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9章 货币制度)
宏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答:股票分析师在确定股票的价值时应该考虑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公司的盈利能力取决于以下因素: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所面临的顾客忠诚度、面对的政府管制和税收等。因此,股票分析师就要考虑所有上述因素以决定公司的一股股票价值为多少。
6.描述有效市场假说,并给出一个与这种理论一致的证据。
2.现值(present value)
答:现值指按现行利率为获得一个既定的未来货币量而在今天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值可用倒求本金的方法计算。由终值求现值,称为贴现。在贴现时使用的利息率称为贴现率。现值的计算公式可由终值的计算公式导出:fvn?pv?1?i?,则有:
pv?fvn?1n?1?i?n
上述公式中的1
5.风险厌恶(risk averse)
答:风险厌恶又称“风险规避”,指不喜欢不确定性。风险厌恶者总是以无风险或低风险作为衡量各种备选方案优劣的标准,把那些可能发生风险的备选方案拒之于外。
6.多元化(diversification)
答:多元化又称分散化,指通过分散投资于多项资产来降低投资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从理论上来讲,一个证券组合只要包含了足够多的相关性较弱(甚至负相关)的证券,就完全可能消除所有风险,但是现实中,各证券收益率之间的正相关程度较高,因为各证券的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同一因素影响(如经济周期、利率的变化等),因此分散化投资可以消除资产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但是并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也就是说,随着纳入同一资产组合的资产的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或协方差)的减小,该资产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差)也随之减小。各个证券之间的收益率变化的相关性越弱,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效果就越明显。
9.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曼昆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六版
曼昆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六版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总体经济变量 的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 失业(unemployment) – 通货膨胀(inflation) – 国际收支与汇率(balance of payments and exchange rate)
19
23.3 GDP的组成部分
• GDP 是总支出 • 四个组成部分:
– 消费 (C) – 投资 (I) – 政府购买 (G) – 净出口(NX)
• 这四个组成部分的总和等于GDP(用Y表示):
Y = C + I + G + NX
一国收入的衡量
20
消费 (C)
• 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 • 关于居住成本的注释:
• 把所有组成部分加总起来得到:
Y = C + I + G + NX
一国收入的衡量
24
美国的GDP及其组成部分:2007
总量(10亿)
占总量的百分 比
Y
$13,841
100.0
C
9,734
70.3
I
2,125
15.4
G
2,690
19.4
NX
–708
–5.1
人均量 $45,825 32,228 7,037 8,905 –2,344
D. 通用汽车公司生产了价值5亿美元的汽车,但消费者 只购买了价值4.7亿美元的汽车
主动学习 1
参考答案
A. Debbie在波士顿最好的饭店花了$200请他丈夫吃晚饭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详解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章 税制的设计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5章 垄 断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6章 垄断竞争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7章 寡 头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9章 收入与歧视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2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Born to 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29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29章货币制度一、重要名词解释货币: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其他人购买物品与服务的一组资产。
交换媒介:买者在购买物品与服务时给予卖者的东西。
计价单位:人们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
价值储藏手段:人们可以用来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未来的购买力的东西。
流动性:一种资产兑换为经济中交换媒介的容易程度。
(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资产变现的成本和速度。
)商品货币:以有内在价值的商品为形式的货币。
法定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由政府法令确定作为通货使用的货币。
通货:公众手中持有的纸币钞票和铸币。
活期存款:储户可以通过开支票而随时支取的银行账户余额。
联邦储备:美国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为了监管银行体系和调节经济中的货币量而设计的机构。
(央行的三个特征:非盈利性、相对独立性、权威性和垄断性。
)货币供给:经济中可得到的货币量。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决策者对货币供给的安排。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政策由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组成。
)准备金:银行得到但没有贷出去的存款。
部分准备金银行:只把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的银行制度。
准备金率:银行作为准备金持有的存款比例。
货币乘数:银行体系用1美元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
(又称“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或消灭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或减少的货币供应量。
) 银行资本:银行的所有者投入机构的资源。
杠杆:将借到的货币追加到用于投资的现有资金上。
杠杆率:银行总资产与银行资本的比率。
资本需要量:政府管制确定的最低银行资本量。
公开市场操作:美联储买卖美国政府债券。
贴现率:美联储向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
法定准备金:关于银行必须根据其存款持有的最低准备金量的规定。
联邦基金利率:银行向另一家银行进行隔夜贷款时的利率。
二、重要摘抄1.物物交换的交易要求需求的双向一致性,这样的经济难以有效地配置其稀缺资源。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28章 失 业)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28章 失 业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失业的确认1.如何衡量失业(1)失业失业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平找到工作的人。
要注意:①年龄规定以外的无工作者不计入失业者。
②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入失业者。
③在校学习的不计入失业者。
④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工作或不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不计入失业者。
