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的有效衔接
例谈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的有效衔接
![例谈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的有效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80d1b1c9f12d2af90242e6f2.png)
例谈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的有效衔接摘要:有机化学内容以典型的有机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初中所学的有机物常识基础上,进一步从结构角度来加深对有机化学知识的认识。
基于此,本文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出发,对如何做好高中化学有机化学部分知识的衔接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衔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来看,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有机化学内容没有过多地考虑到有机化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内在逻辑,而选修课程又需要建立在必修课程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有效地融合与衔接,引导学生完成对有机化学知识系统且深入的学习。
一、开放式的教学手段开放式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向学生传授基础的化学知识,更重要是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思想理念,教会他们如何能够高效地学习化学。
经教学实践和研究表明,制约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很大因素在于没有使学生形成先进的学习观念和方法,尤其对于初进入有机化学学习阶段的高中生来说,常把无机物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张冠李戴到有机化学部分知识的学习中,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比较抽象,在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死记硬背很难解决问题,这也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对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信心。
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对学习方法的传导,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多种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例如,通过使用模型来模拟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利用多媒体和演示实验等手段强化对有机物的性质的探究;使用分类法来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会推断物质性质等等。
开放式教学不是一味地拓展教学宽度,而是要注重课程章节之间存在的联系,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引导学生做好必修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学习规划,从而形成有效衔接。
二、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是开展教学的必要环节。
在课前备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本班级内的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学习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尤其是对一些普遍存在的、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回炉重造”。
浅析高中有机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的衔接
![浅析高中有机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的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6860724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9.png)
浅析高中有机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的衔接【内容摘要】有机化学知识内容是高中化学知识的一部分组成,实现高中有机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的有效衔接,对提高化学教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以文献参考法为依据,以有机化学为研究对象,对高中与大学的有机化学教学衔接进行了浅析。
大学化学所覆盖的知识内容,大多与有机化学有关,高中有机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的衔接,可避免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
高中化学教师需重视知识点的延伸,重视两者之间的衔接,以丰富知识内容,拓展学生思维,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化学大学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衔接教学衔接旨在使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知识点的衔接则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相关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
有机化学在整个化学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化学教育的基本框架中可以看出,有机化学在其中起着启发性的作用和铺垫性的作用。
从有机化学知识内容来看,其抽象性较强,学生学习具有一定难度。
为使学生步入大学后能够顺利接洽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性且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衔接知识点①。
一、高中有机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的衔接现状1.忽视知识外延高中这一学段是极为重要的升学阶段,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高中化学教师把教学重心全然放在学生升学上,以高考为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只重视给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知识点,忽视了知识外延。
针对有机化学这部分知识点,内容较为复杂、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存有一定难度,未必能透彻理解高中化学书本上的知识点,从这一角度来看,一些高中化学教师认为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已然存在困难,何苦再拓展知识点,引申出大学有机化学知识点。
2.衔接流于形式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讲解,需合理拓展知识内容。
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意识到了需丰富教学内容,酌情给学生讲解课外知识。
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以课本中的知识点为载体,拓展了有机知识点,向着大学有机化学靠拢,但是衔接流于形式,浅尝辄止,未详细深入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仅是淡淡、浅显提出,目的仅是让学生了解有这一内容的存在。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60abaa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0.png)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随着学生升入高中化学阶段,他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学习挑战。
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初高中化学衔接过渡,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1. 恢复和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首先需要针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复习和恢复。
这些知识包括基本的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元素周期表、离子反应、化学键和分子构成等等。
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如复习课程、化学实验、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等,使学生重新了解初中化学知识。
2. 强化化学概念的建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概念将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必须建立和强化基本的化学概念,例如元素、化合物、物质性质、化学反应等。
同时需要重点突出新概念,例如电子结构、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热力学等,并给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和资源,帮助他们建立更深入的理解。
3. 通过案例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需要能够应用概念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衔接过渡阶段,需要利用案例和实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化学现象的发生原因和成因,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强问题解决的技能高中化学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一系列问题解决技能。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应该重点加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这包括学生的思考和推理技能,以及解决量化和非量化问题的技能。
5. 课堂互动及师生关系建立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和讨论中,建立师生互动的良好关系。
