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设计原则与沥青加铺层设计(9-1)
沥青混凝土道路改建工程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道路改建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37a0e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3.png)
沥青混凝土道路改建工程施工方案一、原道路路面拆除工程1、拆除旧路1.1放线:根据施工图纸,放出拟开挖部分中线、边线;经监理工程师验线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1.2拆除道路面层及道路基层:1)施工工序:施工准备→定位放线→高程测量→切割边线(沥青面层处)→油锤破碎沥青砼路面→挖掘机集碴装车→外运到指定地点→开挖道路基层→装车外运指定地点→验收。
2)拆除沥青砼路面的主要施工方法根据设计图表定出各路线中桩的道路边缘具体位置,以便定出道路轮廓,在测量放样时以明显标志标识。
道路中线、边线及标高复测,均用测量复核记录表做好记录,并送监理工程师认可。
沥青砼路面拆除前,对线路中线和高程进行复测,放出道路中线,并做好标记标明其轮廓。
在轮廓线处利用路面切割机切割线,防止油锤作业时影响不开挖部分。
采用油锤破碎沥青砼路面,挖掘机集碴装车外运,运到指定地址,面层撤除后,再撤除下层,挖掘机开挖并装车外运。
在撤除沥青砼路眼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形,人工开挖探坑,对设想图中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和其他结构的保护,一旦发现,要实时上报并保护好现场。
1.3撤除人行道:施工准备→定位放线→人工拆除人行道块料→清理成堆→拆除人行道基层(人工配合机械)→人工配合机械装车→外运至指定地点→路基整平清理→验收。
人工拆除人行道块料面材,采用小推车集中堆放到业主方指定地点(或材料堆放点);待恢复面层时二次运回使用。
1.4撤除路缘石的主要施工办法:路缘石的拆除人工拆除,把拆除的旧料倒运到空闲场地,根据图纸的要求,把拆除的旧沿石破碎后,装车外运。
拆除路缘石之前,查看现场情况,拆除时注意旁边的树木、绿化带、管线等,发现问题及时回报,上报相关部门。
1.5渣土外运的施工方案:沥青混凝土道路改建工程施工方案1)土方运输的主要工具为全封闭自卸式汽车。
2)土方运输要根据土方开挖量和土方运距调整汽车数量,使汽车数量与挖掘机数量相配合,实现土方的机器化综合施工。
3)根据现场情形公道安排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6d3e3ce2bd960590c67797.png)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设计摘要本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sign of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add the asphalt overlay of structural.Key words: municipal roads; asphalt overlay; structural design中图分类号:U416.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目前广东省大部分城市现有的市政道路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沥青路面仅占很小一部分。
一线城市如广州、深圳等沥青路面覆盖率相对较高,二三线城市还是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
早期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行车噪音大,而沥青路面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振动小,噪音小,城市形象美观。
在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方法被广泛采纳。
本文结合珠海市柠溪路、紫荆路、翠香路道路改造工程,阐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的结构设计。
一工程概况柠溪路、紫荆路、翠香路道路改造工程位于珠海市城区香洲区,柠溪路、紫荆路是连接香州片区与前山片区的城市主干道。
柠溪路南起翠微西路,北至人民路/紫荆路,途经富柠街、吉柠路、双竹街、兴业路,全长2630米,改造后宽42米,双向六车道;紫荆路南起人民路/柠溪路,北至梅华东路,途经桃园路、银桦路、银香路、运通路、翠香路、兴华路、沿河东路,全长1688米,改造后宽40米,双向六车道。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两座立交、一个地下停车场、九座人行地道、机动车道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等。
本工程在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中位于1—4区,本工程所在区域冬夏季节交替明显,终年气温较高,偶有阵寒,但冬无严寒,夏不酷热,年日温差较小,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22.4℃。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改造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改造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7b594f804d2b160b4ec061.png)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改造设计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
近年来,我国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有的虽未达到设计年限,但由于交通量据增,重载、超载或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而使路面损坏、使用性能下降。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舒适性差,行车速度缓慢的现状急待解决,然而至今仍没有成熟而有效的改造设计理论与实践经验。
本文结合安徽省合宁(合肥一南京)高速公路改建工程,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以及经过破碎和固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工作机理进行初步探索,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加铺层、预防、减缓、反射裂缝、路面结构Abstract: since the 1980 s,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in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s existing cement concrete road surface,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close to or more than design fixed number of year, though some did not reach the design fixed number of year, but due to traffic according to increase, an overloaded, overload or establish plan, construction and other reasons, and make the pavement, use performance down under.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riving comfort is po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low speed presses for solution, but still not mature and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design theory and practice experience. Combining with the anhui province and better (hefei a nanjing) highway re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the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of asphalt overlay structures set plan, and after a broken and fixed old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in the working mechanisms of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to a view to play a valuable role.Keywords: overlay, prevention, slow, and reflection crack, pavement structure目前,各国加铺层的设计方法差异较大,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有力法,理论法、经验法和半理论半经验法设计法。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篇)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41556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5.png)
