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 难忘九一八鲁教版知识点练习三十一
第16课难忘九一八
![第16课难忘九一八](https://img.taocdn.com/s3/m/aeb5083e10661ed9ad51f3a1.png)
教学课题第16课难忘九一八授课班级1-4班教学用时1课时授课时间11.9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影响;东北人民的抗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时间、发动者、地点、目的、结果、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简要介绍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究一的材料对比,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过探究二张、杨为何发动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三辩论赛(何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小组合作及评价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任感;通过探究一畅谈观后感,激发学生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通过究二张、杨发动兵谏的原因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大敌压境之时他们的爱国之情;通过共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不计前嫌、高瞻远瞩的全局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突破措施讨论、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归纳法学习方法示图法、讲授法、联系法、谈话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流程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2分钟)联系学生生活,幻灯片呈现2009年9月18日我校防空演练的照片。
问:同学们,9月18日全市包括我们学校都听到了刺耳的防空警报的声音,这是为什么?(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因为这一天是中国的国耻日。
)本节课我们共同走进九一八,回顾那段难忘的岁月。
【预习展示】(10分钟)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疑难,教师点拨,巩固记忆,登台、脱稿展示。
1、请简要介绍九一八事变?(时间、地点、简单经过、结果)观看9月18日防空演练照片。
思考,回答问题。
2、请简要介绍西安事变?(时间、地点、目的、发动者、结果)展示建议:1、可做成课件展示,可板书展示,可一人或多人展示。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难忘九一八》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364e37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e.png)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难忘九一八》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难忘九一八》,主要讲述了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本节课通过详细叙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历程,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教育学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九一八事变这一历史事件可能还比较陌生。
在生理和心理上,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善于接受新知识,但对于复杂的历史事件可能还缺乏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掌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认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的经过,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中国人民的抗争历程。
2.教学难点: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影响,学生对复杂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讲授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九一八事变的纪录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九一八事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难忘九一八》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最新小学精品公开课件
![《难忘九一八》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最新小学精品公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08ff28336c1eb91a375de0.png)
经过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要求
飞机启动准备送蒋离西安
中共高瞻远瞩,从全民族 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 安事变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 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它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战 新局面的到来。
第18课 难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 不抵抗
矛中 盾日
人民奋勇抵抗
上 民 (局部抗战开始)
升族
西安事变
和天的学习,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如何能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
你怎样看待 这件事?
1、九一八事变爆发于 A.南京 B.上海 C.沈阳 D.长春
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B.它使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中国军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D.它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主张
•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 蒋介石全力剿共,对日本采取不抵抗政
策。
张学良 杨虎城
何应钦
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派别 亲日派 亲英美派
代表人物 何应钦 宋美玲
主张
炮轰西安, 趁机夺权。 积极营救, 和平解决。
活动与探究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 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 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应当持以何种态 度?为什么?
• 中共在民族危亡时刻的主张?要求?
• 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发动者、简单经 过、结果?
