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3d3af11a300a6c30c229fcc.png)
采用 S P S S 1 9 . 0统 计学 软件 进行 数据 分 析 ,计量 资 料 以均 数 ±标 准差 ( 互 ±s ) 表示 ,进行 t 检 验 ,计数 资料 采用 检验 ,
2 结 果
笔者选取 2 0 1 0年 1 月一 2 0 1 2年 6月慢性萎缩性 胃炎患者 8 6 P < O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例 ,按治疗 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 4 3 例与对照组 4 3 例。 观察组男 2 9 例, 女1 4 例; 年龄 3 l ~ 7 5岁 , 平均 f 4 5 . 2- t - 1 1 . 6 ) 岁; 体重 4 9 ~ 7 8 k g , 平均 ( 6 2 . 2 ± 7 . 6 ) k g ; 病程 0 . 5 ~ 1 1 年, 平均 ( 7 . 4 ± 3 . 8 ) 年。 对 照组男 2 5 例, 女1 8 例; 年龄 2 7 ~ 7 2 岁, 平均 ( 4 4 . 9 ±1 1 . 5 ) 岁; 体重 4 8 - 8 0 k g , 平均 ( 6 2 . 6 ± 7 . 4 ) k g ; 病程 0 . 8 ~ 1 2 年, 平均 ( 7 . 6 ± 3 . 4 ) 年 。患 者 的临床症状表 现为 胃脘胀痛 、胀 满 、嗳气 、泛酸 、食 欲不振并伴有 恶心 、舌苔薄 白、大便不爽 、脉 弦等 。排 除标准 :
1 . 2 方法
发1 3 例( 4 8 . 1 %)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 P < 0 . 0 5 ) 。
3 讨 论
对照 组患者 采用 吗丁 啉与维 酶素进 行治疗 :吗 丁啉 1 0 m g
口 服, 3 次/ d ;维酶素片 0 . 8 g 口服 ,3 次, d ,三个月为一疗程。 观察 组 患者 采 用柴 胡疏 肝 散 进行 治 疗 :药物 组 成 为党 参 1 5 g ,柴胡 、白芍、赤芍 、半夏 、 白 术各 1 2 g ,枳壳 、川芎 、黄 莲 、川楝 子各 9 g ,炙甘 草 6 g 。如 果患 者气 虚严 重加 入 黄芪 ; 加入 五灵 脂、蒲黄 、 丹参 ; 若患者泛 酸严重加入乌贼骨 、吴茱 萸 ;
加减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加减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554a10f6bd97f192279e977.png)
1 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 胃炎病因病机 的认 识
1 . 1病 因研 究
2 . 2 西医诊断标准
参 照 中 国 医 药科 技 出 版 社 2 0 0 2年 5月制 定 的 《 中药 新 药 临 床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制 定 的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 的诊 断标 准 [ 2 ] . 2 1 .
加 刀0 减 柴 I q 胡 八西 疏 一 肝 J r I - 散 月 ■ 治 , 口7 疗 J
肝 胃 不 和 型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的 临床 观 察
Cl i n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n t r e a t i n g c h r o n i c a t r o p h i c g a s t r i t i s Wi t h Ch a i h u S h u g a n S a n
周 永 志
( 开封市 中医院 ,河 南
开封 ,4 7 5 4 O 0 )
中图分类 号 :R 2 5 6 . 3
【 摘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8 6 O ( 2 O1 5 ) 2 7 — 0 0 2I - 0 2
证型 :I GB
要 l目的:观察加减 柴胡疏肝散 治疗肝 胃不和型慢性萎 缩性 胃炎的- 临床 疗效。方法:对 5 0例辨证分型为肝 胃不和证 的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7 8 6 0 . 2 0 1 5 . 2 7 . 0 0 9 慢 性萎 缩性 胃炎 是 以胃黏膜腺 体萎 缩为特 征 的一种 常见 的消化系统疾病 , 其临床表现缺 乏特异性 。中医学 虽无萎缩性 胃炎这 一病名 , 但 根据 其临床 表现 , 历 代医家 将其 归纳 到 “胃
柴胡疏肝散治疗46例肝胃不和证慢性萎缩性胃炎体会
![柴胡疏肝散治疗46例肝胃不和证慢性萎缩性胃炎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f547dd833d4b14e852468e2.png)
11 诊 断 标 准 : 医诊 断标 准参 照 《 国慢 性 胃炎 共 识 意 . 西 中
皮化生和异型增 生恢 复 正常 或消失 ; 效 : 床症 状 、 征消 显 临 体 失, 胃镜 复查黏膜慢性 炎症好 转 , 理组织 学检查 证实腺 体萎 病
缩、 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 生恢 复正 常或减轻 2个级 度 ; 效 : 有 主 要症状 、 体征明显减轻 , 胃镜复查黏 膜病变范 围缩小 12以上 , /
陈皮 6 , g 甘草 8 。胃痛 明显者加元胡、 g 川楝子 ; 痞满明显者加苏 梗、 香椽皮 ; 嘈杂反酸者加 乌贼骨 、 瓦椤子 ; 伴胁痛 、 叹息者 , 喜
和措施 以改善和抑制 胃黏膜腺体萎 缩 , 向明确 , 方 治法 清晰 , 但
未能完全有效控制 C G胃黏膜腺体萎缩 的进程 , 文结果显示 A 本
确, 可能与 幽门螺 杆菌 、 自身免 疫、 理、 学 以及 遗传 等 因素 物 化
有关 _ 。现代医学对 C G的治则和大法 是彻底 根除 H 感染 , 3 J A p
强 固屏 障功 能 , 进 上 皮 生 长 和 减 少 胆 汁 反 流 , 过 上 述 方 法 促 通
2 治疗 方法
2 1 观察组 : . 给予柴胡疏 肝散 (景岳全 书》 化裁。基本方 : 《 ) 柴 胡、 佛手、 丹参各 1g香 附、 0, 百合、 乌药 各 9 , g 白芍 1g 枳壳 8 , 2, g
中 医药 治疗 C G有 一 定 的潜 力 和 优 势 , 有 效 控 制 C G 胃黏 A 对 A
加郁金 、 丹皮 ; 伴大便 干结者加草决 明、 炒莱服子 。由本 院制剂
见》 制定 ; J 中医肝 胃不 和证参照《 慢性 胃炎 的中西 医结 合诊治 方案 ( 草案) 制定 。 》2
柴胡舒肝理气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柴胡舒肝理气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https://img.taocdn.com/s3/m/de131350482fb4daa58d4bb9.png)
柴胡舒肝理气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者:来源:《家庭医药》2019年第01期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變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假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大部分患者是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引起的。
症状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舒、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
这是一种多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迁延日久有癌前病变的可能。
