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9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7课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课件 中

合集下载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师用)导学案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师用)导学案

兴义五中教育集团四中校区导学案执教人杨湖锟学科历史班级九年级授课时间2019年9月9--13日主备李德倩副备杨湖锟课题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但他们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基督教兴起的状况。

简述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的演变过程及法、德、意三国的由来。

了解王权与教权是如何相互扶持利用的。

【能力目标】利用相关资料,归纳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通过分析法兰克国王支持教皇和教皇支持法兰克国王的目的,学习透过历史现象看问题的本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罗马教会的学习,认识在整个中古时期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对西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了解宗教在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作用重点难点考点预测重点封君封臣关系;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收集相关试题、总结易错点,印发导学案。

教学过程自主预习学法指导一、基督教的兴起1.兴起:1世纪时,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_______地区。

2.教义:耶稣是“救世主”,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3.发展:________,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_____,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二、法兰克王国1.前提:_________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

2.建立:481年,_______建立。

3.统治:(1)政治:皈依了基督教,承认_________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2)经济: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___________。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教案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教案

一、作业检查完成情况:优良中差自评:教师评价:背诵5分钟,提问上节课相关知识点二、知识回顾1.氏族社会、国家的产生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关系、国家的产生2.金字塔汉漠拉比法典希伯来国家重印度种姓制度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汉漠拉比法典的实质印度的种姓制度3.斯巴达和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霸权的建立。

斯巴达和雅典的区别;罗马和平。

三、知识整理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日本的大化改新日本历史:日本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

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

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思考:奴隶制之后的历史形态是什么?6-7世纪,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增强,政局混乱7世纪中期,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实施改革改革背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国际:中国隋唐制度非常先进。

改革核心人物——中臣镰足(1)646年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社会过渡。

(2)大化改新是日本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政治改革,对日本历史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其原因就国内而言;从国际来看是先进制度的影响。

(3)孝德天皇效法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进行的改革,打击了的势力,形成了以为首的国家。

这成为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土地所有制上,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大化改新后的日本,开始进入封建时代,封建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但在日本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又形成了一个十分特殊的阶层,这就是武士阶层。

知识拓展:武士,10—19世纪在日本的一个社会,一般指通晓、以战斗为职业的军人,除了受到汉语语系影响的少数国家以外,绝大多数种语言以日语的“侍”(罗马字:以Samurai来显示,或者Bushi。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第8课 西欧庄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第8课 西欧庄园)
2.加冕为帝
史料 世俗政权与教会的结合是查理曼政权的重要特征。加强与教会的结盟, 是查理曼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查理曼以教会保护人的姿态,极力维护和提高罗 马教会的权益。他每征服一地都强化基督教势力,强迫他们皈依基督教,要求 人民缴纳“什一税”同时还极力维护罗马教皇的统治地位。
795 年教皇利奥三世以阴谋手段登上教皇宝座,遭到罗马一些大 贵族的反对。利奥派使者赴法兰克王国向查理曼求救,并把彼得大殿 的钥匙和罗马城的旗帜呈献给查理,以示臣服与忠诚,得到查理的支 持,从而保住了地位。799年4月,利奥三世又被罗主马贵族废黜,只 身逃离罗马。
(二)封君对封臣的义务
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 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3.特点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①等级性,层层分封,不能越级;②以土地的封赐 为纽带;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4.影响
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 务。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君,而对自己封君的封君却没 有臣属关系。所以,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 这种复杂的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 生争夺和混战。
4世纪末,罗马帝国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 了基督教的传播
基督教
2.法兰克王国
建立时间:481年。
建立者:克洛维。
关键措施:
克洛维(约466-511)
(1)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2)在征服罗马帝国的过程中,他没收了2/3的土地,并分 封给自己的亲兵、廷臣和主教。
(3)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
2.交织的权利与义务

2019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全册目录

2019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全册目录

2019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目录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7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第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第24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28 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第19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第21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活动课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精品课件

3、称帝: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 行了加冕礼,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
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
查理加冕
查理大帝 或查理曼, 帝国的第一
个皇帝
814年冬 查理外出 狩猎感染 风寒后病 逝,时年 72岁。
查理曼帝国分裂
814年, 查理曼去世, 强盛一时的帝 国很快走向分 裂。843年, 查理曼的三个 孙子缔结条约 ,将帝国一分 为三,形成以 后德意志、法 兰西和意大利 三个国家的锥 形。 彼此不存在隶
2.原因: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 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3、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
4、教义: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
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
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5、基督教的传播:
4世纪末,罗马皇帝狄奥多