• 中共在西安事变后的态度和做法?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人的一生总有很多回忆是挥之不去的,青春的记忆就像五彩斑斓的花束,散发着淡雅的馨香,我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修剪成干枝夹在《繁星诗集》里陈放多年。是昨夜的雷雨扰我无法入梦,才让我不经意间看到了这些文字,读着读着这些文字变得不安生起来,它们硬生生地将我拉回到了中考那年。 那年的夏天,我的中考成绩下来了,心里却开始犯了难。 高中和中专不知该如何选择。我很想去读高中,因为它是通往大学唯一的桥,那是我最向往的地方。可是,高中和大学一共要读六年,我的家境在当时是无法支付这高额的学费的。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去读中专。即便是选择中专,也是父亲咬紧牙答应下来的,我深知父亲的难处。 九月份开学的那一天,十七岁的我揣着家里仅有的一千多块钱,一个人拖着沉重的行李坐上了客车,奔向了那个陌生的城市。车终于到站了,我把大包小卷的行李刚拿下来,几辆出租的三轮车,就蜂拥而来,一个晒得很黑的中年男人问我:小姑娘去哪啊?我怯怯地回答:你卫校去吗?他忙应道:“去啊!你是报到的新生吧?”面对陌生人的问话,我显得有些拘谨,他看看我,笑了笑也没再多问,他把我送到校门口,取下所有行李后就离开了。 这座卫校没有想象中的高大上,但整洁干净,一切井然有序,当看见醒目的“欢迎新生”的条幅粘贴在大门口时,心里还是萌生出一丝温暖。大厅里的人不多,我的行李散放在地上,一个人怯生生地伫立在拐角,观察着大门外来来往往的人。他们和我一样也是新生,不同的是他们都有父母相伴,或者是姐妹相拥,我欣羡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游移。他们的欢声笑语,同时感染了我的嘴角,不由得也跟着扬了扬。他们一前一后拥进门,整个大堂顿时热闹了起来。大堂里早已设好了几个缴费的窗口,看着他们握着大把的钱,一项一项地排队交钱领着收据,我好生羡慕啊!此时,我的心里开始打起鼓来,明知道钱不够,还逞强跟父母说没事,这下好了,这一千块钱该交哪一项呢?我该怎么办?我又不敢上前去打听,拽着背包带的手都渗出汗来。大厅的人越来越多,喧闹嘈杂的声音使我倍感孤独,
第16课 抗日战争
![第16课 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3861a1ee6529647d272852cb.png)
伪满洲国 汪伪政权
2020/12/13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血雨腥风 众志成城 东瀛日落 以史为鉴
2020/12/13
第四幕 以史为鉴
抗战结束69年了,但战争遗留问题 还远没有解决,南京大屠杀、遗留的化 学武器、慰安妇、强制劳工、无差别轰 炸、细菌战、钓鱼岛等等问题,留下了 太多伤痛和争端。
2020/12/13
日本投降仪式
各抒己见:谁打败了日本
谜语趣闻: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喜
庆氛围中的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 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两个 针锋相对的谜底:屈原和苏武。后来,有人读到这则 旧谜时,又拟了一个新谜底:华佗。 问题一:你能解释“屈原”和“苏武”准确含义吗? 问题二:你知道应该怎样理解“华佗”这一谜底吗? 问题三:你赞同哪一个谜底?请简要说明理由。 问题四:如果以上谜底你都不赞同,试一试自己拟定 一个谜底,但要有合理的解释。
2020/12/13
第一幕 血雨腥风
问题探究1: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
材料一 1927年首相田中义一在给天皇的密折中写道“寓明 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朝鲜,……惟第三 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支那领土,…..尚未实现。”
材料二 (经济危机使日本受到严重影响)1935年东京一般 市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开支是每人每年109.2日元,农村生 活水平较之则更加贫困。一位内阁大臣公开宣称,“为缓解国 内民众日益严重的压力,我们必须发动一场对外战争。”
2020/12/13
一对矛盾:中日矛盾
中 共——全面抗战路线 两条路线: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鲁教版)初中历史中考第一轮复习(七上-课课练)
![(鲁教版)初中历史中考第一轮复习(七上-课课练)](https://img.taocdn.com/s3/m/60216a05227916888586d711.png)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
19世纪上半期,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为了,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
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英国处于逆差地位。
后来英国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
鸦片走私使许多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
同时,鸦片还严重。
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深重的。
清朝大臣林则徐上书,请求。
年3月,林则徐到达。
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
2、中英《南京条约》。
1840年至1842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割地——;赔款: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须同英国商定。
3、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影响:中国开始从沦为。
鸦片战争是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鸦片战争后,列强不满足于既得利益。
为了,1856年至1860年联军为主凶,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联军进入北京,闯进,掠夺无数珍贵宝物,其中就包括十二生肖兽头中的。
为毁灭罪证,又火烧圆明园,这一辉煌的人类文明化为灰就。
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在期间,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万平方千米。
其中《》割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是割地最多的条约;库页岛是在《》里被割占的。
是列强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3、太平天国抗击。
在战役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首领。
第3课收复新疆1、阿古柏侵占新疆。
新疆是中国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65年,中亚浩罕国陆军司令率兵入侵中国新疆,使美丽富饶的新疆变成人间地狱。
成为英俄两国分裂中国领土新疆的共同傀儡。
1871年,还直接出兵侵占了新疆的地区。
2、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第16课 抗日战争
![第16课 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3bbd02402e3f5727a5e96292.png)
国民党 片面抗战路线 正面战场
全面抗战路线 敌后战场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百团大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抗战开始后,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 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大战场不分主次,同样 重要,基本上是相互配合,共同抗日。
抗日战争阶段
(1)防御阶段(1937年7月—1938年10月 ) 主要以国民党为主在正面战场进行了十几次大规 模会战。共产党于1937年8月在陕北召开了洛川会 议,决定开创敌后战场,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 (延安) (2)相持阶段(1938年10月—1941年12月 )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抗日战争 进入相持阶段。
“ 君 子
军 国 主 义 国 民 性
居 必 择 乡 游 必 就 士 ”
延伸:
3)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态势,我们该怎么办?
