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运动学基础》课件

合集下载

康复运动学基础2

康复运动学基础2
胶原组织在载荷下的力学特性受三个因素 影响 1、纤维的结构 2、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特性 3、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之间的比例
纤维的结构
肌腱、韧带(含关节囊)和皮肤中三种胶 原的结构是不同的 肌腱纤维几乎完全平行排列 ——可承受高拉伸载荷 多数韧带纤维近似平行,但也有些纤维不 是平行排列 ——与载荷方向一致的纤维承受拉伸载荷 皮肤纤维呈网状,使皮肤具备各个方向的 延展性,但所能承受载荷的能力也最小
单轴关节
滑车关节:只能允许绕额状轴进行屈伸, 如近远端的指间关节
单轴关节
车轴关节: 只允许垂直 轴上的旋转 运动,如桡 尺近、远侧 关节,寰枢 关节
单轴关节
蜗状关节:滑车关节的变形,如肘关节
双轴关节
髁状关节:如寰枕关节
胶原组织的生物力学
骨骼系统周围含有胶原的组织包括肌腱、 韧带(含关节囊)和皮肤 胶原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 状纤维三种类型的纤维组成 胶原纤维提供了组织的强度和刚度 弹性纤维提供了组织的延展性 网状纤维提供了组织的容积 胶原组织还包括基质——可减少纤维间摩 擦的胶冻状物质
胶原组织的力学特性
肌腱损伤后的治疗
肌腱断裂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因为肌腱的 愈合需要在低张力的条件下,而单纯关节 制动不能完全消除肌腱上的载荷。 肌腱治疗的难点在于愈合与额状轴运动 内收和外展:绕矢状轴运动 旋内和旋外:绕关节轴线的运动 旋内~身体前方或骨的前面转向内侧,在前 臂,又称旋前 旋外~身体前方或骨的前面转向外侧,在前 臂,又称旋后 足外翻和足内翻 环转:绕多轴的运动
关节软骨的修复和再生能力是有限的,过 大的应力可导致其破坏
关节软骨变性的原因
与职业有关,导致关节总载荷频率和数量的增加 关节面结构的先天异常或创伤导致应力过度集中 关节组成结构的异常如半月板、关节囊、韧带的 损伤 关节周围肌肉、神经的异常导致关节运动协调能 力下降 骨关节疾病继发于胶原蛋白——糖蛋白基质的分 子或微观结构的损伤,如类风湿关节炎

康复医学基础理论运动学基础课件

康复医学基础理论运动学基础课件

二、运动的生物力学
(二)肌肉的生物力学
1. 运动对骨骼肌类型的影响
• 骨骼肌纤维分型及特性: 白肌(快肌) • 收缩速度 红肌(慢肌) 快速强酵解型 • 收缩和代谢特征 快速强氧化酵解型 慢缩强氧化型
骨骼肌纤维分型及特性
肌肉类型
白肌(I型) (快速氧化酵解) 白肌(II型) (快速氧化酵解) 红肌 (慢速氧化)
和复合载荷 • 根据骨骼受载后的变形,可将其分为拉伸、压缩、 剪切、弯曲和扭转等
二、运动的生物力学
2.机械应力对骨生长的影响
• 应力对骨的强度和功能的维持有积极的意义, 应力对骨的改变、生长和吸收起着调节作用 • 骨骼都有其最适宜的应力范围:应力过低,会
使骨吸收加快,造成骨质疏松,骨强度降低;
应力过高,可引起骨质增生
氧亏
一、运动的生理生化效应
(四)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一、运动的生理生化效应
(五)运动对代谢的影响
二、运动的生物力学
(一)骨、关节生物力学 (二)肌肉的生物力学 (三)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
二、运动的生物力学
(一)骨、关节生物力学
1.骨受载荷形式
• 骨骼系统承受着各种形式的载荷作用。可将作用
于骨的载荷分为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
第三章
康复医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运动学基础
一、运动的生理生化效应 二、运动的生物力学 三、制动对机体的影响及康复原理
重点难点
• 掌握
1.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变化 2.应力对骨生长的影响,骨骼肌运动形式 3.制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1.运动中肺通气和肺换气 2.人体力学杠杆,骨骼肌类型及特性,骨骼肌的分型 3.制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制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运动与氧耗 2.制动的康复原理

