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代显梅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理念策略

72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1 年第 3 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3,2021
用群体,中国网民通过浏览社交平台发布的新闻获 得最具时效性的消息。在此类社交媒体上可以直接 参与新闻的讨论,并与他人进行新闻共享。在全球 化发展背景下,中国网民已经成为文化对外传播过 程中的传播者与监督者。通过对网络媒体的合理运 用,可以吸引更多国家的民众参与到中国文化的传 播发展进程之中。中国文化的发展以讲好中国故事 为基础,不断发掘合理的传播途径、全面开拓文化 传播渠道,推进中国文化在世界领域的交流和传 播。
摘 要: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文化建设,这有助于我国树立大国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多元的 传播主体、先进的传播理念、独特的传播策略等要素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 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传播优秀中国文化势在必行。要发挥多元传播主体优势、选取符合大众文化需求的内容、 大力推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人才队伍建设,让世界各国人民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度。
观始终强调要对文化发展保持宽容和发展态度,并 认为世界文化是多元的,只有相互学习、增强沟 通,世界文明才能向前发展。依照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发展,陈旧的自给自足、闭关锁国状态被当下各 民族相互交流、相互依存的状态所取代。“物质生 产就是这样,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3]。由此可见, 想改善文化传播的问题就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 观。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资料应用金融系教授一、教师档案:郑志刚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应用金融系主任电子邮件zhengzhigang@工作时间2003年0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200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2006年7月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经济系访问学者2009年7月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副主任2010年1月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2011年7月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学术和社会兼职《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学季刊》、《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等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讲授课程公司金融专题-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生文献导读课程)公司金融专题-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与证据(博士生文献导读课程)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研究生方法论课程)公司金融(本科和在职研究生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公司治理公司金融企业理论微观经济理论二、教师档案:汪昌云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电子邮件wangchy@工作时间1989年接待日教育背景1986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系,获投资经济与投资管理硕士学位1999年1月毕业于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获金融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9年9月至1994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系讲师1994年5月至1999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教授1999年3月至200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3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应用金融系主任2010年至今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和社会兼职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美国)等十余种国际学术期刊评审《金融学季刊》副主编《中国金融评论》副主编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投资学会理事讲授课程金融衍生工具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现代金融研究专题(Ph.D)教学成果和荣誉2007,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金融衍生工具》2009,第六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使用信息技术改造课程》科研方向资产定价金融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三、教师档案:任淮秀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席电子邮件renhxruc@工作时间1974年12月接待日教育背景经济学博士工作经历1985年7月至1988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讲师,基本建设经济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1988年5月出任投资经济系副系主任1990年6月评为投资经济系副教授1992年4月至1993年4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1993年4月至1997年5月投资经济系副教授1997年5月至2003年1月财金学院投资经济系系主任,教授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任财金学院副院长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投资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投资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投资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投资学会副会长讲授课程投资学投资银行概论投资经济学教学成果和荣誉主编教材《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科研方向投资理论与实践,包括实业投资、金融投资与产权投资、投资银行组织与管理四、教师档案:吴晶妹性别女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wujingmei@工作时间1988年接待日教育背景198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系1988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工作经历1988年至2003年首都经贸大学金融系2003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市场信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信用管理FCIB(Finance, Credit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认证专家(Certified International Credit Professional)北京大学信用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讲授课程社会信用体系原理信用管理实务货币银行学信用评级教学成果和荣誉2001年3月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科研方向信用管理理论与实务货币银行理论与实务五、教师档案:陈忠阳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chenzhongy@工作时间1991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获价格学专业学士1995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获国际金融专业硕士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金融学专业博士工作经历1991年7月至1993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团总支书记、助教1995年7月至今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8年4月至1999年4月英国雷丁(READING)大学国际证券市场协会(ISMA)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总部负责人2002年8月至2003年6月美国波士顿萨弗克(SUFFOLK)大学索耶(SAWYER)商学院富布莱特客座教授(美国国务院富布莱特住校学者项目),主讲金融机构风险管理(MBA课程)和中国金融市场(特别专题课程)2002年4月至今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风险管理工作室创建人和负责人2006年8月至2009年2月任美国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国家风险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Journal of Risk