西一世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


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西


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子耶稣
耶稣
Jesus
公元前6/前4~约29/30



《基 圣督 经教 》的 封经 面典
传说,耶稣曾被 钉在十字架上,为 救世人在十字架上 舍去自己的生命。 十字架成为基督教 的“圣物”。
基督教为世界三大 宗教之一,2016年基督 教各派已分布在世界上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徒人数达24.6亿,约 占世界总人口的33%。 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 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 化主导国家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措施的影响?
教会富有、势力强大
查理曼得到教会的支持
基督教盛行西欧 全方位
材料一:天主教会拥有大量田产。此外,教民按照教会当局的规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265年
1355年
1444年
帝国衰亡
由于游牧部 族冲击和内 部矛盾,帝 国陷入混乱。
6世纪 中期 之后
阿拉伯人不 断进攻拜占 庭帝国,占 领了从叙利 亚到北非的 大片土地。
7世纪 中后

拜占庭帝国又面临
外部多个军事势力 西欧封建主
(诺曼人;塞尔柱 组建十字军
突厥诸国)的进攻, 东征,占领
帝国版图不断被蚕 了君士坦丁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庄园: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庄园内部土地经营权及权利义务划分
土地类型
经营管理者
权利及义务
领主自营地
农民 份地
自由农 份地
农奴 份地
领主 自由农 农奴
⑴提供农民土地; ⑵直接经营自营地; ⑶主持庄园法庭,审理案件,维护秩序。
(1)从领主处提领土地 (2)交纳地租,服劳役; (3)法律上自由
(1)原因: 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2)内容:
层层分封
效忠和 提供军

依次互为主给从予土地
和保护 帝王
土地、保护

效忠和
给予土地

服兵役
①国王或皇帝成
大封建主
和保护
②政治上出现

效忠、兵役
臣 为名义上最高统
服劳治役 者
小封建主
了不同程度的
分裂割据局提耕面供土农地。
(3)特点:
和耕种
农民
①以土地为纽带
(3)罗马法 《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 《新法典》
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查士丁尼一世 (483-565)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第一课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一、古代埃及和金字塔1、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

2、发源地:尼罗河流域。

3、特点:以灌溉农业为特色。

4、国家出现: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5、统一:约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王朝,定都孟菲斯。

6、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被视为“神王”,拥有绝对的权威。

7、文明象征:巨大的金字塔式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利的象征,更是古埃及人智慧和创造力量的象征。

8、文明成就: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就有了象形文字,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木乃伊的制作和金字塔的建造反映了他们较高的科学知识水平。

9、衰亡(1)“法老时代”结束:公元前4世纪,埃及逐渐处于外族人统治之下,“法老时代”结束。

(2)灭亡: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古埃及文明逐渐被伊斯兰文明代替。

二、两河流域文明和《汉谟拉比法典》1、两河:指亚洲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发源于今土耳其的群山中。

2、早期文明: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在这里创造了最早的城市文明,史称两河流域文明。

3、古巴比伦王国(1)建立:公元前19世纪,阿摩利人在幼发拉底河中游建立了城市国家——古巴比伦。

(2)杰出国王: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是其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

3、文明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

(2)内容:包含雇佣、助理、损害赔偿、婚姻家庭、债权债务、买卖奴隶等内容,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发达的奴隶制关系。

(3)宗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第二课古代印度社会一、种姓制度1、古代印度(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作为一个地理概念,相当于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

(2发源地:印度河和恒河是这里的两条最大的河流。

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3)主要民族:大约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从西北方向侵入印度,逐渐成为这里的主人。

【配套K12】[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

【配套K12】[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提高练习一、选择题1.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A. 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B. 封建主加强了对市民的剥削C.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D. 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2.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是()A.8世纪B.9世纪C.10世纪D.11世纪3. 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究其影响,反映在( ) A.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B.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C.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D.所有的城市发动争取自治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4. 以下关于欧洲中古时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大小小的封建庄园遍布西欧B.教会垄断了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C.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对瓦解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了重要作用D.希腊罗马文化继续繁荣发展5.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A.资产阶级 B.市民阶级C.地主阶级 D.农民阶级6. 十一二世纪,在西欧一些城市出现市民与封建主斗争的根本原因是()A.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B.封建主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商品经济的发展D.市民阶级的形成7. 西欧的封建城市和中国的封建城市相比,它具有的哪一独特性为其后来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和早期资产阶级奠定了基础( )A.城市规模大B.商业繁荣C.拥有自治权D.人口众多8. 10世纪时,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等开始成为西欧著名的城市。

这些城市重新兴起的进步作用主要是(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B.封建主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形成了市民阶级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9. 公元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铁制农具的使用C.封建城堡的修建D.交通事业的发展二、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这里的道路铺设很差,稍有点水就变得湿乎乎的,由于用大量的牲口车运水以及岛内多雨,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随着西欧社会的转型,中古西欧的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主要表现为王权国家、基督教会和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中古西欧文明是不同文明融合和嬗变的结果,具有鲜明的多元混合特色。

