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名著阅读)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备考策略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备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9a19dbdf01dc281e43af060.png)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备考策略作者:刘海银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年第79期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复习进入紧张时期,时间短、任务重、内容多。
名著阅读复习便是其中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在短时间里讲究复习策略,提高名著阅读复习的有效性,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呢?笔者通过实践,实施以下策略能够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一、知己知彼,心有底(一)分析考情,明方向上学期期末考试名著阅读板块我们县的得分情况如下图:第1小题总分为2分,平均分是1.209分,答题及格率、优秀率、满分率均为44.5%,低分率是23.6%。
第2小题总分是4分,平均分为1.029分,答题及格率为10.9%,优秀率、满分率均为6.0%,低分率是69.6%。
第3小题总分是4分,平均分只有0.302分,答题及格率为5.9%,优秀率、满分率均为5.8%,低分率高达92.8%。
附加题部分三小题综合起来,总分10分,平均分为2.54分。
从以上数据可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掌握实在不理想,实在令人担忧。
通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一部分学生没有读过原著,因此,对名著的内容掌握欠佳,造成答非所问,甚至出现空白卷;2.部分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对名著作品中的人物印象不深,记忆比较模糊,造成错乱颠倒现象;3.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相关题型的答题技巧,仍停留在试卷名著选段去分析答题,没有分类分点分步进行回答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
(二)熟悉课标,知考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更要知彼,今年是取消考纲的第一年,也是我们使用部编版教材参加中考的第一年,而名著阅读的考查往往是通过几百字的片断考查全书,中考評卷原则是:从严——可给可不给的,不给!我们的得分率却不足30%,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应对呢?首先,笔者认为应该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部编版新教材(7-9年级)》进行复习备考。
纵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部编版新教材(7-9年级)》和广东历年中考情况可知2020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考查要点、考查范围和命题规律如下:1.考查要点:(1)识记能力层次考查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
中考语文备考技巧及策略
![中考语文备考技巧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186660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6.png)
中考语文备考技巧及策略一、备考策略概述备考中考语文,首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备考计划,明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掌握考试的基本要求和考试形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同时,要注重梳理考试重点,强化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二、阅读理解备考技巧1、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提高阅读速度。
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扩大阅读量、使用速读技巧等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
2、掌握阅读方法阅读理解不仅需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如略读、扫读、精读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3、深入理解文本阅读理解不仅需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需要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主旨。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语言特点、作者意图等方面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三、写作备考技巧及策略1、写作素材积累写作需要大量的素材作为支撑,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写作素材。
可以通过阅读名著、观察生活、积累名言警句等方式来积累素材。
2、写作技巧训练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
可以通过写作练习、模仿优秀范文、学习写作理论等方式来提高写作技巧。
3、写作审题训练写作需要准确地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意图,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写作审题的训练。
可以通过分析题目要求、理解题目意图、总结审题方法等方式来提高审题能力。
四、基础知识备考策略1、词汇积累词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词汇的积累。
可以通过背诵单词、使用词汇表、大量阅读等方式来积累词汇。
2、语法梳理语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语法的梳理。
可以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分析句子结构、使用语法工具书等方式来梳理语法知识。
3、名著阅读名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名著的阅读。
中考备考策略(通用20篇)
![中考备考策略(通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88c87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7.png)