Management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编委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风险管理科目、公司信贷科目和个人贷款科目专家组成员国际风险经理协会(PRMIA)北京分会创始会长中投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2004年至2005年中国银河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专家顾问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董事会独立董事、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特聘专家“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论坛”发起者和组织者《风险管理》杂志主编讲授课程风险管理国际金融金融英语六、教师档案:张顺明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szhang@工作时间1988年06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3年09月-1996年07月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系统理论(数理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09月-1993年07月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应用数学(数理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年09月-1988年06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学士学位工作经历2009年0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学系金融经济学教授2006年09月-2009年08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金融经济学教授2005年08月-2006年09月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研究员2000年09月-2005年08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系访问教授,博士后研究员1996年08月-2000年09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金融经济学讲师,副教授1988年06月-1990年09月湖北文理学院(原襄阳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教师学术和社会兼职社会学术任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兼系统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运筹学会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交叉科学学会金融量化分析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经济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宁波金融量化分析与计算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兼高级研究员《经济数学》编辑委员会委员《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辑委员会委员国际杂志审稿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Asia-Pacific Journal ofOperational Research, B.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China Economic Review, EconomicModelling, Energy Economics, Energy Policy,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IIETransactions,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Applications,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Letters in Spatial and Resource Sciences, Omeg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Quantitative Finance,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World Economy讲授课程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现代金融决策理论,高级微观经济学,数理金融--动态资产定价理论,随机过程,经济与金融学随机方法,保险与精算技术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数理经济学,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现代金融决策理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货币金融系教授七、教师档案:张成思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院长助理兼货币金融系主任电子邮件zhangcs@;zhangchengsi@工作时间1999年8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9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经济学士学位(国际经济学方向)2006年9月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6年10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数学本科双语实验班特色项目执行主任2006年10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2008年4月至今:芝加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金融EMBA项目协调人学术和社会兼职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期刊编委(Econlit 收录期刊)JMCB等多个国际知名SSCI期刊匿名审稿人《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中文权威学术期刊匿审专家国家外汇管理局、世界银行与IMF顾问专家中国农业部项目规划办项目评标金融专家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金融专家美国计量经济学会成员(2008-)英国皇家经济学会成员(2006-)讲授课程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金融计量学国际金融金融专业英语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acroeconomics;Basic Econometrics;Advanced Statistics;香港中文大学:Applied Time Series Analysis (Ph.D、MPhil)Applied Forecasting Methods (Undergraduate)教学成果和荣誉2011年,宝钢优秀教师奖2011年,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10年仅6篇)2011年,北京市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二等奖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特等奖(第一名)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2010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主持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金融计量学》科研方向宏观金融(货币银行、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动态机制)金融发展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八、教师档案:陈雨露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电子邮件工作时间1989年1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学专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国际金融专业,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学专业,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年1月于荷兰提尔堡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12月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2008年3月美国艾森豪威尔高级访问学者工作经历1989年1月至1992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教师1992年7月至1993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系主任助理、讲师1993年2月至1997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副系主任、副教授1997年5月至2002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2002年1月至2005年9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教授2005年5月至2010年3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2010年3月至今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2011年11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学术和社会兼职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国收购与兼并研究会(香港)理事北京经济学会总理事北京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讲授课程金融经典文献精读(博士生课程)国际收支研究(研究生课程)国际金融管理(研究生课程)国际金融(本科课程)国际融资(本科课程)教学成果和荣誉1998年,《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分析》(著作)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1999年,获首届教育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1999年,获北京高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一名