1)这场战争留给我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什么? 2)新时期我们还要不要抗战精神?
A、科教兴国,提高综合国力; B、展开外交,采取国际支持; C、还原历史真相,提高国民素质;
作为一名当代中国青年,应该怎样对待这段惨痛 的历史?应当如何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 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 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 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 胡锦涛
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
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向中国战 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呈降书
密苏里号战舰授 降仪式(1945年 9月2日)
日本代表重光葵、 梅津美治郎签字, 然后盟军最高统帅 麦克阿瑟、美国五 星上将 W· 尼米兹将 军、中国徐永昌将 军,接着其它各国 代表签字。
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 条件投降, 国民政府主 席蒋介石于 16日在重庆 向全国军民 发表广播讲胜的原因是什么?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 难忘九一八鲁教版复习巩固四十七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 难忘九一八鲁教版复习巩固四十七](https://img.taocdn.com/s3/m/bc88aa2e27284b73f24250f0.png)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难忘九一八鲁教版复习巩固四十七第1题【单选题】“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这一历史现象曾发生在( )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东地区D、台湾地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45年9月18日,因西安事变被幽禁在贵州桐梓的一位国民党将军写下日记:“这是第十四个‘九一八’了,今年更比往年大不相同,我虽然还不能自由地走上我的故土,可是我的故土是在压迫之下而得到了自由……我衷心期待着解放了的故土,焕然一新。
”这位将军是( )A、张学良B、赵登禹C、佟麟阁D、张治中【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周恩来见到蒋介石后称他为“校长”,并让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
该影片再现的是下列哪一历史场景?( )A、创办黄埔军校B、第一次国共合作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是小明在探究某两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
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日美关系B、中美关系C、中日关系D、英美关系【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蒋介石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B、张、杨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C、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活动的加剧D、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
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②北伐战争③南昌起义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
2019-2020学年度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 难忘九一八知识点练习第四十
![2019-2020学年度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 难忘九一八知识点练习第四十](https://img.taocdn.com/s3/m/e091486aa8956bec0975e394.png)
2019-2020学年度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难忘九一八知识点练习第四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C、诗句“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D、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舒国惠在《红色大地》中记载:“对张学良来说,蒋介石反共和拖抗日后腿的做法,到1936年秋天时已忍无可忍”,这个晚动感情的人是东北军的头领,东北军的士兵特别反日,因为他们在东北的家乡,在( )之后就被日本军队占领。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下列史实与国共合作有关的是( )①黄埔军校的建立②北伐战争的胜利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④抗日战争的胜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字创作漫画《“七七”与“切切”》(下图)。
(注:图中两人为日本人)对这幅漫画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③表明了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
”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C、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D、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唯一要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②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哪个事件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A、西安事变B、一二·九运动C、九一八事变D、一·二八事变【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今天西安临潼华清池有一个“兵谏亭”,在这里曾发生过什么历史事件( )A、一二九运动B、西安事变C、柳条湖事件D、卢沟桥事变【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a26d7bf46527d3240ce058.png)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第一部分: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1.时间:2.地点:3.日军借口:4.结果:5.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目的: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
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
6.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罪魁祸首是谁?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跟踪检测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A.南昌起义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2.每年的9月18日晚,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
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哪一国耻()A.火烧圆明园B.九一八事变C.割占香港岛D.南京大屠杀3.“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一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长春B.上海C.北平D.沈阳4.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们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曾经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歌词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5.九一八事变后,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将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
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
……”诗中的“山河”主要是指()A.东北三省B.华北地区C.平津地区D.华东地区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请回答: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导致中国军队“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的罪魁祸首是谁?上述事件后,中国的哪一地区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第二部分:西安事迹1.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张?提出了怎样的要求?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②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③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④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西安事变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①十年内战基本结束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③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 难忘九一八鲁教版复习巩固第十五篇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 难忘九一八鲁教版复习巩固第十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36c16a524de518974b7d70.png)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难忘九一八鲁教版复习巩固第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从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抗日战争到最后取得胜利长达14年的时间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卢沟桥事变的爆发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建立D、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记者小刚在九一八事变后,作了一篇专题报道。
请问下列各项有误的是( )A、此事件发生在1931年B、日本关东军出兵沈阳C、1932年,山东全省沦陷D、蒋介石下令不准抵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危机吞噬着整个世界。
下列事件与这场危机直接有关的是( )A、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B、1937年中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1942年各国人民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图(局部)。
