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研究与实践栏目的分析和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研究与实践栏目的分析和教学反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领域的不断进步,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形式,各种教学资料层出不穷。
而《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研究与实践》栏目作为一种针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参考资料,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素材和教育理念。
本文将对该栏目的特点、内容以及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旨在提高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研究与实践栏目是一本以高中化学课程为主题的教学参考资料,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点深入剖析:该栏目通过对高中化学新教材的解读和分析,深入剖析了各个知识点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和教学方法。
这有助于教师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的本质和内涵,提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2. 实验教学实践: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该栏目详细介绍了各种实验的设备、步骤和实验原理,并提供了一些实验教学的案例和教学设计。
这样的实践性内容有助于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教学资源推荐:在栏目中,不仅提供了教师参考书目和论文推荐,还分享了一些教学案例、课件和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库。
这些优秀的教学资源为广大化学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上述特点使得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研究与实践栏目成为了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参考该栏目,教师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关键点和难点,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也运用了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研究与实践栏目的部分内容,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例如,在讲解电化学时,我通过参考该栏目对于电解概念的解析和实践案例的介绍,设计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电化学实验,并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加深对电解的理解和应用。
这样的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此外,我还利用该栏目中的教学资源推荐,选取了一些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和课件来辅助课堂教学。
培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培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培养高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化学教学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通过化学实验,学生可以观察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并引导他们总结实验结果,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培养高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也需要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化学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一起讨论解决办法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也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高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可以为培养高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篇文章是基于教师的实际经验和研究成果撰写的,希望能够对其他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流 探讨 , 根 据 学 生 的实 际 情况 , 考虑 讲 解 的方 式 、 讨 论 问题 的类 型 、 收 集学 生
疑 难 问题 等 。 例如, 氧化 还原 反 应 的教
学 与生活 紧密 的联 系起 来 , 有利 于 激发 学生学 习兴趣 , 开发 学生 的学 习潜 能 , 这
化学是 一 门实 践性 非常强 的学 科 , 问题 教学法 包 括课 堂教 学和课 下 自主的 研究 和实验 , 在课 堂 内容 的学 习之 后, 我
其他 学 科之 间进 行联 系 , 并且 运用 其分
析 和处 理一 些化 学 问题 , 这是 我们 实施
问 题 教 学 法 的 目的 。
法 来 进行 这一方 面的化 学 课 堂 , 就 可以 达 到让 学生了解 其危 险程 度 而遵守实 验 操 作 规定 的效 果 。除此 之 外 , 还 可 以模 拟有 毒或者 危 险性 大 或是 在短 时间内无
举一反 三的精彩课 堂效 果。
二 、问 题 教 学 法 重 视 化 学 与 生 活 经 验 联 系 的渗 透
的 化 学 课 堂
化 学 的课 程 设 置 和课 程 实施 历 年 来 颇 具 有争议性 , 问题教 学 法 的最 好 体
现在 于多样 化 的教 学 , 问题 教学 法 最大
借所 学的技 能 , 设计 自己的实验方 案 , 让
的化 学课 堂, 将化 学实验 中难 以理解的部 分以问题的方式提 出, 在教学 实验 进行之
己的思 维 模式 , 在化 学学 习体 悟 中提高 自身 的素养 。 我 们在 教学 设 计 中要 充分 考虑怎 样利用 实例作 分析讲 解或 引导交
前就可以将 目光聚 焦在 难点重点上 , 使 学 生在设 问和释 问的过程 中萌生 自主学习的 动机 和欲 望, 对 于提 高教育教 学质量、 培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授课内容过于枯燥平淡,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和掌握:
化学课堂上,教师授课主要集中于学习或复习化学概念、定义和公式等知识点,重点在于把握知识结构上,教师授课色彩比较单调,果断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有限,更利于传授知识,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教师安排的作业、试题比较千篇一律,学生缺乏有效参与和积极性:
往往课堂学习完以后,教师会布置一些作业或试题,但是这些作业和试题的类型比较集中,缺乏新颖性,大多神乏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致使课堂效果有限;
3、教师使用的教具及课堂活动比较单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率不高:
很多化学课程,教师对知识的书面讲解占绝大多数,枯燥乏味,更多的是一个指示性的过程,学生很难从中得到直接的知识收获,只能将信息记下,吸收缓慢,学习效率低下;
二、解决措施
1、增加课堂趣味性: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提供一种新颖有趣的方式来教学,例如制作有趣的模型,采用一些有创意的课堂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能够有效理解和掌握知识;
2、多样化试题及作业:
在课堂上,教师要安排多样化的试题和作业,例如发放一些叙述性作业,让学生参与比较多的实验作业,此外还可以发放一些团队游戏,让学生体验团队精神;
3、引入科学技术:
利用一些有关的科学教具,例如利用实物示范或虚拟仿真等教具,让学生真实感受一些复杂的化学现象,通过视觉和听觉实现多元化的吸收,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4、注重研究性学习: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有创意的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程知识,让学生拥有参与时的激情,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行思考问题,从而进行探讨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