;2000年,《欧元与国际货币竞争》(课题成果)获第八届安子介国际贸易优秀著作奖;2000年,《国际收支均衡分析》(著作)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2002年,《国际金融》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2004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搭建现代金融学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本硕连读金融实验班”(课题成果)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北京市一等奖;2005年,《国际金融》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任该课程首席主讲教师);2005年,“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共同完成课题成果)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2007年,主编的《国际金融》(第二版)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008年,主持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团队;2008年,《金融学文献通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年,《金融学文献通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09年,主持申报的《财政金融专业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合作者郭庆旺、张杰、何平、汪昌云)获得第六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科研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和公司财务九、教师档案:吴晓求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电子邮件wuxq@工作时间1976年5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3年7月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02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秘书长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学术和社会兼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讲授课程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证券投资理论与方法资本市场十、教师档案:朱毅峰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zhuyf@工作时间1981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1年6月至2001年7月受邀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欧洲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进行学术访问工作经历1981年7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任教师工作学术和社会兼职北京市金融学会副会长讲授课程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十一、教师档案:沈伟基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shenwj@.c工作时间1983年3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3年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分校财政系财政金融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9月起在职攻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货币银行学专业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工作经历1968年8月至1977年8月作为知识青年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下乡插队1983年3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任教学术和社会兼职北京金融学会理事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讲授课程货币银行学(本、研)金融理论与政策(研)教学成果和荣誉《货币银行学》1994年11月北京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科研方向十二、教师档案:庄毓敏性别女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电子邮件zyumin@工作时间1984年接待日教育背景1984年7月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经济学学士学位1995年12月获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5月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4年至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教授财政学、外国税收制度、中国税收制度等课程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教授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银行管理研究等课程其中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挂职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分管金融与经济工作海外学术交流经历:1986年8月至1987年9月由国家公派前苏联莫斯科财政学院进修2000年10月至2001年5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前往南斯拉夫黑山大学经济学院和贝尔格莱德大学经济学院访问2001年11月前往越南财政部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学术和社会兼职第十三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第七届、第八届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常委首都女教授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女教授协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讲授课程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本科生)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硕士研究生)教学成果和荣誉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负责人2008年,北京市教学名师2007年,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年,北京市精品课程《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负责人2006年,主编的《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被评为教育部推荐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主编的《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科研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宏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经济转轨国家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十三、教师档案:赵锡军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电子邮件zhaoxj@工作时间1987年接待日教育背景1985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理学士学位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至1990年university of Sherbrooke 和McGill University作高级访问学者/访问学者进修1995年至1996年于Nijenrode University作高级访问学者/访问学者进修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7年至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助教1990年至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讲师1995年至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至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2002年至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学术和社会兼职1990年至1994年,北京长城资信评估公司企业部项目经理,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财务总监,深圳天极光电实业公司高级金融顾问1994年至1995年,中国证监会国际部研究员1997年至1998年,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金融顾问1996年至1997年,JP Morgan 银行北京代表处External Consultant,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金融顾问1997年至1998年,普华会计公司金融专家,亚洲开发银行金融专家讲授课程国际金融金融投资学金融英语国际收支研究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国际金融证券投资金融监管公司财务十四、教师档案:张杰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子邮件zhangjieruc@工作时间1984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3年7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7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年7 