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人工育苗

合集下载

4 第三章 贝类的苗种生产

4 第三章 贝类的苗种生产



二、人工育苗的基本设施
三、水的处理
四、贝类幼虫的饵料及培养
五、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六、育苗过程 七、稚贝的中间培育
一、贝类人工育苗场的选择与总体布局
(一)建场申请与环境评估

建设育苗场并正确选址,首先要获得的许可,申请 过程中有许多工程和环境方面的手续要审批,在规 划工程进度时在时间上要留有余地,申请前必须做 好可行性论证和环境评估
2. 垂直分布:一般分布在海水上层—光照层,与幼虫 趋光性及饵料分布有关 3. 季节分布:贝类浮游幼虫出现数量有明显季节变化, 与其繁殖季节有关,不同贝类不一样
(三)影响浮游幼虫的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

水温
饵料
(四)贝类幼虫的生物学意义

扩大分布范围,保持种族兴旺
二、瓣鳃类的半人工采苗
(一)半人工采苗的原理
(五)其它设备
1.水质分析室及生物观察室

常规水质分析(DO、pH、NH4 –N 盐度、水温、光照 等)和生物观察(包括测量生长、观察摄食、统计 密度)的仪器和药品。
2.附属设备

包括潜水泵、清贝机、筛绢过滤器、清底器、塑料 水桶、水杓、浮动网箱、采苗浮架、采苗帘和网衣 等
清贝机

用于清除贝类贝壳表面的杂藻、杂贝和其他附着生物。采用 滚轴式手摇旋转或电动旋转的方法,利用贝类贝壳间相互的 摩擦和滚轴钢板网的摩擦,达到清刷的目的。适用于亲贝的 清刷除污 由三部分组成


水泵的进出水管道 为铁管、塑料管、PVC管、胶管或 陶瓷管,严禁使用含有毒质的管道。抽水笼头应置于 低潮线以下
3.沉淀池与贮水池

沉淀池可建在地面以上,常建于高位,兼作高位水池。 沉淀时间不少于24h, 在48小时以上为好。贮水池一般 建于地上,建成高位池。 池子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砖、石砌,池底应有1~3 %的坡度,便于清刷排污。为达黑暗沉淀,沉淀池顶 加盖。池下部布设排污口和供水口,顶部应设有溢水 口。沉淀池和贮水池最好都分成2-3个独立的单元,以 方便轮换使用。

纵肋织纹螺人工育苗试验

纵肋织纹螺人工育苗试验

纵肋织纹螺人工育苗试验纵肋织纹螺(scientific name: Cryptochiton stelleri)是一种珍稀的海洋贝类,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地区。

它的壳面呈现出纵肋和织纹相间的美丽纹理,因而备受人们喜爱。

受到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的影响,纵肋织纹螺的数量逐渐减少,已经濒临灭绝的危险。

为了保护这种珍稀物种,科研人员开始尝试进行纵肋织纹螺的人工育苗试验。

人工育苗是一种通过人为控制环境、促进生物繁殖的方式,以增加种群数量的生物学方法。

针对纵肋织纹螺这种珍稀物种的试验,旨在通过科学手段,以期增加其数量,进而达到保护其种群的目的。

本文将对纵肋织纹螺人工育苗试验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保护行动的意义与进展。

一、纵肋织纹螺的生态特征纵肋织纹螺是一种生活在潮间带岩石上的贝类,属于软体动物门、多板纲、瘤足目、纵肋织纹螺科。

它的主要特征是壳面呈现纵肋和织纹相间的图案,壳面颜色多变,有乳白色、淡黄色等。

它的体形扁平,身体呈长条状,橙红色的足、瘤足和两根触角鲜明醒目。

纵肋织纹螺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贝类,其特有的外形和美丽的壳纹使得它备受人们喜爱。

在自然环境中,纵肋织纹螺以藻类为食,是一种杂食性动物。

它们常常生活在潮间带的礁石上,利用坚硬的舌齿吃食藻类,并通过体壁上的细小管状足以及壳体上的多个气孔进行气体交换。

受到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的影响,纵肋织纹螺的数量逐渐减少,已经濒临灭绝的危险。

纵肋织纹螺的数量减少与人类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直接相关。

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科研人员开始尝试进行纵肋织纹螺的人工育苗试验。

人工育苗试验的意义如下:1. 保护珍稀物种:纵肋织纹螺是一种珍稀的海洋贝类,其数量急剧减少已经濒临灭绝的边缘。

通过人工育苗试验,可以增加其数量,从而有效保护这一物种。

2. 促进生态平衡:纵肋织纹螺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是藻类的主要捕食者,对于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增加纵肋织纹螺的数量有助于促进海洋生态平衡。

贝类育苗单胞藻培养技术

贝类育苗单胞藻培养技术

2013.6饲料与添加剂辽东学院农学院 罗永成贝类育苗单胞藻培养技术随着贝类人工育苗技术的发展,单胞藻饵料的培育已成为育苗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在贝类人工育苗过程中,需要培养大量的优质单胞藻作为幼体贝的饵料。

单胞藻培养的好坏,直接影响育苗的成败。

一、一级培养(保种室)1.培养设施 为在贝类人工育苗季节保存高纯度的优质藻种,育苗厂应具备专用的保种室,其面积大小依据规模而定。

保种室四面用玻璃窗采光,并加装人工光源,以备阴雨天光线不足时使用。

若是透明玻璃钢瓦屋顶的保种室,则在夏季高温时,会因光线太强和室温过高而抑制单胞藻生长,甚至“烫死”单胞藻,因此屋顶应设遮光设施。

室内应配有温度计,保种常用5000毫升三角烧瓶,用煮沸过滤海水。

保种室应储备以下用品,酒精棉、脱脂棉、筛绢网(300目)、显微镜、滤纸等器材,另在保种室旁配置专门的配药房,面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保持配药房整洁干净。

