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北伐战争》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课程的第15课。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详细介绍了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内容包括: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的方针、战场和战争进程,以及北伐战争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认识北伐战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对中国的革命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北伐战争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表面知识,对于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北伐战争,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影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北伐战争的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伐战争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关注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战役;(3)认识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北伐战争的过程;(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北伐战争的原因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和评价能力;(2)激发学生对国家统一和历史发展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1. 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 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战役;3. 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北伐战争中各个战役的关联性;2. 北伐战争对国家统一和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与社会》;2. 北伐战争相关的历史资料;3. 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北伐战争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提问:同学们对北伐战争有什么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是什么?2. 讲授新课(1)介绍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讲述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战役;(3)分析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北伐战争中各个战役的关联性;(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案例分析(1)展示北伐战争对国家统一和历史发展的影响;(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2)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统一和历史发展;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历史资料和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统一和历史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但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今后可以尝试更多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北伐战争小论文,评估学生对北伐战争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3. 知识测试:通过书面测试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评估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的掌握程度。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第一章:北伐战争的背景1.1 引入话题:了解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背景。

1.2 教学内容:1.2.1 分析国内外形势,引导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民众对统一的渴望。

1.2.2 讲解国共合作的形成,强调共产党在其中的积极作用。

1.3 教学活动:1.3.1 观看北伐战争背景的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1.3.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1.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北伐战争背景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北伐战争的爆发2.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北伐战争的爆发。

2.2 教学内容:2.2.1 详细讲解北伐战争的过程,包括主要战役和重要事件。

2.2.2 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如国共合作、民众支持等。

2.3 教学活动:2.3.1 观看北伐战争爆发的相关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战争的具体情况。

2.3.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2.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北伐战争爆发和胜利原因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北伐战争的影响3.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北伐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2.1 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3.2.2 讲解北伐战争对国共关系的影响,如国民党的“清党”行动。

3.3 教学活动:3.3.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北伐战争对中国各方面的具体影响。

3.3.2 观看相关历史纪录片,加深学生对北伐战争影响的了解。

3.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北伐战争影响的认第四章: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人物4.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在北伐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

4.2 教学内容:4.2.1 介绍北伐战争中的几位重要人物,如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等。

4.2.2 分析这些人物在战争中的贡献和影响。

4.3 教学活动:4.3.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这些人物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时间、主要战场和目的。

(2)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成果。

(3)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和路线。

(2)利用资料卡片,了解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伐战争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2)培养学生对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的认同感。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北伐战争的背景、时间、主要战场和目的。

2.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成果。

3. 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 如何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2.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资料卡片。

3. 参考资料:相关历史书籍、论文、网络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哪些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民大革命应运而生。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时间、主要战场和目的。

(2)让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和路线。

3. 课堂讲解(1)讲解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讲解北伐战争取得的成果。

(3)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

5. 总结拓展(1)总结北伐战争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北伐战争的精神,为实现民族振兴贡献力量?6. 布置作业(1)让学生编写一篇关于北伐战争的小论文。

(2)让学生绘制一幅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和路线图。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知识点掌握情况等。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知道北伐的主要对象和基本经过。

2. 让学生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和影响,认识北伐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史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实观念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 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基本经过3. 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和影响4. 北伐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北伐的主要对象和基本经过,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

2. 采用时间线索法,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主要经过。

3. 采用史料分析法,让学生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和影响。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实观念和批判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北伐战争的学习。

2. 讲述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北伐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背景。

3. 讲述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基本经过: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基本经过。

4. 分析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和影响: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和影响。

5. 总结北伐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北伐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北伐战争原因和背景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北伐战争主要对象和基本经过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北伐战争主要成果和影响的分析能力。

