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化工原理课件.ppt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完整教材精品PPT课件

化工原理完整教材精品PPT课件

图1-1 煤气洗涤装置
1.1 概述
确定流体输送管路的直径, 计算流动过程产生的阻力和 输送流体所需的动力。
根据阻力与流量等参数 选择输送设备的类型和型号, 以及测定流体的流量和压强 等。
流体流动将影响过程系 统中的传热、传质过程等, 是其他单元操作的主要基础。
图1-1 煤气洗涤装置
1.1.1 流体的分类和特性
变,可视为不可压缩流体。 纯液体的密度可由实验测定或用查找手册计算的方
法获取。 混合液体的密度,在忽略混合体积变化条件下,
可用下式估算(以1kg混合液为基准),即
(1-2)
式中ρi ---液体混合物中各纯组分的密度,kg/m3; αi ---液体混合物中各纯组分的质量分率。
1.2.1 流体的密度
1.2.1.2 气体的密度 气体是可压缩的流体,其密度随压强和温度而变化。
2 本章应掌握的内容 (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2) 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适用 条件、解题要点;
(3) 两种流型的比较和工程处理方法; (4) 流动阻力的计算; (5) 管路计算。 3. 本章学时安排
授课14学时,习题课4学时。
1.1 概述
流体流动规律是本门课程的重要基础,主要原因有 以下三个方面:
气体的密度必须标明其状态。 纯气体的密度一般可从手册中查取或计算得到。当压
强不太高、温度不太低时,可按理想气体来换算:
(1-3)
式中
p ── 气体的绝对压强, Pa(或采用其它单位); M ── 气体的摩尔质量, kg/kmol;
R ──气体常数,其值为8.315;
1.2.1 流体的密度
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以ρ表
示,单位为kg/m3。

《化工原理》课件

《化工原理》课件
进行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在整个课程中的学 习成果。
学习资源
1 教材推荐
2 参考书目
除了《化工原理》教材外, 我们还推荐以下参考教材, 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化工 原理。
在课程中提供的参考书目 中,您可以找络资源
我们提供一些网络资源, 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工原 理和实际应用。
推荐使用《化工原理》教材, 该教材详细解释了化工原理 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
重要概念
1 反应原理
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和它们的原理,如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和酸碱反应。
2 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并学会 在化工过程中应用。
3 化学平衡
4 反应动力学
学习如何计算和控制化学反应中的平衡常数, 以及如何进行反应平衡的优化。
《化工原理》PPT课件
欢迎来到《化工原理》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化工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帮 助您理解化工流程和反应动力学。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掌握化工基本原理,理解反 应动力学,培养化工工艺设 计的能力。
课程概述
介绍化工原理相关的重要概 念和实际应用,涵盖质量守 恒、能量守恒和化学平衡等 方面。
教材介绍
掌握反应速率和化学动力学的概念,了解如 何改变反应速率和提高反应效率。
实际应用
化工工艺流程
了解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原理,包括物料流动、反 应控制和产品分离等关键步骤。
催化剂的应用
探索催化剂在化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如何选 择和使用催化剂以提高反应效率。
课程评估
课堂作业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通过完成课堂作业,巩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 用能力。 进行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化工原理的掌握程度。

南京大学化工原理课件

南京大学化工原理课件
q=1 0 < q <1 q=0 q>1 D
F
q<0
W
xw
xF xD
R'一定时,q值对提馏段操作线的影响
七、塔顶液相回流比的选择
(一)全回流与最小理论板数 R →∞时,
L R 1 V R 1
xD 0 R 1
D0
操作稳定:F=0,W=0
L qF L L 1 V V 1 q F V
x
1 y
y

