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论文正稿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论文
试论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因素汇率变动(fluctuations in exchange) 是指货币对外价值的上下波动,包括货币贬值和货币升值。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可以被转换成其他货币的价格。
汇率变动是指汇率发生变化,或某货币相对于另一个货币价值的改变。
汇率是国际金融的重要指标,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人民币汇率是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经济杠杆,也是实现和衡量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重要指标。
一、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一)境外因素1、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
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即外汇汇率上升。
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外汇汇率下降。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来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经常项目顺差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就潜在地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且在我国资本项目基本上是连年顺差的,外汇储备明显增加,这表明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本国货币有升值的压力。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来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经常项目顺差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就潜在地形成了人 民币升值的压力,并且在我国资本项目基本上是连年顺差的, 外汇储备明显增加,这表明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人 民币有升值的压力。
(图 1)2、美元的走势人民币对美元的比值是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从一定程 度代表了现在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水平比值。
我国货币定价长 期比照“一篮子货币”体系,所以国际汇市上的波动干扰对 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会产生影响。
近年来人民币的几次巨幅 波动证明了美元走势对人民币汇率在短期有重大影响,两种 货币呈现了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另外,对人民币汇率能够产 生影响的其他货币还有欧元、英镑、日元以及新兴市场国家 货币等,人民币汇率与其他先发国家的汇率波动幅度之间也 表现出正相关关系。
(图 2)图23、国际政局影响国际政局对人民币走势有着显著的干扰和冲击。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人民币汇率研究
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人民币汇率与其他经济变量的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 行统计检验和计量分析。
研究内容与结构
研究内容
本文以人民币汇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波动特征和影 响因素,并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研究结构
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 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三 章为理论基础与模型选择,介绍汇率决定理论及选用 计量经济学模型;第四章为实证分析,建立人民币汇 率回归模型并进行分析;第五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 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政策建议;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 ,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
物价上涨
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从而推动国内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
人民币汇率升值长期来看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但短期内影响不明显。
05
人民币汇率预测研究
预测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时间序列模型
基于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 立模型,预测未来汇率走势。
国内经济状况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强劲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因为经济增长意味着国内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增 加,进而导致外汇流入。
通胀压力
通胀压力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因为通胀可能降低国内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导致出 口减少,外汇流入减少。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宽松或紧缩可能影响人民币汇率,因为财政政策的变化可能影响国内需求和供 应,进而影响出口和进口。
回归模型
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多种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 ,预测汇率变化。
神经网络模型
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非线性模型,预测人民币汇率 的波动。
数据来源与处理
人民币汇率4000论文
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学号:09204010113指导教师:孙伟姓名:马宗博自从美国指控中国政府操控汇率并威胁要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以来,两国有关汇率的口水仗激战犹酣。
汇率问题不仅成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的热点,也成了街头巷尾寻常百姓的话题。
一个个专家学者粉墨登场慷慨激昂之后,一个个百姓早已被撩拨得热血沸腾义愤填膺。
一、为什么需要对外贸易?有一个故事不得不反复提起,虽然故事的内容早已老得掉牙了无新意,但对于没有经济学知识的老百姓来说,学习它对理解汇率原理至关重要。