以“问题解决”统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试样 中一定 含有硫酸根离子 ? ③ 硫酸钡不溶于盐酸 , 而 碳酸钡 、 亚硫酸钡均可溶 于盐 酸 , 为什么 ?④ 当未知试
样 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有 白色沉淀生成 , 再加入盐酸 , 沉
淀不消失 , 可 以证 明试样 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吗? ⑤ 怎样正确地 检验未知试样 中含有硫 酸根离子 ?在设置
问题 , 从而提高学生收集 、 处理有关资料 、 文献 、 数据的 能力 , 并在探索 中训练概 括新 知识的能力 , 提 出解释或
解决问题 的方案 , 从而培养创新 能力 , 也是教学 中学生
主体地位的体现 。 3 . 重视 培养理性 思维。学生在掌握 了基本 的思维
《 碳的多样性》 第1 课时教学 时 , 依次提 出四个 问题 : ①
金刚石 、 石墨都是碳的单 质 , 它们性质一样 吗? C 6 0 也是 碳 的单质 , 其性质与金刚石 、 石墨相同吗? ② 苏打、 小苏 打知道吗? 它们的化学式是什 么? 你 能说 出它们的物理 性质及用途 吗? 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物理性质、 化学性 质有何 异同?④根据所学 知识 思考如何除去碳酸钠 固 体 中的碳酸氢钠 ? 如何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前三个问题 的提 出引起 了学生的兴 趣 ,他们通过看教
三 明市第 九 中学 胡 罕瑾
生思考 , 更好地理解学 习内容。 关键词 : “ 问题解决” ; 化学课 堂教 学; 问题情境 ; 实施方
法
“ 问题解决 ” 教学法是 利用原理 和实验 , 应用 已有 的知识去解决新 的问题 。重点在于通过各种思维方式 的训 练 , 使学生学会学 习 、 学会思考 , 以适应 解决各学 科及 自然社会 中的千变万化 的新 问题 。如果把学生的
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中化学作为中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内容十分丰富、复杂,涉及到物质、结构、反应、能量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教学内容1.内容过于繁琐,难以消化高中化学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不少理论较为抽象,很难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因此,很多学生面对大量繁杂的知识内容,感到学习压力很大,难以理解和掌握。
对策:在设计教学计划前,应将整个课程进行分块,分成模块教学,使学生能够逐个深入学习各个模块。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关注学生的语文和图形表达能力,避免化学知识死记硬背。
2.课程内容与生活关联性低传统化学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理论化语言比较生硬。
而学生们大多数是希望学到的是实用的知识,他们难以把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对策:在课程设计中,应通过视、听、触等多种途径,将抽象概念、理论与实际联系结合,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化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的特点是讲授重点突出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但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长时间被动接受知识,难以调动积极性,容易产生疲劳感。
对策:针对这种问题,应多采用互动式、探究式、实验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身心活动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判断、推理和实验技能。
鼓励学生每日对化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拓展课堂学习的范畴。
2.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差异性,活学活用化学课程时,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程度、兴趣爱好各不相同。
对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材料,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互动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互动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篇范文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以高中化学课堂为例,对互动式教学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互动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现状1. 课堂提问在互动式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提问表达自己的疑惑,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2.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互动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共同探讨化学知识的奥秘。
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实验教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提高实践能力。
4.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互动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优势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化学知识的奥秘。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互动式教学注重实验、案例分析等实践性环节,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化学知识。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互动式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内容 的处理 、 教学方式 的运用 、 教学媒体 的选择 、 师生 的多边互 动与对话 , 等等 。 教学 反思 的重 心应 落实在对 教与学有效 l 生 的反 思上 , 化学教师尤其要认真反思“ 活动与探究 ” 的有效 I 生, 设计有 效的探究实验 , 组织有效讨论 , 形成有效互动 。教学反思不仅是 教师专业发展和 自我成长 的核 心 因素 , 也是谨 防新课 改异化现 象、 促进新课改 回归本真的最有效的途径 。 2 . 3 强化 教 师专 业素 养 教 师对 新课 改 的操作 有偏 差 , 不 仅是 因为对 新课 改 理念 的理解 有偏 差 , 还 因为 我们 的综 合 素养 存在 差异 。教 师 的专 业 素养 包括 从事 教师 的专 业素 养 和学 科专 业 素养 两个 方 面 。 提 升教 师 的专业 素养 重在 继 承 , 贵在 学 问 。新 课 程并 不排 斥 传统 , 更 加 倡 导教 师艺 术 性 地完 成 教 学任 务 , 而 启 发式 是 传 统 教 学艺 术 的精 髓 , 因此 化 学教 师 要 胜任 新 课 改 , 首先 要 掌
2 0 1 3年 第 9期
教 育论 坛
中学课 堂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高金 凤
( 内蒙 古 五原 县一 中 , 内蒙古 五 原 0 1 5 1 0 0 )
随着新 课 改 的不 断深 入 ,我们 在看 到 它对 提 升教 师 、 发 展学生 、 活跃 课 堂 等方 面 发挥 着 积 极 作用 的 同时 , 也应 看 到 随之 出现 的一 些不 正 常现象 。为 此 , 本 文对 引起广 大 同行 共 同关 注 和焦 虑 的课 程 背 景下 化 学 教 学 的异 化 现 象 进行 了反 思 与探 索 , 以期 帮助化 学新 课程 改革 更 加健 康地 向前 推进 。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 问题导向的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
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化学实验现象,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结论。
