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竞赛课件-隔离法

合集下载

整体法和隔离法课件

整体法和隔离法课件

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2μmg=36 N>30 N,
所以A和B均处于平衡状态.对于A,水平
方向受到的拉力为15 N,故A与B间的静
摩擦力为15 N;对于A和B作为一个整体,
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为30 N,故B与地
面间的静摩擦力为30 N.
15N,30N
【练习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 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 。质量为 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 静止状态,求地面对三棱柱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
(1)以AB两球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 力情况,作出力图1,如图,根据平衡条件 得挡板对B的弹力大小:F1=2mgtanα.
(2)以A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 作出力图2,根据平衡条件得B球对A球的 弹力大小:F3=mgsinα
【练习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通过跨过滑轮的绳 子与横梁相连,一个质量为m的人拉住绳端悬吊着.由 于木板质量比较大,仍然压在地面上.求木板对地的压 力(滑轮质量不计).
【练习3】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均为6 kg,接触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3,水平力F=30 N,那么A、B间 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水平面对B的摩擦力的大小 为_________N.(滑轮和绳的质量均不计,g取10 m/s2)
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到 F/2=15 N拉力的作用,而A、B间的滑动 摩擦力为fAB=μmg=18 N>15 N,B与地面
B
N=(M+m)g f=mgtanθ
A
θ
【练习5】 如图,两根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 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根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 下.若保持两木棍倾角不变,将两棍间的距离减小后固定 不动,仍将水泥圆筒放在两木棍上部,则水泥圆筒在两木 棍上将:(

【夺冠之路】2012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3章5连接体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课件 新人教版(安徽专用)

【夺冠之路】2012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3章5连接体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课件 新人教版(安徽专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绳对运动员的拉力大 小为F,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为FN.分别以运动 员和吊椅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FN-Mg=Ma① F-FN-mg=ma② 由①②得F=440N FN=275N.
(2)设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为FN ,对运动 员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则有: F+FN-m人g=m人a FN=275N 由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也为 275N 方法2: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和m; 运动员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对吊 椅的压力大小为FN.
解析:2 为了使人与斜面保持静止,必须满足 人在木板上所受合力为零,所以木板施于人的摩擦 力应沿斜面向上,故人相对木板向上跑,木板相对 斜面向下滑,但人相对斜面静止不动.现分别对人 和木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设木板对斜面的加速度 为a木,则: 对人:mgsinq=F 对木板:Mgsinq+F=Ma木. M +m 解得:a木= gsinq,方向沿斜面向下.即人 M 相对木板向上加速跑动,而木板沿斜面向下滑动,所 以人相对斜面静止不动.
解法二: (整体法) 对于“一动一静”连接体,也可选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依牛顿第二定律列式: (mg+Mg )-FN=ma+M 0 2 M +m 故木箱所受支持力:FN= g, 2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2 M +m 木箱对地面压力FN =FN= g 2
方法点拨如为整体 法,则不要考虑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弹力 、摩擦力为主).在解决两个物体加速度大小 不一样的情况时,可优先考虑运用质点系牛 顿第二定律来解决外力.
1.整体法和隔离法 例1:如图3-5-所示,质量为M 的木箱放在水 1 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 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沿杆 1 1 下滑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 ,即a= g,则小球 2 2 在下滑的过程中,木箱 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整体法隔离法ppt课件

整体法隔离法ppt课件
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 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 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A
16
3、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 倾角为45的光滑楔型滑块A的项端P处, 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滑 块以a=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 力T等于多少?
由静止释放后,绳上的拉力
和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
m1
m2
9
练习
10
1、如图所示,有一箱装得很满的土豆,以一定
的初速度v在动摩擦因数为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
运动,则其中一个质量为m的土豆A受其它土豆对 它的总作用力大小应是(不计其它外力及空气阻力)
A.Mg
C.mg 1+2
B.mg D.mg 1 2
解析:取A、B整体为研究对象, 其水平方向只受一个力F的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2m+m)a a=F/3m
取B为研究对象,其水平方向只受A的作用力F1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1 =ma
故F1 =F/3
3
小结:
解决连结体问题的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一般用来求连结体的加速度或合外 力。 隔离法——求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8
【规范全解】①设物块处于相对斜面下滑的临界状态(物块恰好
不下滑)时推力为F1,此时物块受力如图所示,取加速度a1的方向为 x轴正向,对物块有
x方向:FN1sin θ-μFN1cos θ=ma1 y方向:FN1cos θ+μFN1sin θ-mg=0 解得:a1=4.78 m/s2 对整体有:F1=(M+m)a1,故F1=14.34 N.
基本思路:先整体后隔离——即一般先以整体 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共同的 加速度,再隔离其中某一物体作为研究对象, 列式求出物体间的相互租用或其他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课堂PPT)

高中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课堂PPT)
学案 3 典型解题方法例析
一、整体法与隔离法 1.整体法
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 整体之外的物体对该整体的作用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 的相互作用力. 2.隔离法 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系中假想地隔离出来, 只分析该物体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力,不考虑其他 物体所受的作用力.
.
17
针对训练 3 如图 5 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动势 E 和内阻 r 已知,定值电阻 R0 已知,求电阻箱的阻值 R 调 至多大时,其获得的电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图5
.
18
解析 由电源的输出功率(即外电路上 R 获得的电功率)与外 电阻 R 的关系知,在甲图中当 R=r 甲′=r+R0 时,R 上获 得的电功率最大,其最大功率为 P 甲=4Er甲甲′′2 =4(r+E2R0).对乙 图中当 R=r 乙′=r+rRR0 0时 R 上获得的电功率最大,最大功 率为 P 乙=4Er乙乙′′22=(r4+·Rr+0rRR0RE0 0)2=4r(Rr+0ER2 0).
答案 AC
.
10
[点评] 建立模型的关键:(1)对常规模型的熟悉程度;(2)通过抽 象、分解、类比、等效等变换手段,把貌似复杂、无法解决的问题, 转变为与常规模型相关的物理模型.
.
11
针对训练 2 在下雨天我们会明显地感觉到雨点越大,雨点 对雨伞的冲击力也就越大,这一现象能否说明雨点越大, 雨点落到地面的速度也就越大呢?现已知雨点下落过程 受到空气阻力与雨点的最大横截面积 S 成正比,与雨点下 落的速度 v 的平方成正比,即 F 阻=kSv2(其中 k 为比例系 数).雨点接近地面时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 为 g.若把雨点看做球形,其半径为 r,雨点的密度为 ρ,求: (1)雨点最终的运动速度 vm;(ρ、r、g、k 表示) (2)雨点的速度达到v2m时,雨点加速度 a 的大小.