这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对知识和概念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总之,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需要在进行初中化学知识恢复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概念建立、实验和案例教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课堂互动及师生关系建立。
采取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衔接,为未来的化学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浅谈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内容上选修与必修的衔接
![浅谈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内容上选修与必修的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f9de8d282f60ddccda38a09e.png)
浅谈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内容上选修与必修的衔接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教育10级汉班霍莎莎 20101105550指导教师王海燕讲师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选修模块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方面,与必修模块中的化学内容均有不同。
本文结合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在有机化学课程的选修教学模块与必修教学模块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有机化学必修选修衔接高中必修模块《化学2》中的有机化学内容,是以典型有机物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
根据课程标准[2]和学时要求,必修模块中的有机化学内容没有完全考虑有机化学本身内在逻辑体系,主要是选取典型代表物,介绍其基本的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较少涉及到有机物的类概念和它们的性质。
而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建立在《化学2(必修)》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基础上,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1.充分了解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有机化学知识内容在必修与选修间的联系与差别)1.1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在知识内容方面的关系表1 知识内容方面的关系表由上可知:必修模块的基础性很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而选修模块则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1.2相似知识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间的体现表2 相似知识在必修与选修课程间的体现在教学中,要熟悉相关知识点在必修与选修中的呈现方式、程度、区别与联系,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整理,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传授。
并根据选修课程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化学核心类知识。
1.3选修课程相关知识的呈现表3 选修课程相关知识的呈现尽管有部分相同的知识点在各个课程模块中均有出现,但侧重点不同,可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学生选择选修课程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做选择性的要求。
2.利用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每门学科知识都有其内在规律,有机化学的内在规律是“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高一化学课程的衔接与延伸
![高一化学课程的衔接与延伸](https://img.taocdn.com/s3/m/4a88e99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a.png)
高一化学课程的衔接与延伸一、引言高一化学课程作为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科学课程之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学习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一化学课程的衔接与延伸,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为将来深入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概述高中化学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三个方面的内容。
无机化学主要研究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反应和结构等;有机化学则关注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物理化学则是研究化学过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性质。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技能。
三、高一化学课程的衔接问题1.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衔接在高一化学课程开始之前,学生通常已经通过初中化学课程初步了解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
高一化学课程需要建立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对初中化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温故,帮助学生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知识进行有机衔接。
2. 不同模块知识之间的衔接在高一化学课程中,不同模块之间的知识也存在衔接问题。
例如,在学习无机化学时,需要了解和应用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综合性的案例分析、实验设计等方式,帮助学生将各个模块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高一化学课程的延伸问题高一化学课程的延伸是为了满足对化学知识更深入学习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1. 科研实践通过参与科学实验、科研项目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的实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学校可以成立科研社团,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科研项目中,提供实验条件和指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研究能力。
2. 理论研究高一化学课程中的一些基础理论概念可以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进行延伸。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例如有机合成、化学分析等,让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化学的前沿知识和技术。
3. 实际应用化学知识的应用广泛存在于生活和工程领域中。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7e0164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1.png)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关系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了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而在高中阶段,学生则需要更深入地学习化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对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学习和掌握。
为了使学生科学的学习过程更加顺利和有效,化学教师们需要针对初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制定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基础知识。
在初中,学生主要学习了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键和物质的性质等基础知识。
而在高中,学生需要开始学习更加深入的化学原理、反应机理、有机化合物、化学动力学等内容。
教师需要对初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明确其掌握情况和不足之处,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知识桥梁,搭建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过渡阶段。
在初中与高中的过渡阶段,学生往往会遇到较大的知识压力和认知障碍。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搭建起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桥梁,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回顾和深入拓展,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学习阶段。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实验和模型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化学知识,并巩固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注重实践性教学和拓展性学习,促进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对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化学知识,并通过实验实践,巩固和拓展化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课外阅读和知识拓展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索,让他们在初高中的化学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及思维习惯,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接纳高中化学知识。
教师还需要注重课程的衔接和知识的渗透。
在初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和设计,确保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能够与高中的知识有机地衔接。