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工作经历1984年7月至1993年7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助教、讲师1993年7月至1997年10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常务副主任、副教授,期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年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1998年3月至2000年4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4月至2002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金融制度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9月至2007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年2至2010年3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10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学术和社会兼职2000年7月至今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2000年5月至今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2年3月至今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2002年7月至今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理事2003年9月至2007年3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2008年5月至今中国农业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09年6月至今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术委员会委员讲授课程金融学制度金融学中国金融制度研究教学成果和荣誉1995,陕西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5,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优秀教师奖一等奖1999,陕西省首届优秀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1999,国家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0,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0,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7届青年教师奖2009,入选国家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研方向现代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制度金融分析金融制度与金融发展十五、教师档案:何平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电子邮件heping@工作时间1985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5年,武汉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10月至2002年9月,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从事“中日金融发展比较”的博士后研究2008-2009学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GSAS)Committee on Business & Economics(设于哈佛商学院HBS)从事“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1985年至1988年,湖北恩施州文化局工作1991年至1998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讲师1998年7月至2004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副教授2004年7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教授1992年至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教研室副主任1997年至2000年,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2006年6月至2008年9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2009年11月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2008年)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2007年)国际十八世纪研究会会员(1995)北京市海淀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6)讲授课程货币银行学(本科/研究生)货币金融史(本科)中日金融结构与变革(研究生)教学成果和荣誉2005年“搭建现代金融学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本硕连读金融实验班”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
中国人民大学院系所联系电话

咨询电话
82509050
122
国关学院
朱老师
82509384
132
外国语学院
朱老师
62511752
133
新闻学院
张老师(硕士生)
刘老师(博士生)
62515795
62511013
150
艺术学院
文老师
62515278
160
信息学院
赵老师(硕士生)
娄老师(博、工程硕士)
贾老师(专业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62515340
院系名称
教务秘书
电话
100
哲学院
陈老师(硕士生)
奚老师(博士生)
朱老师(专业学位)
62511273
62511277
62511274
101
国学院
张老师
62515653
130
文学院
张老师(硕士生)
黄老师(博士生)
安老师(专业学位)
62511039
62511392
62511027
127
MPA
陈老师(硕士生)
62513886
386
国际学院
杨老师
0512-62867601
186
汉青学院
任老师
62511908
128
公共管理学院
各专业
郭老师(博士生)
62513426
212
劳动经济学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房地产经济学
土地资源管理
城市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城市规划与管理
公共财政管理
林老师(硕士生)
62513641
273
行政管理
论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_代立梅

关键词 :利益集团 ;美国政治 ;政党 ;地区政治 中图分类号 :D771 .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365 (2004) 05 -0031 -03
的 , 而且在 实际生活中是相互 竞争和 制约的 , 以 此达到 控制政 表和集中各种利益的作 用 。集团 对一定 范围内 的活动 、 问 题和
府和社会的目的 。迄 今对 利益 集团 所作 的 最具 代表 性 的表 述 , 困难持有共同的态度 , 许多 集团可 以通过 不同的 手段发挥 统一
是著名的政治学教授戴维·杜 鲁门 在其 1951 年发 表的名 著 《政 治之进程》 中提出来的 。他认 为 , 利益 集团 是指 一种 “在 其成
32
宜宾学院学报 2004 年 5 期
益集团的特殊代表性与政党及民 选政府官 员更广 泛的代 表性在 本质上是一致的 。通过增强个 人有效 选择政府 政策的 能力 , 利 益集团为个人提供了增大他们 自身力 量的途 径 , 并帮助 整个社 会实现了多元化及自由选择的民主价值观 。
三 、 利益集团可以促使民 主与共 和两党 和解 , 在两 党议员 或行政官员之间进行游说 , 寻 求两者 共同的立 场 , 弥补 政党政 治的局限
政党的主要作用在于集中来 自不同地 区和不 同社会 阶层的 党员的利益 , 清除一些次要的思 想分歧 ;选出官 员候 选人 ;筹
集竞选经费 ;动员其追随 者投票 以使候 选人在 选举中 获胜 , 为 组织政府奠定基础 。政党政 治和选 举制度 是建立 在选区划 分的 基础上的 , 议员是他们所在地 区的 代表 。但 是 , 却也 很有 可能 出现这种情况 ———他们有时很难代 表该地 区部分 重要的利 益集 团的利益 。具有不 同宗教 信仰 、 种族 、 民族背景 、 收入水 平或 职业的人们 , 有其不同的政治 利益 。 由于政 党政 治的局 限 , 美 国的政党组织不太适合 于表达特 殊利益 和特殊 立场 , 而利 益集 团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了这个 空白 。在 实际的 政治运 作中 , 政 党政治和利益集团政治 纵横交 错 , 相互 交融在 一起 , 产生 了一 种不断变化的 立法和行政机构工作的格局 。
代鹏简介

代鹏简历
>> 1992年9月至2002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 2002年7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税务管理研究所讲师、副教授,兼任所长助理、副所长。
>> 2003年6月至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员>>
>> 2004年1月-2005年3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副主任)。
>>>> 2005年3月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团委书记。
>>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任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
(2008年12月-2008年10月,兼任西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公共财政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研究方向:
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证券保险、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管理、财务分析、债券信用评级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经验。
多次参与国家级重大课题项目研究,并在中外学术项目合作研究中担任主要工作。
主要学术作品:
《经济增长的革命——对于美国新经济繁荣的另一种解释》(34万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金融市场学导论》(46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学术专著,并在《国际金融报》、《证券市场周刊》、《深圳商报》、《中华读书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大量论文和文章。
其学术演讲被收录于《中国学府世纪大讲堂》等文集。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经济学在职研究生

一、学校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和北京市共建。
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
目前学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企业化的进程,市场经济正经历深刻的变革和转型,企业经济和管理体制正接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离不开优质的企业管理,而优质的企业管理又离不开有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的管理者。
毫无疑问,未来在全球市场化经济环境中,懂得企业管理和市场经济运作,懂得如何以“管理出效益”的管理方式来追求企业最大效益的复合型人才将会是全球经济战场上的佼佼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全的国际问题和政治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科研基地之一,在国际上开设有多个国际研究中心、研究所,享有广泛盛誉。
二、专业概况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学专业是全国高校中建立最早、培养人才层次最为齐全的教学和科研单位。
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就建立了世界经济教研室并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8年建立国际经济系,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三、专业培养目标适应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需求,不断将理论前沿研究成果和最新实践引入教学过程,逐步实现教学的国际化、数字化、数量化、使用化,努力和国际一流大学接轨;培养出一批了解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国际经济关系特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能够熟练进行国际交流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国家政府部门、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对于高级国际经贸战略人才的要求。
四、毕业生去向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国家政府部门、国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会计事务所、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事业单位。
五、报名条件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优秀业务骨干;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者要求具备本科学士学位;3、不具备上述两款条件,旨在提高本人业务素质,报名条件可放宽到大专以上学历者,但此种进修生不能申请硕士学位。
从中西比较看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

从中西比较看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主讲人:周淑真周淑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政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政治学学科评审组专家。
兼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多个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
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
我们知道在当今世界政党掌握政权或者是参与国家政权,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事务及其体制的运行中处于中心的地位。
国家政权通过政党来行使,是绝大多数国家普遍的政治现象。
政党与政党之间、政党与国家政权之间、政党与社会之间,按照一定的关系结构,构成不同模式的政党制度,是政党政治的一般规律。
而国家民族差异和各国历史发展的不同,决定了政党制度的多样性,中西方政党制度在历史发展、制度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把中国政党制度臵于世界的背景之中,以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中西方政党制度,通过两种政党制度之间的对话,从新的视角认识中国政党制度,凸显其特色和优势,这对于我们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主要讲三个问题:一是政党制度的不同模式的分析;二是政党制度的形成方式的分析;三是政党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完善。
第一个问题,政党制度的不同模式。
世界各国政党现象错综复杂,政党制度千差万别,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同另一个国家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类政党制度,在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制度模式和运作方式。
首先我们看看英美两党制的不同模式。
我们知道在当代世界比较成功的两党制就是英国的两党制和美国的两党制,但是,这两个国家的两党制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同样一种政党制度有多种模式。
英美两国都是两党制,然而,在英国为议会制的两党制,而在美国则是总统制的两党制。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议会制国家,两党的轮替是由议会下院选举所得的席位决定的。
上院也就是贵族院的议员是由贵族世袭或者国王任命的,与选举关系不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陈满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陈满华陈满华,男,1963年生于湖南安仁,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理论与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语义功能语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语言学研究生班毕业并留校,先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对外语言文化学院、文学院任教。
“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陈满华曾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同时培养中国研究生,开设《普通语言学》、《现代语言学论著选讲》等课程。
学术研究领域为语法理论、汉语语法及语言学史,兼及方言学、词汇学和修辞学等。
近年来主要从事东方学大师、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者Sir William Jones 研究和认知语法研究,侧重探讨构式语法理论及其应用。
已发表学术论文50篇,其中30多篇刊发在语言学类核心刊物上,多篇发表在《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外国语》等我国语言学类权威核心期刊上,出版三部专著。
另外,发表了10几篇关于语言方面的普及性文章,还有数万字的散文和随笔,刊发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社会科学论坛》等报刊上。
先后在印度、英国、奥地利、德国、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长期任教或短期讲学、参加学术会议、访问考察。
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语言学研究生班毕业,先后在本校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对外语言文化学院、文学院任教。
上个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方言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后转向普通语言学、语法学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理事长工具书《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合编)获第四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人大考研-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淑真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第 1 页 共 1 页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淑真
1954年4月出生,河北南宫人。
1975年参加工作,1982年8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2年8月-1988年9月,在成都大学政治学系任教。
199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1年7月-2001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当代中国政治教研室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党史系副主任、总支书记。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统战部长,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政党研究中心副主任,并兼任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研究基地负责人、第九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兼职教授、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兼职教授、兰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央统战部《中国统一战线历史》编撰顾问。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中外政治制度研究,当代中国政治、中国政党、民主党派、统一战线研究等。
