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辛弃疾词两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课后测试题
同步练习一、课文阅读训练(一)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指出解说不当的一项。
答:()A.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B.两首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是怀古伤今。
C.辛词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英雄无觅”的愤激之情;“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赶快建功立业的愿望。
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
(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了一个典故,写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写法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答:()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象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三)古典诗词讲究炼字,作者往往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字词,表达十分丰富的内容。
阅读时须处处留意,字字咀嚼,才能有所得。
1.《雨霖铃》上阕描写了送别的典型环境。
试按要求摘引原文词语作答:①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送别时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送别的心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送别的表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扬州慢》(包括小序)写景很有特色,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心态等各个角度,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描绘了金兵劫后扬州凋蔽、残破的图景,抒发了悲怆之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6.2《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3
《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稼轩.(xuān) 揾.泪(wèn) 舞榭.(xiè) 迄.今(qì) B .岑.寂(cén) 菜羹.(gēng) 巷陌.(mò) 屹.然(yì) C .螺髻.(jì) 鲈.鱼(lú) 金戈.(gē) 敛.财(liǎn) D .堪脍.(kuài) 汜.河(sì) 嘉.许(jiā) 粗犷.(kuàng) 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B.⎩⎨⎧ 断鸿..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 无人会. 会: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D.⎩⎨⎧ 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舞榭.歌台 榭:楼台3.对这两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国的国君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
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表达了词人坚决主张抗金,而又反对冒进轻敌的思想,抒发了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揭露了南宋政治的腐败,亦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C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词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想象的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D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
高中语文 必修4 6 辛弃疾词两首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句子默写(名句名篇默写)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思接千古,追忆孙权,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仰慕。
(2)《氓》中用“斑鸠”来作比,劝告女子不要迷恋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二、选择题组(语用综合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___________,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___________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
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渊明最合苏轼的标准了。
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___________的对象。
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
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
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___________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辛弃疾词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 6 辛弃疾词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辛弃疾词两首(时间:30分钟分值:30分)一、根底稳固与语言运用(21分)1.以下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1分)(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靠)求.田问舍(购置)B.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揾.英雄泪(擦拭,揩拭)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千古风流..人物(杰出的,有才华的)D.元嘉草草..(草率,轻率)休说鲈鱼堪脍.(把鱼、肉切细)解析:选C。
C项,第一个“风流〞的意思是“英雄业绩〞。
2.以下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解析:选C。
“雪〞是借喻,比喻浪花。
3.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以下语句没有使用倒装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念奴娇·赤壁怀古》)解析:选B。
A项,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C项,正常语序应为“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D项,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4.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5分)(1)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直抒胸臆,借用动作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词人自感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现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5.将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一个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为开头的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人教语文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六) 辛弃疾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六) 辛弃疾词两首(时间:40分钟 满分:63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稼轩.(xuān) 揾.泪(wèn) 舞榭.(xiè) 迄.今(qì) B .岑.寂(cén) 菜羹.(gēng) 巷陌.(mò) 屹.然(yì) C .螺髻.(jì) 鲈.鱼(lú) 金戈.(gē) 敛.财(liǎn) D .堪脍.(kuài) 汜.河(sì) 嘉.许(jiā) 粗犷.(kuàng ) 解析:选D D 项,“犷”应读gu ǎng 。
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A.⎩⎪⎨⎪⎧ 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 种宝刀 C.⎩⎪⎨⎪⎧ 无人会. 会: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 D.⎩⎪⎨⎪⎧ 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舞榭.歌台 榭:楼台解析:选A B 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 项,“风流”指英雄的流风余韵;D 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3.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B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C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解析:选B B 项,应是“赞扬当年刘寄奴北伐的英雄气概”。