物理整体法和隔离法专题PPT课件

物理整体法和隔离法专题PPT课件

解:对C 球,受力如图示:
由平衡条件得 2T cos30°= mg
T 3 mg 3
对A 球,受力如图示: FA
NA
由平衡条件得
f Tsin30 3 mg

A
B
6
T
NA =T cos30°+ mg=1.5mg
mg T
杆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为FA
T
C
FA N2A f 2 7 3mg 1.53mg mg
个 物 体 没 有 相 对 运 动 , 作 用 在 m3 上 的 水 平 推 力 F
是 (m1+m2+m3)m2g/m1

解:对m1 分析受力如图示: T= m1a
对m2 分析受力如图示: T= m2 g
∴ a = m2g/m1 对整体分析:
m1
F= (m1+m2+m3)a =(m1+m2+m3)m2g/m1
N2 A
N1 C Mg
此力的方向与图中所设的一致(由C指向B 的方向)
又解: 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木楔静止,物体有沿斜面的加速度a,一定
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合外力, 由正交分解法,水平方向的加速度ax一定是地面对
木楔的摩擦力产生的。
∴f=max =macosθ=0.61N
ax a

mA MC
第13页/共17页
对木板A分析受力,如图示
由平衡条件得 3 F=mA g +N
解得 F=( mAg +Mg)/ 4=225N
Mg
又解:对人和木板整体分析受力, 2F F
A
F 2F
F
由平衡条件得 4 F=mA g +Mg

整体法和隔离法精品课件

整体法和隔离法精品课件
3
B. 2 cot C.tan D.cot
3
如果能够运用整体法,我们 应该优先采用整体法,这样 涉及的研究对象少,未知量 少,方程少,求解简便.
规律与方法 连接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平衡问题
【例3】.(2010年高考山东卷)如图2-3-5所示,质 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 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 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m1所受 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正确的是( A、C)
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
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
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
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
物块的支持力为( ) A.(M+m)Dg
B.(M+m)g-F
C.(M+m)g+Fsinθ D.(M+m)g-
Fsinθ
A.FN=m1g+m2g-Fsinθ B.FN=m1g+m2g-Fcosθ
C.Ff=Fcosθ D.Ff=Fsinθ
规律与方法 连接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平衡问题
【例4】(2011年慈溪中学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正方体和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和水平 面间,处于静止状态.m与M相接触的边与竖直方 向的夹角为α,若不计一切摩擦,求:
规律与方法 一物体匀速另一物体静止时的平衡问题
【例7】(2011海南).如图, 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
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 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A ) A.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向右 C.不为零,方向向左 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
二、整体法与隔离法

高中物理竞赛方法集锦隔离法1

高中物理竞赛方法集锦隔离法1

高中物理竞赛方法集锦隔离法1方法简介隔离法确实是从整个系统中将某一部分物体隔离出来,然后单独分析被隔离部分的受力情形和运动情形,从而把复杂的咨询题转化为简单的一个个小咨询题求解。

隔离法在求解物理咨询题时,是一种专门重要的方法,学好隔离法,对分析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大有益处。

例1: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2—1所示,假如它们分不受到水平推力F 1和F 2作用,且F 1>F 2, 那么物体1施于物体2的 作用力的大小为 〔 〕A .F 1B .F 2C .1/2〔F 1+F 2〕D .1/2〔F 1-F 2〕 解析:要求物体1和2之间的作用力,必须把其中一个隔离出来分析。

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依照牛顿第二定律:F 1-F 2=2ma ①再以物体2为研究对象,有N -F 2=ma ② 解①、②两式可得),(2121F F N +=因此应选C 例2:如图2—2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物体A ,A 上再放一物体B ,A 、B 间有摩擦。