2.培养条件 保种时每天需摇瓶3~4次,防止菌膜产生。

培养架上安装日光灯做光源,以备自然光不足时补充,强光照射用白窗帘遮光。

保种室的温度应控制在单胞藻的适温范围内,一般在北方应具备升温设施,使硅藻保持在16~18℃,金藻保持在20~22℃。

3.培养方法和步骤 培养容器内外先用稀H C剂清洗,再用淡水冲洗。

用300目的筛绢网把脱脂棉包裹在内过滤海水,然后用淡水冲去瓶外的生海水,放在电炉上加热消毒,海水煮沸后停5分钟至水泡消失,然后再加热煮沸,至水泡消失。

这样对细菌和原生动物的杀灭比较彻底,冷却备用。

4.营养盐 金藻、硅藻营养盐配方:分别配制甲液和乙液,然后按比例进行混合后使用。

甲液配方:三氯化铁6克、氯化锰1.5克、硼酸150克、钠盐220克、硝酸钠500克、硫酸二氢钠200克、微量金属溶液5毫升、蒸馏水5000毫升;乙液配方(微量金属溶液):氯化锌4克、氯化钴3克、钼酸铵1.5克、硫酸铜1.5克、蒸馏水200毫升。

将消毒冷却后的甲液与乙液按100∶1的比例混合,如果培育金藻每1000毫升营养液需加入维生素B 1(0.1克/支)和维生素B 12(0.5毫克/支)各一支。

第四章 贝类人工土池育苗与天然采捕

第四章 贝类人工土池育苗与天然采捕

采捕野生贝苗时,利用刮板和甜苗网作 为采苗工具,落潮后,在选定的海滩上 顺次刮起滩面,约0.5 cm厚的泥层,并经 常甩动网袋,使细泥由网眼漏出。刮到 三分之一袋时,拿到预先挖好的水坑或 水渠内洗涤,将袋内的砂及贝苗倒在筛 内筛去粗砂、碎壳及蟹、螺等敌害生物, 经取样计数后即可播苗放养。也有在半 潮时用推苗网推苗,满潮时用船带着拖
第四章 贝类土池人工育苗和 采捕野生苗
第一节 贝类的土池人工育苗
土池人工育苗是在露天下进行的,面积 大,洗卵和清除敌害工作比较困难,人 工控制程度较差。但这种方法设备简单, 成本低,是比较多快好省的大众化育苗 方法,又称半人工育苗。该法一般多用 在双壳类的苗种生产上。
一、育苗场地的选择
1、位置 应建在高潮区或高、中潮区交界的地 方。无洪水威胁,风浪不大,潮流畅通。有淡 水注入的内湾或海区,地势平坦的滩涂为最好。
4、越冬保苗 在北方,12月至2月,水温 下降,常达零度左右,对体小抵抗力低 的稚贝威胁很大。因此,冬季必须提高 水位,加大水体,保温越冬。
5、敌害防除 稚贝期敌害很多,如鱼蟹 类、桡足类、球栉水母、沙蚕、浒苔、 水鸟等。
①鱼蟹类 如蛇鳗、鰕虎鱼、河豚、梭鱼 等鱼类以及梭子蟹、青蟹等蟹类常吃食 贝苗,应在进水时,设密网滤水,以减 少鱼蟹类的危害。
野生蛏苗的采集是从立冬开始,至大寒
前后结束。采苗方法是用淌苗袋,长 120cm,宽40cm,网袋口有3 cm宽的梯 形竹框,刮泥的刮板宽8 cm,长24 cm, 用毛竹制成。淌苗袋按网目大小可分为5 种规格(表19),根据蛏苗的大小选用不同 规格淌苗袋洗苗。立冬至小寒之间,1 kg 苗有20~30万粒,刮土深度l~3cm,然
其它生物敌害的防治,可利用晚间开闸 门放水之机,排出池外,睛天刮大风时, 球栉水母及沙蚕集中在背风处可用手操 网捞捕。对于蟹类等,可把水抽干人工 捕捉之。

贝类育苗中单胞藻饵料的稳定供应

贝类育苗中单胞藻饵料的稳定供应
瓶 颈 ,而 贝类 人 工育 苗 的关键 在 于单 细胞 藻类 的培 养 ,如 何提供优质稳定 的单细胞藻类决定着 贝类 人工 育苗 的成 败 。在西施舌和双线 紫蛤人工育苗生产过程 中,常因藻类供应不足 导致 育苗失败 。本文拟从 单胞 藻培养和 贝类 人工育苗 中藻类 的投 喂两方面来探讨单 胞藻培养技术在 贝类 人工育苗 中的应用 。
后停 止加 热 ,然后 加 入 1 5 0 微 克维 生素 B 、2 0 0 微 克
维生素 B 。 。 ,放置备用 。 ( 2 ) 一 级培养 。将砂 滤海 水经脱 脂棉 过滤后 ,直 接 倒 入 已清洗 干净 的 5 0 0 0 毫 升三 角烧 瓶 ,放在 光波 炉 中加热 ,煮沸 2 ~3 分 钟 ,用牛 皮纸 盖住 瓶 口,冷
却后 待用 。接种 时 间一般 选择 在上 午 8 —1 0 时进 行 。 按每 1 0 0 0 毫 升 消毒 海水 加 入 1 . 3 毫升 配制 好 的营 养 液 ,摇匀后 按 l: 2的比例接 入藻 种 ,将接 种好 的三
( 2 ) 壳顶 幼 虫期 。随 着 个 体 增 大 , 游 泳 能 力增 强,摄食量加大 ,开始投 喂湛 江又鞭金藻和牟 氏角毛
藻,按 2: l 比例混合投喂 。每天投 喂 3 次 ,每 次投 喂 量 以投饵后 5 小时水 色开始 变淡为佳 。
( 3 ) 稚 贝期 。幼 虫进 入稚 贝期 ,仍混合投 喂湛江
叉 鞭金藻和牟 氏角毛藻 。稚 贝期饵料需求量较大 , - 每 天 投喂 2 次 ,每次投 喂量 以投 喂 4 小 时后摄食完 为宜 。
1 8 0 万粒 ,壳长 0 . 4 厘米 以上双线紫蛤幼 贝 1 5 0 万粒 。
三 、讨 论 分 析
已扩 桶 一 次 的二级 培养 藻种 一 般不 再进 行 再扩 桶培

