收)==》若国民收入增长21则用来增加政府购买ΔG=ΔY/Kg用减少税收ΔT=ΔY/Kt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实现预算平衡)ΔG=ΔT=ΔY/Kb九、IS曲线与LM曲线若Y=C+I+G+NX C=a+Byd YD=(1、Y-T+TR 2、Y(1-t)-T0+TR )I=f(y,r) NX= f(y,r) L= f(y,r)可得出Y1= f(,r) 或r= f(y)的方程。

(财务知识)经济计算公式汇总最全版

(财务知识)经济计算公式汇总最全版

(财务知识)经济计算公式汇总经济计算公式汇总1年平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造成几年内增长幅度的每年平均的增长幅度.假设壹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o经过n年后变为Yn,则在每年里Y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Yn/Yo)^(1/n)-1.例2000年财政收入为512亿元,1996年财政收入为259亿元,实现增长为97.7%,则年均增长为14.6%(512/259)^(1/5)-1=0.146同比增长是和上壹时期、上壹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

同比增长计算公式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例子比如说去年3月的产值100万,今年3月的产值300万,同比增长是怎么算的?是同比增长200%?仍是同比增长300%?答案=(300-100)÷100=200%同比增长率,壹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某个指标的同期比=(本年的某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和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和2004年7月份相比称其为同比;和上壹统计段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和2005年6月份相比较称其为环比。

环比有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俩种方法。

环比即和上期的数量作比较。

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数/上期数*100%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多少如:本期销售额为500万,上期销售额为350万环比增长速度=(500-350)/350*100%=42.86%环比发展速度=500/350*100%=142.86%1、单利:I=P*i*n2、单利终值:F=P(1+i*n)3、单利现值:P=F/(1+i*n)4、复利终值:F=P(1+i)^n或:P(F/P,i,n)5、复利现值:P=F/(1+i)^n或:F(P/F,i,n)6、普通年金终值:F=A{(1+i)^n-1]/i或:A(F/A,i,n)7、年偿债基金:A=F*i/[(1+i)^n-1]或:F(A/F,i,n)8、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或:A(P/A,i,n)9、年资本回收额:A=P{i/[1-(1+i)^-n]}或:P(A/P,i,n)10、即付年金的终值:F=A{(1+i)^(n+1)-1]/i或:A[(F/A,i,n+1)-1]11、即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或:A[(P/A,i,n-1)+1]12、递延年金现值:第壹种方法:P=A{[1-(1+i)^-n]/i-[1-(1+i)^-s]/i}或:A[(P/A,i,n)-(P/A,i,s)]第二种方法:P=A{[1-(1+i)^-(n-s)]/i*[(1+i)^-s]}或:A[(P/A,i,n-s)*(P/F,i,s)]13、永续年金现值:P=A/i14、折现率:i=[(F/p)^1/n]-1(壹次收付款项)i=A/P(永续年金)普通年金折现率先计算年金现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数再查有关的系数表求i,不能直接求得的通过内插法计算。

经济常识知识汇总

经济常识知识汇总

经济常识知识汇总经济常识是指人们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具备的基本了解和认识。

它涵盖了广泛的经济学知识,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一些与经济常识相关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深入讨论。

在宏观经济学方面,我们可以回答一些常见问题,比如:1. 什么是GDP?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简称,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一个指标。

它代表了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在深入讨论GDP时,我们可以进一步介绍不同国家的GDP差异,以及GDP增长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2. 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导致货币购买力相对下降的现象。

它通常由货币供给过多、需求过热等因素引起。

通货膨胀会对经济产生一系列影响,如降低人们的消费能力,增加企业的成本压力等。

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不同类型的通胀、以及如何应对通货膨胀等。

在微观经济学方面,我们可以回答一些涉及市场、供求关系的问题,比如:1. 什么是市场?市场是指买卖商品和服务的地点、方式和条件的总和。

市场分为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两种形式。

实体市场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易的实地场所,虚拟市场则是通过互联网等电子媒介进行交易。

进一步讨论时,我们可以介绍市场的类型、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失灵等问题。

2. 供求关系如何影响市场价格?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商品或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往往下降;当需大于供时,价格往往上涨。

