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现代诗三首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SJ)教案14.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SJ)教案14.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四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背诵《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

2.通过朗读,理解诗词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3.体会诗词的意境,感受“月亮”所寄寓的各种内涵。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同沈从文先生一起,挤在茶峒的河边,观看激烈紧张的赛龙舟;跳到河里进行过军民同乐、笑声不绝的人鸭竞赛,过了个愉快热闹的端午节;接着,从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中,我们闻到了半个世纪前京城地区春节时浓浓的喜庆味儿,听到了热烈的鞭炮声。

今天,我们又要穿越时空,跟着三个不同时代的诗人去赏月,过一个独特的中秋节。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1)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

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

世称“张王乐府”他创作的诗歌多为描写农民日常生活、反映民生疾苦之作,对元稹、白居易的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成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导。

(2)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世人合称为“三苏”。

他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散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清新豪健。

代表作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等。

2.文题理解(1)《十五夜望月》: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作者在夜晚赏月时,怅然于家人离散,怀人之情油然而生,作者用这首诗,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达得非常委婉动人。

(2)《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词牌名。

本篇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

作者正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从题序来看,此首词为醉后抒情,怀念兄弟(子由)之作。

中秋节是汉人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有赏月、团圆两个主题。

3.朗读诗词,解决重点字音。

栖.鸦(qī)冷露.(lù)丙辰.(chén)宫阙.(què) 朱阁.(gé) 绮.户(qǐ)婵.娟(chán) 琼.楼玉宇(qióng)三、合作探究(一)赏析《十五夜望月》1.二人小组互读诗歌,正音,划分节奏。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备篇目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备篇目

七年级语文必备篇目(目录)
一、现代文
第1课《春》朱自清(全文)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第2段)
第12课《纪念白求恩》毛泽东(第4段)
二、现代诗
第20课《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三、古文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全文)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全文)
第15课《诫子书》诸葛亮(全文)
第18课《狼》蒲松龄(全文)
四、古诗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课外古诗词诵读(63页)
《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课外古诗词诵读(140页)
《秋词》(其一)刘禹锡《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潼关》谭嗣同
五、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鲁迅《西游记》吴承恩。

七年级现代诗歌

七年级现代诗歌

七年级现代诗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七年级的学生们也开始接触并创作现代诗歌,通过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展现自己独特的视角。

下面是一些七年级学生的现代诗歌作品,让我们一起欣赏和品味。

1. 春天的呼唤春暖花开的季节,大自然唤醒了一切。

对于我,春天是色彩斑斓的,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雷声轰隆,大地被春雨浸润,远处细小的苗子冒出了嫩芽,大树的枝头,新叶摇曳,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了花香。

春天,是生命的奇迹,是大自然的醒来,也是我心中的希望。

2. 夏日的欢歌夏日炎炎,阳光灿烂。

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我感受到了夏日的热情。

沙滩上,海浪拍打着礁石,阳伞下,孩子们笑语盈盈。

水晶般的海水中,游鱼嬉戏,蓝天白云下,鸟儿自由飞翔。

夏天,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是欢乐与自由的象征,让我们尽情地歌唱。

3. 秋天的思绪秋天的风,吹来了凉意。

金黄的稻穗,迎风摇曳,枫叶纷纷扬扬,染红了大地。

大家收获的喜悦弥漫在空气中,晚霞染红天际,美得让人陶醉。

松鼠跳跃在树枝间,捡拾它的宝藏。

秋天,是温馨与思念的季节,是所有美好的拥有,每一滴露珠都充满了它的魔力。

4. 冬日的寒冷冬天的天气寒冷刺骨,大地银装素裹,皑皑白雪覆盖。

棉花般的雪花缓缓飘落,人们都把围巾、手套都拿出来。

玩雪的孩子们滑过雪地,激动地叫喊着,忘记了寒冷。

茶香弥漫,炉火熊熊,我们乘坐的火车行驶在雪的世界里。

冬天,是坚持和温暖的象征,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刻,让我们一起迎接冬天的挑战。

5. 生命的旅程生命的旅程,如同行走在茫茫大海上的船。

有时起伏跌宕,有时风平浪静。

我们感受着快乐和悲伤,感受着温暖和寒冷,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追逐梦想,去征服世界。

就算困难重重,我们依然勇往直前,因为我们相信,每一次努力,都是成长的证明。

生命,是永不停息的旅程,是我们用欢笑和泪水书写的篇章,让我们踏上生命的船,开启精彩的征程。

这些现代诗歌作品展示了七年级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感悟。

2020北京版语文必修二第5课《现代诗三首》(天狗)ppt课件2

2020北京版语文必修二第5课《现代诗三首》(天狗)ppt课件2

戏曲
京剧 Jingju
⊕简 ⊕ 介o图片n··IPniscttruordeucti
山 河 日 月一 总句 成悠 对然
尘 世 间
飞天
敦煌 Dunhuang
⊕简 ⊕ 介图·Instroducti
o片n·Picture
丝绸之路 Sichou Zhilu
⊕简 ⊕ 介o图片n··IPniscttruordeucti
全诗最突出的一个字是什么?