中考备考策略(通用20篇)中考备考策略(1)一、认真研读中考考纲,有的放矢今年的考纲对古诗词默写、文言文必考篇目和名著阅读篇目都有所调整,只剩下27首古诗词和12篇文言文,名著8篇,其中《海底两万里》和《骆驼祥子》是今年新调整进来的两篇名著;小语段阅读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仍然以考查学生的语文灵活运用能力为主;现代文阅读一篇散文(或记叙文或小说)和一篇议论文(说明文去年考过了,今年不做复习重点);作文的要求没有多少变动。
明确了考纲要求,最后阶段的复习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二、制定复习计划,逐个击破难点学校一般在三月底结束一模考试后就进入了全面的复习阶段。
在第一轮复习中,每篇都不放过是古诗词、文言文的复习宗旨;小语段阅读的难点是准确解词,也可以用专项训练的形式帮学生找到语境中解词的答题感觉;名著阅读题按照8篇必考的顺序整理专题复习,新增篇目和去年新增未考篇目要重视;综合性学习题的复习,主要整理考查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的表达和应对能力的题型;散文(或记叙文或小说)的复习可以按内容分类进行,梳理考题类型,逐个击破;辅以中考模拟题小练一下必不可少。
五月份已经进入第二轮复习,这时候不需要大面积铺开了,讲求专练、精炼。
比如,古诗文默写,我会用8+4的形式进行仿中考听写,帮助学生查找漏洞;综合性学习题要关注当下一些新闻热点与语文学习的结合,找一点新题或者编一点新题给学生练习;语段阅读题在上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找些易错、多错的题型进行专练,特别是议论文阅读,题型多变,要重视答题结构;文言文阅读的复习这时候可以采用诵读的形式,即必考12篇的课文、课下注释,分册进行大声诵读,一个月时间可以完整地诵读四轮以上,几乎可以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作文的复习在这一轮里要重视文章结构的搭建,学生对自己作文的起承转合要有明确地规划,修饰开头,注重结尾,这时候可以大量参阅中考满分作文,汲取自己需要的养分,为最后的考场作文做些准备。
三、考前整理知识漏洞,重视作文素材的归类六月份是第三轮复习。
中考名著复习策略
![中考名著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59eb80b3186bceb18e8bb3d.png)
中考名著复习策略一、考点解读文学名著是文学艺术殿堂中的珍奇瑰宝。
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文学名著导读是新课改以来在中考语文命题中新出现的一种考试内容。
它有别于文学常识,也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名家名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试题涉及这样一些内容:①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故事片段、主要人物及性格;②对文学名著的某一内容或某个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③能说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感受与体验;④按要求向他人推介某一部文学名著;⑤了解与文学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⑥品析文学名著的某个语言片段。
文学名著导读考查的主要是考生的阅读状态,其篇目主要是教育部推荐的文学名著。
二、学生答题暴露的问题从中考以及平时考试学生名著阅读的答卷情况总体来讲,卷面成绩较为理想,相当部分考生作答符合题意,情节概述简洁,内容集中,要点突出(交代清楚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语言通顺。
但也暴露出以下几点问题:1.原著不明,凭空臆想①未读原著但通过电视或平时听闻对相关情节略知一二,于是就歇后语加以发挥。
有的只就歇后语进行解释性拓展,叙事简单,不见细节,如"猪八戒吃人参果"只写猪八戒怎么吞咽,不知其味。
②读过简写本或教师归纳的概要,对情节似懂非懂,不明来龙去脉,细节混淆。
③对原著十分陌生,记忆模糊,胡编乱造、随意杜撰情节,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
2.概述冗长,语言锤炼缺乏火候。
如有的考生在回答问题是缺乏要点意识,描述文字过多,核心词语、句子隐晦;有的考生语言粗糙,错别字、病句比比皆是。
这既说明了考生平时对名著阅读缺乏自觉与主动,同时也暴露了教师对于这些方面要求的疏忽。
三、复习策略的几点看法那么如何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讲究复习策略,提高名著阅读复习的有效性,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我简单谈几点看法:1.要明确名著阅读的命题范围,教会学生储备知识的要点和方法教师可以结合第一轮复习每册课文后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每册教材附录部分的“名著导读”,在平时通读必读名著的基础上运用表格的形式归纳每部作品名称,作者简介、主题思想、内容概括、主要人物性格分析、主要情节标题、情节概括,读后感想等内容,以达到积累和运用的目的。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0d26b2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b.png)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汇总【考点梳理】《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一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 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人物形象刘备:仁政爱民,重情义,忠义,有才智谋略,礼贤下士。
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心胸坦荡,胸怀宽广,爱惜人才,知人善用,法纪严明,关心百姓疾苦。
关羽:武艺超群,神勇威猛,谋略过人,忠义,但骄傲不听劝谏。
张飞:耿直,粗犷,性格豪爽,直来直去,爱憎分明,粗中有细,有一定的计谋,但又鲁莽。
曹操:虚伪奸诈,残酷暴戾,自负多疑,足智多谋,有韬略,有过人的胆识,文学修养高。
赵云:勇敢善战,忠心侍主,光明磊落,处事谨慎,考虑周到。
吕布:武艺超群,但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
周瑜:足智多谋,才智过人,嫉贤妒能,气量狭小,忠心不二,举贤妒能。
孙权:有才智谋略,注重招揽人才,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忍辱负重,能屈能伸,胸怀宽广。
推荐《三国演义》的理由:我个人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文学作品,它的价值和魅力在很多方面得以体现。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考点分析及复习策略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考点分析及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3cbe6d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7d.png)