市场价格通过供求关系不断调节,最终达到供需平衡。

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供求关系对市场经济的作用、价格弹性对供求关系的影响等。

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我们可以回答一些关于贸易和汇率的问题,比如:1. 什么是贸易逆差?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的进口值大于出口值,即进口大于出口。

贸易逆差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和对外经济竞争力。

高考经济常识个考点与分析

高考经济常识个考点与分析

高考经济常识个考点与分析1.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内所有常住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最终创造的全部价值总和。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高考经济常识的重要考点。

在高考经济常识中,考生需要了解GDP的计算方法、影响GDP的因素以及GDP的意义和局限性。

在计算GDP时,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产出法是通过计算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出值来得到GDP;收入法是通过计算各个经济主体的收入值来得到GDP;支出法是通过计算最终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和净出口值来得到GDP。

影响GDP的因素很多,包括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

在高考经济常识中,考生需要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GDP的。

GDP作为一个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在高考经济常识中也需要考生了解其意义和局限性。

GDP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但它并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例如,GDP无法反映生活质量和环境状况等因素。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购买力持续下降的现象。

通货膨胀是高考经济常识的另一个重要考点。

在高考经济常识中,考生需要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和治理措施。

通货膨胀的原因可以有多种,包括需求通胀、成本通胀和货币供应过多等。

需求通胀是指需求增加导致产品价格上涨;成本通胀是指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产品价格上涨;货币供应过多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导致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例如,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进而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和储蓄价值。

通货膨胀还可能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就业状况。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调整货币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和提高生产效率等。

3. 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通过采取措施限制或禁止他国商品进入自己国家市场的经济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也是高考经济常识的一个重要考点。

在高考经济常识中,考生需要了解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影响和反对意义。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公式大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公式大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公式大全1.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GDP=C+I+G+(X-M)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2.税收收入的计算公式:税收收入=T其中,T表示税收收入。

3.消费支出的计算公式:消费支出=C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

4.投资支出的计算公式:投资支出=I其中,I表示投资支出。

5.政府支出的计算公式:政府支出=G其中,G表示政府支出。

6.净出口的计算公式:净出口=X-M其中,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7.消费支出的决定公式:消费支出=C=C₀+cY其中,C₀表示基本消费支出,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消费支出增加的单位)Y表示可支配收入。

8.储蓄的计算公式:储蓄=S其中,S表示储蓄。

9.投资的计算公式:投资=I=I(r)其中,I表示投资,r表示利率。

10.政府支出的决定公式:政府支出=G=G₀其中,G₀表示固定政府支出。

11.净出口的决定公式:净出口=X-M=X₀+mY其中,X₀表示固定出口,m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进口增加的单位)Y表示国内收入。

12.价格水平的计算公式:价格水平=P其中,P表示价格水平。

13.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P₂-P₁)/P₁*100%其中,P₂表示后期价格水平,P₁表示前期价格水平。

14.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其中,实际利率表示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利率。

15.名义GDP的计算公式:名义GDP=P*Y其中,Y表示实际GDP。

16.实际GDP的计算公式:实际GDP=Y其中,Y表示实际GDP。

17.失业率的计算公式: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其中,失业率表示当期失业人数与劳动力人口的比率。

18.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公式: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总人口)*100%其中,劳动力参与率表示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

19.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货币乘数=1/预备准备金率其中,预备准备金率表示商业银行需准备的存款比率。

一建经济常考的20个计算

一建经济常考的20个计算

一建经济常考的20个计算摘要:1.国内生产总值(GDP)2.消费者物价指数(CPI)3.生产者物价指数(PPI)4.失业率5.通货膨胀率6.个人所得税7.企业所得税8.增值税9.营业税10.消费税11.房产税12.土地增值税13.城市维护建设税14.资源税15.关税16.贸易顺差/逆差17.外汇储备18.货币供应量(M0、M1、M2)19.贷款基准利率20.存款准备金率正文:在我国的经济学考试中,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和指标是必须要掌握的。

这里我们总结了20 个经常出现的经济计算,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知识。

1.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计算公式为:GDP = 最终消费支出+ 投资+ 政府支出+ 净出口。

2.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衡量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CPI = (一组固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之和)/ (一组固定商品和服务的基期价格之和)× 100。

3.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衡量生产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