第1篇一、总则1.1 为确保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提高公路使用寿命,保障交通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公路沥青路面施工。
1.3 沥青路面施工应遵循“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二、施工准备2.1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工程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2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规模、工期要求,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材料及人员。
2.3 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要求,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三、施工工艺3.1 沥青路面施工分为基层、底基层、面层三个层次。
3.2 基层施工:(1)基层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备良好的级配、强度、稳定性等性能。
(2)基层施工前,应做好路基压实、排水、防护等工作。
(3)基层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拌和、摊铺、碾压等工艺。
3.3 底基层施工:(1)底基层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备良好的级配、强度、稳定性等性能。
(2)底基层施工前,应做好基层压实、排水、防护等工作。
(3)底基层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拌和、摊铺、碾压等工艺。
3.4 面层施工:(1)面层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备良好的级配、强度、稳定性、抗滑性能等性能。
(2)面层施工前,应做好基层、底基层压实、排水、防护等工作。
(3)面层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拌和、摊铺、碾压等工艺。
四、施工质量控制4.1 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施工质量。
4.2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
4.3 施工单位应加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
4.4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安全与环保5.1 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5.2 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废水等对环境造成污染。
5.3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的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管理。
六、施工进度与组织6.1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规模、工期要求,合理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简述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施工
![简述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7528ea4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62.png)
简述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施工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的改建和扩建工程越来越多,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路面修复技术。
它具有工期短、对交通影响小、修复后路面服务性能好等优点,国内有相当多的公路采用了此类改造方案。
关键词:路面施工沥青反射裂缝力学分析1反射裂缝力学分析1.1对称荷载作用下,当加铺层的厚度小于17cm时,裂缝尖端处于受压状态。
应力强度因子ki=0,kii=0,旧水泥路面中的裂缝属于闭合型裂缝。
而当加铺层厚度超过17cm后,裂缝尖端处于受拉状态,此时属于张开型裂缝。
1.2随着加铺层厚度的增加,裂缝尖端应变能密度呈减小趋势。
这表明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增加沥青混凝土层加铺层厚度有利于降低面层底部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程度。
但面层厚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减小的程度趋于缓慢。
1.3胎压对加铺层断裂性能的影响非常显著,说明重载车辆对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破坏情况严重。
1.4格栅模量对加铺层开裂性能的影响较显著。
随着格栅模量的增加,裂缝尖端应变能密度值不断减小;当格栅模量超过2000mpa后,继续增加格栅模量,裂缝尖端应变能密度的减小速度逐渐变慢。
1.5沥青稳定碎石模量对加铺层的抗裂性能有重要影响,计算表明,当沥青稳定碎石模量在800~1000mpa时,裂缝尖端的水平应力和应变能密度较小。
由此可见,在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时,应选用密级配,提高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对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止有重要作用。
2施工材料要求2.1沥青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其质量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2.2集料2.2.1粗集料粗集料必须使用坚韧、粗糙、有棱角的优质石料,必须严格限制集料中的扁平颗粒含量,所使用碎石应采用捶击式或锥式碎石机破碎,不得使用颚板式轧石机破碎。
2.2.2细集料细集料在整个集料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为了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要求细集料具有良好的棱角性和嵌挤性能。
浅谈改建公路中利用原有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浅谈改建公路中利用原有工程的设计和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ab7a0559a0116c175e0e4871.png)
浅谈改建公路中利用原有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公路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其在使用中要承受很大的荷载,因此,经常会出现公路破损的问题。