拜占庭文明是古典文明与中世纪文明传承的纽带,也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对欧亚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

俄罗斯兴起后,不断侵略扩张,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知识梳理(一)西欧封建庄园1.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封君封臣制度(1)原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2)内容①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②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3)影响①国王或皇帝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②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3.庄园(1)性质: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2)特点①耕地组成: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

②义务:农奴需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③庄园法庭: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知识梳理(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1.王权衰落(1)原因: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西欧王权的衰落,也孕育着统一的力量。

(2)表现①法国:15世纪,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

②英国:自11世纪中后期后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15世纪末,形成于伊比利亚半岛。

2.教会(1)特权: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2)地位:教会利用强大的经济和精神力量,在西欧社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3.城市发展(1)原因: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0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0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基督教兴起的时间、原因、创始人及传播情况;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实;西欧封建制度形成,掌握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能准确简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通过基督教在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壮大,初步认识西欧封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给出的文字、资料和图片信息等的阅读利用,培养学生利用图片等学习资料并对此进行分析与归纳,从中提炼出对学习有效的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欧洲早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优越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教学难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欧洲地图,找出法、德、意三个国家。

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是欧洲三个重要的国家,你知道这三个国家的由来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基督教的兴起1.图片展示:《耶稣》2.教师提问:为什么在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基督教?提示:犹太人不满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在屡次反抗斗争失败后,才将希望转向宗教,期盼上帝派“救世主”来拯救他们。

3.教师提问:信仰上帝的人是富人还是穷人?提示:在基督教产生之初,它是下层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借以斗争的手段。

4.教学补充: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圣经》的知识,如关于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诺亚方舟、大洪水的故事等,这些故事不仅是基督教的教义,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

比如,在大洪水的故事中,就反映出古代两河流域的部分历史史实,以此消除学生对宗教的神秘感,形成对基督教的正确认识。

5.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比较一下佛教和基督教,完成表格。

提示:名称产生时间诞生地创造人经典教义主要节日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大藏经》“众生平等”“忍耐顺从”浴佛节基督教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耶稣《圣经》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圣诞节复活节目标导学二:法兰克王国1.教师讲述:476年,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相继在西欧建立起一系列的日耳曼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是最典型的西欧封建国家。

3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3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美]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思考:中古中后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政治:世俗王权得到加强
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经济:城市自治运动
文化:基督教会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
文化:大学兴起,思想解放
二.西欧封建社会—中古后期
1.新变化:商品经济发展;王权强化;民族国家发展;城市自治;大学教育
1.庄园形成
知识归纳
封土
领主自营地
庄园村和一庄个园领是主相单当独一管致辖的的,特也别就区是域说的,农一业个种农植民园的叫村作落庄形园成一,个有领时主乡
2、庄特园有地的位庄园 。但是,有时一农个民庄份园地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乡村,而
有时 一 个大乡村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
(中古西欧基本 的农业经济组织)
历史绝对不是非黑即白,必须基于客观史实才能做到理性认制度 经济:庄园经济农奴制度 文化:基督教神学控制欧洲
政治: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经济:生产力提高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复兴、
自治和市民阶层壮大 文化:大学的兴起、教育与学术出现新气象
课堂练习
1.如图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对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
教权高于王权
王权逐渐强大,英法等国走向集 权,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经济
封建庄园经济; 农奴制度
城市自治
文化 基督教会垄断一切
大学的兴起,世俗教育; 推动思想解放。
三.中古东欧国家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18页,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和统治的主要方式 2.概括俄罗斯帝国的兴衰和统治的主要方式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 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上卷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知识点+练习题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知识点+练习题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知识点+练习题一、学习目标1.了解基督教兴起的时间、原因、创始人及传播情况。

2.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实。

3.了解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能准确简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4.通过基督教在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壮大,初步认识西欧封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难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三、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法兰克王国1.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2.建立者:克洛维3.克洛维巩固统治的措施:①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作用: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②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作用: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③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对外扩张。

到他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菜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作用:实力强大。

知识点二、封君与封臣1.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土地的人成为封巨。

2.发展: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3.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4.特点:①等级森严,但在不同等级贵族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②以土地为纽带;③层层分封;5.影响:11世纪,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等级)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注意: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等级制度是经过土地的层层分封形成的。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二单元)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中古亚欧世界第5课,中古欧洲知识点一,千年帝国拜占庭1.东罗马帝国的建立(1)东罗马帝国的建立: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因首都君士坦丁堡,旧名为拜占庭,因此被后人称为拜占庭帝国。