我院曾于2010年起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办法,自拟柴胡疏肝理气散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特推荐给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不妨一试。
组方:柴胡疏肝理气散基本组方由10味药组成。
柴胡、党参、炒白术、鸡内金各12克,炒白芍、炙黄芪、蒲公英各15克,当归10克,玫瑰花3克,甘草5克。
方解:本方主要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所以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重点。
柴胡舒肝健脾养胃;炙黄芪养血益气;炒白芍酸甘化阴,敛肝舒经止痛;玫瑰花芳香辟邪,柔肝醒胃;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党参补中益气;当归补血和血,润肠通便;鸡内金消食导滞;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诸药合用,集体发力,既能消炎止痛,扶正祛邪,又各司其职,并行不悖,使损伤的脾胃得以早日恢复其功能。
加减:在临床中还可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加减。
如有胃脘嘈杂者,可加怀山药、淡吴芋(吴茱萸);胃脘胀满者,加炒枳壳、青皮、陈皮、木香;胃脘疼痛者,加延胡索、川楝;胃阴亏损者,加南沙参、石斛;肝气郁结重者,加制香附、乌药;胃酸缺乏者,加山楂、木瓜、瓦楞子;胃黏膜伴有增生性质者,加地龙、土蟞虫;胃黏膜炎症重者,加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归属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
素由平日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损伤脾胃,致其健运失司;或因忧思恼怒,情志欠舒畅,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致使食雍气滞,中焦被伐,运化无力;或因寒邪侵袭,胃脘痞满不舒,脾健运无力等。
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39fb4b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8.png)
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加减联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4例给予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5%(p<0.05)。
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西医治疗;疗效;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上是脘痛、胃胀等[1]。
病位在脾胃,累及肝、胆等脏腑。
脾胃虚弱,运化乏力,可阻滞中焦气机,脾虚不能为胃运津液,病情加重。
另外,本病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长期患者经络不畅,经络损伤、受阻形成血瘀,使慢性病难以治愈。
现将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5.6±3.5岁;观察组44例,其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4.5±5.5岁;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基本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吗丁啉,每次10mg,每日3次;奥美拉唑,每次20mg,每日2次。
观察组给予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方药:柴胡、香附、川芎、枳壳、郁金、茯苓、赤芍药、党参、白芍药、黄岑、白术、黄连、甘草、陈皮、薏苡仁、白花蛇舌草。
嗳气加旋覆花、去党参。
柴胡舒肝散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临床观察
![柴胡舒肝散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cedc1b5011ca300a7c390b8.png)
柴胡舒肝散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临床观察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柴胡舒肝散中医药治疗运用柴胡舒肝散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2例,结果显示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均有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42例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19~65岁;病程0.5~12年,大多数病程6年以上。
诊断标准:⑴中医诊断标准:①胃脘部疼痛及胃肠病症状。
②有反复发作史。
③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
上述①必须具备,并应兼具其余1~2项,既可诊断。
⑵胃镜诊断标准:内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细小。
可伴有糜烂、胆汁返流。
⑶排除病例标准:①恶性肿瘤及具有外科情况的患者。
②年龄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研究药物过敏者。
③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
治疗方法:柴胡疏肝散加减方(基本方),柴胡12g,枳壳9g,木香9g,青皮9g,蒲公英30g,郁金12g,白芍12g,黄芪12g,川牛膝9g。
胃脘疼痛:加徐长卿12g,九香虫5g;胃脘胀满:加厚朴9g,八月扎12g,莪术9g;嗳气:加柿蒂9g,丁香3g,旋覆花10g;泛酸者:加瓦楞子30g,煅牡蛎30g;伴不典型增生:加白花蛇舌草30g,蛇莓30g;肠化生:加白英30g,半枝莲30g。
服药方法:日1剂,分2次口服。
3个月1个疗程,停药后1个月观察疗效。
结果痊愈6例:证候大部分消失,半年至1年内不复发,相应的主要理化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显效18例:主要证候消失,0.5~1年内不复发,相应的主要理化检查好转。
有效11例:主要证候基本消失,0.5~1年内虽有发作,但疼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相应的主要理化检查改变不大。
无效7例:主要证候无变化,相应的主要理化检查无改变。
总有效率83.3%。
例1:患者,女,50岁。
患胃病病程达6年之久。