文章简述改建公路中合理、充分利用原有路基、路面及桥涵的设计和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标签:旧路改建;利用;设计;施工1 路线设计在线路设计时,尽量满足平、纵、横指标的要求,又要充分的利用原有公路。
(1)路线经过空地(指路边无构造物)及旧桥时,一侧加宽。
(2)路线经过地在原有路面上只需加铺沥青面层时,宜两侧加宽。
(3)路线经过村镇时,一是若路中线在两边构造物中间,不拆除构造物,能满足横向要求时,则两侧加宽;二是若原有路两边的构造物间距不满足横向要求时,一侧加宽、且要从经济角度考虑从哪一侧加宽造价低。
(4)路线经过原有公路一侧有构筑物的地段时,应在没有构筑物的一侧加宽。
(5)路线纵面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利用旧路面。
总之,要选定在原有公路的哪侧加宽、两侧加宽及确定填挖高度的大小,都要看对工程是否有利,是否满足技术要求且经济,当然,也要满足水文、地质对公路的要求,考虑冰冻作用、收缩与膨胀及其他特性对路面的破坏。
2 路基2.1 路基设计(1)根据路线纵断面设计确定的填挖高度,结合沿线水文、地质资料、原有路基边坡的稳定情况,对路基主体工程设计,确定合理、经济的边坡坡度及路基横断面形状。
(2)根据沿线地面水流、地下水埋藏情况,在充分利用原有排水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沿线排水系统的总体布置,以及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构物的设计。
(3)路基防护和加固设计,包括坡面防护、冲刷防护与支挡建筑物的布设与计算。
由于历史形成原因,水流设计如水渠、排沟和公路相连,公路网和水利网相互交错,若利用原有公路可能会损坏水利设计、占去水渠或排沟的一部分,再就是沿溪线,也可能会出现压缩河床,对公路带来不利的因素。
(4)路基工程其他设施的设计,包括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等的布设与计算,在考虑取土坑时,应选择在无经济林处,在确定弃土堆时,应把土弃放在无经济林处,并考虑弃土造田。
沥青面层的施工方案
![沥青面层的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dedab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4.png)
沥青面层的施工方案
在道路建设中,沥青面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本文将介绍沥青面层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等内容。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沥青面层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道路基层应该平整、牢固,无裂缝和坑洼。
•清理基层表面的杂物和积水。
•检查地面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在适宜的条件下施工。
•配备好必要的施工机械和人员。
2. 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之一,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沥青的种类和含量。
•骨料的种类、粒径和配合比例。
•沥青混凝土的级配设计。
3. 施工工艺
沥青面层的施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预喷底涂:在基层表面喷涂底涂,提高基层与沥青层的附着力。
•沥青摊铺:使用摊铺机将预热的沥青混凝土铺设在基层上。
•复合路面处理:根据需要,在沥青面层表面进行碾压、压实等处理。
•沥青面层封闭:在沥青面层表面喷涂封闭层,提高路面的防水性和抗老化性能。
4. 施工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沥青面层施工质量,需要进行以下质量控制工作:
•定期检查沥青的温度和粘度。
•控制摊铺速度和厚度,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均匀性。
•对沥青面层进行密实性和平整度检测。
•定期对已施工完成的沥青面层进行检测和维护。
通过以上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保证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沥青混凝土道路旧路改造设计技术分析
![沥青混凝土道路旧路改造设计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06db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4.png)
沥青混凝土道路旧路改造设计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1-06-30T11:55:58.420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5期作者:周志[导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开发工程项目日渐增多,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周志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 430015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开发工程项目日渐增多,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市政道路在城市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然而在具体施工中众多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造成工艺要求没有达到预期标准,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为有效延长市政道路的实际使用年限,应对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加以深入研究。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旧路改造;技术要点;引言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不是单一部门的工作职责,各部门从各生产施工环节都应做到质量控制,根据自身工作职能,从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原材料选取、进场及配合比设计、拌和、施工等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相互衔接,统一协调。
1设计原则(1)根据道路病害成因和实际工程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形式。
对表面病害为主的道路采用浅层处理方式,并对由基层强度不足引起的病害采用深层病害处理方式。
(2)在全面调查和局部调查的基础上,将原路面的破损状态、弯沉值、破损原因划分为一个路段,采用相应的修补对策。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措施应满足《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的沥青路面养护对策。
(3)在道路强度保证的前提下,尽量利用旧路,减少总体工程量,降低工程投资。
(4)在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提高道路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工程量和造价。
在工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沥青路面镜刨、挖除的旧料应再生利用。
2路面病害分析2.1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沥青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路面裂缝是经常发生的裂缝问题,通常被分为横向和纵向裂缝2种不同裂缝形式。
若是沥青里面产生裂缝,在降雨后,雨水便会渗入其中,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腐蚀的情况。
沥青面层施工方案..
![沥青面层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bfa92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8.png)