《康复运动学基础》课件

《康复运动学基础》课件

康复运动学的应用广泛, 包括康复治疗、运动训练、 运动教育、体育科学研究 等。
运动学数据的获取方法
1 传感器技术
运动捕捉、惯性测量单元 等传感器技术可以用于获 取运动数据。
2 影像分析
3 姿势评估
利用运动影像分析系统可 以获取运动学数据,并推 测关节和肌肉的运动状态。
通过观察和评估患者的姿 势和动作来获取运动学数 据。
步态分析
研究人体行走和奔跑过程中的时 间-空间参数。
游泳动作分析
研究游泳运动员的泳姿和泳道覆 盖情况。
高尔夫挥杆分析
研究高尔夫球员的挥杆动作和球 的飞行轨迹。
动力学分析与描述
力量
对物体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方 向。
惯性
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的趋向 性。
质心
物体的重心点。
运动学数据的解释与应用
数据类型 关节角度 足底压力 手部运动轨迹
应用 评估关节稳定性和运动范围 评估步态和平衡 评估手部功能和运动协调性
运动学评估在康复中的应用
运动学变量的定义与计算
位移
运动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总路径长度。
速度
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
加速度
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空间几何分析与描述
1
相对位置关系
2
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向关系。
3
关节角度
通过测量关节的角度变化来描述运动。
旋转轴
分析物体绕着哪个轴线旋转。
时间-空间分析与描述
《康复运动学基础》PPT课件
通过这个课件,你将了解康复运动学的基础概念、运动学数据的获取方法、 运动学变量的计算方式、以及运动学数据在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运动学概述

第二章康复医学运动学基础

第二章康复医学运动学基础

第二章康复治疗的运动学基础运动学是研究人体活动的科学,所涉及的基础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力学和生理学。

生物力学是应用力学的原理来分析人体运动规律的科学,运动生理学则是研究运动中人体主要系统和脏器功能生理效应规律的科学,两者均是康复治疗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正确认识各运动器官的力学特性及其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和生理功能,对创伤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都极为重要。

一、运动力学基础(一)人体生物力学的概念1、人体力的种类力学是研究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与物体发生位移(运动)之间关系的物理学分支。

自然界常见的力有重力、引力、压力等,这些力作用于物体使之发生位置或状态的改变,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的过程称之为运动。

与人体运动有关的力主要有内力和外力两种。

(1)内力是指人体内部各种组织器官相互作用的力。

其中最重要的首先是肌肉收缩所产生的主动拉力,是维持人体姿势和产生运动的动力;其次是各种组织器官的被动阻力,包括肌肉、骨、软骨、关节囊、韧带、筋膜等受压力或拉力作用时对抗变形的阻力,躯体的惯性力和内脏器官间的摩擦力及其固定装置(如腹膜、肠系膜、大血管等)的阻力等。

(2)外力是指外界环境作用于人体的力,包括重力、器械的阻力、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及流体作用力。

各种外力经常被利用来作为运动训练的负荷,这种负荷要求肢体运动的方向和力量与之相适应,因而选择投入工作的肌群及其收缩强度,这是肌力训练的方法学理论基础。

2、人体杠杆人的躯体运动遵循杠杆原理,各种复杂动作都可分解为一系列的杠杆运动。

杠杆包括支点、力点和阻力点。

支点到力点的垂直距离为力臂,支点到阻力点的垂直距离为阻力臂。

根据杠杆上三个点的不同位置关系,可将杠杆分成三类:(1)第1类杠杆(平衡杠杆)其支点位于力点与阻力点之间。

如头颅与脊柱的连结,支点位于寰枕关节的额状轴上,力点(如斜方肌、肩胛提肌、头夹肌等的作用点)在支点的后方,阻力点(头的重心)位于支点的前方。

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和保持平衡,支点靠近力点时有增大速度和幅度的作用,支点靠近阻力点时有省力的作用。