⑤有些未领取失业救济的未登记注册的无工作者,不计入失业者。
衡量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公式表示为:100%=⨯失业人数失业率劳动力人数公式中,劳动力总数是指失业人数和就业人数之和。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
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
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
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劳动力参工率指劳动力在成年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这个统计数字表示人口中选择参与劳动市场的人口的比率。
即:100%劳动力劳动力参工率成年人口=⨯ 经济中总存在某种失业,而且各年的失业量都在变动。
失业率围绕正常失业率而波动。
正常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背离称为周期性失业。
(3)失业率不能准确地衡量失业的原因①一些人只是为了能得到政府的福利或由于得到“暗中”支付而装着找工作,他们仍被算在劳动力之中,作为失业者。
曼昆宏观经济学最新英文版参考答案第29章
Chapter 29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1. a. A U.S. penny is money in the U.S. economy because it is used as a medium of exchange tobuy goods or services, it serves as a unit of account because prices in stores are listed interms of dollars and cents, and it serves as a store of value for anyone who holds it overtime.b. A Mexican peso is not money in the U.S. economy, because it is not used as a medium ofexchange, and prices are not given in terms of pesos, so it is not a unit of account. It couldserve as a store of value, though.c. A Picasso painting is not money, because you cannot exchange it for goods or services, andprices are not given in terms of Picasso paintings. It does, however, serve as a store ofvalue.d. A plastic credit card is similar to money, but represents deferred payment rather thanimmediate payment. So credit cards do not fully represent the medium of exchangefunction of money, nor are they really stores of value, because they represent short-termloans rather than being an asset like currency.2. For an asset to be useful as a medium of exchange, it must be widely accepted (so all transactionscan be made in terms of it), recognized easily as money (so people can perform transactions easily and quickly), divisible (so people can provide change), and difficult to counterfeit (so people will not print their own money). That is why nearly all countries use paper money with fancy designs for larger denominations and coins for smaller denominations.For an asset to be useful as a store of value, it must be something that maintains its value over time and something that can be used directly to buy goods and services or sold when money is needed.In addition to currency, financial assets (like stocks and bonds) and physical assets (like real estate and art) make good stores of value.3. a. Currency holdings jumped at the end of 1999. Many individuals were worried about Y2Kand its effect on computers. They withdrew large sums of money from banks to protectthemselves from any possible problems.b. Many answers are possible.4. When your uncle repays a $100 loan from Tenth National Bank (TNB) by writing a check from hisTNB checking account, the result is a change in the assets and liabilities of both your uncle and TNB, as shown in these T-accounts:1Chapter 29/The Monetary System 2By paying off the loan, your uncle simply eliminated the outstanding loan using the assets in his checking account. Your uncle's wealth has not changed; he simply has fewer assets and fewerliabilities.5. a. Here is BSB's T-account:b. When BSB's largest depositor withdraws $10 million in cash and BSB reduces its loansoutstanding to maintain the same reserve ratio, its T-account is now:c. Because BSB is cutting back on its loans, other banks will find themselves short of reservesand they may also cut back on their loans as well.d. BSB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cut back on its loans immediately, because it cannot forcepeople to pay off loans. Instead, it can stop making new loans. But for a time it might finditself with more loans than it wants. It could try to attract additional deposits to getadditional reserves, or borrow from another bank or from the Fed.6. If you take $100 that you held as currency and put it into the banking system, then the totalamount of deposits in the banking system increases by $1,000, because a reserve ratio of 10%means the money multiplier is 1/.10 = 10. Thus, the money supply increases by $900, becausedeposits increase by $1,000 but currency declines by $100.7. With a required reserve ratio of 10%, the money multiplier could be as high as 1/.10 = 10, if bankshold no excess reserves and people do not keep some additional currency. So the maximumincrease in the money supply from a $10 million