珠母贝人工育苗

珠母贝人工育苗

饵料: 湛江等鞭藻 (Ischrysis zhanjingensis) , 亚 心形扁藻 (Platymoras suhcordifonmis) , 绿色巴夫藻
(Pavlova vlydis) 及海洋酵母。 附着器: 黑色塑料片,规格 30cmx30cm,每串
13 片,片间距 lO cmo
1.2 方法
人工养殖及育珠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为尽 早在广东沿海开发推广这一优势品种,我们于 2005 年5 月 18 日 至7 月 13 日 在徐闻县大井苗场进行了珠 母贝人工育苗试验工作,并取得了成功。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幼 虫 发育期
藻 ( 个/ mL)
( 个/ mL)
10 0 - 2 0 0
珠母贝 (Pinctada margaritifera) 俗称黑蝶贝, 是
栖息在热带 、 亚热带海区, 靠足丝营附着生活的珍珠 贝类。主要分布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 库克群岛, 在中国的广东 、海南 、福建 、台湾等沿海也有分布 , 大多数个体均栖息在潮下带至数十米深的海底 〔 .珠 ’ 〕 母贝具有个体大、生长快 、对环境适应性强 、壳内珍 珠质色泽优美的特点 ,是唯一能生产黑珍珠的珍珠母 贝,贝壳还可制作高级贝雕和工艺品,是经济价值极 高的优良品种 〔 z)。目 前在南太平洋一带都是利用 自 然海区的天然母贝进行半人工养殖及育珠 ,并取得很 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年广东海洋大学邓陈茂、 符韶等
3
讨论
(2) 换水与管理 幼虫人池三天内加满水, 随 后每天换水一次,开始时每天换水量 20%- 30%,此
后随幼虫的不断长大而逐渐加大换水量,附着后期天 换水量甚至达到 80%- 100%。对于日常管理,在整个 育苗过程中,除每天观察水温、水质 、幼虫活动情况 外 ,还要每天镜检两次,观察幼虫摄食及消化情况 , 以便随时调整换水量和投饵量。投放附苗器前, 进行

纵肋织纹螺人工育苗试验

纵肋织纹螺人工育苗试验

纵肋织纹螺人工育苗试验纵肋织纹螺(学名:Turbo cornutus)是一种常见的海洋贝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由于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纵肋织纹螺的人工育苗技术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纵肋织纹螺人工育苗试验的相关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一、纵肋织纹螺的生态特性纵肋织纹螺分布在中国南海、东海、黄海、渤海等海域,生活在潮间带和亚潮带的岩石、石块和珊瑚石上。

它是一种典型的草食性贝类,主要以藻类和底栖有机物为食。

在自然环境中,纵肋织纹螺生长缓慢,繁殖力低,成活率较低,野生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纵肋织纹螺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人工育苗试验。

试验选取了适宜的海域、水质和养殖技术,针对纵肋织纹螺的生长特点和需求,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和探索。

1. 试验海域选择在中国南海选取了适宜的海域进行试验,主要考虑海域的水温、盐度、透明度等环境因素。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确定了适宜的海域,为纵肋织纹螺的人工育苗奠定了基础。

2. 水质调控在人工育苗试验中,水质的调控是关键的一环。

需要保证水体的清洁和适宜的温度,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对纵肋织纹螺的生长产生影响。

要确保水质的稳定,避免水体的污染和富营养化。

通过水质监测和调控,有效地提高了纵肋织纹螺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3. 养殖技术在纵肋织纹螺的人工育苗试验中,合理的养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饲料的选择、投喂量的控制、养殖密度的确定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养殖技术,提高了纵肋织纹螺的产量和品质,为人工育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试验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我们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纵肋织纹螺在人工育苗条件下呈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存活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人工育苗的产量也有所增加,说明人工育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

纵肋织纹螺的生长速度加快,说明人工环境对其生长发育有积极的影响。

试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06贝类苗种生产

06贝类苗种生产

影响孵化率的因素
①卵子密度:30-50颗卵/ml,密度大孵化率低
②水温:水温越高孵化速度越快孵化率越低。
(四)选幼
–胚胎发育到D形当天就要用筛绢将上层健壮幼 体选出,移到培育池培育,池底发育缓慢的幼 体和死卵弃出。
• 步骤
–(1)选幼前1-2小时停止搅拌池水 –(2)用JP120筛绢制成孵游生物网拖选幼虫,(D幼 红色)拖一次停0.5h-1h,再拖一次。 –(3)网箱浓缩幼虫虹吸到离池底10cm停止。 –(4)用网箱将池底按出(剩余池水)用过滤水冲洗, 倒入塑料桶幼体自然上浮,下沉分层。
瓣鳃纲
胚胎期:受精孵化后还未形成担轮幼虫,需一
段发育才可形成担轮幼虫。
幼虫期:担轮幼虫开始到稚贝为止。
担轮幼虫:体外生有纤毛轮,顶端长有纤毛束,其中央
有1-2根鞭毛,因此幼虫开始以纤毛摆动在水中作旋转运 动。以卵黄物质为营养。
面盘幼虫:具有面盘,面盘是其运动器官
瓣鳃纲
D型幼虫(直线铰合幼虫)
二、浮游幼虫的分布
• 水平分布
– 近海多、外海少 – 浮游幼虫常有密集现象 – 浮游幼虫分布较狭
• 垂直分布:一般分布在海水上层—光照层 • 季节分布:贝类浮游幼虫出现数量有明显季节
变化,与其繁殖季节有关,不同贝类不一样。
三、影响贝类浮游幼虫的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 • 水温 • 饵料
四、贝类幼虫的生物学意义 扩大分布范围,保持种族兴旺
具备分泌足丝的机能。
瓣鳃纲
匍匐幼体:眼点明显增大,足发达,能伸出壳
外作匍匐运动。初期面盘仍然存在,幼体时而浮 游,时而匍匐,遇到合适的附着基后,面盘退化, 用足匍匐生活,足丝腺开始分泌足丝。
稚贝
• • • • 变态标志: 1、形成含有钙质的贝壳,壳形改变 2、面盘萎缩退化,开始用鳃呼吸与取食 3、生态习性的改变

扇贝的人工养殖技术

扇贝的人工养殖技术

扇贝的人工养殖技术(上)——扇贝及其苗种的获得扇贝,因贝壳形状像一把扇面而得名;它的品种很多,并且全都生活在海洋里,所以人们常叫它“海扇”。

扇贝是人们喜爱的名贵海鲜和高级佳肴,它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它可以蒸着吃、煮着吃;可以剁陷包成海鲜饺子;还可以加工制成干贝和各式精美零食。