塔顶 塔底
(三)相对挥发度与理想溶液的y-x关系式
②一般情况下,y>x即α>1,
③ α=1时;
④ 液体的正常沸点差越大,则相对挥发度也 越大。
三、非理想溶液汽液平衡关系
(1)正偏差溶液
蒸汽压
pA pB
0 pA
pA
pB
0 pB
0
x
1.0
正偏差严重时形成具有最低恒沸点的溶液
(三)气、液相回流
③回流的作用
思考题:为什么只需要部分回流而不必全部回流? (唯有如此,塔顶和塔底才有产品,否则没有工业意义)
• (四)精馏塔设备 精馏塔是提供混合物气、液两相接 触条件、实现传质过程的设备。 • 板式精馏塔 • 填料精馏塔
第三节 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与分析
• 一、全塔物料衡算
理论板数9
加料板5
步骤: 1.画相平衡线和 操作线; 2. 作 阶梯。
q q 1
xf
f
xD R1
xW
xF
xD
六、回流比与进料热状态对精馏过程的影响
QC
L RD
V R 1D
D, xD
QD

《化工原理》教学PPT

《化工原理》教学PPT

化工原理教学PPT一、引言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了化工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本教学PPT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化工原理的重要性,学习化工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从而为将来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化工原理的概述1.化工原理的定义–化工原理研究化工过程中的物质转化、传递和分离等基本原理。

–化工原理是化工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

2.化工原理的重要性–化工原理是其他高级课程的基础,如化工反应工程、化工传递过程等。

–化工原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1.物质转化–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原料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产物。

–物理变化:物质的特性改变,但化学组成不变。

2.物质传递–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

–质量传递:物质在空间中的传递。

–热量传递:热量在物体之间的传递。

3.分离过程–分离物质混合物中的组分。

–常见的分离过程包括蒸馏、萃取、结晶等。

四、化工原理的应用1.化工生产–化工原理在化工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在炼油过程中,化工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高效的分离装置。

2.环境保护–化工原理在环境保护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了解化工原理,可以设计有效的废水处理装置,减少环境污染。

五、化工原理的学习方法1.基础知识的学习–化工原理是一个基础课程,需要学生先掌握基础知识。

–通过课堂学习、课后阅读和实验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工原理。

–参与实践活动,如实验、工程设计等,提高实践能力。

3.积极参与讨论–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可以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

–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共同学习。

六、总结本教学PPT简要介绍了《化工原理》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以及其在化工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同时也提供了学习化工原理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工原理》PPT课件

《化工原理》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17
返回
用压缩空气将密闭容器(酸蛋)中的硫酸压送至敞口高位槽,
如附图所示。输送量为0.1m3/min,输送管路为φ38×3mm的无缝钢
管。酸蛋中的液面离压出管口的位差为10m,且在压送过程中不变。 设管路的总压头损失为3.5m(不包括出口),硫酸的密度为1830 kg/m3,问酸蛋中应保持多大的压力?
m3/s或m3/h。
2 、质量流量mS : 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任意截面的流体质量,
二、流速
kg/s或kg/h。
1、平均流速u :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所流经的距离,
m/ s。
2、质量流速G :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单位截面积的流体质量,
三、相互关系: kg/(m2·s)。
mS=GA=πd2G/4
VS=uA=πd2u/4
流体流动应服从一般的守恒原理:质量守恒和能 量守恒。从这些守恒原理可得到反映流体流动规律 的基本方程式
连续性方程式(质量守恒)
柏努利方程式(能量守恒)
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程式,请大家注意。
精选返课件回ppt
2
1-2-1 流体的流量与流速
一、流量
1、体积流量VS : 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任意截面的流体体积,
8
1-2-3 定态流动系统的质量守恒——连续性方程
精选课件ppt
流体流速与 管道的截面 积成反比, 截面积越大 流速越小, 反之亦然。 管内不同截 面流速之比 与其相应管 径的平方成 反比。
例1-9 7
【例1-7】 在稳定流动系统中,水连续从粗管流入细管。粗管内径
d1=10cm,
细管内径d2=5cm,当流量 为 4×10 - 3m3/s 时 ,
精选课件ppt

化工原理-精选版课件.ppt

化工原理-精选版课件.ppt
1、牛顿型流体与非牛顿型流体;
2、层流内层与边界层,边界层的分离。
化工原理
本章 内容
2019/12/17
1.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1.2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1.3 流体流动现象 1.4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 1.5 管路计算 1.6 流速和流量测量
化工原理
第一节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1 流体的密度
化工原理
3、液体密度的计算 通常液体可视为不可压缩流体,其密度仅随温度略有变化 (极高压强除外)。 (1)纯组分液体的密度其变化关系可从手册中查得。
(2)混合液体的密度
取1kg液体,令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率分别为:
xwA、xwB、、xwn ,
当m总 1kg时,xwi
其中xwi
mi

