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消毒技术
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的方法

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因为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而要保证水的安全和卫生,消毒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保障饮用水的质量。
下面我们将介绍生活中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一、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是最为简单、常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消毒方法。
通过将水煮沸,可以将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杀灭。
一般来说,将水煮沸5分钟就可以达到消毒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家庭日常饮用水的消毒,也适用于户外活动时饮用水的消毒。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煮沸消毒后,要等待水温降至适宜的饮用温度再进行饮用,以免烫伤口腔。
二、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性的消毒方法,通过紫外线的照射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范围的饮用水消毒,例如家庭的自来水、自备井水等。
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时,需要将水体置于紫外线灯管的照射范围内,经过一定时间的照射,即可完成消毒过程。
紫外线消毒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消毒效果好,但设备的购买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注意设备的清洁和定期更换紫外线灯管。
三、氯消毒氯消毒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性消毒方法,通过向水中加入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氯片等),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在家庭日常中,可以使用漂白粉对自来水桶等进行消毒;在户外活动中,可以使用氯片或其他氯消毒片对水袋、水壶等进行消毒。
使用氯消毒时,需要注意控制消毒剂的用量,以避免过量使用对健康造成影响。
此外,在使用氯消毒后,需要等待一定时间,让氯气挥发、消失,再进行饮用。
四、过滤消毒过滤消毒是一种结合物理和化学的消毒方法,通过水质过滤器过滤水体,并配合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
水质过滤器可以过滤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消毒剂则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在家庭日常中,可以选择安装家用净水器进行过滤消毒;在户外活动中,可以选择便携式水质过滤器来处理野外水源。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适合的过滤器和消毒剂,并经常清洁和更换过滤器,以确保消毒效果。
饮用水处理技术介绍

饮用水处理技术介绍
一、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消毒是一种最常见的饮用水消毒方法,它可以消除水中的病
原体,有效地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也是制约水
质的最终防护措施。
二氧化氯消毒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氯离子的形式添加,另一种是以
液氯的形式添加。
其中,以液氯消毒更容易控制氯的加入量,而且消毒效
果也更好。
二、活性炭处理
活性炭对饮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如Chloroforms、PCBs、亚硝酸盐等有机物质能够被有效消除,活性炭处理
能够有效过滤掉水中的悬浮颗粒物、铁、锰和漂白剂等,净水效果明显。
活性炭的使用简单、经济、安全,但是长期使用效果不佳,一般需要更换,否则影响出水质量。
三、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曝气、湿润、沉淀、絮凝等,这些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大
型悬浮颗粒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从而降低剩余污染物的浓度,为
后续消毒提供良好的净水环境。
四、杀菌
一些水源中含有的病原体会对消费者造成威胁,因此需要经过杀菌处理。
常用的杀菌方法有比氯酸钠、比氯乙酸乙酯、过氯酸钠处理等,可以
有效除去病原体及其产物,有效改善水质,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的方法

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的方法生活饮用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为了保证水质安全,常常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活饮用水消毒方法。
一、煮沸消毒法:煮沸消毒法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方法,通过煮沸可以杀灭绝大部分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饮用水倒入一个干净的锅中,确保水的充足。
2.将水置于火炉上烧开,待水沸腾后继续煮沸5-10分钟。
3.关火,让煮沸的水自然冷却,然后可直接饮用或存储备用。
二、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是利用紫外线辐射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这种方式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物质,不会改变水的味道和营养成分,操作简单。
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选择一款质量可靠、效果好的紫外线消毒灯。
2.把饮用水注入透明的容器中,将紫外线灯泡浸入水中。
3.开启紫外线开关,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设置消毒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4.等待消毒完成后,将饮用水倒入干净的容器中保存或直接饮用。
三、氯消毒法:氯消毒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水处理方法之一,通过加入氯化物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具体步骤如下:1.在水中添加氯化钠或次氯酸钠等含氯化物的化学药剂。
一般情况下,每升水中可添加1-3毫升20%次氯酸钠溶液。
2.搅拌均匀,确保氯化物与水充分接触。
3.让含氯水静置30分钟,使氯的消毒效果得以发挥。
4.消毒完成后,可以使用活性炭滤去水中余留的氯,以提高水的口感。
四、臭氧消毒法:臭氧消毒法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方法,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在短时间内可以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具体操作如下:1.使用臭氧发生器来产生臭氧。
臭氧发生器一般会将空气经过电场产生电晕放电,使氧气分解成臭氧。
2.通过管道将臭氧均匀注入水中,确保水中的每一部分都得到消毒。
3.臭氧消毒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之后可以将水存储在密封容器中备用。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生活饮用水消毒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优缺点。
在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水源的情况、使用方便性、消毒效果和安全性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消毒方式,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饮用水次氯酸钠消毒技术规程》

