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史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释名词:
中国编辑出版史:顾名思义就是编辑出版工作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中国编辑出版史是一门以中国编辑出版事业产生、发展、演变历史为研究内容的学科。
编辑:使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从事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及其他文献资料等项工作,使之圆满进入出版程序者。
出版: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并使之进入流通领域,以保存和传播人类知识的社会专业文化活动,包括排版、印刷、装帧和发售等环节。
图书:图书是人类记载事实、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由记录载体和表达一定知识内容的记录符号(主要是文字)组成。
编年体:编年体是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顺序,来编撰、记述历史的一种方式。以编年体纪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
实录:实录是一种编年体大事记,记录各朝皇帝在位时的史事,作为编修国史的基本史料。
类书:是一种根据一定的意图,辑录群书中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按类别或韵目编排,主要供寻检查考的图书品种。
总集:是指汇集二人以上作品编纂而成的出版物,可分为全集与选集两种。
唐代三大类书:欧阳询的《艺文类聚》、徐坚的《初学记》以及白居易的《白氏六帖事类集》,三者合称为唐代三大类书
三通:南宋郑樵的《通志》和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与杜佑《通典》合称“三通”。
印刷:所谓印刷,是指用油墨把反体或翻转的文字或图形翻印到纸张或其他材料表面上去的技术。
摹拓:所谓摹拓,就是把石碑或器物表面上刻写的文字或图形复印到纸张上的一种方法。
官刻: 政府刻书的统称,指由中央政府机关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出资或主办的印刷出版活动。
家刻: 是指由私人出资校刻书籍的出版活动,所刻书籍称为“家刻本”或“家塾本”。
坊刻: 是指古代书坊的刻书活动,所刻图书称为“坊刻本”。
监本: 国子监是宋代中央政府主要的刻书发行机构,内设印书钱物所,主管刻印书籍和发行出售事务。后因名称近俗,改为书库监官。其所刻之书,史称“监本”。
套印: 是指用多种颜色印于一个版面的印刷技术,最早是在一块雕好的书版上,根据需要在不同部位分部涂上不同颜色进行印刷。
凸版印刷术:用图文部分高于空白部分的凸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皆属之。此处所讲的凸版印刷术,专指由西方传入的西方近代印刷术中的凸版印刷术。
平版印刷术:用图文与空白部分处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印版(平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石印、珂罗版印刷和胶版三种印刷方式。中国发明并延用1000多年的传统印刷
凹版印刷术:指在平面利用雕刻或腐蚀的方法,使图文凹陷,着墨后将凹陷部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技术。根据制版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雕刻凹版、蚀刻凹版和照相凹版三种。
二、基本知识:
我国早期形态的图书:
中国古代早期形态的图书,是指殷商和西周时期以甲骨、青铜为载体形成的文字记载,主要为甲骨卜辞和青铜铭文。
先秦古书编次和传播的特点,
先秦时期,由于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社会发展缓慢,书写材料笨重,加之各国文字存在差异,图书需求的市场一直未能形成,其图书文献的传播是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抄录的方式进行的。首先,当时的著述文字大多单篇或数篇抄录传世。其次,这种抄录具有随意性。
蔡伦对造纸术的贡献:一是扩大了造纸原料的范围,二是改进提高了造纸的工艺,三是提高了纸的质量。
秦汉时期图书传播的方式:
秦汉时期,书籍的载体以简帛为主,传播方式以抄录为主。
由于简帛贵重,传抄需要花费相当的财物,抄录书籍供阅读收藏,对普通人而言,仍然只是一种奢望而已。
两汉时期,书籍的传播流通不仅受到资费的影响,而且有着政治因素的限制。汉成帝时,东平王刘宇以叔父的身份上疏求诸子及《太史公书》,而汉廷不许。由于书籍不易得到,抄写又多费资财,于是就出现了仅从全书中抄录出自己喜欢或有用的一部分,以便诵读、收藏的抄录方式。这样的抄录方式,民间采用,朝廷王室亦往往用之。
北魏时期的三大名著: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有科学价值的农书——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著作——郦道元的《水经注》,记北魏洛阳佛寺兴废历史的史志类著作——杨衔之的《洛阳伽蓝记》。
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三大名注: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郦道元的《水经注》、
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
宋代的四部大书:
《文苑英华》:文章总集
《太平御览》: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翰林学士李昉奉诏主纂,扈蒙、王克贞、宋白等13人参与修撰。
《太平广记》:小说类图书,全书分为神仙、女仙、道术、方士、童仆、奴婢、幻术、妖妄、神、鬼、草木等92类、150多小类,保存了大量有关古代小说和社会经济、典章制度方面的宝贵资料。
《册府元龟》:是以部以历代君臣事迹为核心内容的类书,真宗赵恒又诏令编成反映政事历史的专门性类书。
两宋时期全国著名的三大图书出版中心: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蜀,以杭州为中心的两浙,以建阳为中心的福建。
北宋的四大刻书中心:开封、杭州、建阳和蜀地。
历史上两部最大的写本巨典:《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汲古阁:明代常熟文人毛晋创办的用于珍藏和刻印古籍善本的工场。
《新青年》: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民主和新文学。
《申报》: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的中文商业报纸《申报》在上海创刊,这是国内最早的日报。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创办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集资3750元,购置印机数架,设址江西路北京路首德昌里末街3号,次年因房屋失火而迁北京路庆顺里。
印刷工场主要承印商业簿册和报表,故名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在我国近现代编辑出版史上具有独特的贡献。进入民国时期,能够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