康复医学基础理论运动学基础课件

康复医学基础理论运动学基础课件

一、运动的生理生化效应
(二)运动与呼吸功能
• 运动时,因机体代谢增强,对氧的需求增加, 同时,产生大量代谢废物,故人体要加强呼吸 功能,增加氧的摄取,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一、运动的生理生化效应
1. 运动时肺通气功能的变化
安静时潮 气量 (500ml) 运动时潮 气量 (2000ml)
呼吸频率(12~18次/min)
肌肉
• 固定肌 将原动肌定点所附着的骨固定起来的肌 • 协同肌 辅助作用肌,调节运动的方向
二、运动的生物力学
4. 4.肌肉的运动形式 肌肉的运动形式
二、运动的生物力学
(1)静力性运动(等长收缩)
• 指肌收缩产生的肌力等于外加阻力(负荷)时,肌虽
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因无关节活动
特点:
1)肌张力增加,肌长度不变 2)无明显的关节活动 3)负荷未产生位移,肌未做功
使它具有一定的长
度,称为初长度
二、运动的生物力学
(1)肌收缩的长度-张力关系
• 在一定范围内,肌肉的初长度与肌张力成正变关系,但是超 过该限度则呈反变关系 • 能产生最大收缩力的初长度成为最适初长度
最大张力
肌 张 力
最适初长度
张 力 长 度 曲 线
39
-
肌肉初长度
二、运动的生物力学
后负荷
• 在肌肉开始收缩时才 能遇到的负荷或阻力, 它不能增加肌肉收缩 前的初长度,但能阻 碍收缩时肌肉的缩短
• 熟悉
• 了解
一、运动的生理生化效应
(一)运动与心血管功能
(二)运动与呼吸功能
(三)运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四)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五)运动对代谢的影响
一、运动的生理生化效应

康复医学基运运动学基础ppt课件

康复医学基运运动学基础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肩部
(3)肩胛骨的伸缩: 前伸—前锯肌 胸小肌
后缩—斜方肌 菱形肌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肩部
肩带及其运动
(1)肩胛骨上提与下降: 上提—肩胛提肌 斜方肌 下降—斜方肌 胸小肌 前锯肌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肩部
(2)肩胛骨的旋转:
上旋—斜方肌 前锯肌
下旋—菱形肌 胸小肌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四)踝足部
跖屈:小腿三头肌 背伸:由胫骨前肌
拇长伸肌 趾长伸肌 内翻:胫骨后肌 小腿三头肌 趾长屈肌
外翻:腓骨长短肌 第三腓骨肌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心血管系统
1、基础心率↑,最大摄氧量(VO2max) ↓ 2、血浆容量↓,血小板聚集,血粘度↑,
易发生静脉血栓
3、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康复运动学基础运动学

康复运动学基础运动学

康复运动学基础运动学
19
第19页
第五节 基础运动形式与分类
• 3.相向运动 • 人体处于无支撑腾空状态完成动作时,因
为人体两端无约束,所以身体某一部位向 某一方向活动(转动)时,身另一部位会同时 产生相反方向活动(转动)。
康复运动学基础运动学
20
第20页
第五节 基础运动形式与分类
二、运动类型
• (一)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 作用:动力性运动能够使躯体产生位移或使人或 器械产生加速度。
• 2.当骨骼肌(等长收缩)收缩不产生显著关节活 动为静力性运动。
• 作用:静力性运动是维持躯体一定姿势基础。
• 动静结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运动。
康复运动学基础运动学
22
第22页
第五节 基础运动形式与分类
• (三)力量性运动与耐力性运动 • 1.力量性运动主要是反抗阻力运动 • 作用:能有效发展骨骼肌肌力。 • 2.耐力运动是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
• 1.极量强度 最大吸氧量95%~100%强度。 • 2.亚极量强度 最大吸氧量70%~80%强度。 • 3.中等强度 最大吸氧量55%~65%强度。 • 4.小强度 最大吸氧量50%强度。
康复运动学基础运动学
28
第28页
复习思考题
• 1.运动学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 2.运动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 3.康复治疗师为何要学习运动学? • 4.人体运动形式、特点与分类有哪些? • 5.人体运动强度分为哪及个等级?与最大吸氧量
肢体功效 恢复
局部与整体统一
10
第10页
第五节 基础运动形式与分类
• 1 .步骤 • 指人体身上能够活动每一段肢体,节段或
骨关节。