4. 评价学生对北伐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七、教学资源1. 历史文献:《北伐战争史料汇编》2. 历史图片:北伐战争相关图片资料3. 历史地图:北伐战争形势图4. 教学视频:北伐战争相关视频资料5. 网络资源:北伐战争相关网络资料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 第2周:讲述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基本经过3. 第3周:分析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和影响4. 第4周:讨论北伐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5. 第5周:布置作业,进行教学评价九、教学后记1. 对北伐战争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大战役;(3)知道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2)通过地图展示,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路线和战役;(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伐战争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考,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视和平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1)国内外形势的发展(2)国共合作的形成2. 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大战役(1)北伐的发起和进展(2)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的败北(3)南京政府的成立3. 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1)统一全国的推动(2)国共合作的破裂(3)国民革命运动的深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大战役;(3)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北伐战争的过程和战役的细节;(2)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主要过程和重大战役、影响和意义;2. 展示法: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北伐战争;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国民大革命的发展;2. 提问:“什么是北伐战争?它为什么会发生?”二、教学内容讲解1. 讲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 讲解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重大战役;3. 讲解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三、课堂互动1. 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目的;(2)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取得的成果;(3)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表、资料等,分析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运用历史地图,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路线;(3)运用史料,探讨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2)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责任感;(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点1. 北伐战争的原因和目的;2. 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取得的成果;3. 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北伐战争的具体过程和路线;2. 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 教学辅助材料:北伐战争相关图表、资料、历史地图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北伐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原因和目的;(2)学生分享对北伐战争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目的;(2)学生通过查看图表、资料,分析北伐战争的背景。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目的;(2)教师运用历史地图,展示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路线;(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4.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北伐战争的具体过程和取得的成果;(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北伐战争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强调北伐战争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7. 课后作业(1)学生绘制北伐战争路线图,巩固对北伐战争过程的理解;六、教学拓展1. 比较北伐战争与其他历史事件的异同,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2. 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如国共合作、国民党统治的确立等;3. 探讨北伐战争中的著名将领和英雄人物,如蒋介石、周恩来、朱德等。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目的和主要过程。

(2)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成果。

(3)认识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了解北伐战争的过程。

(2)运用史料分析法,解读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伐战争相关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2)树立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北伐战争的背景:国内外形势、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 北伐战争的过程:主要战役、战略战术及成果。

3. 北伐战争的重要人物: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等。

4. 北伐战争的影响: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成果。

(2)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北伐战争中战略战术的应用。

(2)北伐战争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成果和影响。

2. 史料分析法:分析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3. 小组讨论法:探讨北伐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及历史价值。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与社会》相关章节。

2. 辅助资料:北伐战争相关地图、图片、史料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粉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出本课主题——北伐战争。

2. 讲授背景:介绍北伐战争的国内外形势,让学生了解战争发生的背景。

3. 过程讲解:详细讲解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战略战术及成果。

4. 人物介绍:介绍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人物,如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等。

5. 影响分析: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意义。

6.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北伐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及历史价值。

7. 总结提升: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本课主要内容有: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原因、过程及影响,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辛亥革命,对、共和观念有所认识。

但对于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这些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掌握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过程及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键信息。

2.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深入剖析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辅助教学。

3.资料:收集与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相关的资料,用于教学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于北伐战争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关键信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给出几个讨论题目,如:a.北伐战争的原因是什么?b.北伐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c.北伐战争的影响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重点问题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北伐战争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分析能力。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2. 课题所属年级:八年级3.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目的和主要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4.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成果和影响。

5.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国民革命的发展。

(2) 提问:什么是北伐战争?为什么发动北伐战争?2. 教学内容(1) 讲解北伐战争的背景:国内外形势、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 描述北伐战争的过程:主要战役、战略部署、兵力部署。

(3) 分析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推翻北洋政府、统一全国、促进国共合作。

(4) 讨论北伐战争的影响: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历史意义。

3. 教学活动(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相关内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4. 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三、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教材,绘制北伐战争的时间轴,概括重要事件和成果。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北伐战争的了解程度,包括背景、过程、成果和影响的掌握。

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分析其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3. 教学活动(续)(4) 观看北伐战争相关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北伐战争的认识和感受。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北伐战争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北伐战争知识的掌握。

4. 课堂小结(续)(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七、作业布置(续)1. 请学生结合教材,绘制北伐战争的时间轴,概括重要事件和成果。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1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1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和胜利进军2.叶挺独立团3.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4.国民革命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二、能力训练点1.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指导学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剖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进军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统一战线关系着中国革命的成败。

2.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新代理人,从民主革命者蜕变为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破坏革命统一战线。

中共主要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国民革命遭到了失败。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北伐的胜利进军(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2.难点(1)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2)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3.疑点1)北伐战争打垮了封建军阀,又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2)帝国主义为什么会与国民党勾结?(3)陈独秀为什么会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4.解决办法(1)关于北伐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让学生阅读课文中叙述的史实,进行综合概括,教师予以引导,得出以下结论:(1)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是一场正义战争,反帝反封建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正义之师必胜。