计算公式为:PPI = (一组生产者物价指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之和)/ (一组生产者物价指数的基期商品和服务价格之和)× 100。

4.失业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失业人数+ 就业人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失业率= 失业人数/ 劳动力总数。

5.通货膨胀率:衡量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通货膨胀率= (本期物价总水平- 上期物价总水平)/ 上期物价总水平× 100。

6.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额征收的税收。

计算公式为: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7.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利润征收的税收。

计算公式为: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8.增值税:在生产、销售和进口环节对货物和劳务的价值增加部分征收的税收。

计算公式为:增值税= 销售额× 税率。

关于经济方面知识点总结

关于经济方面知识点总结

关于经济方面知识点总结一、宏观经济知识点总结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体问题的经济学分支。

它主要关注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和政策调控。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国民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

2. 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GDP 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产值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3.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指货币流通中的货币购买力下降所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率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指数来衡量,常见的指数包括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PPI (生产者物价指数)。

4.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在职业年龄人群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并具备工作能力的人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

5.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整个经济运行的政策手段,主要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收缩性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来影响整个经济运行的政策手段,主要包括紧缩性货币政策和宽松性货币政策。

二、微观经济知识点总结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等)的经济行为和市场供求关系的经济学分支。

它主要关注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行为和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需求与供给、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弹性、垄断和竞争等。

2. 需求与供给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愿意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与供给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商品的分配。

3.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而边际收益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能获得的额外收益。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经济基础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涵盖了众多领域和知识点。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经济基础知识点的汇总,希望能帮助您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稀缺性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稀缺性的存在。

这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本原因。

2、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例如,选择上大学而放弃工作所失去的工资收入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3、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它说明了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必要性。

二、供求关系1、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2、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相关商品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3、供求均衡当市场上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对应的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三、消费者行为理论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3、预算约束线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四、生产者行为理论1、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短期生产中,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而在长期生产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中级经济师计算公式大全

中级经济师计算公式大全

中级经济师计算公式大全
作为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备考资料,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大全,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领域:
1. 宏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GDP(国内生产总值)= C(个人消费支出)+ I(投资支出)+ G(政府支出)+ (X-M)(净出口)。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当前年度的消费篮子价格总和/基准年度的消费篮子价格总和) 100。

失业率 = (失业人数/劳动力参与率) 100。

2. 企业财务计算公式:
利润 = 总收入总成本。

毛利率 =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 100%。

ROE(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 股东权益 100%。

3. 货币银行学计算公式:
存款乘数 = 1 / 准备金率。

货币乘数 = 存款乘数货币基础。

货币供应量 = 货币基础货币乘数。

4. 国际贸易学计算公式:
贸易差额 =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贸易平衡 =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净出口 =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5. 经济增长率计算公式:
平均年增长率 = (最终值/初始值)^(1/年数) 1。

GDP增长率 = (当前年度GDP 前一年度GDP)/ 前一年度GDP 100%。

这只是一部分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可能涉及到的计算公式,不同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备考过程中,请务必查阅相关教材和考纲,以确保准确理解和掌握所需的计算公式。

经济常识计算题方法和技巧

经济常识计算题方法和技巧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 1 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的 8 倍,且 5 件 A 商品=2 克黄金。如果今年全 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 倍,那么 5 件 A 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 A、4 克 D、32 克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知道: 去年:1 克黄金=8 克白银 5 件 A 商品=2 克黄 金=16 克白银 今年:虽然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但白 银没有发生变化,它的价值量不变,所以 5 件 A 商 品还是=16 克白银。 2、假定生产一件 A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 产一件 B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10 倍且 7 件 C 商品=2 件 A 商品。 如果全社会生产 A 商品的劳动生 产率提高 2 倍,那么 7 件 C 商品用 B 商品表示为: ( ) A、10 件 D、40 件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得知:1A=10B,7C=2A,因此: 7C=2A=20B,后面不管 A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怎么变, 都跟 B 无关,所以 7C=20B,答案选 B。 3、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 1 件商 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260 元。假定甲生产者今年 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 2 件商品,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 1 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用货币表示为 400 元,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 产率提高了( A、25% D、40% 解析:甲生产者 1 小时内生产 2 件商品,创造的价 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400 元,说明每件商品的价值
反过来,也是一样。;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 ) 生产率无关。 B 个别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个别劳动时间的短长 (反比) 。 C 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D 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意思就是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同一劳动在 同一社会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比如说,原 来 1 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出 10 支钢笔,每只价值量 是 10 元,因此,1 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总 量就是 100 元;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 小时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生产出 20 支钢笔,但是,20 支钢笔的价值量的 总和,也就是价值总量,仍然是 100 元。不过,每支钢笔的 单独的价值量,也就是单位商品价值量,却下降到了 5 元, 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1. 经济计算的重要性经济计算是在经济活动中进行量化和分析的重要工具。