胃脘胀痛,痞满不适,连及两胁,嗳气呃逆,大便不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细弦。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临床疗效探讨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临床疗效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73615308bd63186bdebbced.png)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临床疗效探讨作者:刘文军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8期【摘要】目的:本文针对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诊治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给予观察组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半夏泻心汤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常见消化系统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该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
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胃酸、恶心等等,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目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普遍采取西医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中医治疗可以由内而外进调理,深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本文针对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诊治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3例,包括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0.63±4.59)岁。
观察组23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1.64±5.05)岁。
患者均在知情情况下自愿参加本次实验研究,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相关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口服胃复春片(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146),每次4片,每天3次,4周为一个疗程。
给予观察组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药剂组成包括甘草、丹参、陈皮、黄连、川芎、芍药、薏苡仁、郁金、黄芩、陈皮、焦三仙、党参、法半夏、柴胡、元胡;根据患者实际症状进行药剂加减。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a2469edff00bed5b8f31df3.png)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临床观察陈来恩李许涛宋颖民河南省漂河市中医院,河南潔河462000【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与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柴胡疏肝散+半夏泻心汤辨证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评分和胃镜评分、生活质量评价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72.09%,观察组90.7%:两组治疗总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主要症状评分和胃镜评分均显著地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各项生活质量均显著地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3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和转为胃癌患者。
结论:在CAG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柴胡舒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优化胃镜积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柴胡疏肝散;半夏泻心汤;西药【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0085-03慢性萎缩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消失,腺体萎缩、粘膜变薄肌层增厚等为主要病理表现,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增加,存在较高的致癌率⑷。
西医治疗常采用对症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往往出现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副反应多及易复发等,大大降低了药物疗效。
而中医采用辨证施治法,以健脾健胃疏肝、补中益气为主进行治疗,如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等,具有疏肝理气、消痞散结等功效,临床疗效较好和副作用较小⑵。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气犯胃证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气犯胃证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2fdbb75cc7931b765ce15ed.png)
·· 山西中医 年月第 卷第期 16
2018 5 34 5 SHANXI J OF TCM May 2018 Vol 34 No 5
奥美拉唑20 mg + 阿莫西林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g + 克拉霉素0 5
,g 2 次/ d,连用14 天。
两组均嘱调畅情志,避风寒,劳逸适度,进食
脉弦或数。次症: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嗳气,口干 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主症必备,结合次 症2 项以上,即可辨证为肝气犯胃证。 1 3 纳入标准:符合CAG 诊断标准,辨证为肝气 犯胃证,年龄18 ~65 岁。 1 4 治疗方法 1 4 1 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药用: 柴胡6 g,香附12 g,陈皮9 g,枳壳30 g,川芎9 g, 白芍15 g,炙甘草9 g。随症加减:中脘胀痛甚加八 月札15 g,大腹皮30 g,郁金12 g,佛手9 g;舌紫 黯、舌下脉络迂曲者加莪术12 g ,当归12 g,路路 通12 g,丹参15 g;嗳气甚加旋覆花9 g,代赭石15 g,降香9 g,紫苏梗12 g;泛酸甚加乌贼骨30 g,煅 瓦楞子30 g,白螺蛳壳30 g,煅牡蛎30 g;恶心呕吐 加半夏9 g,竹茹12 g;纳呆者加炒麦芽15 g,炒谷 芽15 g,鸡内金12 g,莱菔子30 g;便秘者加火麻仁 30 g,望江南30 g,瓜蒌仁30 g;失眠、焦虑者加淮 小麦30 g,大枣9 g,百合12 g,知母12 g,合欢皮15 g;胃黏膜糜烂者加木蝴蝶6 g,凤凰衣6 g,白及3 g;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蒲公英30 g,黄芩12 g, 芙蓉叶15 g;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者加菝葜 30 g,藤梨根30 g,蜀羊泉30 g,野葡萄藤30 g,天龙 3 g。每天1 剂,水煎分2 次早晚空腹服用。 1 4 2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Hp(- ) 者注意改善与加强胃黏膜保护机制,胃黏膜损害 和/ 或症状明显者可用胃黏膜保护药;上腹痛,反酸 明显者可用抑酸药;以上腹饱胀恶心呕吐为主症者 可用促胃肠动力药;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引起内 因子缺乏,所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叶酸。伴Hp (+ )者加用PPI 四联方案:胶体果胶铋200 mg +