(2)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结果,两党齐心协力反对北洋军阀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3)北伐军中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4)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热情支援是战争胜利的保证。

(2)关于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内容,从敌我两个方面去找原因,也就是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在讨论完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应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国民党右派为什么要叛变革命?帝国主义为什么与国民党右派相勾结?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要害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史实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思考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认识革命的领导权是关系成败的关键。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时间、主要战场和目的。

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取得的成果。

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和行军路线。

运用历史资料,探讨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

学会使用历史思维,分析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了解国共合作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探究精神。

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时间、背景、主要战场和取得的成果。

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

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准备2. 资料:北伐战争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文献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北伐战争的原因是什么?”2. 讲授新课:通过PPT展示北伐战争的背景和时间。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和取得的成果。

讲解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如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等。

3. 课堂互动:让学生结合地图,分析北伐战争的行军路线。

提问学生:“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和认识。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北伐战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思维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北伐战争背景、原因和历史意义时的思考深度和逻辑性。

4.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评估学生对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北伐战争人教版八年级历史课堂教案

北伐战争人教版八年级历史课堂教案

北伐战争人教版八年级历史课堂教案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重点难点】重点:北伐战争。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国民革命歌或者观察歌词)设问:国民革命歌曲谱写了怎样的时代主题?这场革命取得了怎样成果?其结局如何?由此导入新课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教师讲述:京汉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中共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的方针是什么?(展示课件)学生回答: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展示课件)时间1924年,广州参会人员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内容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4.教师强调:新三民主义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进行的明确,因此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十一课北伐战争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十一课北伐战争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十一课北伐战争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中主要战役的经过及英雄人物的事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共合作,那么国共合作后,他们共同进行了哪些斗争呢?(2)学生回答:北伐战争。

2.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3.合作探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北伐战争中的战役或英雄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2)小组讨论,整理研究成果,准备进行汇报。

4.课堂展示(1)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示研究成果。

5.案例分析(1)让学生观看北伐战争相关视频,了解战役经过和英雄人物事迹。

6.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7.作业布置(1)让学生结合课文,梳理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北伐战争中英雄人物的事迹报道。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了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课后作业布置合理,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北伐战争的了解程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了解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3.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在课堂展示和作业完成中,表现出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目的和主要过程;(2)掌握北伐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3)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2)运用史料分析法,解读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3)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习北伐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3)深刻理解北伐战争对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意义,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内容1. 北伐战争的背景(1)国内外形势: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治动荡,列强的侵略和割据;(2)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

2. 北伐战争的过程(1)战争的发起: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北伐战争的发起;(2)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3)战争的结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促进国民大革命的高潮。

3. 北伐战争的影响(1)政治影响:国民政府的成立,实现南北统一;(2)军事影响:锻炼和培养了国民革命军,提高国防实力;(3)社会影响: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发展,提高民众觉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北伐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 教学难点:(1)北伐战争中史料的解读和分析;(2)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基本情况;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北伐战争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分享学习心得;3. 史料分析:运用史料实证,深入解读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4.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北伐战争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北伐战争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基本情况;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北伐战争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分享学习心得;4. 史料分析:运用史料实证,解读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5. 课堂小结:总结北伐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知道北伐的主要对象和基本路线。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成果,以及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2. 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基本路线3.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成果4. 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三、教学重点1. 北伐战争的主要原因和背景2. 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基本路线3.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成果4. 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四、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2. 如何分析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成果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北伐战争的历史图片和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成果。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对国民革命运动历史意义的思考。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知道北伐的主要对象和基本路线。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成果,以及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北伐战争的原因和背景国内外形势:国内外矛盾加剧,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国民党的成立:国共合作,推翻北洋政府2. 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基本路线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基本路线:广东出发,北伐长江流域,统一全国三、教学重点1. 北伐战争的主要原因和背景2. 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基本路线3.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成果4. 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四、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2. 如何分析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成果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北伐战争的历史图片和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成果。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共5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共5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共5篇)第一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内容,主要介绍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

其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有一定地位。

学习本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进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利益;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中国革命进程是艰巨的、曲折的。