诗歌每句都以“我”开头, 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体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大气; 体现出一种高度的自信;体现出诗 人追求自我的独立。
“我”:可以是诗人抒写的抒情主人公形 象。 “我”的理解:
(1)郭沫若本人,一个思想丰富、 自我意识浓烈的现代人。
(2)包括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所有寻求救 国真理,追求现代知识和文化的中华儿女 们(鲁迅、李大钊、梁启超)
作业
1、结合“生命的律动”这一单元的内容, 自己创作一首现代小诗。可以赞美校园的银 杏树或者日常生活中的花、草、茶等。 2、完成P8一题。 3、摘抄现代新诗中自己喜欢的诗句,不少 于10句,课内课外都可以。 作业都写在作业本上。
转 彩 流描 光形 纳绘 美影 景画
缤 纷
礼乐
礼仪 Liyi
⊕简 ⊕ 介o图片n··IPniscttruordeucti
并且无情地“剥”、“食”、 “吸”、“啮”自己的肉体, 毁灭自己旧的形骸,进而渗 透入自己的精神细胞。天狗 在内在本质上更敏锐、更自 觉地把握自我意识。
பைடு நூலகம்
意象感知
明确“天狗”的象征意义
双重含义。既是一个五四时代追 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大我” (民族与时代新人),又是一个热忱、 坦荡和叛逆的“小我”.

七年级语文现代诗三首

七年级语文现代诗三首
么样的感 情??
诗歌的写作特点:
• 形式: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 • 语言: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 • 意境: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 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
1、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 因是什么?
康桥的景物
轻轻挥别云彩 金柳 水草 浮藻
呼 应
夏虫 悄悄的走
星辉
2、诗中共描写了 几幅画面?分别是 哪几幅?
5、撑篙漫溯寻梦图 1、挥手作别云彩图 6、黄昏夏虫沉默图
2、河畔金柳倒影图
3、青草水底招摇图 4、榆阴浮藻清潭图 7、招手惜别云彩图
徐志摩在中国新诗史上 是位毁誉不一的诗人。1918年 到1928年,他三次旅欧,在英 国伦敦剑桥大学研究英国文学 时,曾在康桥河里划船,在康 桥上漫步,陶醉在美丽的大自 然怀抱中。代表诗集《志摩的 诗》、《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代表诗作《再别 康桥》、《偶然》、《云游》 等,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 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使诗人获 得巨大声誉的诗作。
2、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 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山在玉壶。”
3、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伦送我情。”
; 天津月子会所 天津月子中心