2019/12/17
化工原理
流体流动是最普遍的化工单元操作之一,研究流体流动问 题也是研究其它化工单元操作的重要基础。
掌握 内容
1、流体的密度和粘度的定义、单位、影响因 素及数据的求取;
2、压强的定义、表示法及单位换算; 3、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柏努
利方程及应用; 4、流动型态及其判断,雷诺准数的物理意义
2019/12/17
化工原理
5、 与密度相关的几个物理量
(1)比容: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体积,用υ表示,单
位为m3/kg。
mi m总
假设混合后总体积不变:
2019/12/17
V总

xwA
A

xwB
B

xwn m总
n m
化工原理
1 xwA xwB xwn
m A B
n
——液体混合物密度计算式

化工原理教学ppt课件

化工原理教学ppt课件

*清华,周荣琪等编《化工原理学习指引》
*TQ02H96《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TQ02-44 H5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TQ022.1H2《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
TQ02 70《化工原理操作型问题的分析》
精选PPT课件
4

化工原理教学资料
精选PPT课件
5
化工原理
2708.9 kJ/kg ,120 °C 饱和水的焓值为 503.67 kJ/kg .
基准:s
控制体: Q1
25 °C 溶液 Q2
1.0kg/s
120 °C
QL
饱和水蒸汽
120 °C 饱和水
80 °C 溶液 Q4
1.0kg/s
精选PPTQ课3件
28
作热量衡算:
随物料带入换热器的总热量: Qi=Q1+Q2 其中: Q1=0.0952708.9=257.3kW
适用于间歇过程(kJ)、连续过程(kW)
精选PPT课件
25
方法:
(1)确定控制体(范围)
(2)确定衡算基准
由于焓是相对值,故应
(3)指明基准温度,基准状态。
通常以0°C、液态为基准。
(4)列出衡算式
精选PPT课件
26
[例] 在换热器里将平均比热为 3.56 kJ/(kg.°C)的某溶液
自25 ℃加热到80 ℃ ,溶液流量为 1.0 kg/s 。 加热介质为
精选PPT课件
30
∴ 热量损失百分数 =
13.7 *10% 0
25.7347.8
=6.54%
精选PPT课件
31
绪论小结
• 化工原理在学科体系的地位与作用 • 化工过程与单元操作 • 《化工原理》课程 • 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 物料衡算 • 能量衡算

南京大学化工原理课件

南京大学化工原理课件

第四节 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与干燥速率
三、速率控制
(一)表面汽化控制 某些物料,如纸、皮革等,其内部的水分能迅速地 达到物料的表面,因此水分去除为物料表面上水 分的汽化速率所限制。 (二)内部扩散控制 某些物料如木材、陶土等,其内部扩散速率较表面 汽化速率小,当表面干燥后,内部水分不能及时 扩散到表面,这种情况,必须设法增加内部的扩 散速率,或降低表面的汽化速率。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I = Ig+ IvH= cg t + (cvt + r0) H=(cg +cv H) t + r0 H (13-5a)
r0 —— 水在0 ℃时的汽化潜热,
SI制r0 =2492 kJ/kg,
工程制r0 =595 kcal/kgf。 I = (1.01+1.88H)t + 2492 H I = (0.24+0.45H)t + 595 H
第四节 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与干燥速率
二、固体物料的干燥机理
(2)毛细管理论
▲ 主要论点: 多孔性物料具有复杂的网状结构的孔道,水分在多孔性物 料中的移动主要依靠毛细管力。 多孔性物料的干燥过程较好地符合这一理论。
R C B R C B
D
E O X
E O
多孔性陶制平板的干燥速率曲线
X
非多孔性粘土板的干燥速率曲线
对一定状态的空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对不饱和空气: t> tas= tw> td; 对饱和空气: t= tas= tw= td;
二、湿空气的湿度图及其应用
(1)等湿度线 (2)等焓线 (3)等温线 (4)等相对温度线 100%饱和空气线 (5)水蒸汽分压线
• (二)焓湿图的使用法