用扇贝的肉柱制成的干贝,是高档海货干品,畅销海内外。

作为海味中的珍品,干贝被喻为海产八珍之一,它味美鲜甜,是极好的提鲜干品。

扇贝的贝壳,肋纹整齐美观,色泽绚丽多彩、美丽迷人。

品相好的扇贝壳,是贝雕的良好原料,能做成各式各样光彩夺目、华丽精美的贝雕工艺品;品相一般的扇贝壳,可以用来装饰海边风情小屋,可以用作贝类海上半人工采苗的附着基,还可以粉碎后用作经济实用的建筑材料。

从贝肉、贝柱到贝壳,扇贝全身是宝,经济价值很高。

而我国适合扇贝人工养殖的水域广阔,南北方沿海都可以养殖,苗种来源容易,养殖成本低,所以人工养殖扇贝是沿海渔民一条不错的致富道路。

养扇贝能致富,那这扇贝该怎么养呢?养殖扇贝,主要有如何获得贝苗和如何将贝苗养成成贝两大技术环节。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就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扇贝的养殖品种和特性,以及如何获得贝苗。

养殖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扇贝属软体动物门、瓣腮纲、珍珠贝目、扇贝科海洋动物。

它天然品种较多,全世界发现的有近300种,在我国约有30多种。

在我国进行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有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

(一)栉孔扇贝贝壳色彩丰富,常见的有淡褐色、间有黄褐色、杏红色或灰白色。

成贝壳高6-8cm,左壳比右壳稍大;壳高略大于壳长;左壳面约有10条带棘刺的放射肋,右壳面放射肋也较多;壳前后有耳,前耳的长度约为后耳的两倍。

前耳腹面有一凹陷,形成一孔就叫栉孔。

栉孔扇贝是我国原有品种,自然分布于辽宁、山东等北方沿海。

它的适宜生长盐度为22~36‰,最佳生长盐度为28~32‰;适宜生长水温为5~28℃,最佳生长水温为15~25℃。

杂色鲍人工育苗

杂色鲍人工育苗
五、 人工授精
稚鲍剥离之前在附着板上很容易发生脱板, 主要是因为 吃了大型藻类难以消化而致, 在这期间如果定期投喂一些酵 母或整肠剂之类的药物, 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投喂江篱前, 必
须将江禽彻底洗净, 并用2 一 3glln3消毒丹或 1留 3聚维酮碘 n1
七、 前期培育管理
1、 育苗池的水位以盖过附苗板 10 m 为宜。 c 2、 待幼体附板后, 肉眼看到出现黑点, 活力好的情况下 方可开始换水。第一次试换 s m,以后渐增加到每次2 c 0 0 3 cm, 换水的次数和换水量视附苗板上的底栖硅藻的生长情
况而定。
1、 在育苗池上方拉两层遮光网, 一层用遮光率 9 %的, 0 另一层用遮光率 5 %的, 0 用两层网容易调节光线。 2、 消毒并冲洗干净育苗池及鹅卵石。 3、 用薄膜包扎好鹅卵石并进行消毒冲洗干净。 4、 在育苗池中按每张相距 18 m 的要求排放好洗干净的 c
四、 催产
2、 对流水:将0 5 一 6 m 的稚鲍剥离到排有水泥方凳的 . . 0c 育苗池后, 每天都要进行对流水, 以保证水质良 好。 2、 冲洗育苗池:每天上午需要冲洗育苗池一次, 将育苗池 中的 水全部排干, 冲洗干净池中的 残饵, 然后加人新鲜海水。 3、 投饵适量:根据晚上观察稚鲍胃的饱和程度和第二天 冲洗育苗池时池中的残饵量来调整投饵量。
薄膜。 5、 向排好薄膜的育苗池进水、 施肥、 培养底栖硅藻。 亦可 经显微镜选择较小型的硅藻, 如舟形藻和卵形藻, 通过单种 培养后再扩大到采苗板上。并不断添加营养盐, 营养盐为硅 藻营养盐,主要含氮、 磷、 硅、 铁。培育期间光照强度以 1侧 〕 2以 〕 为宜。 卫一 叉lu x 在培养期间如果出现挠足类, 2 可用
九、 后期培养管理

古蚶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育苗技术

古蚶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育苗技术
时 调 整 。换 水 自选育 后 的第 三 天 开 始 。前 期 日换 水 1 /
1暂养密度 亲 贝运输回来后洗刷干净,并将壳表 . 面的藤壶、牡蛎等用小刀剔除干净,放入池中的网箱暂
养 ,暂养密度为1 千克/ 水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米3 2 投饵 .
天2 3 。 ~ 次
3 ,每天换水一次;中期 日换水量达到12 / ;后期每天两 次,每次 12 / 。培育期间,每隔5 天倒池一次,微量 ~7
观 察雌贝卵巢呈桔红色 、雄贝性 腺乳 白色时,即可催
产。采用 阴干 、流水刺激诱导产卵的催产方法。将亲蚶
用砂滤海水冲洗干净,阴干8 O , ~ld 时,再用1  ̄2 毫 0 0 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1分钟 ,冲洗后待产 。 0 产卵过程中用水耙往上搅水 ,以提高卵子受精率, 并捞 出多余粘稠泡沫 。产卵密度控制在 10 5粒/ o~10 毫 升 ,产卵结束后迅速将产卵亲蚶移出,及时将受精卵稀 释 ,加满水静止1 小时后,吸取上层12 / 的池水,如此反 复洗卵2 次,直至水清无异味。产卵多在晚上至凌晨 ~3 进行,白天亦产卵。 刚开始孵化时调大充气量 ,以搅动池水将池中多余 的精液聚成泡沫并及时用筛网捞出粘稠精液浮沫,然后 停止充气 ,每0 5 . 小时人工用木耙搅动池水一次,以防 止受精卵下沉沉底 ,堆积死角。发现浮沫用网布捞出。 当大部分受精卵发育至担轮幼虫时,幼体没上浮之前 , 开始微量充气。 受精卵在水温2 .~3. E条件下,24 时左右发 90 0 O 2, 育至 D型幼虫 ,密集在水表面,此时开始选优,亦可在 受精后初次上浮时即开始收集,效果亦佳。用虹吸管将 发育优 良的D 型幼 虫带水移至 另一 培育池中 ,培育幼
养殖l 编 魏 海 栏目 辑 友