对鞠言道.鞠言跟着仲零王尪和邴克战申,来到一片无人の僻静区域.“鞠言战申,你在界碑世界击杀红叶王国尹红战申の消息,已经在混元空间传开了.”仲零王尪现在,还对此事有些唏嘘不已.鞠言则点了点头,击杀尹红呐件事传开,在他预料之内.当着拾多名善王の面,斩杀尹红战申,消息不 传开才怪.“真是无法想象,鞠言战申,你の实历竟是比尹红战申还要强大.”邴克战申赞叹了一句.“鞠言战申,现在红叶王国上下极为震怒,他们已经公开の传出消息,要在黑月遗址关闭后,对你不利.”仲零王尪又说道.“黑月遗址结束?”鞠言凝了凝眉.鞠言本以为自身从界碑世界出来,立刻 就会有一场恶战.现在看来,自身还有一些事间.“对,应该是伏束大王出历了.要不然,很可能红叶大王已经在呐个地方等你了.”仲零王尪点点头:“现在看来,伏束大王也只能做到呐一步了.”“黑月遗址每次开放,一般也就持续几年の事间.呐点事间,弹指即过.鞠言战申,你得早做准备.” 仲零王尪凝叠の表情接着说道.第四更!兄弟们票票来一波!(本章完)第三零九一章进入遗址当黑月遗址结束,红叶王国必会对鞠言战申采取动作,红叶大王极其可能亲自对鞠言战申出手.一旦大王出手,那法辰王国想帮鞠言对抗红叶王国也没呐个能历.仲零王尪等法辰王国人员,对鞠言确实 是极为看叠の.“他们不来找俺,俺也会去找他们!”鞠言说道.仲零王尪和邴克战申却是面带焦急表情,邴克战申道:“鞠言战申,那黑月遗址一般只持续开放几年事间而已.等黑月遗址关闭,再做准备可就来不及了.”仲零王尪和邴克战申,猜测鞠言是来自于永恒之地.对于仲零王尪而言,永 恒之地都是颇为申秘の所在.永恒之地、永恒之河,似有某种联系.只是,到了仲零王尪、邴克战申呐一级数,对呐两处所在の了解仍然是片面の.便是法辰王国方烙老祖,也只知晓少部分の秘辛.仲零王尪二人,是觉得,如果鞠言战申来自于永恒之地,那现在就应该向永恒之地求援.若等黑月遗址 关闭,再求援定然来不及.鞠言却是不知道二人の心思,他只是心下有些疑惑,为何仲零王尪和邴克战申多次强调要他鞠言早做准备.怎么准备?就在鞠言想详细询问の事候,天地之间,灵气骤然沸腾.道则之历,滚滚而动.界善之内,凶兽高昂の吼叫声,此起披伏.仿佛,连那些凶兽都变得兴奋起来. 界碑附近の众多善王,目光同事看向一处.鞠言,也是凝目看去.之间那天地之间,一条枯朴の沧桑の黑色长桥,逐渐清晰.呐黑色长桥,横贯长空.桥身所散发出来の威能,仿若能够辐射整个混元空间.“黑月遗址开启了!”仲零王尪低声说道.“那座长桥是?”鞠言问道.“从长桥呐一端踏入,从 另一端出去.黑月长桥の另一端,就是黑月遗址.”仲零王尪对鞠言解释.“现在就上去吗?”鞠言又道.毕竟,鞠言对进入黑月遗址是没有经验の,他还是第一次看到黑月遗址开启の鞠象,也是第一次见到呐座威压滔天の黑色长桥.“不,再等片刻.”“鞠言战申,很快俺们就能看到一轮弯月,黑色 の弯月.当黑色弯月出现,便可登上黑月长桥了.只有黑月积分榜单前拾の修行者,方可登上长桥.”仲零王尪对鞠言摆了一下手道.界碑附近の善王们,此事一个个也都不说话了.在那黑月长桥之下,每个人似乎都产生一种特殊の情绪,那是一种厚叠の令人不敢生出亵渎心思の感觉.如仲零王尪 所说,大约几个呼吸事间后,黑色の弯月,便在黑月长桥の另一端渐渐清晰起来.那黑色の弯月,虽是相隔甚远,但所有在场の人,都能感觉到那无上の威压.“鞠言战申,现在你能够登上黑月长桥了.要尽快,当弯月显现后,长桥很快就会消失.若在长桥消失の事候没能登上长桥,便失去进入黑月遗 址机会了.”仲零王尪直接申念对鞠言表述了呐些信息.“好!”鞠言也不迟疑,他催动申历,飞身向前.与此同事,黑月积分榜单上前拾中其他の善王,也都以极快速度,向着黑色长桥飞去,包括祝桦老祖、倪炯老祖.从外面空间到落于黑月长桥,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当置身于黑月长桥后,那种恐 怖の无上威压,倒是顷刻间消失了.在黑月长桥之外,感受到の那种厚叠,此事也凭空消失.呐黑月长桥,似是变成了一座普通の长桥.“鞠言战申,俺们向前去吧!到另一端,便可进入黑月遗址.”祝桦老祖对鞠言说道.鞠言点了点头.拾名善王,一个个都快速在黑月长桥上穿梭.呐黑月长桥の桥身 颇长,拾名善王用了数个呼吸事间,才看到桥の尽头.说是尽头,也并不精确.由于呐一段の黑月长桥,乃是嵌入到虚空.而虚空内鞠象如何,鞠言等人从黑月长桥上是无法看到の.当然了,像倪炯老祖等人,对黑月遗址内肯定比较了解,他们可能都进入黑月遗址不止一次了.“诸位,俺先走一步!” 一名混元善王高喊一声,随即率先迈过黑月长桥の尽头,他の身影,随之消失在黑月长桥所延伸の虚空之中.“俺们也进去吧?”倪炯老祖看了看祝桦老祖,又看了看鞠言:“黑月遗址内,没哪个危险.区别,就是各人能得到の宝物多少了.”黑月长桥上の修行者,鱼贯迈过黑月长桥の尽头.呐个事 候,黑月长桥逐渐在空间内变得浅显,最红全部消失掉.那一轮黑色弯月,在黑月长桥消失后,也是以类似の鞠象消失.直到黑月长桥和黑色弯月消失,界碑世界の善王们,才都恢复过来.“也不知道,鞠言战申是否会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现代诗三首》之再别康桥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现代诗三首》之再别康桥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现代诗三首》之再别康桥教案苏教版----701fd3f4-6ea6-11ec-8b1c-7cb59b590d7d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现代诗三首》之再别康桥教案苏教版《告别剑桥》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阅读徐志摩诗歌中华丽而轻盈的语言,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2.通过梳理诗歌的情感语境,我们可以感受到诗歌构图工整、韵律和谐的美。

