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

合集下载

2024年旅游区开发计划书样本(二篇)

2024年旅游区开发计划书样本(二篇)

2024年旅游区开发计划书样本作为晋中市榆次区,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依太行山,西靠汾河水,南靠省会____,有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太旧高速公路和武宿飞机厂都在榆次和____的中间地段,108、____国道国道和榆次超一级外环环城公路,南同蒲太焦铁路,都交汇在一起相互穿越而过,而对榆次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榆次距____公里,作为旅游,道路和交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晋中市是古文化发祥地,境内建筑____处,古城____处,石窟____处,以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明代平遥历史古城,祁县乔家大院,榆次____园,灵石王家大院、太谷孔祥熙旧居,这些庄园大院都代表着当年晋中的繁华和昌盛。

乌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古迹让部分人可望而不可及。

以上几家庄园大院它们的门票收入每家每年都可达到几千万、几亿,所以我们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和项目来挣现代人的钱,中国现在国富民强,人们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生活的富裕、经济的宽松,都会刺激人们外出寻找更加刺激、高档娱乐场所,就像电影里看到的,外国人表演的空中芭蕾、过山车、高山滑雪、高楼跳散山谷中急流险滩、大海中冲浪等和____开放的欢乐加年华。

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当地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和开发,再结合全国及全世界各种游乐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开发出自身独创、构思新颖、超一流的设计构想,既要生龙活虎,又要巧夺天工,创造出一副如美如画的地上没景,给人一种心旷神怡和忘不掉的感觉。

人的一生不容易,既然有机会,我们就应该尽量争取,敢于大胆追求和创新,敢于创造,敢于幻想构画未来,____世纪本来就更加充满竞争、活力和挑战。

本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未开发的乌金山处女地正在招手欢迎各位投资商。

政府创造了宽松的优越条件和投资环境,工商部门实行了一门制串联审批制度。

政府部门为了尽快开发此地,建成一流旅游圣地在-年____月____日特请专家进行一流总体开-证策划,利用当地地势、减少成本,因地开发,分类规划、分类投资、独立核算,具体工作、具体事项、具体细节都会有条步骤进行。

XX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5)规划说明书

XX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5)规划说明书

附件一:XX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5)规划说明书目录前言 (6)第一章修编背景 (6)1.1上轮总规评析 (6)1.2修编动因 (12)1.3本次总规修编的主要内容 (13)第二章现状概况与发展分析 (13)2.1区位关系 (13)2.2历史沿革 (14)2.3资源与社会现状 (18)第三章资源与评价 (23)3.1风景资源构成及特色 (23)3.2风景资源的分布 (25)3.3 景点评价 (27)3.4景区评价 (37)第四章规划总则 (40)4.1规划依据 (40)4.2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41)4.3规划期限 (42)4.4发展目标 (42)第五章规划范围与性质 (42)5.1规划范围 (42)5.2风景区性质 (45)第六章功能分区与布局 (45)6.1功能分区 (45)6.2景区分区 (45)6.3规划布局结构 (47)6.4职能结构 (47)第七章容量与规模 (48)7.1游人容量计算 (48)7.2 游人规模预测 (50)7.3床位估算与分布 (51)7.4居民人口预测 (53)7.5 居民容量测定 (53)8.1保护原则 (54)8.2保护区划分与保护措施 (54)8.3核心景区保护 (58)8.4专项保护规划 (59)第九章典型景观规划 (62)9.1 典型景观特征 (62)9.2 规划内容 (62)第十章风景游赏规划 (64)10.1 游览方式 (64)10.2游览系统规划 (64)10.3游程及游线安排 (67)10.4导游设施 (68)第十一章旅游设施规划 (69)11.1现状概况 (69)11.2客源市场选择 (69)11.3设施布局 (70)11.4旅游床位及用地规划 (71)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73)12.1 道路交通规划 (73)12.2电力工程规划 (74)12.3 电信工程规划 (76)12.4 燃气工程规划 (77)12.5 给水工程规划 (77)12.6排水工程规划 (79)13.1 防灾体系建设 (81)13.2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81)13.3 游人安全 (84)13.4 景区安全 (84)13.5 消防规划 (85)第十四章环境影响评价 (85)14.1 环境影响预测 (85)14.2 减缓措施 (87)第十五章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87)15.1人口分布现状 (87)15.2居民分布控制 (88)15.3 居民新村建设 (88)15.4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89)15.5 风景区与城镇的协调发展 (90)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90)16.1 规划原则 (90)16.2规划目标 (91)16.3 土地利用分区 (91)16.4土地利用布局 (91)16.5建设强度控制 (93)第十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93)第十八章管理与实施措施 (97)前言我院受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委托,于2009年3月接受《XX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5)》(以下简称《总规修编》)任务,接受该任务后,我院迅速成立了总规修编项目组,根据工作安排,2009年7月开始项目组完成了基础资料收集,进行了现场调查3次,并到北碚区和合川区汇报共5次。

黑龙滩水库风景区发展SWOT分析

黑龙滩水库风景区发展SWOT分析

黑龙滩水库风景区发展SWOT分析作者:邓娟胡三柳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1期[摘要]近年来,水库旅游的发展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黑龙滩水库作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颈”,加之邻近风景名胜的冲击作用,使得景区的运营举步维艰。