贝类人工育苗

贝类人工育苗

亲鲍浸人含有5毫克分子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 ) 和 6毫克分子浓度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NH2 C(CH2
OH)3 ]海水溶液,10l溶液放4~6只亲鲍,经2h左右
取出,以新鲜海水冲洗干净后置于产卵盆中待产。有 的亲鲍只浸泡几十分钟后即开始产卵,一般的都是在 l~2h内大量排放。 或只加30%过氧化氢试剂0.3ml,移亲鲍在该溶液 中浸泡30~60min后取出洗净,再放入新鲜过滤海水 中约半小时后亦开始产卵。
水后投喂50克薯粉,保持只有少量假粪,池水不过
于混浊,15d后(7月2日)达到性腺成熟,取40个
催产,100%排放。同年8月再次试验,结果也类似。
光照周期也有一定影响。
鲍为夜行性动物,其摄食、活动、产卵放精
多在夜间进行。为了改变这种夜间诱导才能成功
的情况,以便在白天工作,可以用人工光源调整
其光照周期,改变其产卵习性。
人工育苗的基本设施
①育苗池(室)
②饵料培养室
③沉淀池
④过滤池 ⑤供、排水系统 ⑥供气系统
5
育苗场的设置
亲贝的选择和处理
人工育苗的亲贝应选择个体健壮、适应性强、 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性腺丰满的壮年个体。 亲贝的来源可以是人工养殖的,也可以从自然 海区采捕来的。自然海区采捕的亲贝催产诱导排放 精卵难度大些,但其幼体往往比较健壮,活力较强。 此外,还要考虑其他一些性状,如珍珠贝,还要选 择贝壳珍珠层为银白色、珍珠质分泌旺盛,上层结 实,珠层致密的个体。 挑选出来的亲贝清洗干净,剔除贝壳上的淤泥、 附着物等待用。
池子再产。尽快将产出的卵收集到孵化池或缸并
尽快进行人工授精。收集卵子的方法一般用虹吸 法,将底部的卵子吸出,经过滤去掉粪便及其他 污物或组织块或不成熟的卵块。

第三章 贝类人工育苗

第三章  贝类人工育苗

(2)培育池
半卧式水泥池,一般为长方形 小型 10m3以下 规格 中型 10~30m3 大型 30m3以上 池深:1.2~1.5m 建造要求:砖砌或钢筋混凝土灌铸,池壁 厚约24cm,池底向排水口有1~2%坡度, 池面5次防水,进水口与排水口设在相对侧 新建水泥池要浸泡1~2个月除碱
(3)附属设备
紫外线照射剂量计算公式
A= 1000×W×T V T= A×V 1000×W
A:照射剂量(毫瓦· 小时 / 升) W:紫外灯功率(瓦) T:照射时间(小时) V:水量(升)
UV海水诱导鲍产卵、排精的机制
促使鲍进行繁殖过程的物质是一种神经分 泌物 -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缩写 PG ,类似于激素 UV海水中的活性氧(H2O2,O3)与二十烯 酸(花生四烯酸)结合,激活PG合成酶, 促进神经节的PG分泌,PG的产生促使其进 行繁殖活动 PG可控制生殖腺内平滑肌的收缩和弛缓
(5)双氧水海水法(H2O2海水)
用于鲍的催产,原理同UV海水 浓度:5m mol / L 浸泡时间:90分钟 (6)氨海水法 1)浸泡法:用于双壳类青蛤、文蛤中国蛤蜊等 浓度:2~8‰ 浸泡时间:10~30分钟 2)性腺浸泡法:珠母贝、牡蛎等 解剖的性腺,用氨海水浸泡处理能促使卵子受精, 精子活化 浓度:0.1‰左右,浸泡5~10分钟
第三章 贝类人工育苗
贝类人工育苗的意义: 可以弥补天然苗种的不足 稳定而有计划地生产 可以提早或延迟育苗时间,提高效率 和效益 应用人工育苗技术,有目的地选种和 育种
一、育苗场的选择与布局
1.育苗场的场地选择 水质好,无污染,达到海水水质标准。盐 度、pH值适宜且稳定 水清透明度大,无悬浮物, 浮泥少 风浪小,育苗季节不受风浪影响 有淡水,方便锅炉用水和生活用水 交通便利,方便物资和苗种的运输

魁蚶育苗与增养殖技术

魁蚶育苗与增养殖技术

魁蚶育苗与增养殖技术魁蚶,俗称赤贝,为蚶科中的大型深水优质经济贝类。

在我国自然海区主要分布于黄海北部,。

魁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魁蚶人工养殖发展迅猛,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优势水产品之一。

我市也是魁蚶自然分布区,可进行池塘养殖及浅海底播增殖,但苗种短缺是魁蚶养殖产业发展的障碍。

本文介绍魁蚶育苗与稚贝中间暂养及海底播养的实例,供参考。

一、育苗设施与水质条件1.育苗场设施:包括供水、供电设备、沉淀过滤系统、充气系统、日常管理用具(换水管、吸底器、倒池箱等),设施基本完备。

育苗水体100立方米,分为4个培育池,每个25立方米。

2.海水水源: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育苗用水经二级沉淀、沙滤,再经入池管道口300目尼龙筛绢网滤出,经镜检无大型原生动物入池。

二、藻种选择与饵料培养1.单胞藻饵料种类:①金藻类:等鞭金藻、叉鞭金藻;②硅藻类: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牟氏角毛藻;③绿藻类:扁藻、塔胞藻、小球藻。

2.饵料培养:①一级瓶藻种培养:选用康威液做营养盐,沸水消毒;②二级中继培养:采用聚乙烯透明薄膜袋(罩网笼)过渡;③三级开放式培养:在专用饵料培养池进行生产,以达到亲蚶入池后对饵料的要求。

三、魁蚶室内人工育苗1.亲蚶选择标准:选自然海区3龄~4龄,壳长7cm以上的魁蚶作为亲体,要求体壮、无创伤、壳面刚毛脱落少、无寄生虫和病害。

亲蚶规格平均0.20kg/只~0.25kg/只,采购数量100kg,入池时间为2005年6月10日。

2.亲蚶促熟方法:入池前洗净壳面污物,置于浮动式网箱(规格50cm×40cm ×30cm)进行暂养、促熟。

装箱密度控制在20只/立方米,亲蚶雌雄配比为1∶1,数量按2只~3只/立方米水体布控。

亲蚶入池稳定后,每天升温1℃,逐渐提升到21℃恒温待产。

此期间每天定时换水2/3,视水质情况适时倒池。

投喂饵料品种以小新月菱形藻和三角褐指藻为主,每3小时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3万细胞/ml~8万细胞/ml。