3.通过收集、筛选徐志摩的相关资料,体验诗中蕴含的情感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独特的意境美。

2.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赛诗会古人说:“那些从灵魂中消失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许多古诗吟唱离别诗。

你能说出几个名字?课件展示:1。

说服你多酿酒。

当你离开西魏城区的阳关时,没有老朋友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玲》4、离愁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离别,世界上的一切都变得多情,过去的岁月变成了美丽的永恒。

今天,让我们穿越时间的隧道,以细腻透明的心境,走进一个美丽的地方,感受一种优雅柔和的忧伤,聆听一段绚烂的离别!分手的对象既不是恋人,也不是亲戚朋友,而是??【板书:《再别康桥》徐志摩】二走近志摩1.展示预览结果:谁将向我们介绍你认识的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γ别名南湖,云中鹤,浙江海宁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

早年留学欧美,深受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形成独特的人生观:追求爱、自由和理想的美。

1922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其诗语言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著有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等。

初一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汇总

初一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汇总

初一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汇总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备考,初一语文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期末考试快要到了,为了帮助初一的同学们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充分备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初一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汇总,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初一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汇总1一、课文理解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

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

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

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生命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刘侠)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三个事例引出了对“生之欲望”、“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并从不同的侧面引发出了三点思考:即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6、《理想》是诗人流沙河的一首现代哲理诗。

这首诗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三个方面告诉人们: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树立了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二十四现代诗三首(苏教版)_七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二十四现代诗三首(苏教版)_七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二十四现代诗三首(苏教版)_七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二十四现代诗三首教学目标.1.独立解决字词。

2.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中的形象,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真挚的感情,倾听诗人对祖国深情的吟唱。

3.品味、感受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中的形象,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真挚的感情,倾听诗人对祖国深情的吟唱。

2.品味、感受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学习现代诗歌,主要是通过朗读来品位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感受诗歌的形象,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所以本课主要通过朗读、品位、感受和体会诗歌来完成。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人。

请同学们背诵《冰心诗三首》或者其他的现代诗,并请学生谈谈对自己所背诵诗歌的理解,教师根据情况及时鼓励。

然后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

(板书课题。

)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l,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艾青,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罗洛,原名罗泽浦,四川成都人。

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党组书记等。

主要作品有诗集《春天来了》《雨后》等。

刘湛秋,现为中国作协会员,曾任《诗刊》副主编,主要作品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等。

要求:了解作者。

二、自主学习师:诗歌的学习要注意多读,体会诗中蕴含的形象。

下面自学课文中第一首诗《树》,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本诗的.写作背景:《树》写于1940年春天,当时伟大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正转入艰苦的相持阶段。

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正给予全体人民一次洗礼,使他们的灵魂在战争中经受严酷的磨练,日益走向精神的觉醒。

诗人清醒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这是他产生灵感和联想的现实基础。

要理解这首诗,还需要知道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过去曾经有外国人侮辱我们民族是“东亚病夫”和“一盘散沙”。

这虽然不一定是事实,但也的确反映了在列强侵略下民族遭受凌辱时我们的精神受到扭曲的一些现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目录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目录梳理

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
感情 表达了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是作者对国
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 通过“闻笛”感受到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
满心的哀愁之情
重难点
思想感情
1、学习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 2、理解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学习 夹叙夹议,以议论为主的写法
1、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文章叙事写景的特点,品味
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语
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学习人物精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
神品质
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
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 师由衷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2、品味文中精彩语句,体会汉语之 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3、辨析修辞手法,赏析修辞手法在 文本中的表达效果
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 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或对自然对生活的 热爱。
1、能够熟练背诵原诗 2、掌握诗歌类别及诗歌特点 3、掌握诗歌鉴赏的知识及方法 4、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深切悼念之 情,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 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 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
孤独者过得美满幸福的好办法就是“爱让
1、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 2、掌握景物描写的作用
生活多份阳光”;赞美了执着与热爱。
表面上是指在父亲的引导下,我一步一步 地走下了悬崖。实际上是指在人生道路
秋词(其一) 夜雨寄北
十一月四日风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其二)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现代诗歌鉴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现代诗歌鉴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歌鉴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作者简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年)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更是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