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b2010aff763231126fdb11c3.png)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 疾病,主要特征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 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 不典型增生等,常表现为食欲不振、上腹部隐痛或胀痛、嗳 气等症状。临床常采用西药治疗,以保护胃黏膜、对症治疗 为主,但由于该疾病病因复杂、病程长,西药治疗往往无法 取得满意的效果[1]。中医认为,CAG 是脾胃虚弱、肝胃气 滞、外邪入侵等原因导致的脾胃失和,其病变部位在胃,但 与肝、脾密切相关,治疗应以理气健脾、疏肝和胃为主。柴 胡疏肝散是中医经典方剂,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效。相关临床研究表明,柴胡疏肝散治疗 CAG 具有较好的 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但由于 CAG 易反复发 作,病程较长,而中药起效缓慢,疗程较长,患者治疗依从
2020 年 5 月
中医中药
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 临床效果
董 菲 ,惠 琳 莉 * (陕 西 省 人 民 医 院 周 至 医 院 ,陕 西 西 安 ,710499)
摘要:目的 研究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014 年 10 月至 20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20)15-0121-03
Clinical effect of Chaihu Shugan powder combined with Sijunz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年 10 月于我院治疗的 96 例 CAG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8 例。对照组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研究组在
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 根除率、胃镜病理检查评分、症状积分及生活质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医案、配方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医案、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f8a82b0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e.png)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医案、配方展开全文导读: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与长期食用对胃黏膜有较大刺激性的食物、药物、免疫、生物等因素有关,其病理改变主要是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或伴有渗出物,组织检查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治疗常予H受体拮抗剂及使用胃肠动力药。
根据新悉尼系统分类方法,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特殊性胃炎。
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急性胃炎的遗患;②刺激性食物和药物;③十二指肠液的反流;④免疫因素;⑤感染因素。
萎缩性胃炎病理:炎症深入黏膜固有膜时影响胃腺体,使之萎缩,称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层变薄,黏膜皱襞平坦或消失,可为弥漫性,也可呈局限性。
镜下见胃腺体部分消失,个别者可完全消失,黏膜层、黏膜下层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有时黏膜萎缩可并发胃小凹上皮细胞增生,致使局部黏膜层反而变厚,称萎缩性胃炎伴过形成。
如炎症蔓延广泛,破坏大量腺体,使整个胃体黏膜萎缩变薄,称胃萎缩。
萎缩性胃炎可发生肠腺上皮化生和假性幽门腺化生,在增生的胃小凹和肠化上皮的基础上可发生异型增生。
异型增生是一种不正常黏膜,具有不典型细胞、分化不良和黏膜结构紊乱的特点,认为极可能是癌前病变。
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
主要病因为:①感受外邪,则胃阳被遏,致使气急阻滞,胃脘不适;②饮食不节,易伤脾胃,脾失运化,胃失和降,气机不畅,致胃痛、嗳腐吞酸等;③情绪失调,肝气横逆犯胃,气机逆乱,肝胃不和,则胃脘胀痛连胁,嗳气频作;④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或劳倦内伤,日久不愈,伤及脾胃,致纳差乏力嘈杂吐酸等症。
【临床应用】杨氏治疗组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药用:柴胡15g、炒枳壳15g、炒白芍15g、川芎10g、香附15g、炙甘草6g;若有胃脘灼痛者加黄连8g、黄芩10g、蒲公英20g;胁肋疼痛,寒热往来者加半夏10g;胃脘胀痛,胸肋痛者加郁金10g、台鸟12g、川棟子10g、全瓜蒌10g;呃逆、嗳气较甚者加旋覆花(包)10g、乌贼骨15g;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2g、半夏10g、陈皮10g;湿邪偏重,大便溏者加薏苡仁30g、川厚朴15g、藿香10g;遇寒加重,胃脘喜按者加干姜6g、熟附子10g、小茴香10g;气滞重者加佛手10g、香15g、苏梗10g、春砂仁8g;消化不良,有食积者加焦三仙(各)15g、鸡内金10g、莱子10g;脾胃虚寒,则加北芪30g、桂枝12g;病已久,正气虚者加北芪20g、党参20g、口干、津液不足者加沙参15g、玉竹10g、麦冬12g、有血瘀者加丹参15g、延胡索15g、生蒲黄10g;伴有溃疡者加白及20g、田七粉6g(吞服);每日1剂,水煎2次,饭前半小时温服早晚各1次,疗程5周。
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评价
![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854f084a8956bec0875e371.png)
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5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使用西药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使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
结果:使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7.14%,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4.29%(P<0.05)。