主要讲授课程:政党政治研究、政党学、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民主党派史、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中国政党研究、民主党派史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统一战线研究、政治文明和政党政治,政党政治和中国政党。
主要著作:《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中国青年党在大陆和台湾》、《三青团始末》、《1949,飘摇港岛》、《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和现状》、《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历史研究》、《世界政党执政兴衰成败研究》等。
主管部门鉴定意见-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工作单位
职务或职称
身份证号
申请资格卡时间
最后学历
年月在大学(院)获学学(硕)士学位
通讯地址
邮编
联
系
电
话
单位电话
住宅电话
手机电话
个
人
简
历
时间
在何地何部门任何职
至
至
至
至
至
至
至
至
备
注
本人照片上加盖所在院系所公章
进修课程情况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成绩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教务秘书签字:系主任签字: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硕士校外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硕士(M.A.S)
校外导师一览表
毛金生,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高昌林,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所长
赵颖旭,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秦江梅,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应亚珍,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芹,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郝晓宇,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潘璠,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所长
王军,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
张海燕,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吕志韧,神华集团战略规划部总经理
高余先,北京华通明略市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望军,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
刘树梅,科技部发展计划司评估统计处处长
陈卫红,北京智信德音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志成,中国天然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总经理莫世康,中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追忆大别山革命先烈弘扬詹谷堂烈士精神

2019第06期│《党史博采》43詹谷堂1883年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原河南省商城县)南溪镇葛藤山村,是鄂豫皖边区党组织和红军的的创始人之一,为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创建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1929年被捕,在狱中壮烈牺牲。
虽然他的人生只有短短的46年,但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却流传千古,为万世景仰。
一、忧国忧民,传播火种詹谷堂出生于大别山地区一个贫穷的私塾先生家庭。
幼时因家庭生活困苦,没有读书,直到14岁才走进学堂求学。
使他萌生强烈的求学愿望是因为这样一件事,一天,他放牛的好伙伴遭受地主东家的无理训斥,詹谷堂为之争辩。
他的行为受到地主的刁难,这使詹谷堂认识到穷人不读书,不懂得道理,就无法摆脱受欺压的地位。
詹谷堂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刻苦,21岁那年参加乡试,高中秀才。
他热爱劳动,热爱人民。
他虽是秀才身份,仍然参加劳动,厌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对剥削者压迫劳苦大众深恶痛绝。
詹谷堂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受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思想开明。
凡是穷人找他写诉状,状告土豪劣绅,他都倾力而为,分文不取,从而赢得了贫苦百姓的爱戴,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
看到大山里穷人家的孩子上不起学,尤其是女孩子没有机会进学堂读书,1905年他就在家乡自己开设学堂,破例招收女子入学,穷人家的孩子可以免费入学,这深得百姓拥护。
1918年詹谷堂应聘到固始县志成小学任教,他渴望改变旧中国四分五裂、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现状,在一次上课的时候,他即兴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首诗:“茫茫四海起战争,苍生何日庆太平?大江一片狂浪起,斩尽妖魔济众生。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别山区的传播,志成小学当时是一所有着300多名师生的规模较大的公立学校,在那里他接触到一些马克思主义著作和《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他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才是救国救民的真理。
詹谷堂在志成小学高年级学生中,成立读书会,吸收思想进步的师生参加,宣传十月革命,组织阅读《共产党宣言》《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很多青年在这里受到革命思想的启蒙,他们中的很多人(如:袁汉铭、曾静华等)后来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大别山区革命斗争的骨干力量。
亨利_詹姆斯的欧美文化融合思想刍议_代显梅

二十世纪文学亨利#詹姆斯的欧美文化融合思想刍议代显梅内容提要19世纪中后期,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迫切要求在文化上摆脱欧洲殖民地的阴影,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关于美国理想文化前景的构想,充分反映在他的欧美主题小说中。
本文以詹姆斯早期的几部长篇小说为例,探讨詹姆斯的欧美文化融合思想。
詹姆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肯定美国的道德精神和自由活力的基础上,通过汲取欧洲文化中的审美与经验,提出一种融欧美文化于一体的理想的文化模式,这是对爱默生独立自主思想的补充与发展。
但由于欧美文化之间存在着传统上的差异,也因为詹姆斯的文体过于冗长,思想过于晦涩、模糊,他的小说不能被大众读者接受,因此,他的理想或许只能是一个美丽的幻想。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美国文化欧洲文化文化融合19世纪下半叶,美国虽然在政治和经济实力方面跃居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之首,但在文化领域里仍然没有摆脱殖民影响,这是许多美国思想家都意识到的事实。
1884年,美国学者亨利#卡伯特#洛奇在他的5美国国内的殖民主义6一书中指出,尽管美国的财富与日俱增,但美国的文化却没有什么建树。
¹美国诗人惠特曼也在5民主的远景6 (1871)中痛心地说,/严格地讲,这个国家可能还根本没有文学0。
º里查德#布罗德赫德在5文学与文化6一文中说,/美国继承的是一种殖民地形态的文化遗产:即使在政治独立之后的一段很长时间里,还在继续不断地从英国输入文学作品,并且照搬他们评论这类作品的一整套批评概念和术语。
0»美国文化不仅被笼罩在欧洲殖民文化的阴影里,而且还遭受本国商业文化的侵蚀。
在兼有宗教和商业精神的美国,/虔诚而有益的书籍0被认为是/有学问的人应该拥有的全部藏书0,¼而艺术的审美与优雅,对于这个国家的普通读者来说则是闻所未闻。
因此,如何在欧洲文化的压迫和美国商业文化的浸染下,营建一种理想的美国文化模式,便成了整个19世纪美国学者思考的主题和# 52 #努力的目标。
复旦心理大讲堂论三十年生命科学的进与退 樊代明院士谈东方传统文化与身心和谐

复旦心理大讲堂论三十年生命科学的进与退樊代明院士谈东方传统文化与身心和谐作者:暂无来源:《上海经济》 2014年第7期文/徐斐编/ 瞿爱娜包中斌由复旦心理研究中心主办的复旦心理大讲堂第6期“三十年生命科学的进与退—兼谈东方传统文化与身心和谐”近日在复旦大学举行。
本期大讲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樊代明院士作主题演讲。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心理究中心主任孙时进教授作主题回应,由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田芊主持。
樊院士的报告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哲学思考的深度和高度,既有生命科学发展史上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解说,又有对自己人生感悟的分享;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高度融合,拓展思路,启迪思维。
樊院士将三千年生命科学的发展史浓缩为四个时间段。
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带领听众感受了生命科学悠久而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1300 年至公元3世纪,国外医学史应铭记3 个研究团队,即泰勒斯及其团队、亚里士多德及其团队、盖伦及其团队。
而中国人要记住三本书,即《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和三个人,即张仲景、扁鹊、华佗。
这三本书和三个人,奠定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临床与药学的框架与基石。
公元 3 世纪至公元13 世纪,是国外医学史上黑暗、退缩的一千年,却是中医药学大踏步跨进,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杰出贡献的时期。