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早年受到农奴出身的保姆阿琳娜•罗季昂诺夫娜的影响。

1811年进彼得堡皇村学校。

1812年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潮给少年普希金极大鼓舞。

在校期间,他与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丘赫尔伯凯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时,他的诗歌才能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1814年,他朗诵的《皇村回忆》一诗,深得在场的老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赏。

1817年,普希金毕业后在外交部任职,并先后参加了“阿尔扎玛斯社”与“绿灯社”。

在十二月党人影响下,这时期普希金写下了不少政治抒情诗,抨击专制制度、歌颂自由和同情人民的不幸,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7)、《乡村》(1819)等。

他还写了一首叙事诗《卢斯兰与柳德米拉》。

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他被沙皇政府政治流放到了南俄。

【赏析】该诗写于1825年,正是诗人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冲突后,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所作。

从1824年8月至 1826年9月,这是一段极为孤独寂寞的生活。

面对12月党人起义前后剧烈动荡的社会风云,普希金不仅同火热的斗争相隔绝,而且与众多亲密无间的挚友亲朋相分离。

幸亏夜晚,有终生挚爱的奶妈相陪伴,讲故事为他消愁解闷;白天,到集市上去,与纯朴的农人为友,和他们谈话,听他们唱歌。

孤寂之中,除了读书、写作,邻近庄园奥西波娃一家也给诗人愁闷的幽禁生活带来了一片温馨和慰藉。

新增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梅岭三章》教学设计

新增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梅岭三章》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梅岭三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

面对当时的必死险恶环境,虽死不渝;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斗争;追溯参加革命的理想,坚信革命理想必将实现;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

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气势磅礴,壮怀激烈,表现出诗人自身——陈毅同志英勇面对必死险恶处境,视死如归、生死不渝的革命品质,和共产主义理想必能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乐观革命精神。

引导学生体会这组诗篇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力量,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阅读诗的小序和正文,理解并概括诗歌内容。

2.品析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3.体会诗歌中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体会这三首诗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

难点:2.品析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情感。

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研讨、质疑、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翻开历史的宏伟画卷,群星闪耀,他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毅然决然投身革命,不畏牺牲,英勇斗争,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撼人心魄的英雄赞歌;他们的卓越功勋彪炳光辉史册,令人肃然起敬!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的仁人志士能够以诗歌的形式抒写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意志!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梅岭三章》,倾听一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吧!二、资料助读1.了解作者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1928年随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

红军长征时,留在江西担负军、政工作。

七年级语文现代诗二首

七年级语文现代诗二首
2、全诗分四节。前两节借助两个能激发读者想象的意象表现 了少年的活泼与清纯。3、第一节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少 年比做”小羊”,表现少年的活泼可爱。末句点明段旨。 4.第二节把少年比做”山泉”,表现少年的纯洁。诗人运用” 泾浊渭清”的典故,说明我们青少年要做纯洁的人。(”泾浊渭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与幸福。 第四步, 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全班进行朗读的讨论、评点、表演等。 (解说:这 4 个步骤,不仅适用于学诗,也可以说是学习一篇 课文的基本程序。设计这个自读程序的指导思想是使学生充分 活动起来,体现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突出学习的主体是学 生。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该诗较短,内容也比较浅显,所以积 累部分只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对于内容丰富、文采 飞扬的课文,学生还应该积累词汇、句式(名言警句)以及表现方 法等。)
第五步, 总结。 这首诗以一组排比句描绘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带领人们 去开发生活的宝藏,体验生命的价值,进而领悟”在平凡中发现 平凡,用热情发现真诚”的生活哲理。练习:1、十五六岁的 你,正值花季人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首诗后的感受, 以”青春的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或小诗。 2、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由交流,相互评价,修改。 3. 诵读展示自己的诗作。
3. 诗歌的意象,大胆合理的想象。 教学重点: 1. 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活泼清纯,追求理想,热爱生 活,积极投身生活的洪流,体验人生的价值。 2. 诗歌的意象,大胆合理的想象。 教学时数:二课时 赏析《少年歌》 一、情境导入 1.设置情境:我们经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青少年或青少年时 期 根据老师的问题思考。 如”花季雨季”、”花样年华”、花季少年”...... 2.激情导人:我们经常说青少年是”花季少年”、”花季少 女”,青少年阶段是”花样年华”、”花季雨季”。因为青少年时期

七年级语文教案:现代诗三首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七年级语文教案:现代诗三首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七年级语文教案:现代诗三首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近代以来,不同国家的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出现了一种批判主义和变革主义的思潮。

这一思潮的发展,被认为是现代文化的特征之一。

在中国,这种思潮也对文学、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现代汉语诗歌的产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现代汉语诗歌是指从20世纪初开始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不同,中国现代诗歌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流派。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两方面,分析三首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性。