贝类的室内全人工育苗技术生产实习实训指导书

贝类的室内全人工育苗技术生产实习实训指导书

贝类的室内全人工育苗技术生产实习实训指导书实习目标和任务:1.掌握贝类人工育苗场的基本设施和主要设备,规划育苗场的总体布局。

2.能够进行贝类育苗用水的常规处理。

3.能够制定贝类人工育苗的生产计划,做好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4.掌握贝类室内全人工育苗的工艺流程和技能操作。

5.在贝类的室内人工育苗中能能综合运用水质分析和调控技术、生物饵料培养和投喂技术、疾病防治技术等水产科学技术;6.能胜任皱纹盘鲍、虾夷扇贝、海湾扇贝、文蛤、菲律宾蛤仔和毛蚶等贝类的苗种培育的生产管理工作。

7.以海湾扇贝或皱纹盘鲍为例设计一个500m3水体的贝类人工育苗场的规划:画出育苗场的总体布局;说明人工育苗场的主要设施设备;制定育苗计划;写出育苗的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环节。

一、贝类人工育苗场地的选择1.育苗场建设应首先调查勘察水源,要求海区水质清新,无浮泥,混浊度较小,透明度大,海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2.水温、盐度要适宜,场址尽量选在背风处,取水点风浪要小;3.育苗场区应有充足的淡水水源,总硬度要低,以免锅炉用水处理困难;4.交通便利,并且场址尽可能靠近中间育成场地和养成场;5.电力供应稳定,尽量不用或少用自备电源设备,以降低生产费用;6.育苗场地应选择无各种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的海区,避开赤潮多发的海域。

二、育苗场的基本设施(一)供水系统一般采用水泵提水至高位沉淀池,水经过砂滤池(或砂滤罐)过滤处理后再进入育苗池和饵料池。

1.水泵水泵的种类较多,根据构件不同可分为铸铁泵、不锈钢泵、玻璃钢泵等;由于性能不同,又有离心泵、轴流泵、潜水泵和井泵等。

要根据抽水量、扬程和送水距离选择水泵的类型和大小。

一级提水要选择功力大的离心泵、轴流泵,抽水能力以24h灌满蓄水池为宜。

离心水泵需固定位置,置于水泵房中。

通常一个水泵房有二台甚至多台水泵同时运行或交替使用。

二级、三级提水可选用轻便的潜水泵。

室内打水和投饵也常使用潜水泵。

潜水泵体积小,移动灵活,操作方便,不需固定位置,但它的流量和扬程受到限制。

滩涂贝类人工育苗中新饵料藻种试验

滩涂贝类人工育苗中新饵料藻种试验
6 0 升 的塑 料 白桶 ,冷却 后 加 营养 液 , l:( 1 0  ̄5 0 ) 接 种培 养 。
( 9 0 2 1 ) 威 氏海链 藻 ,这 3 株微 藻 均含 有 较 高 的贝类
必需脂肪酸 A A 、E P A 和D H A 。这 3 种 多不 饱 和 脂 肪
酸 9 0 0 5的 含 量 分 别 为 4 . 3 %、 1 1 . 4 %和 5 . 5 %;
二 、海 链 藻培养
பைடு நூலகம்
成 育 苗 的 减 产 或 失 败 。筛 选 营 养 效 果 优 良且 容 易 进 行 大 规 模 培 养 的 品 种 ,是 贝 类 苗 种 生 产 厂 家 解 决苗种 饵 料供 给 、保证 苗种 产量 和质 量 的关键 。 2 0 1 5 —2 0 1 6 年 将 宁波 大 学 微 藻 研 究 室 所 分 离 的 假 微 型海 链 藻 9 0 0 5 、9 0 0 6 、威 氏海 链 藻 9 0 2 l 用
9 0 0 6 分别为 1 。 7 % 、1 4 . 2 % 和6 . 7 % ,而 9 0 2 1 多 不饱
三 级 培 养 :是将 经 砂滤 沉 淀 的海 水用 2 5 0目的 筛 绢 袋 过 滤 加 入 育 苗 用 的 水 泥 池 , 施 有 效 氯 为
1 5  ̄3 0 毫克/ 升 的漂 白粉 , 1 2  ̄2 4 小 时再施 硫 代硫
2 . 改 善虾 壳粉 的加 工 工 艺 ,使得 虾 壳粉 品质
更 加稳 定 、可靠 。
3 . 制定 虾壳 粉及 其加 工产 品 的质量标 准 。 4 . 加 强虾 壳粉 在 饲 料 中 的应 用研 究 ,科 学制 定 虾 壳 粉 及 其 加 工 产 品作 为 饲 料 原 料 在 曰粮 中 的

贝类人工育苗技术

贝类人工育苗技术

贝类人工育苗技术一、前言:为了巩固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水产养殖学专业进行了海水经济动物增养殖及病害防治生产实习,本次的实习主要是进行南美白对虾虾苗的前期培育,实习时间为6月4日——7月14日,地点为湛江南三岛广东海洋大学实习基地。

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 concentricus)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因其出肉率高、生长快而倍受养殖业者青睐。

我国于1995年12月和1997年12月分别两次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沿海海区引种,因其耐低温能力较差,在北方沿海推广养殖不甚理想,但其适合我国东海海域养殖,然而苗种供应极其有限,限制了养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现将人工育苗和中间培育技术作一报道。