《化工原理课件PPT》

《化工原理课件PPT》
学习化工反应器的设计原理和 步骤,了解反应条件对反应器 性能的影响。
反应器工艺控制
探讨化工反应器的工艺控制方 法和策略,以实现理想的反应 效果。
化工与环境保护
1 绿色化工的概念
了解绿色化工的原理和目标,探索可 持续发展的化工工艺。
2 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
研究废物处理方法和资源回收技术, 以实现环境友好的化工生产。
解析蒸馏的原理和操作,探讨不同类型的蒸馏 工艺。
结晶和结晶工艺
研究结晶的原理和条件,学习如何设计和控制 结晶工艺。
其他分离纯化技术
介绍其他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如吸附、过滤 和离心等。
化工反应器的设计与工艺
反应器的类型
研究不同类型的化工反应器, 如批量反应器、连续流动反应 器和固定床反应器。
反应器的设计原理
3 环境影响评估
探索化工工艺对环境的影响评估方法,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损害。
化工原理课件PPT
化工原理课件PPT 大纲:介绍化工原理的概念和作用,化学反应与热力学基础, 化学平衡的计算与应用,反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化学反应与热力学基础
1 速率与能量变化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并探 究能量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过程。
2 巨正则系综和简正则系综
通过统计力学的概念来研究热力学性 质和化学平衡条件。
固-液-气体系的物质传递
固-液传质
研究固-液传质过程,如溶剂浸提 和吸附等。
气体吸收
探索气体吸收的原理和机制,解 析不同条件下的吸收过程。
萃取和蒸馏
学习萃取和蒸馏的原理和应用, 研究不同类型的分离工艺。
工业材料与化学品的分离纯化
萃取工艺
介绍萃取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探讨不同类 型的萃取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J/kg( SI制)
第一节 概述
1.2 本质 本质:水分从物料表面向气相转移的过程。干燥过程是传
质和传热相结合的过程(热、质反向传递),干燥速率同时 由传热速率和传质速率所支配。
必要条件:被干燥物料表面上的蒸汽压超过空气主体的水 汽分压,即pw> pv。
Δp =( pw- pv)↑, 干燥速率↑
第一节 概述
1.3 分类
注:由于焓值只有相对量没有绝对量,故存在基准问题,由物化知 识可知焓值取物质常态为基准态,即0℃的空气和液体水(非蒸汽),
Ig=cg(t -0)= cg t ,Iv=cv(t -0)+ r0
I = Ig+ IvH= cg t + (cvt + r0) H=(cg +cv H) t + r0 H
(7-16)
(4)介电加热干燥 将需要干燥的物料置于高频电场内,依靠电能加热物料并
使湿分汽化。此法由于加热的能量是由高频装置产生的,其 所需的费用较大,故在工业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5)冷冻干燥 物料冷冻后,使干燥器抽成真空,并使载热体循环,对物
料提供必要的升华热。
第一节 概述
2 对流干燥流程及其经济性