4.名句默写。
(完整版)辛弃疾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辛弃疾词两首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画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遥岑(céng)赏心亭(tíng)玉枕(zhěn)堪脍(kuài)B.揾泪(wēn) 狼居胥(xū)玉簪(zān)寻觅(mì)C.盈袖(xiù)断鸿声(hóng)舞榭(xiè)赢(yíng)得D.供恨(hèng)佛狸祠(cí)把盏(zhǎn)金戈(gē)2.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3.下列各句中所用典故与历史人物相对应的一项是(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封狼居胥.(4)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A.刘裕周瑜张季鹰霍去病B.周瑜刘裕霍去病张季鹰C.周瑜刘裕张季鹰霍去病D.刘裕周瑜霍去病张季鹰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B.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5.古诗词中常常用典,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②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休说鲈鱼脍,尽西风,季鹰归未?④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⑤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A.周瑜刘裕张翰辛弃疾刘备B.诸葛亮刘裕张翰桓温刘备C.周瑜刘备张翰桓温刘裕D.周瑜刘裕张翰桓温刘备6.选出下列划横线之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风.乎舞雩 B.七十者可以衣.帛食肉C.饭.疏食饮水 D.约我以礼.二、现代文阅读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六) 辛弃疾词两首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六) 辛弃疾词两首一、语言表达专练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水随天去秋无际.际:边际 B .鲈鱼堪脍.脍:把鱼、肉切细 C .赢得仓皇北顾.顾:回头,回头看 D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饭:饭量解析:选D “饭”是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A .⎩⎪⎨⎪⎧ 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 B .⎩⎪⎨⎪⎧ 断鸿..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 .⎩⎪⎨⎪⎧ 无人会. 会: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 D .⎩⎪⎨⎪⎧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舞榭.歌台 榭:楼台 解析:选A B 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 项,“风流”指英雄的流风余韵;D 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3.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B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C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解析:选B B 项,应是“赞扬当年刘寄奴北伐的英雄气概”。
4.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在文后的横线上填写结论性的句子。
辛弃疾以杰出的爱国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其传世词六百多首,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占三分之二以上,数量之大,自有“词”这种诗体以来,一千四百年间,尚无人能望其项背。
爱国是辛词一大主题,生态则是辛词的又一大主题。
一册《稼轩词》,展卷读去,从卷首到卷末,满纸山川之美、草木之秀,让人目不暇接,间以风雨之声、鸟虫之鸣,让人心动神驰。
人教版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及答案
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稼轩.(xuān) 泪(wèn) 舞榭.(xiè) 今(qì) B .岑.寂(cén) 羹.(ɡēnɡ) 巷陌.(mò) 然(yì) C .螺髻.(jì) 鱼(lú) 金戈.(ɡé) 财(liǎn) D .堪脍.(kuài) 河(sì) 嘉.许(jiā) 犷.(ɡuǎnɡ) 【解析】 “戈”应读ɡē。
【答案】 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流年 雄才大略 苍皇 哗众取宠B .愤概 谋取利益 频繁 发号施令C .南渡 神鸦社鼓 祭祀 矫揉造作D .理睬 惊慌失措 合谐 鸦雀无声【解析】 A 项,“苍”应为“仓”;B 项,“概”应为“慨”;D 项,“合”应为“和”。
【答案】 C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 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 D.⎩⎪⎨⎪⎧ 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解析】 B 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 项,“风流”指英雄业绩;D 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遥岑远目B .赢得仓皇北顾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尚能饭否【解析】A项,目,名词用作动词,看,望;B项,北,名词作状语,向北;D项,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答案】 C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4.doc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料不啼清泪长啼血”的稼轩词确是这位爱国词人________的结晶。
尽管辛氏的爱国与忠君仍难能离析,一如封建时代别的士大夫那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吸取宝贵的东西。
至于从词的发展史来看,“歌词渐有稼轩风”的事实,( ),都足以说明他的不朽的功绩。
而这影响,或者说构成一个词的流派的核心的东西又正是辛弃疾词的那股“气”,那种________的爱国之情志。
作为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一代宗师,辛弃疾的词中滋润了壮志难酬的沉痛感叹和无能为力的愤慨。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辛弃疾的词,既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是吟风赏月花情柳态,而是字字揪心,句句沁血。
一部《稼轩词》,给后人展示的是一代抗金英雄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血泪控诉,其中强大的爱国豪情自是感人肺腑、________。
难怪我们今天读其词,似乎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________的形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A.满腔热血矢志不渝动人心弦望眼欲穿B.满腹经纶功败垂成动人心弦望穿秋水C.满腹经纶矢志不渝沁人心脾望穿秋水D.满腔热血功败垂成沁人心脾望眼欲穿解析:“满腔热血”形容情绪激昂,充满着为正义而斗争的热情。
“满腹经纶”形容人很有政治才能或很有才学。
根据文意,“料不啼清泪长啼血”强调词人的爱国热情,故选“满腔热血”。
“矢志不渝”指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根据语境,应选“矢志不渝”。
“动人心弦”指激动人心;非常动人。
“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
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根据语境,应选“动人心弦”。
“望眼欲穿”指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望穿秋水”指把眼睛都望穿了,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两者都可形容辛弃疾对抗金报国的期盼,故两词放在此处均可。
人教版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练习含解析
《辛弃疾词两首》巩固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词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休说鲈鱼堪侩,尽西风,季鹰归未?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惶北顾。
D.可堪回首,狒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断鸿..声里断鸿:失群的孤雁。
②把吴钩..看了吴钩:古代吴地制造一种宝刀。
B.①舞榭.歌台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风度,风韵。
C.①元嘉草草..草草:草率,轻率。
②休说鲈鱼堪脍.脍:美味。
D.①封.狼居胥封:封闭山界禁止上山。
②一片神鸦社鼓..社鼓:社日祭祀土神所奏的鼓乐。