1、施工招标文件及其补遗文件;2、工程设计图;3、招标文件规定的相关施工技术规范及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我单位拥有的机械设备状况、技术力量、施工能力、现场实际情况和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⑴遵照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现场实际情况、我单位实际情况和业主要求;⑵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时,严格按设计标准、现行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办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⑶统筹规划、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均衡生产和工序衔接,做到紧张有序,确保工程质量;应用科学的计划方法制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落实季节性施工的措施,确保在工程工期内连续施工,尽量缩短工期;⑷采用项目法施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的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方法、资金和信息,力求安全、文明、高效,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佳组合;⑸遵循 IS09002 质量标准和由此编制的质量体系文件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坚持文明施工、重诚守信,确保工程安全质量事故率为0 ;⑹采用成熟、科学、先进、高效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作业水平;并结合历年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力求使施工组织达到合理性、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的完整统一。
青阳路位于昆山市区,道路呈南北走,起点为青阳大桥南侧伸缩缝,起点桩号K0+336.635,终点为庆丰路行车到边线,终点桩号K4+455.993,路线施工全长4. 12km。
设计标准:本工程道路规划等级为城市主干道,采用的技术标准与图纸规范一致。
4cm SUP-13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PC-3 中裂乳化沥青粘层油+8cm SUP-25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cm AC-5 砂粒式沥青应力吸收层昆山市青阳路改建工程路面沥青面层混合料材料要求:1、上面层沥青砼 SUP-13SBS、下面层沥青砼 SUP-25(1)、沥青根据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区,本工程所在地苏州的气候分区属I-D 区,为提高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沥青采用优质 SBS 改性沥青,基质沥青采用 A 级 70 号石油沥青,改性剂采用 SBS,质量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下称《沥青施工规范》),下面层选用 A 级 70 号石油沥青,质量技术要求具体如下表:指标单位技术要求针入度(25℃, 5s,100g ) 最小 0.1mm 40-60针入度指数 PI 0 延度5℃, 5cm/min 最小 cm 20软化点 T 最小℃ 60R&B动力粘度 135℃最大 Pa.s 3闪点最小℃ 230溶解度最小 % 99 离析,软化点差最大℃ 2.5弹性恢复 25 ℃最小 % 75质量损失最大% ±1.0 RTFOT 试验后针入度比25℃最小 % 65延度5℃, 5cm/min 最小 cm 15 基质沥青用 A 级 70 号石油沥青,质量要求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4.2.1—2”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规定,质量技术要求具体如下表:指标单指标值试验方法针入度(25℃,5s,100g) 0. 60~80 T 0604 针入度指数PI - 1.5~+1.0 T 0604软化点(R&B) ℃ 46 T 060660℃动力粘度Pa 180 T 062010℃延度 c 15 T 060515℃延度 c 100 T 0605(2)、粗集料上面层粗集料采用辉绿岩,下面层粗集料采用石灰岩,粗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或者施工单位自行加工。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e71685cc22bcd126ff0c12.png)
路 面 进行 维修 或 改 建 已是 必 然 。 本 文 结 合 高 速 公 路 的 路 况 特
点, 探讨 了沥青加铺层 的厚 度和加铺 层材料 的设计 方法。为以
后 水 泥 混 凝 土路 面 的 维修 和 改 建 方 案 的 设 计 、 策提 供 一 些 有 决
益 的 经验 和借 鉴 。
2O 。
面、 彻底的维修处治以提高 路面结构 强度 。同时 为改善行 车舒 适性进行 沥青加铺层罩 面设 计 , 其沥青加铺 层应具 有 良好 的抗
反射 裂缝 的能 力 。 三 、 铺 层 厚 度 计 算 方 法 加
S MA 沥 青 混 合 料 的特 点 :
嵌挤 的骨架——高温稳定性好 , 车辙 能力强 ; 抗
目前 , 面 层 主要 采 用 最 大 公 称 尺 寸 为 1mm、 3 m 的 混 上 6 1m
合料 , 为了保证路 面的均匀性 和便 于施工控制 , 趋向于采用最 大
公 称 尺 寸 为 1 mm 的 沥 青 混 合 料 。混 合 料 级 配 类 型 主 要 有 3
A S C、MA、 R—AC等 。 A
铺层结构设计 , 主要包 括加铺层厚度及加铺层材料 的设计 , 中 其 加铺层厚度 主要 由行车荷 载和防止 反射裂缝 两个 因素控 制 , 加 铺层材料 主要 由当地 的气候 、 交通、 经济条件决定。
二 、 计 原 则 设
1 依 据 《 路 沥 青路 面设 计 规 范 》J G D O 20 ) 相关 . 公 (T 5 一 0 6 及 规范 , 据改造段的功能 、 用要求及所处地区的气候、 文 、 根 使 水 土
粗集料用量多一 一 表粗糙抗滑 、 车安全 ; 路 行 空 隙率 较 小 — — 抗 水 害 、 老化 ; 耐
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层设计
![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fb3ab701f69e31423294c6.png)
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层设计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随着使用年限增长交通量增加等原因渐渐产生破坏,需对原有路面进行适当修复和改造,从经济、通行方便、合理的角度考虑,在原有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文结合省道S272 线莲洲至井岸段路面大修工程,阐述了旧水泥路面病害的原因及旧路加铺改造方案。
关键词:旧路加铺,旧水泥路面,沥青面层一、工程概况现状省道S272 线莲洲至井岸段路面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建设初期路面采用水泥砼路面结构,此后个别路段经过维修改造和改建,改建后的路面也均采用水泥砼路面,经过改建后的路面厚度等各指标与建设初期变化不大。
现状道路经多年运营,存在多种病害。
该段路面的破坏形式有纵横裂缝、破碎板、板角断裂、坑洞、板边损坏、脱空等破坏。
其中主要破坏以纵横裂缝、破碎板为主,局部路段断角和板板破碎等病害亦较严重,但多数路段病害类型相对集中,坑洞和填料缺失、错台、麻面等病害均较少。
二、对旧水泥混凝土道路现状调查与评价(1)旧水泥混凝土道路状况评价标准水泥路面破损状况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H20-2007)规定,采用路面状况指数(PCI)和断板率(DBL)进行评价,路面状况指数由水泥路面的病害类型、轻重程度和出现的范围或密度计算得出,断板率则由交叉裂缝、角隅断裂、纵横斜向裂缝的破损率计算而得。
水泥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标准见下表:三、路面病害原因分析(1)交通量很大,特别是重车较多,主车道较超车道病害多;(2)现状道路运营多年,沉降差异累积导致了部分路面纵向不均匀的沉降和水泥混凝土板块的连续纵向裂缝和碎板;(3)横向的裂缝和碎板分布较广,尤其是纵向裂缝是道路不均匀沉降导致路基产生少量侧向推移,致板底沉降不均,产生裂缝,在多年运营过程中,纵向裂缝逐步开展,有的发展成网状或多块状的碎板。