浅谈高中有机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的衔接
![浅谈高中有机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的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12220b9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f.png)
浅谈高中有机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的衔接
高中有机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的衔接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学习重在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技能的熟练,这也
是高中有机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衔接的重要环节。
首先,高中有机化学主要学习有机物的定义、物性与分类,重点放在宏观层面,强调理论
知识的传授,并在此基础上概述一些简单的有机反应。
但更多的是对常见的有机反应原理
的初步了解,如醛环的形成及其断裂等。
而大学有机化学中有机物的物性和分类,则延续高中老师熟悉的基础,进一步深入探讨。
宏观层面加深了有机物的分类,针对各类有机物进行了更详细、更系统的陈述。
宏观层面
不仅是对分子结构的描述,而且对有机反应原理(如核酸双加成反应、混合反应和多步反应)等作出了深入的探讨。
此外,大学有机化学也特别强调实验室的实践,强调学生重视实践操作的熟练。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深刻了解细节,而且能进一步完成扩展知识。
因此,在高中有机化学到大学有机化学的衔接中,要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相互联系。
要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有机物的分类,而同时还要强调实验操作的技能。
这样才
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有机化学知识,用扎实的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运用有机化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8693a2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c.png)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初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之一。
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而到了高中阶段,则需要更深入地掌握化学的理论和应用。
因此,在初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衔接两个阶段的知识点和学习方式非常重要,下面将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探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方法。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梳理初中和高中的化学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如酸碱、红外光谱,实质就是一些化学反应和实验。
高中化学教学则是让学生了解化学中更深入的概念和理论,如电离、分子生物学等等。
因此,在初高中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梳理。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比如要求学生在高一新学期开学前,对初中化学知识点作一次基础学习的总结,学生可以将化学基础知识点进行有序分类,并进行知识框架图和归纳总结,这样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打好基础。
二、强化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初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增切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更能够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化学知识。
因此,在初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安排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验,让学生从实践中体验化学,锻炼掌握化学实验技能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加深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为了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点,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思考来深入体验化学。
三、加强跨学科协作化学与其他学科有互相依赖的关系,在初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跨学科的协作,通过跨学科的合作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化学知识。
比如,语文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化学概念的意义和特点,以及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生物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生物与化学的关系,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可以从有机物对生物活动的影响来讲解有机化学的相关概念;物理老师则可以向学生介绍化学反应和内能的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化学和物理的理解和融合。
高三化学知识点衔接
![高三化学知识点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2194a35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0.png)
高三化学知识点衔接高三是学生们迈向大学的重要一年,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来说更是如此。
在高三阶段,学生们需要将初中和高中前两年学习的化学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衔接,以便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化学知识。
本文将从高三化学知识点的衔接方法、关键知识点和解题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高三化学知识点的衔接方法在高三化学学习中,重要的一点是将初中和高中前两年体系内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衔接。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化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明确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其次,可以通过回顾和复习初中和前两年学习的知识点,找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衔接点,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可以通过解决一些高难度和综合性的问题来锻炼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二、高三化学关键知识点在高三化学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是衔接起初中和前两年学习过的知识的重要纽带。
这些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化学学习的整体把握至关重要。
下面列举了几个高三化学关键知识点:1. 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高三学生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并能够应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化合物的组成和定性分析。
2.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需要理解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相关实验方法和计算公式,并能够解决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相关的问题。
3.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类的产生:学生需要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性质和条件,并能够根据实验条件预测产物。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盐类的命名规则和反应特点。
4. 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学生需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和规律,掌握有机合成和有机反应的应用。
总之,这些关键知识点是高三化学学习中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它们将初中和前两年学习的知识点进行了有机的衔接,为高三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三、高三化学解题技巧在高三化学学习中,解题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几个高三化学解题技巧的建议:1. 熟悉题型:了解各种类型的化学题目,熟悉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复习。
高中化学的衔接
![高中化学的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6db4600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3.png)
高中化学的衔接高中生学习化学课程时,通常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知识点和理论,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发现高中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差异和衔接不足的情况。
本文将就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
在高中学习化学课程时,学生会学习到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这些知识点在高中的教学中通常是分章节教授的,但是在实际学习和理解过程中,学生可能很难将这些知识点整合起来。
在高中教育中,学习化学一般是从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开始,逐渐深入到更加复杂和抽象的内容。