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能够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是十分值得进行推广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在目前临床常见疾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病因较为复杂,且病程通常较长,还有可能引发胃部癌变。
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胃粘膜的反复受损,所以发生胃粘膜变薄以及腺体萎缩等情况,患者会出现上腹部饱胀、恶心、反酸以及呕吐的临床症状。
这些症状不仅让患者身体上承受一定的痛苦,而且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要结合疾病的发展特点,根据其发病的机制,寻求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
当前,人们生活发展呈现出严重的不规律性,因此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概率逐年提升,在医疗领域认为,这一病症已经成为胃癌的前期症状。
在传统的治疗手段中,通常采取西药的治疗方法,但据相关研究表明,中药也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为此本文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最终治疗效果明确,现将具体报告呈现如下[1]。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2岁~61岁,平均年龄(41.02±8.71)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8.52±2.26)年,其中上皮硬化、异型增生、幽门杆菌呈阳性患者分别为:19例、14例、23例;常规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2岁~62岁,平均年龄(49.03±8.76)岁,病程,9个月~14年,平均病程(8.54±2.26)年,其中上皮硬化、异型增生、幽门杆菌呈阳性患者分别为:19例、14例、23例15例、21例、17例。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关键思路分析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关键思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09870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3.png)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关键思路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的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合用西药治疗。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应用在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痛;肝气犯胃。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消化道疾病,其主要是胃黏膜病变,病理表现为胃黏膜上皮变薄、腺体减少,可伴有程度不同的不典型增生,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缺乏有效手段。
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胃脘痛”范畴,肝气犯胃证是其常见证型,治当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出自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为治疗肝气郁结之代表方,对于此类疾病有着较为显著优势。
鉴于此,选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昆山市康复医院消化内科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患者,来分析临床治疗中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昆山市康复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
对照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分布19-65岁,平均(42.5±5.2)岁,病程时间5-21个月,平均(13.1±3.2)月;治疗组患者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分布18-66岁,平均(42.1±5.4)岁,病程时间5-22个月,平均(13.5±3.1)月。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比较意义。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https://img.taocdn.com/s3/m/6b4fd10cd15abe23492f4da6.png)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发表时间:2012-12-06T11:00:29.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0期供稿作者:陈志华[导读] 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陈志华(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门诊部 457001)【摘要】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疗程均为3个月。
结果治疗组43例中.治愈9例,显效13例,有效1l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76.7%。
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Hp转阴率,提高近远期根除率。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加减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门诊在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1年时间段内观察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且符合肝胃气滞型胃脘痛,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31.6±5.4)岁;平均病程(3.4±1.1)年。
1.2诊断标准按照《中医内科学》关于本病的诊断标准:有典型的上腹部灼热胀闷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口苦、嘈杂似饥、纳呆,不为碱性药物所缓解等临床症状;胃镜下可见胃黏膜色泽呈淡红色、灰色、灰黄色或灰绿色,重度萎缩呈灰白色,黏膜变薄,血管透见。
组织活检:(1)固有腺体萎缩;(2)黏膜肌层增厚;(3)固有膜炎症;(4)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及淋巴滤泡形成。