饮用水次氯酸钠消毒技术规程1 范围为规范生活饮用水次氯酸钠消毒的技术条件和基本要求, 保障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和生产安全, 制定本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水厂及其输配水系统次氯酸钠消毒, 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次氯酸钠消毒。
3 生活饮用水次氯酸钠消毒除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及江苏省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4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21 食用盐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19106 次氯酸钠GB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28233 次氯酸钠发生器卫生要求GB39800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CJJ58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HJ/T258 电解法次氯酸钠发生器DB32/T3701 江苏省城市自来水厂关键水质指标控制标准5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5.1商品次氯酸钠 commercial sodium hypochlorite由化工厂使用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制得的用于销售的次氯酸钠。
5.2次氯酸钠发生器 sodium hypochlorite generator采用食盐或工业盐溶液电解法产生次氯酸钠消毒液的装置。
5.3有效氯 available chlorine5.4 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 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 其含量用mg/L或%浓度表示。
5.5次氯酸钠消毒液 sodium hypochlorite disinfectant由次氯酸钠发生器直接产生的、不含任何添加物质的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
我国饮用水消毒常用方法

我国饮用水消毒常用方法一、引言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到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饮用水的质量,我国实施了饮用水消毒的措施。
本文将对我国饮用水消毒的常用方法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常见的饮用水消毒方法2.1 氯消毒氯消毒是我国最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之一。
氯能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氯消毒可以采用氯化气、次氯酸钠、三氯化氮等形式进行。
2.2 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一种高效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臭氧具有强氧化能力,可以有效地杀灭各类细菌、病毒和有机物。
臭氧消毒广泛应用于净化水源、提高水质等方面。
2.3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性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够破坏细菌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紫外线消毒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方面具有优势。
2.4 氯胺消毒氯胺消毒是一种新兴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氯胺是一种稳定的消毒剂,能够有效地灭活细菌和病毒。
氯胺在水中的残留时间较长,能够提供持久的消毒效果。
2.5 温度消毒温度消毒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通过加热水源可以杀灭其中的微生物。
温度消毒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户外野营等无法使用其他消毒方法的场合。
三、饮用水消毒方法的选择3.1 消毒剂的选择在选择饮用水消毒方法时,需要根据水源的特点和水质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不同的消毒剂对不同的细菌和病毒有不同的杀菌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3.2 消毒剂的浓度消毒剂的浓度是影响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
过低的浓度可能无法起到杀菌的作用,而过高的浓度可能对人体有害。
因此,在使用消毒剂时需要严格控制其浓度。
3.3 消毒时间消毒时间也是影响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细菌和病毒对消毒的敏感度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消毒时间。
3.4 水质检测饮用水消毒后需要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消毒的效果和水质的安全。
水质检测可以通过化验和仪器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能够指导后续的消毒工作。
饮用水消毒技术