(1)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分析其讽刺意义。
A.方鸿渐《围城》
B.林之洋《镜花缘》
C.周进《儒林外史》 D.别里科夫《契诃夫小说选》
(2)巧妙的构思让情节引人入胜。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故事分析
作者的巧妙构思。
A.《西游记》 B.《水浒传》 C.《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D.《基地》
2019·湖州卷
点和相关内容阐述你运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
A.《艾青诗选》
B.《红星照耀中国》
C.《西游记》
示例1:我选《艾青诗选》。从作品中我读出了诗人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 事业而奋斗。阅读时, 可以抓住重点意象进行精读,圈画出重点词句,细细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情感,或者有感情地诵读,认真做好摘抄 和批注,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如《我爱这土地》《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诗歌,以“土地”为 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体现了他崇高的信仰。 示例2:我选《红星照耀中国》。从作品中我读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 牺牲奉献的崇高信仰。 阅读时,可以结合序言,利用目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篇章,如“强渡大渡河”和“过大草地”或者是“红小鬼”等 部分,梳理相关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把握作者斯诺的观点和情感倾 向。也可以摘录出重要的评价性语句进行批注阅读,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示例3:我选《西游记》。从作品中我读出了唐僧师徒四人披荆斩棘、不畏艰险,一心求取 真经,普度众生的信 仰。阅读时,可以采用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如作品中某些打斗的场面、写环境气氛的诗词、降妖伏魔 的雷同情节可以跳读。体现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一心求取真经的情节需要精读。如“三调芭蕉扇”这一情节,圈 画出一借芭蕉扇之后沙僧、猪八戒、唐僧之间的对话进行精读,从对话中体会他们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从而感 受他们为了信仰,勇于追求,为实现理想而敢于斗争,永不放弃的精神。
中考名著阅读备考策略
![中考名著阅读备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d5eff2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a.png)
中考名著阅读备考策略
中考名著阅读备考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备考策略:
1. 查看当地语文考试大纲,了解中考名著阅读的考试要求和题型。
2. 购买或下载有针对性的名著阅读备考书籍或资料。
这些书籍或资料应该涵盖中考名著阅读的各种题型和考点,有利于考生进行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复习。
3. 阅读名著原文,了解名著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在阅读时,可以注意作者对名著的点评和解释,这些点评和解释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名著的内涵和人物形象。
4. 练习名著阅读题,掌握常见的考点和解题技巧。
考生可以通过刷题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名著阅读水平和解题能力。
5. 参加名著阅读培训或讲座,听取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建议。
参加名著阅读培训或讲座可以让考生更好地了解名著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中考名著阅读备考需要考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复习,掌握各种备考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和解题能力。
同时,考生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梳理
![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3e952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2.png)
中考一轮复习名著阅读知识点梳理之《红星照耀中国》一、名著基础知识必备:《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7—1972.2):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
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
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
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主要内容《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红色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白色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世界埃德加·斯诺的“星路”历程:北京——西安府——延安——安塞——保安——吴起镇——预旺堡——甘肃——延安——西安府——北京章节概述第一章探寻红色中国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
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搞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
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
2024初三语文中考备考复习计划(三篇)
![2024初三语文中考备考复习计划(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9c499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c.png)