说是人类尚处在以物易物的蒙昧时代,某甲制造了两柄犀利的斧头,某乙射死了两只肥壮的野羊,甲只需其中的一柄便足够自己砍伐树木,另一柄只是闲置;乙一时半会也吃不了两只羊,另一只放长了时间就会腐烂变质。
于是,两人便自发地将多余的东西进行交换,尽管斧头还是斧头,野羊仍是野羊,他们的数量与质量并未发生任何变化,但是双方的境况却因为交换而得到了改善,因为双方都用自己多余的物质换回了对自己有用的财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等自愿的交换使各种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得到分配,能使交换的双方增长财富。
从这个故事推广开去,要想使一国一地的百姓更加富有,就必须通过合理的政策来促进更加广泛的交换,交换越多,百姓致富的步伐就越快。
当然,人类早已进入了使用货币的文明时代,但是以物易物的交换本质并未发生任何改变,货币只是充当了交换的媒介而已。
对外贸易与国内百姓之间的交换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同样也能促进交换双方的财富增长,这就是为什么各国政要都把捍卫贸易自由作为口号吊在嘴上的原因。
但对外贸易与国内也有不同,因为各自的产品在计价时使用的计价单位并不一样,美国人用的是美元,中国人用的是人民币,用多少元人民币的中国产品才能换回一美元的美国产品,这是一个难题,于是汇率的问题应运而生。
二、汇率是由什么决定的?前面已经说过,交换的本质是以物易物,假如甲国什么资源产品都有,而乙国资源产品匮乏,此时甲国的钞票就更值钱,因为乙国迫切需要甲国的产品资源,它情愿用更多的产品来换取甲国的钞票以购买甲国的资源,否则甲国就不会与你交换。
人民币汇率毕业论文
人民币汇率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与变动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对国内外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人民币汇率的背景、影响因素、政策调控以及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民币汇率的背景人民币汇率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行了固定汇率制度,即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保持相对稳定。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加,人民币汇率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2005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人民币汇率改革,采取了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并逐步放开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
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直接影响。
全球经济形势、国际货币政策、地缘政治等因素都会引起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买卖行为,进而影响人民币的汇率。
其次,中国经济的内外平衡也是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
如果中国经济过热,外部需求不足,可能导致人民币升值;相反,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导致人民币贬值。
此外,中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和外汇储备规模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三、人民币汇率的政策调控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来调控人民币汇率。
首先,中国央行会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人民币汇率。
央行可以通过购买或出售外汇来影响人民币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人民币的汇率。
其次,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即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水平来确定人民币的汇率。
这种制度可以减少单一货币对人民币的影响,降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
此外,中国政府还通过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控来稳定人民币汇率。
四、人民币汇率对经济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人民币升值会使中国的出口产品变得更加昂贵,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但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会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对国内居民的生活消费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外商对中国的投资意愿。
人民币汇率论文人民币汇率问题论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
商学院经济1202 王海君1204044249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摘要: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
估计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传递率较低、且汇率传递率的大小沿着商品流通链不断下降,进口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反应最快。
生产者价格以及消费者价格的反应依次减缓。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汇率传递向量自回归模型一、引言汇率传递(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ERPT)指出口国和进口国汇率变动1%所导致的以进口国当地货币标价的进口品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微观层面上多数基于微观视角的局部均衡模型从产业组织理论,国际贸易的战略理论出发进行研究分析。
Krug-man(1986)、DornbUSCh(1987)研究了市场结构对汇率传递的影响,noot和Klemperer(1989)研究了市场份额对汇率传递的影响。
宏观层面上,从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将名义价格粘性和垄断竞争引入模型,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大小与厂商的定价策略有关。
Obstfeld和Rogoff(1995)、Betts和Devereux(1996)假定市场是分割的,出口厂商可以根据市场定价,既可以选择以本币表示价格,也可以选择以外币表示价格。
前者称为“生产者定价”(prodtlcer currencypricing,PCP),后者称为“当地货币定价(local currency pricing,LCP)。
二、计量模型与数据的处理(一)数据处理与来源本文建立的VAR模型中包含7个变量。
即FPPI,M2,NEER,GDPG,IPI,PPI,CPI。
其中,FPPI代表国外价格指数,M2代表广义货币供应量,NEER代表人民币有效汇率,GDPG代表产出缺口,IPI代表进口价格指数,PH代表生产者价格指数,CPI代表消费者价格指数。
