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名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多元主题解读

——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一次小说教学尝试

(浙江宁波鄞州中学卢杏琴)

内容摘要:对小说文本作多元主题解读是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受叙事学的“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启发,视学生为不同的聚焦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来复述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从而由“这是谁的故事?”分析出小说可能存在的多元主题:这是“琼珊”的故事——信念这一精神支柱对生命的重要性;这是“贝尔曼”的故事——平凡的英雄,关心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是“琼珊和贝尔曼”共同的故事——艺术与人生的对接转化。在教师控制的课堂结构下,本文借助一种新视角对该小说主题有一定程度的新挖掘,也避免了对小说作过度的意义衍生。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多元主题;多重聚焦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①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新课标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和学生观。其实,对小说文本的多元主题解读是改进我们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强有力的途径之一。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模块的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收录了此篇小说,并将它置放在“精神之柱”这一板块下。苏教版此模块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以主题内容组元方式来编写教材。在这里我们很容易得出该小说的一个鲜明的主题便是“信念作为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它对生命有着重要意义”,而这一主题主要是由人物琼珊来传达的。同时,在教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小说的主题是“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②,而这一主题是由人物贝尔曼来完成。在对该小说的诸多研究资料的查阅中,笔者发现基本上是围绕上述两个主题来论说的。更多的研究者是两者择其一而详细论之,有据在理。孙绍振先生的《词典语义与文本情景语义——〈最后的常春藤叶〉解读》③则是两个主题兼论,深入文本细部,论述新颖别致。这也更加证实了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等读者中心论已深入这个重人文精神、张扬人的主体性的时代。确实,一个文本一经产生便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它与作者寄予的意义无多大关系,它的丰富含义更多取决于读者的能动参与行为。

在此文中,我们将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对该小说的多元主题作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解读。教师扮演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④的角色,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以主动积极的课堂主人翁角色去深入文本的多元主题探讨中,全面调动学生的能动参与行为。

“多重聚焦叙事方式”是在20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本中兴盛并得以深入发展的一种叙事模式。“聚焦”一词最早由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提出。它包括聚焦者和被聚焦对象两部分。它是属于内聚焦型。所以聚焦者通常为故事中的人物,而被聚焦对象通常为一个中心事件。在叙事文本中,多重聚焦叙事模式是“让不同人物从各自角度观察同一事件,以产生相互补充或冲突的叙述”⑤。它是情节重复表现的一种技巧。由文本中的“不同人物”也就是聚焦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讲述自认为的故事。在叙事功能上看,它削弱了故事情节的传统因果式的单一运行模式,而使故事运行方向变得具有多种可能性。随着影视业的发展,这种多重聚焦叙事模式也越来越受导演们的青睐。比如著名的影片《罗生门》(日本黑则明导演)、《英雄》(张艺谋导演)都是成功运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经典例子。这种多重聚焦叙事方式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开放性,使读者(观众)也卷入到了对文本的深层思考中。

受此启发,如果视《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一个电影剧本,那么教师这个导演该如何引领学生去挖掘更多的小说内涵呢?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能否让学生作为聚焦者来讲述相应的人物故事?这两个问题启发我对整个课堂结构的设计。

在该小说中共有三位人物:琼珊、苏艾、贝尔曼。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人物来完成自己所理解到的小说主题内涵。于是该课的教学结构便有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所以在课堂导入之后,第二个教学环节的“整体感知”部分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呢?请围绕着你所认为的主人公来展开你的故事。”同时为学生提供判断主人公的标准,那就是首先看这个人物在全体人物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其次看人物的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了情节的逆转,最后看这个人物的故事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其实这样的主人公评判,也是非常符合小说教学的文体特征,那就是重视小说基本因素——人物、情节、主题等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邓彤老师讲的“让小说教学起步于小说的原点”⑥。主张文本细读并在小说领域做得卓有成效的著名的新批评派宿将沃伦(R·P·Warren,1905-1989)和布鲁克斯(C·Brooks,1906-1994)说:“人物性格对小说来说是如此重要,所以要想了解一篇小说的基本情况,唯一的方法就是问一下‘这是谁的故事?’。”⑦于是我们的课堂结构在多重聚焦叙事模式的启发下,回到了小说教学的原点——“这是谁的故事?”。

从上面表格里我们可以看到两位人物在“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一环节里发生了生命中的生死交叉。正是由老画家贝尔曼在“这天夜里”画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在“第二天早晨”当琼珊看到时挽救了她的生命,而贝尔曼因完成“杰作”而献身。艺术上的这片叶子,担当起了风雨的洗礼,获得了永恒的价值和三重超越,它实现了生命和艺术的三次对接转化。首先,它超越了自然界那片叶子的生命有限性。事实上,自然界中存在的那片“最后的常春藤叶”早已在狂风暴雨中凋落。客观世界一切生命皆有尽头,只有转化成艺术,才能获得有限生命的永恒超越。其次,这“最后的常春藤叶”实现了琼珊生命与艺术的对接转化,使琼珊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本来病危的琼珊,在自己的错位认知下,把这个“杰作”当成了自然界存在的那片叶子,从而获得身处逆境更因顽强存活的精神启发,最后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于是她从病危中挺过来,又开始了她新的艺术旅程。最后,这“杰作”还使它的创造者老画家贝尔曼获得艺术生涯的超越,实现了有限生命在艺术中获得永恒延伸。我们从小说文本中看到,这是位落魄潦倒的痛苦艺术家。大有尼采所认为的希腊艺术家的悲剧情怀。他先前不成功的艺术人生里充满着穷愁和痛苦。这个年纪六十开外的老人,“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整天形象邋遢,喝着过量的廉价的松子酒,以酒买醉,以酒浇愁。他整个一生都投入在艺术事业中。他替青年艺术家当裸体模特,他自己的房间里也始终挂着一幅空白的画布。这画布静侯杰作的诞生也已二十五年了。作为一名艺术家,在他的生命中没有什么能比在艺术上成就一幅杰作更有意义了。因为这样的“艺术创造——这艺术是促使人们活下去的人生的补充和完成——的同一种冲动。”⑩而此时,琼珊病危,在客观上无意识地激发了他的这种创作冲动。于是,这位富有爱心的老艺术家,这位一心想能为琼珊做点好事的艺术家,也就在帮助琼珊的过程中,无意识地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了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后杰作。老贝尔曼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沉浸在最后的艺术世界——画“最后的常春藤叶”时实现了他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重估。于此,我们感受到了贝尔曼有限生命的永恒延续和他生命的伟大意义——艺术可以使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这第三个主题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中需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启发。比如还可以提示学生从题目本身的象征含义里去挖掘。常春藤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并且象征忠诚的意义。在希腊神话中,常春藤代表酒神——迪奥尼索司(Dionysus),有著欢乐与活力的象征意义。它同时也象征着不朽与永恒的青春。而尼采将酒神作为艺术的代表。这也说明了艺术的常春藤将常青。

在实际教学中,当我们提供了上述的表格和常春藤的象征含义后,有学生是这样发言的。我们来看一段教学实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