2024初三语文中考备考复习计划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必争之分。
历届中考证明,凡是文言文分数高的考生,其中考语文分数都比较高。
但同学们在复习文言文上往往有一个误区:因为老师已经不同程度地领着学生对文言文进行了复习,这使得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不需要再下什么功夫了。
殊不知这正是“半瓶之水”,大多数同学只是在“面”上掌握了些许知识,而真正落实到“点”上,许多同学还是会因为知识掌握不准确、不细致而败下阵来。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在复习中按照计划再进一步。
专攻背诵默写文言文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较多,以H版为例,古文____篇,古诗32首,同学们基本上能够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颠倒语序、不写错别字就没那么容易了,更不用提对一些语句的理解性记忆了。
所以把默写功夫做到细致准确、一字不差、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中考要求。
第二步:出声背诵。
在前面大声诵读的基础上,现在可以完全抛开书本,出声背诵,每篇连续背诵五遍以上,你会发现在第一、二遍时你有一些生硬,到三、四遍时你已相当流利了,到五、六遍时你已完全熟练地掌握了全文,而且不会发生漏字、添字和语序颠倒的情况了,这时候让你背错都难了。
这两个步骤中,出声是关键,因为读出声音来是对人的记忆功能的再重复,能起到在心里默背的双重功效,而且出声也使得同学能随时发现、检查自己的错误。
尤其对一些背诵准确度不高的同学而言,出声背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第三步:背熟文章之后,便是保证字的正确率。
这时候,你可以再拿起书本,一行一行看下去,将容易写错的字多练几遍,保证不改字,不写错别字,这一步骤是收尾工作,如果做不好,前面的努力将前功尽弃,所以要认真对待。
2024初三语文中考备考复习计划(二)语文把所有要求背的全背熟,文言文的会默写。
数学对已学内容作总结,经典题型不看答案再做一遍。
外语复习单词时,recite主要文断,并复习资料书语法点。
当中考进入倒计时,学生们的心情也变得极为复杂,真可谓“数年寒窗苦,只待今朝试”,其紧张和压力也往往达到最高值.此时,每个考生都希望以最佳状态走入考场,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怎样才能保持临考前的最佳状态呢?一、克服考前易出现的几种不良习惯1.做难题有些同学在考前觉得自己复习得很不充分,所以在考前仍然在做大量难题.他们一般有这样的心理:“如果我做会了这些难题,万一考试时出现了某道题,我不是捡了一个便宜吗?”事实上,考前做难题有害无益.因为:第一,做难题会影响你的自信,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本来你正准备以正常的自信心态迎接考试,可复习中突然遇到了难题,你不由得变得心中无底了,你会自己吓唬自己,深信考试必出这种难题.实践证明,你所深信的“难题必考”的假定,十有____是不准的.第二,做难题会打乱你的整个思路.知识是成体系的,理解了才能得以运用.由于做难题使你无暇整理自己的思路,到了考场上头脑易发生混乱.第三,做难题会耗费大量精力,使你得不到适当的休息.考前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心态,适当休息,整理思路,如果做难题,势必会造成大脑过度兴奋,到了考试时则有可能使你感到疲劳,力不从心了.2.开夜车有些同学在考前拚命抓紧时间,可谓是分秒必争.常常是挑灯夜战,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种提前兴奋是非常危险的,它很有可能使你陷入身心疲劳,还会使你思维不清晰.此外,考前熬夜的人,在考试期间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现象.熬夜必迟起,而考试则是早晨____点,你勉强起床,毫无食欲,昏昏沉沉,怎么能答好题呢?3.看弱点有些同学在平时复习时缺少计划性和系统性,觉得自己还可以.但到考前几天,开始大量发现自己的弱点:这些单词怎么没印象,这个题还不会做,这个公式还没有背上……于是便重新开始复习.一旦进了考场必然大脑乱作一团,原来会的知识也记不起来了,一走出考场,什么都想起来了,可为时已晚.所以,在考前无论发现了什么弱点,都不要过多地去想,要有一个平常心:反正已复习这么长时间,该掌握的大概都掌握了,没有掌握的着急也来不及了.不可能什么都会,只要正常发挥,就不会有大问题.现在是复习已掌握的知识的时候,而不是再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二、科学安排好考前一周的复习考前的复习与平时的学习,其策略是有差别的,具体来说考前的复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制定一个短期复习计划制定复习计划,首先要考虑到考试的顺序,即复习的顺序应同考试的顺序一致.有的同学制定复习计划的原则是后考的学科先复习,先考的学科后复习.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样安排无论对先考的学科还是对后考的学科都是不利的.那么,临考前一周的复习计划如何制定呢?假设考试顺序是:____日的考试科目是a、b科,____日的考试科目是c、d科,____日考试的科目是e、f科.那么,复习的安排应是:____日复习a、b科,____日复习c、d科,____日复习e、f科,____日再复习a、b科,____日再复习c、d科,____日再复习e、f科.上述计划的另一特点是分散复习,因为集中复习易使大脑皮层疲劳,而分散复习可以转换皮层的兴奋区,复习的效果比较好.2.确定考前复习的侧重点在考前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把所学的内容都面面俱到地复习一遍,所以这时的复习应有侧重点.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内容;(2)考前老师看重和强调的内容;(3)针对自身的弱点,应注重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复习.3.阅读以前的各科考试试卷通过阅读以前的试卷,可以了解命题的规律,比如说上一年压轴题是二次函数、方程综合题,那么这种题型今年作为大题可能性不大.这样为自己的复习提供一定的线索.另外,熟悉以往的考题也是了解题型的过程,对于一个考生来说,熟悉各类题型,可以防止考场上措手不及.三、如何保持考前最佳的身心状态考前的临考状态,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要想精神饱满地走进考场,必须身心两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一)保持良好的心态1.对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就是要树立一个“信念”,即“我一定能考出最佳水平”,这并不是盲目乐观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可可以使人乐观、勇敢、有效地面对各种困难.2.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考前对“能不能考上重点中学”,“考不上重点中学怎么办”这类问题不要想得太多,应把思想集中到复习及答题中去,使自己以平和的心态走进考场.3.不要过分关注周围人的言行另外,考试之前,如果你的情绪很紧张,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缓解.