open-market purchase is $100 million. Thesmallest possible increase is $10 million if all of the money is held by banks as excess reserves.8. a. If the required reserve ratio is 5%, then First National Bank's required reserves are$500,000 x .05 = $25,000. Because the bank’s total reserves are $100,000, it has excessreserves of $75,000.b. With a required reserve ratio of 5%, the money multiplier is 1/.05 = 20. If First Nationallends out its excess reserves of $75,000, the money supply will eventually increase by$75,000 x 20 = $1,500,000.Chapter 29/The Monetary System 39. a. With a required reserve ratio of 10% and no excess reserves, the money multiplier is 1/.10= 10. If the Fed sells $1 million of bonds, reserves will decline by $1 million and the moneysupply will contract by 10 x $1 million = $10 million.b. Banks might wish to hold excess reserves if they need to hold the reserves for theirday-to-day operations, such as paying other banks for customers' transactions, makingchange, cashing paychecks, and so on. If banks increase excess reserves such that there isno overall change in the total reserve ratio, then the money multiplier does not change andthere is no effect on the money supply.10. a. With banks holding only required reserves of 10%, the money multiplier is 1/.10 = 10.Because reserves are $100 billion, the money supply is 10 x $100 billion = $1,000 billion.b. If the required reserve ratio is raised to 20%, the money multiplier declines to 1/.20 = 5.With reserves of $100 billion, the money supply would decline to $500 billion, a decline of$500 billion. Reserves would be unchanged.11. a. If people hold all money as currency, the quantity of money is $2,000.b. If people hold all money as demand deposits at banks with 100% reserves, the quantity ofmoney is $2,000.c. If people have $1,000 in currency and $1,000 in demand deposits, the quantity of money is$2,000.d. If banks have a reserve ratio of 10%, the money multiplier is 1/.10 = 10. So if people holdall money as demand deposits, the quantity of money is 10 x $2,000 = $20,000.e. If people hold equal amounts of currency (C) and demand deposits (D) and the moneymultiplier for reserves is 10, then two equations must be satisfied:(1) C = D, so that people have equal amounts of currency and demand deposits; and (2)10 x ($2,000 –C) = D, so that the money multiplier (10) times the number of dollar billsthat are not being held by people ($2,000 –C) equals the amount of demand deposits (D).Using the first equation in the second gives 10 x ($2,000 –D) = D, or $20,000 – 10D = D,or $20,000 = 11 D, so D = $1,818.18. Then C = $1,818.18. The quantity of money is C +D = $3,636.36.。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2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9篇 长期中的真实经济第25章 生产与增长25.1 复习笔记25.2 课后习题详解2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26.1 复习笔记26.2 课后习题详解26.3 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 基本金融工具27.1 复习笔记27.2 课后习题详解2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8章 失 业28.1 复习笔记28.2 课后习题详解2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0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第29章 货币制度29.1 复习笔记29.2 课后习题详解29.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30.1 复习笔记30.2 课后习题详解3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篇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3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31.1 复习笔记31.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1.3 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32.1 复习笔记32.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篇 短期经济波动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33.1 复习笔记33.2 课后习题详解3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34.1 复习笔记34.2 课后习题详解3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35.1 复习笔记35.2 课后习题详解3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3篇 最后的思考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36.1 复习笔记36.2 课后习题详解3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1.经济的收入与支出在一国的宏观经济中,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流动性偏好理论(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答:流动性偏好理论是解释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的理论。
流动性偏好是人们为应付日常开支、意外支出和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
该理论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M·Keynes)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