通过对黑龙滩水库进行实地考察,运用SWOT分析法来详细分析黑龙滩旅游景区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潜在威胁,提出了黑龙滩景区一系列再开发的对策及策略。

[关键词]黑龙滩水库;SWOT分析;对策及措施[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黑龙滩水库是四川省仁寿县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随着水库旅游的发展,水库不仅发挥着灌溉功能,也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水库旅游也逐渐成为旅游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迎合了人们对旅游产品多元化的需求,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势。

国家相关部门也在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为水库旅游的开发也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通过对黑龙滩水库发展的SWOT分析,对旅游景区进行升级改造提出对策,以顺应市场需求。

1 黑龙滩景区背景分析1.1 黑龙滩景区概况黑龙滩景区在四川省仁寿县城以西16km的黑龙滩镇杨柳乡境内,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处于川西旅游热线中部最佳位置,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50km,南距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峨眉山70km,西距三苏故里20km。

黑龙滩为一座人工湖,始建于1952年,竣工于1978年。

景区内有大坝、三大湾、蓬莱岛、青龙咀、植物园、陈姑山、七星照月、八一群岛、韩家坝、太乙坝、白果坝和双燕子等10余处景点。

同时,黑龙滩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景区林木丛生、植被覆盖率达98.4%,加之景区广阔的水域可充分调节气候,因而造就了景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的独特气候。

正是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气候为其赢得了“川西第一海”、“成都后花园”的美誉,并于198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定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013年被正式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的荣誉称号。

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滩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ppt 90)

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滩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ppt 90)





2.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龙泉山脉由东北向西南斜贯仁寿县境西北部,在黑龙滩水库由北 而东呈现环抱之势,绕湖往南横亘。低山、深丘、浅丘高低错落,层 次丰富,使黑龙滩水库成为一个由群山环抱、山岭屏嶂所构成的地理 单元空间。 气候 仁寿县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黑龙滩库区又有丰茂的林 木植被和广阔的水面调剂空气与气温,因而使景区内具有无严寒酷暑 的优越气候条件,加之景区周边范围无工业污染,所以水体、大气、 环境质量较好,空气清新,雨量适中。 气温: 全年平均17.2℃,七月平均26.7℃,一月平均6.9℃。 降雨量:全年平均1033mm,七月平均249mm,一月平均9.3mm。 相对温度:全年平均77%,七月平均81%,一月平均77%。 植被 土壤适宜于多种植物生长和动物生存,现有林木5062公顷,占总 面积64.4%,森林覆盖率98%,有300多种珍稀花、树、鸟类60余种。 水文 水库水体属岷江支流鲫江河上游,水域面积23.6平方公里,湖岸 周长逾310公里,水体南北纵长25公里。整个湖面呈多枝节形,湾岔 迂回多变,岸线蜿蜒曲折,有7坝、7峡、85岛之谓。
旅游资源系统及其评价 (一): 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
按旅游资源的性质和特征分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
方案。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国家旅游局资 源开发司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提出的分 类标准,仁寿县旅游资源可以划分为2大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小 类、100多处景区景点。 仁寿县主要旅游资源一览表.doc 其中,黑龙滩景区具有的资源横跨自然、人文两大 类,有水景、山景、岛屿、峡谷、摩岩石刻、寺庙、 塔、水电工程、农林园艺等9个小类。
旅游发展环境条件 (二):发展条件
1. 经济条件 人口 仁寿县2001年总人口15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72 万人,非农业人口15.18万人,全县人口密度(2001年)每 平方公里613人。 国民经济状况 2001年全县GDP达512924万元。工业主导产业有采煤、 化工、建材、电力、机械、纺织等。2001年仁寿工业总产 值126278万元,比2000年增长6.7%。农业以小麦、玉米、 稻谷等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甘蔗、花生、枇杷为主。养 殖业以淡水鱼、蚕、猪、兔等为主。特产有仁寿芝麻糕、干 巴牛肉等。 产业构成 仁寿县是四川省农业大县,近年来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2001年第一产业产值16.8409亿元,第二产业13.6330亿元, 第三产业16.0605亿元,分别相当于当年GDP的37.0%, 27.2%,35.3%,属“一三二”产业结构。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眉山市仁寿...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眉山市仁寿...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本)项目名称: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景区道路、步行道、自行车游道)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盖章):仁寿县天府水乡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印编制日期:2017年12月仁寿县天府水乡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景区道路、步行道、自行车游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专家审查意见修改清单序号专家意见修改情况1细化外环境关系介绍,补充施工场地、临时堆场位置,明确与周边敏感保护目标的距离、方位等并图示;明确项目与黑龙滩风景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的位置关系,结合有关风景区规范要求,完善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补充道路周边土地利用现状介绍,完善生态现状调查,明确有无珍稀动、植物分析等。

细化了外环境关系介绍,补充并图示了施工场地和临时堆场位置,并明确了周边无敏感保护目标,见P32~33和附图4;明确了本项目不在黑龙滩风景区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内,据此完善了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见P5及附图7;补充了道路周边土地利用现状介绍,完善生态现状调查,明确有无珍稀动、植物分析等,见P31~32。