施加一水平力F 于B ,使它相关于桌面向右运运,这时物体A 相关于桌面 〔 〕A .向左动B .向右动C .不动D .运动,但运动方向不能判定解析:A 的运动有两种可能,可依照隔离法分析设AB 一起运动,那么BA m m F a += 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g m f B m μ=以A 为研究对象:假设AB F m m m m a m f A B B A A m ,)(,+≥≥μ即一起向右运动. 假设,)(F gm m m m A B B A +<μ那么A 向右运动,但比B 要慢,因此应选B 例3:如图2—3所示,物块A 、B 的质量分不为m 1、m 2,A 、B 间的摩擦因数为μ1,A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2,在水平力F 的推动下,要使A 、B 一起运动而B 不至下滑,力F 至少为多大?解析: B 受到A 向前的压力N ,要想B不下滑,需满足的临界条件是:μ1N=m 2g.设B 不下滑时,A 、B 的加速度为a ,以B为研究对象,用隔离法分析,B 受到重力,A 对B 的摩擦力、A 对B 向前的压力N ,如图2—3甲所示,要想B 不下滑,需满足:μ1N ≥m 2g,即:μ1m 2a ≥m 2g,因此加速度至少为a =g/μ1再用整体法研究A 、B ,依照牛顿第二定律,有:F —μ2〔m 1+m 2〕g=(m 1+m 2)g=(m 1+m 2)a ,因此推力至少为g m m F )1)((2121μμ++=.例4:如图2—4所示,用轻质细绳连接的A 和B两个物体,沿着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咨询A 与B之间的细绳上有弹力吗?解析:弹力产生在直截了当接触并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现在细绳有无形变无法确定.因此从产生缘故上分析弹力是否存在就不行了,应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形来分析. 隔离A 和B ,受力分析如图2—4甲所示,设弹力T 存在,将各力正交分解,由于两物体匀速下滑,处于平稳状态,因此有:A A f T g m +=αsin ……①B B f T g m =+αsin ……②设两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分不为A μ、B μ,那么 αμμcos g m N f A A A A A ==……③αμμcos g m N f B B B B B ==……④由以上①②③④可解得:)sin cos ()cos (sin ααμαμα-=-=b B A A g m T g m T 和 假设T=0,应有:αμtan =A αμtan =B由此可见,当B A μμ=时,绳子上的弹力T 为零.假设B A μμ≠,绳子上一定有弹力吗?我们明白绳子只能产生拉力.当弹力存在时,应有:T>0即 αμαμtan ,tan ><B A因此只有当B A μμ<时绳子上才有弹力例5 如图2—5所示,物体系由A 、B 、C 三个物体构成,质量分不为m A 、m B 、m C .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小车C 上,小车C 在F 的作用下运动时能使物体A 和B 相关于小车C 处于静止状态.求连接A和B 的不可伸长的线的张力T 和力F 的大小.〔一切摩擦和绳、滑轮的质量都不计〕解析 在水平力F 作用下,假设A 和B 能相关于C 静止,那么它们对地必有相同的水平加速度.而A 在绳的张力作用下只能产生水平向右的加速度,这就决定了F 只能水平向右,可用整体法来求,而求张力必须用隔离法. 取物体系为研究对象,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A +m B +m C 〕g ,推力F 和地面的弹力N ,如图2—5甲所示,设对地的加速度为a ,那么有:a m m m F C B A )(++=…………①隔离B ,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B g 、张力T 、C 对B 的弹力N B ,应满足:g m T a m N B B B ==绳子的张力,…………②隔离A ,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A g,绳的张力T ,C 的弹力N A ,应满足;N A =m A g …………③T=m A a …………④当绳和滑轮的质量以及摩擦都不计时,由②、④两式解出加速度 g m m a AB = 代入①式可得:g m m m m m F AC B A B )(++= 例6 如图2—6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 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 ,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 ,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 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那么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 .mg L L )/1(∆+B .g m m L L ))(/1(0+∆+C .Lmg ∆D .g m m L L )(/0+∆解析 确定物体m 的加速度可用整体法,确定盘对物体的支持力需用隔离法.选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没有向下拉盘时有KL=〔m+m 0〕g …………①在向下拉伸△L 又放手时有K △L=〔m+m 0〕a ……②再选m 为研究对象 F N -mg =ma ……③ 解得:mg L L F N )1(∆+= 应选A.此题也可用假设法、极限法求解.例7 如图2—7所示,AO 是质量为m 的平均细杆,可绕O 轴在竖直平面内自动转动.细杆上的P 点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接触,圆柱体靠在竖直的挡板上而保持平稳,杆的倾角为θ,AP 长度是杆长的1/4,各处的摩擦都不计,那么挡板对圆柱体的作用力等于 。

整体法和隔离法ppt课件

整体法和隔离法ppt课件

10.质量均为m的a、b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 所示,a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作用,b受 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θ角等大的力F作用,两力在同
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止,则( C )
A.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 B.水平面对b的支持力可能大于2mg C.a、b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D.b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
外力:系统以外的物体施加的力叫外力.
整体法:当连接体内的物体之间没有相对运 动(即有共同加速度)时,可把此物体组作为 一个整体对象考虑,分析其受力情况,整体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当然,当连 接体内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仍可整体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隔离法:求解连接体内各个物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 等)时,可以把其中一个物体从连接体中 “单独”隔离出来,单独进行受力分析的方 法.
2.如图,质量m=5 kg的木块置于倾角=37、质量M=10 kg的粗糙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大小为50 N的力F推 物体,使木块静止在斜面上,求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和静 摩擦力。
m F
M
N=(M+m)g-Fsin370=120N f=Fcos370=40N
整体法和隔离法交替使用
(1)已知外力求内力。 先整体分析,计算加速度,然后隔离分析计算内力。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 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光 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 态,求地面对三棱柱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
整体法求得 N=(M+m)g
隔离体法求得 f=mgtanθ
B
A
θ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悬挂在滑轮组下,上端由 一根悬绳C固定在横梁下.质量为m的人手拉住绳端,使 整个装置保持在空间处于静止状态.求 (1)悬绳C所受拉力多大? (2)人对木板的压力(滑轮的质量不计).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隔离法与整体法(45张).46页PPT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隔离法与整体法(45张).46页PPT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隔离法与整体法 (45张).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பைடு நூலகம்周 恩来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二隔离法.docx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二隔离法.docx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二、隔离法方法简介隔离法就是从整个系统中将某一部分物体隔离出来,然后单独分析被隔离部分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从而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一个个小问题求解。

隔离法在求解物理问题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好隔离法,对分析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大有益处。

例 1: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 和2 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 2—1 所示,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 F 和 F作用,且 F >F , 则物体 1 施于物体2 的1212作用力的大小为( )A . F 1B . F 2C . 1/2( F 1+F 2)D . 1/2( F 1 - F 2) 解析:要求物体 1 和 2 之间的作用力,必须把其中一个隔离出来分析。

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1- F 2=2ma① 再以物体 2 为研究对象,有 N - F 2=ma②解①、②两式可得N1( F 1 F 2 ), 所以应选 C2例 2:如图 2—2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物体A 、B 间有摩擦。

