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导科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验领导:是指与小生产相适应的主要凭借领导者个人的经验、知识和才干进行领导的领导方式。
2.科学领导:是指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凭借科学的领导体制,遵循科学的领导思想、原则,采取科学的领导方法进行领导的领导方式。3.领导职能:是指领导者根据客观情况而开展的必要的领导活动,出主意、用干部、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是现代领导的主要职能。
4.领导效能:是指领导者实施领导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结果,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5.领导: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成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以实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6.领导属性:就是领导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7.领导基础:是指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它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
8.领导本质: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与掌握生产资料的阶级之间的内在联系。领导的本质是通过领导属性表现出来的。
9.领导者:是指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在一定的职位体系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个人或集体。10.领导者的本质:是领导者与其他社会实践主体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属性,是领导者内在的固有属性。领导者的本质由其在社会活动中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地位所决定,并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11.被领导者:是指在领导者的领导下,按照领导的意图,为实现组织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或集团。被领导者相对于领导者而言,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绝对被领导者,另一类是相对被领导者。
12.被领导者的本质:是指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它由被领导者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所决定。
13.领导职能:就是领导的职责和社会功能,它是领导本质的具体表现。
14.指挥:就是运用组织权责,发挥领导权威,推动下属为实现既定规划目标任务而努力,指挥一般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
15.组织:就是按照目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使用人员等,这是实现领导任务的可靠保证。16.协调:就是领导者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其所领导的系统同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各个部分和组成人员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以便高效率地实现领导目标的行为。17. 监督:就是经常检查规划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任务的完成。
18.领导的基本职能:是指贯穿于各种领导一般职能始终的职能。
19.思想政治工作:是指以人为对象,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从而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自觉地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奋斗的工作。
20.领导原则:就是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标准或法则。
21.实事求是原则:主要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领导活动的规律,努力提高领导工作的效能。
22.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
23.领导的基本原则:又称领导的一般原则,是指反映贯穿于领导活动各个方面具有普遍性的共同规律的领导原则。
24.分层领导原则:就是指要在领导系统中建立合理的层次系列,掌握适当的领导幅度,正确处理层次之间的关系。25.权责一致原则:要求各级领导者都应具有一定的职务、权力、责任和利益,并使它们成龙配套、相互一致,努力做好事有人管,管事有权,权连其责,利益与成绩相关。2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指工作中重大问题要由领导集体讨论和决定,集体决定的事情就分头去办,各负其责,失职者要追究责任。这个原则实际上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
27.领导观念: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领导者对各种领导行为进行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社会存在的思想和思想体系,具有社会历史性、层次性、领域性、
发展变化性等特征。
28.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
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
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
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
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
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9.战略:是同“战术”相对而言的,指带有全局性、长
期性和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的谋划和对策,具有全局性、长
期性和层次性等特征。
30.改革:是指按照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要求,不断