2补充施工组织方案、路基施工方式、施工时间等介绍,强化施工期扬尘、噪声工程减缓措施,避免对敏感点造成影响。

完善土石方平衡。

完善周边水系(受纳水体)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补充施工组织方案、路基施工方式、施工时间等介绍,见P36~37;强化施工期扬尘、噪声工程减缓措施,避免对敏感点造成影响,见P P40~42及P49~51。

完善了土石方平衡,见22~24。

完善周边水体黑龙滩的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见P30。

3完善车速预测参数,在类比同类道路基础上,核实交通噪声预测结果,明确对敏感点(光相中学、卫生院及场镇居民等)的影响结论,完善禁鸣标示等要求。

完善车速预测参数,类比同类道路核实交通噪声预测结果,见P65;明确对敏感点(光相中学、卫生院及场镇居民等)的影响结论,见P69;完善了禁鸣标示等要求,见P69。

黑龙滩宣传片配音解说词

黑龙滩宣传片配音解说词

黑龙滩宣传片配音解说词在四川盆地中南部,成都正南方向,有一个山环水绕,岛屿相望,碧波万顷,幅员180.6平方公里,有“西蜀第一海”、“水上仙境”等美誉之称的人间水天堂——黑龙滩。

推出标题————天府黑龙滩人间水天堂历史:这是一座用铁臂钢肩筑起的镇澜巨坝,28万方的条石,是百万当代愚公奋起的艰难岁月;这是一汪用热血和汗水铸就的生命之湖,3.6亿方的甘霖,是勤劳智慧的他们挽都江长龙捧出的世代命脉。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青山碧水间,抬工那悠扬的号子声,是对故人的缅怀,是对历史的颂扬。

区位:黑龙滩早已成为仁寿的象征,仁寿人民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黑龙滩精神做了有力的诠释。

今天的黑龙滩,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基地、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示范点。

北距省会成都50公里,南离峨眉山70公里,西往眉山20公里,东去仁寿县城10公里,213线和351线两条国道,成黑快速通道、成乐高速路、成赤高速公路、遂资眉高速公路、成都经济环线“三绕”,五纵三横,东西南北,路路通畅,直达景区。

生态美景:这是一方山环水绕的魅力水乡,是远远近近的都市人栖息身心的“后花园”。

100%的植被覆盖率,68%的森林覆盖率,千山叠翠,风清气爽,山林气象令人心旷神怡;23.6平方公里浩荡水域,清明柔情,时而水天一色,时而薄雾缭绕,湖湾曲折,岛屿回环,水乡泽国令人流连忘返。

大坝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湖水,清澈明净,浩淼幽深,一边是层层迭迭的石阶,渐下渐宽,巍峨壮观。

这里有座岛叫蟠龙岛,是因峭壁上有世界第一的石刻巨龙而得名的。

鸟瞰全湖时,很容易发现这座岛屿,就像一条游弋于碧波中的巨龙。

与蟠龙岛隔湖相望的是位于景区第一峰陈大山的报恩寺,三面环水,佛塔隐约,肃穆凝重的钟声,意韵深远;那好似翡翠镶嵌于玉盘的八仙群岛,又将激起你各显神通的遐想。

位于景区腹心地带的大型岛屿三大湾,因地势由西向南,似一巨龙张开龙爪卧于碧波,三弯三曲美不胜收。

《魅力西部·眉山》策划文案

《魅力西部·眉山》策划文案

《魅力西部·眉山》眉山——中国生态田园诗书城综述:蜿蜒回归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

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

——陆游《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眉山市,一个人杰地灵、文化璀璨的地方。

她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苏轼的故乡,她被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称为“千载诗书城”,被宋朝皇帝宋仁宗称“天下好学之士,多在眉山”,被清人称为“人文第一州”,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

眉山被称为“东坡故里,中国词乡,诗书古城,道教圣地,长寿之邦。

”被称为中国诗书城。

今天,眉山发展同样为世人瞩目。

眉山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1世纪中国城市规划、管理与发展”项目示范城市和中国城市交通数字化建设试点城市,也是“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试点市”和“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

现在眉山政府总体定位是:“东坡老家,快乐眉山”,他们将把眉山市打造成为成都都市圈地区性中心城市,以东坡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现代生态田园城市。

中国诗书城·文化璀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浩浩长江水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

可是我认为,英雄豪杰虽已远去,可是其辉煌事迹和伟大精神仍然留在人们的心中。

眉山文化璀璨,名人豪杰甚多,特别是以苏轼——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为杰出代表。

虽然他们已然离我们远去,可是其辉煌事迹和伟大人格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眉山人。

东坡文化陆游称眉山是“千载诗书城”,当然主要因为眉山是大文豪苏轼的故乡。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黑龙滩水库禁钓区划定及