施加一水平力 F 于运,这时物体 A 相对于桌面A , A 上再放一物体B ,B ,使它相对于桌面向右运 ( )A .向左动B .向右动C .不动D .运动,但运动方向不能判断解析: A 的运动有两种可能,可根据隔离法分析设 AB 一起运动,则 aFm Bm A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m B g以 A 为研究对象:若m AF, AB 一起向右运动 .f m m A a,即m B (m B m A )若m AF ,则 A 向右运动,但比 B 要慢,所以应选 Bm B ( m B m A ) g例 3:如图 2— 3 所示,已知物块A 、 B的质量分别为 m 1、m 2, A 、 B 间的摩擦因数为μ 1 2水平力 F 的推动下,要使 A 、 B 一起运动而 B 不至下滑,力 F 至少为多大?解析:B 受到 A 向前的压力 N ,要想 B不下滑,需满足的临界条件是:μ1N=m 2g.设 B 不下滑时, A 、 B 的加速度为 a ,以 B为研究对象, 用隔离法分析, B 受到重力, A 对 B 的摩擦力、 A 对 B 向前的压力 N ,如图 2— 3 甲所示,要想B 不下滑,需满足:μ1N ≥ m 2g,即:μ 1 m 2a ≥ m 2g,所以加速度至少为 a=g/μ 1再用整体法研究 A 、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有:F —μ 2 1 2 1 212( m +m )g=(m +m )g=(m +m )a, 所以推力至少为 F ( m 1 m 2 )(12 ) g .1例 4:如图 2— 4 所示,用轻质细绳连接的 A 和 B两个物体, 沿着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问 A 与 B 之 间的细绳上有弹力吗?解析: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现在细绳有无形变无法确定.所以从产生原因上分析弹力是否存在就不行了, 应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分析 .隔离 A 和 B ,受力分析如图 2— 4 甲所示,设弹力 T 存在,将各力正交分解,由于两物体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有:m A g sin T f A ①m B g sinTf B ②设两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A 、 B ,则f A ANAA m A g cos ③f BBNBB m B g cos④由以上①②③④可解得: T m A g(sinA cos )和 T mB g( b cossin )若 T=0 ,应有:tanABtan由此可见,当AB 时,绳子上的弹力T 为零 .若,绳子上一定有弹力吗?我们知道绳子只能产生拉力.当弹力存在时,应有:T>0 即A tan ,B tan所以只有当A B 时绳子上才有弹力例 5 如图 2— 5 所示,物体系由 A 、B 、C 三个物体构成,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用一水平力 F作用在小车 C 上,小车 C 在 F 的作用下运动时能使物体 A 和 B 相对于小车 C 处于静止状态 .求连接 A和 B 的不可伸长的线的张力T 和力 F 的大小 .(一切摩擦和绳、滑轮的质量都不计)解析在水平力 F 作用下,若 A 和 B 能相对于 C静止,则它们对地必有相同的水平加速度.而 A 在绳的张力作用下只能产生水平向右的加速度,这就决定了F只能水平向右,可用整体法来求,而求张力必须用隔离法 .取物体系为研究对象,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 m A +m B +m C)g,推力 F 和地面的弹力N ,如图 2— 5 甲所示,设对地的加速度为a,则有:F(m A m B m C )a ①隔离 B,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B g、张力 T 、C 对 B 的弹力 N B,应满足:N B m B a,绳子的张力 T m B g ②隔离 A,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A g,绳的张力 T,C 的弹力 N A,应满足;N A=m A g③T=m A a④当绳和滑轮的质量以及摩擦都不计时,由②、④两式解出加速度a mB g m A代入①式可得:F mB( mAmBmC)gm A例6 如图 2— 6 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 m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 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 ,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 后停止 .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A . (1L / L) mg B . (1 L / L)( m m 0 )gC . LmgD .L / L(mm 0 ) g解析确定物体 m 的加速度可用整体法,确定盘对物体的支持力需用隔离法.选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没有向下拉盘时有KL= ( m+m 0) g ①在向下拉伸△ L 又放手时有 K △ L= ( m+m 0) a ②再选 m 为研究对象 F N -mg=ma ③解得:F N (1L)mgL应选 A. 此题也可用假设法、极限法求解.例 7 如图 2— 7 所示, AO 是质量为 m 的均匀细杆,可绕 O 轴在竖直平面内自动转动.细杆上的 P 点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接触,圆柱体 靠在竖直的挡板上而保持平衡,已知杆的倾角为 θ, AP 长度是杆长的 1/4,各处的摩擦都不计,则挡板对圆柱体的作用力等于。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二隔离法之欧阳家百创编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二隔离法之欧阳家百创编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欧阳家百(2021.03.07)二、隔离法方法简介隔离法就是从整个系统中将某一部分物体隔离出来,然后单独分析被隔离部分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从而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一个个小问题求解。

隔离法在求解物理问题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好隔离法,对分析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大有益处。

例1: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2—1所示,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作用,且F1>F2,则物体1施于物体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A .F 1B .F 2C .1/2(F 1+F 2)D .1/2(解析:要求物体1和2之间的作用力,必须把其中一个隔离出来分析。

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1-F 2=2ma ①再以物体2为研究对象,有N -F 2=ma ② 解①、②两式可得),(2121F F N +=所以应选C例2:如图2—2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物体A ,A 上再放一物体B ,A 、B 间有摩擦。

