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PPT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ppt
这在文言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因为那时词汇 不太丰富,句法不像后代那样严格,于是,分工 就不像现代汉语那样多,那样明确。
词性活用分类
• 名词的活用 • 动词的活用 • 形容词的活用
名词活用小结
名 词
一 般 动 词
使 动 用 法 , 有 “ 使 -------为 ” 意 思
意 动 用 法 , 有 “ 以 ------为 ” 意 思
直 接 作 状 语
非 能 水 也
先 破 秦 入 咸 阳 者 王 之
宾 客 其 父
卒 廷 见 相 如
练习之一
• • • • • • 1. 二月草已芽 2. 范增数目项王 3. 操军破,必北还 4. 吾得兄事之 5. 孔子师郯子、苌弘…… 6.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 行……
发芽, 一般动词
使眼色,一般动词 向北, 状语 以待兄之礼,状语 以------为师,意动
一.活用为名词 二.活用为一般动词 三.活用为使动词 四美具,二难并。 山多石,少土。 大王必欲急臣……
四.活用为意动
且庸人尚羞之。
练习之三
• 根据下面各句划线的词的用 法连线 •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 • 2、成以其小,劣之。 • 3、卒不忍独善其身。 • 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 5、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 活用为: a.一般动词 b.使动词 c.意动词 d.名词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历史系《古代汉语》全套课件 PPT
古代汉语教学课件
目录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第一章 汉字 第一节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文选 《蝜蝂传》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 一、象形 二、指事
三 会意
四、形声 五、转注 六、假借 文选 齐桓公伐楚 第三节 汉字的书体演变 一、汉字的书体演变 二、古籍中的用字 文选 鞍之战 第二章 古代汉语词汇 第一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三)人文性。
本课程的学习要注重传统文化与道德的传承与教育。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学习中要有意识的批判地继承,弘扬传统美德,提 升我们的道德人文素养。尤其是文言选文部分,内 容丰富,其中蕴含了许多传统文化与道德理念,学 习中要吸取其精华。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 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论语·里仁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孟子》
让你品味古籍雅语的深邃精妙,
共你赏析平平仄仄的诗调词韵。 它将为你打开古老的文明之门,
让你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言性 工具性 人文性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古汉语, 走进古老的文明里!
远离时代喧嚣与浮躁,
克服青春的迷茫和冲动。
最好的方法, 就是踏踏实实的学习。
宁静致远
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
(三)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1.阅读和整理古籍的需要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们要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2.阅读现代书刊,需要古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是源头,现代汉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 义语素,现代作品常常引用古汉语的成语典故。 退避三舍 望洋兴叹 家徒四壁 徒劳无功 徒劳无功
目录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第一章 汉字 第一节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文选 《蝜蝂传》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 一、象形 二、指事
三 会意
四、形声 五、转注 六、假借 文选 齐桓公伐楚 第三节 汉字的书体演变 一、汉字的书体演变 二、古籍中的用字 文选 鞍之战 第二章 古代汉语词汇 第一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三)人文性。
本课程的学习要注重传统文化与道德的传承与教育。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学习中要有意识的批判地继承,弘扬传统美德,提 升我们的道德人文素养。尤其是文言选文部分,内 容丰富,其中蕴含了许多传统文化与道德理念,学 习中要吸取其精华。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 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论语·里仁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孟子》
让你品味古籍雅语的深邃精妙,
共你赏析平平仄仄的诗调词韵。 它将为你打开古老的文明之门,
让你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言性 工具性 人文性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古汉语, 走进古老的文明里!