康复医学概论3-运动学基础

康复医学概论3-运动学基础

用于描述肌肉的力量和能 力。
3 平衡
用于衡量一个人在静止或 运动中保持身体平衡的能 力。
人体运动分析的应用领域
运动训练
帮助运动员优化技能和提高表 现。
康复治疗
用于恢复运动功能和减轻疼痛。
人机交互
改善人们与技术设备的交互体 验。
运动学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1
评估
通过运动学分析来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
制定计划
康复医学概论3-运动学基 础
康复医学概论3-运动学基础介绍了运动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概念,以及测 量和分析运动的方法。它还探讨了动作学参数的测量与计算,人体运动分析 的应用领域,以及运动学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位置
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速度
描述物体每秒移动的距离。
位移
描述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
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3
监测进展
定期进行运动学评估以监测估结果和进展情况调整康复治疗。
总结和要点
• 运动学是研究人体运动的学科。 • 测量和分析运动的方法包括运动捕捉技术、步态分析、力板和运动分析软件。 • 动作学参数的测量与计算包括角度、力量和平衡。 • 人体运动分析应用于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和人机交互。 • 运动学在康复医学中用于评估、制定计划、监测进展和调整治疗。
加速度
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速率。
测量和分析运动的方法
运动捕捉技术
使用摄像机和传感器来记录和跟踪人体运动。
步态分析
通过评估人们的步态来识别运动异常或康复潜力。
力板
用于测量人体施加在地面上的力。
运动分析软件
通过处理捕捉到的数据来分析和可视化运动。

《康复运动学基础》

《康复运动学基础》

化学和功能特性 特点及生化特性
红肌纤维 白肌纤维
慢缩纤维(I型肌纤维)
快缩纤维
Ⅱa型:快速氧化-糖原 分解型(FOC)
Ⅱb型:快速-糖原分解型 (FG)
整理课件
19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
力量性运动项目 举重 篮球 足球 曲棍球
耐力性运动项目 中、长跑 游泳
优势肌纤维 快缩纤维
优势肌纤维 慢缩纤维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7
影响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与构成关节两个关节面的弧度差有关 与关节囊的厚薄和松紧度有关 与关节韧带的强弱和多少有关 与关节周围肌群的强弱和伸展性有关
整理课件
8
运动链
运动链:几个部位通过关节连接而组成的 复合链
开链:远端游离即为开链,此时可任意活 动某一单独的关节或同时活动若干关节
闭链:远端闭合,如接触地面、墙面或桌 面,或两手相握,即可称之为闭链;此时 所做的肢体运动只能是多关节的协调活动
双轴关节
椭圆关节:如桡腕关节
整理课件
1
双轴关节
鞍状关节:如拇指腕掌关节
整理课件
2
球窝关节: 如肩关节
三轴关节
整理课件
3
三轴关节
杵臼关节:髋关节
整理课件
4
三轴关节
平面关节:如肩锁关节 、腕骨间的关节
整理课件
5
三轴关节——半关节:如骶髂关节
整理课件
6
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活动度大的关节稳定性小, 上肢的关节活动度大,而稳定性小;下肢 则反之
骨骼组织为了适应各种力学功能的需 要,不仅在形态结构作了最佳搭配,而且对 自身的组织结构也进行了优化组合。