黑龙滩水库禁钓区划定及

黑龙滩水库禁钓区划定及库区垂钓管理方案(征求意见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2018年4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节背景 (1)第二节方案编制思路 (2)第三节原则 (2)第四节设计要求 (4)第五节规划依据 (4)第六节技术路线工作方法 (6)第七节规划范围 (7)第二章上位规划分析 (7)第三章现状发展条件分析 (14)第一节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 (14)第二节现状综合情况 (18)第四章区位分析及发展优劣势分析 (23)第一节区位分析 (23)第二节SWOT分析 (24)第五章禁钓区总体规划 (26)第一节规划目标和思路 (26)第二节禁钓布点体系规划 (26)第三节禁钓区范围 (28)第四节禁钓区管理措施 (30)第五节垂钓区管理措施 (31)第六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2)第六章保护管理能力建设规划 (32)第七章科普宣教规划 (35)第八章防御灾害规划 (37)第一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37)第二节洪涝防治规划 (38)第三节防火规划 (39)第四节应急预案 (40)第九章投资估算 (41)第一节估算依据 (41)第二节估算原则 (41)第三节估算范围 (42)第四节投资估算 (42)第五节资金筹措 (43)第十章风险评估 (43)第十一章环境影响评价 (44)第一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 (44)第二节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分析 (45)第三节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45)第四节环境保护策略和措施 (46)第五节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7)第十二章方案实施建议 (47)附图:黑龙滩水库禁钓区分布示意图第一章总则第一节背景黑龙滩水库是全市重要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担负着为市、区县中心城区提供饮用水源的功能。

目前库区有 3 处取水口,1 处入水口,1 处提水口,并且新规划了2 处取水口,黑龙滩水库同时也是国家湿地公园。

因此,对水源和水质的保护至关重要。

黑龙滩水库位于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拥有较丰富的鱼类资源,长期以来垂钓行为较为普遍,且出现逐年递增现象。

(完整版)视高规划

(完整版)视高规划
“K3”快线、站化路—仁西快线地铁使清水成为仁寿县域北部的重要交通节点,缩短了清水与区域中心城市、旅
220kv变电站、配气站等项目的上马,为清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调整
、资本供给不足
、劳动力素质偏低
、空间结构不尽合理
而这又集中体现在城镇的现状空间上面,
、现代农业发展迅猛
目前已在成黑快通沿线形成了4000亩的带状现代农业园
、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产镇一体、统筹城乡”具有重要意义。
1、天府新区辐射带动
、仁寿县成为成都市农副产品配送基地
、良好的自然生态本底与人居环境
6公里的清水镇完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仁西快线、第三绕城高速、成昆铁路货运外绕线以及天府新区轨
、空间布局结构
“一带两翼、一城六区”。 一带:居中的龙泉山旅游带。
、视高片区发展战略规划
“一心两片多组团”。 “一心”:指天府新区南大门的天府公园。
两片”:指天府公园以北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北片区和天府公园以南以物流、居住为主的南片区。
多组团”:指两片区中的各功能组团。
4、基础设施 (1)交通规划
、新型工业化战略
、第三产业跳跃发展
“一产主导?二产主导?三产主导”,这是由比较利益驱动的。由于产业间的比较利
在有利的外部条件影响下,可以通过旅游的发展实现从“一产主导?三产主导”的跳跃发展,将产业结构推向高
、通过旅游开发推动城镇化
、城镇扩容提质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把清水建设成为仁寿县县域北部商贸重镇、休闲娱乐名镇、打造“山水田园宜居城”。
“核心区”(视
“控制区”(环天府新区区域),一方面要全面承接成都市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作为传统农业区域和后发

黑龙滩长岛国际旅游度假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黑龙滩长岛国际旅游度假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黑龙滩长岛国际旅游度假中心黑龙滩长岛国际旅游度假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修订本)2012年3月目录一、评估依据 (1)二、项目概况 (4)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4)2.2项目基本情况 (4)2.2.1 项目名称 (4)2.2.2 建设地点 (4)2.2.3 项目性质 (4)2.2.4 建设规模及容 (4)2.2.5 项目总投资 (5)2.2.6 项目平面布置方案 (5)2.2.7 建筑单体设计 (6)2.2.8 经济技术指标 (9)2.3项目用能概况 (10)2.3.1 主要用能系统与设备的初步选择 (10)2.3.2 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 (14)三、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16)3.1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 (16)3.2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17)四、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19)4.1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19)4.1.1 项目选址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19)4.1.2 项目平面布置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23)4.2项目技术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24)4.2.1 围护结构技术方案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25)4.2.2 暖通空调技术方案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25)4.2.3 电气系统技术方案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27)4.2.4 给排水系统技术方案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28)4.2.5 燃气系统技术方案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29)4.2.6 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29)五、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 (31)5.1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分析评估 (31)5.1.1 天然气消耗 (31)5.1.2 电力消耗 (32)5.1.3 水耗 (38)5.1.4 项目综合能耗 (38)5.1.5 能耗分析 (39)5.2能效水平分析评估 (39)六、节能措施评估 (40)6.1建筑节能措施 (40)6.1.1 总图节能技术措施 (40)6.1.2 建筑节能措施 (41)6.1.3 自然通风节能措施 (43)6.1.4 暖通空调节能措施 (45)6.1.5 电气系统节能措施 (47)6.1.6 燃气设备节能措施 (50)6.1.7 给排水节能措施 (50)6.1.8 节能设备选型 (50)6.2管理节能措施 (51)6.2.1 专门的物业管理部门 (51)6.2.2 制定节能节水管理制度 (51)6.2.3 设备设施定期维保 (52)6.2.4 加强节能宣传,提高节能节水意识 (52)6.2.5 加强节能计量,实行量化管理 (52)七、存在问题及建议 (54)7.1存在的问题 (54)7.2建议 (54)八、结论 (57)九、附图 (58)一、评估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规划、产业政策《中华人民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国建筑法》(1997年11月1日);《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530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点意见》(国办发[2006] 37号);《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国建设部令第143号);《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安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09年9月25日);《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2004年11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发改科技部2006年12月);《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12月4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革委2011年6号令);《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暂行办法》(川发环资[2011]8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川府发〔2007〕8号);《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川府发〔2007〕39号)等。