(4)部分水泥混凝土碎板挖出后发现基层并未发生破坏,可能的原因是水泥混凝土板抗疲劳性能不足;(5)水泥混凝土板块的中度和重度网裂是由于土基或基层强度不足以及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产生的疲劳开裂共同造成的;(6)板角断裂大部分是因为水分沿板间接缝渗入基层,滞留在基层顶面的水分在车辆荷载重复作用下,导致基层冲刷后,板角脱空而断裂;(7)板块脱空主要是由于接缝损坏渗水或基层成形差,水因挤压而掏刷基层和底基层细料,引起基层下沉而板底脱空;四、旧水泥路面处理方案1、既有道路路面病害的处理① 纵、横缝病害处理(缝宽大于5mm)水泥混凝土出现纵、横向裂缝,主要原因是板下基层或路基强度不足或沉陷而造成。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0bcad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7.png)
昆明经开区北入口道路改扩建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日期: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1)1.3沥青混合料 (2)1.4路面结构设计 (3)第二章编制依据 (4)第三章施工准备、总体规划和作业段划分 (4)3.1施工准备工作: (4)3.2作业段划分: (5)第四章施工方案 (5)4.1试验段落 (5)4.2主要施工工艺: (6)4.2.1混合料的拌和 (6)4.2.2混合料的运输 (7)4.2.3混合料的摊铺 (7)4.2.4混合料的压实 (9)4.2.5接缝的处理 (9)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1)5.1施工进度安排: (11)5.2确保工期的措施: (12)第六章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12)6.1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12)6.2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 (14)6.3确保环境保护的措施: (15)第七章雨季、冬季施工措施 (15)7.1雨季施工措施: (15)7.2冬季施工措施 (16)第八章劳动力、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9)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2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沥青路面不仅要考虑耐久性, 而且要考虑抗车辙、抗裂、抗滑和防水渗等要求, 路面用沥青、碎石、砂、矿粉等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行业规范的技术要求。
(1)沥青上、下面层沥青采用优质道路石油沥青, 沥青标号为A级70号, 其各项指标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的表8.1.7-1“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2)粗集料粗集料的粒径规格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表8.1.7-7中的要求。
上面层选用玄武岩, 软石含量不大于3%, 中、下面层选用石灰岩, 软石含量不大于5%, 其各项指标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的表8.1.7-6中城市主干路粗集料的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改造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改造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5306f9f90f76c661371a95.png)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改造设计探讨摘要:加铺沥青面层是修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善其路用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针对性的提出了沥青层加铺改造的设计方案,为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改造设计abstract: add paving asphalt road surface is repair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in the wa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ffective method, combining with the project examples, pointed proposed asphalt layer that add a store of transformation, a design schem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imilar project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keywords: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the asphalt concrete overlay; transformation design中图分类号: u416.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行车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不断作用,其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变。
当路面的结构状况或表面功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需采取措施以恢复或提高其使用性能。
在旧混凝土路面上铺设加铺层,是一项充分利用旧路面剩余强度,可以较长时间内恢复或提高路面使用性能的有效技术措施。
混凝土路面加铺常用的有三种方式,分离式混凝土加铺层、结合式混凝土加铺层及沥青加铺层。
由于沥青路面具有平整度高,行车舒适、噪音小、施工方便、对交通影响小等优点,在城市混凝土路面加铺改建中应用最广。
一、常见病害分析及处理对策1、反射裂缝以往习惯所称的反射裂缝是由下卧层的不连续引起的。
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加铺层路面结构分析与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加铺层路面结构分析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f028ccbb4cf7ec4afed0c9.png)
加 , 化交 通 严 重 . 车辆 荷 载作 用 下 , 面反 复 承 渠 在 路
受车辆荷载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的综合作用 , 这不 仅要求道路交叉 口路面有 良好的抗 剪切 、 冲击及 抗 抗弯拉能力 , 而且要求有足够 的摩阻力. 因此 , 只有
处 位 置 特 点 不 一 样 , 功 能 也 不 一 样 . 其 为此 , 建
交 通组 织 的影 响 , 交 道 路 的 各种 车 辆 和 行人 都 要 相
在 交叉 口处 汇集 、 过 , 通 同时交 叉 口也成 为各 种 车辆 频 繁刹 车 、 动 和 转 向 的 地 方 , 且 随 着 交 通 量 增 起 而
驶等因素, 新加铺的沥青罩面部分路段在 1 2 内 ~ 年 就出现较严重的车辙 , J特别是平面交叉 口位置的
力 , 重影 响行 车质量 和行 车安 全 . 城 市 已有 道 路 严 对
交叉 口调查 研 究 发现 , 生这 些 损 坏 是 由于在 车 辆 产
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要在交叉 口处汇集 、 通过 , 由于
交通管制和交通信号灯的设 置, 交叉 口附近成为各 频 繁 刹 车 、 动 、 向 的过 程 中 , 车 轮水 平 荷 载 和 起 转 在 种 车辆 经常刹 车停 住和 起动 的地 方 ; 者 , 再 由于 交通 垂直荷载综合作用下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层 内产生的 量 的快 速增长 , 载车辆 的 日益增 多 , 管部 门为提 剪 应 力超过 材 料 的抗 剪 强 度 , 在 车辆 循 环 荷 载 作 重 交 或 高道路交叉 口的通行能力 , 通常又在交叉 口的各路 用 下产 生剪 切 疲 劳导 致 其 剪 切 塑性 变 形 不 断 累积 .