一、饮用水消毒饮用水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水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绝大部分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的孢囊等,以防止通过饮用水传播疾病。
对生活饮用水消毒是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保证,而对饮用水源水需要杀灭的生物包括:细菌、细菌孢子、病毒、原生动物、原生动物的孢囊、幼虫等。
消毒并不是杀灭水中全部的微生物,即使对于病原微生物也不是100%的杀灭,是以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指标的允许值,同时又要满足消毒副产物指标值的要求为合格。
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有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
消毒副产物主要包括三卤甲烷、卤乙腈、卤乙酸、氰基卤化物、卤代醛、酮、酚以及一些特殊的化合物。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技术主要有氯消毒和氯胺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
1.1氯消毒氯消毒是国内外最主要的消毒技术,我国99.5的水厂仍采用氯消毒,即使在经济发达的美国,自来水厂也有94. 5%采用氯消毒。
其中氯消毒剂包括:氯、次氯酸、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一氯胺、二氯胺、三氯胺。
氯消毒原理:一般认为氯消毒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次氯酸HOCl起作用的。
在氯消毒水体中HOCl和OCl-都具有杀菌能力,但是OCl-是带负电的,细菌一般也是带负电的,因此很难接近细菌,杀菌效果较差;只用HOCl是中性分子,只有它才能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通过细菌的细胞壁穿透到细菌内部,氧化和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达到杀菌的目的。
氯胺、漂白粉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的消毒原理和氯消毒机理相似,都是通过水解产生的HOCl而起杀菌消毒作用的。
氯消毒的方式:目前自来水厂普遍采用瓶装的液氯,先将液氯瓶中的液氯汽化,再通过氯气管道送到加氯机,向水体中投加。
氯消毒的效果:传统的给水处理观点认为,饮用水采用氯消毒就可以控制致病菌传播。
但是研究发现,即使保持一定余氯,在给水管道中仍可检出几十种细菌,并且氯消毒不能有效杀灭隐孢子虫及其孢囊。
饮用水消毒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饮用水消毒的常用方法有哪些饮用水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障人们饮用水的安全卫生。
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包括,煮沸消毒、氯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过滤消毒等。
首先,煮沸消毒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饮用水消毒方法之一。
将水煮沸5分钟以上,可以杀灭水中的绝大部分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囊胞,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这是一种适用于家庭日常生活的经济实惠的消毒方法。
其次,氯消毒是一种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将适量的氯溶液加入水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反应,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囊胞。
氯消毒简便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的饮用水处理。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性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可以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达到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囊胞的目的。
紫外线消毒无需添加化学药剂,不会改变水的味道和气味,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消毒方法。
臭氧消毒是一种氧化性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迅速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有机物,同时去除水中的异味和色度。
臭氧消毒对水质的改善效果显著,是一种适用于高级饮用水处理的消毒方法。
另外,过滤消毒是一种结合了物理性和化学性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通过过滤器的过滤作用,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同时可以添加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处理。
过滤消毒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质,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卫生。
总的来说,饮用水消毒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同时,饮用水消毒方法的选择也应该考虑到消毒效果、操作便利性、成本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出最佳的选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饮用水消毒有更深入的了解,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饮水。
饮用水消毒方法

饮用水消毒方法饮用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是饮用水中存在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因此,消毒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一项基本措施。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常见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一、烧开消毒法烧开消毒是最常见也是最易行的饮用水消毒方法,只需将水加热至沸腾即可杀死水中的大部分细菌。
这种方法不加任何消毒剂,因此不会让水中残留化学物质,也不会对水中微量元素造成影响。
但是,此方法不能杀死所有微生物,如水中的病毒和孢子,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二、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照射水体的方式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它不像化学消毒那样需要投入额外的消毒剂,同时也减少了消毒副产物的产生。
某些区域和家庭都会使用紫外线消毒装置。
但是,紫外线消毒有其局限性,例如不断更换紫外线灯管或维护设备操作需要专业技能等。
三、氯化物消毒法氯化物消毒是最常用的一种化学消毒方法。
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氯消毒剂,可以有效地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
氯消毒剂适用范围广,消毒效果好,投入成本低,因此其应用广泛。
但是,氯化物在长时间作用下会产生致癌物质三卤甲烷,同时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臭氧消毒法臭氧消毒是利用臭氧氧化物的强氧化性能将微生物的细胞壁和膜破坏,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它消毒效果好,不像氯消毒剂对水中微量元素有影响。
臭氧在水中很快就会分解,因此消毒副产物含量较低。
然而,臭氧消毒设备的运维比较复杂,需要专业技能。
五、二氧化氯消毒法二氧化氯消毒是中间态氧化物消毒法之一,利用二氧化氯氧化细菌的细胞壁而进行消毒。
它不像氯消毒那样会产生致癌物三卤甲烷,而且其消毒效果优于氯消毒。
但是,其投入成本及设备质量要求均较高。
综上所述,饮用水消毒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不足之处。
我们在选择饮用水消毒方法时,需要考虑其消毒效果、成本、使用方便度等因素,以确保饮用水能够安全无虞。
饮用水消毒技术