远离时代喧嚣与浮躁,
克服青春的迷茫和冲动。
最好的方法, 就是踏踏实实的学习。
宁静致远
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
(三)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1.阅读和整理古籍的需要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们要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2.阅读现代书刊,需要古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是源头,现代汉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 义语素,现代作品常常引用古汉语的成语典故。 退避三舍 望洋兴叹 家徒四壁 徒劳无功 徒劳无功
古代汉语ppt课件
促进文化交流
古代汉语作为连接古今的桥梁, 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
培养人文素养
学习古代汉语可以培养人的人文 素养,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
修养。
古代汉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
古代汉语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来源,如古装剧、历史小说等。
学术研究
古代汉语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 化、哲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对于 推动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音韵学是研究语音的历史演变的学科,涉及古音、今音、方音等多个方
面。音韵学对于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的特点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02
音韵学研究方法
音韵学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审音法等。这些方法在
揭示古代汉语语音演变规律和特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3
音韵学与古代汉语研究的关系
音韵学对于古代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汉语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修辞的比较
修辞手法种类
古代汉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现代汉语在 继承古代汉语修辞手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和发展。
表达效果
古代汉语修辞注重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现代汉语修辞更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 性。
文化内涵
古代汉语修辞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和历史背景,现代汉语修辞则更注重时代
性和普适性。
差异与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音韵 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现代汉语的词汇量更加丰富, 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语法结构更加简化;音韵系统也发生了一 定的变化。
02
古代汉语的语音与音韵
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声母系统
古代汉语的声母系统相对复杂,包括清浊音、送气与不送 气等区别。常见的声母如帮、滂、并、明等,在发音部位 和发音方法上各有特点。
2024版王力《古代汉语》PPT课件讲义完整
性和流畅性。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33
选读篇目
《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等。
赏析要点
分析选文所体现的作者的历史观和文学 观;探讨选文在叙事写人方面的艺术成 就;品味选文的语言特点。
2《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 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 和策略。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在于善于通过讽 喻、比喻、夸张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描写社会风貌;语言生动、流畅,富于 感情色彩。
现代音
上古音、中古音与现代音的比较
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 准音,可通过拼音方案等工具学习掌握。
揭示汉语语音的历时变化及其规律,有助于 深入了解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演变。
2024/1/27
11
03
词汇与语法
2024/1/27
12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与分类
特点
单音节词为主
多义词丰富
2024/1/27
2024/1/27
研究现状
目前,古代汉语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古籍整理与校 勘工作仍需加强,音韵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尚 未得到圆满解决,训诂学和语法学的研究也 需要进一步深入。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 学术交流的加强,古代汉语研究的方法和手 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6
02
文字与音韵
20
《楚辞》概述及艺术特色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 原等人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具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
《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强烈的个
人情感表达。
《楚辞》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 象征、比喻等手法的运用,以及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33
选读篇目
《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等。
赏析要点
分析选文所体现的作者的历史观和文学 观;探讨选文在叙事写人方面的艺术成 就;品味选文的语言特点。
2《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 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 和策略。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在于善于通过讽 喻、比喻、夸张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描写社会风貌;语言生动、流畅,富于 感情色彩。
现代音
上古音、中古音与现代音的比较
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 准音,可通过拼音方案等工具学习掌握。
揭示汉语语音的历时变化及其规律,有助于 深入了解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演变。
2024/1/27
11
03
词汇与语法
2024/1/27
12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与分类
特点
单音节词为主
多义词丰富
2024/1/27
2024/1/27
研究现状
目前,古代汉语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古籍整理与校 勘工作仍需加强,音韵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尚 未得到圆满解决,训诂学和语法学的研究也 需要进一步深入。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 学术交流的加强,古代汉语研究的方法和手 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6