康复运动学基础02运动力学基础课件

康复运动学基础02运动力学基础课件
一种情况: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 平行但不重合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虽然其合力 为零,但物体同样会转动,这一对力称为力偶,其产生 的转动力矩称为力偶矩。
另一种情况:物体在无支撑情况下受到力的作用, 这个力若不通过物体的重心,也会引起物体的转动,这 个力称为偏心力,由其产生的转动力矩称为偏心矩。
康复运动学基础02运动力学基础
9
• 5.流体作用力 • 人体在空气和水中运动时,与流体发生接触,并
相互作用,流体对人体的作用即为流体作用力。
• 人体在水中受到浮力作用,可以减轻肢体的重力 作用,对于肌力不足或关节疼痛的患者,可以借 助水的阻力和浮力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运动学基础02运动力学基础
10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21
第三节 平衡与稳定
一、力系平衡条件与人体平衡类型
(一)力系的平衡条件
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称为力系。 力系平衡的条件因力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力系通常有 以下4种情况。
1.共点、共线力系 2.平面汇交力系 3.平面平行力系 4.空间一般力系
康复运动学基础02运动力学基础
22
(二)人体平衡的类型
康复运动学基础02运动力学基础
30
第四节 骨、关节生物力学
一、骨的生物力学性质
(一)骨受载荷形式
➢拉伸载荷
➢压缩载荷
➢弯曲载荷
➢剪切载荷
➢扭转载荷
➢复合载荷
康复运动学基础02运动力学基础
31
(二)骨的应力与应变曲线
骨的应力是指骨结构受到外来载荷时其表面单位面 积所受到的力。骨的应变是指骨在外力作用下的局 部形变,包括线性应变和剪切应变。
5
运动中的内力和外力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运动学基础》
肌肉的生物力学
• 人体骨骼肌具有三种类型肌纤维 • 红肌纤维 • 白肌纤维 • 中间型肌纤维
《康复运动学基础》
肌的类型及特性
根据肌的组织化 学和功能特性
根据肌活检、肌的收缩特 点及生化特性
• 红肌纤维 • 白肌纤维
• 慢缩纤维(I型肌纤维)
• 快缩纤维
Ⅱa型:快速氧化-糖原分解 型(FOC)
和轴突分支,以及它们所支配的肌纤维群,合起来称为运动单位。 • 运动单位是肌收缩的最小单位,一块肌收缩时,并非全部运动
单位起作用,可仅仅有部分运动单位发挥作用。肢体不运动时, 每块肌也有少数运动单位轮流收缩,使肌处于一种轻度持续收缩 状态,保持一定肌张力,不产生动作,以维持躯体姿式。
《康复运动学基础》
《康复运动学基础》
运动链
• 运动链:几个部位通过关节连接而组成的复合链 • 开链:远端游离即为开链,此时可任意活动某一单独的关节或同
时活动若干关节 • 闭链:远端闭合,如接触地面、墙面或桌面,或两手相握,即可
称之为闭链;此时所做的肢体运动只能是多关节的协调活动 • 区别下面运动是开链或闭链:举杠铃、俯卧撑、仰卧起坐、跳跃、
双轴关节
• 椭圆关节:如桡腕关节
《康复运动学基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双轴关节
• 鞍状关节:如拇指腕掌关节
《康复运动学基础》
• 球窝关节:
三轴关如肩节关节
《康复运动学基础》
三轴关节
• 杵臼关节:髋关节
《康复运动学基础》
三轴关节
• 平面关节:如肩锁关节 、腕骨间的关节
《康复运动学基础》
三轴关节——半关节:如骶髂关节
《康复运动学基础》
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
• 一般情况下,活动度大的关节稳定性小,上肢的关节活动度大, 而稳定性小;下肢则反之
《康复运动学基础》
影响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 与构成关节两个关节面的弧度差有关 • 与关节囊的厚薄和松紧度有关 • 与关节韧带的强弱和多少有关 • 与关节周围肌群的强弱和伸展性有关
体内骨组织的形成、发展方式与其所受 的应力有关。
例如骨组织的结构与其内部应力分布有 关,应力大的部位骨组织密度大,应力小的 部位骨密度小。
骨组织能用最少的骨量来满足运动所需 的骨强度。
《康复运动学基础》
肌的功能解剖学
肌束 ↓ 肌纤维(肌细胞) 【平行(并联)排列】 ↓ 肌小节 【串联、具有收缩性】 ↓ 肌丝 粗肌丝:肌球蛋白 细肌丝《康:复运肌动学动基础》蛋白单体+调节蛋白
Ⅱb型:快速-糖原分解型 (FG)
《康复运动学基础》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
力量性运动项目 • 举重 • 篮球 • 足球 • 曲棍球
耐力性运动项目 • 中、长跑 • 游泳
优势肌纤维 • 快缩纤维
优势肌纤维 • 慢缩纤维
《康复运动学基础》
肌功能状态指标
• 1.运动单位 • 概念:肌收缩必须有完好的神经支配,一个前角细胞,它的轴突
肌力
• 肌力,又称最大力量是肌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以肌最大兴 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表示。
• 肌力体现肌主动收缩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反映肌最大收缩水平。
《康复运动学基础》
蹲站
《康复运动学基础》
《康复运动学基础》
《康复运动学基础》
《康复运动学基础》
《康复运动学基础》
骨的功能适应性
(一)骨形态结构的功能适应性
骨是有生命的材料。 随着它受到的应力和应变情况, 通过自身修复来改变其性质和外形, 实现外表的再造。
《康复运动学基础》
(二)骨组织结构的功能适应性
骨骼组织为了适应各种力学功能的需 要,不仅在形态结构作了最佳搭配,而且对 自身的组织结构也进行了优化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