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三大常考题型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必学技巧之速解类比推理题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必学技巧之速解类比推理题在行测考试中,类比推理不容小觑。
类比推理是中的必考题型,题量一般为8到10道。
虽然类比推理整体难度不大,但是随着考查形式和考查内容方面难度的加大,要想拿到全部分数也并非易事。
这不仅需要应试者有较宽的知识面,还需要应试者具有较为缜密的类比推理能力。
题型由原来的两项式逐渐扩展为三项式和括号式,其考察难度也在大大增加。
主要考察的是题干词项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词项间的关系相对比较丰富,主要有概念间的关系、近反义词关系、描述关系、条件关系及语法功能等。
专家认为类比推理题还是很好得分的,考生需要做的是掌握类比推理题的快速解题技巧,准确挖掘词项间的关系。
类比推理的客观基础是事物间的相似性。
本质属性因其为事物内部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它在客观上对其他属性的制约性最大。
【例1】蒸汽机:内燃机A.喷气机:战斗机B.中药:西药C.平板电视:液晶电视D.脉冲电话:数字电话【中公解析】 D。
蒸汽机和内燃机都是动力机械,他们的本质区别是制动原理不同,脉冲电话和数字电话都是电话装置,他们的本质区别是传播原理不同。
而A、B、C三项都不符合这个本质区别。
本质属性决定着非本质属性,如果两组对象的共有属性是本质方面的,并且这种共同本质属性越多,那么得到的结论正确率就越高。
【例2】金刚石∶石墨A.氧气∶氮气B.生石灰∶熟石灰C.红磷∶白磷D.二氧化碳∶干冰【中公解析】C。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其中C、D两项符合要求。
再仔细分析题干可知,金刚石和石墨都是单质,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所以C项最为合适。
最后,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的复习提三点建议:第一,尽可能多地了解两个或三个词语间的常见逻辑关系。
这样可以在考试的时候帮助大家节省时间,更快地把题目做出来。
第二,答题时要将四个选项看完之后,找到与题干词有最多共性,以及在本质属性上最为相似的备选项。
第三,不要被表面的、非本质的联系所迷惑,一定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找到尽可能多的相同或相似的本质属性。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解法点拨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解法点拨【导读】(公职类培训首先品牌:中公教育为您提供以下精彩内容)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可能性推理倍受青睐,而在可能性推理当中类比推理又是最常考的一类题型,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考试当中类比推理题型如何解题进行解析,助众考生一举成“公”。
一、何为类比推理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举例:小张和小王都毕业于名牌大学、同一专业、学习成绩都很好、热爱运动,小张毕业后顺利进入某国企单位,故小王也顺利进入某国企单位。
从字面意思以及例子可以看到类比推理实质就是有相同或相似属性的两个(类)事物,其中一个有了新的属性,依次类推,另一个(类)也有新属性。
二、类比推理考查形式及解答可能性推理得出的结论不是百分百成立,也就是说前提是支持结论成立的部分条件或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论证关系可以推敲,因此可能性推理延伸出两类考查形式:削弱、加强。
削弱结论实质就是削弱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使得前提推不出结论或结论不能依前提做依据;加强结论实质就是加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使前提与结论之间关系更紧密。
从类比推理的定义特点看削弱本质就是找不同属性;加强本质就是找相同属性。
【例题】某市繁星商厦服装部在前一阵疲软的服务市场中打了一个反季节销售的胜仗。
据统计繁星商厦皮服的销售额在6、7、8三个月连续成倍增长,6月527件、7月1269件、8月3218件。
市有关主管部门希望在今天冬天向全市各大商场推广这种反季节销售的策略,力争今年11、12月和明年1月全市的夏衣销售能有一个大突破。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好地说明该市有关主管部门的这种希望可能会落空?A.皮衣价格可以在夏天一降再降,是因为厂家可以在皮衣淡季的时候购买原材料,其价格可以降低30%B.皮衣的生产企业为了使生产销售可以正常循环,宁愿自己保本或者微利,把利润压缩了55%C.今年夏天繁星商厦的皮衣反季节销售并没有使该商厦夏衣的销售获益,反而略有下降D.根据最近进行的消费心理调查的结果,买夏衣重流行。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知识点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知识点【导读】(公职类培训首先品牌:中公教育为您提供以下精彩内容)一、考情分析类比推理是国考的常考题型,题量在5~10道不等,考查方式包括两词型、三词型和对当型,但解题方法大致相同。
考生需要熟悉常考的词项间关系:逻辑关系、言语关系、经验常识和理论常识,并学会运用遣词造句法快速寻找词项关系。
类比推理是行测考试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题型,但真正做到“十对八九”的考生很少,且近年来考试难度不断加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概念类比推理就是题干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两词型题目题干和四个备选答案中均涉及两个词项,其基本形式为:A:B(其中A、B一般为有着某种关系的两个词项)三词型题目题干和四个备选答案中均涉及三个词项,其基本形式为:A:B:C(其中A、B、C一般为有着某种关系的三个词项)对当型题目与两词型、三词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题干不存在完整的一组词,题干和四个备选答案均涉及两组词,即题干分别涉及两组词的部分词项,而四个备选答案中给出题干所缺少的词项,其基本形式为:A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B三、方法技巧(一)遣词造句法遣词造句法,即利用语感对题干给出的几个词项进行造句,再用所造句子的结构套用于选项,合适的即为正确答案。
实质上,这种方法就是通过造句自然取得词项之间的关系,是解答关系不明确的题目的法宝。