02
文字与音韵
20
《楚辞》概述及艺术特色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 原等人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具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
《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强烈的个
人情感表达。
《楚辞》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 象征、比喻等手法的运用,以及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ppt
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 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1、表程度: 很 更 太 极 顶 十分 非常 至少 起码 略
2、表范围:都 总 共 净 只 仅仅 光 单单 一概 就 统统 3、表时间:已 曾 刚 才 早已 正 将 便 常 一向 从来 4、表频率 :又 再 再三 还 屡次 重新 5、表状态 :大力 大肆 亲自 特意 连忙 悄悄 匆匆 公然
:是起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1、人称代词:对人或事物起称代作用。如,你我 他它(们)自己 人家 大家 咱 您
2、指示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指示或区别的作用。 如,这 那 这儿 那么 这样 那样这里 那里 这 么些 那会儿 每 各 某 另 一切 其他
3、疑问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询问的作用。如, 谁 什么 哪 多会儿 哪里 几 多 多少 怎么 语法功能 可以代替名、动、形 、数和副,还可 代替短语和句子。可做的句子成分同所代的词
短语
句子
句子的种类(用途和语气、结构、骈散等来划分) 句子的结构(单句、复句) 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 ※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 ※ 句群 (句子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
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 一、实词 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 词、数词、量词、代词。
二、虚词
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第一部分 现代汉语语法择要
语素
语素的种类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
汉 语 语 法 知 识 结 构 图
词语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 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短语的语法种类 短语的结构种类成语)
古代汉语(全套课件220P)
06
文化背景与典籍选读
古代文化常识简介
古代礼仪制度
包括祭祀、朝拜、婚丧嫁娶等 各种场合的礼仪规定。
古代教育制度
从太学、国子监到地方州县学 府的教育体系,以及科举考试 制度。
古代职官制度
中央和地方各级官职的名称、 职责和品级。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对天象的观测和历法的制 定,如干支纪年、二十四节气
等。
《诗经》、《楚辞》选读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解析
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通过“……者,…… 也”的结构表示判断。
如“而刘夙婴疾病,常 在床蓐”中的“婴”,
意为被……缠绕。
如“甚矣,汝之不惠! ”中的“甚矣”是谓语 前置,强调程度之深。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 (蛇)黑质而白章”,
省略了主语“蛇”。
古代汉语虚词用法举例
01
02
03
04
之
作代词,如“公与之乘”;作 动词,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助词,如“怅恨久之”。
其
作代词,如“其真无马邪?” ;作语气词,如“其如土石何
?”。
而
表并列关系,如“黑质而白章 ”;表转折关系,如“学而不
思则罔”。
则
表承接关系,如“余则缊袍敝 衣处其间”;表假设关系,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
词义系统
词义在引申过程中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系。
词义引申的规律和特点
包括相似性引申、相关性引申、相反性引申等。
古代汉语常用词词义辨析
常用词
古代汉语中频繁出现、具有代表性的词汇。
词义辨析
对常用词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进行区分和解释。
辨析方法
中国语言文学古代汉语通论语法
引言
❖古代汉语语法是古汉语不可缺少的内 容。从古至今它相对比较稳定,变化 并不像词汇那么大,所以主要讲古今 的差异。
❖古代汉语的语法一般分成词法和句法 两大类,先看句法:
一、句法
一)判断句 1、判断句含义
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做 判断句。 我是教师。 今天是星期一。
注意: 这里讲的判断与普通逻辑中的判断不同, 后者需要条件,属于逻辑推理,而古汉语中是指 人主观上对事物的一种判断,不一定需要条件。
5、数量成分的位置
量词有两种:名量词和动量词(二者都 表单位)
名量词与名词配合,如丈、尺、张、头 等。
动量词与动词配合,如次、遍、回等。
现代汉语动量词:这本书我读了三遍。(作补语)
1)表示名量的数词可置于名词后面
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左传哀 公十五年)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古汉语句子成分位置问题,主要有几种 情况:
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 后置等。
1、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用复指代词“之”“是”等帮助构
成宾语前置
4)代词“是”宾语前置 5)介词“以”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唐以前最普遍,最具有普遍规律,无论作 动词宾语,还是介词宾语都要前置。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史记·项羽本 纪》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我,子瑜友也。《资治通鉴·汉纪》 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下》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史记·项羽本纪》 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此人力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汉纪》
形式:见+及物动词(与被子句很相似)
❖古代汉语语法是古汉语不可缺少的内 容。从古至今它相对比较稳定,变化 并不像词汇那么大,所以主要讲古今 的差异。
❖古代汉语的语法一般分成词法和句法 两大类,先看句法:
一、句法
一)判断句 1、判断句含义
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做 判断句。 我是教师。 今天是星期一。
注意: 这里讲的判断与普通逻辑中的判断不同, 后者需要条件,属于逻辑推理,而古汉语中是指 人主观上对事物的一种判断,不一定需要条件。
5、数量成分的位置
量词有两种:名量词和动量词(二者都 表单位)
名量词与名词配合,如丈、尺、张、头 等。
动量词与动词配合,如次、遍、回等。
现代汉语动量词:这本书我读了三遍。(作补语)
1)表示名量的数词可置于名词后面
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左传哀 公十五年)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古汉语句子成分位置问题,主要有几种 情况:
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 后置等。
1、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用复指代词“之”“是”等帮助构
