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地质学:研究对象是地球,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物质、结构构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层各种作用、各种现象及其成因的学问。
2.地球由固体地球以及覆盖在其上的水圈、生物圈、大气圈(这三个构成了地球的外部圈层)构成。
3.固体地球又分为地壳、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这三部分构成了地球的内部圈层)
4.大气圈在垂向上的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逃逸层。对流层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大,平流层上有臭氧层,大气的循环影响不到平流层。
5.岩石圈:地壳加软流圈上的固体地幔,具有一定规模的岩石圈块体称为板块,分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
6.地质学研究内容:组成地球的物质,物质组成方式、形成、演化与分布,地球的历史,应用问题,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综合性研究
7.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氛围内力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地震作用、构造作用、变质作用、地球个圈层相互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地质体的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地壳表层载体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两类。
8.地质作用(或地质学)的特点:
(1)涵盖空间广阔,具有地域特色,
(2)地质现象复杂,
(3)地质作用过程漫长。
(4)无法再现
第二章矿物
1.地壳元素丰富度:又名克拉克之,指地壳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与总质量的比值。
2.地壳中元素丰富度:氧、硅、铝、铁、钙、镁
3.地球中元素丰富度:铁、氧、硅、镁
4.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冰是矿物,冰山也是矿物。
5.准矿物:与矿物具有相同特征,但不具有结晶构造的均匀固体。A 型蛋白石和水铝英石
6.晶体: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7.
8.非晶质体: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规律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9.晶体结构:晶体内部原子、离子或分子呈有序排列的状态。除个别特例之外,矿物均属于晶体。
10.同质多象: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矿物。如金刚石和石墨。
11.类质同象: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的被性质
相似的其他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如橄榄石中的镁离子和亚铁离子。
12.晶面:包围晶体的平面。如白云石呈菱面体,磁铁矿呈八面体。
13.准晶体:具有与晶体相似的有序原子排列,但不具备晶体的平移对称性。未发现天然产出的准晶体。
14.矿物的性质
(1)透明度:指透过可见光的能力。
(2)光泽: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3)颜色:白光照射下显示的颜色。(自色:本身的颜色;他色:混入杂质的颜色:假色:光的干涉、衍射或形成氧化膜产生假色)(4)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5)硬度:矿物抵抗外力的强度(摩氏硬度计:最硬的是金刚石,最软的是滑石)
(6)解理:指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沿一定的结晶方向分裂成平面的能力。云母有一个方向的极完全解理,方解石有三个方向的完全解理。具有越高的延展性越不易产生解理(将解理与节理进行对比)
(7)断口:受打击不沿固定结晶方向形成的断裂面。
14常见矿物分类:
(1)自然元素矿物:石墨、自然金、自然铜。
(2)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黄铁矿(FeS2)、闪锌矿
(3)氧化物矿物:石英(SiO2)
(4)卤化物矿物:萤石(CaF2)
(5)含氧盐矿物:
A.碳酸盐矿物:方解石(Ca[CO3],具有三个方向斜交的完全解理,易沿解理面分裂),白云石
B.硫酸盐矿物:石膏(Ca2SO4-2H2O)具有多个方向的解理。
C.硅酸盐矿物:橄榄石,石榴子石,硅灰石、普通角闪石。
第三章岩浆作用于火成岩
1.岩石:按地质成因分为火成岩、沉积岩与变质岩。
2.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在地壳中占百分之64.7,是地壳中含量最大的,由岩浆冷凝形成,是岩浆作用的最终产物。
3.岩浆作用:岩浆发育、运动、冷凝固结成为火成岩的作用,包括喷出作用与侵入作用。
4.岩浆:天然的地下高温熔融物质,成分大部分是硅酸盐,是具有大量挥发成分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形成于地下深处,具有较大黏性。粘性取决于岩浆的化学成分,硅-氧四面体或硅-铝氧化物含量越高黏性越大;温度越低黏性越大;岩浆中气泡多黏性大;呈溶解状态的易挥发物质少黏性大。
5.喷出作用:又称火山作用,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固结的过程。喷发物有气体固体液体三类。
6.喷发产物:
(1)气体产物: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性成分在围压降低的情况下会以气体形式分离出来,气体喷发是火山喷发的前导并且贯穿于火山喷发的始终。以水蒸气为主,此外还含有CO2、硫化物、以及少量CO、
H2、HCL、NH3,气体量往往很大,以吨计算。
气体逸出情况还预示着火山活动的进程。气体逸出量越来越多,伴随大量硫化物,温度越来越高,大规模火山喷发的前兆;气体逸出量减少,CO2成分逐渐增多、硫质成分逐渐减少,温度降低,火山活动在减弱。大规模火山喷发结束后依然有少量低温气体徐徐逸出。(2)固体喷发物:喷出地表的岩浆冷凝物及围岩碎屑构成火山爆发的固体产物,统称火山碎屑物。分为火山灰(直径<2mm的细小火山碎屑物,含有大量SO2,导致动物窒息)、火山砾(2-50mm,形状不规则,常为棱角)、火山渣(数厘米或数十厘米,不规则,多孔洞,似炉渣)、火山弹(>50mm,由喷出岩浆滴快速冷凝收缩而成,多裂纹,内部多孔,纺锤状、球状、次圆状)、火山块(>50mm,棱角状)(3)由火山碎屑物堆积固结而成的岩石称为火山碎屑岩
(4)液体喷发物:液体喷发物称为熔岩,是喷出地表而丧失气体的岩浆,前端呈舌状,称为熔岩流,分布面积宽广的熔岩流称为熔岩被。PS:岩溶: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冲蚀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与熔岩不同
形成原因:岩石的导热性差,外部虽已冷凝,但内部仍保持熔融状态。
表面光滑呈波状起伏称为波状熔岩,扭曲似绳状称为绳状熔岩。熔岩表层破碎成大小不等的棱角状块体并杂乱堆积称为块状熔岩。
7.火山:较粗的固体喷发物及熔岩一般就地成堆,形成一定规模的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