【学情分析】从问卷调查和师生交谈中看出,学生对黄埔军校有一些了解,但对北伐战争知之较少。

由此可知许多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平时也很少读文史类课外书。

八年级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喜欢表现自我。

他们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已有一年多时间,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但有极少数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学生认知障碍点: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的概括和对国民革命失败的理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和指导学生自导自演历史情境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表演等,认识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北伐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掌握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史料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北伐战争的背景:国内外形势、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 北伐战争的经过:战略方针、重要战役、战果。

3. 北伐战争的结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促进国共合作。

4. 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为中国革命道路开辟新纪元、提高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和重要战役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史料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2. 运用地图教学法,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北伐战争的地理范围和战略方针。

3. 采用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探讨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北伐战争。

2. 讲授背景:介绍北伐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引导学生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3. 讲述经过:详细讲解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重要战役和战果,引导学生分析史料。

4. 分析结果:讨论北伐战争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意义。

5. 讲解历史意义:阐述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六、教学环节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2. 讲授背景:介绍北伐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引导学生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3. 讲述经过:详细讲解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重要战役和战果,引导学生分析史料。

4. 分析结果:讨论北伐战争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意义。

5. 讲解历史意义:阐述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伐战争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伐战争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目标】的三大武装起义。

主要介绍的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

重点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失败、某某国民政府的建立等问题。

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及北伐战争中表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对学生有重要思想教育意义。

2.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与历史的接触,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但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授课前让学生分组收集北伐战争小故事,课上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进行质疑、动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与方法】激情导入,引出主题展示图片(连战握手):2005年4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的北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微笑着伸出右手,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也微笑着伸出右手,两只手伸过最近处距离只有135公里的某某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

有人说,两党领导人的这次历史性握手,是国共两党走向第三次合作的起点。

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情况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一起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国共第一次合作)让同学们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二)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国共合作之后,在中某某苏联的帮助下孙某某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官学校。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展示幻灯片:(黄埔军校)军校校门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和课本知识及以往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孙某某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这副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后,让每组找一个代表讲述军校建立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和胜利进军
2.叶挺独立团3.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4.国民革命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二、能力训练点1.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指导学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剖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进军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统一战线关系着中国革命的成败。

2.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新代理人,从民主革命者蜕变为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破坏革命统一战线。

中共主要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国民革命遭到了失败。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北伐的胜
利进军(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难点(1)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2)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3.疑点1)北伐战争打垮了封建军阀,又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2)帝国主义为什么会与国民党勾结?
(3)陈独秀为什么会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4.解决办法(1)关于北伐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让学生阅读课文中叙述的史实,进行综合概括,教师予以引导,得出以下结论:(1)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是一场正义战争,反帝反封建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正义之师必胜。

(2)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结果,两党齐心协力反对北洋军阀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3)北伐军中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4)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热情支援是战争胜利的保证。

(2)关于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内容,从敌我两个方面去找原因,也就是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在讨论完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应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国民党右派为什么要叛变革命?帝国主义为什么与国民党右派相勾结?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要害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史实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思考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认识革命的领导权是关系成败的关键。

(3)对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理解。

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这是因为革命阵营内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的背叛,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

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

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教学过程:
1、(导入)问:这几天电视里的新闻提到最多的是什么?这场战
争针对是什么?
但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地也发生了象这样的一些事。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反对这场战争?
师: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场战争,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场战争。

那么这场战争针对是什么?人民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呢?
(新课)一、北伐战争
师:在1926年的广东革命根据地,到处传唱着这样一首歌,下面我们请我们班S同学给大家演唱一下。

大家欢迎。

师:谢谢!人们传唱这首《国民革命歌》,反映了当时人民的什么愿望?
师: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什么方式?)
生答:通过战争、武力
师:我们今天要学的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看北伐宣言
出示:《北伐宣言》摘录
问:由此我们可知国民革命军决定出师北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与当时人民心中的愿望是怎么样的?
师:北伐战争把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这说明了北伐战争具有什么性质?
师:北伐战争是民心所向,也说明了北伐战争的正义性。

师:这段话也告诉我们北伐战争针对的是什么势力?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战争的对象。

放第一段录象:北伐战争的对象
师:这就是北伐战争的对象,我们一起说出来。

看来敌人的力量很强大,北洋军阀们盘踞在中国东部最富庶的土地上,合计军队约有75万人,而国民革命军只有10万人,要想取得胜利还必须怎么办?(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