成宾语前置
4)代词“是”宾语前置 5)介词“以”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唐以前最普遍,最具有普遍规律,无论作 动词宾语,还是介词宾语都要前置。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史记·项羽本 纪》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我,子瑜友也。《资治通鉴·汉纪》 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下》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史记·项羽本纪》 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此人力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汉纪》
形式:见+及物动词(与被子句很相似)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预览(2024)
古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 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在线课程资源
2024/1/30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பைடு நூலகம்
27
讲解音韵学的基本概念、音韵的分类 、音韵的演变等。
2024/1/30
8
词汇与语法
2024/1/30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分析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词义的变化及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汉语语法概述
阐述古代汉语的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虚词研究
探讨古代汉语虚词的种类、用法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遗存。
1 2
结合历史文化背景
古代汉语的理解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等,有助于更准 确地理解文意。
注意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一些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在 现代汉语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需要注意区分。
3
避免望文生义
在阅读古代汉语时,不能仅凭字面意思理解,需 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避免望文生义。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 预览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古代汉语概述 •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 古代汉语的阅读与理解 • 古代汉语的翻译与注释 • 古代汉语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2
01 古代汉语概述
2024/1/30
3
古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
互补关系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表 达上各有优势,可以相互 补充,共同丰富汉语的表 达能力。
6
02 古代汉语基础知 识
2024/1/30
7
文字与音韵
《古代汉语》课件
动宾结构
探索古代汉语动宾关系的灵 活运用,研究动宾结构在古 代文学中的重要作用。
倒装句
深入研究古代汉语的倒装句 结构,探讨其在修辞和表达 情感中的独特魅力。
词序变化
了解古代汉语词序的变化情 况,分析其影响和演变规律。
古代汉语的文字和文化
象形文字 文化内涵 书法艺术
介绍古代汉字的象形部分,理解形状和意义 的关系。
古代汉语的主要方言
1 晋语
2 吴语
了解晋语在古代汉语中的卓越地位,探索 其特点和影响。
研究吴语的历史渊源和地理分布,掌握其 特殊音韵和词汇特点。
3 粤语
4 官话
了解粤语的地位和方言特点,在古代汉语 中的影响和地域性特色。
介绍官话的兴起和发展,探究其在现代汉 语中的影响和重要性。
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古代汉语》PPT课件
了解古代汉语的重要性,探索其基本特点,追溯其发展历程,了解主要方言, 掌握其独特的语法特点,探究汉字与文化的联系,并探索古代汉语在现代的 运用。
古代汉语的重要性
了解古代汉语的重要性和影响,探索古文学、古典文化和文明观念,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根源。
古代汉语的基本特点
1
音韵规律
探究古代汉语的音韵系统,了解声母韵母的演变和变异。
探究古代汉字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分析其与 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研究古代汉字的书写规范和艺术表现,了解 中国书法在古代的重要地位。
古代汉语的现代运用
1
文学创作
探索古代汉语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应用,了解古文在当代作家中的影响。
2
文化传承
了解古代汉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探索其在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中 的使用。
3
学术研究
《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
总结词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
总结词
掌握修辞手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比喻是指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的修辞手 法,拟人则是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类特征的 修辞手法,排比则是通过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 来加强语气的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运用语言,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 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 详细描述:古代汉语的词类是根据词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来划分的,如名词表 示事物名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等。句子成分则是用来描述句子中各个词语所 担任的角色,如主语表示句子主题,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等。
• 总结词:掌握词类和句子成分对于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至关重 要。
• 详细描述:了解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分类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 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从而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
词的修辞手法
比喻
通过打比方来形象地描述事物,例如“月如 镜”。
借代
用一个事物的特征来代替该事物本身,例如 “布衣”代指平民。
拟人
将事物人格化,例如“花笑人”形容花开得 美丽。
双关
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构成双重意义,例如 “欲饮琵琶马上催”。
04
古代汉语的语法
词类与句子成分
• 总结词:古代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句子成分包括主 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01
总结词:重要性
02
