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三角形的证明-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1讲 三角形的证明
温故知新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三角形全等条件1:三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注意:①在运用“SSS”判定三角形全等,必须同时满足三边对应相等,只有一边或两边对应相等是不能得到全等的。②“SSS ”判定全等只适用于三角形,不能适用其他图形。
符号语言:已知△ABC 与△DEF 的三条边对应相等。
在△ABC 与△DEF 中,⎪⎩
⎪
⎨⎧===DF AC EF BC DE AB
∴△ABC ≌△DEF (SSS )
(2)三角形全等条件2: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注意:①用“ASA”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一定要说明两个角及夹边对应相等
②在书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时,一般把夹边相等写在中间的位置。 符号语言:已知∠D=∠E ,AD =AE ,∠BAD =∠CAE .求证:△ABD ≌△ACE . 证明:在△ABD 和△ACE 中,
∠D=∠E AD=AE ∠BAD =∠CAE ∴△ABD ≌△ACE (ASA )
(3)三角形全等条件3: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角”或“AAS”。
符号语言: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DC=EB,∠C=∠B .求证:△ACD ≌△ABE
证明:在△ACD 和△ABE 中.
∠C=∠B ∠A=∠A DC=EB
∴△ACD ≌△ABE (AAS ).
注意:“AAS”中的“S”是有限制条件的,必须是两组对应等角中一组等角的对边。
(4)三角形全等条件4: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符号语言:在△ABC 与△DEF 中,
AB DE B E BC EF =⎧⎪
∠=∠⎨⎪=⎩
∴△ABC ≌△DEF (SAS ).
注意:①应用“SAS ”时,必须满足相等的角是对应相等两边的
夹角,即“两边夹一角”。
(5)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
或“HL”。 符号语言:在Rt △ABC 与Rt △DEF 中,
∠ABC=∠DEF=90°,
AB DE BC EF
AC DF
==⎧⎨
=⎩或 ∴Rt △ABC ≌Rt △DEF (HL ).
注意:①应用“HL”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书写时,两个三角形符号前要加上“Rt”
②“HL ”是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前面学过的判定方法在直角三角形中仍然适用。
课堂导入
知识要点一
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4)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即等角对等边。
(3)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典例分析
例1、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则另两个角分别是()
A.30°,60°B.45°,45°C.45°,90°D.20°,70°
【解答】选B.
例2、如图在等腰△ABC中,其中AB=AC,∠A=40°,P是△ABC内一点,且∠1=∠2,则∠BPC等于()A.110°B.120°C.130°D.140°
【解答】∵∠A=40°,∴∠ACB+∠ABC=180°﹣40°=140°,
又∵∠ABC=∠ACB,∠1=∠2,∴∠PBA=∠PCB,
∴∠1+∠ABP=∠PCB+∠2=140°×=70°,
∴∠BPC=180°﹣70°=110°.故选A.
例3、如图,在△PAB中,PA=PB,M,N,K分别是PA,PB,AB上的点,且AM=BK,BN=AK,若∠MKN=44°,则∠P的度数为()
A.44°B.66°C.88°D.92°
【解答】∵PA=PB,∴∠A=∠B,
在△AMK和△BKN中,,∴△AMK≌△BKN,
∴∠AMK=∠BKN,
∵∠MKB=∠MKN+∠NKB=∠A+∠AMK,∴∠A=∠MKN=44°,∴∠P=180°﹣∠A﹣∠B=92°,故选:D.
例4、如图,在△ABC中,AB=AC=6,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
于点D,连接AD,若AD=4,则DC=5.
【解答】过A作AF⊥BC于F,∵AB=AC,∴BF=CF=BC,
∵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BD=AD=4,
设DF=x,∴BF=4+x,∵AF2=AB2﹣BF2=AD2﹣DF2,即16﹣x2=36﹣(4+x)2,
∴x=0.5,∴DF=0.5,∴CD=CF+DF=BF+DF=BD+2DF=4+0.5×2=5,故答案为:5.
举一反三
1、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中点,∠BAD=35°,则∠C的度数为55°.
【解答】AB=AC,D为BC中点,∴AD是∠BAC的平分线,∠B=∠C,
∵∠BAD=35°,∴∠BAC=2∠BAD=70°,
∴∠C=(180°﹣70°)=55°.故答案为:55°.
2、在等腰△ABC中,AB=AC,AC腰上的中线BD将三角形周长分为15和21两部分,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6或8.
【解答】∵BD是等腰△ABC的中线,可设AD=CD=x,则AB=AC=2x,
又知BD将三角形周长分为15和21两部分,
∴可知分为两种情况
①AB+AD=15,即3x=15,解得x=5,此时BC=21﹣x=21﹣5=16;
②AB+AD=21,即3x=21,解得x=7;此时等腰△ABC的三边分别为14,14,8.
经验证,这两种情况都是成立的.
∴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或16.故答案为:16或8.
3、如图,锐角三角形的两条高BD、CE相交于点O,且OB=OC.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