人民币汇率波动分析论文
人民币汇率波动分析论文一、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由来和本质当前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中国内部的问题,其实已经演变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与中国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之间,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已经开始演变为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中的重要议题。
这其中主要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和欧洲,中国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实体,在公开和非公开的场合,甚至在这些国家的民间,学术界,都对此有着极大兴趣,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就官方的观点来看,针对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压力倾向是迫使人民币升值,至少是放开对人民币的官方管制,让人民币的走势直接与市场挂钩,也就是使人民币成为一个市场化的货币,当然,在其中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原因。
这其中主要是由于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问题而引起的。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出口总额是经历了一个迅猛的增长期,这让很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瞠目结舌,因为中国的出口模式是他们所不能适应的,中国凭借着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大量的商品用于出口,一时间由中国生产的各种商品充斥着全世界各地,挤压了原来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把持的一些市场,这种情况的发生让这些国家大为脑火,他们认为是由于中国政府控制了人民币的汇率,人为地使人民币汇率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通过这样的手段让中国生产的商品在世界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因此,在国外的政界和学界针对这个问题总是在批评中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当然人民币汇率制度在改革之后,对美元是有了一个很大的升值幅度,但是美国并不满足。
2008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首的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因此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又重新开始热起来,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人民币汇率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围绕着一个基点上下波动,并没有像美国人所希望的那样发生大幅度的升值,况且奥巴马政府背后有着强大的工会势力,所以针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不会减少,但是,美国政府从大局出发,还是对此态度进行了一些软化,前段时间刚刚否认了中国是人民币汇率的操纵国。
汇率论文
: 汇率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汇率作为价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动影响着一国(地区)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着该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成为调节一国贸易收支的重要杠杆。
而人民币兑美元从过往的8.5:1上升至目前的7:1水平,人民币兑其他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也在不断上升,人民币越来越成为强势货币。
由于汇率变动会对一国进出口,物价,外汇储备等产生重要影响,于是许多经济方面的专家也越来越关注未来中国经济走向。
一、从几个方面看人民币汇率变动(一)从经济发展看汇率从各国经济发展发达的规律看,一国的经济发达,必然伴随着该国货币的升值和坚挺。
我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外汇储备已经高达6000多亿美元。
为此,人民币升值是符合经济发展发达规律的。
就此意义而言,人民币汇率是必然要升值的。
(二)从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看汇率经典的贸易理论认为,一国的汇率升值将会带来该国出口的价格上升,导致相关出口企业的损失。
我国的大量外汇基本是以出口换来的,就此意义而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出口是不利的。
(三)从经典的跨国投资理论看汇率经典的跨国投资理论认为,一国的汇率升值将会带来该国跨国投资收益的增加,导致该国跨国投资的增加。
我国目前还不是一个跨国投资大国,显然,人民币升值,将引导我国外汇的跨国投资取向。
跨国投资的增加,必然就会缓解大量外汇储备的压力,同时将大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水平。
(四)从一国经济结构调整角度看汇率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一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必然要考虑与国际经济竞争环境的变化。
以我国为例,我国这些年出口虽然增加很快,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际上还有着较大的差距,有的甚至的低层次的。
为此,我国产业技术在国际上的升级,首先要接受国际化的竞争的挑战。
另外我国经济目前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是以制造大国的成分为主的。
显然,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远远不是一个强国。
人民币升值论文人民币汇率论文
人民币升值论文人民币汇率论文:人民币升值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影响研究摘要:2005年7月21日,中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了又一次调整,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随后人民币不断地处于升值的趋势,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会升值?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升值1 人民币汇率的现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近日公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6242,较前短时间大幅走高208个基点。
所谓人民币中间价,可以简单理解为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
