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其成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其成因

摘要: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石和竞争力的基础,发展先进的制造业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发展高地,省域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各有其特点和优势。

关键词:江苏省制造业空间分布

江苏省地处长三角,沿江靠海,交通发达,人才优势突出,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较完备的工业制造体系和充裕的产业发展资本。按照传统的经济区划方法,江苏省通常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苏南地区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五市,人口3027 万;苏中包括扬州、泰州、南通三市,人口1721 万;苏北包括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徐州五市,人口3024 万。

由于改革开放早,江苏省在发展制造业方面已去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江苏制造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发展高地,在制造业的支撑和带动下,江苏GDP总量在从2001年的9456.84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30312.61亿元,8年间翻了3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8.14%;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在2001年、2002年、2003年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连续跨越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2004年之后保持稳定的增长,2008年达到了15982.2亿元。但是,从省域内部发展的协调性来看,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是苏北、苏中、苏南差距大的问题,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省域制造业的空间分布特点造成的。

一、苏南制造业

苏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位居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是江苏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和带动力量,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7年,苏南已总体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继续影响江苏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快慢。

苏南地区地处长三角地区核心地带,邻近上海,有利于接受上海的经济辐射,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并且有实力强大的经济腹地。该地区交通便利,城市密集,基础设施齐全,人力资本丰富,公共服务、政府服务效率高。所以苏南在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及其配套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占有比较优势。现在苏南的优势产业主要有电器机械及电子设备制造、金属冶炼及制造业、石化医药工业、电力热力及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纺织业等其他制造业。在传统制造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苏南各市正积极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苏州为例,现在苏州的高新制造区已成遍地开花之势,例如拥有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昆山经济开发区,长三角地区外资和台资投资最为集中

的区域——苏州中新工业园,以及汇集飞利浦、明基、佳能、索尼、松下等国际著名IT企业工厂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苏州高新区。

苏南制造业发达的原因:

1.苏南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之称,发达的农业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而且近代以来苏南地区较早的与西方工业国家接触,近代工业发展早。

2.改革开放后,苏南的乡镇企业抓住机遇异军突起,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创造了领先全国而又久盛不衰的“苏南速度”。

3. 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后,苏南把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第二次机遇,及时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发展机遇,主动与浦东开发开放相呼应、相对接,先后建立了大批开发园区,并迅速将开发园区建成了外资高地和产业高地,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态势。

4. 主动接受国际产业转移,打造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

二、苏中制造业

苏中在地理位置上承南启北,是沿江、沿海两大经济带的结合部,也是沟通苏南、苏北两大区域的重要过渡带,具有接受上海、苏南的辐射,并向苏中腹地和苏北传递的重要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苏中人民振奋精神、谋求发展,快速崛起呈现良好势头。

苏中地区的主要制造业有纺织业、电器机械及器械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其制成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近年来,苏中依靠优势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已经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筑业是苏中传统优势产业,企业规模和实力不仅在全省首屈一指,在全国建筑市场也享有“特别能战斗”和“铁军”等美誉。苏中的建筑业生产总量由2000年的623.19亿元增至2007年的3143.44亿元,建筑业产值占全省的份额从40.5%升至44.8%,南通市是省政府2007年授予“建筑强市”称号中的唯一省辖市。船舶产业作为最终产品代表制造业的水平和实力。苏中抓住沿江、沿海开发的机遇,实行远洋船舶制造与内河船舶制造并重,形成了扬州以散货船为主、南通以大型船舶制造为主、泰州则以集装箱船和大型油轮船舶建造为主的产业结构分工格局,苏中船舶制造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时期,2007年规模以上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工业销售收入占全省的66.3%。

苏中地区制造业布局的成因:

1.地理因素方面苏中既得益于长江,又受制于长江。长江给苏中带来了航运之便和水源之利,也成为接受上海、苏南辐射和交流的一道天然屏障。

2.特色产业发展为快速崛起提供重要支撑。

3.江海联动开发为快速崛起提供发展机遇。

三、苏北制造业

苏北地处长江以北,地域广阔,农副产品、矿产、土地、海洋等资源丰富,且人力资源成本较低,拥有“临港、沿线、依桥、托海”的交通优势。在“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小省”的江苏,苏北在发展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加工业和制造业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和巨大潜力。

苏北有明显优势的行业主要是农林牧渔业、采选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家具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及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虽然近年来江苏依托沿海和沿江开发战略,不断加大苏北开发力度,促进苏北地区整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以徐州为代表的苏北制造业板块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形成了一批国内领先的制造业特色行业(如徐州的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但是,目前苏北制造业的发展依然依赖于地理位置优势和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与东部制造业强省的发展速度相比明显滞后,尤其在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上,苏北与苏南城市差距仍在逐步拉大。因此,苏北制造业在已有国家政策扶持基础上,亟待加快其自身发展,逐步缩小与苏南城市间的区域差距。

苏北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成因:

1.交通落后,社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工业基础薄弱。

2.教育相对落后,居民综合素质不高,人才短缺,缺乏创新能力。

3.长期以来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江苏制造业的发展是迅速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江苏制造业的结构在不断的变化着,南北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苏南基础雄厚,但可以利用的资源已经十分紧张,发展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制造业产业符合苏南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苏中与苏北基础薄弱,人口众多,在适当的引进两高、两低产业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促进当地劳动人口的就业,提高人民的收入,如此,不但可以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可以推进江苏全面小康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