然而,由于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和联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强调和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
为了解决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首先,应该倡导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将化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例如,可以通过引入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理解化学知识。
其次,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课程来强调化学知识的整合和衔接,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关联。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
另外,学校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来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虚拟实验、化学模拟软件等工具,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化学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深度。
此外,学校还可以在化学实验室建设中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增加实验的难度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但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跨学科教学、知识整合、技术支持等多种途径,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流,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和素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浅谈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与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教学的衔接
![浅谈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与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教学的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8c3d23a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0.png)
浅谈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与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教学的衔接摘要:随着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选修的有机化学教学相较于必修模块,无论是能力突破上还是形式内容上,难度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本文会对有机化学必修和选修的衔接教学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衔接有机化学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普通高中新课程中的有机化学教学部分可以分为两大模块,分别是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及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
两个模块分别从了解的角度或系统学习的角度分别介绍了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必修二部分在学习有机化学基础内容时,从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推进,通过结构、性质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入门方法,而选修部分有机化合物的学习,要在必修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规律。
两本教材学习,时间跨度较大,学生学习容易出现脱节现象,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本节内容对必修和选修的衔接教学做了如下分析。
一、学习必修内容确立学习方法主线,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入手建立学习方法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这句话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使用再恰当不过了。
有机化合物中常涉及到无机化学中共价键的知识,通过价键理论让学生明白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点、断键特点。
无论必修二还是选修五的学习都必须要结合化学键的变化去分析性质的变化规律。
所以,在必修二基础内容学习中,引入简单的理论知识,将其灵活变化,对今后系统学习选修五内容会奠定方法和学习思路。
例如,在处理必修二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这节知识时,从结构入手,利用球棍模型展示出甲烷的空间结构,便于让学生理解甲烷的空间构型,课时充裕的情况下利用橡皮泥、牙签等工具模拟出甲烷的构型,对学生选修五学习甲烷的二氯代物等抽象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也便于学生学习烷烃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利用甲烷的共价键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如若再深入到手性碳的学习上,结合必修二甲烷的空间构型基础知识上,选修五手性碳的学习时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及应用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7c2a1d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b.png)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及应用初高中是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对于初中阶段积累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和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是十分重要的。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中化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知识衔接、实验教学和跨学科融合三个方面,探讨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及应用。
一、知识衔接知识的衔接是初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学方程式和实验操作等基础知识,而高中化学则涉及到更多的深入和拓展。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高中化学知识,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衔接。
1.知识回顾。
在高中化学课程开始前,教师应该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回顾。
通过复习和梳理初中教材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再次熟悉初中化学知识,并加深印象。
同时,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或问答形式对学生进行初中化学知识的考查,及时发现和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
2.知识继承。
在介绍新的高中化学知识时,要将其与初中化学知识进行有机衔接。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比较、延伸等方式,引导学生将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的连贯性。
例如,在讲解酸碱中和的概念时,可以提到初中学过的盐的概念和制备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酸碱中和和盐的关系。
二、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要注重实验教学的衔接,使学生从初中实验基础上拓展到高中实验要求。
1.实验内容的衔接。
在高中课程中,可以选择一些与初中实验内容相关的实验进行延伸和扩展。
例如,初中学过测定电解液中的离子的实验,可在高中增加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酸碱溶液的性质。
2.实验操作的衔接。
在初高中化学实验设计上要有衔接性,避免学生在高中阶段重新接触与初中实验相同的实验操作,以节省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高中实验的操作要求,帮助学生逐渐掌握高中实验技能。
高中有机化学必修与选修课程教学衔接策略
![高中有机化学必修与选修课程教学衔接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048530a102de2bd97058866.png)
高中有机化学必修与选修课程教学衔接策略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近年来,新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数以万计,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物质世界,有机化合物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学习有机化合物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选修课程《有机化学基础》正是针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内容,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探究活动让学生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学会研究有机化学的一般方法,提高关于有机化学的科学素养。
一、学生在有机化学选修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学生进入高二选修课程—《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后,很多学生反应该有机化学很难学,教师认为讲明白的内容,学生还是不能理解,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由于新课程体系将高中有机化学课程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知识内在的逻辑体系被削弱,学生对必修2课程和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内容没能做到顺利的衔接以及合理的转化。