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验,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一些创新性的实验项目或者化学探究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3. 实践探究的学习活动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科学项目设计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观测、分析、总结,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实验技能,而且可以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实践探究的学习活动也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性学习能够深入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和探究项目,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知识的乐趣和探索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探究的学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进行操作、观察和分析,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和实验探究,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作者:胡先锦来源:《化学教学》2018年第04期摘要:顺应当前高中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基于化学的学科特质,着力培养化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以“氯气的性质”为例进行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尝试,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新样态。
关键词:问题解决;高中化学;化学教学;教学设计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4-0031-05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怎样的教学样态才能更加有效地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样态是当前学界研究的教学新样态,值得我们去实践探索。
1 关于“问题解决”教学问题解决是伴随终身的学习能力。
就教学而言,这是一种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方法。
所谓问题解决,是师生基于真实生活问题情境,通过科学探究和协作沟通,共享问题解决方案、共同理解任务、交流观念和思想,实现由当前目标状态到预期目标状态转变的探究活动。
问题解决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或学习模式,而是一种基于发展核心素养视角的,融教学认识观、价值观与方法论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样态[1]。
问题解决中的学习由真实情境中的弱结构化、开放性的问题而引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没有指定达成目标的明确路径,问题的解决需要学习者在“问题空间”内通过个体探究、协作共享、对话来认知和理解,实现问题的解决,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专家思维能力与复杂交往能力。
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流程为:凝练学科观念,形成探究主题→创设真实情境,生成真实问题→开展科学探究,亲历学科实践。
首先,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研讨,梳理学科基本观念,建构包含概念结点和相互关系的概念图谱,为学生提供有利于系统掌握概念之间逻辑关系与结构体系的有价值信息,并由此衍生探究主题。
主题的选择可以围绕一个大观念,也可以整合一个教学单元,抑或某个知识难点。
培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培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化学是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而化学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普遍存在着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实践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够深入。
为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培养高中化学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展示研究结果,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从而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更具竞争力的人才。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与探讨,有望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1.2 研究目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促进他们在化学学科中的深入学习和发展。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深入分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基于实践案例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探讨和探索不同评价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
4. 展示研究结果,分析教学效果,总结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化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1.3 研究意义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可以促进其科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化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化学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对社会、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关注环境保护、保护健康的意识和行动。
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探究

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探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化学教学也在不断地变化中。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其中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引起教师和教育者的重视。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引导学生去学习,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为主要特点,强调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究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一、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模式,它从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包括三个方面:学生主导、问题为中心、实践为核心。
1. 学生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思考和探究问题来积累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教师不是简单的传递知识,而是促成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
2. 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化学教育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而问题导向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和实践来促进学生的深入探究。