东北大学迁入关内的原因是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D、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形势所迫【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蹂躏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诗句中“苦难十四年”的起止事件分别是( )A、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B、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胜利C、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胜利D、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在东北地区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人是( )A、马占山B、杨靖宇C、赵尚志D、林彪【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
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 )A、AB、BC、CD、D【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小明在复习《历史与社会》“中国抗日战争”一课时,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
鲁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16课《难忘九一八》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8张PPT-经典通用PPT课件材料
![鲁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16课《难忘九一八》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8张PPT-经典通用PPT课件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1e9eb2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1.png)
第一篇章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寻找历史的足迹……
九一八事变
前置自学
结合视频及课本“九一八事变”一目,思考以下问题:
(1) 报一报:请以“战地小记者”的身份报道下“九一八事变”的相关情况。 (2)说一说:面对事变,蒋介石、东北军、中共及人民的态度如何? (3)谈一谈:你对这段历史的感想?
【温馨提示】 1.时间:5分钟 2.学习方式:先自学后组内小交流展示 3.方法指导:历史事件需要从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去把握,即历史事件实现要素化。 4.反馈方式:班级大展示
展示交流
一、九一八事变
局部侵华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地点
沈阳
策划者Biblioteka 日本简单经过先制造柳条湖事件,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结果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
制造
进攻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中华民族
炮轰
国民党
人民
中共
九一八事变 东北沦陷 进攻华北
局部侵华
当局
不抵抗
东北军 联共抗日
围剿红军
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
×
√
√
第二篇章 聚焦当下 立足现实
84年过去了……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镜头一:参拜靖国神社
镜头二:篡改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
镜头三:钓鱼岛问题
“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让中 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胡锦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必须铭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古为镜。” ——习近平
第三篇章 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圆梦未来……
安倍,我想对你说……
第16课《抗日战争》ppt课件全面版
![第16课《抗日战争》ppt课件全面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c496addd88d0d233d46a6c.png)
补给线滇缅公路。 目的: 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战果:
在对日作战中,解救被围英军7000多人,并 在1945年初击败日军。
2、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1、抗战史实
(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
时间:
1940年下半年
指挥者: 战线:
彭德怀 华北二千多千米
战果:
摧坏敌人据点三千多个
意义:
中国军队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使 得敌人将大量兵力投入“扫荡” ,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 。
三、抗战的胜利
1、抗战史实
(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
(2)远征缅甸(1942——1945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 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 胡锦涛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过,如果让所有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 手牵着手,长度可以从南京到达杭州,延展距离约两百英里长 。他们身上的血共重一千两百吨。尸体可装满两千五百节火车 车厢。如果把这些人一个个叠起来,将达到七十四层高。
推荐书籍
张纯如《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1937年浩劫》 《东史郎战地日记》
(3)战果: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毛泽东《论持久战》
必要性:
1、敌强我弱 2、有效地积聚、发展人民群众的 抗日力量
可能性:
1、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 2、广大农村是自然经济,生存能力强 3、有利的地形,人民的支持
历史《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历史《难忘九一八》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b235b1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4.png)
历史《难忘九一八》说课稿历史《难忘九一八》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难忘九一八》,设计课时为一课时,对象为八年级学生。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板块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第一版块:说教材1、教材内容、地位《难忘九一八》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
课文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
从整个近代史来看,这课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国共两党正在打内战,仍属土地革命时期;***面对日本入侵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内部发生分裂,导致西安事变最终爆发,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会为整个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⑴、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⑵、方法与过程:A、通过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B、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C、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使学生认识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B、通过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重点与难点及落实方案(1)九一八事变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方案:通过材料提炼信息以及学生复述,回答相关问题,完成相关目标。
精选2019-2020年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 难忘九一八习题精选第二篇
![精选2019-2020年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 难忘九一八习题精选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568962ed630b1c58eeb508.png)
精选2019-2020年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难忘九一八习题精选第二篇第1题【单选题】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本交涉,听候中央处理”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李良城同学观看了右图的影片后,给同学们讲解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
其中正确的是( )①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③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④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B、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各界民众的态度是( )A、漠不关心B、掀起抗日救亡运动C、屈膝投降D、甘当亡国奴【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
”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而是共产党C、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D、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蕾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是小明在探究某两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
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日美关系B、中美关系C、中日关系D、英美关系【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是第一手史料。
初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db8e820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f.png)
5、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如果让你给日本政府写一封 信,你想写些什么内容?