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经济计算可以帮助评估成本和效益,以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汇总一些常用的经济计算公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计算。

2. 成本计算公式a) 总成本总成本是指所有生产或经营活动所需的成本之和。

常用的总成本计算公式如下:总成本 = 固定成本 + 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与产量无关的成本,如租金、折旧等;可变成本是与产量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等。

b) 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是指单位产量所需的平均成本。

计算平均成本的公式如下:平均成本 = 总成本 / 产量c)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生产或经营一个额外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计算边际成本的公式如下:边际成本 = 总成本(n)- 总成本(n-1)其中,总成本(n)表示产量为n时的总成本,总成本(n-1)表示产量为n-1时的总成本。

3. 收益计算公式a) 总收益总收益是指所有生产或经营活动所得的收益之和。

常用的总收益计算公式如下:总收益 = 单位收益 x 产量单位收益是指每单位产量所得的收益。

b) 平均收益平均收益是指单位产量所得的平均收益。

计算平均收益的公式如下:平均收益 = 总收益 / 产量c) 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是指生产或经营一个额外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益。

计算边际收益的公式如下:边际收益 = 总收益(n)- 总收益(n-1)其中,总收益(n)表示产量为n时的总收益,总收益(n-1)表示产量为n-1时的总收益。

4. 利润计算公式利润是指生产或经营活动所得的收益减去成本之后的剩余部分。

常用的利润计算公式如下:利润 = 总收益 - 总成本5. 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投资回报率是指投资所得的收益与投资成本之间的比率。

计算投资回报率的公式如下:投资回报率 = (总收益 - 总成本)/ 总成本 x 100%6. 时间价值计算公式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不同时间点的价值差异。

《经济基础》必看公式汇总

《经济基础》必看公式汇总

《经济基础》必看公式汇总经济基础是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研究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等,揭示经济运行的本质和规律。

在经济基础研究中,一些常见的公式被广泛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问题。

以下是一些经济基础领域常见的公式汇总。

一、宏观经济学公式1.GDP计算公式:GDP=C+I+G+(X-M)其中,C代表消费支出,I代表投资支出,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

2.经济增长率计算公式:经济增长率=(GDP_现年-GDP_去年)/GDP_去年*100%3.劳动生产率公式:劳动生产率=GDP/就业人口4.失业率计算公式: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5.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_现年-物价指数_去年)/物价指数_去年*100%二、微观经济学公式1.税后收入公式:税后收入=总收入-个人所得税2.边际效用公式:边际效用=(∆总效用)/(∆消费量)3.边际成本公式:边际成本=(∆总成本)/(∆产量)4.可行决策条件公式(生产决策):边际收益=边际成本5.卡尼斯曲线公式:边际效用_商品1/价格_商品1=边际效用_商品2/价格_商品2三、国际经济学公式1.货币汇率计算公式:国内货币价值=外币金额/汇率2.净出口计算公式:净出口=出口-进口3.资本收益率公式:资本收益率=投资收益/投资成本4.投资收益率公式(带汇率变动):投资收益率=(资本收益率+汇率变动收益率)*(1+汇率变动率)以上只是经济基础领域常见的一些公式,实际上经济学领域涉及众多复杂的公式。

这些公式不仅仅是工具,更是帮助我们理解经济问题的逻辑和思维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问题,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一建经济用到的数学知识