3. 实践为核心: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经验。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将实践作为学生学习的核心,以实践为依托,通过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在化学课堂中,可以通过实验和案例来让学生了解化学现象、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如何排列?为什么元素周期表上相邻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实验数据以及举例说明的方法来寻找答案。
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全面地了解化学现象,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问题
1、教学教法落后。
由于课堂教学的长期依赖教材,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对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引导,教学的趣味性不够,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2、教学内容贫乏,由于教科书篇幅有限,有些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的讲解。
3、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够,课堂上的讲解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缺乏实践性。
二、解决措施
1、引入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使学生有趣味和活力,增强学习兴趣。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课堂教学,给学生准备一些“趣味课”,增加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
3、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体会、认识、运用知识,让学生在知识的载体上得到充分的实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实践能力。
- 1 -。
小组学习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小组学习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理论;实践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
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
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的教育学”。
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高效课堂的实验理论基础——“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
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学习金字塔的启示:金字塔的最底端,其教学效果可以高达百分之九十,而这个方法是:让学生教别人。
如果学生有机会把上课内容作立即的应用,或是让学生有机会当同学的小老师,效果可高达90%。
所以从学习金字塔中可看出,学生的学习以能够转教别人的效果最好。
三、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我将本班学生按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个性、性别等因素,混合分成四人一组,让每个组尽量均衡,尽可能处于同一个水平,具有同样的竞争力,组内每位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
课程教学实践研究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
翻转课堂模式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的1. 探索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2.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化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教学相长。
4. 为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研究内容1.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了解课程内容,完成课前预习。
(2)课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课后:教师布置作业,学生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2. 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体系构建(1)学生评价: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方面。
(2)教师评价: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反思等方面。
(3)教学评价:从学生、教师、学校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 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案例研究选取一定数量的高中化学教师和班级,进行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实践,观察和分析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翻转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
2. 案例分析法:选取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分析其应用策略和效果。
3. 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翻转课堂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高一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讨论与解决策略

高一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讨论与解决策略高一化学教学是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接触到的新学科,其内容相较于初中化学更加深入和复杂。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知识掌握不牢固等。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进行问题讨论,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化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化学作为一门抽象、理论性强的学科,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趣。
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措施:1. 利用实验教学: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会化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入故事情节:在讲解化学原理时,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增加学习趣味性。
3. 创设竞赛氛围: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竞赛或问题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习的乐趣。
二、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初中化学的理解程度和知识储备不同,导致学生的知识掌握参差不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巩固基础知识: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情况,定期安排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回顾,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强化练习:通过大量的例题和习题训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能力。
3. 拓展学习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教辅读物、网络课程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材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知识应用不灵活的问题化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一个难点。