第一首诗: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领袖,他也是一名诗人。

在毛泽东的诗歌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沁园春·雪》。

这首诗描写的是冬天的北京,雪花纷飞的场景。

毛泽东用简单的语言表现了冬天的严寒和崭新的风貌。

这首诗从形式上看,也可以看做是一首秦腔的快板,简单明了却充满着节奏感。

《沁园春·雪》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它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

诗中描写的是北京的冬天,这是毛泽东生活的地方,也是中国现代历史中权力的中心。

毛泽东用描写自然环境的方式,批判了社会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为自己的政治理念提供了借镜。

第二首诗:余光中《八声甘州·寄寒山寺》余光中是一位华文诗人,在其诗作中,我们常能感受到他倡导的人文主义观念。

通常情况下,余光中的诗歌不仅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富有文化内涵。

其中,《八声甘州·寄寒山寺》被认为是他最经典的诗之一。

《八声甘州·寄寒山寺》表达了余光中对寒山寺的思念之情,借此也表达了他对于佛教文化的赞美。

这首诗的文化内涵不仅仅在于对佛教文化的赞美,更在于它的深刻内涵。

诗人用诗歌抒发的是对于人生的感悟,即物是人非的感伤。

在物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唯有诗歌能够带给人心境上的安慰和启示。

第三首诗:北岛《沙漏》北岛是一位80年代出生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和内容都具有很强的现代性。

初中语文十六首课内现代诗歌赏析

初中语文十六首课内现代诗歌赏析

初中语文十六首课内现代诗歌赏析内容预览:十六首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一、《理想》流沙河(余勋坦,四川金堂人)【题目解说】“理想”就是对未来的想象和希望,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也是人们前进的动力的源泉。

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有了理想,我们的生活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

人类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

整体把握:1、这首诗是说,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诗人从多种角度赞美理想,一连串形象的比喻,蕴含丰富的含义。

2、理解诗的第一节。

(1)第一节的主要意思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2)用了四个比喻(暗喻)四个比喻是连环的。

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

(3)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

a、“黎明”指理想境界。

b、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3、理解诗的第二节(1)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理想,理想有时代性,理想有层次性(社会是逐步发展的,理想也是逐步提高的)。

(2)这一节的标点值得注意,第一行、第二行,句末用分号,句号只有两个,两个句子是从两个角度来说的。

饥寒、温饱、文明是从生活状况来说的。

离乱、安定,是从社会秩序来的。

【考点预测】点击进入初中学习小组1、第一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有叫“顶针”。

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做铺垫,诗意主要在后面两个比喻上。

“黎明”指理想境界。

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2、语句赏析:①、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的进取心。

提示:运用比喻的修辞,说明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或者不像预期那样切近,起初对长期性估计不足,越到后来越是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

②、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提示: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

七年级现代诗歌

七年级现代诗歌

七年级现代诗歌是指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和欣赏的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通常具有自由的形式、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以下是一些适合七年级学生的现代诗歌示例:
《春天的约会》
春风轻轻吹过田野,
小草悄悄探出头来。

花儿含笑,等待绽放,
春天的约会即将到来。

《梦想》
梦想是一颗永不熄灭的星,
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即使黑夜再长,
梦想的光芒也会指引我们前行。

《友谊》
友谊是一杯清甜的茶,
品味其中的温馨与关怀。

朋友如同一缕阳光,
温暖我们的心灵,驱散阴霾。

《如果我是一片云》
如果我是一片云,
我将自由自在地飘荡。

穿过蓝天,越过山巅,
感受风的力量和自然的呼唤。

《小河的梦想》
小河潺潺,流向远方,
它有一个大大的梦想。

想要汇入大海的怀抱,
感受那浩瀚无垠的宽广。

《四季的问候》
春的绿意,夏的火热,
秋的丰收,冬的银装。

四季更迭,问候不断,
大自然的魅力永无穷尽。

这些诗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增进他们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分析和创作诗歌来深入体验现代诗歌的魅力。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梅岭三章》教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梅岭三章》教案

1新设计《梅岭三章》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

面对当时的必死险恶环境,虽死不渝;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斗争;追溯参加革命的理想,坚信革命理想必将实现;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

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气势磅礴,壮怀激烈,表现出诗人自身——陈毅同志英勇面对必死险恶处境,视死如归、生死不渝的革命品质,和共产主义理想必能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乐观革命精神。

它的格律是和谐的,意境是清新的。

语言修辞则是文言和白话相融合,是以旧诗形式抒写现代革命情怀的成功范例。

这么多年来,《梅岭三章》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篇目,可见这一课在诗歌教学这一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因此,学生通过这组诗的学习,既能学到诗歌方面的知识,又能够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赏析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

本课安排一个课时,强调课前预习,课上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以学生朗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检查、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三首诗各自的侧重点和相互关系。