六 未来消毒技术的走向
• 开发消毒新技术,寻求氯消毒的替代技术:二氧化氯和臭 氧以及紫外线消毒技术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组合消毒工艺:研究表明,臭氧—氯胺工艺中产生的有机 副产物有所下降。二氧化氯—氯胺或二氧化氯—氯,氯— 氯胺等组合对于降低消毒副产物也是有效的,且均有给水 实例证明。UV—H2O2,H2O2—O3,UV—TiO2等组合工 广阔,也将是今后消毒技术 的发展趋势。
臭氧消毒
• 作用物质:O3和氢氧自由基OH-; • 作用机理:与结构中的脂蛋白和内部脂多糖反应,从而改 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并死亡。 • 优:1)不生成三卤甲烷; 2)杀菌、氧化能力比氯气强;病毒芽孢等可被消除 • 缺:1)臭氧氧化含有溴离子的原水时会产生溴酸根。而 溴酸根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 2B 级潜在致癌物; 2)缺乏持续的杀毒能力; 3)成本高。
消 毒 基 本 原 理
• 改变细胞壁和细胞膜的渗透性能
• 破坏细胞生命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
• 改变和破坏核酸结构,改变细胞的遗传特 性
四 现有成熟且广泛应用的 消毒技术
液氯消毒
• 作用物质:次氯酸(HOCl); • 作用机理:氧化作用破坏细菌酶系统,对病毒核酸的致死 性损害 • 全球范围内自来水厂首选的消毒剂; • 优:历史悠久,广谱有效,成本低,持续作用长 • 缺:1)产生“三致”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卤乙酸等 2) 长期饮用氯化水对生殖有影响,可能引起自然流 产、早产和死胎及出生缺陷; 3)不能有效杀死隐孢子虫及其孢囊。
超声波消毒
超声波用来消毒是由于声波作用水溶液产生液泡。液泡在 声波增强的半周期内增大,减弱的半周期内破裂。在液泡 破裂时溶液产生高温高压,溶液中的水分解成OH、过氧 化氢。而OH、过氧化氢具有强的氧化杀菌作用,从而达 到处理目水消毒的的。
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的方法

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的方法生活饮用水消毒是为了净化水质,保障人们的健康。
水质受到污染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如果直接饮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对于生活饮用水的消毒工作至关重要。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煮沸消毒、化学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
1.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消毒方法。
将自来水或井水放入炉灶或电热水壶中加热至100摄氏度,持续煮沸5分钟以上,就能起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通过高温杀灭水中的微生物,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且不需要额外的消毒剂,非常适合户外活动或者水质不良的地区。
2.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使用化学药剂对水质进行消毒的方法。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漂白粉、过氧化氢、臭氧、氯等。
漂白粉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氯。
将少量漂白粉溶解于饮用水中,搅拌均匀后静置30分钟以上,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过氧化氢和臭氧都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起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化学剂,能有效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但化学消毒方法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和浓度,否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来消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方法。
将自来水或井水通过紫外线消毒器辐射一定时间,即可达到消毒的效果。
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是通过破坏其DNA结构,阻止其繁殖来实现的。
相比于煮沸和化学消毒,紫外线消毒不需要加入额外的化学药剂,不会改变水的味道和气味,对水质没有任何影响。
除了以上的消毒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型消毒技术值得关注。
比如臭氧消毒、超滤膜消毒等。
臭氧消毒是通过臭氧的强氧化作用,迅速氧化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超滤膜消毒则是利用微孔膜对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进行过滤和截留,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不能只选择一种消毒方法,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例如,在户外野营活动中,煮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消毒方法。
生活饮用水消毒的4种方法