对于两词型的题目,要运用遣词造句法通常需要引入其他元素将其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中的关系,而三词型的题目由于包含三个词项,造句较两词型容易,因此遣词造句法对其更为适用。
(二)词性对照法词性对照法即比较题干词项的词性与选项对应词项的词性是否相同的方法,正确的选项应该为与题干词性相同的选项。
有些题目题干词项间关系不明或用遣词造句法解答不出来,或者关系明确但多项符合,这时就可以考虑运用词性对照法做出判断。
2015国考行测答题技巧:类比推理解题方法
2015国考行测答题技巧:类比推理解题方法在公务员考试中类比推理的题量不多,难度也不高,因此这部分题目应该是大家必须拿分的题目。
而要快速且准确地解答类比推理题,除了掌握常见的词项间关系以外,还需要运用一定的解题方法。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分别介绍传统型题目和对当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一、传统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对于传统型的类比推理题目,其解题方法包括直接判定法、遣词造句法、纵向对比法和辗转排除法。
(一)直接判定法直接判定法,是传统型题目常用的解题方法,即根据前文所述词项间的基本关系,分别判断题干与选项的词项间关系,关系相符的即为正确答案。
【例题1】家父:父亲A.老媪:老伴B.鼻祖:祖宗C.作者:自己D.鄙人:自己中公解析:家父和父亲指同一个人;D 项鄙人和自己也指同一个人。
A 项老媪是老妇的意思,B、C两项也都不是指同一个人。
故答案选D。
(二)遣词造句法遣词造句法,即利用语感对题干给出的几个词项进行造句,再用所造句子的结构套用于选项,合适的即为正确答案中.公教育版权。
【例题2】茶水:茶壶:茶杯A.乘客:公交车:出租车B.杂志:书架:阅览室C.人才:学校:企业D.课本:书店:印刷厂中公解析:题干三个词项都与茶有关系,可以通过遣词造句法将其关系表示出来,即茶水可以从茶壶中倒入茶杯中;选项中只有C项也可以如此造句,即人才可以由学校输送到企业中。
故答案选C。
【例题3】食物中毒:蘑菇A.矿难:煤炭B.高血压:血压计C.球场骚乱:警察D.海啸:地震中公解析:吃蘑菇可以引发食物中毒,而挖煤炭可能引发矿难,地震可能引发海啸。
A、D两项似乎都符合。
进一步分析会发现,“蘑菇”和“煤炭”在句子中都需要加一个动词才能与“地震”一样,成为主语。
所以此题答案为A。
点拨:有时采用遣词造句法可以得到词项之间的逻辑关系,但是有时会存在多项符合的情况,此时就要考虑其中的细微差别,如是被动还是主动关系等。
三词型题目由于包含三个词项,词项间的关系更为复杂,且其词项较多,建立句子较两词型容易,因此遣词造句法对其更为适用。
2023国考行测指导:类比推理常考题型总结
2023国考行测指导:类比推理常考题型总结1500字2015年国考的时候,出现过类似的题型。
题目大概是:南方:热带,北方:___。
选项有A.极寒 B.旱地 C.温带 D.温带+亚寒带。
本题是一个经典的类比推理题,考查考生对概念对应关系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解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南北方的对应关系,通过观察南方与热带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北方与极寒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南方与热带之间的对应关系。
热带是地球赤道附近的区域,气候炎热,常年高温多雨,植被茂盛。
南方地区在我国经纬度相对较低,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且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与热带相似。
因此,南方与热带之间可以看作是同一类别的对应关系。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南方与热带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恰当的选项。
由于南方与热带之间可以看作是同一类别的对应关系,那么北方与极寒之间也应该是同一类别的对应关系。
极寒是地球的两极附近的区域,气候寒冷,冰雪覆盖,植被稀疏。
北方在我国经纬度相对较高,气候寒冷干燥,冰雪覆盖时间较长,植被相对较少,与极寒的气候条件相似。
因此,北方与极寒之间可以看作是同一类别的对应关系。
综上所述,根据南方与热带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得出北方与极寒之间是同一类别的对应关系。
因此,答案应为A.极寒。
类比推理是国考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之一,原因是它能够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类比推理题中,关键是找到两个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观察和分析已知的对应关系,可以推断出未知的对应关系。
总结起来,类比推理题的解题步骤如下:1. 观察已知的对应关系,尝试找到其中的规律或特点;2. 根据已知的对应关系,推断未知的对应关系;3. 根据推断的对应关系,选择恰当的选项。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分析和归纳已知信息,并进行逻辑推理。
同时,要注意选项的排除和合理性判断。
如果可能,还可以进行反证法的思考,通过排除错误的选项,来确定正确的选项。
对于类比推理题型的练习,可以多做一些类似的题目,并且注重总结题目的规律和解题方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全方位解读:基本理论+所有题型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全方位解读:基本理论+所有题型技巧第一篇: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全方位解读:基本理论+所有题型技巧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一、题型概要类比推理考查的是考生的一种推理能力,先给考生一对相关的词(词组),然后要求考生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词组)。
2008年国考和江苏等地出现了三项类比和括号形式的类比推理题:例如:a:b:c相当于d :e :f或者a :?相当于c :?这一题型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与逻辑中的类比推理区别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
它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或相似的,且已知其中一个(类)对象还具有其他的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属性。