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选修课程有机化学基础时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必修阶段的有机物学习以物质—性质主线,学习的都是有代表性的,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有机物,学生学习兴趣较高。
选修课程的内容则以学科为中心,与生活联系较少,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选修有机化学以有机物的角度切入,突出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有机物数目远远多于无机物,有机物的概念、名称在选修教材中密集出现,对这些概念、名称、结构式书写有很大的抽象性和陌生感,而且这些概念的要求又较深,多属于理解应用的层面,对于学生来讲难度大,很容易出现不适应的状况。
2、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没有改变。
选修课程“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内容体现的特别明显,有机化合物结构立体性强,学生空间思维没有完全形成,对于有机物难以建立“物质—结构式—空间结构”的对应关系,单靠记忆,加重了学习负担,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3、对有机反应理解方面的障碍。
首先是有机化学的概念、物质名称繁多不易理解和接受;其次是各类有机物的典型反应没有理解到位,不能延伸到官能团、同系物的性质;再次是对有机反应的本质区别不清,造成对物质的性质和反应不能明确区分。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4412e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7.png)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初高中化学教育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阶段,初中化学是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的初步认知,高中化学则是深入学习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而初高中间的化学衔接教学则至关重要,如何使学生顺利过渡并逐步深入学习化学知识,需要我们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从初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衔接、教材的连贯、教学方法的转变等方面谈一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
一、课程内容的衔接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衔接。
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等基础知识。
而高中化学则通过完善这些基础知识,引入更多的化学理论和实验,增加对化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初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衔接:1. 知识串联:在初中化学阶段,可以适当引入一些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如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化学平衡等,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概念。
在高中化学阶段,再深入系统地讲解这些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课程重点的延续: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高中化学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延伸,逐步深入讲解化学反应机制、原子核结构、有机化合物等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顺利过渡,不至于产生学习上的困难。
3. 教学内容的层次化: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适当将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分成基础、进阶和拓展三个层次,并在初中教学中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在高中阶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复杂的化学知识。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使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课程内容有机衔接,为学生顺利过渡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教材的连贯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托,而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也需要考虑教材的连贯性。
在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教材安排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教材连贯起来:1. 教材的编写和审核: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应该考虑到学科内容的衔接,避免出现重复或跳跃的情况。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ce20a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a.png)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
初高中化学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的一门科学课程,其中的知识体系相对复杂,需要
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是极其重要的,它关系到学生对化
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本文将从知识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等方面浅谈初
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策略。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应当从知识内容方面进行。
初中化学的教学主要包括物质的组成和
性质、化学反应、化学能的转化等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而高中化学教学则深入到化学反
应动力学、电化学、有机化学等更加复杂和抽象的内容。
在衔接教学中,可以通过回顾初
中时期的内容,重点巩固和扩展基础知识,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还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转变。
初中化学教学通常以直观的实验为主,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而高中化学教学则更多地侧重于
理论讲解和问题解决。
在衔接教学中,教师可以逐渐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规律和思考问
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衔接教学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通常侧重于记忆
知识点和实验操作步骤,而高中化学则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衔接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渐从单纯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精编版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
![精编版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d4c5894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c.png)
精编版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初高中化学之间的衔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而在高中阶段,他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初高中化学的衔接。
首先,理解基本概念在进入高中化学之前,学生应该对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这包括周期表、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如酸碱、氧化还原反应等。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复习班或进行个人学习来加强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
此外,学生可以通过解决之前的试题和习题来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其次,培养实验技能高中化学对实验技能的要求更高,因此学生应该在初中就开始培养实验技能。
这包括学习如何进行实验、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使用实验仪器以及记录和分析数据等。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校实验课程和实验室活动来提高实验技能。
在高中阶段,学生还可以选择选修实验课程,进一步深入学习实验技能。
第三,扩展学科知识高中化学将涉及更多的化学知识和概念。
学生可以通过在初中之后阅读化学相关的书籍和材料来扩展自己的学科知识。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化学研讨会和竞赛等课外活动来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兴趣。
这样的经历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
最后,注重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在高中化学中,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使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复习重点内容、做笔记等。
此外,学生还可以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化学相关的材料、解决习题和练习实验技能来加强自己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是学生成功学习高中化学的关键。
通过理解基本概念、培养实验技能、扩展学科知识以及注重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并在高中阶段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8cbfc60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f.png)