在此前短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刚刚以6.6450的水平创出新高。
1994年至2005年7月,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1=¥5.80的官方汇率,实行$1=¥8.70为起点的浮动汇率。
而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在1997年后基本上被固定在8.28的水平上,实际上已蜕变为传统固定汇率制度。
如图1所示: 从2005年汇率改革至2010年底期间,人民币汇率走势虽是稳步升值,但上下波动不大,处在十分狭窄的空间内运行。
2006年后人民币汇率上下波幅明显加大,2006年5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7.9982突破8.0关口。
2006年到2008年期间,人民币汇率明显向下波动,到来2008年7月以后波动趋于稳定,稳定在6.8左右。
到2010年还是,人民币汇率在6.8到6.6波动。
如图2所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截至2005年10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贬有升,最高达到1美元兑人民币8.0840元,最低为1美元兑人民币8.1128元。
此后人民币一直呈现升值的趋势。
人民币汇改目标是,建立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
一般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特征是:人民币汇率实现双向自由浮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反映市场的预期。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弹性明显增强,是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我国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体现。
人民币汇率 毕业论文
人民币汇率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一个全球关注的焦点引言:人民币汇率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经济舞台上备受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人民币的汇率问题牵动着全球各国政府、经济学家和投资者的心弦。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影响因素和未来展望等方面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人民币汇率改革可以追溯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当时,中国决定将人民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加,这种固定汇率制度逐渐暴露出问题。
1994年,中国开始逐步放开人民币汇率,引入了“双边浮动汇率制度”。
此后,中国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
二、影响因素:1. 经济基本面:人民币汇率受到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影响。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通胀水平、国际收支状况等因素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例如,当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时,人民币汇率可能会面临贬值压力,以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
2. 国际市场需求: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也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机构希望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
这种需求的增加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3. 政府政策:中国政府的干预也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人民币的汇率走势,以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
例如,政府可以购买外汇储备来支撑人民币汇率,或者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政策来影响汇率。
三、未来展望: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可能会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大。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可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贬值压力。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制定稳健的汇率政策,以平衡国内经济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结论: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议题,涉及到国内外经济、金融、政治等多个领域。
中国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汇率政策,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的影响论文正文
1.引言1.1 研究的背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外贸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贸占我国GDP总额超过了6成,十一五机会中,我国外贸总额超过11万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人民币升值不仅仅使得我国外汇储备缩水,更重要的是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分析称,一年内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达到5%,那么我国将会有80%的外贸企业无法获利甚至倒闭。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自2008年7月开始停止了此前长达三年的升值步伐,实际钉住美元,并主要围绕在6.82-6.84间的水平波动。
随着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弱,人民银行决定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重新转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
自2005年7月汇改实施这一机制以来,截至2008年7月,三年的时间人民币累计升值达17.5%。
如果重回到这一汇率决定机制下,是否意味着人民币类似的走势将重新开始?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关注金融危机期间的两个事实:第一,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已明显上升。