杀”片段,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圈点获得的信息。 交流信息: 展示图片:日本人年历史教科书----南京大暑杀是 20 世纪最大的谎言;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对以上两则材料你怎样理解?你有什么感想?你将通过什么方式驳 斥日本的观点?(除了影像资料,还有日本老兵日记,外国记者报道, 南京大屠杀遗骸,幸存者的口述等,随堂展示) 活动三:学史明志,情感升华 1、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如果让你给日本政府写一封信,你想写 些什么内容? 2、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有什么收获? 3、滚轴图片,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激发学生树立反对战争、 热爱和平的信念。
对应课标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 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 暴的侵略本质。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 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九一八;专题二: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专题三:血肉筑长城; 本单元的重点: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难 点:西安事变;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 屠杀的史实;中共七大的召开。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抗日战争》练习题
![《抗日战争》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e734592b160b4e767fcfc8.png)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难忘九一八1.“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侯,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这首凄怆的歌曲唱出了中国人民对日寇的无比痛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歌中的“家乡”在( )A.东北B.华北C.西南D.西北2. “‘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这首歌谣控诉了蒋介石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
与该歌谣创作背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百团大战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3.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
”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阴谋夺权 B.炫耀武力 C.投靠日本 D.逼蒋抗日4.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题正确答案是 (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5.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柳条湖事件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6.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战胜一个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全民族团结抗战是胜利的保障。
为了团结抗战,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参加了谈判,他此行取得了什么成果( )A.联合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B.谴责张学良、杨虎城,释放了蒋介石C.孤立蒋介石,联合张学良、杨虎城抗日D.联蒋抗日,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7.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8.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 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C 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序幕D 百团大战提高了国民党军队的威望9.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情真意切。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提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a9a75cb172ded630b1cb67b.png)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目标: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一、结合提纲,熟悉本单元中考知识点:(一)第14课难忘九一八1、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时间、地点、基本过程(了解)、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的态度、结果、影响。
2、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抵抗日军侵略。
等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阅读课本71页《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回答:①密电是在哪一事件发生后所发?②反映了蒋介石的什么政策?①结果如何?4、课本70页歌曲《松花江上.》反映了事件之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凄凉景象。
西安事变:1、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主张。
2、西安事变(时间、发动者、发动目的、基本过程)。
3、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采取的态度是,出发点是,代表中国共产党到西安调停的人物是,最后结局是。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影响?(二)、第15课血染卢沟桥1、卢沟事变的基本过程:年月日,日军在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要求进入搜查,遭拒后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还击,史称“”或“”。
2、七七事变发生后,二十九军副军长、一三二师师长等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先后为国捐躯。
3、七七事变的影响:4、七七事变发生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战线,开始领导,工农红军改编为、。
(三)、第16课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二战最终结束的标志是。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①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②中共的正确领导③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浴血奋战④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互相配合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日本的沉痛打击二、巩固背诵三、生生互相检查四、当堂检测1、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具有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鲁教版7年级上 第16课 难忘九一八
![鲁教版7年级上 第16课 难忘九一八](https://img.taocdn.com/s3/m/99852d5ff01dc281e53af06e.png)
背景
共产党:
1935年8月,在 途中要求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
国民党: 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 的反动政策,围剿红军 (蒋的主要目标)。
张
杨 虎
学
良
城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
出发点: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放蒋的目的: 争取一切抵抗日本的侵略。 结果: 蒋介石被迫接受
5、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
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 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D)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弊 D.抗日救亡
6、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
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 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 素材有( C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1931年
国民党的态度 共产党的态度 东北人民的态度
九一八事变
影响(作用):中国人 民的 抗战开始了。
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 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①主要是为给发动侵略战争制造借口, ②其次柳条湖距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 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军事上迅速对 这两个战略要地发动进攻。
9.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D) A.投靠共产党 B.打回东北去 C.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 D.逼蒋抗日
10.国共两党达成一致抗日的共