3、学习体会这组诗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4、学习革命先烈面临险境、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体会作者的豪壮革命情怀。

3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诗歌还停留在一个识记的阶段。

那么如何通过阅读分析教材让学生从识记水平逐步上升到赏析这一水平,真正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又怎样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关键。

高一语文 中国现代诗三首 练习二

高一语文 中国现代诗三首 练习二

中国现代诗三首一、基础部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青荇(xìng)长篙(gāo)漫溯(sù)片面(piàn)B.漪沦(yī)罗绮(yī)发酵(xiào)关键(jiàn)C.倾圮(jǐ)踟蹰(chí chū)浮藻(zǎo)思想(sī)D.残羹(gēng)霉菌(jǔn)似的(sì)骡子(luó)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漫溯笙箫沉默斑 B.星辉清泉柔波榆阴C.绝望丑恶开垦寂寞 D.翡翠喉咙腐烂埋藏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是现当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的第一本诗集是《红烛》,代表作有《太阳吟》《一句话》。

B.徐志摩,笔名云中鹤,其诗注重意境创造和音律和谐,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云游》《猛虎集》,他与胡适、闻一多都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文学社团“新月社”的主要成员。

C.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其出名作,还创有长诗《向太阳》《火把》《在浪尖上》。

D.穆旦,原名查良铮,现当代诗人,诗作具有浓厚凝重的特点。

4.对新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体诗。

B.与新诗相对的,用文言写的格律诗就统称为旧体诗。

C.毛泽东的《七律·长征》,陈毅的《梅岭三章》虽然仍沿用旧体,但内容是现代的,革命的,属新诗。

D.《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属新诗。

5.关于诗歌“三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死水》每节四句,每句九字,形式整齐,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

B.《死水》从韵律看,各节大体均押abcd型的二四韵脚,每行诗又以四音节为主,内在节奏高度和谐一致,全诗节奏鲜明又富变化,音调铿锵,具有音乐美。

C.《死水》全诗尽管写丑,却也艳丽鲜明,如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色彩缤纷的“罗绮”,鲜艳照人的“云彩”,具有油画效果,显示了绘画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回延安》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2.难点: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

教学过程一、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褛( ) 白羊肚子巾( ) 糜子( )黍类( ) 馍( ) 唢( ) 曜( )2.解释下面词语。

(1)几回回:一回又一回。

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

课文中另有“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

(2)二十里铺:延安城东二十里的一个村。

1945年作者和其他革命干部离开延安奔赴新的工作岗位的时候,延安群众曾经欢送到那里。

(3)糜子:一种形状像小米的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4)脑畔上: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5)鸡毛信:抗战期间流行于根据地的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6)留脚印:课文中意思是,毛主席在哪里住过,留下了革命的足透。

(7)赤卫军:就是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里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组织。

二、导入1.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

1940年到延安,曾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工作。

曾经与丁毅等人集体创作歌剧《白毛女》。

1956年用陕北“信天游”民歌体的形式创作了诗歌<回延安>,影响较大,从此开始发表诗歌创作。

1956年3月9日作者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无限兴奋喜悦,因此写了这首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曾任<诗刊)编委,剧协书记处书记,党的十一大代表,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部长。

中国作协副主席代表作有《放歌集》《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

2.信天游: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旬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

修辞上多运用比兴、夸张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3.导语《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博——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全诗除了真切的感情构成了诗的幅射源外,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

它更增添了这首诗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以及从朴实中流出来的民族音乐般的美。

三、正课1.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听课文录音均可)这首诗较长。

读时应注意不念错字、不添字、漏字、停顿适当把握好课文感情基调——积极进取、高度赞美的感情。

2.提问:本诗计五个自然章(即部分),请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五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讨论并归纳:第一部分: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回延安)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忆当年)第三部分: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见亲人)第四部分: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画新貌)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颂延安)3.提问:试想想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

4.提问:第一部分中哪些动词使用表现了作者“近乡情更切”的真实感受?讨论并归纳: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时的激动情景。

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怀念之情。

“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炼,表达情意更加强烈、准确。

5.提问:第二部分的比喻修辞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讨论并归纳:“亲山亲水有亲人”这一比喻密不可分,尤如看到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

一个“亲”字,突出了诗人与延安的亲密之情。

而“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更是绝好的比喻,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

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

诗句活脱脱写出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而诗人正为能投身于其中倍感自豪。

6.提问:第三章是如何描绘诗人和亲人热烈欢聚的动人情景的。

讨论并归纳:(1)炽热的阶级感情——延安乡亲对诗人的盛情接待。

写亲人欢聚的场面。

烧热的炕、生起地上的木炭火,热上加热,选取有地方特色的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看望亲人的情景。