仁寿县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

仁寿县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

仁寿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 版)— 1 —仁寿县城乡规划局仁寿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确保城乡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及《眉山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参照《眉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 年版)》及相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结合仁寿县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仁寿县城中心城区、天府新区视高片区、黑龙滩镇、富加镇、汪洋镇、临港经济区等规划区范围内的规划管理工作。

其它镇乡参照执行。

第三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和导则已明确控制要求的,按已明确的要求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和导则未涵盖的,按本规定执行。

— 2 —第四条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规划管理,应当按照已批准的规划执行,其周边的建筑样式和高度必须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相协调。

第五条仁寿县按规划区位、交通条件、绿化环境和市政基础设施等综合承载能力,将居住、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商业服务设施、工业等建设用地划分为四个分区。

一分区:仁寿县城新城片区(含文林镇迎宾大道以东、以南及珠嘉镇),天府新区视高片区(含视高镇、清水镇、兴盛镇、里仁镇),黑龙滩风景区(含黑龙滩镇、龙正镇),临港经济区(含中岗镇、向家镇)。

二分区:仁寿县城旧城片区(文林镇迎宾大道以北、以西),文林工业园区富加片区(含富加镇、宝马镇、石咀乡),文林工业园区汪洋片区(含汪洋镇),三岔湖仁寿景区(含观寺镇、高家镇)。

三分区:文宫镇、龙马镇、北斗镇、禾加镇、彰加镇、宝飞镇、钟祥镇、满井镇。

四分区:其余镇乡。

本规定所制定指标以一分区用地为指标计算基准。

第六条二分区的社会公益事业改、扩建项目,在项目方案— 3 —合理性前提下,经批准可适当调整控制指标。

第七条本规定坐标系统采用西安80 平面坐标系统和国家高程基准。

逐步推行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第八条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按有关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执行。

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概念性规划方案

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概念性规划方案
全域成都的发展
22
4
旅游资源可持续 发展 同类产品竞争 激烈
第二章 规划理念及综合定位
Chapter Two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Overall Strategy Proposal
一、规划理念
◆以组团式发展为基本思路;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略;
◆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 ◆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 ◆以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 ◆以开展省、市、县战略合作为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路径。
24
二、规划思路
组团式发展: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 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中心城市作为地区经 济的核心,借助于综合信息网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 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2)旅游业全面进入休闲度假新时代
作为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走向休闲经济时代的速度正在加快,中国旅游正形成 “观光+休闲+体验”三位一体的势态。旅游业占GDP的比重也越来越高,旅游的发展也 从近距离旅游动机过渡到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旅游复合为主。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背景条件
大区域背景
(1)西部大开发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培育和开发了以天竺桂、阴香、醉香含笑、红千层为代表的等一批优良园艺品种 和巨桉、桤木等各种生态造林苗木,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品种。该园艺场致力 于天竺桂的研究和开发,种植规模大,具有强大的技术和价格优势,成为该场的 当家品种之一。此外还有雪松,桤木,广玉兰,醉香含笑,阴香等产品。

四川黑龙滩水库生态功能保护规划指标可达性及措施浅析

四川黑龙滩水库生态功能保护规划指标可达性及措施浅析

四川黑龙滩水库生态功能保护规划指标可达性及措施浅析摘要:四川黑龙滩水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对四川黑龙滩水库库区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区划划分,提出了生态功能保护规划的相应指标体系,进行了指标可达性分析,并提出了库区生态功能保护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四川黑龙滩水库生态环境生态功能区划指标体系保护措施Abstract: Strategic position of Black Dragon Beach reservoir in Sichuan province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Black Dragon Beach reservoir, divides its ecological functions zoning,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function conservation planning, analyzes targets reachability, and proposes ecological functions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he reservoir area.Key words: Black Dragon Beach reservoir in Sichuan province;ecological environment;ecological function zoning;index system;protection measures1 引言黑龙滩水库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境内,处于四川盆地南缘的丘陵地区,属岷江支流鲫江河上游,库区水域面积23.6平方公里,湖岸周长逾310公里,水体南北纵长25公里。

眉山市黑龙滩水库保护条例

眉山市黑龙滩水库保护条例

眉山市黑龙滩水库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眉山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05.29•【字号】眉山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号•【施行日期】2023.09.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眉山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号《眉山市黑龙滩水库保护条例》已由眉山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3年4月27日通过,由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3年5月25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眉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5月29日眉山市黑龙滩水库保护条例(2023年4月27日眉山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2023年5月25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黑龙滩水库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防止水体污染,保护水库水质,保障资源节约集约、合理高效利用,促进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黑龙滩水库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黑龙滩水库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黑龙滩水库的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征求黑龙滩水库管理机构意见后,依法划定并对外公布。