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面层结构设计
![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面层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9a99d3ad51f01dc381f102.png)
O 前言
上海市漕宝路( 闵高架 一外环段 ) 嘉 地面道路 拓宽改造工程是虹桥枢纽配套路 网干路 “ 十三横 九纵 ” 一 , 联 系嘉 金 高 速 、 春 路 、 环 线 以 之 是 中 外 及 至 中环 的主要 地 面通 道 。 漕宝 路 现 状 道路 为 双 向四 车道 规 模 ,采 用 水 泥混凝土路面。根据总体方案 ,漕宝路 ( 闵高 嘉 架 外环线 ) 地面道路拟改建为双向六车道规模 。 与沥 青 路 面相 比 ,水 泥混 凝 土 路 面修 复 相 对 困难。 目 , 前 水泥路面修复养护主要方法有三种 : 加铺 水 泥 混凝 土 面层 、加铺 沥 青 混 凝 土罩 面 和 翻 修 。加 铺 水 泥混 凝 土面 层 的厚 度 一 般要 求 不 小 于 2 m,而且 要求 至 少 2 封 闭交 通 以进 行水 0e 8d的 泥混 凝 土 的养 生 , 种 方案 对交 通 影 响很 大 , 以 这 难 应用于繁忙交通的路段。翻修一般仅适用于旧水 泥混凝土路面破损 已经十分严重 ,无法进行水泥 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加铺 ,或路面标高受到限制 的路 段 。这 种 方法 中旧水 泥 板 的破 碎 、 输 、 运 废弃 均需 要 大量 费 用 , 而且 对 交 通影 响 很 大 。 加 铺 沥 而 青混凝 土 , 即所谓 的“ 白改黑 ” 加铺 改造 , 造价较 低, 施工方便 , 对交通影响小 , 同时有效地改善 了 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行车条件 ,是 国内外经 常采 用 的重 交 通水 泥 路 面修 复 措施 。 旧水 泥 混凝 土路 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是 旧水泥路修复改造 的一 种重要形式 , 这种 “ 白改黑 ” 工程在各省市得到 了
这种裂缝 常称之为反射裂缝 。由于环境 因素( 包括 雨水 、 氧化等) 和旧水泥混凝 土板块 间的热胀 冷缩
(JTGD50-2017)最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50-2017)最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173b59e4a7302768f993912.png)
.
5.5 沥青混合料类材料 5.5.1~5.5.4 为一般规定 5.5.5 季节性冰冻地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表面层沥青低温性能
应满足下列指标要求: 1.连续10年最低气温平均值作为路面低温设计温度,低温 设计温度提高10℃的试验条件下,弯曲梁流变(BBR) 试验蠕变劲度St≤300MPa,蠕变曲线斜率m ≤0.3
3.0.2 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表3.0.2 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年)
四级公路 70 0.52
3.0.3 设计轴重100kN,单轴,双轮组(与老规范同),技术参数 表3.0.3 设计轴载的参数
.
3.0.4 设计交通荷载等级 表3.0.4 设计交通荷载等级
△累计轴重为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2类~11类车) △增加了“极重”等级,≥50×106辆,分为 五级(老规范四级)
Rgl
0.3l5g Ne51.16
1.38
g Ra1.6l2g Tdlg g2.76
沥青混合料贯入强度表示沥青混合料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旨在控制路面车辙。交通部“沥青路面荷载标准”项目, 研究了贯入强度和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的关系模型。
.
5.5.10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技术要求: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 定度,冻融劈裂试验残留稳定度。 表5.5.10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技术要求
6.1.2 路面结构组合方案拟定后,应按附录B方法进行路面结构 验算,再结合工程经验和经济分析确定。
.
6.2 设计指标 6.2.1 多指标(五个)设计,放弃了多年用的表面弯沉指标。 表6.2.1列出来不同结合组合路面的设计指标
表6.2.1 不同结构组合路面的设计指标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改造设计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改造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ec094602d276a201292ea3.png)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改造设计摘要: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实用的、高效的路面修复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改造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了改造设计方案的对比选择,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改造设计0 引言当前,我国许多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年限已经超过其设计年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对这些路面进行改造修复,确保其使用性能十分必要。
而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具有工期短、交通影响小、投资少等优点。
但是,沥青加铺层使用中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对其改造设计展开探讨十分必要。
1 加铺层结构设计1.1 加铺层结构设计的原则在按规定对旧水泥混凝土面板进行处治的基础上,加铺层结构设计应满足表面抗滑性、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泛油问题,以及延缓和减少反射裂缝等几方面的要求。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的调查和评定1.2.1 路况调查的内容路况调查的内容包括交通及经济调查、路面破损状况调查、路面结构承载力调查、路面的设计、施工和维修调查。
1.2.2 路段的划分划分路段是为每一个路段设计一种适当的改造对策,通常可以采用:①按历史资料和目测调查分段;②根据使用性能测定结果,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段。
1.2.3 旧路面状况评定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时,应对旧路面使用情况采用路面状况指数、脱空值和接缝性能指数等指标进行详细的评定。
1.3 结构损坏的修复设计铺筑加铺层之前,对旧路面可采取的对策和预防性措施列于表1。
1.4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计1.4.1 反射裂缝的成因在外力作用下,新铺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处于复杂的三维应力状态。
旧水泥混凝土面层在接缝或裂缝附近的位移会使接缝或裂缝上方沥青加铺层内出现应力集中,这时,就会在加铺层上产生反射裂缝。