从13 世纪到16 世纪的300 年,西方文艺复兴,思想解放,出现了众多科学家,大大推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到了16 世纪至今的400 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崛起,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达尔文“物种起源学说”的出现……针对近些年来社会上刮起的否定中医药学之风,樊代明院士指出,西医的优势在于工业革命后得到了现代科学的支持,中医的问题在于没有与现代科学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古朴的经验状态。
樊代明院士说,中医药有几千年丰富的临床医疗经验,有效医方有很多,在我国卫生保健方面作用巨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赵秀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赵秀文教育背景赵秀文,女,197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博士。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学院、美国FordhamUniversity法学院中美法学交流项目访问学者;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和卡莫里纳大学、英国利兹城市大学、芬兰拉普兰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教授;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大学和美国圣玛丽大学法学院暑期班教师;德国马普学会汉堡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所、德国马普学会慕尼黑知识产权、竞争法与税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乔治城大学福布赖特研究学者。
“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研究领域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国际商事仲裁法社会兼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和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以及北京、石家庄、淄博等国内各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英国皇家御准仲裁员协会(CharteredInstituteofArbitrators)特许仲裁员(MCIArb);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福州大学教授;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商业法律与惯例委员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和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国际法学会副会长等职。
荣誉奖励《国际商事仲裁法》(第二版),独著(国际法系列双语教材)获司法部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国际商事仲裁及其适用法律研究》(专著)获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08)《国际商事仲裁法》(主编)获北京高等院校精品教材奖(2008)《国际商事仲裁及其适用法律研究》(专著)获中国人民大学第九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7)《国际经济法》(参编,王传丽主编)获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二等奖(2006)“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仲裁服务市场的竞争”获人民法院报社和北京仲裁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北仲成立十周年有奖征文”活动二等奖(2005)《国际经济法》(主编)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国际经济法》(参编,余劲松主编)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译著)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998)《国际经济贸易仲裁法》(主编)获中国人民大学科研成果优秀奖(1997)《国际经济法学》(参编,余劲松主编)获国家教委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中青年奖(1995)《国际经济法教程》(第一作者)获北京市高教局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1992)代表性成果论文类:“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排除协议及其适用”,载《法学》2009年第10期;“中国仲裁市场开放若干法律问题探究”,载《政法论坛》2009年第6期;“从永宁公司案看公共政策作为我国法院拒绝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理由”,载《法学家》,2009年第4期;“《纽约公约》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有效性的认定”,《河北法学》,2008年第7期“论《示范法》对临时性保全措施的修订”,《时代法学》2009年第三期“论非内国仲裁项下的浮动裁决与《纽约公约》项下的非本国裁决”,载《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6卷第一期(200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论仲裁规则的性质及其与仲裁法之间的关系”,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6期“从旭普林公司案看我国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的监督”,载《时代法学》2007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8年第4期转载)“非内国裁决的法律性质辨析”,载《法学》,2007年第10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8年第1期转载)“OntheSeatofInternationalArbitrationandItsDetermination”,FrontiersofLawinChina,Number4,O ctober2007“国外仲裁机构裁决不等于外国仲裁裁决”,载,《法学》2006年第9期(《仲裁探索》2006年第4期转载)“ReformingChineseArbitrationLawandPracticesintheGlobalEconomy”,coauthoredwithprofesso rLisaA.Kloppenberg,载UniversityofDaytonLawReview,V ol.31:3,2006;此文被印度ICFAI大学主办的杂志TheIcfaiJournalof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转载,V ol.VI,,January2007,TheIcfaiLawSchool,ICFAIUniversityPress “论选择性争议解决方法及其适用”,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五期“从斯里兰卡BOT项目看ICSID的管辖权”,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3期“论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载《法学》2005年第6期“论我国经济贸易仲裁机构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5期“从福克公司案看我国涉外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载《法学家》2005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5年第4期转载)“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可仲裁事项”,载《时代法学》2005年第2期“论《纽约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适用范围”,载台湾《月旦民商法杂志》2005年3月25日,第七期(繁体字);简体字版载于《月旦民商法研究》国际贸易法新课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50-71页“论法律意义上的仲裁地点及其确定”,载《时代法学》2005年第1期“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仲裁服务市场的竞争”,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1月17日“论仲裁条款的解释”,载《法学》200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5年第4期转载)“从克罗马罗依案看国际仲裁裁决的撤销与执行”,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及其撤销的理论与实践”,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1期,转载于《中国国际法学精萃》(2003年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WTO法律规则与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载《中国改革报》2002年1月7日“21世纪中国国际仲裁法律制度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载《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D415《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1年第11期;《中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指导与研究》2001年第1卷(总第1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10月“国际商事仲裁协议转让及其适用法律”,载《国际贸易》2000年第12期“论世界贸易组织的争议解决机制”,载《法学家》2000年第5期“论商人习惯法及其适用”,载《法学家》1999年第6期“雅芳公司案著作权侵权行为探究”,载《法学评论》1999年第4期“从锐夫动力公司案看仲裁管辖原则”,载《法学家》1998年第3期“论仲裁条款独立原则”,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4期“论国际惯例”,载《法学家》1996年第2期“国际商事代理制度研究”,载《中国法学》1993年第2期“GATT,机会与挑战”,载《民主与法制》1992年第12期“ChinaDecadeofTeachingandResearchofInternationalEconomicLaw,”paperpresentedtoBeijingSymposiumonDevelopingCountriesandInternationalLawsponsoredbytheG