Hp检查:患者检查前1周内未服用抗生索、铋剂、抑酸剂等对Hp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活检标本经尿素酶快速诊断检查,病理特殊染色镜确定有Hp感染。
排除心、肝、肾及自身免疫等疾病。
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
所有患者均有频发性和持续性胃脘部疼痛,尤以餐后为甚,灼热、痞满、暖气、口苦、恶心、呕逆苦水,或吞酸嘈杂、大便秘结等。
起病多与情志有关,舌淡红、苔白或黄,脉滑细紧弦。
2 治疗方法均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处方:柴胡12g,枳壳12g,白芍15g,香附15g,川芎10g,延胡索12g,陈皮12g,白术15g,炙甘草6g。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f1d615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b.png)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闫海强【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和实验组43例.两组均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促胃动力、保护胃黏膜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实验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结果:实验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萎缩、IM和Dy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主要症状和胃镜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能改善CAG(肝胃郁热证)患者的萎缩程度,改善IM、Dys,减轻临床症状和胃镜积分,综合临床疗效优于胃复春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6(035)001【总页数】2页(P25-26)【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证;柴胡疏肝散;半夏泻心汤【作者】闫海强【作者单位】邯郸市第一医院河北邯郸 056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3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yic gastritis,CAG)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对伴有肠腺化生(intes.hal metaplasia,IM)和(或)异型增生(dysplasia,DYS)者,尤需重视。
慢性萎缩性胃炎目前西医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中西结合内科住院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37~65岁,平均(48.5±11.2)岁;病程3~14年,平均(7.7±4.5)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36例,肠上皮化生(IM)24例,异型增生(Dys)17例。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7例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7例](https://img.taocdn.com/s3/m/936c186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c.png)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7例
练慧;张正利
【期刊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6(40)5
【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设治疗组47例,以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予胃复春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
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病理学检查和HP检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
【总页数】2页(P27-28)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胃复春
【作者】练慧;张正利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733.2
【相关文献】
1.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J], 候风礼
2.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J], 王栋;刘璐
3.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J], 黄永平
4.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HP水平的影响 [J], 胡玮佳;
张宁
5.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J], 孙冬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2f822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9.png)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讨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入选4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主要于2022年2月-2023年1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与研究组22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
此次试验以观察中医症状积分指标判断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指标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利于促进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临床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腹痛、反酸及嗳气等属于此病主要症状表现,若不能及时控制病情,将可能造成肠生化或不典型增生问题,以致于增加胃癌发生机率。
目前临床中多以标准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予以患者西药控制病情,但是虽然有效,但是无法长期应用,容易造成副作用及耐药性问题,且无法实现对患者机体状态的综合性调理。
中医治疗此病历史悠久,现已有文献证实,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此病可产生疏肝解郁、和胃健脾及止痛行气的功效,十分有利于加快患者病情改善,且与西药联用后安全性较高[1]。