它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为了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预防动机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且是收入的增函数。
投机性动机是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现实利率呈负相关。
该理论假设中央银行选择了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在此模型中,价格水平P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
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
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较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
2.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答: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流动性偏好理论〔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答:流动性偏好理论是解释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的理论。
流动性偏好是人们为应付日常开支、意外支出和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
该理论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M·Keynes〕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
它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为了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预防动机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且是收入的增函数。
投机性动机是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现实利率呈负相关。
该理论假设中央银行选择了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在此模型中,价格水平P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
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
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较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
2.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答: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8章 失 业)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28章 失 业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劳动力(labor force )答:劳动力指一国或地区法定劳动年龄以上的,或者在工作,或者在积极寻找工作,或者因为暂时失业而等待召回的所有人。
劳动力包括失业者和就业者。
一国劳动力的规模取决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劳动力参工率以及移民等因素。
劳动力是既包括就业者又包括失业者的工人总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劳动力=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
2.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答:失业率指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
失业率是劳工统计中用来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失业程度的主要指标。
计算方法是失业人数除以劳动力人数再乘以100%,即: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
失业率可以分别按性别、年龄、种族、产业和职业分组进行计算。
西方各国失业者的统计标准并不相同,一般的标准是:凡是统计时没有工作,但在此以前的4周以内曾做过寻找工作的努力,却没有找到工作的人。
此外,包括在失业者统计范围的还有:①暂时被解雇,正在等待召回的人。
②正等待到新工作岗位报到,但等待时间达30天以上的人。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失业率这一指标并不足以反映一国或地区失业的严重程度,因为还有那些因为寻找工作太难而放弃寻找工作的努力,从而退出劳动力市场成为非劳动力人口的“丧失信心的工人”,他们并没有包括在失业者范围之内。
3.劳动力参工率(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 答:劳动力参工率是指劳动力在成年人口中的百分比。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16.1复习笔记 16.2课后习题详解
第18章投资
第17章消费
第19章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和银行体
系
第19章经济 周期理论的 进展(第6版
教材)
附录指定曼 昆《宏观经 济学》教材 为考研参考 书目的院校 列表
17.1复习笔记 17.2课后习题详解
18.1复习笔记 18.2课后习题详解
19.1复习笔记 19.2课后习题详解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经济波动导论
第10章总需求Ⅰ:建 立IS-LM模型
第11章总需求Ⅱ:应 用IS-LM模型
第12章重访开放经济: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与汇率制度
第13章总供 给与通货膨 胀和失业之 间的短期权
衡
第14章一个 总供给和总 需求的动态 模型
第3章国民收 入:源自何 处,去向何 方
第4章货币与 通货膨胀
第5章开放的 经济
第6章失业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经济增 长Ⅰ:资本 积累与人口
增长
第8章经济增 长Ⅱ:技术、 经验和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笔记
第章
习题
复习
理论
第版
政策
笔记
教材
习题 习题
教材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的考生, 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的师生参考。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流 行的初级经济学教材,也被众多院校列为经济类专业考研重要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我 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5小时高清视频】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4.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5.曼昆《经济学原 理(微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6.曼昆《经济 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7.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7小时高清视频】8.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9.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 详解10.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 模拟试题】本书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的配套e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 和相关资料对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另外,部分高 校,如武汉大学、深圳大学等,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复习全书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2.费雪效应答:费雪效应指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费雪效应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用来阐述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用费雪方程式表示为:i rπ=+(其中i代表名义利率,r代表真实利率,π代表通货膨胀率)。