3.下列词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落日楼头,断鸿..流年,忧愁风雨..声里 B.可惜C.斜阳草树,寻常..仓皇北顾..巷陌 D.赢得4.下列词句没有使用借代修辞的一项是()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5.下列词句中的一词多义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会①无人会,登临意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顾①赢得仓皇北顾②瞻前顾后C.路①烽火扬州路②彼路斯何,君子之车D.可①可堪回首②学不可以已6.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①赢得仓皇北顾()②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③遥岑远目()7.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一句写出了宋武帝刘裕在战场上的声威气势,“”一句写出了宋文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像刘义隆那样,虽有“___________”的雄心,也难逃失败的结局。
二、课内阅读与欣赏9.《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上片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2)上片中有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这些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1)上片提到的孙权、刘裕有何共同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2)下片借用刘义隆典故的目的是什么?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3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必修4(人教版)6 辛弃疾词两首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听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鉴赏: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
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
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
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
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如今苍颜白发,壮志难酬,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还会梦到往日的万里江山。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烽.火(fēng)输赢.(yínɡ)蜾蠃.(luǒ) 仓.皇北顾(chuānɡ)B.祠.堂(chí) 伺.机(sì)伺.候(cì) 脍.炙人口(kuài)C.金簪.(zān) 巷.道(xiànɡ)曾.祖(zēnɡ) 退避三舍.(shè)D.鲈.鱼(lú) 发髻.(jì)鸿.雁(hónɡ) 遥岑.远目(cén)解析:A项,仓cānɡ;B项,祠cí;C项,巷hàng。
答案:D2.对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鲈鱼堪脍.脍:把鱼、肉切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英雄业绩B.赢.得仓皇北顾赢:获得胜利求田问舍.舍:房舍C.元嘉草草..草草:缭乱、潦草把吴钩..看了吴钩:古代吴地制作的一种宝刀D.无人会.,登临意会:领会断鸿..声里断鸿:失群的孤雁解析:赢:这里指“输,失败”,“赢得”即“落得”。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课时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一)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课时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一)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一)1.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就个人的最终结局而言,他没有像某些人那样及时离开,暂时保全生命,而是以飞蛾扑火的方式,在慷慨激昂中绽放自我光芒,留下生命的灿烂。
②想要收获漂亮的语文成绩,就要和语文长相厮守,不离不弃。
常学不懈,必定功不唐捐。
③一块20平方公里的方寸之地,成为全市的重大项目建设主战场,38亿元的项目相继在这里落地生根。
④研究者认为,这部著作涉及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焊接文白、应对采访等诸多方面,细心教学生如何写作,可谓金针度人。
⑤中国共产党在反腐倡廉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制度建设,强调标本兼治,从源头预防腐败,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⑥在热烈的掌声中,为期一星期的漫长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了。
作为主办方,我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A.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⑥D.①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亚特兰大的“大中华”超市简直能拿来当作华人生活的陈列馆。
在国内我都没见过这样的地方:既能找到北方人熟悉的菠菜、花菜、大白菜,也有岭南人爱吃的菜心、芥蓝。
B.马尔克斯“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通过非凡的想象,将现实与神话、传说融为一炉,营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
C.站在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前瞻远方的漫漫征途,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D.现实生活中,面对功名、地位、金钱这些使人利令智昏的东西,一些腐败分子毫不自律,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脍炙人口把鱼、肉切细.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神鸦社鼓祭祀土神的节日.C.元嘉草草.匆匆忙忙,轻率.把吴钩看了结束,完毕.D.无人会,登临意.领会.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人物及其业绩的流风余韵.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遥岑远目B.赢得仓皇北顾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尚能饭否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24: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一、基础知识检测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随天去秋无际际:边际B.鲈鱼堪脍脍:把鱼、肉切细C。
赢得仓皇北顾顾:回头,回头看D。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饭量答案D解析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2。
在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下列句子中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C。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答案C解析A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鹦鹉啄香稻余粒,凤凰栖碧梧老枝",或者“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B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D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答案B解析B项使用比喻。
A项用“烽火”代指“战争”。
C项用“金戈铁马”代指“精锐的部队"。
D项用“红巾翠袖"代指“女子”.4。
为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只填序号。
辛弃疾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
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________________。
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
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
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
①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②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③便再不染政④亦政亦文⑤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答案⑤③②④①5.请在横线处补写出合适的语句.要求:与画波浪线的句子构成排比,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高中语文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发髻.(jì) 暨.今(qí)田螺.(luó)舞榭歌.台(xiè)B.祠.堂(cí)伺.机(sì)芦荟.(huì)脍.炙人口(kuài)C.金簪.(zān)僭越(jiàn)巷.道(xiàng) 遥岑.远目(cén)D.鲈.鱼(lú)阡陌.(mò) 伯仲.(zhòng)求田问舍.(shě)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远目:向远处看,远眺B.无人会.,登临意会:理解C.赢得..仓皇北顾赢得:落得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饭量3.下列诗句中语序没有使用倒装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4。