问:针对这种情况,假如你是主帅,你会采取怎么样的战略方针呢?或你会全面出击还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呢?
师:有了明确目的,有了主要对象,也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战争就要打响了。

战争是什么时候正式开始的呢?
师:那么革命的力量是否能够赢得这场战争?是怎样赢得这场战争的?
放第二段录象: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提示:要注意战争的策略、主战场、主要战役等
师:北伐军可以说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但为什么说只取得一定的胜利?
师:但到这一阶段,北伐军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请同学们思考:胜利的原因。

四人一组讨论。

总结:(1)国民革命是民心所向,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分析:在战争中,人民是怎么支持和配合军队的?
答:工农运动高涨
师:这时最著名的是什么?为什么第三次武装起义才成功?
师:在最大城市里推翻军阀统治,是工运史上光辉的一页,表现了工人阶级顽强的战斗力和强大力量。

(2)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分析:北伐军的主力先去攻打谁?
(3)北伐军英勇作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分析:尤其是叶挺独立团屡建奇功,赢得了什么荣誉?
他们到底取得了哪些战役的胜利?攻克了哪些战略要地?你知道叶挺独立团的骨干力量是哪些人吗?
(4)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结果,两党齐心协力反对北洋军阀也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分析:这场战争也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这样的大背景下取得胜利的。

师: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原因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发?(不求多)
(过渡)我们看到北伐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应该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继续前进。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那么是什么阻碍了这场战争的继续进展呢?
二、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问:国民党右派为什么要叛变革命?目的是什么?假如国共合作继续革命,最终全国政权就应该由国民党或共产党单独掌握呢,还是国共联合执政?
答:为了夺取全国的政权。

问:国民党右派为什么敢叛变革命呢?
分析:(1)孙中山去世了,使国民党右派反共、反国共合作活动就没有制约因素了。

每年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

问: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孙中山?
出示:孙中山“总理遗嘱”
师:孙中山先生的逝世对国民党右派反革命活动有影响,除此以外,还有什么使他们敢叛变革命呢?
(2)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支持。

师:大革命的发展使帝国主义看到北洋军阀的统治已无可救药,于是按照帝国主义一贯的对华政策,他们一方面积极干涉中国革命,另一方面他们又在积极物色新的代理人,谁最合适?(学生回答)当然是蒋介石。

问:蒋介石又是如何与帝国主义勾结的呢?
问:这种表示说明了什么?
(3)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共产党的这种消极的态度加速了反革命政变的到来。

再加上蒋介石掌握着部分权力,这些都使蒋介石野心勃勃,欲夺取全国政权。

师:国民党右派是怎么叛变革命的呢?其主要表现为两次反革命政变的发生,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和蒋介石另行成立了一个政府。

出示表格:两次反革命政变比较
分析:蒋介石的目的是政权,在政变后他在哪里建立一个新政府?其性质是什么?
师:在反革命政变中,反动分子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逮捕、屠杀、关押的图片
师:你知道反动分子气焰到什么程度吗?
放第三段录象:屠杀
师:反革命政变使共产党遭受巨大的损失。

在众多被杀害的共产党员中,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也牺牲了,他是被谁杀害的?
师:李大钊同志为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师:如果你是当时党内的主要领导人,当发现敌人举起屠刀要进行大规模屠杀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问:但当时陈独秀又是怎么做的呢?有什么具体行动?
师:此时的蒋介石、汪精卫已经成为革命的敌人,他们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叛变革命,彻底暴露了他们的右派真面目,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结果是什么?
生: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了。

师:还有呢?最终国民党右派是否实现了其叛变革命的目的呢?
师:什么时候?这个目的的实现,谁起到关键作用?
师:张学良改易旗帜,将过去的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
天白日满地红旗。

这一举动,历史上称为“东北易帜”。

这样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但仅是形式上而已,还有很多大小军阀盘踞在中国土地上。

师:北伐战争胜利了,大革命失败了。

这场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但为什么说大革命失败了?
师: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是为什么?因为它终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问:大革命为什么会失败?从中你能得出什么教训?
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壮大革命力量,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师:小结: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却失败了。

北伐战争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开展,主要表现为上海工人阶级第三次武装起义。

而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叛变革命,加上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促使大革命失败了。

但革命的理想和信念使共产党人从血泊中顽强地站起来,他们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了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共产党人又在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