类比推理的结构,可表示如下:甲有属性a、b、c、d 乙有属性a、b、c 所以,乙有属性d 公务员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类比推理,追根溯源应该来自于逻辑学当中的类比推理,但在形式上很明显不同于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
第一,对象不同。
公务员考试中的类比推理多是两对具有逻辑关系的词组。
例如:“努力∶成功”对应“耕耘∶收获”;逻辑学中是指两个或两类对象,例如:“天空中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火花”做对比。
第二,要求不同。
公务员考试中的类比推理要求考生通过对题干两个词的分析,在选项中寻找与其内在逻辑关系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词。
如ab之间具有的逻辑关系,cd也具有,那么就选有cd的那个选项。
逻辑学中则是要求从两类比较对象A与B中推理出,若A具有a、b、c、d属性,B具有a、b、c属性,则B具有d属性。
综上所述,类比推理这一题型,不同于逻辑学中的推理方法------类比推理。
但公务员考试中类比推理的解题思路、步骤、方法,可以从逻辑学的类比推理中借鉴。
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变式。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常考题型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常考题型中,判断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句和文字材料的认知、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
的常考题型一般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推理、类比推理,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每种题型的具体表现。
图形推理的表现形式是给出具有某种规律的图形,然后让应考者根据要求进行推理、做出判断推出所需要的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其最基本的解题思路与技巧是“凌乱、相同、相似”,空间折叠题主要看相邻、相对面。
1.元素凌乱。
题干中各图形元素凌乱,几乎没有相同点,优先考虑数量关系的考点,规律的出发点可以是:点、线、角、面、素。
元素凌乱除了考查图形的数量关系外,还可能考的是图形的属性,即几何特征。
2.元素相同。
题干图形中所包含的元素个数与种类相同,优先考虑图形的位置变化,包括图形中元素的平移、旋转以及翻转。
3.元素相似。
题干各图形元素呈现相似的特征,在元素个数上可能存在差异,则可以考虑图形的样式遍历(缺什么补什么)、组合叠加(直接叠加、加减同异、黑白叠加)。
4.空间折叠。
空间折叠题最重要的是分析图形的相邻面和相对面,可以通过移动的方式找准各面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对面只能看到其中一个、相邻面看公共边”的特征选择正确答案。
除了以上4种基本思路以外,图形推理还可以利用选项和特殊图形来找寻突破点,选出正确答案。
逻辑判断主要测查的是报考者对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演绎和归纳的能力,其中理解是基础,演绎和归纳是重点,要求考生有清晰的思维。
根据逻辑判断的题目要求,解题时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①假设正确,即题目所说的话无论是否和实际相符,都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②不需附加任何说明即可推出,这就提醒考生在解题时不要主观臆断,附加自己的想法,而应以题干内容为准。
要快速解答逻辑判断题,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掌握如下几点基本技巧:肯前肯后,否后否前所有(凡是)S都是P,S推出P所有(凡是)S不是P,S推出非P没有S是P,p推出非S不是S都不是P,P推出S充分条件:P推出Q。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目录:类比推理误区判断推理模块考点预测图形推理难点预测三大技巧解逻辑判断判断推理解题四项基本原则类比推理误区第一,切忌:草草一看就匆忙作答。
【例题1】南京∶金陵A. 昆明∶春城B. 广州∶穗C. 太原∶晋D. 北京∶蓟【答案】D。
解析:本题中,从题干部分很明显可以得出两个词之间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的逻辑关系,但仅有此关系无法在备选项中选出答案,因为A、B、D都符合要求。
再仔细分析题干部分可以发现金陵是南京历史上有过的名称,而A中春城是昆明的别称,B中广州的简称为穗。
只有D项中蓟是北京古代的名称。
也就是说,在本题中若要得到正确结论,必须同时符合两个逻辑关系。
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多地找出类比推理对象之间的共有属性,这样才能提高结论的正确性。
第二,注意:词项之间的前后顺序。
顺序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考点,绝不能忽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不可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例题1】水果:苹果A.香梨:黄梨B.树木:树枝C.家具:桌子D.天山:高山【答案】C解析:这是2002年下半年的江苏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一道类比推理题。
该题题干中“水果:苹果”两个词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答案为选项C。
选项B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选项D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例题2】泰山:山东:济南A.安徽:黄山:合肥B.陕西:华山:西安C.君山:湖北:武汉D.衡山:湖南:长沙【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
君山在湖南省。
选项AB前后顺序反了。
第三,不要犯机械类比的错误。
在运用类比推理时,仅仅根据两事物为数很少的又不具备典型性的共同属性,就推断类比对象具有与已知属性相关性程度不高的另一属性,这种错误的类推逻辑上叫做机械类比。
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前提真结论未必就真。
要提高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要尽可能地确认对象间的相同点。