一建经济用到的数学知识

一建经济用到的数学知识
1、单利计算式中It—代表第t计息周期的利息额;P—代表本金;i单—计息周期。

2、复利计算ItiFt1式中i—计息周期复利利率;Ft—1—表示第(t—1)期末复利本利和。

3、一次支付的终值和现值计算
(1)终值计算
(2)现值计算
4、名义利率是指计息周期利率:乘以一年内的计息周期数m所得的年利率。

5、有效利率的计算包括计息周期有效利率和年有效利率两种情况。

(1)计息周期有效利率,即计息周期利率
(2)年有效利率,即年实际利率。

6、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一Financial InternaI RateoF Return)其实质就是使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
零时的折现率。

一建经济常考的20个计算

一建经济常考的20个计算

一建经济常考的20个计算一、导语在当今社会,经济计算已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企业经营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掌握经济计算知识对于正确判断经济状况、制定合理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汇总一建经济中常见的20个计算公式,帮助您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经济分析需求。

二、常见经济计算公式汇总1.利润计算a.净利润=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b.毛利率=(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收入2.成本计算a.单位成本= 总成本/ 产量b.边际成本=新增成本/ 新增产量3.财务比率计算a.资产负债率= 总负债/ 总资产b.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c.速动比率=(流动资产- 存货)/ 流动负债4.投资回报率计算a.总投资回报率=(净利润+ 投资收益)/ 总投资额5.货币汇率计算a.直接汇率= 本国货币兑外币汇率b.间接汇率= 1 / 直接汇率6.经济增长率计算a.GDP增长率= GDP增量/ 基期GDP7.通货膨胀率计算a.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商品价格总指数/ 基期商品价格总指数8.失业率计算失业率= 失业人数/ 劳动力总数9.贸易顺差/逆差计算a.贸易顺差=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10.国民经济核算总量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 最终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 净出口11.财政政策计算财政支出= 政府购买+ 转移支付12.货币政策计算货币供应量= 货币存量+ 新增货币供应13.金融市场计算股票市盈率= 股票价格/ 每股收益14.税收计算税收负担率= 税收收入/ 税基15.投资组合计算资产配置比例= 各类资产市值/ 总投资组合市值16.风险评估计算预期损失率= 损失金额/ 投资总额17.贷款利率计算贷款利率= 贷款成本/ 贷款额度18.信用评级计算信用评级= 信用等级对应的风险溢价19.保险赔付计算赔付金额= 保险金额× 赔付比例20.国民经济效益计算经济效益率= 国民经济总收益/ 国民经济总成本三、结语掌握以上经济计算公式,将有助于您在经济活动中更好地分析和判断各种经济现象。

新人教版初中经济公式总结

新人教版初中经济公式总结

新人教版初中经济公式总结
本文总结了新人教版初中经济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公式和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1. 生产总值(GDP)
GDP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 GDP = C + I + G + (X-M) \]
其中,C 表示消费,I 表示投资,G 表示政府支出,X 表示出口,M 表示进口。

2. 消费支出
消费支出是指居民在购买物品和服务上的支出。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 C = C_{家庭} + C_{政府} \]
其中,C_{家庭} 表示家庭消费支出,C_{政府} 表示政府消费支出。

3. 投资
投资是指企业购买生产设备、建造工厂等增加资本的行为。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 I = I_{固定资产投资} + I_{库存投资} \]
其中,I_{固定资产投资} 表示固定资产的投资,I_{库存投资} 表示库存的投资。

4. 净出口
净出口是指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 (X-M) = X - M \]
其中,X 表示出口,M 表示进口。

5. 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上涨水平的指标。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 通货膨胀率 = \frac{(现期物价指数 - 基期物价指数)}{基期物价指数} \times 100% \]
其中,现期物价指数表示当前时期的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指数表示选取的基准时期的物价水平。

以上是新人教版初中经济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公式总结。

希望这些公式和概念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经济知识。

六年级数学经济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经济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经济知识点数学与经济紧密相关,经济学中的很多概念和计算都需要数学作为基础。

在六年级学习数学的同时,也可以了解一些与经济相关的知识点,为以后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打下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六年级数学经济知识点。

一、货币的概念与计算货币是经济活动中使用的一种特殊商品,用于交换货物和服务。

货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等,我们经常进行货币的加减运算。

在数学中,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都可以用来计算货币的运算。

例如,1元+50分=2元;10元-5元=5元;5元×2=10元;10元÷2=5元。

二、利润的计算在经济学中,利润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减去成本后所剩下的剩余价值。