第三条黑龙滩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系统保护、科学规划、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市、仁寿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黑龙滩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黑龙滩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对黑龙滩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仁寿县人民政府水行政、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林业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黑龙滩水库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

依法设立的黑龙滩水库管理机构、黑龙滩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开展黑龙滩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黑龙滩南湖生态旅游区项目

黑龙滩南湖生态旅游区项目

黑龙滩南湖生态旅游区项目仁寿“长岛”项目即“眉山黑龙滩南湖生态旅游区项目”,是眉山市、仁寿县实施的重大旅游产业项目,被省政府列入了2009年重大项目计划。

该项目选址在黑龙滩镇四新村新型社区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打造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为主,符合省政府批复执行的《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09年9月5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程序,依法公开对该项目建设用地进行挂牌出让。

10月9日,成都会展旅游集团公司依法取得该项目建设资格,并将该项目更名为“黑龙滩长岛国际旅游度假区”,目前正在开展拆迁安置工作。

一、关于“违规占用基本农田”的问题。

按照省上的统一部署,眉山市于2008年开展了新一轮基本农田保护调整划定工作,仁寿县基本农田保护调整划定方案于2008年9月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和批复。

经查,黑龙滩长岛项目规划区均不涉及基本农田。

二、关于“没有张贴上级政府批文”的问题。

黑龙滩长岛项目用地经省政府以川府土〔2008〕678号、川府土〔2008〕701号和川府土〔2009〕13号批准征用。

仁寿县于2009年8月依法按程序发布征地公告,载明了征地批准机关、文号、面积和范围等内容,并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乡(镇)、村予以公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关于“以租代征”的问题。

为配套打造黑龙滩综合旅游开发,仁寿县黑龙滩长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根据各级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相关精神,按照尊重农民意愿、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改变集体土地性质的原则,与黑龙滩长岛项目用地征用区范围以外的村社和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将土地适度集中用于综合农业开发和观光生态农业建设,没有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没有改变集体所有制性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存在“以租代征”问题。

四、关于“安置房土地未落实就强令农民搬迁”的问题。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仁寿县在充分征求被征用地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制订了该项目拆迁安置补偿政策,所有被拆迁群众均是在自愿签订了《拆迁安置补偿协议》,落实好了过渡安置住房后,才开始进行拆迁工作,群众真心拥护,主动搬迁,仅仅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该项目一期用地范围内460户农户的拆迁工作,且没有发生一例被拆迁群众上访,不存在强令农民搬迁的问题。

黑龙潭初步建议

黑龙潭初步建议

黑龙潭森林场镇综合体旅游项目选址与运营模式初步建议书一、前言黑龙潭风景区享有“成都经济圈生态花园”的美誉,是川西三大人工湖区之一,而位于核心地带的林技校地理位置优越、地势独特、资源丰富,从战略角度分析,其旅游地产的开发一定要具备唯一性、排他性和高端性;从运作模式来说,要摆脱现在简单的依赖旅游资源打造的方式,我们应该借势相关政策,借鉴和创新新的旅游地产盈利模式以期望达到地区经济质的飞跃和公司的名利双收;通过借势资源优势整合产业运营链条,携手多方投资伙伴,让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起迸发出他的魅力。

此次选址范围仅作为初次界定,具体红线及规模大小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规定进行调整,而详细的项目发展设想只有在意向合作完成、相关调规、实地详细调研后才能完成。

二、项目发展背景1、国内森林旅游发展现状及态势我国森林旅游起步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在九十年代得到迅猛发展,通过30余年的成长,当前发展森林旅游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野生动物园及在自然保护区开辟旅游小区,过多的注重对森林游憩功能的利用。

虽然形式不一,但在市场需求特征方面仍然表现出一定的共性:➢旅游动机方面,最常见的动机是欣赏自然景观、养生健身、游乐休闲等;➢产品需求方面,最具吸引力的资源是森林植被、山石地貌、人文景观和水体景观,最受旅游者喜欢的产品则是徒步登山、休闲度假等参与性较强的项目;➢消费行为特征方面,从传统自然观光到休闲度假转变,从一般娱乐项目到新奇旅游项目转变。

发展森林旅游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同时随着近几年文化、生态、参与性旅游地产的提出,类似科技馆、观光园的旅游项目逐渐受到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青睐,而市场目前整体处于稀缺状态,全国仅有辽宁林业科技馆投入使用,但规模(4000m 2)和档次尚待升级,大型综合体观光园仍有待提升。

从而,充分整合自然、社会等各种资源的新型森林旅游地产项目不仅符合国家产业趋势,也迎合市场需求。

2、国外森林旅游发展借鉴纵观国外发达国家森林旅游发展现状,拉美占到整个旅游收入的90%以上,德国年森林游憩者达到10亿,日本每年进行森林浴达到几亿人次,美国每年参加森林游憩人数达到20亿人次。

黑龙滩灌区X节水改造工程实施方案范文

黑龙滩灌区X节水改造工程实施方案范文

黑龙滩灌区X节水改造工程实施方案范文灌区农渠节水改造工程实施一、设计主要依据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2、《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3、《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二、工程概况项目区所属灌区县水库农渠灌区,提供水源水库,农渠位于井研县乡境内,实际灌溉乡的繁荣、界牌、雨台、赛功、幸福等5个村45个村民小组灌溉面积0。