由于货币在长期中是中性的,货币增长的变动不会影响真实利率。
由于真实利率不受影响,所以名义利率必然根据通货膨胀的变动进行一对一的调整。
根据费雪方程式,通货膨胀率上升1%引起名义利率上升1%。
3.预算盈余答:预算盈余指预算中存在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情况。
预算盈余是一种预算不平衡的状态,不过它与预算赤字的不平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盈余表示财政宽松,赤字表示财政困难。
严格地讲,预算应是平衡的,不仅在计划中是平衡的,而且执行中和执行后也应是平衡的。
但在某些时候,适当地使财政收入的安排大于财政支出是可以的。
这时,就会出现预算盈余。
一般情况下,政府得到的税收收入用T表示,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用G 表示。
如果T大于G,政府的预算盈余就是(T G)。
4.古典总供给曲线答:古典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按照古典学派的说法,在长期当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8章失业]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
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劳动力(labor force)
答:劳动力指一国或地区法定劳动年龄以上的,或者在工作,或者在积极寻找工作,或
者因为暂时失业而等待召回的所有人。劳动力包括失业者和就业者。一国劳动力的规模取决
定,筹集的失业保险费,不分来源渠道,不分缴费单位的性质,全部并入失业保险基金,在
统筹地区内统一调度使用以发挥互济功能。
11.工会(union)
答:工会指一个就工资与工作条件与雇主进行谈判的工人协会。工会是一种卡特尔,它
是卖者共同行动以希望发挥其共同市场势力的一个集团。在经济中大部分工人单独地与其雇
主讨论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与此相比,工会的工人是作为一个集团来这样做的。
适用于非工会会员,在雇主协会代表资方参加谈判的情况下,集体协议可适用于尚未工会化
的组织,这些国家的政府有时也会将工会化部门集体谈判所达成的协议适用于非工会化部
门。20世纪80年代以来,集体谈判在主要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分散化(或称分权),
即在更低层面上处理劳资关系。全国性谈判和全国性协议的作用越来越小,组织(公司或企
工作岗位是同样的,以至于所有工人都同样适应于所有工作,寻找工作就不是一个问题,被
解雇的工人可以很快找到非常适合于他们的新工作。但是,实际上工人的爱好与技术不同,
工作的性质不同,而且等候工作者和工作空位的信息在经济中许多企业和家庭中扩散得很
慢。政府可以通过设置就业机构和培训计划来促进寻找工作。
10.失业保险(unemployment insurance)
结构性失业,因而结构性失业不可能长期存在。他们还认为,自然失业率包含一种摩擦性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第29章 货币制度29.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货币的含义货币是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他人购买物品与劳务的一组资产。
据此定义,货币只包括在物品与劳务交换中卖者通常接受的少数几种财富。
2.货币的职能货币在经济中有三种职能: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
3.货币的种类货币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商品货币和法定货币。
4.美国经济中的货币现金、活期存款、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账户余额等。
货币层次(美联储):1M =流通中现金+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如NOW 账户,ATS 账户等)21M M =+储蓄存款(含货币市场存款基金账户)+小额(10万美元以下)定期存款+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最低初始投资在5万美元以下)+几种不重要的项目 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货币流动性的强弱。
流动性(liquidity )指一种资产可以兑换为经济中的交换媒介的容易程度。
由于货币经济的交换媒介,所以它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其他资产在流动性方面彼此差别很大。
5.联邦储备体系(1)结构:联储理事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地方级的12家联邦储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
(2)职能:管制银行并确保银行体系的正常运行,控制经济中的货币量。
6.银行与货币供给(1)如果银行全以储备金持有所有存款,银行就不影响货币供给。
(2)银行进行货币创造的前提:非现金结算和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
(3)重要概念:准备率、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7.货币乘数货币乘数(亦称存款乘数)又称作“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指的是中央银行创造或消灭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或减少的货币供应量。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M 与基础货币B 之比。
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一般有以下5项:现金比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准备率、活期存款准备率、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
(1)现金比率。
即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现金比率对乘数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现金比率越高,货币乘数也越高;反之亦然。
(2)超额准备率。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就越小;反之,越大。
(3)定期和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
法定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越大。
(4)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变小;反之,变大。
8.美联储控制货币的工具美联储用三种主要工具来改变货币供给: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和再贴现率。
9.控制货币供给中的问题(1)中央银行不能控制家庭以银行存款的方式持有的货币量,而家庭持有存款货币的多少直接影响银行的准备金,进而影响银行体系所能创造的货币。
(2)中央银行不能控制银行选择的贷款量,银行的决策将影响货币供给。
法定准备金规定了最低准备率,但银行可以持有超额准备金——大于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29.2 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货币(money )答:货币指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其他人购买物品与劳务的一组资产。
货币有三种主要职能:价值储藏、计价单位和交换媒介。
货币有两种形式:商品货币和法定货币。
商品货币是以某种有内在价值的商品作为货币。
法定货币是由政府强制力确定为货币的,它是没有内在价值的。
货币按流动性的不同,可划分为不同层次,我国的货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0M =流通中的现金10M M =+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21M M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32M M =+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其中,1M 为狭义货币供应量,2M 为广义货币供应量,3M 为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货币供应量。