(1)找朋友交流;(2)写出自己的担忧;(3)适当地听音乐.心理学研究表明,动人的音乐,能使人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情绪;(4)为考试做准备.与其紧张,不如想能为自己做点什么.例如检查考试的必备物品,考前一天去考场看一看,熟悉一下考场周围的环境.最后,不要忘记提前一些时间从家中出发,以防路上遇到意外情况而耽误了考试.2024初三语文中考备考复习计划(三)复习考试的背景为了能在____年中考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就以往初三语文总复习的实践与体会,同时借鉴别人成功的复习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谈谈我们年段备课组今年语文复习的办法。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8名著阅读之《红星照耀中国》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8名著阅读之《红星照耀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1f3897a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8.png)
02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种种不实的谣言,千方百计地严密封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一切消息, 所以中国革命的真相,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也完全是一个难以猜测的“谜”。为了揭开这个举世之 “谜”,斯诺决心秘密前往苏区。在得到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两家报纸的赞同支 持后,经宋庆龄和华北地下党组织的具体帮助和安排,斯诺于1936年6月满怀喜悦之情,带着一封用 隐显墨水写的致毛主席的介绍信,加上“两只照像机,二十四个胶卷,还有足够的笔记本”,极为秘密 地从西安出发,开始了影响他一生的“陕北之行”。
众多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形象风采:①运筹帷幄 的毛泽东:果决有魄力,是一位天才军事家和政治 家。 ②用兵如神的朱德:指挥全军打过几百次小 1.领略众多 仗,几十次大仗,经历过敌人五次围剿。 ③儒雅睿 领袖人物 智的周恩来: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揽 形象风采 着红小鬼胳膊在乡间散步。 ④嫉恶如仇的贺龙: 同情穷人,国民党军阀屠杀农民激起他的愤怒。 ⑤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彭德怀:把马让给其他同志 骑,给小号手披上棉衣。
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 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事实证明,这一预言是非常有远见的。
在陕北期间,斯诺还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如毛泽东 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
04 阅读指南
1.了解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全书共十二篇,分别为:探寻红色的中国——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在保安——一个共产党员的来历— —长征——西北的红星——到前线去的路上——在红军中(上)——在红军中(下)——战争与和平——回到保 安去——回到白色区域。主要内容包括:(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 访;(3)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 2.了解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的一大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精 神,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并与他们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作品运用了白描、对比、外貌、动作、语言 等描写人物的方法,生动描绘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精神风貌及性格魅力。 3.品读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政论 读懂作者对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的高度肯定和赞誉,理解与正确评价作品的结论“尽管中国社会 革命运动可能会遭受挫折,但是它最终会获得胜利,原因在于产生于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 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利因素”。
2019部编版语文中考名著阅读 5.9
![2019部编版语文中考名著阅读 5.9](https://img.taocdn.com/s3/m/5fba584de2bd960590c677b3.png)
【2017年】 (2)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时,为小说取名“四海之内皆
兄弟”。下面三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中,哪一个最能体现译者的命名 意图?请作出选择,并简述理由。
A.武松醉打蒋门神B.李逵打死殷天赐C.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这是对故事情节的考察,但不是简单的情节概括再现,而是考查学生对情节的 分析理解能力,这就需要同学们在阅读名著时,不仅仅要熟悉理解重要情节内容, 还要思考作品的主旨与情感。
容熟悉程度的考查。 2. 考查理解。即对名著的人物、情节、主题等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3. 考查体验。能结合体验表达从阅读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 考查评价。能联系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及其相关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考纲要求
考点分布
1.了解课文与推荐名著 文学常识 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 文化常识。
命命题题解解密密
“比较阅读”与“单篇阅读”的命题方式的异同:
考查要点
比较阅读
单篇阅读
结合选段中(或选段外)具体的人物描写和情节描 结合选段中(或选段外)具体的人
人物形象 写,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对人物进行评 物描写和情节描写,概括分析人
价等。命题方式大概有如下几种:(1)要求分析 物的性格特点,
人物的共性。如:从选段内容看,孙悟空和李逵
两人的性格有什么共同之处?