基于此,本次试验中对本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收治4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与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后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4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主要于2022年2月-2023年1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与研究组22例。
对照组中男/女:12/10,年龄:(47.25±5.69)岁,病程:(3.25±0.88)年;研究组中男/女:13/9,年龄:(47.37±7.54)岁,病程:(3.31±0.8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
发表时间:2012-12-06T11:00:29.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0期供稿作者:陈志华[导读] 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陈志华(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门诊部 457001)
【摘要】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疗程均为3个月。
结果治疗组43例中.治愈9例,显效13例,有效1l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76.7%。
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Hp转阴率,提高近远期根除率。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加减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门诊在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1年时间段内观察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且符合肝胃气滞型胃脘痛,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31.6±5.4)岁;平均病程(3.4±1.1)年。
1.2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内科学》关于本病的诊断标准:有典型的上腹部灼热胀闷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口苦、嘈杂似饥、纳呆,不为碱性药物所缓解等临床症状;胃镜下可见胃黏膜色泽呈淡红色、灰色、灰黄色或灰绿色,重度萎缩呈灰白色,黏膜变薄,血管透见。
组织活检:(1)固有腺体萎缩;(2)黏膜肌层增厚;(3)固有膜炎症;(4)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及淋巴滤泡形成。
Hp检查:患者检查前1周内未服用抗生索、铋剂、抑酸剂等对Hp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活检标本经尿素酶快速诊断检查,病理特殊染色镜确定有Hp感染。
排除心、肝、肾及自身免疫等疾病。
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
所有患者均有频发性和持续性胃脘部疼痛,尤以餐后为甚,灼热、痞满、暖气、口苦、恶心、呕逆苦水,或吞酸嘈杂、大便秘结等。
起病多与情志有关,舌淡红、苔白或黄,脉滑细紧弦。
2 治疗方法
均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处方:柴胡12g,枳壳12g,白芍15g,香附15g,川芎10g,延胡索12g,陈皮12g,白术15g,炙甘草6g。
加减:若有饮食停滞者加焦三仙各15g以消食导滞;吞酸嘈杂者加煅海螵蛸20 g、吴茱萸15 以止酸止痛;脾胃虚寒者加吴茱萸15g、干姜12g以温中健脾;肝胃郁热者加焦栀子10g、黄连10g以清泄郁热;伴大便干结者加草决明10g、炒莱服子15g。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一个月为l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临床疗效
3.1疗效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1]制定。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个级度;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3.2 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43例中,临床治愈9例。
显效13例,有效1l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76.7%,所有病例服药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血、粪、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4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多与Hp感染有关,因此Hp转阴率对慢性胃炎的治疗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2]。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祖国传统医学中“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病因病机多是外感邪气或劳倦太过、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伤至脾胃,亦或是脾胃素虚,内外之邪侵袭,而至脾运化无力,水湿停聚,久郁化热所致湿热内蕴;湿热久耗津液,以至胃阴不足;脾气亏损。
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倦内伤,用药不当,久病体虚或素体虚弱有关,本虚标实为其根本病机,需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分清虚实主次轻重,随证选方,分而治之,方可逆转或稳定病理异常表现。
中焦脾胃乃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各种原因影响胃之通降,则中焦气机升降失和,进而发生血瘀、痰阻、郁热等其他证候,因此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是CAG治疗的关键。
本病发病之后多缺乏系统治疗,致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方中柴胡、枳壳、香附药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川芎行气活血止痛,白芍、甘草柔肝养阴,缓急止痛,又可防柴胡升散太过,损伤肝阴、肝血,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柴胡、香附、白芍具有保肝利胆抗溃疡的作用;枳壳、陈皮、白术、甘草有调节胃肠道,保护胃黏膜之功效;行气活血之川芎又可改善微循环。
诸药合用,使脏腑气血调和,气机升降通畅,脾胃纳运自如,故病去身安。
参考文献
[1] 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25(2):172-175.
[2] 景巍,吴杰,劳献明.参苓蚤休汤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中医杂志2007,48(10):90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