施加一水平力F 于B ,使它相对于桌面向右运运,这时物体A 相对于桌面 ( )A .向左动B .向右动C .不动D .运动,但运动方向不能判断 解析:A 的运动有两种可能,可根据隔离法分析设AB 一起运动,则B A m m F a +=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g m f B m μ=以A 为研究对象:若AB F m m m m a m f A B B A A m ,)(,+≥≥μ即一起向右运动.若,)(F g m m m m A B B A +<μ则A 向右运动,但比B 要慢,所以应选B例3:如图2—3所示,已知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A 、B 间的摩擦因数为μ1,A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2,在水平力F 的推动下,要使A 、B 一起运动而B 不至下滑,力F 至少为多大?解析: B受到A向前的压力N,要想B不下滑,需满足的临界条件是:μ1N=m2g.设B不下滑时,A、B的加速度为a,以B为研究对象,用隔离法分析,B受到重力,A对B的摩擦力、A对B向前的压力N,如图2—3甲所示,要想B不下滑,需满足:μ1N≥m2g,即:μ1m2a≥m2g,所以加速度至少为a=g/μ1再用整体法研究A、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2(m1+m2)g=(m1+m2)g=(m1+m2)a,所以推力至少为gmmF)1)((2121μμ++=.例4:如图2—4所示,用轻质细绳连接的A和B两个物体,沿着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问A与B之间的细绳上有弹力吗?解析: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现在细绳有无形变无法确定.所以从产生原因上分析弹力是否存在就不行了,应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分析.隔离A和B,受力分析如图2—4甲所示,设弹力T存在,将各力正交分解,由于两物体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有:A A f T g m +=αsin ……①B B f T g m =+αsin ……②设两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 μ、B μ,则 αμμcos g m N f A A A A A ==……③αμμcos g m N f B B B B B ==……④由以上①②③④可解得:)sin cos ()cos (sin ααμαμα-=-=b B A A g m T g m T 和 若T=0,应有:αμtan =A αμtan =B由此可见,当B A μμ=时,绳子上的弹力T 为零. 若B A μμ≠,绳子上一定有弹力吗?我们知道绳子只能产生拉力.当弹力存在时,应有:T>0即 αμαμtan ,tan ><B A 所以只有当B A μμ<时绳子上才有弹力例 5 如图2—5所示,物体系由A 、B 、C 三个物体构成,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用一水平力F 作用在小车C上,小车C在F的作用下运动时能使物体A和B相对于小车C处于静止状态.求连接A和B的不可伸长的线的张力T 和力F的大小.(一切摩擦和绳、滑轮的质量都不计)解析在水平力F 作用下,若A和B能相对于C静止,则它们对地必有相同的水平加速度.而A在绳的张力作用下只能产生水平向右的加速度,这就决定了F只能水平向右,可用整体法来求,而求张力必须用隔离法.取物体系为研究对象,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A +m B +m C )g ,推力F 和地面的弹力N ,如图2—5甲所示,设对地的加速度为a ,则有:a m m m F C B A )(++=…………①隔离B ,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B g 、张力T 、C 对B 的弹力N B ,应满足:g m T a m N B B B ==绳子的张力,…………②隔离A ,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A g,绳的张力T ,C 的弹力N A ,应满足;N A =m A g …………③T=m A a …………④当绳和滑轮的质量以及摩擦都不计时,由②、④两式解出加速度代入①式可得:例 6 如图2—6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 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 ,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 ,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 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mg L L )/1(∆+ B .g m m L L ))(/1(0+∆+C .Lmg ∆D .g m m L L )(/0+∆ 解析 确定物体m 的加速度可用整体法,确定盘对物体的支持力需用隔离法.选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没有向下拉盘时有KL=(m+m 0)g …………①在向下拉伸△L 又放手时有K △L=(m+m 0)a ……②再选m为研究对象 F N-mg=ma……③解得:mgLLFN)1(∆+=应选A.此题也可用假设法、极限法求解.例7 如图2—7所示,AO是质量为m的均匀细杆,可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自动转动.细杆上的P点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接触,圆柱体靠在竖直的挡板上而保持平衡,已知杆的倾角为θ,AP长度是杆长的1/4,各处的摩擦都不计,则挡板对圆柱体的作用力等于。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二隔离法之欧阳歌谷创编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二隔离法之欧阳歌谷创编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欧阳歌谷(2021.02.01)二、隔离法方法简介隔离法就是从整个系统中将某一部分物体隔离出来,然后单独分析被隔离部分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从而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一个个小问题求解。

隔离法在求解物理问题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好隔离法,对分析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大有益处。

例1: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2—1所示,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作用,且F1>F2,则物体1施于物体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 )A .F 1B .F 2C .1/2(F 1+F 2)D .1/2(解析:要求物体1和2之间的作用力,必须把其中一个隔离出来分析。

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1-F 2=2ma ①再以物体2为研究对象,有N -F 2=ma ② 解①、②两式可得),(2121F F N +=所以应选C例2:如图2—2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物体A ,A 上再放一物体B ,A 、B 间有摩擦。

施加一水平力F 于B ,使它相对于桌面向右运运,这时物体A 相对于桌面( )A .向左动B .向右动C .不动D .运动,但运动方向不能判断解析:A 的运动有两种可能,可根据隔离法分析设AB 一起运动,则B A m m F a +=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g m f B m μ= 以A为研究对象:若ABF m m m m a m f A B B AA m ,)(,+≥≥μ即一起向右运动.若,)(F g m m m m A B B A+<μ则A 向右运动,但比B 要慢,所以应选B例3:如图2—3所示,已知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A 、B 间的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2,在水平力F 的推动下,要使A、B一起运动而B不至下滑,力F至少为多大?解析: B受到A向前的压力N,要想B 不下滑,需满足的临界条件是:μ1N=m2g.设B不下滑时,A、B的加速度为a,以B为研究对象,用隔离法分析,B受到重力,A对B的摩擦力、A对B向前的压力N,如图2—3甲所示,要想B不下滑,需满足:μ1N≥m2g,即:μ1m2a≥m2g,所以加速度至少为a=g/μ1再用整体法研究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2(m1+m2)g=(m1+m2)g=(m1+m2)a,所以推力至少为gmmF)1)((2121μμ++=.例4:如图2—4所示,用轻质细绳连接的A和B两个物体,沿着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问A与B 之间的细绳上有弹力吗?解析: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现在细绳有无形变无法确定.所以从产生原因上分析弹力是否存在就不行了,应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分析.隔离A 和B ,受力分析如图2—4甲所示,设弹力T 存在,将各力正交分解,由于两物体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有:A A f T g m +=αsin ……①B B f T g m =+αsin ……②设两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 μ、B μ,则αμμcos g m N f A A A A A ==……③ αμμcos g m N f B B B B B ==……④由以上①②③④可解得:)sin cos ()cos (sin ααμαμα-=-=b B A A g m T g m T 和若T=0,应有:αμtan =A αμtan =B由此可见,当B A μμ=时,绳子上的弹力T 为零. 若B A μμ≠,绳子上一定有弹力吗? 我们知道绳子只能产生拉力.当弹力存在时,应有:T>0即 αμαμtan ,tan ><B A所以只有当B A μμ<时绳子上才有弹力 例5 如图2—5所示,物体系由A 、B 、C 三个物体构成,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用一水平力F 作用在小车C 上,小车C 在F 的作用下运动时能使物体A 和B 相对于小车C 处于静止状态.求连接A 和B 的不可伸长的线的张力T 和力F 的大小.(一切摩擦和绳、滑轮的质量都不计)解析 在水平力F 作用下,若A 和B能相对于C 静止,则它们对地必有相同的水平加速度.而A 在绳的张力作用下只能产生水平向右的加速度,这就决定了F 只能水平向右,可用整体法来求,而求张力必须用隔离法.取物体系为研究对象,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A +m B +m C )g ,推力F 和地面的弹力N ,如图2—5甲所示,设对地的加速度为a ,则有:am m m F C B A )(++=…………①隔离B ,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B g 、张力T 、C 对B 的弹力N B ,应满足:g m T a m N B B B ==绳子的张力,…………②隔离A ,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A g,绳的张力T ,C 的弹力N A ,应满足;N A =m A g …………③T=m A a…………④当绳和滑轮的质量以及摩擦都不计时,由②、④两式解出加速度代入①式可得:例6 如图2—6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 .mgL L )/1(∆+B .g m m L L ))(/1(0+∆+C .Lmg ∆D .g m m L L )(/0+∆解析 确定物体m 的加速度可用整体法,确定盘对物体的支持力需用隔离法.选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没有向下拉盘时有KL=(m+m 0)g …………① 在向下拉伸△L 又放手时有 K △L=(m+m 0)a ……②再选m 为研究对象 F N -mg =ma ……③ 解得:mg L L F N )1(∆+=应选A.此题也可用假设法、极限法求解. 例7 如图2—7所示,AO 是质量为m 的均匀细杆,可绕O 轴在竖直平面内自动转动.细杆上的P点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接触,圆柱体靠在竖直的挡板上而保持平衡,已知杆的倾角为θ,AP长度是杆长的1/4,各处的摩擦都不计,则挡板对圆柱体的作用力等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二、隔离法方法简介隔离法就是从整个系统中将某一部分物体隔离出来,然后单独分析被隔离部分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从而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一个个小问题求解。