2.交换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答:交换媒介指货币作为对商品和劳务交易进行支付的中介,它是货币的一项重要职能。
货币作为交换手段,把物物直接交换分割成买卖两个环节,降低了物物直接交换的交易成本,极大地提高了交换的效率。
货币克服了商品交换中在时间、空间上需要严格的需求双重巧合的条件这一局限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易的发展。
3.计价单位(unit of account )答:计价单位指人们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
货币具有表现商品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功能作用。
计价单位是货币的首要的基本职能。
货币作为计价单位,是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
它是通过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而实现的。
4.价值储藏(store of value)答:价值贮藏指人们可以用来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未来的购买力的东西。
它是货币暂时离开流通领域,被人们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存起来的职能。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原本是真实的、足值的金属货币,但在金属货币已退出流通的阶段,信用货币和纸币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此种职能,不过,它们的贮藏已无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5.流动性(liquidity)答:流动性指一项资产可以兑换为经济中交换媒介的容易程度。
流动性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个大的方面。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某项资产变现的成本越低,则该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某项资产变现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变现,则该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
而负债的流动性主要是通过负债的途径,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
通过负债的途径,主要是以增资的方式取得资金,或者以吸收存款或借款方式筹得资金。
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主动性负债和潜力养成法来提高负债的流动性。
6.商品货币(commodity money)答:商品货币指以有内在价值的商品为形式的货币,或者说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专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这些商品即使不作为货币,仍具有其作为商品的价值。
商品货币通常由具有其他用途的日常商品组成。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大部分时间,货币主要是以金银商品为基础,为了使该商品有效发挥货币的职能,社会必须限制它的非货币用途,或者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其供应量。
7.法定货币(fiat money)答:法定货币指没有内在价值,由政府法令所确定的,作为通货使用的货币。
法定货币本身并没有内在价值,它如果不作为货币就一文不值。
它之所以被作为货币是因为政府法律规定它有作为支付手段和偿还一切债务的职能。
法定货币的价值,仅来自政府宣布它为法定货币,无需贵金属的储备作为支持。
法定货币有别于信用货币,因为它的价值并不来自于某种兑换支付(例如黄金)的承诺。
历史上,信用纸币曾经成为法定货币,例如1862~1879年的美国,信用纸币可自由兑换并提取黄金。
现在世界上大部分都是法定货币,黄金在政府储备中的地位越来越不重要。
8.通货(currency)答:通货也称“现金”,指公众手中持有的纸币钞票和铸币。
纸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由法律规定了其地位的法偿货币,其价值取决于它的购买力;铸币是小额币值的辅币,一般用金属铸造。
以上两种货币称为通货或现金。
现金是一国的法偿货币,是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的主要形式。
9.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s)答:活期存款是“定期存款”的对称,指一种不需要事先通知,凭支票便可随时提取或支付的存款。
活期存款主要是为满足客户支取方便、灵活运用的需要,同时也是客户取得银行放款和服务的重要条件。
由于活期存款的流动性较大,存取频繁,手续复杂,风险较大,并需要提供许多相应的服务,如存取服务、转账服务、提现服务及支票服务等,因而成本也比较高,商业银行一般不支付或较少支付利息,有时还向客户收取手续费。
美国在《Q条例》废除之前,不允许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
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
通过吸收活期存款,不但可以取得短期的可用资金以用于短期的放款和投资,而且还可以取得比较稳定的活期存款余额以用于中长期的放款和投资。
另外,吸收活期存款还有利于扩大信用关系和扩张信用规模。
为了吸收活期存款,商业银行除提供优质服务外,对于活期存款的存户,有时还允许在存款余额用完后进行透支。
10.联邦储备(Federal Reserve)答:联邦储备指美国的中央银行。
作为中央银行,它的基本职能是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
联邦储备的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根据这一法律,全国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区设立1个联邦储备银行。
为了协调12个联邦储备银行的活动,在首都华盛顿建立了最高联邦储备局(后改名为“联邦储备委员会”),作为联邦储备银行的决策机构,同时还设立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至此,美国中央银行体系便产生了。
联邦储备委员会由7名委员组成,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任期14年。
主席和副主席由总统任命,任期4年。
联邦储备银行是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股本由其所在区会员银行认购,但后者无控制权。
从所有制来说,它不是国家所有,但由于它执行发行货币、代理国库、制定货币政策、管理金融等职能,盈余的80%以上都上缴财政部,所以它是中央银行。
12家联邦储备银行是其所在地区的中央银行。
联邦储备银行可在其区内设立自己的分行。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联邦储备系统内部制定政策的中心部门,该委员会由7名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和5名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组成。
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也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席。
根据联邦法律,在联邦注册的国民银行必须参加联邦储备系统,成为会员银行。
另外,根据各州法律,在各州注册的州银行可自愿申请加入联邦储备系统。
11.中央银行(central bank)答:中央银行指为了监督银行体系和调节经济中的货币量而成立的机构。
中央银行控制全国货币供给,实施国家货币政策,统领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
中央银行有三个明显的特征:①非盈利性。
中央银行活动的宗旨是稳定货币、发展经济,不与商业银行以及一切经济部门争利,没有自身的盈利目标;②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执行金融政策,依法调节经济,管理金融活动,不受利益集团、政府领导人等因素的干预;③中央银行的权威性和垄断性。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机构,独享货币发行权,履行国家赋予的调节经济、稳定货币的任务。
这样中央银行就有别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12.货币供给(money supply)答:货币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中可以得到的货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