对下列词句中加横线词语或诗句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眺的特点,也写出了远山的秀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辛弃疾词两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10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①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雕零。
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
②秣陵:与下文的“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
③试灯:宋有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的习俗,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这首词的首句三个“深”字连用,试分析其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辛苦吟于濆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注]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注]嫫母:黄帝的妃子,为人贤德而面目丑陋。
这首诗揭示了什么主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
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
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描写羁旅的词,从词的上阕可以看出,主人公不仅有无休止的漂泊羁旅之苦,更有一种功业未成、年华老去,生命虚耗的憾恨。
B.从“行路无情”“年去年来”中我们能看出词人的漂泊,从“何成”中可以看出词人老大无成的遗憾,“垂垂雪几茎”更反衬其悲愁之重。
C.“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以竹喻人,以竹显志,营造出一个与词人心境相通的清寒世界,情景交融。
D.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游子形象:半生漂泊,人到中年,功业未成。
词人消沉没有追求,还要被迫读书,青灯黄卷,让人感到凄凉。
4.“灯”的意象耐人寻味,请结合词句分析其作用。
5.本词尾句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试作分析。
6.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如何抒情的?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满江红①辛弃疾点火樱桃,照一架、茶蘼如雪②。
春正好,见龙孙③穿破,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
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注]①此词写于辛弃疾投归南宋后,被排挤闲居期间。
②荼靡:荼靡花在春末夏初开花,凋谢后即表示花季结束。
③龙孙:竹笋的别称。
8.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片着力表现“春正好”之景。
樱桃如火,荼蘼如雪,这是从视觉上表现春天的明艳;龙孙破壁而出,母燕引雏燕试飞,黄莺娇声唤友,这是从听觉上表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B.词人并未因“春正好”而欣喜,反而因此生愁。
此愁难消,词人向春天发出了怨恨之语“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表达出词人抑郁烦乱的心绪。
C.下片最后几句,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抒写词人梦中也不能回乡的怅恨;又用“子规”这个典型的象征凄凉、哀伤的意象来烘托词人有家不得归的无奈与伤感。
D.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没有选取落花飞絮、凄风苦雨的画面来表现愁情,而采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下片刻両词人的抒情形象,既有动作、心理描写,也有环境点染。
9.此词写的是思乡愁情,词中却说这是“古今遗恨”。
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1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后半部分刻画了一个“江南游子”的形象。
请从动作描写和情感表达的角度简要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二、情景默写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写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
这七组叠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3)《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
(4)《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
三、句子默写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韩愈《师说》)(3)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各抱地势, __ 。
(杜牧《阿房宫赋》)(5)余音袅袅,。
(苏轼《赤壁赋》)(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__ 。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7)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__ ______。
(朱自清《荷塘月色》)(8)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
(《论语》)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1)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
(王安石《金陵怀古》)(4)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三杯两盏淡酒,。
(李清照《声声慢》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王勃《滕王阁序》)(3)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4),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5)______,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6分)甲:①,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②。
是故③,④,⑤,⑥,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乙:制芰荷以为衣兮,。
(屈原《离骚》)②,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③,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⑥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6.古诗默写(10分,每空1分)(16)回眸一笑百媚生,。
(白居易《长恨歌》)(17),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18),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19)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20)人生得意须尽欢,。
(李白《将进酒》)(21),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22)此情无计可消除,,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23)?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4),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李白《将进酒》)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也只怕会有“”的结局。
18.(题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蒹葭萋萋,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4)_____________。
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5)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6)_________。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9.补写出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
(12分,每空1分)(1),蓝田日暖玉生烟。
(2),百年多病独登台。
(3),唯见江心秋月白。
(4)竹喧归浣女,。
(5)念去去千里烟波,。
(6)间关莺语花底滑,。
(7),到黄昏点点滴滴。
(8)连峰去天不盈尺,。
(9)羽扇纶巾,谈笑间,。
(10),寻常巷陌,。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4)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5)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8)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9)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限选6句,6分)(1)_ ___,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苟子《劝学》)(3)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眄庭柯以怡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6)散入珠帘湿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