饮用水消毒的4种方法饮水消毒是防止肠道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水经混凝沉淀或过滤后,微生物虽可大大减少,但不能完全杀灭。
常用的饮水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煮沸:是利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杀灭水中微生物而达到饮水消毒口的的方法。
这种消毒效果可靠,但消毒的水量有限,只能满足直接饮水的需要。
2.氯化消毒:通常是在水中投加漂白粉或漂白精的方法达到消毒的目的。
这种方法效果可靠,经济简便。
3.简易持续消毒:在竹筒、空罐、玻璃瓶、聚乙烯(或丙烯)塑料瓶、袋或网制成的容器内,根据消毒水量的多少,放入几十克至儿百克漂白粉,先以少量水调成糊状,加水装满容器,容器挂在浮标下相距15-30厘米,然后放入水中。
打水时吊桶在水中的震动,漂白粉溶液可从容器溢出、渗入水中,发挥消毒作用。
在用水较少震动较小时因容器内氯的浓度较高,氯可自动扩散到井水中。
因此,水中经常保持一定量的余氯(0.1--0. 3毫克/升),为时短者3-.-7天,长者可达20天以上。
缸水也可采用类似的持续消毒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用方便、节省人力、减少每天投加消毒剂的麻烦,消毒效果也不错。
缺点是水中余氯不够均匀稳定,易过高或过低,可适当调整容器中漂白粉量,或溢出孔的大小和数目,以降低或增加水中的余氯含量。
4.井水、缸水消毒:先测量需要消毒的井水和缸水的水量,确定加氯量。
加氯量的多少取决于水质的优劣。
一般饮水消毒的加氯量约2-3毫克/升(即每立方米水加氯2-3克,折算成漂白粉约10克或漂粉精约5克。
如一口井,测得水量为2.5立方米、漂白粉有效含氯量如为25%,此井需要加漂白粉的量应为2.5x2/0.25=20克。
取20克漂白粉放入碗中,加少许水调成糊状,倒入井水中,用吊桶在井水内上下搅动数次,使消毒剂均匀扩散在水中起到消毒作用。
消毒剂加到水中后需要经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消毒效果,因此,井水消毒一般在每天用水高峰前半小时进行比较合适。
生活饮用水消毒方法一.直接投加法:投药前按下式计算水量:水量(m3)=井水水深(m)×[水面半径(m)]2×3.14 一般井水消毒漂白粉投加量为4~6克/m3,较浑浊河水、塘水等漂白粉投加量为6~12克/ m3。
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的方法

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的方法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方法可分为烧开、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臭氧消毒等多种方式。
以下分别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烧开消毒烧开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
将水放入锅中,加热至水沸腾后再持续煮沸数分钟即可。
这种消毒方法能够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消毒手段。
二、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是一种无化学污染的消毒方法。
通过紫外线照射,可以直接破坏水中微生物的DNA,从而杀灭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这种方法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确保水质透明,否则光线无法透过水层达到消毒效果。
三、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漂白粉、过氧化氢、臭氧等,这些消毒剂能够有效杀灭水中的微生物,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但是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避免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
四、臭氧消毒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高效杀菌消毒的作用。
臭氧消毒适用于中小规模的水处理系统,能够有效杀灭微生物、氧化有机物质,改善水体气味和口感。
臭氧消毒的操作流程简单,但是需要配备专业的臭氧发生设备,成本相对较高。
五、超滤技术超滤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压力驱动水透过微孔膜,将水中的杂质、微生物等截留在膜外,从而达到消毒净化的效果。
超滤技术操作简单,对水质要求较低,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烧开、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臭氧消毒和超滤技术等。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同时在使用消毒方法时,也要注意对水质进行检测,避免二次污染,保证消毒效果。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家中常用的生活饮用水消毒方法主要有烧开、紫外线照射和化学消毒。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三种消毒方法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烧开消毒:烧开消毒是一种古老有效的方法。
将水放入锅中,加热至水沸腾后再持续煮沸数分钟即可杀灭水中的大部分细菌和病毒。
饮用水紫外线消毒技术应用分析

饮用水紫外线消毒技术应用分析【摘要】饮用水紫外线消毒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和城市饮用水处理领域。
本文首先介绍了饮用水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原理,深入分析了其优势和应用案例,同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在我们总结了饮用水紫外线消毒技术的潜力与挑战,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安全,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社会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饮用水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饮用水,紫外线消毒技术,应用分析,原理分析,优势,应用案例,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分析,潜力,挑战,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传统的水处理方式中常常存在着各种问题,比如化学物质残留难题以及耗能高成本等。
在这种背景下,饮用水紫外线消毒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方法。
饮用水紫外线消毒技术利用紫外线照射水中的微生物,通过破坏其细胞核酸结构来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相比传统的化学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技术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操作简单,且对水质无任何影响。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用水需求的增加,紫外线消毒技术在饮用水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从城市自来水厂到乡村小型水处理设备,都可以见到紫外线消毒技术的身影。
其高效、环保的特性使得其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紫外线消毒技术的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设备性能更加稳定,操作更加智能化,降低了使用成本,改善了消毒效果,进一步推动了该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在未来,随着人们对安全饮用水需求的不断提升,饮用水紫外线消毒技术必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保障人们健康饮用水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1.2 研究意义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卫生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饮用水消毒