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1. 实践与探究:增加化学实验环节,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探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2. 引导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理解。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对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思考与实践

教学 实践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 —
对存在 问题和解 决方法的思考与 实践
王 丽红
( 浙江省萧 山中学 , 浙江 杭州 3 1 1 2 0 0 )
摘
要: 提 高课堂教 学有 效性是新一轮课改必须直面的一
1 . 课 堂设 计僵堂 , 缺乏教学有效性问
生剧本化的表演痕迹 , 不 少冠 以“ 活动式” “ 研究性” 等新 型名称 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 的“ 填鸭式” 教学方式 。 教学 缺乏有效性 是新一轮课改必须直面的一个 问题 。因此 , 对化学
近年来 , 随着教学理论研究 的不断深入和广大教师专业素
质的提高 , 课堂提 问的质量和效果有了显著的改进 。 但是, 必须
通过对化学教师备课本 的检查 , 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在备课 时 只写上这样几栏 : 教学 目标 、 教学重点 、 难点 , 教学 过程最多 加上实验准备 。 这一现象反映 了当前教师还是 以知识 为本位进 行教学设计 。 备课时 , 一般教师只注意思考一 节课 的教学设计 ,
题 仍很 突出。 为此, 笔者结合 自身的教 学实践 , 提 出了提 高化学
2 . 课 堂提 问 死板
、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 , 教师 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 已
经发生了变化 , 自主学 习、 合作学习 、 探究性学 习等现代教学方
式 已广泛运用 于中小学的课 堂教学 ,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 。
然而 , 用心观察仍可发现 , 某些所谓 的“ 新课堂” 仍 明显带有师
的解读 是 : 一是 以学生 的进 步和发展为指标 ; 二是 以教师教学 方法 的优化 和学 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 ,促进 学生有效学 习; 三是关注教学效 率 , 要求教 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 ; 四是 以 教师不断反思 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关 注 自身 的发展为基础 , 采取 有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单方面讲述,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
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在新时期的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一、高中化学课堂问题式教学法应用价值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比较抽象,难度也比较大,教师为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选择有效的方法并加以应用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原理,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1]。
问题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上能够主动学习,培养其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师通过提出合适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案。
二、高中化学课堂问题式教学法应用措施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为能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可采用问题式教学法,以下措施可供参考。
1.注重问题深挖有效设疑问题式教学法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设疑的科学合理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化学课堂中的难点[2]。
教师在设置疑问时要抓住关键,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动力,学生从问题当中找到解决方案,为其学习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相关实验内容时,要善于利用实验向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要点,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
高中生对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方法已经有所掌握,配制溶液的操作看似简单,有的学生在操作时比较随意,往往会出现问题,在展示成果时常常会无法理解哪里出现了错误。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方法与实践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方法与实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理解和掌握对于他们学习化学的深入和进步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往往局限于老师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我尝试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将学生组织成小组,利用实验室、图书馆和校园等实际环境,让学生在移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践和讨论,以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平衡的目的。
具体而言,我采取了以下的措施和步骤:第一步,引入。
在课堂上,我通过一些图示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我告诉他们,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或压强保持不变。
这个引入环节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对化学平衡产生初步的认识。
第二步,实验探究。
在实验室中,我设置了几个小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进一步理解化学平衡的原理。
例如,我在小组中分发了一些反应物,要求学生们根据提供的信息,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并进行实验。
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们亲自探究了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平衡与迁移,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样的实践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有益。
第三步,小组讨论。
在校园或图书馆等场所,我要求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化学平衡的讨论。
每个小组都负责一种化学平衡反应,他们需要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能够在互相讨论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第四步,展示和总结。
在移动教学的最后,我要求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通过展示,学生们可以借鉴其他小组的经验和思路,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班级讨论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一起总结这次移动教学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便今后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维, 教师就必须认真备课 , 精心设 计课 堂提问。
一