overnment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andco-operatedbytheJapanFoundation,24-26August,1992“[俄]国际经济新秩序概念的形成”,载《法学译丛》1989年第4期“法律对善意买受人的保护”,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5期“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InternationalSalesContractandApplicableLawforChinaInternational SalesContract”,paperpresentedtoBeijingWorldLawConference,April1990“试论我国对国际技术转让的管理”,载《经济法制》1990年第1期“试论我国对专有技术的保护”,载《法学杂志》1990年第1期“试论国际许可证协议的法律特征”,载《国际经济法研究》1986年第2期“专利保护与专有技术保护”,载《法制建设》1985年第三期“[英]国际技术转让及其适用法律”,载《法学译丛》1985年第2期“[俄]专有技术的概念及其法律调整”,载《国外法学》1983年第2期“[英]英国1978年国家豁免法”,载《法学译丛》1983年第1期著作类:《国际商事仲裁法原理与案例教程》,法律出版社,2010年6月《国际商事仲裁现代化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3月《国际私法原理与案例教程》(第二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国际贸易法专题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国际商事经济法律通则》,(美)JohnW.Head著,(主持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国际经济法》(第三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国际商事仲裁法》(第二版,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国际商事仲裁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国际经济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ICCCHINA国际商事仲裁年刊》(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国际经济法》(第二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国际私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英美侵权法》(译著,合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国际商事仲裁案例解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国际经济法教学参考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国际商事仲裁法》(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国际商事仲裁及其适用法律研究》(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国际经济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国际经济贸易仲裁法》(修订版,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国际商事仲裁案例评析》(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国际商事仲裁》(独著),海南出版社1999年SelectedWorksofChinaInternationalEconomicandTradeArbitrationCommissionAwards(1989-1995)(译著,合译),Sweet&MaxwellAsia,1998ChinaLawReports1992&1993(译著,合译),ButterworthsAsia,1997《香港仲裁制度》(独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ChinaLawReports1991(译著,合译),ButterworthsAsia,1995 SelectedWorksofChinaInternationalEconomicandTradeArbitrationCommissionAwards(1989-1995)(译著,合译),Sweet&MaxwellAsia,1995《国际经济贸易仲裁法》(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国际商事仲裁惯例》(独著),海南出版社1993年[英]《国际贸易法文选》(译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国际经济法教程》(第一作者),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著作权》(独著),法律出版社1987年[俄]《国际法》(译著,合译),法律出版社1982年代表性项目司法部2009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项目: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SFB2051);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国际投资仲裁机制及其改革中国法学会2009年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涉外仲裁立法研究《国际商事仲裁法》2008年获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支持建设项目2007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国际经济法》本科教材(已结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代显梅
教育背景
代显梅,1966年12月生,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199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英美文学博士学位。
1991年以来,先后开设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有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大学英语西方现代派文学、近现代英语诗歌、十九世纪美国小说等课。
主要研究方向是十九世纪英美小说。
2004年2月到2005年元月,在美国CreightonUniversity 的“亨利詹姆斯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已经出版的学术专著有《传统与现代之间: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2006)、《亨利詹姆斯笔下的美国人》(2007)。
“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
研究领域
英美文学研究方向
荣誉奖励
荣获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十佳班主任”称号。
荣获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十佳教学标兵”称号
代表性成果
主要科研成果有学术专著《传统与现代之间: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另有数十篇中英文论文在《外国文学评论》(2000—1)、《外国文学研究》(2002—2)等国内外文学评论杂志上发表。
其他
大学英语课程内容简介:
大学英语课程主要是为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英语语言和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读、说、听、写能力,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
授课形式主要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解,就某些重要的语言或人文问题与学生的问、答、讨论互动为主要课堂讲学形式,不时会安排学生就某一个话题进行单独英语演讲或分组英语辩论,以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互助合作能力、时事关怀意识等。
【人大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凯程2015年考取人大金融硕士15人,欢迎播放吴yawen、冯zheng、蒋hang等同学的经验分享视频,其中大多数都是跨专业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本科
二本的同学。
人大在录取的时候非常公平,招生人数多(总数达80人),加上凯程的专业辅导与人脉关系,凯程已经成为了金融硕士的黄埔军校,每年考取各校金融硕士的人数是其他院校的总和还要多。
在凯程网站有很多成功学员的视频,凯程学校里有专门针对道口、清华经管、北大、人大、中财、贸大等院校的内部讲义,这是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同学们到了凯程学校可以实地查看(有些机构根本就没有开过金融硕士课程,自然没有讲义了)(其中人大金融硕士讲义包括:人大金融硕士凯程通,人大金融硕士热点讲义,人大金融硕士真题讲义,人大金融硕士冲刺讲义、题库等)。
此外,其他机构1个经验谈视频都没有,凯程的金融硕士经验谈非常多,在凯程网站有展示,同学们可以查看。
相信同学们能够正确选择考研辅导班,凯程一直以来,以“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为理念,创建最强的金融会计考研培训学校。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
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
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
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
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
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
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
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
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
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
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
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