相同点越多,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越大,因为对象间的相同点越多,二者的关联度就会越大,结论就可能越可靠。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类比推理解题技巧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类比推理解题技巧题是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的常考题型,难度相对来说不大,但是,要快速且准确地选出答案,也是不容易的。
类比推理题主要涉及两词型、多词型和对当型。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其着重考查考生对词语概念的理解和对事物关系的分析能力及类比推理能力。
类比推理题的解题关键是:快速准确提炼词项间的逻辑关系,依据逻辑关系的相似性确定唯一选项。
词项间的关系相对比较丰富,主要有概念间的关系、近反义关系、描述关系、条件关系及语法关系等。
但是,这些关系一般都是比较常见的,考生不必在此花费过多精力去穷尽所有关系,考生需要做的是掌握好解决类比推理题的解题方法技巧,快速而准确地挖掘词项间的关系。
这就要求考生要熟用纵横对比法和巧用遣词造句法。
类比推理题解题方法,依据解题的思维角度可以分为:一种横向逻辑关系作答、多种横向逻辑关系作答、一种纵向逻辑关系作答和纵横逻辑关系作答。
大部分类比推理题都能用一种逻辑关系解决,考生需要准确提炼出这种逻辑关系。
例题1.股票:证券A.电脑病毒:程序B.粮食:谷物C.操作系统:电脑D.军人:警察中公解析:题干词组间的逻辑关系是:股票是证券的一种,是种属关系。
选项A中,电脑病毒是程序的一种,也是种属关系。
B项顺序颠倒。
故答案选A。
有些题目,仅依据一种横向的关系不能选出答案,其可能涉及多种横向关系或需要进行纵向的比较,才能完全区分出答案。
例题2.法律:约束A.新闻:广播B.政策:规范C.历史:借鉴D.制度:学问中公解析:横向比较,法律起到约束的作用,政策起到规范的作用,历史起到规范的作用;纵向比较,法律和政策较为相似,且约束和规范词义相近,对象也都是人。
故答案选B。
考生要熟练运用这种比较方式,有些题目需要考生注意随时变换思维的角度,从不同的侧面进行比较,不能拘泥于某一点。
考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有意识地应用并熟练掌握这种思考方式,对快速准确把握词项关系、选出正确答案很有帮助。
遣词造句法就是利用词组、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寻求题目词项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
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专项
行测答题技巧: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广大国考考生也进入了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
复习的第一步,首先是要对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进行综合剖析和深入理解。
为此,中公教育集合众多专家,结合历年国考行测真题,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2012年—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进行深度分析,以期能够给予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以专业的帮助与指导。
判断推理类是国家公务员考试重要的题型之一,包含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之图形推理在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传统题型有类比型图形推理、顺推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空间形式图形推理,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新题型——分类型图形推理,且接下来的几年中每年必考。
综上所述,2012——2014年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具有以下特点:特点一:从数量上看,图形推理的考查力度稳定。
从10年开始题量就由5道增至10道,这是由图形推理这一题型的高区分度决定的。
可以预计,2015年题量是10道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
特点二:从难度上看,试题的整体难度持续上升。
对考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特点三:从类型上看,五大题型是重点。
顺推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空间型图形推理是必考题型;图形分类是2011年增加的新题型;2014年国考图形推理的考查力度维持了前几年的水平,但新题型图形分类依旧占了题量的一半。
所以,对传统题型和新题型,中公教育建议考生都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特点四:从考点上看,图形位置和空间结构之间关系是重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历来注重对图形构成和数量之间关系的考查。
但近两年图形推理的考点正在逐步由侧重数量类向侧重结构位置类转变。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之定义判断定义判断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能够迅速把握定义的关键信息。
中公教育专家(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发现,本部分题目考查方式比较固定,学科分布主要涉及经济、社会、行政管理、法律、其他等。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的考查方式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的近反义关系(一)山西华图教育李军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即将到来,广大考生正积极备考,行测考试内容相对固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常考的技巧和方法。
在判断推理模块中,题型分为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行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同时是整个判断推理的重点内容,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绝大多数省市公务员考试都要涉及对类比推理的考查,也是考生感觉比较吃力的一个模块。