学情 了解不 够 , 根据 自己的教学 经验办 事 . 想 问就 问 , 想 容易就容易 , 想提高就难 , 一 味求多求全 。现在教 师大多
用多媒体教学 , 进行课 件设计 时 , 更多地考 虑是否美 观在 的问题
建构 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 设真实情 境 . 真 实的情境 有利 于培 养学 生 的观察 、 思维 和应用 能力 , 有利 于培 养 学生 的真实本领 ,有 利于培养 学生 的真实情感 和态 度 ,
有利于学生形成 良好 的习惯 , 正确 的价值 观和世 界观。 2 . 科学} 生 原则
时间。 ③搞“ 提问轰炸” , “ 满堂灌 ” 变成 了“ 满堂 问” 。 表 面上
课堂提问 , 就是通过设计 、 提出 问题 , 引导学生 学习 的一 种教学 形式 。课 堂提问是进行化 学优质 教学中重要
一
是否 内容 丰富 、 是否 吸引学生 而没有真正从 学生 的需 求 出发 。而课 堂提 问的效 果如何 . 并 非看你提 问 了多少个
问题 . 问题有 多难 : 也不 是看提 问的方式是否 多样 , 而是
极l 生。 ④问题进行 了一定的设计 , 但 比较浅显 , 无法达到训 练思维能力 的基本要求。⑤问题表述过于直 白, 没有思考
化学 问题 的情境 必须 符合 客观事 实 。所涉 及 的事 实、 知识 和思 想方法必 须是真实 的 , 符合科 学观律 的 。 在
化学问题解决 中所倡 导 的情感 , 态度与价值 观 的导 向是
看“ 问题” 是否 引起 了学 生的注 意 , 是否激起 了学生学 习 的欲望 , 是否训 练 了学 生的思维 。如果没有转 到如何通 过对教 学 问题 的设计为 学生学 习思考“ 服务 ” , 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8-09-17T10:43:18.3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2期作者:朱宁瑞
[导读] 于当前背景下,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模式可从三方面展开:导入问题,活跃氛围;创设情境,深化理解;总结问题,夯实基础。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第二中学745700
摘要:作为一门集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高中化学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由此发散其思维、提高其化学素养。
于当前背景下,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模式可从三方面展开:导入问题,活跃氛围;创设情境,深化理解;总结问题,夯实基础。
关键词:化学高中问题解决实践
作为高中教学的重点学科之一,化学在学生教学任务中的比例不容小觑。
基于其抽象化理论和繁多的化学方程式,多数学生认为学好化学难如登天,故而影响其整体发展。
对此,在素质教育背景和新课程改革东风下,“问题解决”式教学法通过变革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科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于一线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就“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于高中化学中的应用展开简要分析,仅作投砾引珠,旨在共同促进化学新课改的发展,提高化学教学的整体效率,并由此提升高中学生化学整体素养。
一、“问题解决”模式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问题解决”课堂模式基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具有以下三方面优势:其一,以问题引入和情境教学作为课堂教学起点,由此既改变了传统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又提高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提升了学生运用化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二,其承认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同时强化师生互动;其三,建立“问题解决”课堂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1.导入问题,活跃氛围。
传统课堂教学中多采取一刀切、大水漫灌教学形式,化学教师于讲台上激情四溢,而学生于讲台下天马行空,故而其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致使多数学生不敢提出问题、不敢质疑,不利于其思维发散和化学思维的提升。
而基于“问题解决”模式下,高中化学教师可利用问题导入情境的教学方式,由此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
如在教授人工固氮技术与合成氮的相关知识点时,针对工业提取氨气原材料为氢气和氮气这一知识点,可由此引出相关问题:生成氨气的相关环境条件是什么?催化剂在这一化学反应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为何不使用较高压强进行氨气合成?由此,步步深化,层层导入,引发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也借此锻炼其相关化学思维。
2.创设情境,深化理解。
不同于以往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解决”课堂模式下,情境创设应是且必须是与“问题解决”密切联系,即以问题导入情境、以问题推动情境、以问题升华情境主题的模式。
传统化学教学中,高中化学、物理、数学等理化学科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差,而此三门学科总体实践性相对又更强,因此出现了教学目标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情况,也降低了学生对相关学科的理解。
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以生活为本位,本着从实际生活出发且再次回归于生活的教学理念,不仅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其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再次接受生活检验。
如在教授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时,教师可事先抛出问题,即+3价铁与+2价铁能否进行相互转化,并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课前讨论。
在其自由发挥观点后,请两名学生上台实践,分别给予其两杯新鲜苹果汁,再给予其中一位学生一份维生素C,在此基础上让其演示实验效果。
在得出实验结果后,即加入维生素C的新鲜果汁在进入榨汁机后呈现淡黄色,而不加入维生素C的新鲜果汁在倒入榨汁机后显现出黄褐色,由此联系实际生活中将切开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表面会变黑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同时组织小组讨论为何加入维生素C后新鲜苹果汁显现出淡黄色。
经学生充分讨论后,再次引出+2价铁与+3价铁的异同,由此顺势进行课堂知识总结。
3.总结问题,夯实基础。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在课堂或课后练习中的一些错误具有普遍性,因而,教师应当集中讲解并释疑,由此加深学生的认知。
而作为“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一部分,问题总结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堂讲解相关题目时,应首先分析题目要求,进而提醒学生在做题时是否已明确题目要求或忽略了题目要求。
如针对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其在标准情况下体积为22.4L,然而其于常温情况下则不是此数值,因而可出现部分学生忽略题目相关要求或没有看清相关要求而想当然地自动带入某一数值,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针对此,教师应于课堂练习讲解中反复强调,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固定认知。
二、小结
简言之,“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切合当前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才培养的需求,切合当代学生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教师可通过“导入问题,活跃氛围;创设情境,深化理解;总结问题,夯实基础”等途径推动“问题解决”课堂模式的开展,从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世凯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7,(10),41-41。
[2]黄敏清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新课程(下),2017,13,(04),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