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旧面层板的水平伸缩导致接缝(或裂缝)上方的沥青加铺层内出现较集中的拉应力;由于荷载作用而引起的旧面层板边缘的竖向弯沉则使接缝上方的沥青加铺层经受较大的弯拉应力和剪切应力。
路基路面工程第14章沥青路面的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第14章沥青路面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3d38f3453610661ed9f4f8.png)
层低拉应力
我国沥青路面是设计规范规定沥青面层、半刚性基层、下 基层、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第2 项设计控制指标:
σR= σsp/Ks
路面结构厚度设计方程式与设计参数
路面厚度验算阶段主要考察拟定的路面结构在经受设计使 用期当量标准轴载的反复作用之后,是否满足两项设计指 标的要求:
结构层材料抗弯拉强度
按照试验规程测得,也可采用劈裂试验
计算弯沉和层底拉应力的计算
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双轮隙的路表弯沉时,由于弹 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过程的复杂性,一般均需通过计算机 进行求解。早期在计算机未能遍及时,许多科技工作者通 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多种图解法和表解法以及简化 公式方法。
1、三层路面结构计算弯沉和拉应力的简化计算公式 ld=1000l1F
2、查图法 理论弯沉
aL为理论弯沉,取泊松比μ1= μ1=0.25, μ0=0.35
新建路面厚度设计
1)设计步骤 2)设计示例
路面竣工验收指标
要求在竣工后第一年的不利季节,用标准轴载BZZ-100 轮隙下实测弯沉代表值lr必须小于验收弯沉值la。
(4)测定者吹哨发令指挥汽车缓慢前进,百分表随路面 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移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 速读取初读数L1。汽车仍在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 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约3cm以上)后,吹口哨或挥动 指挥红旗,汽车停止。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次读取终读 数L2。汽车前进的速度宜为5km/h左右。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合理选材 路面各结构层所用的材料,尤其是用量大的基、垫层材料, 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天然材料、加工材料或工业副产品,以 减少运输费用和降低工程造价。同时还要注意吸取和应用 当地路面设计在选择材料方面的成功经验。
沥青路面施工规范
![沥青路面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1064be7a8956bec0875e3a0.png)
第1章总则1.0.1 为贯彻“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使铺筑的沥青路面坚实、平整、稳定、耐久,有良好的抗滑性能,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知县各个等级的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本规范规定了沥青表面自治路面、沥青贯入式路面、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乳化沥青矿石混合料路面及透层、粘层、封层等的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的方法、标准。
对沥青类基层、联结层、整平层也可按本规范相应的规定执行。
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有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沥青面层不得在雨天施工,当施工中遇雨时,应停止施工。
雨季施工时必须切实做好路面排水。
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应有良好的劳动保护。
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配制液体石油沥青的车间严禁烟火。
使用煤沥青的施工人员应防止吸入煤沥青蒸气或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使身体受到损害。
沥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分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特殊地区、特殊工程、特殊材料的沥青路面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
第2章术语、符合、代号术语 2.1.1 石油沥青:由石油经蒸馏、吹氧、调和等工艺加工得到,主要为可溶于二硫化碳的碳氢倾倒化合物的半固体粘稠状物质。
道路石油沥青:符合沥青路面使用技术要求的石油沥青。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供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重交通量道路使用,并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道路石油沥青,简称重交通道路沥青。
煤沥青:由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再经蒸馏加工制成的沥青。
混合沥青:不同标号的石油沥青按一定比例互相掺配,或以煤沥青与石油沥青互相掺配而投篮的沥青。
乳化沥青:石油沥青(或煤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投篮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按乳化沥青的使用方法分为喷洒型(用P表示)及拌和型(用B表示)乳化沥青两大类。
阳离子乳化沥青:用阳离子乳化剂制得的带正电荷(以C表示)的乳化沥青。
阴离子乳化沥青:用阴离子乳化剂投篮的带负电荷(以A表示)的乳化沥青。
浅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
![浅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89e30816fc700abb68fcbb.png)
浅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摘要: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关键的技术问题是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板的处治和反射裂缝的防治。