隔离法在求解物理问题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好隔离法,对分析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大有益处。

例1: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2—1所示,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 1和F 2作用,且F 1>F 2, 则物体1施于物体2的 作用力的大小为 ( )A .F 1B .F 2C .1/2(F 1+F 2)D .1/2(F 1-F 2) 解析:要求物体1和2之间的作用力,必须把其中一个隔离出来分析。

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1-F 2=2ma ①再以物体2为研究对象,有N -F 2=ma ② 解①、②两式可得),(2121F F N +=所以应选C 例2:如图2—2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物体A ,A 上再放一物体B ,A 、B 间有摩擦。

施加一水平力F 于B ,使它相对于桌面向右运运,这时物体A 相对于桌面 ( )A .向左动B .向右动C .不动D .运动,但运动方向不能判断解析:A 的运动有两种可能,可根据隔离法分析设AB 一起运动,则BA m m F a += 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g m f B m μ=以A 为研究对象:若AB F m m m m a m f A B B A A m ,)(,+≥≥μ即一起向右运动. 若,)(F gm m m m A B B A +<μ则A 向右运动,但比B 要慢,所以应选B 例3:如图2—3所示,已知物块A 、B的质量分别为m 1、m 2,A 、B 间的摩擦因数为μ1,A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2,在水平力F 的推动下,要使A 、B 一起运动而B 不至下滑,力F 至少为多大?解析: B 受到A 向前的压力N ,要想B不下滑,需满足的临界条件是:μ1N=m 2g.设B 不下滑时,A 、B 的加速度为a ,以B为研究对象,用隔离法分析,B 受到重力,A 对B 的摩擦力、A 对B 向前的压力N ,如图2—3甲所示,要想B 不下滑,需满足:μ1N ≥m 2g,即:μ1m 2a ≥m 2g,所以加速度至少为a =g/μ1再用整体法研究A 、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μ2(m 1+m 2)g=(m 1+m 2)g=(m 1+m 2)a ,所以推力至少为g m m F )1)((2121μμ++=.例4:如图2—4所示,用轻质细绳连接的A 和B两个物体,沿着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问A 与B 之间的细绳上有弹力吗?解析: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现在细绳有无形变无法确定.所以从产生原因上分析弹力是否存在就不行了,应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分析. 隔离A 和B ,受力分析如图2—4甲所示,设弹力T 存在,将各力正交分解,由于两物体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有:A A f T g m +=αsin ……①B B f T g m =+αsin ……②设两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 μ、B μ,则 αμμcos g m N f A A A A A ==……③αμμcos g m N f B B B B B ==……④由以上①②③④可解得:)sin cos ()cos (sin ααμαμα-=-=b B A A g m T g m T 和 若T=0,应有:αμtan =A αμtan =B由此可见,当B A μμ=时,绳子上的弹力T 为零.若B A μμ≠,绳子上一定有弹力吗?我们知道绳子只能产生拉力.当弹力存在时,应有:T>0即 αμαμtan ,tan ><B A所以只有当B A μμ<时绳子上才有弹力例5 如图2—5所示,物体系由A 、B 、C 三个物体构成,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小车C 上,小车C 在F 的作用下运动时能使物体A 和B 相对于小车C 处于静止状态.求连接A和B 的不可伸长的线的张力T 和力F 的大小.(一切摩擦和绳、滑轮的质量都不计)解析 在水平力F 作用下,若A 和B 能相对于C静止,则它们对地必有相同的水平加速度.而A 在绳的张力作用下只能产生水平向右的加速度,这就决定了F 只能水平向右,可用整体法来求,而求张力必须用隔离法. 取物体系为研究对象,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A +m B +m C )g ,推力F 和地面的弹力N ,如图2—5甲所示,设对地的加速度为a ,则有:a m m m F C B A )(++=…………①隔离B ,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B g 、张力T 、C 对B 的弹力N B ,应满足:g m T a m N B B B ==绳子的张力,…………②隔离A ,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A g,绳的张力T ,C 的弹力N A ,应满足;N A =m A g …………③T=m A a …………④当绳和滑轮的质量以及摩擦都不计时,由②、④两式解出加速度 g m m a AB = 代入①式可得:g m m m m m F AC B A B )(++= 例6 如图2—6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 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 ,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 ,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 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 .mg L L )/1(∆+B .g m m L L ))(/1(0+∆+C .Lmg ∆D .g m m L L )(/0+∆解析 确定物体m 的加速度可用整体法,确定盘对物体的支持力需用隔离法.选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没有向下拉盘时有KL=(m+m 0)g …………①在向下拉伸△L 又放手时有K △L=(m+m 0)a ……②再选m 为研究对象 F N -mg =ma ……③ 解得:mg L L F N )1(∆+= 应选A.此题也可用假设法、极限法求解.例7 如图2—7所示,AO 是质量为m 的均匀细杆,可绕O 轴在竖直平面内自动转动.细杆上的P 点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接触,圆柱体靠在竖直的挡板上而保持平衡,已知杆的倾角为θ,AP 长度是杆长的1/4,各处的摩擦都不计,则挡板对圆柱体的作用力等于 。