利润的计算需要掌握一些数学知识。

例如,如果一个商人购买了一批商品,总共花费了500元,然后将这些商品以每个5元的价格卖出,那么他的总收入是多少?利润是多少?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总收入为1000元(每个商品卖出的价格乘以商品的数量),利润为500元(总收入减去成本)。

三、平均数的应用平均数是数学中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在经济学中常用的指标之一。

在经济学中,平均数可以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例如平均价格、平均工资等。

在计算平均数时,需要将一组数据进行求和,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例如,一个学校有6个班级,分别有30、35、40、45、50、55名学生,求学生人数的平均值。

将这些数据相加,得到255,然后除以6,得到平均值为42.5。

四、比例的计算比例在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中,比例的计算可以通过交叉乘积的方法进行。

例如,一个小朋友在一个月内阅读了40本书,而他的好朋友在同样的时间内阅读了50本书。

我们可以用比例来表示他们阅读书籍的差距。

比例的表示方法是40:50,也可以简化为4:5。

五、图表的分析与解读图表是经济学中常用的表示数据的方式之一,通过图表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

(完整版)高中经济学习中常用的数学知识

(完整版)高中经济学习中常用的数学知识

(完整版)高中经济学习中常用的数学知识引言在高中经济研究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常常被用于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

本文将介绍高中经济研究中常用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在研究经济学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数学工具。

1.比例和比率比例和比率是经济学中常用的数学概念。

比例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比率则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绝对大小关系。

在经济学中,比例和比率常用来描述价格比较、收入分配、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

2.百分数百分数是指将一个数表示为百分之几的形式,是经济学中常见的数学表示方式。

在经济学中,百分数常用来表示比例、增长率、变化幅度等。

3.线性方程与函数线性方程和函数在经济学中广泛应用。

线性方程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而线性函数则更具体地描述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在经济学中,线性方程和函数常用来描述供给、需求、成本、收益等关系。

4.图形和图表的分析在经济学中,图形和图表经常被用来分析数据和趋势。

例如,折线图可以用来表示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柱状图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类别数据的大小关系;饼图可以用来表示不同部分对整体的占比。

5.微积分基础微积分是经济学中一门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包括导数和积分两个部分。

导数用来描述变量的变化率,积分用来计算曲线下的面积。

在经济学中,微积分常用来研究边际效应、优化问题、累积效应等。

6.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经济学中用来分析不确定性和概率问题的数学方法。

概率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统计用来从数据中获取信息和进行推断。

在经济学中,概率与统计常用来研究随机变量、回归分析、假设检验等。

结论高中经济研究中常用的数学知识包括比例和比率、百分数、线性方程与函数、图形和图表的分析、微积分基础以及概率与统计。

这些数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提高经济研究的效果。

希望本文能为高中学生在经济研究中提供一些有用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随着深入研究,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更高级的数学工具来解决经济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常识有关计算的知识汇总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一)基本知识此类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和使用价值总量的变化以及交换比例的影响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和使用价值量的变化以及交换比例的影响,以及对生产者盈利情况的影响。

做此类题首先要弄清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的关系。

其关系见下图:其次要弄清题中各项的变化比例是多少。

尤其弄清提高/增长一倍,提高/增长两倍,提高/增长一半,提高/增长百分之几,翻一番,翻两番,降低百分之几等分别是什么意思。

再次要记住当知道前一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商品的价值量和后一年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要计算后一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商品的价值量,就得用前一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商品的价值量除以后一年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最后牢记无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怎么变,在相同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价值总量都不变;无论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怎么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都不变。

(二)典型例题:(1)(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假定去年生产出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4克B.8克C.16克D.32克(2)(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

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与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80、40 B.2、40、20 C.4、80、20 D.4、160、40(3)假设1个手机与6辆自行车交换成功。

现在手机和自行车的生产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①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②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③手机行业和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

则手机与自行车的交换比例发生的变化依次是()A.1:3、1:6、1:12 B.1:6、1:12、1:3 C.1:12、1:6、1:3 D.1:12、1:3、1:6(4)(2005年高考广东大综合)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

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A.30元B.60元C.90元D.120元(5)(2008高考四川卷)假高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