二、材料与方法:(一).基础设施:1)供水系统:沙滤井,沙滤池,水泵和供水管道。

2)供气系统:气泵数个,可多池共用同一气泵,每池一个气石。

3)育苗池:4个,规格(长,宽,水深): 115cm*76cm*40cm。

4)饵料培养设施:矿泉水瓶,广口玻璃缸,聚乙烯薄膜袋,充气管道。

(二).藻种和藻种来源:扁藻,金藻,小球藻;来源:广东海洋大学藻种实验室。

(三).观察和操作设备工具:显微镜、烧杯、烧水锅、农用膜。

(四).药品:福尔马林、高锰酸钾、75%酒精、草酸、利福平胶囊。

(五)方法:1)培育的单胞藻:藻种:扁藻,金藻,小球藻。

2)培养; A.消毒:75%酒精(95%酒精750ml+蒸馏水200ml)广口瓶消毒:先加少量酒精把瓶各处消毒10分钟后,再用蒸馏水冲洗注意:进行任何藻种工作必须消毒(尤其是工作台、藻种瓶) B.母营养液配制 a. 6月23日之前的: 5g硝酸纳+100mL蒸馏水-》50mg/mL 0.5g磷酸二氢钾+100mL蒸馏水-》5mg/mL 1g六水合氯化铁+100mL蒸馏水-》1% 0.1g维生素B1+200mL蒸馏水-》500mg/mL 0.5g维生素B12 +100mL蒸馏水再取其1mL稀释到100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贝类人工育苗特点:
1.育苗工艺自控水平高,如鲍、牡蛎、珍珠贝、贻贝等的促进 性腺成熟、产卵诱导,通过光周期、食物和积温等方面的调节控制, 可以提早产卵或周年进行育苗。因而可以克服或摆脱大自然的束缚。 2.水的净化和水质监测设备已达商品化,这就为贝类育苗生产 提供了有利条件。
3.在珍珠贝、牡蛎等苗种上已采用生物工程手段,如多倍体育 种,细胞融合技术,核移植等高技术,培育出的牡蛎出肉率高、抗 病力强的新品种。 4.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美国德拉威大学(1968~ 1975)经8年努力,完成了闭锁式循环系统高密度全人工养殖系统。 在该系统中能在无毒、无寄生虫的状态下,生产出生长快且肉味鲜 美的贝类。我国的工厂化(集约化)养殖鲍的近几年的不断发展也 使得鲍工厂化育苗更上一个台阶,达到国际水平。
升温可以用热海水,也可以藉阳光曝晒海水 来升温,有的将蓄养亲贝的水族箱直接移到太阳 光下日晒升温。降温有二种办法,高于常温者, 换入正常海水就可使水温降到正常温度;若降到 常温以下者必须加冰。为了不影响盐度,加冰时 冰块宜装入塑料袋,融解的冰水不进入催产池水。 有的种类需变温多次才起反应,如海湾扇贝变温 需反复两次;魁蚶也往往要升降温二次。泥蚶降 温幅度更大,经干燥后,亲蚶移入10℃的冷藏箱 中冷刺激2~3h,再移入常温水中,亦可在12~ 7℃条件下刺激8h,再以常温流水刺激效果较好。
受精和孵化 通过诱导,亲贝一旦开始排放,就应立即将其移 入新鲜过滤水的产卵池(槽、箱)中产卵。雌雄贝 分别放在两个水槽,分别收集精卵。
贝类产卵放精一般符合“全或无”定律,即一 旦发动产卵(放精),则性腺中全部成熟的卵(或 精)都会排放出来。