(2)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

老一代乡亲是“气喘得紧”“欢喜的眼泪眶眶里转”,怎能让作者不追忆那些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延安,在战斗中立功的老英雄过去的英雄事迹,眼前这些老英雄们老当益壮、焕发革命青春,更令诗人欣慰。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表明了中、青年人在党的教育下、培养下迅速成长,延安少年儿童继承革命传统,正发扬着延安精神。

亲人欢聚。

窑洞里升腾着一团团欢乐的浪花。

(3)夸张、比喻连用。

“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话题由延安而飞跃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

由延安看到全中国,由10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

7.提问:第四部分运用哪种修辞,描绘延安城秀丽如画的新面貌。

讨论并归纳:主要运用整齐的排比句,使延安欣欣向荣的新姿跃然纸上。

此外还用了夸张和比喻修辞,表明自己游览延安新城的兴奋和喜悦。

延安焕然一新,诗人无限感慨,赞美溢于言表。

8.提问:第五部分诗人歌颂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又表达了自己内心怎样的愿望。

讨论并归纳:这一部分诗艺术地概括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呼应前文,热切期望,英雄豪迈的延安人民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永远站在最前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愿望,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

奋勇前进。

9.提问:这首诗叠字的运用很有特点,有表事物的,有表数量的,有表情态和表颜色的,请从诗中找出十几个叠字词语,按上述类别加以分类。

讨论并归纳:(1)表事物的有:树根根,羊羔羔,眼眶眶,娃娃等。

(2)表数量的有: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一条条,一排排,一座座等。

(3)表情态的有:紧紧儿,飘飘;团团,高高地,滚滚等。

(4)表颜色的有:白生生等。

10.提问:请归纳一下全诗的中心。

讨论并归纳:本诗以信天游的形式从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激发了诗人无限兴奋和喜悦,抒发了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四、小结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的创作既需要作者有满腔热情,更需要作者有雄厚的文学素养。

贺敬之作为一个创作数量不多的诗人,20多年来全部诗作只有<放声集>一册不很厚的诗作,但它们大多有较高的质量。

贺敬之是我国有严谨创作态度的诗人。

<回延安>采用了民歌体形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

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射源外,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今天我们从<回延安>中见到的是从朴实中流出来的民族音乐般的美。

五、作业第二课时再别康桥教学目标:1.了解徐志摩生平、创作及新诗有关知识;2.分析本诗意境之美和所体现的新律诗的“三美”主张;3.理解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思想感情和心绪感受;教学重点:分析品味本诗所体现的“三美”艺术主张和意境之美。

教法设想: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习兴趣。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投影徐志摩照片)导语:屏幕上是一位极富才情的诗人,他面容清瘦,气质优雅,多情的眼略带些梦幻,在这文弱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善感而细腻的心。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徐志摩)对,他就是被林语堂先生称作“情才”是“奇才”的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等。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

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新诗的诗魂,“诗哲”当之无愧。

【资料1: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剑桥大学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修听课,度过了一年多悠闲的日子。

同时又深受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制度的影响,形成了资产阶级绅士兼诗人的气质。

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

”常常,他躺卧在康河边的草地上,或看书,或听音乐,或仰望高天上流云,或泛舟河中去寻梦。

资料2:至性至情的徐志摩,先后有三位女子走进他的内心(原配夫人张幼仪、美丽少女林徽音、再配夫人陆小曼),1920年,徐志摩在剑桥大学邂逅了美丽少女林徽音。

两人在此相恋相处一年多,因而康河的柔波里一定也映照过他们浪漫的并肩同游的身影。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读者的心。

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

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的诗歌世界,去品读他的《再别康桥》。

二、诵读体味有人说,诗者如酒,品诗如品酒,我们应用“品”酒的心情来品味诗歌,品出盎然的诗意。

1.播放《再别康桥》Flash2.教师示范(要求学生圈出每节韵脚,划出前三节诗句的节奏)3.学生自由读4.学生齐读三、品析“三美”刚才同学们朗诵,觉不觉得诗很美?仿佛进了一个如画的诗境,置身于康河岸边,看河畔金柳、水底青荇,也在荡舟寻梦。

诗歌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当客观外景和作者主观情感和谐交融,才能形成诗的意境美。

“境”即指作者描绘的眼前的景和物,而“意”则是指诗人在“境”中所寄寓的独特的思想、感情、情绪和感受等。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意境美在哪里?1.分析诗的音韵、节奏和结构,体会“音乐美”。

本诗的韵脚分别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从韵脚看,一方面每节音韵统一,全诗逐节换韵,另一方面取韵又有开有合(开口、半开口和闭口音),有轻有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