相对于学生的知识根底而言,教学内容偏难,在表达重难点均匀分布和循序渐进原那么上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问题,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过于集中于必修一,如物质的量、氧化复原反响、离子反响、物质结构理论等。
这些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点难,而且是高中化学中重点知识,每年高考也是必考内容。
二、初高中化学衔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知识的衔接
集备组老师一起讨论确定一局部初中化学知识内容需要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梳理、稳固并加以提高,还有局部知识内容需要顺着章节的教学,遇到什么问题就顺带解决什么问题,把需补充或提高的各知识点分散到教学内容有关联的相应章节中去处理。
如:对元素化合物这局部知识,需补充以下内容:①②酸碱盐的定义。
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③物质的分类特别是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④常见的酸、碱、
盐、氧化物。
还要归纳总结以下内容并要求学生熟记:①酸、碱、盐的通性:②常用的碱、盐的溶解性:③用复分解反响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响能否发生;④常见物质和离子的颜色;⑤
总之,高一年级的教学在整个高中中学化学科的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高一化学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前提和根底。
因此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教材中有机化学知识的衔接
![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教材中有机化学知识的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165ab197ad02de80d4d840d2.png)
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教材中有机化学知识的衔接摘要:高中有机化学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阶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落实,有机化学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模式在不断改进和整合,所以如何做好必修与选修知识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有机化学必修和选修衔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在云南省实施以来,教师和学生都在深切的体会着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
由于新课程体系将高中化学课程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知识内在的逻辑体系被削弱,在学生进入高二选修课程——《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后,不少学生反映有机化学难学,教师认为讲明白的内容,学生还是不能理解,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学生对必修课程和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内容没能做到顺利的衔接。
学生从高一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到高二选修课程的学习之间缺乏合理的转化。
将必修课程的知识内容和选修课程的知识内容衔接起来,是缩小模块间差距,解决学生高二后学习有机化学困难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必修2教材和选修5教材中有机化学部分为列,探讨如何做好必修和选修中知识的衔接。
一、有机化学在必修和选修中的出处、呈现方式与学习要求1、有机化学在必修和选修教材中的出处《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第三章一、二、三、四节内容选修5全册2、有机化学在《化学(必修2)》和《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中的呈现方式与学习要求《化学(必修2)》中的有机化学内容,是以典型有机物,如甲烷、乙烯、乙醇、乙酸、糖类、蛋白质等物质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学习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加深对有机物及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课时数的要求,必修模块中有机化学内容没有完全考虑有机化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主要是选取典型代表物来介绍其基本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较少涉及到有机物的结构和同系物的性质。
因此教学的侧重点应放在科学素养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有机化学研究方法的训练,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在此过程中融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并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而《化学(必修2)》对知识和技能方面只需了解有机化学的最基本的知识和实验技能,主要为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打下基础。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2909fa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8.png)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初中化学作为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其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易懂,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而高中化学则更为深入、细致,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理论认识能力。
因此,在初高中化学课程衔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知识桥梁的建设。
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在初高中化学衔接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强调初中阶段的基础理论知识。
这一部分知识既是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也是后续知识的铺垫。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复习课、知识点串讲等方式,对初中阶段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让学生在知识层面上更加扎实,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初中化学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而高中化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创新实践能力。
因此,在初高中化学衔接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针对实验设计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可以通过课堂实验、实验比赛等方式,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实验活动,提高实验操作技巧,培养实验敏锐度,并逐步提高实验设计和创新实践能力。
三、强调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逐步深化高中化学是一个更加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知识体系,需要从分子、原子等更加微观的层面阐述化学基本规律,并逐步深入到化学的应用与实践中。
因此,教师在初高中化学衔接的过程中,需要强调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逐步深化,让学生理解到化学知识的整体框架和知识链条,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也需要教师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化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概念强化和方法训练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概念的掌握和方法的运用非常重要。
因此,在初高中化学衔接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在方法层面上注重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化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训练化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不同的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衔接与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衔接与教学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cb176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b.png)
01 引言
03 教学策略 05 结论
目录
02 衔接策略 04 案例分析 06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医疗科研等领 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将有机化学知识纳入必修内 容,旨在拓展学生化学学科视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有机化 学知识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遇到困难。本次演示将围绕人 教版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的衔接与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1、问题引导
问题引导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有 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例、工业应用等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 学生通过探究、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寻找答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探究