43万亩,其中:田0。

33万亩,土0。

1万亩。

农渠设计流量0。

50m3、,渠水从县慈航乡雨台村乡界牌村交界处流入乡境内,可满足该灌区用水量要求(见项目区作物灌溉、需水总量及需水流量计算)。

三、项目区作物灌溉制度、需水总量及需水流量根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结合我县丘陵地区实际情况,按照灌区各种农作物灌溉时节、不同作物的灌溉定额和不同作物灌溉面积,水库农渠控灌范围包括乡的繁荣、界牌、雨台、赛功、幸福等5个村45个村民小组农田面积0。

43万亩,其中:田0。

33万亩,土0。

1万亩。

灌区内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复种指数120%,整治后的渠道有效利用系数为80%,各种农作物灌溉时节及灌溉定额如下表:作物名称灌溉时节灌溉天数(天)灌溉面积(亩2)灌溉定额(m3、亩2)小麦冬灌2050030玉米3—4月3070030水稻4—5月203300207计算各种农作物所需的渠道引水量如下:Q小麦=30500、(208640080%)=0。

011m3、Q玉米=30700、(308640080%)=0。

010m3、Q水稻=2073300、(208640080%)=0。

49m3、(最大值)四、水源供需平衡分析原水库农渠流量Q=0。

5m3、,大于最大计算渠道引水流量Q水稻=0。

49m3、,复核设计流量能够满足灌区供水需求。

五、工程总体布置水库农渠全长6。

425公里,其中明渠6。

129公里、隧洞278米、10处,渡槽18米、1座,渠首流量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眉山市黑龙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二OO七年七月项目名称: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委托单位: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眉山市黑龙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承编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0 2 1 0 8 2院长:樊晟 MBA、高工、注册规划师总工程师:毛刚博士、高工、注册规划师院规划成果专用章:编制完成时间:2007年8月编制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刘先杰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主审总工:黄东仆副总风景师、所长、高级规划师工程负责人:罗晖主任工程师、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参加编制人员:钱洋主任工程师、高级规划师王亚飞园林规划师王荔晓工程师黄鹤景观设计师罗朝宽景观设计师协编单位: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眉山市黑龙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参加编制人员:杨勇眉山市政府副市长钟建国眉山市政府副秘书长邹汝林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主任李学文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局长张乐勤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刘德怀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总工程师陈瑞林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唐学刚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旅游建设局局长陈世良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旅游建设局副局长杨丽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工程师前言黑龙滩风景名胜区于198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二十余年来,风景区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在眉山市融入大成都经济圈的背景下,对黑龙滩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全面协调风景区与成都市、眉山市和黑龙滩镇的关系,满足新形势下风景区保护和发展的需要,必须编制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07年1月,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面向全国进行风景区总体规划商务招标,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标取得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权,依据我院与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黑龙滩风景区管委签订的规划委托合同,规划组于2007年1月15日开始工作,2007年3月9日向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黑龙滩风景区管委汇报了规划纲要;2007年4月29日,向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黑龙滩风景区管委汇报了规划初步方案,按照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下发的规划纪要,修改完成了规划初步方案;7月10日,由眉山市政府邀请省内有关专家学者召开了方案咨询会,按照专家意见和建议,我院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深化,经院总工办两次审查,形成评审方案,于7月30日通过四川省建设厅组织的评审,现按照四川省建设厅《议事纪要》第8期要求,修改完成正式成果,如下:一、规划文件《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附件一:《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说明书》附件二:《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基础资料汇编》附件三:《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专题研究》二、规划图纸(1)四川省域、成都市域区位关系图(2)眉山市域、仁寿县域区位关系图(3)镇域综合现状图1∶20000(4)镇域统筹结构规划图1∶20000(5)高程分析图(含三维地形图)1∶20000(6)土地利用现状图1∶20000(7)景源评价图1∶18000(8)总体规划图1∶18000(9)核心景区规划图1∶18000(10)典型景观规划图1∶18000(11)保护培育规划图1∶18000(12)风景游赏与旅游设施规划图1∶18000(13)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1∶18000(14)土地利用规划图 1∶18000(15)交通组织规划图1∶18000 (16)基础工程规划图1∶18000(17)近期建设规划图1∶18000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风景区范围与性质 (2)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 (2)第四章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 (4)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5)第六章核心景区规划 (7)第七章典型景观规划 (8)第八章保护培育规划 (10)第九章风景游赏规划 (13)第十章游务设施规划 (15)第十一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18)第十二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20)第十三章基础设施工程规划 (23)第十四章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27)第十五章近期发展规划 (30)第十六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建议 (32)第十七章附则 (3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适应黑龙滩省级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展示、利用和管理要求,促进黑龙滩镇域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川西重要的水源保护地,以及省内著名的水上休闲和度假胜地,对黑龙滩风景名胜区进行总体规划修订编制。

第二条规划依据1、法律与法规《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防洪法》、《风景名胜区条例》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2000年1月。