自2008年7月份以来,尽管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保持稳定,但由于美元作为主要避险货币,对其它主要货币大幅升值,间接造成了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升值,从而使得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明显上升。
从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人民币兑欧元升值超过15%,兑美元持平,贸易加权汇率升值近8%,这也致使中国对外贸易在2010年3月份出现了罕见的逆差现象。
第二,危机期间,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与美元走势呈较强的共振特征。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即使转向一篮子货币,美元仍然是人民币走势的最大影响因素之一。
让我们重新回到上述问题上来,如何看待下一步的人民币汇率走势?显然,人民币的整体水平已上升。
另一方面,在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机制下,基于在中国贸易中占逾40%比例的30多个国家货币要么钉住美元、要么为美元占很大权重的一篮子汇率机制的事实,美元在篮子中应占相当大的权重,因此,美元的强弱是人民币汇率的最重要外部因素之一。
人民币汇率改革论文
人民币汇率改革论文从日元升值看人民币汇率改革摘要: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开始不断升值。
比较日元与人民币的升值历程发现,当前人民币的升值与1985年的日元一样都受到国内经济增长和国际强权势力的压力。
但中国相对于日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
中国应注重人民币升值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强金融监管,慎重对待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市场开放,同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弱化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日元升值;广场协议;汇率改革中国从2005年7月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便开始踏上了升值之路,人民币不断升值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日本在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之后同样也经历了日元的快速升值过程,而当前仍深陷经济衰退泥潭不能自拔的日本经济也与日元的升值有很大关系。
当前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国内背景与1985年的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应在深入研究日本经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其经验教训,积极做好中国当前的经济工作。
一、日元升值的历程及对经济的影响有人认为,日元的升值是在签订了“广场协议”之后才开始的,或者说“广场协议”是促使日元升值的主要原因。
但实际上,日本在1971年由固定汇率制改为浮动汇率制后,日元已出现明显的升值趋势,只是这一时期的日元升值速度较慢,而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就进入了快速升值阶段。
1971—1995年,日元经历了三次大幅度升值:第一次是1971—1973年,升值幅度为25%;第二次是1976—1979年,升值幅度为26%;第三次是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之后,1985—1987年升值46%。
1995年日元兑美元汇率最高升至79.75∶1的高点。
而2009年在雷曼兄弟破产和迪拜债务危机的影响下,日元先后两次急剧升值,2009年11月27日,日元兑美元汇率升至84.82∶1,刷新了年初记录;2010年10月8日,日元兑美元汇率一度飙升至82.25∶1的水平,创下了1995年以来日元兑美元的新高。
人民币汇率计量经济学论文
人民币汇率计量经济学论文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和计量经济学分析摘要: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进行研究。
首先,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工具对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其波动特点。
随后,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国内外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应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引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具有重大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逐渐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成为尤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结论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发现了汇率与国内外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市场供求关系、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国内外贸易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稳定人民币汇率,保障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
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政府决策和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不仅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也关乎全球经济的稳定。
因此,通过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有效地把握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规律对于政府制定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
其中,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国际贸易状况、外国直接投资等因素均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影响。
此外,国际政治形势、外汇市场的预期情绪等外部因素也对人民币汇率起到一定作用。
因此,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科学分析和研究,政府可以更加有效地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以稳定人民币汇率并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提高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增强外汇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等。