3.氯消毒的几种方法
3.1 普通氯化消毒法 当水中需氯量较低,即水的浊度低,有 机物污染轻、且基本无氨(<0.3mg/L)时, 加入少量氯即可达到消毒目的一种消毒法。 此法产生的主要是游离性余氯,所需接触 时间短,效果可靠;但要求源水污染较轻, 且基本无酚类物质(氯能与酚形成有嗅味的 氯酚);游离性余氯较不稳定,不易在较长 管网中保持至管网末梢。
1.二氧化氯消毒
1.4 二氧化氯消毒
影响二氧化氯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是温度, 随着温度的降低其杀菌效力逐渐减弱。但 消毒效果不受PH值的影响(PH6- PH 10), 这使其对水质PH的变化比氯有更强的适应 性,特别适用于碱度较高的水源水消毒; 也不受天然水源中经常存在的氨的影响; 因此,二氧化氯作为饮水消毒有其特有的 实用性。
4.加氯地点和加氯设备
4.1.3 中途加氯 输水管线较长时,在管网中途的加压泵 站或贮水池泵站的补充加氯。采用此法既 能保证末梢余氯,又不致使水厂附近的管 网水含余氯过高。
4.加氯地点和加氯设备
4.2 加氯设备
大中型水厂一般均采用液氯消毒。 ①真空加氯机 真空加氯机上部为一玻璃罩,浸于水盘中,罩内压力较大 气压低。液氯钢瓶内的氯经减压气化后吸人玻璃罩内,由 另一管孔通往水射器,与压力水混合后送至加氯点。 ②转子加氯机 转子加氯机钢瓶内氯气先进入旋风分离器,除去铁锈、油 污后再经弹簧膜阀、控制阀到转子流量计和中转玻璃罩, 在水射器抽吸下,氯与压力水混合并溶解,氯浓度大于1 %,经加氯管道送往加氯点。
3.氯消毒的几种方法
3.2 折点氯消毒法 采用超过折点的加氯量,使水中形成适量的 游离性余氯,称为折点氯消毒法。本法的优点是: 消毒效果可靠;能明显降低锰、铁、酚和有机物 含量;并具有降低臭味和色度的作用。缺点是耗 氯多,因而有可能产生较多的氯化副产物三卤甲 烷;需事先求出折点加氯量,比较麻烦,有时水 样折点不明显;会使水的PH值过低,故必要时尚 需加碱调整。
饮用水消毒处理.ppt

问题。 3)饮用水生物稳定性问 题。
氯,从而具有持续消毒
能力,消毒效果良好。
3)氯消毒历史较长,经 验较多,是一种比较成 熟的消毒方法。
4
二、饮用水消毒方法
2. 二氧化氯消毒
为了灭活两虫、减少氯代消毒副产物,采用二氧化 氯消毒成为新的选择之一。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 气体,具有与氯相似的刺激性气味,沸点1℃ ,凝固 点-59℃ ,极不稳定,在空气中浓度为10%时可能爆 炸,到目前为止将二氧化氯液化的种种努力都没有 成功,只能在使用现场临时制备。二氧化氯易溶于 水,溶解度约为氯的5倍,与氯不同,二氧化氯在水 中以纯粹的溶解气体存在,不易发生水解反应,水 溶液在较高温度与光照下会产生次氯酸根与氯酸根 ,因此应在避光低温处存放。二氧化氯浓度在10 g/ L以下时基本没有爆炸的危险。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 化剂,它在给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是脱色、除臭、 除味,控制酚、氯酚和藻类生长,氯化无机物和有 机物,特别是在控制三卤化物 的形成和减少总有机 卤方面,与氯相比具有优越性。
nm~295 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波长 2 5 4 nm附近的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它的消毒原理 其实是一个光化学过程:当微生物体受到紫外线照 射时,会吸收紫外线的能量,从而引起DNA的损伤 并阻止了DNA的复制;另一方面,在紫外线的照射 下可以产生自由基引起光电离,造成微生物不能复 制繁殖,就会自然死亡或被人体免疫系统消灭,不 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现杀菌作用。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 成成分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臭氧继续 渗透穿透膜而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 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而臭氧 灭活病毒则是氧化作用直接破坏其核糖核酸 (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物质而完成的。 臭氧水中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与其对有机物的氧 化反应类似,微生物菌体既与溶解水中的臭氧 直接反应,又与臭氧分解生成的·OH间接反应 ,由于·OH为极具氧化性的氧化剂,因此臭氧 水的杀菌速度极快。
饮用水的消毒方法