在公务员考试中类比推理的考查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广大备考生了解并掌握类比推理的考查方式和解题技巧,这样才会在考场上赢得高分,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在此针对类比推理中近反义关系解题方法的知识点做一个详细的梳理,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在公务员考试中类比推理中近义关系是指是指意思相近的词语。
意义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与“干枯”“宽敞”与“宽阔”。
“近义词”是意思相近的:同义词。
下面我们来看几道题,加深对此知识点的印象:例1:虎将∶勇将A.活动∶运动B.工人∶农民C.杏树∶梨树D.蛇行∶爬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义中的近义词关系。
虎将的意思就是勇将,并且用一种动物“虎”来形容“勇”。
蛇行的意思是爬行,用“蛇”来形容“爬”。
A项中的活动和运动是近义词关系,但是“活”不是一种动物,与题干逻辑关系不对应,排除。
B项中的两个词汇不是近义关系,排除。
C项两个词的关系是并列关系,排除。
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例2:()对于精确相当于讨厌对于()A.准确厌恶B.精细喜欢C.正确厌烦D.精明憎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类比推理的近义关系。
精确是非常准确,厌恶是非常讨厌,两组都是近义词,并且都是程度的加深。
B项讨厌和喜欢是反义词,而精细和精确不是反义词,排除;C项虽是近义词,但语义没有A项接近,排除;D项精确一般形容物,而精明一般形容人,排除。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_行政能力测验内容
(一)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与现代科技联姻是传统工艺发展的有效途径
B.任何时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社会生产力
C.现代科技的进Biblioteka 对传统手工艺产生的深远影响 D.现代科技可以解决制约着生产的传统工艺难题
(答案:A。从文中最后一句中,“传统工艺”借助“现代科技”得到“提升”,可以看出,与现代科技联姻可以使传统工艺得到发展。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_行政能力测验内容
一、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作答要求
行测:类比推理之三项式解题思路
欢迎您登录吉林华图官网/查看,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资料、考试公告、职位表、考试大纲。
类比推理是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
要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来打开一把锁,你首先要了解这把锁的构造。
类比推理考题方式通常是:根据给出的一组或多组相关的词,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总之,就是我们要先在两组词或者多组词之间“找关系”,然后在选项中找到符合这种关系的词组就可以了。
具体到题型,类比推理到目前为止共出现过三种题型:二项式、三项式和对称型类比推理,而三项式的难度较高,在此,本文将对类比推理的三项式题型做具体分析,并提到一些解题技巧,重点归纳了两种解题思路:1-2、1-3和1-2、2-3关系,希望给广大考生以帮助。
例1.【2010年国考】77题:茶壶:紫砂:雕刻A 电线:金属:生产B 马路:柏油:铺设C 房门:木材:油漆D 夹克:布料:制作【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性和动宾短语。
紫砂是茶壶的具体材料,雕刻师针对茶壶的动作并构成动宾短语;柏油是马路的具体材料,铺设是针对马路的动作并构成动宾短语。
A、D项中中金属和布料是大范围概念,不够具体;C项中油漆是房门的修饰动作,不是针对动作,所以这三项均可排除。
本题考生应当找准三项式中第一个词和第二词的关系;第一个词和第三个词的关系,同时注意词性,就能得出答案。
例2.【2012国考】103.琵琶:木材:乐器A.鼎:青铜:用具B.水墨画:宣纸:工艺C.浮雕:石块:建筑D.竹简:竹片:书籍【解析】观察题干得出:第一项是由第二项制作的,第一项是第三项的一种。
B选项水墨画和工艺,C选项浮雕和建筑,D选项竹简和书籍,都不是种属关系。
所以选择A选项。
本题和上一题类似,都是考察1-2、1-3项的关系。
例3.【2008国家】81.国家:政府:行政( )A.公司:经理部:经理B.野战军:作战部:参谋吉林公务员面试交流275513529 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190938202C.董事会:经理部:职员D.总司令:军官:命令【解析】政府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行政又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作战部是野战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谋是作战部的职责。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常考的三种题型
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当中,类比推理题是常考题型,考生平时在做这类题时经常感到困惑,觉得有好几个选项都可以选,乍一看好像都对,其实不然。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三种常考题型及解题方法,以帮助大家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一、概念关系题型透析: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同一事物会有截然不同的称谓。
例如,“河北∶冀”、“马铃薯∶土豆”、“夫妻∶伉俪”、“蛐蛐∶蟋蟀”等等。
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也是逻辑关系的一种。
同一事物具有两个不同称谓的构成原因主要有:口语与书面语、全称与简称、历史传统与习惯等。
例题:桂圆∶龙眼A. 桔∶柚B. 桂皮∶陈皮C. 芒果∶荔枝D. 大料∶八角中公解析:本题中,桂圆和龙眼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两个名词都代表同一事物。
选项中A、B、C都是指不同的事物,只有D项中大料和八角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都是一种烹饪常用的调味品,故正确答案应选D。
典型练习:1.公孙树∶银杏A. 白杨树∶香蕉B. 天敌∶敌人C. 红苕∶甘薯D. 汉奸∶叛徒【答案】 C【中公解析】公孙树就是银杏,红苕就是甘薯,故选C。