解析 求圆柱体对杆的支持力可用隔离法,用力矩平衡求解。

求挡板对圆柱体的作用力可隔离圆柱体,用共点力的平衡来解.以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7甲所示,根据力矩平衡条件:.cos 32,43cos 2θθmg F l F l mg ==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杆对圆柱体的作用力与F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再以圆柱体为研究对象,将力F 正交分解,如图2—7—乙,在水平方向有θθθ2sin 31cos sin 32mg mg == 即挡板对圆柱体的作用力为θ2sin 31mg .例8 如图2—8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被两个劲度系数皆为k 的相同弹簧固定在一个质量为M 的盒中,盒从h 高处(自桌面量起)开始下落,在盒开始下落的瞬间,两弹簧未发生形变,小球相对盒静止,问下落的高度h 为多少时,盒与桌面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还能再跳起来.解析 盒下落过程可用整体法研究,下落后弹簧的形变情况应用隔离小球研究,盒起跳时可隔离盒研究。

在盒与桌面发生碰撞之前,小球仅受重力作用,着地时速度为:gh v 2=.碰撞后盒静止,球先压缩下面的弹簧,同时拉上面的弹簧,当小球向下的速度减为零后,接着又向上运动,在弹簧原长位置上方x 处,小球的速度又减为0,则在此过程中,对小球有:2221221kx mgx mv ⨯+= 把盒隔离出来,为使盒能跳起来,需满足:).21(2:2m M k Mg h Mg kx +=>代入上式可解得 例9 如图2—9所示,四个相等质量的质点由三根不可伸长的绳子依次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三根绳子形成半个正六边形保持静止。