比较两部名著相同(不同)的艺术特色。
对名著选段中的语言进行鉴赏;
艺术特色 如:(1)比较两段日记文字,从字里行间体会两 分析某个词语的表达效果;赏析
(语言特色) 者叙事的特点,进行点评。
某个句子的语言美等。
(2)品味两则选段,说说你从中感受到这两部古
典白话小说在艺术上有何特点。
语文中考备考策略和技巧
![语文中考备考策略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1906f2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0.png)
语文中考备考策略和技巧一、备考策略1.全面规划,明确目标在备考之初,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规划,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
根据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制定复习计划,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覆盖。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
2.注重基础,强化积累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尤其是在中考备考阶段,更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从字词、语法到阅读理解,从写作到古文翻译,都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背、多练,强化知识积累。
3.提升能力,注重方法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古文翻译能力,让他们能够在考试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关注热点,拓宽视野中考语文试题常常会涉及当前热点问题,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拓宽视野。
可以通过阅读新闻、时事评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5.调整心态,积极应对中考备考过程中心态非常重要,过度的紧张和焦虑都会影响学生的复习效果。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二、技巧1.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中考语文的重要题型之一,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可以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再仔细阅读问题,带着问题回到原文中寻找答案。
同时,要注意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和重点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2.写作题写作题是中考语文的另一重要题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写作主题和要点;其次,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提纲,避免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最后,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提高文章的质量。
初中名著阅读与中考新考法
![初中名著阅读与中考新考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6ad8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6.png)
初中名著阅读与中考新考法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和改革的持续深化,中考语文试题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
其中,名著阅读部分的考察方式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将探讨初中名著阅读与中考新考法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中考中的名著阅读考察。
一、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名著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哲学、社会等多个领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中考新考法对名著阅读的要求中考新考法对名著阅读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中考新考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名著阅读,并能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
这要求学生平时注重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知识储备与运用能力:中考新考法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名著的基本知识,还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积累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3、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中考新考法要求学生在名著阅读中能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还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意识,能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应对中考新考法的策略为了应对中考新考法对名著阅读的要求,学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制定阅读计划:学生可以根据中考要求和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
包括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内容等,以确保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2、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学生应该注重积累名著的基础知识,例如作者、背景、情节等。
还应该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例如历史、文化等,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名著内容。
3、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做读书笔记等方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还可以参加阅读课程和讲座等,学习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
4、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学生应该独立思考、积极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还可以参加讨论和辩论等活动,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名著阅读考查的定位和命题策略
![名著阅读考查的定位和命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b3c0dc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6c.png)
名著阅读考查的定位和命题策略【关键词】名著阅读,考查,命题,导向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各地中考已经探索十多年了,北京、江苏等地也率先在高考中作了有益的尝试。
随着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推进,近年来名著阅读考查越来越受到关注。