2、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是衔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纽带。在实验教学环节,教师应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
1、课堂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将有机化学知 识融入实际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逐步深入, 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学知识体系。
研究结果
2、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 有机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过程。此外,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精神。
1、问题引导:烯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 用。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烯烃有哪些典型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特性?如何 鉴别烯烃和烷烃?烯烃在加聚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预习 和思考,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的有效衔接
发表时间:2019-12-27T10:37:39.13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作者:邓丹
[导读] 有机化学内容以典型的有机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初中所学的有机物常识基础上,进一步从结构角度来加深对有机化学知识的认识
摘要:有机化学内容以典型的有机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初中所学的有机物常识基础上,进一步从结构角度来加深对有机化学知识的认识。
基于此,本文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出发,对如何做好高中化学有机化学部分知识的衔接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衔接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来看,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有机化学内容没有过多地考虑到有机化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内在逻辑,而选修课程又需要建立在必修课程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有效地融合与衔接,引导学生完成对有机化学知识系统且深入的学习。
一、开放式的教学手段
开放式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向学生传授基础的化学知识,更重要是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思想理念,教会他们如何能够高效地学习化学。
经教学实践和研究表明,制约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很大因素在于没有使学生形成先进的学习观念和方法,尤其对于初进入有机化学学习阶段的高中生来说,常把无机物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张冠李戴到有机化学部分知识的学习中,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比较抽象,在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死记硬背很难解决问题,这也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对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信心。
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对学习方法的传导,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多种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例如,通过使用模型来模拟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利用多媒体和演示实验等手段强化对有机物的性质的探究;使用分类法来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会推断物质性质等等。
开放式教学不是一味地拓展教学宽度,而是要注重课程章节之间存在的联系,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引导学生做好必修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学习规划,从而形成有效衔接。
二、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是开展教学的必要环节。
在课前备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本班级内的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学习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尤其是对一些普遍存在的、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回炉重造”。
在课下,教师也要了解学生对课上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来看一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
尤其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内容的衔接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显得更加重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衔接时,要对课程内容做好合适引导,保障之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接着以学生作为主体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对于知识内容的接受程度,教师自身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使得课程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针对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设计辅助教学内容衔接
在有机化学部分知识的学习中,实验探究占有重要地位。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有关的化学知识及具体实验操作方法,而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加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记忆。
化学实验作为该学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实验的知识一般体现在化合物性质的理解,但学生对于化合物反应方面的知识理解得并不深刻,这就对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形成了阻碍。
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知识进行深入学习,明确化学实验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例如,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在必修课程中学习过关于乙烯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因是因为乙烯的结构组成中含有双键,但苯并不是双键结构,而是一种不能够和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的一种介于双键和单键之间的化学键,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现甲苯溶液可以和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并使其褪色,由此可以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结构中相差有一个甲基,这就是直接导致其是否能够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的关键。
通过苯和甲苯与高锰酸钾溶液的两个反应实验可以看出,即使是选修课程内容,也需要必修课程内容中的知识做基础,教师也应利用有机化学知识的这一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完成从旧知向新知的有效衔接和过渡。
四、指导学习方法,有效提高能力
化学教学需要教师将传统的化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明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调整相关难度,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进行有效衔接和结合。
如学生在必修课程学习有机化学知识时,主要是学习一些物质及其相关性质,其目的是让学生开始认识和接触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而在选修课程中的有机化学知识则主要介绍的是有机化学的内在体系以及化合物的特点,这是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相结合才能够体现出化学学科的特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必修课程向选修课程的转变,以及学习方法的衔接,如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资料阅读,然后分析、总结,从而完成课标要求的教学任务,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在遇到阻碍时要有合作探究的意识,在课后也要进行积极的总结和归纳,综合多方面学习方法的改进,以提升学习效率。
综上,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将核心素养渗透和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当中,构建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单一讲解的不足之处,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充分利用实验、有机分子模型等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平.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策略[J].青海教育,2018(07):43.
[2]何瑞.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衔接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