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A.100亿元和110亿元B.110亿元和110亿元C.110亿元和121亿元D.121亿元和121亿元答案:C、D、D、D、C(6)(2008高考全国卷Ⅰ)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7)(2008高考北京文综)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8)(2008海南单科)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年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A.5小时B.7小时C.7.5小时D.8小时(9)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

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A.110亿元B.120亿元C.130亿元D.132亿元(10)如果1又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那么,1双皮鞋可以换()件上衣。

A.2件B.4件C.8件D.16件答案:B、B、B、A、C(11)个体工商户甲和乙分别生产皮鞋和衬衣。

起初,甲每小生产的全部皮鞋(1双)正好与乙每小时生产的全部衬衣(2件)等价交换。

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而甲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生产每件衬衣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一半,而乙的个别劳动时间未变。

那么,现在,甲每小时生产的全部皮鞋可以换()小时生产的全部衬衣。

A.1小时B.2小时C.4小时D.6小时(12)假设1部手机=4部自行车=2克黄金成立,若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翻一番,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翻两番,而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一倍,其他条件忽略不计,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1部手机=16辆自行车=1克黄金B.1部手机=8辆自行车=1克黄金C.2部手机=16辆自行车=1克黄金D.2部手机=32辆自行车=1克黄金(13)(2001年高考全国卷)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价值量(C ),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A.越大、越大B.越小、越大C.越小、不变D.越大、不变(14)(2006年高考四川卷)海信集团10多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

这表时,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15)假定某件商品的价格是60元,现在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一半(假定生产它的原材料价格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如果供求关系不变,纸币发行量也不变化,则该件商品的价格为30元②如果供求关系不变,纸币发行量减少一半,则该件商品的价格为30元③如果供求关系变化,纸币发行量增加一倍,则该件商品的价格为30元④如果某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该件商品的价格为30元A .①B .①②C .②④D .③④答案:C 、C 、C 、C 、A(16)假设某电视机厂生产过程遇到这样三种情况:①该厂劳动生产率率先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未变;②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该厂劳动生产率未变;③该厂同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

上述三种情况下,该厂生产的每台电视机的的价值量依次的变化是( )A .提高、不变、降低B .不变、降低、降低C .不变、不变、提高D .降低、提高、不变(17)由于某企业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倍,这意味着该企业在同一时间里生产产品的数量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价值总量 。

( )A .增加了4倍、增加了4倍、减少了1/4B .增加了4倍、减少了3/4、增加了3倍C .增加了4倍、不变、增加了4倍D .增加了4倍、增加了4倍、不变(18)如果1双皮鞋=4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增加一倍,那么现在1双皮鞋可以换 件上衣。

( )A .1B .2C .4D .8(19)假定生产一个瓷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

现有甲、乙、丙三家生产该种布的企业,他们生产一匹布的时间分别是5小时、10小时、15小时。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布能分别换到 、 、 个瓷碗。

( )A .15、15、15B .10、5、3.3C .30、15、10D .5、5、5现在该服装厂的单位商品价值量是原来的多少,该厂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原来的多少倍?( )A .1/4、1/2B .1/2、4C .1/2、2D .2、2(21)假定一件上衣的价格是40元,现在生产上衣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假定生产上衣的原材料的价格不变)。

据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如果供求关系和纸币的发行量不变,则1件上衣的价格为20元②如果供求关系和纸币的发行量不变,则1件上衣的价格为40元③如果供求关系不变,纸币的发行量增加1倍,则1件上衣的价格为40元④如果纸币发行量不变,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则1件上衣的价格或低于或高于20元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B 、C 、A 、C 、C 、D二.关于货币的发行量的计算(一)基本知识此类题考查学生对货币的发行量的公式的识记及运用,以及货币的发行量对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的影响和发行量与需求量不符的后果。

做此类题关键是把握货币发行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率成反比。

以及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同时还应同时弄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值的关系(正比),与货币本身价值的关系(反比)。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如下:(二)典型例题(1)(2004年高考全国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决定于( ) ①待售商品的数量 ②商品的价格水平 ③货币流通速度 ④居民货币持有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 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2004年广东、广西卷)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A.待售商品的数量成反比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C.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D.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3)(2007年高考四川卷)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4)(2008年高考海南单科)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