详细描述:古代汉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载体,是中 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深入了 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 ,古代汉语也是中文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培养专 业的中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古代汉语对于研究汉
古代汉语 通论——语法(二)古代汉语的语序 古代汉语 教学课件
2020/7/1
(三)用“之”、“是”等构成宾语前置。
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 “之”复指一下,代词“是”或“之”也要放在动 词的前面。有的学者认为,“之”、“是”等是助 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1 前置宾语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用“之”、“是 ”等来复指。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2将020/虢7/1是灭,何爱于虞?” 左传·僖公五年 》
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 十四年》)
(3)何……之有
表示反问的句式。“有”是动词,“之”是结构 助词,帮助宾语前置;“何”是疑问代词,做前 置宾语的定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 ……呢”。例如:
夫晋何厌之有?(《左传·僖公三十年》)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2020/7/1
荀子劝学假如要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时可以改变句式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这个数词前面用代词者字复指使者字前面的结构成为全句的主语移到句尾的数词就成了全句的谓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2020/7/1
在古诗文中,为了押韵、平仄或对仗的需要,也 往往作主谓易位的临时变动。例如: 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
(2)何以……为
表示反问的句式。其中疑问代词“何”是动词“ 以”的状语(“以”作“用”讲),“为”是表 疑问语气的助词,相当于“呢”。这个句式可译 为“为什么用……呢”或“要……干什么呢”。 例如:
①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语·季氏》)
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书·霍去病传》 )
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 暝》
(三)用“之”、“是”等构成宾语前置。
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 “之”复指一下,代词“是”或“之”也要放在动 词的前面。有的学者认为,“之”、“是”等是助 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1 前置宾语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用“之”、“是 ”等来复指。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2将020/虢7/1是灭,何爱于虞?” 左传·僖公五年 》
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 十四年》)
(3)何……之有
表示反问的句式。“有”是动词,“之”是结构 助词,帮助宾语前置;“何”是疑问代词,做前 置宾语的定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 ……呢”。例如:
夫晋何厌之有?(《左传·僖公三十年》)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2020/7/1
荀子劝学假如要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时可以改变句式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这个数词前面用代词者字复指使者字前面的结构成为全句的主语移到句尾的数词就成了全句的谓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2020/7/1
在古诗文中,为了押韵、平仄或对仗的需要,也 往往作主谓易位的临时变动。例如: 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
(2)何以……为
表示反问的句式。其中疑问代词“何”是动词“ 以”的状语(“以”作“用”讲),“为”是表 疑问语气的助词,相当于“呢”。这个句式可译 为“为什么用……呢”或“要……干什么呢”。 例如:
①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语·季氏》)
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书·霍去病传》 )
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 暝》
《古代汉语语法》课件
比拟
比拟的定义
比拟的作用
比拟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 物拟人化或拟物化,以形象地表达出 所要表达的意思。
比拟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 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同时也可 以使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鲜明。
比拟的分类
根据比拟的特点,可以分为拟人和拟 物两种类型。拟人是指将事物人格化 ,赋予其人的特征;拟物则是指将人 物物化,赋予其物的特征。
紧缩句
总结词
结构紧凑,言简意赅
详细描述
紧缩句是指结构紧凑,言简意赅的句型。在紧缩句中,通常会省略某些词语或合并多个 词语,以使句子更加简练。例如“不为也”(省略了否定词“不”)表示不作为的原因
。
05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
对偶
对偶的定义
对偶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意义相对或相近的词语或句 子成对地排列,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THANKS 感谢观看
介词
总结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的词。
详细描述
介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如“于”、“在”、“以 ”等。介词通常与名词或代词一起使用,构成介词短语,用于描述动作行为发生的背景
和条件。
连词
总结词
表示词语之间逻辑关系的词。
VS
详细描述
连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词语之间的逻辑关 系,如“与”、“及”、“则”等。连词 通常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词语或短语,表 示它们之间的关联或逻辑关系。
主从结构
总结词
主从结构是指一个句子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 其中一个分句是主句,其他分句是从句,从句对主句进 行补充说明或修饰限定。
详细描述
在主从结构中,从句通常出现在主句之后,用来进一步 解释或补充说明主句的内容。从句可以是形容词从句、 名词从句或副词从句等,它们在句子中扮演着不同的角 色,使语言表达更加复杂和丰富。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 PPT课件
•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
词类活用—语法简介词类活用(古代汉语课件)
——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语法功能, 离开特定语境,依然存在,是固定的而非临时的。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起义》
知:动词“知道”。
(2)草木有生而无知。
——《荀子·王制篇第九》
知:名词“知觉”。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1. 名词活用:名词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为动 用法、名词作状语
语法
知识点1:古代汉语语法概说 知识点2:词类和词类活用
第一节 古代汉语语法概说
什么是语法?
语法(也叫古代汉语语法?