3、技术性文件《四川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年。

《眉山市城镇体系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年。

第三条指导思想将风景区定位于大成都经济圈的生态花园,贯彻“景区镇区空间分离,功能设施统筹规划”的理念,通过科学规划,统筹风景区和镇域其他功能区,突出各自功能和特色,协调风景区保护和镇域开发的矛盾,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

第四条规划原则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

1、严格保护,永续利用2、科学规划,景区、镇区统筹发展3、适当超前,丰富风景区旅游项目4、以人为本,配套基础设施第五条规划期限近期:2007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

第六条规划重点1、创新发展模式,探索适合本风景区的发展模式,组织好本风景区居民社会布局,兼顾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利益。

2、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科学论证确定风景区和核心景区范围,对黑龙滩镇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3、突出主要职能,相互协调,实现共赢,合理确定风景区的职能,协调水源保护、水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第七条法律效力本次总体规划的规划文件和图纸经批准后,在风景区内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

第二章风景区范围与性质第八条风景区范围风景区总面积为106平方公里,以黑龙滩水面为中心,四周以风景资源的分布为限,北至清水至分水分路口,东至犀牛背山脊线,南至省道S106线,西至黑龙滩与龙正分界线,北端坐标东经104°02′26″北纬 30°10′20″;南端坐标东经104°05′17″北纬 30°00′12″;东端坐标东经104°07′23″北纬 30°03′09″;西端坐标东经103°59′12″北纬 30°06′50″。

第九条性质黑龙滩是以“秀美、幽静”的湖光山色为主景,以灌溉、饮水、防洪为主要职能,兼具休闲度假、观光疗养、运动健身等职能的湖泊型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第十条风景资源分区评价1、景观富集区指景源集中分布区域,主要包括湖区内的全岛、水库正常蓄水位水面及岸线上一定距离内有自然森林植被分布的区域,还包括具有较好观景效果的五里桥、青龙嘴、狮子山、梅桥铺、林技校、报恩寺、大坝、景家埂8处观景点观景视线所及区域。

大致形成青龙嘴、白果坝、双燕子、荫溪沟4个景观集中区。

2、景观伤损区指因受到人为损伤,景源分布较少的区域,现状主要是城镇、农田的区域。

第十一条景观特色评价黑龙滩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其中自然景观以水体景观为主题,以旖旎的湖泊、浓趣的山林、幽静的峡谷湿地为主要内容,人文景观构成风景区的重要补充,其中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壮观的水利工程尤为突出。

风景区景观突出个体约58处,景点价值较高,其景观具有“秀美、幽静”的特征,具有较高的游憩、生态、科学和开发价值,具有省际吸引力,资源潜力巨大,特色如下:1、水域景观旖旎;2、动植物景观珍稀;3、山林景观浓趣;4、湿地峡谷幽静;5、天象景观缥缈;6、内涵丰富的佛教文化;7、惠泽一方的水利工程;8、丰富多彩的民俗风物。

第十二条景观价值评价1、游憩价值黑龙(潭)滩风景名胜区的风景欣赏价值主要体现在水域风光的展示,以及依托水域开展的水上运动、休闲和娱乐活动。

2、生态价值风景区包含了多种生态类型,水体、湿地、森林蕴含了巨大的生态价值。

风景区内物种丰富,它们的存在、遗传和选择价值很高。

而风景区大量的植被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在净化空气、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3、科学价值风景区内保存有大量的珍稀动植物,极具科研价值。

建库后省林业厅在青龙嘴建立了良木繁育研究所,这为风景区内科研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4、开发价值风景区凭其自身的巨大优势,提供了供广大游人观光、休闲、度假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方,体现其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第十三条景点评价黑龙(潭)滩风景名胜区共评价出景点58个。

其中无特级景点,有一级18个,占31.04%;二级20个,占34.48%;三级20个,占34.48%。

第四章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第十四条规划目标1、近期目标对风景区范围进行立桩定界,进一步明确景区范围;改善风景区游览结构,控制风景区内接待床位规模,提升景区接待档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水体和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划期末达到45万人次/年的游人规模,使之成为成都周边著名的水上休闲、运动健身、观光揽胜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2、远期目标全面提升风景区设施水平和生态质量,使之成为川西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建设完善的游览、公共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区内游区外住的旅游服务体系;开发湖区东岸和南岸区域景点,形成完整的资源展示利用体系;建立预测、保护、管理、监察相结合的保护管理体系,规划期末达到120万人次/年的游人规模,成为两湖一山休闲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内著名水上休闲和度假胜地。

第十五条环境容量日容量:1.4万人次/日;年容量:420万人次/年。

第十六条发展规模1、年游人规模游人规模近期(2010年):45万人次/年;游人规模远期(2020年):120万人次/年。

2、床位规模近期3000床,远期10000床。

3、人口规模(1)服务人口规模:近期为750人,远期为2500人。

(2)居民人口规模:现状(2006年)为16057人;近期(2010年)为15885人;远期(2020年)为11373人。

第十七条居民容量控制到规划期末,风景区内居民人口总数为11373人,居住人口密度为107人/平方公里。

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第十八条功能分区1、水源保护区(禁建区)本区在风景区内保护强度最高,以水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功能,为风景区内的禁建区,除保护、饮用水取水等设施外,不得建设其他设施,现有的其他设施应逐步搬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