2.桂冠∶冠军A. 衮服∶礼服B. 红豆∶相思子C. 贵妃∶皇后D. 季风∶风洞【答案】 B【中公解析】桂冠和冠军都是指第一名,相思子就是红豆,故选B。
衮服是皇帝的礼服,贵妃和皇后不具有题干要求的联系。
风洞是一种装置,季风是一种大气现象中.公教育版权。
二、并列关系题型透析:本类试题所考查的逻辑关系,通常为同一类属性下相互并列的概念,同时包括对比关系、相邻关系等。
例如:男人与女人、老师与学生、中子与电子等。
例题:法院∶检察院A.农业部∶商务部B. 职工∶员工C. 法官∶检察官D. 工厂∶工人中公解析:本题中法院和检察院都属于我国司法系统,而且两者是并列关系。
A项中虽然两者是并列关系,但这两者是隶属于行政系统;B项中职工和员工含义基本相同,不构成并列关系;D项中工厂和工人之间是包含关系。
只有C项中法官与检察官同属于司法系统,且为并列关系。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类比推理解题注意事项及常考题型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类比推理解题注意事项及常考题型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题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常考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词语概念的理解和对事物关系的分析能力。
考查组成关系、功能关系、引导关系和职业关系等。
解答类比推理题目除了需要日常经验积累,还需要掌握类比推理题型解解题思路。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类比推理解题注意事项及考试常见题型来帮助大家全面了解类比推理题。
更多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请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解题注意事项1、类比推理涵盖面广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国考职位检索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入口首先从近几年的出题趋势来看,类比推理的题型涉及是比较全面的,两项式、三项式、括号式都有出现。
对于两项式、三项式这类最为直接的能找到关系的题目,大家做起来较为容易,但括号式就没有那么直观了,大家做题时应注意带入前后关系的对比,只有完全能够使前后呈现一致关系的词语,才符合我们题目的要求。
2、经验常识考查增多中公一对一课程全新上线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大全2014年国内时政新闻及时事政治回顾现在类比推理的知识点考察比较全面,其中经验常识的考查逐步递增,比如位置关系、功能关系、组成关系等等,而经验常识题的解决主要靠我们日常生活的积累。
除了直接凭借经验知识外,解题方法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需要注意,那就是“先内后外”这一寻找规律的顺序。
“先内后外”具体而言就是优先寻找内部规律,再去观察外部结构规律。
所谓内部规律是指题干中词语所包含的关系,而外部规律指的是看看题干词语和选项中词语关系是否一致。
这两种关系中一定记住先找内部规律,在内部规律能够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选择,而内部规律不足以直接选出正确答案的时候,比如有好几个选项符合内部规律无法抉择的情况下,还要根据外部规律锁定正确答案。
二、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题型1、两项式中公一对一课程全新上线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大全2014年国内时政新闻及时事政治回顾两项式题目:就是找题干中给出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来选择具有相同关系的选项。
2015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类比推理解题思路详述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2015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类比推理解题思路详述来源:江门中公教育所谓类比,就是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类比;体现在行测考试中即是在考察词和词之间的关系。
因此类比推理型题目只要把握住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以正确解题。
此类题目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是每年必考题型,题目数量是5题或者10题,而且,此部分题目相对逻辑判断部分而言相对简单,所以要求考生尽量用最快的速度解答该类题目,并且尽量不失分。
综观看来,解答此部分无非有两个维度:横向和纵向。
横向,即是精确把握住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纵向,即是题干给出词是何种类型,选项里尽量选择相同类型的。
首先,横向把握词之间的关系掌握住造句子这个技巧足矣,即将两词关系用一个合适的、符合常理的句子表达出来,再把这种句子结构选项里面代入,最通顺的、符合常理的选项即是正确答案。
如,理念:行动A.哲学:席位B.文学:创作C.航标:航行D.文化:传统【解析】:C。
理念指导行动,航标指导航行。
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逻辑,也不通顺。
但当通过造句子得出答案不唯一的时候,就要纵向比较题干给出词和选项词之间哪个选项更接近了。
如,淹没:水A.监禁:牢房B.埋葬:泥土C.结冰:冰箱D.围攻:部队【解析】:首先横向造句子:被水淹没。
A被牢房监禁,B被泥土埋葬,C被冰箱结冰,D被部队围攻。
C不通顺,排除。
ABD看似都可以,这时就要纵向比较,题干第二个词是“水”,ABD三项中第二个词有“牢房”、“泥土”、“部队”,和“水”最接近的很明显是“泥土”(二者同属自然资源),所以选B。
再如,温度计∶摄氏度A.体积∶立方米B. 秒表∶秒C. 考试∶成绩D. 天平∶重量【解析】:温度计是一个具体事物,摄氏度是计量单位,按照此种类比,B秒表是具体事物,秒是计量单位,所以选B。
另外,类比推理题目看似简单,但仍有不少考生失分。
在此,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一、考试中时间再紧张也要时刻保持思路清晰,切忌粗心大意,匆忙作答;简单题目应尽量避免因粗心而失分。
2015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特色题型盘点
2015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特色题型盘点2015国考行测已于今日上午11时落下帷幕,中公教育专家对判断推理类题目进行了研究,盘点出最有特色的四类题型。