液氯1.消毒原理和方法氯气的分子式为cl2,在常温常压状态下为黄绿色气体,经压缩成液体后存储于钢瓶中,称为液氯。
液氯是最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液氯通过氯气溶于水后生成的次氯酸来消毒。
次氯酸能够扩散到带负电的微生物表面并穿透其细胞壁到内部,通过氧化作用使细菌死亡。
次氯酸或次氯酸根离子形态的氯称为游离性余氯,ph值越低,次氯酸对细菌的杀灭能力越强。
2.消毒副产物液氯及其水解物次氯酸会与水中天然的有机物(如腐殖酸、富里酸、藻类)和无机物(如溴化物)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生成超过300种副产物。
其中,三卤甲烷和卤乙酸是对人和动物有危害的卤代酰胺。
有研究发现,在消毒副产物的总致癌风险中,卤乙酸的致癌风险占91.9%以上,而三卤甲烷的则小于8.1%。
3.应用和局限液氯消毒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消毒能力强且作用持久,已成为目前给水系统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消毒方法,但其消毒后生成的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存在健康隐患。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关注液氯消毒副产物的危害性,因此,液氯消毒有被其他消毒方式逐步代替的趋势。
次氯酸钠1.消毒原理和方法次氯酸钠,化学式naclo,有较强的漂白作用,性质不稳定,受潮湿和光、热的影响易丧失有效成分,一般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现场制取和使用。
次氯酸钠的灭菌大致有3种方式。
第一种也是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新生态氧的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病原微生物。
第二种,次氯酸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不带电荷且分子小,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以及酶等有机高分子发生氧化反应,来杀灭病原微生物。
第三种,次氯酸生成的氯离子能显著改变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其细胞失活而死亡。
2.消毒副产物次氯酸钠为含氯消毒剂,主要也是由氯代消毒副产物对人畜产生影响,同时,次氯酸钠消毒可能增加氯酸盐、次氯酸盐和溴酸盐等无机物副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氯消毒原理
主要通过HOCl起作用。 HOCl 为很小的中 性分子,能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通过
细菌的细胞壁穿透到细菌内部。当HOCl 分子到 达细菌内部时,能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 统而使细菌死亡。OCl-虽亦具有杀菌能力的有 效氯,但带有负电,难于接近带负电的细菌表 面,杀菌能力比HOCl差得多。
地面水→混凝→沉淀→过滤,或清洁地下水, 1.0—1.5mg/l
地面水→混凝→沉淀 1.5—2.5mg/l
2020/12/5
22
18.1.3 加氯点
1.滤后氯化 在滤池出水口、清水池进口处、滤池至清水池管道上。
a2
2020/12/5
18
曲线2与横坐标交角小于45°原 因
(1)水中有机物与氯作用的速度不 同,在测定余氯时,部分有机
物尚在与氯作用中。
(2)水中部分余氯会自动分解,如 次氯酸受水中某些杂质或光线
的作用,产生如下催化分解:
2HOCl→2HCl+O2
2020/12/5
19
③当水中有机物主要是氨氮化合物时
我国要求:出厂水自由性余氯≮0.3mg/L;
出厂水化合性余氯≮0.5~3.0mg/L
2020/12/5
管网末梢自由性余氯≮0.05mg/L 17
加氯量与余氯量的关系 ①无耗氯物质
a:余氯量 b:需氯量
加氯量=余氯量
②有耗氯物质,但无 氨氮化合物
需氯量满足后,随着 加氯量的增加,余氯 量增加。
b2
a1
2020/12/5
6
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防止 水致疾病的传播,饮用水中不应含有 致病微生物,其中主要是指细菌性病 原微生物和病毒性病原微生物。
