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外设计制图与透视 第4章[65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阴影制图原理
第4章 阴影制图原理
4.1.3 点的阴影 点在承影面上的阴影实际上是过该点的光线延长后,与承影面的交点。当承影面
为投射面时,绘制点的阴影也就是绘制过该点的光线与承影面的交点,这称为线面交 点法。
如果点位于承影面H上,则其阴影与该点自身重合。点B与其阴影点B′、B″相重 合,点B′在H面上,点B″在P面上。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承影面,则过该点的光 线与其中某一承影面先交得的点才是真正的阴影,又称为真影,再与其他承影面交得 的点称为虚影。真影一般标为A1、a3等,虚影一般应加括弧来区分,如(AH)、(ah) 等。
4.1.4 直线的阴影 1.自由直线的阴影
在投影面上作直线的阴影时,可以分别绘制直线两端源自文库的阴影,然后连接两端点 在同一承影面上的阴影即可。
如果自由直线的阴影分布在两个承影面上,如同时分布在H面与V面上,则需要将 该直线的阴影在H面与V面的交线XO上中转,并要求得中转点XO。
第4章 阴影制图原理
首先,在直线AC上任意取一点定为点B,这里将点B定为AC的中点,根据点的阴影 绘制方法将直线AC上的点A、B、C的阴影绘制出来,其中点A的阴影点A′在H面上,点B 与点C的阴影点B′、C′在V面上,连接点C′与点B′并延长交XO于点XO,则得出直线AC 的阴影中转点。然后,连接点A′与点XO,就得到直线AC在H面与V面上的阴影A′XOC′。 当直线AC与V面平行时,则V面上的阴影与直线AC平行,也可以过点C′作直线AC的平行 线交XO于点XO,同样能得出中转点XO。
室内外设计制图与透视
第4章 阴影制图原理
学习难度:★★★☆☆ 重点概念:光线、投影、承影面、转折
章节导读
阴影制图是续基础设计制图之后又一重要组成部分,给 完成的平面图、立面图与透视图增添阴影,能使设计对象的 构造、层次更加醒目,让读图者一目了然,同时也提升了室 内外设计制图的品质。阴影有严谨且科学的绘制方法,阴影 的面积与投射方向由设计对象所处的位置、环境状况及光线 投射角度等因素决定。
此外,可以采用线面交点法来求得点在投影面上的阴影。点在投影面上的落影可 以先过点A′作L,过点a作l与ph相交于点a′,即为点A在P面上的落影的H投影,再过 a′向上作垂线,交L于点A′,即为点A在P面上的落影的V投影,点A′与点a′即为点A 的落影。
第4章 阴影制图原理
第4章 阴影制图原理
第4章 阴影制图原理
现在给某一立方体照射光线L,光线L的入射角度定为45°,被光线直接照亮的表面 称为明面,如BB′C′C、ABCD、AA′B′B,没有被光线照亮的表面称为暗面,如 AA′D′D、DD′C′C、A′B′C′D′。明面与暗面的交线CDAA′B′C′C称为明暗交界 线,明暗交界线的阴影称为影线,即aa′d′c′cda,影线上的点为影点。因此,表现 阴影需要具备光线、物体和承影面三个要素。
第4章 阴影制图原理
第4章 阴影制图原理
4.1.2 投射光线 形成阴影的光源主要有点光源与线光源两种,点光源由发光点向四周散发光线,
如灯光等,线光源的光线散发成平行状态,如太阳光对地面的照射,在设计制图中绘 制阴影通常采用线光源对设计对象进行照射。
现在,以V、H、W三个面围合成一个空间,分别与这三个面平行作一个立方体,其 对角线AO作为光线L的方向,即从右、前、上方向左、后、下方照射,光线L对V、H、W 面的倾斜角即约为35°,光线L在V、H、W上的投影l1、l2、l3与相应的面域夹角为45°, 这类光线就是常用的投射光线。在绘制阴影时,常用投射光线能方便制图,能较清晰 地反映出设计对象的阴影轮廓。在阴影绘制过程中,如果要得到投射光线对投影面的 真实倾斜角,可以参照图4-4所示的旋转法来求得,也可以利用光线L的一个投影得出 常用投射光线的倾斜角,倾斜角约为35°。
第4章 阴影制图原理
(3)侧垂线的阴影 侧垂线AB在V面上的阴影,与直线AB的V投影平行且长度相 等,直线AB与阴影A′B′的间距等于AB与V面的间距。
第4章 阴影制图原理
4.1 阴影制图基础
4.1.1 阴影形成的原理 在室内外设计制图中,准确绘制出阴影能使设计对象的形体结构更加明确,深入表
现形体构造的凸凹、转角等结构变化,区分构造的材质、明暗等外观特征,从而使图面 效果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阴影还能帮助设计者检查设计对象中构造的逻辑关系,对 于研究形体是否具有美感很有帮助。
第4章 阴影制图原理
(2)正垂线的阴影 正垂线在V面上的阴影与 光线L的V投影平行,即与XO轴成45°直线,而 在H面上的阴影与正垂线的H阴影平行,即与XO 轴垂直。正垂线在H面上的阴影与正垂线的H投 影的距离等于直线与H面的距离。如果点B在V 面上时,点B′即为直线AB在V面上的垂直阴影, 阴影从点B′开始向XO轴倾斜45°交XO于点XO, 点XO即为阴影的中转点,过点XO向下作垂线与 过点A向XO轴作45°斜相交于点A′,求得垂线 AB的阴影A′XOB′。如果点B不在V面上,并与 V面相距为L,则正垂线的阴影端点B′就离开 了AB的垂直投影点a,点B′与点a不重合,且 这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也为L。
总之,如果自由直线的阴影同时分布在H面与V 面上,就需要通过求得中转点来完 成阴影绘制。
第4章 阴影制图原理
2.垂线的阴影 垂线在阴影制图中一般可以分为铅垂线、
正垂线和侧垂线三种。 (1)铅垂线的阴影 铅垂线在H面上的阴影与 光线L的H投影平行,即与XO轴成45°直线,而 在V面上的阴影与铅垂线的V阴影平行,即与XO 轴垂直。如果点B在H面上,点B的阴影在H面上, 为点B′,阴影就以点B′开始倾斜45°交XO与 点XO,过点XO向上作垂线交过点A向V面作45° 斜线于点A′,则阴影A′XOB′就是铅垂线AB 的阴影。如果点B不在H面上,并与H面相距为Z, 则铅垂线的阴影端点B′就离开了AB的垂直投 影点a,点B′与点a不重合,且这两点之间的 垂直距离也为Z。当然,铅垂线AB与其阴影 A′XO的水平距离同点a至XO轴的垂直距离相等, 均为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