今有一冲量作用在质点A ,并使这个质点速度变为u ,方向沿绳向外,试求此瞬间质点D 的速度.解析 要想求此瞬间质点D 的速度,由已知条件可知得用动量定理,由于A 、B 、C 、D 相关联,所以用隔离法,对B 、C 、D 分别应用动量定理,即可求解.以B 、C 、D 分别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对B 有:I A —I B cos60°=m B u …………①I A cos60°—I B =m B u 1…………②对C 有:I B —I D cos60°=m C u 1……③I B cos60°—I D =m c u 2…………④对D 有:I D =m D u 2……⑤由①~⑤式解得D 的速度u u 1312= 例10 有一个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 形玻璃细管,放置在竖直平面内,处在压强为p 0的大气中,两个竖直支管的高度均为h ,水平管的长度为2h ,玻璃细管的半径为r,r<<h..今将水平管内灌满密度为ρ的水银,如图2—10所示.1.如将U 形管两个竖直支管的开口分别密封起来,使其管内空气压强均等于大气压强,问当U 形管向右做匀加速移动时,加速度应为多大时才能使水平管内水银柱的长度稳定为(5/3)h ?2.如将其中一个竖直支管的开口密封起来,使其管内气体压强为1个大气压.问当U 形管绕以另一个竖直支管(开口的)为轴做匀速转动时,转数n应为多大才能使水平管内水银柱的长度稳定为(5/3)h (U 形管做以上运动时,均不考虑管内水银液面的倾斜)解析 如图2—10—甲所示,U 形管右加速运动时,管内水银柱也要以同样加速度运动,所以A 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B 管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水平管中液体在水平方向受力不平衡即产生加速度.若U 形管以A 管为轴匀速转动时,水平部分的液体也要受到水平方向的压力差而产生向心加速度.1.当U 形管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时,对水平管中水银柱有F 1—F 2=ma即a hS S p S hg p B A ⋅=-+ρρ35)3(……① 0023,)3(:p p S h h p hs p A A A =-=解得中气体有对……② 0043,)3(:p p S h h p hs p B B B =+=解得中气体有对……③ 2—10—乙 将②、③式代入①式可得ρρh gh p a 20490+=2.如图2—10—乙,若U 形管以A 管为轴匀速转动时,对水平管中水银柱有F 2—F 1=ma .若转轴为n ,则有: h n m S p S h g p B 67)2()3(20πρ⋅=-+'……① 对B 中气体有,)3(0S h h p hS p B ⋅-'=解得:023p p B ='……② 将②式代入①式可解得转速 ρρπ1406910gh p h n += 例11 如图2—11所示,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竖直圆筒,内部横截面的面积S=0.01m 2,中间用两个活塞A 与B 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 、B 都可沿圆筒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但不漏气,A 的质量可不计,B 的质量为M ,并与一倔强系数k=5×103N/m的较长的弹簧相连.已知大气压强p 0=1×105Pa ,平衡时,两活塞间的距离l 0=0.6m.现用力压A 使之缓慢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后,保持平衡,此时,用于压A 的力F=5×102N.求活塞A 向下移动的距离.(假定气体温度保持不变.)解析 活塞A 下移的距离应为B 下降的距离与气体长度的减小量之和,B 下降的距离可用整体法求解.气体长度的变化可隔离气体来求解.选A 、B 活塞及气体为研究对象,设用力F 向下压A 时,活塞B 下降的距离为x , 则有:F=kx …………①选气体为研究对象,据玻意耳定律有S l SF p S l p ⋅+=)(000…………② 解①②两式可得x =0.1m l =0.4m 则活塞A 下移的距离为:左=0.1+0.6—0.4=0.3m 例12 一个密闭的气缸,被活塞分成体积相等的左右两室,气缸壁与活塞是不导热的,它们之间没有摩擦,两室中气体的温度相等,如图2—12所示,现利用右室中的电热丝对右室中的气体加热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左室的体积变为原来体积的3/4,气体的温度T 1=300K.求右室中气体的温度.解析 可隔离出A 、B 两部分气体,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设原来两室中气体的压强都为p ,温度都为T ,体积都为V ,对左边气体有143T V p T pV '=……①对右边气体有245T V p T pV '=② ①、②两式相比,可得右室中气体温度K T T 5003512==例13 如图2—13所示,封闭气缸的活塞被很细的弹簧拉着,气缸内密封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为27℃时,弹簧的长度为30cm ,此时缸内气体的压强为缸外大气压的1.2倍,当气温升到123℃时,弹簧的长度为36cm ,求弹簧的原长.解析 本题所研究的对象就是密封在气缸内的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所处的初态为: T 1=300K 、V 1=SL 1、(S 为气缸横截面积,L 1为弹簧长度)p 1=p 0+F 1/S=1.2P 0末态为T 2=396K 、V 2=SL 2 p 2=p 0+F 2/S (p 0为大气压强,F 1、F 2为弹簧的弹力).气体从初态过渡到末态时质量恒定,所以可利用状态方程求解:将上述各状态参量代入状态方程:222111T V p T V p = 解得:01232.11.1p p p ==由于弹力产生的压强等于气缸内外气体的压强差,所以:00112.0p p p SL K =-=∆ ① 002232.0p p p SL K =-=∆ ② 联立①、②式得:126.1L l ∆=∆)(6.1:0102L L L L -=-即解得弹簧的原长为L 0=20cm例14 一个由绝缘细细构成的钢性圆形轨道,其半径为R ,此轨道水平放置,圆心在O 点,一个金属小珠P 穿在此轨道上,可沿轨道无摩擦地滑动,小珠P 带电荷Q.已知在轨道平面内A 点(OA=r<R )放有一电荷q.若在OA 连线上某一点A 1放电荷q 1,则给小珠P 一个初速度,它就沿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求A 1点的位置及电荷q 1之值.解析 小珠P 虽沿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但受力情况并不清楚,因此不能从力的角度来解决,可以从电势的角度来考虑,因为小珠P 沿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说明小珠只受法向的电场力.由此可知,电场力对小珠P 做功为零,根据W=qU 可知,圆轨道上各点电势相等,根据题意作图如图2—14,设A 1点距圆形轨道的圆心O 为r 1,A 点放的电荷q 距圆心为r由此得: R r kq r R kq Rr kq r R kq +=+-=-1111解①、②两式可得:A 1点的位置距圆心O 的距离为r R r 21=,所带电量.1q rR q = 例15 如图2—15所示,两个电池组的电动势,321V ==εε每节电池的内阻均为0.5Ω,R 1=1Ω,R 2=2Ω,R 3=1.8Ω,求通过R 1、R 2、R 3的电流及两个电池组的端电压各是多少?解析 解此题时,可采用与力学隔离法相似的解法,即采用电路隔离法. 气体从初态过渡到末态时质量恒定,所以可利用状态方程求解.先将整个电路按虚线划分为Ⅰ、Ⅱ、Ⅲ三个部分,则有:U AB =ε1—I 1(R 1+2r )……①U AB =ε2—I 2(R 2+2r )………………②U AB =I 3R 3……………………③I 1+I 2=I 3………………④联立①②③④四式解得:I 1=0.6A,I 2=0.4A,I 3=1A,电池组ε的端电压U 1=2.4V ,电池组ε2的端电压U 2=2.6V.例16 如图2—16所示,两根相互平行的间距L=0.4m 的金属导轨水平放在B=0.2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导轨上的滑杆ab 、cd 所受摩擦力均为0.2N ,两杆电阻均为0.1Ω,导轨电阻不计.当ab 受到恒力F 作用时,ab 以v 1做匀速运动,cd 以v 2做匀速运动,求通过ab 杆的电流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解析 要求通过ab 杆的电流强度,应通过ab 杆受的安培力求解,这就需要隔离出ab 杆进行受力分析.以ab 杆为研究对象,因右手定则确定电流的方向为b →a ,受力如图2—6—甲所示.因为ab 杆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故有F=f +BIL.再以滑杆ab 、cd 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16—乙所示,因为ab 、cd 均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故有.4.02N f F ==代入上式,解得通过ab 杆的电流为ABL f FI 6.2=-= 所以通过ab 杆的电流的大小为2.5A ,方向b →a.针对训练1.质量为8kg 的木块m 放在质量为16kg 的木板M 上,并通过滑轮用细绳连接,如图2—17所示,M 与m 间,M 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为0.25,滑轮摩擦不计.欲使M 向匀速运动,水平拉力应为多大?(g 取10m/s 2)2.在水平面上有两个物体A 和B ,它们之间用不可伸缩的质量不计的细绳连接起来,其中m A =3kg,m B =2kg ,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如图2—18所示,今用一与水平方向成37°角、大小为10N 的恒力拉B ,使AB 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试求A 对B 的拉力.(g取10m/s2)3.如图2—19所示,小物体m放在大物体M上,M系在固定于墙上的水平弹簧的另一端,并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将M向右拉离平衡位置x后无初速度释放,在以后的运动中M与m保持相对静止,那么m在运动中受到的最大和最小摩擦力分别为多大?4.电梯内有一个物体,质量为m,用细线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当电梯以g/3的加速度竖直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时(g为重力加速度),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为()A.2/3mg B.1/3mg C.4/3mg D.mg5.两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2—20所示,对物体A施以水平的推力F,则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等于()A.m1F/(m1+m2) B.m2F/(m1+m2)C.F D.m2/m1F6.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木板,一木棒A、B可沿水平轴O转动,其下端B搁在木板下,而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21所示).现在用水平力F向左推木板,但木板仍未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施力F后,木板和木棒之间的正压力()A.变大B.不变C.变小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如何改变7.如图2—22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A.m1g/k1B.m2g/k1C.m1g/k2D.m2g/k28.如图2—23,质量为2m的物块A 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 的物块B 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为μ.在已知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AB 做加速运动,A 对B 的作用力为 .9.如图2—24所示,两块木块A 和B ,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紧挨着并排在水平桌面上,AB 间的接触面垂直于图中纸面且与水平面成θ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