贝类的卵多属沉性卵,在静止的水体中产出 的卵会分散沉在底部;而排出的精子则悬浮在整 个水体中,并使之成为乳浊。特产卵放精达足够 数量时,立即移走亲贝,或移入另外盛有新水的
精。每当气候、海况变化时,如冷空气来临,降雨或
大潮汐时,成熟的亲贝就大批排放。 受其启发,以人为的方法对成熟亲贝施加~定的 刺激,促进其大批、同步排放精卵,这就是人工诱导, 或称人工催产。
刺激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
即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1、物理法
包括改变温度(升温、降温或升降温结合)、流 水、干燥、振荡、电流刺激、触摸、针刺等等; 2、化学法
亲鲍浸人含有5毫克分子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 ) 和 6毫克分子浓度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NH2 C(CH2
OH)3 ]海水溶液,10l溶液放4~6只亲鲍,经2h左右
取出,以新鲜海水冲洗干净后置于产卵盆中待产。有 的亲鲍只浸泡几十分钟后即开始产卵,一般的都是在 l~2h内大量排放。 或只加30%过氧化氢试剂0.3ml,移亲鲍在该溶液 中浸泡30~60min后取出洗净,再放入新鲜过滤海水 中约半小时后亦开始产卵。
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 菊地(1974)发现经阴干后的皱纹盘鲍,加入 紫外线照射并升温的海水,诱导效果比阴干—升 温结合法提高很多。紫外线照射量以300~ 800mw.h/L较为有效。 做法是傍晚开始阴干,此时的足部朝上,并 用混过海水的纱布复盖其上,1h后注入紫外线照 射过并升温至 20~ 23 ℃的海水中。
用单一种方法往往需要较大的刺激强度或较高 的化学浓度。若采用几种方法同时刺激,则强度或 浓度可以相对下降也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生 产 中 比 较 常 用 的 有 效 方 法
阴干和流水结合法
将挑选好,经清洗的亲贝,置室内阴凉的地 方干燥一段时间,然后以流水刺激。阴干时不能 阳光直射,需要较干燥的地方。阴干时间长短依 种而异。 总的说来,成熟度好的阴干时间要短,贝壳 较薄、个体较小、双壳不能紧闭的种类,阴干时 间也要短些。反之,贝壳较厚重、个体大、双壳 能完全闭合的种类,阴干的时间需长些。流水刺 激使用的流速、流量之大小,刺激时间之长短, 不同种类不同季节也有差别。
水后投喂50克薯粉,保持只有少量假粪,池水不过
于混浊,15d后(7月2日)达到性腺成熟,取40个
催产,100%排放。同年8月再次试验,结果也类似。
光照周期也有一定影响。
鲍为夜行性动物,其摄食、活动、产卵放精
多在夜间进行。为了改变这种夜间诱导才能成功
的情况,以便在白天工作,可以用人工光源调整
其光照周期,改变其产卵习性。
洗卵
洗卵在贝类育苗工艺中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其 也是选优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去掉代谢产物、诱导 时的化学物质,还能淘汰多余的精子和不成熟的劣卵。 从而达到选优和更新水质的作用。
洗卵方法是:第一次洗卵时大部分受精卵沉于底部, 因而直接虹吸上层清液,尽可能将上清液排尽,然后 加入新鲜过滤水,静置 1h 后第二次洗卵,第二次以后 的洗卵虹吸管头部应包以筛绢,防止受精卵流失。
过氧化氢海水浸泡法
Morse认为,过氧化氢的作用是在于直接提高了 脂肪酸环氧酶催化反应的速率,从而形成大量的前 列腺素前体— 前列腺素桥过氧化物。此时,过氧化 氢是这一反应的载体(供氧体)。换句话说,碱性 海水中的过氧化氢能分解出大量反应性的短期自由 基氧化剂,并能激活前列腺素的合成酶以合成配子 释放所需的激素—前列腺素。 鲍、扇贝等贝类的性腺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环 氧化酶,所以过氧化氢能起到良好的诱导效果。
土池大面积育苗时,缢蛏、菲律宾蛤仔经8~10h 阴干,然后把亲贝置于进水闸门口,或用网箱吊
挂在闸门进水口,流水4 ~6h左右,可以诱导产
卵。流水是利用涨潮时,堤外水位高于堤内,打
开闸门进水刺激。其流量和流速往往都比较大。
变温、流水结合法
变温通常是指水温从正常温度急速升高2~ 5℃,恒温30min,然后去掉热水,换以正常海水, 使温度降至正常温度。有的种类在常温以上升降 之后,还需由常温下降2~5℃,再恢复到常温, 诱导才起反应。在变温之后再以流水法进一步诱 导。
贝类人工育苗
贝 类 的 苗 种 生 产
1,人工育苗(完全室内育苗和土池育苗)
2,自然海区采苗(半人工采苗 )
3,野生苗的采捕
室内人工育苗
贝类的人工育苗是根据贝类的生殖习性、幼体 和幼贝的生理生态规律,在一定的场所通过人工控 制和干预,从受精卵直到商品规格的贝苗全过程的 培育管理。故又称全人工育苗。由于它基本上摆脱 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显示出独到的优点和 发展潜力,因而受到普遍的重视和广泛的研究。
一般说来,第一批上浮收集的幼虫发有较好, 属于比较健康的个体。以后上浮的幼虫往往体质较 差,发育不一致。所以收集幼虫也是选优的一项措 施。
孵化密度
国内孵化密度往往较大,但仅到担轮幼虫就稀 释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1974)在紫贻贝孵化时 以 1250粒/ml密度;在广东湛江各地培育马氏珠母贝 时,孵化密度也达400~800粒/ml;在福建沿海紫贻 贝、翡翠贻贝、厚壳贻贝、马氏珠母贝、缢蛏和尖 刀蛏等孵化时,使用的密度也达400~600粒/ml,但 都只经数小时,幼虫上浮收集后就稀释,所以大都 能正常发育。
其他方法
国内一些研究单位还以蓄养亲贝让其自然排放的 方法获得大量成熟精卵,认为此法获得的精卵质量 好。 该法关键是选择亲贝,取自然海区、个体大、性 腺丰满,蓄养时加强管理。 另外,一些容易受精的贝类,卵生型如牡蛎,西 施舌等可采用解剖法,将精卵从性腺中吸出或挤出, 经水洗选优后能获得优质精卵,受精率可达95%以 上。
池子再产。尽快将产出的卵收集到孵化池或缸并
尽快进行人工授精。收集卵子的方法一般用虹吸 法,将底部的卵子吸出,经过滤去掉粪便及其他 污物或组织块或不成熟的卵块。
过后随之加入精液让其受精,受精时池内
卵于密度控制在200粒/ml以内为好,精子浓度
以镜检卵周有3~5个精子即可。授精后30~
40min时,计算受精率 。(镜下视野法)
人工育苗的基本设施
①育苗池(室)
②饵料培养室
③沉淀池
④过滤池 ⑤供、排水系统 ⑥供气系统
5
育苗场的设置
亲贝的选择和处理
人工育苗的亲贝应选择个体健壮、适应性强、 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性腺丰满的壮年个体。 亲贝的来源可以是人工养殖的,也可以从自然 海区采捕来的。自然海区采捕的亲贝催产诱导排放 精卵难度大些,但其幼体往往比较健壮,活力较强。 此外,还要考虑其他一些性状,如珍珠贝,还要选 择贝壳珍珠层为银白色、珍珠质分泌旺盛,上层结 实,珠层致密的个体。 挑选出来的亲贝清洗干净,剔除贝壳上的淤泥、 附着物等待用。
水温提高到20℃时,15d即可产卵;25℃时仅需9d 就产卵。
皱纹盘鲍雄性个体yn=1000℃· d时,性腺发育
良好,100%个体诱导能排精,yn= 1200℃· d时,排 精量达最高峰。此后水温即使再升高,排精量也不 增加;雌鲍yn较高,达1500℃· d时,才有100%个体 诱导能产卵,雌鲍在yn= 500~1500℃· d范围内,其 产卵量随着积温的增加而增加。 刘永襄等(1982)对大连产的皱纹盘鲍的研究, 认为比日本海区yn要求低些。在500~1500℃· d范围 内,亲鲍的诱发率及平均产卵量随yn的增加而增加, yn≥11 00℃· d以后,雌雄的的诱发率均接近100%。
包括改变海水盐度、酸碱度( pH)、以及氯化钾、 硝酸钾、氨水、葡萄糖溶液、氨基酸等各种化学试剂 或生物化学制剂来浸泡亲贝、浸泡性腺或进行注射; 3、生物法 主要是采用同种异性细胞刺激,或使用海藻提取 液、酵母等浸泡亲贝。
生产上人工诱导的原则
人工诱导不论使用何种方法,必须考虑以下原则:
1,使用的刺激方法必须有效。
食物对生殖腺发育的影响也是明显的。我们曾
对翡翠贻贝、马氏珠母贝(1974~1976)等进行扁 藻和淀粉等强化培养,能促进性腺发育达到集中排 卵的目的。 陈新祥等(1977)试验指出,在海丰仙尾海 区7~9月翡翠贻贝不产卵,为改变这一状况,于 1973年6月17日在2.35m3 水池饲养180个亲贝,换
B、延迟性腺成熟产卵 其目的在于延长亲贝性腺成熟周期,以便在自然 海区产卵过后仍有亲贝提供产卵。 处理方法是:在贝类进入生殖期时,在精、卵 尚未排放之前,选择一批性腺发育较好的亲贝,置 于生物学零度水温中蓄养、控制其成熟排放。待自 然海区亲贝生殖过后,将低温蓄养的水池升温到产 卵温度,促进其成熟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