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合作,也是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途径。
人民币汇率机制完善论文_0
人民币汇率机制完善论文【摘要】近来,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高速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在当前环境下进行汇率体制的调整既存在有利条件,也存在不利因素。
该文认为,为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应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制定合理的汇率波动区间,并改善央行的干预机制。
人民币汇率不受利率平价关系的影响,在目前中国仍实行一定程度资本管制的情况下,是可以维持的。
但是,由于受国际金融_体化和加人世贸组织的影响,资本管制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有效性将大大降低,开放资本账户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和固定的汇率制度只能二取其﹁。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非常重要,因此,逐渐过渡到相对灵活的汇率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虽然目前人民币与美元比价稳定,但是,从中国的贸易结构看,美国并不具有绝对优势,中国对日本、欧盟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比重越来越大。
由于美元与其他主要货币自由浮动,中国仍然会有汇率不稳定的风险。
一、对汇率体制调整的时机选择当前环境下,汇率体制调整利弊因素并存。
1.有利因素。
一是为扭转美国的巨额赤字,美元在2004年继续走弱。
此时,对于中国来说,出现了一个机会窗口,可以灵活地调整汇率,人民币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二是政府一般不会在投资高峰时期调整汇率。
在过去的6个月中,中国政府已经通过了一些措施让投资减速,例如信贷政策已经开始收缩。
人民币汇率适度调整,对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还将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三是目前国家外汇储备较多,具备在汇率调整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是汇率长期均衡,且有升值趋势。
例如,出口换汇成本是指出口企业取得每美元收入对应的人民币成本,是企业进行出口盈亏平衡分析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制订汇率政策的参考依据之一。
结合近年辽宁省定点监测的出口企业换汇成本的情况和趋势来看,换汇成本呈走低趋势,2003年一季度换汇成本为7.9328,二季度攀升到8.1231,三季度小幅回落至8.1210,四季度换汇成本为7.9726,基本上又回落到年初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人民币升值及21世纪中国货币政策进入21世纪,中国就强烈感受到了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加,另一方面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也越来越大。
人民币汇率变动不仅会对中国产生影响,所有与中国有贸易关系以及生产类似商品的国家都会产生影响。
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了吗?国际上对人民币是否存在错误的评估,众说纷纭。
但多数认为人民币被低估15%—25%。
Bosworth和Overholt用绝对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计算了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后得出,若不考虑相关国家在收入水平上的差异,人民币均衡汇率在1美元比2元人民币,即相对于现在的汇价,人民币应该升值4倍;若考虑到人均收入的差异,人民币大约低估40%。
Frankel使用修改的购买力平价方法得出人民币在2000年低估35%,在2004低估超过35%。
Anderson比较了11个亚洲经济体后指出人民币是第二大低估币种,仅次于日元。
就全球国际收支平衡来看,人民币明显的低估15%-25%。
按表示实际有效汇率的均衡汇率的标准衡量,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过热,同时它的经常账户与在可预见的未来为了维持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头寸相比有较大的盈余,那么其货币就是低估的。
如果经济是非充分就业,资本的盈余不能弥补经常账户的赤字,又缺少国际储备,那么其货币就是高估的,按上述标准衡量,人民币汇率是低估的。
与上述结论相反,认为购买力平价不是可信赖的评价汇率均衡的基石,基于相对国家同一个基期的通胀率水平的相对购买力平价,当考虑国际收支平衡和实际汇率时,现时的人民币处于正常水平。
Bradford和Lawrence指出对于工业国家而言,甚至对于相当狭窄的所定义的商品是怎样远离“一价定律”的;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绝对购买力平价是相当不同的,并受到相当多的条件的限制。
对于中国,选择一个好的基期计算相对购买力平价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如在1994年,中国的经常账户是均衡的,而资本账户却不是。
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认为从1998—2003年,人民币不存在低估。
人民币升值的作用人民币不升值将对中国造成的危害表现在既影响了银行的改革、价格的稳定、保证出口市场的安全、高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又刺激了国际游资的进入、外汇储备的增加和货币供给的膨胀。
所有这些使得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加大,因为冲销式干预所造成的较不冲销式干预为高的利率,继续刺激国际游资的进入。
从短期看,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出口竞争力和直接投资吸引力,但从长期看会有许多积极的作用:1.能够推动企业的技术经营革新。
战后日本,在1949—1971年间一直保持1美元兑360日元的固定汇率。
开始时,日元偏高,贸易收支处于逆差;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日元变成偏低,出口竞争力大为加强,贸易收支变为顺差,1971年8月尼克松冲击后,固定汇率制崩溃,向浮动汇率制过渡,日元便不断升值。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经济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使日本企业不断地革新技术和经营,始终保持了较高竞争力。
日本的这一经验证明,只要有高效率经济机制,货币升值能够促进技术革新和经营革新,因而可以用生产性的提高来抵消升值所带来的竞争力下降。
2.能够吸引证券形式的间接投资。
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引进直接投资,因为人民币汇率偏低有利于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
过去20年,外商积极向中国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民币汇率偏低,各项成本低,有利可图。
但必须指出,这是从流量,即生产经营活动来说的。
如从储量来看,人民币看涨就意味着资产增值,投资者会踊跃投入资金。