一、最具有想象的图推【2015国考行测省级NO78、地市NO7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
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答案】B。
中公解析:每组第二个和第三个图形组合构成第一个图形。
第二组中第二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应该凹凸相合,观察对比,应选择B。
【盘点】本题主要是考察空间想象能力,第二组中第二个图形中凸出来的部分即为第三个图形中凹进去的部分,根据三种高度的不同,可确定答案为B。
二、最有“文化底蕴”的定义【2015国考行测省级NO87、地市NO82】【考题】赋、比、兴指的是诗歌的三种表现手法。
赋:铺陈直叙,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比:类比,以彼物比此物,使此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的是:A.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B.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C.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D.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答案】D。
中公解析:比的关键信息是:类比。
手和柔荑,皮肤和凝脂,领(脖子)和蝤蛴,齿和瓠犀都是在两种事物间进行类比。
因此运用了“比”的是答案D。
【盘点】中学阶段折磨了考生许久的赋、比、兴用法再次出现了,不过这次却是在定义判断中。
定义与古诗的全面结合,这酸爽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
不过此题虽然很有文化底蕴,看似摸不着头脑,但实际上难度并不高,相信各位考生一定能一举拿下。
三、最具“双重人格”的类比【2015国考行测省级NO105、地市NO100】【考题】七寸对于 ( )相当于 ( ) 对于头绪A.尺度:线索B.要害:眉目C.七步:头脑D.关键:脉络(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答案】B。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各种题型分析解答)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图形推理命题方式图形推理是公务员考试中一类非常重要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观察、抽象、推理能力。
其特点呈现为零基础,见效快。
因此我们需要深度把握图形推理的出题形式以及题型分类,才能真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图形推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规律推理,一类是重构推理。
下面别给大家介绍一下规律推理题目的常见命题方式以及解题技巧。
1.一条式题干中包含四个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
针对此类出题形式,我们可以按照顺序、逆序以及第1、3或2、4格子的顺序来找规律。
通常来说难度较小。
2.两段式题干中包含两组图形,这两组图形具备某种相似性。
针对此类出题形式,我们一般从第一段中找规律,第二段中用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重点在于第二段。
因为第二段的规律肯能和第一段相同,也可能只是和第一段相似,因此不能找过第一段规律后直接套用,掉以轻心酿成错误。
3.九宫格题干中给出八幅图,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要求填入一幅图,延续这一规律,变化更为复杂。
针对此种题目,找规律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横着看、竖着看、S型看、O型看,米字型看等等,因此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分组分类题干中给出六幅图,每幅都有不同的特征,要求将他们分成两组,使得每一组都具有最大的相似性。
这种题目的实质是聚类分析,难度一般不大,通常可以通过观察图形属性并结合选项排除错误选项得到最终结果,出题数量相对较少。
以上就是图形推理类题目中最为常见的几类命题方式,针对这类题目来说,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命题规律即相应的解题方法,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字母推理随着公务员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题目的形式也是变化多端,。
如果考生能够从历年真题当中总结共性的话,复习起来将会是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近年来的图形推理题目中不时出现字母的图形推理,即题干给定几个字母构成的图形,要求考生从给定图形当中观察规律,进而推选一个正确选项。
将近年的字母题目的考点进行汇总如下:一、考查图形曲直性。
15年公考行测指导:类比推理常考题型
15年公考行测指导:类比推理常考题型一、概念关系题型透析: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对同一个东西有着不同的称呼.比如:上海又称为沪;像土豆,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安徽部分又叫地瓜;月亮又叫月宫等等.这种关系经常出现在行测考试中,是考生们必须掌握的.【例1】:桂圆∶龙眼A. 桔∶柚B. 桂皮∶陈皮C. 芒果∶荔枝D. 大料∶八角【答案】 D【解析】:这道题目,桂圆和龙眼其实是同一种水果,只是叫法不同而已.A中的桔和柚,B中的桂皮和陈皮,C中的芒果和荔枝都是两个不相同的东西,故可以排除.D选项中的大料是八角的另一种称呼,是烹饪的调味料.【例2】:桂冠∶冠军A. 衮服∶礼服B. 红豆∶相思子C. 贵妃∶皇后D. 季风∶风洞【答案】 B【解析】桂冠是原先人们把月桂树的枝条做成花圈的形状或把花圈戴在头上作为一种胜利或杰出的象征,后来通常以桂冠作为光荣的称号,也比喻冠军.A选项中的衮服是礼服的一种,B选项的红豆又名相思子,C 选项中的贵妃级别没有皇后高,D选项中风洞是一种制造气流的装置,季风是一种大气现象.二、并列关系题型透析:并列关系是一种形式逻辑.这类题型主要考查的是相同属性下的并列,比如,洗衣机,电冰箱,它们都属于家用电器;老师、学生也是一种并列关系.【例1】:法院∶检察院A.农业部∶商务部B. 职工∶员工C. 法官∶检察官D. 工厂∶工人【答案】 C【解析】:题目中的法院和检察院是两个独立的机关,地位是一样的.A选项中农业部和商务部的级别是一样的,但是都属于国务院管辖;B选项中的职工就是员工;D选项中的工厂里面包含工人.C选项中法官和检察官是并列关系,而且与法院和检察院相对应.