识是在(B ) 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百团大战后 D.中共七大后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押 后,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 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 报仇雪恨!”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 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 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请回答: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 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要支持?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1-24)复习提纲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1-24)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2591f8251e79b896802264f.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开始走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1840年6月,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在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中俄《瑷珲条约》(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割占中国领土最多;《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万平方千米)。
2、为了反抗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抗击列强的侵略。
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1862年9月,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华尔。
第3课收复新疆1、1865年阿古柏在英俄两国的支持下侵占新疆。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歌颂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伟大功绩。
李鸿章强调东南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左宗棠则力主收复新疆,主张海防塞防并重。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率清军分三路挺进新疆,并于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四:
材料一中的“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哪一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为了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什么行动?
结合材料二,说出1927年4月以后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国共关系的变化使得日本趁虚而入,结合材料三说出日本制造了哪一侵华事变?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
【答案】:
【解析】:
阅读材料一,面对日军侵略中国,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带来什么后果?材料二中1938年张伯伦挥舞着的文件的签订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读材料三,写出中国战场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抗战,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一例。材料四再现了盟军采取什么军事行动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二战后,欧洲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了材料五中“再也不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采取这一方式对欧洲各国发展有何意义?
基于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至少两点)
【答案】:无
【解析】:
近现代日本曲折发展的历史,给我们很多反思,指导我们前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国追梦】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一场严重危机,是一次改革改变了日本的命运,请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影响?
【军国迷梦】改革后,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它曾经两次独立侵华,请写出这两次侵略战争的名称。请说出二战中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
【解析】:
黄海激战是哪场战争中的主要战役?用一句话总结《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借口是什么?从上表可看出日本在八国联军侵华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中华民族的14年抗战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写出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的确切日期。李克强总理认为当今中日关系症结的根源在哪里?
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列举中国民众万众一心抗战的事例。
《新华日报》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表这篇社论的?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制造钓鱼岛争端、参
拜靖国神社等失去良知的事情,你想对日本当局说些什么?
【答案】:
【解析】: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
【解析】:
2017年,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将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八年抗战”一律更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是( )
材料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临终遗言
材料二:1927年4月清晨,上海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然后,蒋介石的反动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三百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毁,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日本侵略军有预谋的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
【解析】:
简述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结果和历史意义。
【答案】:
【解析】:
全国性的抗战始于九一八事变。
【答案】:
【解析】: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
简图中的E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
表明日本局部侵华战争开始,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的是哪一年?列举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战役(各一例)。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
【解析】: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
【答案】:
【解析】:
上海商务印书馆以出版新式教科书而享誉近代.1933年该馆出版了新的历史教科书,书名冠以“复兴”二字,寓意相当深刻.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答案】: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答案】:
【解析】: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这就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陕北会师
D、西安事变
【答案】:
【解析】:
如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难忘九一八鲁教版知识点练习三十一
下列选项与右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两湖战场北伐铁军称号”
B、“东北柳条湖局部抗战”
C、“宛平卢沟桥全国性抗战”
D、“刘邓大军大别山战略反攻”
【答案】:
【解析】:
下图是教育部司局函件的标题,其中“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二战后,日本右翼分子为什么一直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大国崛起】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当今,日本已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力量,世界格局逐步形成了什么局面?
【反思前行】根据日本近现代曲折发展的历史,进行反思?
【答案】:
【解析】:
看图回答:
答出简图中A,B,C,D,E代表的事件?
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誓死抗争】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伟大胜利】材料四:1945年8月21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
材料四中的图一人物在1936年发动了哪一事件?这件事的解决对当时改善国共关系起到什么作用?
说出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史实与图四之间的关系?
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答案】:无
【解析】: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揭穿谎言】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