一般说来,人民币偏低有利于吸引直接投资,人民币看涨有利于吸引间接投资。
中国引进外资,在80年代投资环境差,金融市场未形成,是以贷款形式的间接投资为主;在90年代投资环境大有改善,直接投资占主导地位;21世纪初,由于投资环境大有改善和金融市场愈益完善,直接投资和证券形式的间接投资会较大幅度地增加,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将能吸引大量证券投资。
3.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过去主要是引进外资,今后是左右开弓,既要积极引进外资,又要到境外进行投资。
人民币汇率偏低,则境外投资成本高,中国企业就难以进行直接投资。
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优良企业易于向海外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能够提高企业素质。
对境外国家来说,中国企业的活动既能够搞活当地经济,又能促进两国贸易关系。
最近东盟国家担心,海外资金又东南亚国家流向中国。
人民币升值,既能缓解这一矛盾,又能促进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是一举两得。
4.有利于人民币成为准国际储备货币。
一个国家货币的国际地位,主要取决于货币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总量。
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货币稳定和经济总量上升,这势必提高中国和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
如前所述,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还不高,但因为人民币极为稳定,在边境贸易中早作为流通手段广泛使用。
如人民币汇率看涨,则其信用大大提高,可逐渐成为准国家储备货币。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均经济水平还很低,但经济总量达,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
如果有了国际信用,不但国内外汇的非法外流会停止下来,而且发达国家的过剩资金会自然地流进来。
这不但能够加快中国经济建设,而且以境外投资形式能够促进亚洲以至世界的经济发展。
人民币升值压力分析1.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逐步减少贸易壁垒,促使了进出口的迅速增长。
因此,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六大出口市场。
虽然贸易对双方都会产生利益,但是中美之间不断增长的巨额贸易顺差使美国的许多政治家认为贸易赤字对美国造成了纯粹的负面影响。
由于美国的制造业是经济中最稳定的贸易部门,因此,贸易赤字主要集中于制造业。
2003年,美国制造业的贸易赤字达到4830亿美元。
与此同时,美国制造业的就业量也在大幅下降。
从2000年的1730万下降到2003年的1450万。
失业率的快速上升使许多企业和工人将怨恨归咎于中美之间的巨额贸易顺差。
于是美国的制造业、工会和一些政府官员认为中美贸易顺差对美国造成巨大伤害,并开始对进口中国的一些产品采取限制措施。
2003年,美国国会提出12项针对中国的议案。
内容包括了人民币低估以及中国履行WTO承诺的进程缓慢等方面。
不难发现,对于美国的许多政府官员和民众来说,中美贸易顺差的根源在于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
2.人民币汇率低估带来的升值压力。
现存的估计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宏观经济平衡法和扩展的购买力平价方法。
但是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计算方法和不同的计算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这意味着,当前人民币低估,尤其是严重低估的判断缺乏准确性,从而难以令人信服。
但是,从整体上看,人民币低估的计算结果占据了上风,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给人民币汇率带来极大的升值压力。
3.投机性资本流动带来的升值压力。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第三个来源是市场的升值预期以及由此引起的大量的投机性资本流入。
投机性资本流入导致了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和国际储备迅速增加,给人民币造成了直接的升值压力。
在20世纪80年代,流入中国的资本总量微不足道。
1985年,中国流入的资本总和仅为209亿美元。
2002年流入的资本总量出现了大幅增加,从上一年的995亿美元增加到1283亿美元。
资本流动充分反映了自2001年以来人民币所面临的升值压力。
2008年资本流动总量达到了7666亿美元,是1985年的36倍。
进入90年代后,直接投资开始快速增加,并在整个90年代里始终占据了流入资本的主导地位。
而另外两种资本尤其是其他投资流动的波动性极大。
其他投资从2003年开始大幅增加,从2002年的730亿美元增加到1518亿美元。
这显然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有关。
21世纪初中国宜采取的货币战略由于人民币汇率偏低,有意识地诱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注意到两点,一是按经济规律办事,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
二是防范金融投机,避免汇率的大波动。
下面是一些初步设想和建议:1.要充分认识到今后中国经济地位将急剧上升。
据世界银行《世界开放报告》,1997年中国GDP,按现行汇率计算是10554亿美元,但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是43825亿美元,即购买力平价比现行汇率高3.15倍,而日本是前者仅为后者的62%,即日元汇率偏高38%。
美国中央情报局2000年12月发表的报告认为,2000年中国GDP已经道道5万亿美元,即购买力平价比现行汇率约高4倍。
这些预测也预示着,在今后20年内,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急剧上升。
2.人民币汇率基线宜以美欧日元加权平均为基础计算。
现在定人民币汇率基线时,美元所占比重大,所以对美元基本稳定,对日元波动较大。
90年代后半期,当美元占绝对地位时,这种安排是比较合理的,但现在世界资金流量正在发生变化,从流入美国转变为流出美国。
在这种情况下,考虑中国对欧、美、日的贸易、投资比重等因素,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汇率基线为宜。
3.分三个阶段,用20年时间基本解决人民币汇率偏低问题。
第一个阶段是用2—3年时间约升值30—50%。
其做法是先扩大浮动幅度,然后构筑一个基线逐步上升的机制。
第二个阶段是2010—2020年,基本上解决人民币汇率偏高的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尽力排除来自投机势力的干扰,并保证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4.加强中日货币合作,使日本过剩资金直接进入亚洲。
在90年代,由于美国利率高又有国际信用,日本大量过剩资金流入美国,并由美国金融机构再运用到美国国内及海外国家。
日本资金所以不流向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是因为没有国际信用。
但近几年,东亚国家加强合作的呼声不断上升,东盟10国加中日韩3国首脑会议也开始启动。
只要中日两国政府能够站在高处妥善处理好政治问题,中日间国际货币合作一定能够加快步伐。
有了中日两国货币合作的基础,亚洲货币经济圈的形成就有希望,即亚洲能够迎头赶上,而适应于本世纪上叶的美欧亚三大经济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