但由于区域历史的沿革和惯性,目前各地名著阅读命题的水平参差不齐,呈现一种混乱随意的无序格局。
少数教改先进地区锐意进取,遥遥领先。
有些地区虽试图变革,却不得其法。
更多的还是抱残守缺,一味迁就本地区的教学现状,没有什么实际性变革,从而发出了错误的信号——读与不读一个样、读多读少一个样。
這样一来,严重阻碍了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给名著阅读考查以科学的定位,深入研究命题策略和命题方法,以高质量的命题有效地引导教学。
一、给予名著阅读考查科学的定位名著阅读题在试卷中所属板块一般有三种:知识积累,阅读理解,写作。
虽然这貌似只是一个简单的位置问题,但实际上试题所属板块的不同,决定了其考查的题型、内容和能力层级的不同。
将名著阅读题置于“知识积累”板块,与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等题目为伍,即决定了它侧重于考查识记性的信息,大都是对作者信息、作品名称、主要人物以及故事情节梗概等文学常识的考查,有的即便涉及人物形象分析,也非常粗略,呈现标签化、浅表化、模式化的特点。
如此安排试卷结构,会导致名著阅读题难以考查阅读能力,学生也无须真实地阅读名著,仅靠背诵“名著提要”“一本通”之类的复习资料,就能够轻松应对。
如此考查,导致语文教学沉疴难除——学语文却不真读书,刷题应试大行其道。
把名著阅读定位为阅读理解,从阅读的角度去考查,这应该回归到名著阅读的基本特质上了,考查的能力层级主要为理解、分析、探究等。
2020年中考安徽卷、武汉卷等直接从原作中选取文段,少则百十字,多则千余字,设题让考生精读细究。
其中占比很大的题目是对所选文段语言、细节、意蕴的考查,这其实是将名著阅读考查混同于现代文阅读考查,有悖于名著阅读的初衷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上海语文中考-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阅读(一)
![上海语文中考-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阅读(一)](https://img.taocdn.com/s3/m/84220f2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c.png)
上海语文中考-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阅读(一)在上海中考中,语文作为一门主科,阅读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在备考阶段,加强阅读的复习备考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要制定科学、实用的策略。
以下将从阅读的特点、复习方法以及复习技巧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一、掌握阅读的特点(1)通篇性强。
中考阅读一般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通读一篇较长的文本,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理解和筛选。
因此,考生应该注重文章的整体理解。
(2)语言密度高。
文章的语言是经过精心打磨的,一些词汇和句子可能比较难懂,考生需要有足够的词汇积累和句子组织能力。
(3)语言风格多样。
不同文章的语言风格也是不同的,有些文章可能比较朴实,有些文章可能比较抒情,有些文章可能比较文艺,考生需要对不同文章风格有所了解和掌握。
二、有效的复习方法(1)系统性复习:复习时,应根据文章的种类,不断学习各种文章的特点和写法,切勿流于表层的阅读。
考生可以先整理历年中考试卷上出现过的文章类型,如说明文、议论文、小说、科普文等,依次逐篇学习。
在阅读时,需要注意文章的标题、首句,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理解与思考相结合: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文章,而不仅仅是浏览。
考生需要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明确中心句、关键句,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在理解之后,还要思考文章的深层含义、连接到社会实际等方面。
(3)模拟测试:在复习的过程中,考生还要适当进行模拟测试,从而更好地检测自己的阅读能力。
可以采用模拟中考的试题,对阅读的部分进行模拟测试,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补充和提高。
三、有效的复习技巧(1)建立词汇库:在平时学习中,积累丰富的词汇非常重要,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建立与文学、生活等相关的词汇库对于提高阅读水平很有帮助。
(2)技巧性阅读:在考场上,如果遇到了多篇文章,阅读应该采取巧妙且灵活的方式,适当运用快速阅读、略读和寻读等技巧。
尤其是针对一些陈述事实的论文,在不会的情况下可以跳过该段落,或者直接找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策略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7e843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2.png)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策略
1.预习阅读材料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提前阅读中考阅读材料,进行初步的了解。
了解
文章的主题、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有助于提前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减少在考试中的阅读时间。
2.做阅读题型练习
3.练习速读技巧
4.增强词汇量
5.训练阅读理解能力
6.分析解题思路
7.多做模拟试题
通过做模拟试题,可以熟悉考试题型和出题规律。
模拟试题可以更准
确地评估自己的考试水平,找出不足之处,并及时纠正。
8.调整心态
以上是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的一些建议策略。
最重要的是,复习要坚持,每天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复习,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只有真正理解并熟练
掌握了这些策略,才能够在中考语文阅读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名著导读复习教案
![初中名著导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3941c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9.png)
初中名著导读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回顾已学过的名著,加深对作品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的理解。
2. 提高学生对名著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名著中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回顾名著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名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运用名著中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2. 自主阅读名著,提出问题和见解。
教学准备:1. 整理名著复习资料,制作课件。
2. 安排名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准备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名著,分享自己喜欢的名著和原因。
2. 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名著复习资料,介绍名著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二、名著内容回顾(15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名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各小组代表进行分享,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名著分析与欣赏(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名著中的经典片段,探讨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