2.《查士丁尼法典》(1)颁布时间:529年(2)在位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被称为拜占庭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3)影响:对当时欧洲其他地区以及后世的历法,都有深远影响。

对比记忆,汉谟拉比法典与查士丁尼法典3.拜占庭帝国对欧亚文化的影响(24页最后一段)(1)拜占庭帝国作为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继承者,保存了他们的文化遗产。

(2)拜占庭帝国兼容并包了基督教和古代东方的许多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文明体系。

(3)拜占庭文化对阿拉伯文明,斯拉夫文明和西欧的文艺复兴都有重要影响。

知识点二,查理大帝1.法兰克王国(1)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日耳曼人在其故地上建立了许多的蛮族国家。

(2)建立:481年,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3)查理大帝:768年,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通过战争他控制了西欧大部分地区,800年,他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皇帝,由此被后人称作查理大帝或查理曼。

2.《凡尔登条约》(1)目的:分割查理帝国(2)时间:843年(3)内容:查理的三个孙子分别获得帝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4)影响:奠定了日后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知识点三,中古西欧基督教会的发展1.基督教会势力的增强(1)国教地位的确立: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2)教会势力的增强: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诸多王国,都开始接受基督教为国教,西欧教会以罗马主教为核心,逐渐形成教皇体制。

2.教权与王权的冲突(1)原因:教皇干涉西欧各国世俗君主的政治事务,夺取他们的利益,(2)教权的衰落:14世纪后,教权与王权紧张对峙的局面,随着王权的增强与教皇势力的相对衰落而缓解。

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知识点一,领主与庄园1.庄园经济——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1)庄园出现的原因:中古时期西欧国家的生产力低下,封建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地产生活,所以,国王、教会和大封建主都在建立庄园,庄园是中古西欧农业生产中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

第7课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

第7课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 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西欧庄园的特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教学难点: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农奴阿布拉黑的一天(片断)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

他驾着一队耕牛稳步行走,把土地梨成整齐的田垄、田沟。

春光明媚,令人神清气爽,但阿布拉黑头脑中经常出现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会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

阿布拉黑脑海里也会浮现修道院长和其手下僧侣的形象,他们穿戴着干净的衬衣、衬裤、兜帽、长袜、暖袍和羊皮手套。

僧侣每年都领取新衣服,而阿布拉黑却没有衣服可换,依旧穿着污迹斑斑的长上衣和绑腿,甚至它们破旧不堪。

大多数人认为中世纪的西方文化相比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来说是一种倒退,中世纪意味着落后、腐朽、禁锢和迷信。

实际上,历史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刚刚诞生的城市成为中世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为什么城市会在这一时期出现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西欧庄园》,走近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生活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图片展示:《庄园图解示意图》2.教师讲述:“典型的庄园”包括着一个农村和周围的田地。

但是普通的庄园,并不如此整齐。

较大的庄园往往包括着几个农村,小的庄园有的只占着一个农村的一部分。

庄园的土地是封建领主所有,而直接生产者的农民通过各种地和形态,从封建领主的手中取得占用一部分土地的权利,进行个体生产。

3.学生自主学习: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人?在庄园里土地是如何划分的?提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第课中古欧洲社会[PPT(与“西欧”有关文档共16张)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第课中古欧洲社会[PPT(与“西欧”有关文档共16张)

提供农耕土地
制 度
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
第7页,共16页。
材料一: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有何特点?
材料二: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
了 等1、(的 (建依级12以什 制))次贵土么 度材互材族地料特有为料之为一主一何点间纽中从西不?带,左的欧同形逐边金封?成级这字建封保句塔等建护话般级主的的和与制等意负附度级思庸责示制之是,意度间什没图3的么、有反关?严等映系与级格了2、材森的西层严料上欧,层二下封分但相级建封在比制等,不中约级建西同关制立封度 系;(中国: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第9页,共16页。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 经济: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 所有者(最大的封建主)
• 政治: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神权大于王权)
• 思想文化: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制 度的精神支柱。神权凌驾一切
第10页,共16页。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兴起:
(1)时间:10世纪。 (2)城市:__意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利_、法国、_____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
第8页,共16页。
基督教会势力的膨胀
• 兴起和发展
1.基督教诞生于1世纪;
2. 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基督教会的 权力和影响大增; 3.基督教会在西欧长期的动乱中扩张势力和影

4.“丕平献土”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而 且教皇辖地疆域得到奠定,在意大利中部 出现了教皇国 5.十二三世纪时,教皇国势力鼎盛一时
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基督教会的权力和影响大增;
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
④影响:①定在了封西建欧贵封族建内社部会形骑成士了制严度格的的基等础级制度; ②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