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结构上存在差异,古汉语和现代汉 语也一样,如果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去理解古汉语,则会出现误解。 学习古汉语语法重点是了解古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别,在阅读 文言文时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容易造成误解的语言现象。
课
• 古汉语语法学习的重点
堂 小
• 古汉语语法学习的基本内容
结
• 词类的划分
• 词类活用和兼类
子归,何以报我?
——《左传·楚归晋知罃》
何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 此处前置,即“以何”。
词类
根据词的语法特点(包括形态变化、组合能力和造句功能 三方面)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在汉语的语法系统中,根据能否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将词 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量词、代词、副词
2. 动词活用: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动词作状语 3. 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
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4. 代词活用 5. 数词活用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语法功能, 离开特定语境,依然存在,是固定的而非临时的。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起义》
知:动词“知道”。
(2)草木有生而无知。
——《荀子·王制篇第九》
知:名词“知觉”。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1. 名词活用:名词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为动 用法、名词作状语
语法
知识点1:古代汉语语法概说 知识点2:词类和词类活用
第一节 古代汉语语法概说
什么是语法?
语法(也叫古代汉语语法?
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结构上存在差异,古汉语和现代汉 语也一样,如果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去理解古汉语,则会出现误解。 学习古汉语语法重点是了解古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别,在阅读 文言文时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容易造成误解的语言现象。
课
• 古汉语语法学习的重点
堂 小
• 古汉语语法学习的基本内容
结
• 词类的划分
• 词类活用和兼类
子归,何以报我?
——《左传·楚归晋知罃》
何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 此处前置,即“以何”。
词类
根据词的语法特点(包括形态变化、组合能力和造句功能 三方面)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在汉语的语法系统中,根据能否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将词 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量词、代词、副词
2. 动词活用: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动词作状语 3. 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
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4. 代词活用 5. 数词活用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ppt1 通用
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 句中“积”“卫”“出”“入”都是动词, 在句子中都充当宾语,其前面有结构助词“ 之”,用以表示修饰关系,这些动词都临时 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在翻译中, 要将动词译为一个与这个动作有关的名词或 者名词性的短语。以上四个词语分别译为“ 粮食”“保卫工作”“出产的东西”“收入 的东西”。
❖ 从上例可以看出,动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充当 主语时,我们除了关注它的位置关系与语法作用外, 通常情况下,它的前面会有一个修饰语“其”;如 果动词活用为名词不达意,在句子中充当宾语,有 的时候会用表示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的结构助词 “之”。例如:
①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 之卫。《左传·崤之战》
❖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两 个特点:一是在句子中处于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上 ;一是具有名词的属性,充当名词的语法功能。例 如:
古代汉语语法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 一、古代汉语词的分类 ❖ 二、词类活用 ❖ 1、动词的词类活用 ❖ 2、形容词的词类活用 ❖ 3、名词的词类活用 ❖ 4、词类活用的条件
一、古代汉语词的分类
❖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 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 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 形容词、代词、数词
❖ 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 连词、语气词。
二 、 词类活用
1、词类活用的定义: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 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 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即由甲类词临时活 用为乙类詞,叫实詞活用(詞类活用)。
2、注意区别词类活用与兼类: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 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词本身固有的, 一个词的各种兼类用法都是固定的,经常 的,不是临时的,偶然的。
❖ 句中“积”“卫”“出”“入”都是动词, 在句子中都充当宾语,其前面有结构助词“ 之”,用以表示修饰关系,这些动词都临时 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在翻译中, 要将动词译为一个与这个动作有关的名词或 者名词性的短语。以上四个词语分别译为“ 粮食”“保卫工作”“出产的东西”“收入 的东西”。
❖ 从上例可以看出,动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充当 主语时,我们除了关注它的位置关系与语法作用外, 通常情况下,它的前面会有一个修饰语“其”;如 果动词活用为名词不达意,在句子中充当宾语,有 的时候会用表示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的结构助词 “之”。例如:
①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 之卫。《左传·崤之战》
❖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两 个特点:一是在句子中处于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上 ;一是具有名词的属性,充当名词的语法功能。例 如:
古代汉语语法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 一、古代汉语词的分类 ❖ 二、词类活用 ❖ 1、动词的词类活用 ❖ 2、形容词的词类活用 ❖ 3、名词的词类活用 ❖ 4、词类活用的条件
一、古代汉语词的分类
❖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 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 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 形容词、代词、数词
❖ 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 连词、语气词。
二 、 词类活用
1、词类活用的定义: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 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 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即由甲类词临时活 用为乙类詞,叫实詞活用(詞类活用)。
2、注意区别词类活用与兼类: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 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词本身固有的, 一个词的各种兼类用法都是固定的,经常 的,不是临时的,偶然的。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 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一种对象, 这就叫词义的转移,词义转移有一下几类:
(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乙事物。例如:
“币”古义指礼物。《屈原列传》:“厚 币委质事楚。”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 思。
“涕”古义指眼泪。今义一般作“鼻涕” 解。
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 大致有如下几种:
1、词义扩大
特点:今意大于古意, 词义扩大有以下几类: (1)原单指某些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
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例如: “雏”《说文》:“鸡子也。”本义指“小
鸡”。现在指幼小的动物或幼儿,以及未 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如“雏 鸟”“雏形”等。
2、词义缩小
是指词的古义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 渐变得狭小的现象。词义缩小有以下三类:
(1)词义程度减弱。例如: “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
威胁的程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即用“饿”的 古义。今义的“饿”指一般的肚子饿。程 度减弱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2)词义的表示范围缩小。例如:
“子”。最初是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孩、 女孩都称“子”。现在“子”专指“儿 子”。
“臭”古代泛指气味。现在自指难闻的气 味。
(3)词义义项的减少。例如:
“劝”。古义常用义项有鼓励、劝说、规 劝。《劝学》之“劝",就是鼓励的意思。今 义中就只剩下“劝说、规劝”这一义项。 如“劝人改之”。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 如列传》。“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 “国”之意
二、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 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 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一般来说,一词 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例 如:
“食”:1吃。柳宗元《扑蛇者说》:退而 甘食其土之有。2吃的东西,食物。《曹刿 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3
(3)由专用名词扩大为通用名词。例如: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孟子》)中的“江”“河”与 “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 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 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 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 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 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 饰限制。
拿东西给人或动物吃,读si,喂。韩愈《马
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4通“蚀”,亏损。《易 丰》:“月 盈则食”。
例如:“卑鄙”一词,古义表示出身低微、 见识浅陋,是一个表谦虚的中性词;今义 指品质恶劣。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有下面 几种:
(1)褒义词变化为贬义词。例如
“明哲保身”。源出《诗经 大雅 烝民》: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赞扬一个人聪 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今义指不坚持 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事态度。词义游“褒” 变“贬”。
(2)感觉性质相通,从原义扩大到其他感 情相似的意义。例如:
“甘”。《说文》:“美也。从口含一。” 现在常用的意义除了味美、味道甜之外, 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
“苦”。《说文》:“大苦,苓 也。”“苓”是一种苦菜,表示味苦。现 在的“苦”,不仅有“甘苦”之“苦”义, 还衍生出“辛苦”“痛苦”等义。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语法之
词类词类文言实词 Nhomakorabea文言虚词
古今异议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代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叹词 兼词
实词
一、古今异议词
古代汉语中字形相同而异议用法不同的词。即古 今异义词。
如:“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去”, 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
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
6、单音词变为复音次
例如: “前”变为“前面”。 “敌”变为“敌人”。
7、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 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 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 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 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叫化石 语素。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 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 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 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 饮。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 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形式: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例如: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 思
“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 山记》。“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 “深”的意义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例如: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 攻》。“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 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的过失。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 即古义。今义“谤”有“恶意中伤”的意 思。
“祥”。古义有预兆,有吉有凶。《左传 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 即古义“吉凶预兆”的意思。今义多指吉 兆,如“吉祥”。
5、名称说法改变
例如: “目”改称“眼睛”。 “日”改称“太阳”。
“衣冠禽兽”。原指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 图案。现在指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生。比喻 道德败坏,行为像畜生一样的人。
(2)贬义词变为褒义词。例如:
“乖”。古义为偏执、不驯顺。《林黛玉 进贾府》中“行为偏僻性乖张”即古义。 今义是“听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 子真乖”。
(3)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例如:
(2)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乙动作。例如:
“走”古义为“跑”“逃跑”。《廉颇蔺 相如传》:“窃计欲忘走燕”。今义的 “走”是“步行”的意思。
“去”。古义是“离开某地”。《岳阳楼 记》:“去国怀乡”。现在则指到某地去。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的过程中,褒贬意义相互 转换的现象,叫做词义的感情色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