关键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沥青加铺层, 结构设计abstract: in the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and paving asphalt layer, th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are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isease treatment and reflection crack the board of control.keywords: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asphalt overlay, structure design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层,不仅提高路面承载能力,消除了原有接缝处产生唧泥、断板、脱空等多种病害的不利影响,同时也提高了路面平整度和抗滑能力,改善了路面使用性能,提高了路面服务水平。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关键的技术问题是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板的处治和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治。
本人通过技术前辈取得的经验知识,结合工程实例,谈谈自己对沥青加铺层设计过程的一点粗浅体会。
1 工程概况汕头市梅溪河金凤大桥~西港高架桥工程是汕头重要的过境公路,采用一级公路结合城市快速干道标准,前期工程潮汕至宕石大桥段、东厦至潮汕段已于2007、2010年陆续竣工通车,为实现全线通车的目标,现对本段天山~东厦段实施建设。
本路段长1.8km,其中1.2 km为利用原有水泥路面进行加铺,行车道路面宽2x15.5m。
原水泥路面已建成通车15年,经调查评定,路面损坏状况和接缝传荷能力的分级标准均为优良,无板底脱空。
为改善路面使用性能,提高路面承载能力,本工程项目是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进行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建沥青路面设计
冯德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国外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概述
97规范补强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以弯沉作为控制指标和计算当量土基模量采用的弹性
半空间理论不符。
二. 97规范中所用的弯沉综合系数,主要是针对土基模量
大多在30~100MPa范围之内的新建路面,而在改建设计中当量土基模量大多在100~300之间,因此需要检验。
三.97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不包含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
青层的设计方法,本此规范加入此部分。
97
沥青加铺层设计
功能性加铺层:当使用性能不满足要求时,如平整度、抗滑、车辙、开裂、渗水等
结构性加铺层:即补强设计。
结构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时。
如半刚性基层开裂、沥青层疲劳、路基软化等
沥青路面结构损伤过程
半刚性基层的疲劳损坏是基层由整体性的板体状态向松散状态退
9.1一般规定
¾规范9.1.1改线路段应按新建路面设计。
加宽路面、提高路基、调整纵坡的路段应视具体情况按新建或改建路面设计。
在原有路面上补强时,按改建路面设计。
¾规范9.1.2改建设计前应调查原路历年的年平均双向日交通量、交通组成和轴载谱,交通量增长率,并收集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有关技术资料。
9.1一般规定
¾规范9.1.3调查原路面现状,对路面破损程度进行分段评价,分析路面损坏原因,分段拟定路面改建的工程设计方案。
原路面评价是合理加铺设计的基础
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依赖于检测手段
1、旧路调查的内容与手段
旧路面评价主要内容路面状况和结构承载能力
结构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表观调查结合材料试验——路面破坏、排水条件等表观调查结合路面材料的取芯试验。
网格调查
裂缝调查:方格纸描绘
自动检测设备
自动检测设备
落锤式弯沉仪(FWD)
FWD承载板和传感器位置设定
自动检测设备
自动检测设备
自动检测设备
(1)弹性层状体系
理论(静、动)
(2
(AASHTO FWD数据分析(结构层材料回弹模量
激光端面仪车辙激光测试仪
数字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
抗滑性能激光测试仪
TxDOT Modular Vehicle (TMV)
驾驶与控制室
5传感器车辙仪
激光扫描器
Scanning
Laser 10’
每个横断面有25个测点
10’
数字摄像采集仪Dr. Bugao Xu UT -Austin
自动检测设备
以脉冲的方式发
射电磁波,并根
自动检测设备
路面雷达测试原理及图示
自动检测设备
自动检测设备
自动检测设备
9.1一般规定
¾规范9.1.4 交通量大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城市郊区公路宜选择施工方便、工期短、对交通干扰少的设计方
案。
设计方案应在保证一定使用年限的要求下,尽量减少
原路的开挖工程数量,减少废弃材料。
9.1一般规定
¾规范9.1.5 设计方案应考虑原路面沥青混合料、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再生利用,并结合己有成果和经验,积极慎重地推广再生技术。
目前我国进行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包括现场热再生、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冷拌再生混合料等工艺,并己有试验路和实体工程。
从目前试验结果,沥青针入度大于18(0.01mm)的原有沥青可以进行再生利用,原有沥青混合料掺入比例多为20~30%。
2、路面再生技术简介
路面再生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路面再生技术是道路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20世纪80年代的就地热再生
(Full Depth Reclamation)
复拌再生技术是从路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全深度复拌再生技术是用来对基层进行重建的翻修技术
(Full Depth Reclamation)全深度复拌再生工艺
(Full Depth Reclamation)
(Clod In-Place Recycling)
¾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从冷铣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¾就地冷再生针对的是沥青面层的翻修,它对再生混合料的
(Clod In-Place Recycling)就地冷再生工艺
۞铣刨旧路面至要求深度
(Clod In-Place Recycling)
就地冷再生工艺
۞拌和后的材料从搅拌锅直接卸至铣刨后的旧路面上形
(Clod In-Place Recycling)
就地冷再生设备
۞就地冷再生工艺通常采用列车式的设备来实现,它由
(Clod In-Place Recycling)
就地冷再生设备
۞进一步的发展是将筛分/破碎/搅拌组织在一台机器
(Clod In-Place Recycling)
就地冷再生设备
۞最新的技术是将铣刨、筛分、破碎、搅拌集合于一体
破碎机水平振动筛
冷铣刨传送带
提升机
秤重
双轴搅
拌机
(Clod In-Place Recycling)
(Clod In-Place Recycling)
9.1一般规定
¾规范9.1.6在原路扩宽工程中应采取措施加强新、老路面之间的结合,防止加宽部分与原有路面纵向接缝处产生不均匀沉降。
当原有路面进行加宽设计时,加宽部分沥青面层与原有路面的纵向接缝处,应采取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措施。
同时铺筑路面以前应检查加宽部分路基土的密实度,并视具体情况采取措施,使加宽部分的整体强度与原有路面的整体强度相近,然后再进行补强、全幅加铺沥青层或罩面。
土工格栅
路用纤维
测试点
扩建路面各层平均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