2020/12/5
7
作用:消除水中致病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保证人民身体健康。
方法:氯及氯化物消毒,臭氧消毒、紫 外线消毒及某些重金属离子消毒等。
2020/12/5
生产实践表明,pH值越低则消毒作用越强, 证明HOCl是消毒的主要因素。
2020/12/5
13
(二)当水中有氨存在时,会发生如下反应: 当水中含有氨氮成分或向水中投加氨时,起主要消毒
作用的依然是HOCl。氯加入水中产生如下反应:
Cl2+H2O HOCl+HCl NH3 + HOCl NH2Cl + H2O NH2Cl + HOCl NHCl2 + H2O NHCl2 + HOCl NCl3 + H2O 反应后,HOCl、一氯胺、二氯胺、三氯胺的含量与其 比例取决于氯、氨的相对浓度、pH值和温度。
此段效果最好。
2020/12/5
20
2020/12/5
21
3. 折点氯化 折点氯化——加氯量超过折点B点所需氯量。(可降 低色度,去除臭味,降低有机物含量,提高混凝效 果。)
生产实践经验表明
原水游离氨<0.3mg/l:加氯量控制在折点后
原水游离氨>0.5mg/l:加氯量控制在峰点前
原水游离氨0.3—0.5mg/l之间,难掌握。 缺乏实验资料的情况下
第一区:OA段,投加的氯都被水中有机物消耗掉了,
余氯量为零。
第二区:AH段,氯与氨反应,有化合性余氯存在
(主要是NH2Cl),故有一定消毒效果。 第三区:HB段,继续产生化合性余氯,并且随着加
氯量增加,发生下列反应:
2NH2Cl+HOCl→N2↑+3HCl+H2O 余氯量反而减少,最后到达B点。
第四区:水中已没有消耗氯的物质,出现自由性余氯。
PH>9, 一氯氨占优势 PH=7时, 一氯氨和二氯氨同时存在 PH<6.5时,二氯氨占优势 PH<4.5 三氯氨占优势
2020/12/5
14
氯氨的消毒也是依靠HOCl,只有HOCl 消耗得差不多时,反应才会向左移动。继续 产生消毒所需的HOCl。因此,采用氯氨消毒 需要较长的接触时间。
水中所含的氯以氯胺存在时,称为化合 性余氯。 HOCl和OCl-都有氧化能力,称为 自由氯。自由性余氯比化合性余氯消毒效果 要高的多。
第18章 消毒(Disinfection )
18.1 氯消毒 18.2 其他消毒法
2020/12/5
1
水传疾病病原体
2020/12/52Fra bibliotek水传疾病病原体
2020/12/5
3
水传疾病病原体
2020/12/5
4
1946-1980年美国水传疾病暴发统计
2020/12/5
5
1971-1985年美国给水系统水传疾病暴发统计
H OCl
HOCl
10
表1 不同温度下次氯酸离解平衡常数
温 度 0 5 10 15 20 25
(℃)
K1×10-8 2.0 2.3 2.6 3.0 3.3 3.7
(mol/L)
K1
H OCl
HOCl
2020/12/5
11
水中HOCl与OCl-的相对比例取决于 温度和pH值。
2020/12/5
8
中国消毒水质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细菌总数不超过100MPN或CFU/mL,总大 肠菌群每100 mL水样中不得检出,耐热大肠 菌群每100 mL水样中不得检出。大肠埃希氏 菌每100 mL水样中不得检出。游离余氯,在 与水接触30分钟后应不低于0.3mg/L,小于 4mg/L,管网末梢水应不低于0.05mg/L(适 用于加氯消毒)。
2020/12/5
16
18.1.2 加氯量 加氯量=需氯量+余氯量
需氯量:指用于灭活水中微生物、氧化有机物和 还原性物质等所消耗的部分。
余氯:为了抑制水中残余病原微生物的再度繁殖, 管网中尚需维持少量剩余氯。包括自由性余氯 和化合性余氯。
自由性余氯:Cl2、HOCl、OCl化合性余氯: NH2Cl、NHCl2、NCl3
在三种氯氨中,二氯氨消毒效果最好。 但有嗅味。三氯氨消毒作用极差,且有恶嗅 味。
2020/12/5
15
当水中存在氯氨或同时向水中投加氯
氨时,消毒作用较缓慢,需要较长的接触 时间。根据实验结果,用氯消毒,5分钟 内可杀灭细菌达99%以上;用氯氨消毒时, 相同条件下,5分钟内仅达60%,接触时 间延长到十几小时,才能达到99%以上的 灭菌效果。
2020/12/5
9
18.1 氯消毒
特点:杀菌能力强,又持续杀菌能力,应用广泛,技术 成熟,消毒系统和运行费用低廉。
18.1.1 氯消毒原理 (一)原水中不含氨氮
氯易溶于水(20℃和98 kPa时,溶解度为7160 mg/L)。当氯溶解在清水中时,下列两个反应几乎 同时发生:
2020/12/5
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