2. 学生自主阅读名著,提出问题和见解,进行分享和讨论。
四、运用名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教师提出与名著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名著中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分享和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名著阅读的收获和感受,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成长。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出自己在阅读名著时的困惑和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名著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名著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3. 学生运用名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名著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课二: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写法分析
课三:主要故事情节概述、感悟评析
课四:真题演练
6.1-6.14 《红星照耀中国》
肆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策略 (二)考点分析及答题指导(实际操作)
度的感物考 如要悟形点 右求评象主 :分析、要
析几故集 ,个事中 其方情在 题面节作 型。、家 的根精作 考据彩品 查考片、 角纲段人
2、制作读书卡片、列表识记等是识记名著常识比较有 效的方法。
3、备课组以试卷形式,印发大家直接背诵。
肆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策略
考点二:人物形象、表现手法
1、此类题目一般考查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姓名(绰号)及其性格特点。 2、名著中的人物虽然众多,但真正能进入命题者视野的人物大多是 主人公、主要人物及个性鲜明利于流传的人物。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名著阅读
大冶市实验中学 九年级语文组
壹 2019年名著阅读中考考纲和目标
壹 2019年名著阅读中考考纲和目标
壹 2019年名著阅读中考考纲和目标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让学生亲近名著、热
背诵、摘抄,阅读中可 以采取赏析式、圈点式、
熟悉重要情节,能结合 出读后感。
爱名著。
摘录式、批注式、比较
生活对重点篇目中的人
式、对话式等方式,读
物、情节或主旨加以灵
写结合,加强反思与感
活分析。
悟。
叁 我校名著阅读教学现状
42%
30%
20%
2%
已读 已读 已读 已读 六本 四本 两本 一本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还要注意细节的描写,阅读文本时要留心 做笔记。
肆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策略
考点二:人物形象、表现手法
例:《简爱》人物形象 简·爱——女主人公。(坚强,独立自主,有主见) 罗切斯特——简爱的丈夫。(看似冷漠内心狂野,有个疯老婆但坚持娶心爱的简爱,简爱
知道出走后一度颓废,被疯老婆放火烧了庄园,为救疯老婆瞎了一只眼,断了一条胳膊,疯老 婆死后和简爱在一起。)
肆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策略
考点二:人物形象、表现手法
方法宝典: 把握名著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熟悉故事情节,结合人物的
主要事迹、时代背景、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态等分析人物的性格 特征。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把握 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概括人物形象要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 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概括时要分清主次, 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圣约翰——简爱的表兄。(追求简爱,但理由只是让简·爱适合做一位传教士的妻子,成为 他的助手)(一个人去探险了)
里德太太——简·爱的舅妈,对简·爱并不公平。(后死) 约翰——里德太太的儿子,暴躁、惹是生非,小时候经常欺负简·爱。(已死) 海伦--简·爱在罗沃德慈善学校的好友学校的好友。(死于瘟疫) 戴安娜和玛丽--简爱的表姐。(圣约翰的胞妹) 爱丽丝·费尔法克斯--罗切斯特的女管家。 阿黛尔--罗切斯特旧情人的女儿。(罗切斯特是她的监护人,简·爱的学生) 英格拉姆小姐——长得美丽动人的贵族小姐,罗切斯特先生的追求者,但不是为了爱,而 是钱。
1、全书阅读未完成 2、训练时间不够。
肆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策略 (一)阅读篇目及时间分配规划(实际操作)
时间
篇目
课程安排
4.1-4.10
《水浒》
4.11-4.19 4.20-5.3 5.4-5.17 5.18-5.30
《简爱》 《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傅雷家书》
每周安排2节课。 课一:识记作品常识
写作背景、回目名称、 阅读,做好读书卡片, 读书接力赛、利用多 一定要精读,逐章逐句
主要内容、主题思想、 摘抄精彩段落语句、 媒体教室等各种形式, 地阅读,细嚼慢咽,精
艺术特色”等相关知识 评点主要情节、人物,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彩片段可以出声朗读、
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
络。把握主要人物性格, 把握主要特色,并写
【典例3】(2011·滨州中考)名著阅读。 鲁达是古典名著《水浒》中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
英雄,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右图就是其中一个精彩的场面, 请仔细观察,回答以下问题。 (1)这段故事名为《_______》。 (2)根据该故事情节简要概括鲁达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肆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策略
考点一:名著常识识记
关注作品名称、主人公或重要人物的名字(别称)、作家 的朝代(国别)、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基本常识积累。
肆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策略
考点一:名著知识识记
方法宝典: 1、解答好这类题,一定要扎实地把握相关名著常识。
试题出题范围较宽泛,涉及名著内容、人物形象、品味评点 等。因此不但要做到对作品内容能够全面回忆,把握名著的 主人公、情节等,还要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
1、
2、 3、 4、 5、
分值:4分——8分 阅读量:一段——多段阅读 题型:填空题——问答题 考点:基本常识——整本阅读 范围:六篇贰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设想
指导学生加强 对名著知识网 络的梳理。
指导学生注重 平时的阅读积 累
1
2
调动学生阅读 名著的积极性
3
指导学生阅读 的方法
4
对重点篇目有关“作者、 指导学生尽量在平时 通过名著知识竞赛、 对于必读篇目,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