空气:载热体、载湿体 经济性:能耗和热的利用率
为水汽与干空气的摩尔数之比,其中p为湿空气的 总压。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2. 湿度
定义:单位质量干空气中含有水汽的质量为湿度或
湿含量,记为H。 H M v nv M g ng
(7-4)
对理想气体,摩尔比等于分压比,所以湿度又可写成下式:
nv pv pv ng pg p pv
H M v pv M g p pv
加料(1)传导干燥 Nhomakorabea能通过传热壁面以传导方式传给与 壁面接触的湿物料。
优点:热能利用程度较高; 缺点:与金属壁面接触的物料在干 燥时易形成过热而变质。
刮刀 加热蒸汽
产品 传导干燥—滚筒干燥器
第一节 概述
(2)对流干燥 热能以对流方式由热空气传给
与其直接接触的湿物料,产生的 蒸汽也由热空气带走。
优点:热空气的温度调节比较 方便,物料不至于被过热。
度升高1℃ 所需的总热量,称为湿空气的比热,简称湿比热。
cH = cg+ cvH
cH —— 湿空气的比热,kJ/(kg绝干空气·℃); cg —— 干空气的比热,kJ/(kg绝干空气·℃); cv —— 水蒸汽的比热,kJ/(kg水蒸气·℃); H —— 湿度, kg水汽/kg绝干空气。 在工程计算中, cg、 cv通常取为常数,
饱和湿空气
当总压p一定时,H随及温度t而变,在一定总压p下,只
要知道 、 t就可求H 。
饱和湿度
Hs
0.622
ps p ps
H 0.622 ps
p ps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二)湿空气的比体积、比热容和焓
1. 湿比容:单位质量干空气和其所带的kg水蒸汽的
体积之和。
湿空气的体积 vH 湿空气中干空气的质量
第七章 干燥
第一节 概述
1 干燥的目的、本质及分类
1.1 目的
将湿固体物料除去湿分(水或其他液体)——去湿。
去湿的方法: (1)机械去湿,即通过压榨、过滤、离心分离等方法去湿, 这是一种低能耗的去湿方法,湿分的除去不完全。 (2)热能去湿,即借热能使物料的湿分汽化,并将汽化产 生的蒸汽由惰性气体带走或用真空抽吸而除去的方法,简称为 干燥。
Hp
(0.622 H ) ps
t 相同, ps不变,H相同,p↑,↑,吸收水汽能力↓,
不利于干燥。因此干燥操作经常在常压或真空条件下进行。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3. 相对湿度
pv
ps
(7-3)
0≤ ≤ 1。相对湿度可用来衡量湿空气的不饱和程度。
=0,即pv =0,为绝干空气;
=1,即pv = ps,此时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达到最大值,为
cg=1.01 kJ/(kg·℃), cv=1.88 kJ/kg·℃,则
cH = 1.01+ 1.88H ( kJ/(kg·℃) ,SI制)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3. 湿空气的焓I
I = Ig+HIv
I —— 湿空气的焓,kJ/kg绝干空气; Ig —— 绝干空气的焓,kJ/kg绝干空气; Iv—— 水蒸汽的焓,kJ/kg水蒸汽; H——湿度, kg水汽/kg绝干空气。
空气
预热器
干燥器
湿物料
对流干燥流程示意图(并流、连续)
废气 干燥产品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一、湿空气的性质
(一)湿空气中湿含量的表示方法 1. 水蒸汽分压pv(kPa)
空气中水蒸汽分压pv↑,水汽含量就越高,根据 分压定律, pv与干空气分压pg之比
pv pv nv pg p pv ng
[H]=kg水汽/kg干空气。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H 0.622 pv p pv
饱和湿度:
Hs
0.622
ps p ps
H 0.622 pv p pv
pv ps
H 0.622 ps p ps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思考:在t、H相同的条件下,提高压强对于干燥操作是 否有利?为什么?
缺点:热空气离开干燥器时尚 带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热能,因此 对流干燥的热能利用程度比传导 干燥差。
至分离器
加料
出料 分布板
热空气
第一节 概述
(3)辐射干燥 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器发射到达湿物料表面,被湿物 料吸收后又转变为热能将水分加热汽化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优点:生产强度大,产品干燥均匀而洁净,设备紧凑使用灵 活,可以减少占地面积,缩短干燥时间。 缺点:电能消耗大。
m3湿空气 k g干空气
ng
nv
1 Mg
H Mv
kmol湿空气 kg干空气
vH
22.41
1 Mg
H Mv
T 273
101.325 p
vH
0.773 1.244 H T
273
101 .325 p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2. 湿空气的比热容cH 在常压下将1kg的绝干空气和其所带有的Hkg水蒸汽的温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I = Ig+ IvH= cg t + (cvt + r0) H=(cg +cv H) t + r0 H (13-5a)
r0 —— 水在0 ℃时的汽化潜热, SI制r0 =2492 kJ/kg, 工程制r0 =595 kcal/kgf。
I = (1.01+1.88H)t + 2492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