【例2】:廉颇∶蔺相如A.尉迟公∶秦琼B. 杨继业∶寇准C. 秦桧∶岳飞D.孙膑∶庞涓【答案】 B【解析】廉颇和蔺相如都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廉颇是武将,蔺相如是文臣.A选项中的尉迟公和秦琼都是武将;B选项杨继业是武将,寇准是文臣,都是宋朝时期的,与题目相符;C中的秦桧和岳飞虽然也是一个朝代,一文一武,但是位置不对;D选项的孙膑和庞涓是都是武将.三、作者与作品的关系题型透析:这种考查作者与作品的关系的题目,一般都是考世界上有名的人物和他有名的作品,这就需要靠大家平时的积累了.【例1】:《资治通鉴》∶司马光A.《史记》∶司马迁B.《汉书》∶班超C.《战国策》∶左丘明D. 《春秋》∶老子【答案】 A【解析】本题中司马光编写了《资治通鉴》.A选项中《史记》是司马迁所著;B选项中的《汉书》作者是班固;C选项中的《战国策》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D选项中的《春秋》是孔子编写的.【例2】:凡高∶《向日葵》A. 河流∶树木B. 鲁迅∶《呐喊》C. 尼采∶哲学家D. 《八骏图》∶齐白石【答案】 B【解析】这道题目的关系是作者:作品,观察选项发现只有B和D 是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但是D的位置颠倒了,与题目不符,故选B.。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类比推理的三种题型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类比推理的三种题型公务员考试中有一类题型叫做类比推理,其题目特征是给出一对相关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选项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者相似的一组,其实就是让我们在两组词或者多组词之间找逻辑关系,然后在选项中找到符合这种逻辑关系的词组。
具体说来,类比推理目前出现过三种题型:第一种是最为常见的题型,也是类比推理最早出现的题型,就是给出两个词语,然后选出一组答案。
例如:(2007国考)盐∶咸( )A.花∶香B.丝∶棉C.光∶亮D.墨∶臭第二种题型是给出三个词,然后选出一组答案。
例如:(2013年国考)风险:规避:损失( )A.保险:购买:赔偿B.老人:关爱:长寿C.锻炼:加强:肥胖D.军队:保卫:战争第三种题型是两组词语中每组给出一个,让考生来填另两个。
常见的形式是“XX对于( )相当于( )对于XX”。
因为两组词之间的关系无法确定,大大增加了解题难度。
例如:(2011年国考)( )对于绿茶相当于音乐对于( )A.龙井浪漫B.早春娱乐C.咖啡绘画D.健康情操那么对于类比推理的三种题型,都有哪些解题技巧呢?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第一种方法是细节法。
我们注意到词和词之间一些细节的关系,这些关系主要表现在:词义、词性、词的先后顺序等方面,有时一个细节上的疏忽很可能导致选不出合适的选项。
比如第一道例题,题干中给出的词,盐和咸的逻辑关系很容易确定,盐是咸的,具体说来,咸是盐的必然属性,而A选项,花不必然是香的,排除;B项,丝和棉是并列关系,不是属性关系,排除;C选项,光必然是亮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为正确选项;D项,墨不一定是臭的。
所以本题考查的是属性关系,而属性关系包括必然性和或然性两种,这其中的细节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第二种方法是造句法。
比如第二道例题,给出了三个词语的组合,关系更加复杂,不仅需要考虑第一个词和第二个词的关系,还需要考虑第二个词和第三个词的关系,甚至有时还需要寻找第一个词和第三个词的关系来寻找“突破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类比推理题重点考查考生对于词语概念的理解和对事物关系的分析能力。
类比推理的考查主要以经验常识为主,考查组成关系、功能关系、引导关系和职业关系。
要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考生除了需要熟悉类比推理的基本思路外,还需要把握类比推理的解题原则。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三大题型给各位考生分析下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两项式
两项式题目:就是找题干中给出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来选择具有相同关系的选项。
如题干中两个词是包含关系,那么也应该选择具有包含关系的选项。
例1、原告:被告
A.交警:司机
B.正方:反方
C.上级:下级
D.雇主:雇员
【答案】B
中公解析:原告和被告是诉讼的双方,是对立的;正方和反方是辩论的双方,也是对立的。
故答案选B。
例2、尝试:成功
A.奋斗:目标
B.动力:创造
C.劝说:接受
D.改革:进步
【答案】D。
中公解析:尝试之后可能取得成功;改革之后可能取得进步。
故答案选D。
例3、男人:女人
A.黑:白
B.左:右
C.高:矮
D.生:死
【答案】B。
中公解析:男人和女人是矛盾关系。
A项、B项、C项、均属于反对关系,故答案选D。
二、三项式
三项式题目:用造句排除法将题干中给出的三个词造成一个句子,而相应的选择可以构成相同、相似句式的选项。
例1、花朵:浇灌:鲜艳
A.牙齿:洗刷:美味
B.石油:开采:提炼
C.学生:教育:博学
D.塑料:加工:工艺
【答案】C。
中公解析:浇灌花朵使花朵鲜艳,教育学生使学生更加博学,且鲜艳和博学都是形容词。
A项洗刷牙齿不是使牙齿美味,B、D项最后一个词都不是形容词。
故选C。
例2、促销:利润:商场
A.游戏:娱乐:游乐园
B.美化:绿化:城市
C.检修:安全:铁路部门
D.诚信:美德:人类
【答案】C。
中公解析:商场通过促销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铁路部门通过检修达到提升安全的目的。
例3、考古:文物:博物馆
A.教育:人才:企业
B.贸易:商品:工厂
C.耕种:庄稼:土地
D.培训:员工:社会
【答案】A。
中公解析:考古发现文物,文物存放到博物馆;教育培养人才,人才输送到企业。
三、括号式
括号式题目:利用带入排除法将选项带入括号内,按顺序比对前后词之间的关系,选择具有相同关系的选项。
例1、传记对于()相当于()对于基因
A.自传,细胞
B.人物,遗传学
C.文学,染色体
D.纪实,治疗
【答案】B。
中公解析:传记的研究对象是人物;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基因。
故答案选B。
例2、()对于动物相当于()对于星座
A.理智,幸运
B.凶猛,星星
C.可爱,神秘
D.珍惜,温馨
【答案】C。
中公解析:可爱可以修饰动物,神秘可以修饰星座。
希望通过中公教育专家以上介绍,各位考生能对该部分知识点有所掌握,在考场
上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档来源:/?wt.mc_id=bk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