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
环节,就是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进和自我
完善。
31.信息:一般而言是指各种新的知识、消息和情报的总
称,具有可扩充性、可共享性和时间性等特征。
32.决策:就是作出决定,是选择对策的决定,是人们就
面临的问题所进行的目标确定,行动设计和方案选择的活
动。
33.经验决策:是指主要凭借决策者个人的知识、才智和
经验而作出决策的方式。
34.科学决策: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的,指决策者
遵循科学的原则、程序,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所进行的
决策活动。
35.战略决策:是关系到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
主要表现为制订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方案。它所涉及
的范围大,因素多,关系复杂,通常属于高层领导集团的
决策范围之内,是一种以定性为主的决策,一般来说采取
的是非程序化的决策方式。
36.战术决策:是为了实现战略决策、解决某一具体问题
而作出的决策,它是战略决策的延续和指令化,以战略决
策规定的目标为决策标准,通常具有具体化、定量化的特
点。
37.最优决策:是指决策者追求理想条件下的最优目标,
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
38.满意决策:是指决策者根据现实的条件,追求一种满
意结果的决策,它以对现实条件的充分分析为基础,选择
一种较为满意的方案,以期达到决策目标。
39.程序化决策:又称为常规型决策,是指行动中重复出
现的例行的决策,通常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
40.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型决策,是指决策对偶然
发生的或首次发生的新问题所进行的决策,对这类问题的
决策没有常规可循,需要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寻找
出适当的解决方法。
41.确定型决策:是指提供给决策者选择的每个方案,只
有一种确定的结果,这种结果又是事先可以准确地知道
的,这种条件下的决策就是确定型的决策。
42.不确定型决策:是指提供给决策者的每个方案可能出
现几种不同的结果,而各种结果可能出现的概率又是未知
的,这种决策类型就是不确定型决策。
43.风险型决策:是指提供给决策者的每个方案可能出现
几种不同的结果,各种结果可能出现的概率是已知的,这
种决策类型就是风险型决策。
44.可行性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决策方案在
政治上、经济上、技术上的合理性,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论
证,从而使决策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
45.追踪决策:是指当原有决策方案实施后,主客观情况
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决策目标无法实现时,对原决策
目标或方案进行的根本性的修正。
46.回溯分析:就是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环境和过程
进行客观分析。从对原决策方案的制订、论证、选择等各
个环节,逐步顺序分析,找出失误所在及其原因,以便在
追踪决策中制订出有效的解决政策。
47.人才:是指具有时代所要求的先进的思想道德品质,
具备相当的文化知识,有较高的才能或专长,以自己的本
领和劳动对社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48.理论型人才:是指从事理论研究并对某一理论观点、
体系有所创造和贡献的人,如思想家、科学家等。
49.实践型人才:是指从事生产斗争、社会斗争和科学实
验并在三大实践中作出一定贡献的人,如工程师、政治活
动家、社会活动家等。
50.发现型人才:是指那些善于发现尚未认识的规律、提
出新观点、想出新办法、作出新发明的人才,如马克思、
牛顿、爱因斯坦等。
51.再现型人才:是指那些善于用形象的手法将一定的理
论、观点或社会现实表现出来的人才,如文学家、艺术家。
52.组织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动
员群众和组织群众的人才,如政党领袖、学校校长等领导
者和管理人员。
53.操作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相当业务能力,在某一专
业领域学有所长或善于从事某一方面工作的人才,如秘
书、医生、工程师等。
54.选才用人:是领导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所谓选才,就
是指正确地选拔人才;所谓用人,就是指合理地使用人才,
即把每一个人安排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让其充分发挥应
有的作用。
55.人才选拔原则:也可称为考察识别人才的原则,或称
为知人识人的原则,它是领导者考察识别人才的基本准
则。
56.人才选拔制度:是指领导者或领导机关在选拔人才的
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程序和规章。我国目前实行的选拔制度
主要有选举制、考选制、荐选制等。
57.人才使用原则:是领导者合理地任用和管理人才所必
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58.人才使用制度:是指领导者或领导机关在使用人才的
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程序和规章。
59.委任制:又称任命制,是指有任免权的领导机关或领
导者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对人才授予一定职位的一种制度。
60.聘任制:是指用人单位运用合同形式对通过考试考核
招聘的人才予以任用的一种制度。
61.培训制度:是指对人才进行政治理论、科学技术和专
业知识的再教育和训练的一项制度。
62.考核制度:是指对一定职位的人才的道德品质、工作
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所进行的考察、审核和评价的
一项制度。
63.奖励制度:是指对有突出成绩或有特殊贡献的人才给
予物质利益或荣誉,以资鼓励,并对犯有错误的人给予必
要的惩处以示教育或训戒的一种制度。
64.交流制度:是指对人才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定期交流
的一项制度,这是当前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
容。
65.回避制度:是指领导者的近亲或直系亲属不得与领导
者在同一个单位做有从属关系或有监督关系的工作的一
种制度。
66.职务升降制度:是指领导者或领导机关在使用人才的
过程中对人才予以晋升职务或降低职务的制度。
67.辞职:是指任现职的人员根据本人意愿,依照一定的
法定程序辞去现任职务,并解除或部分解除与原单位职务
关系的行为。
68.辞退:是指用人部门或单位根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条
件下解除其与工作人员关系的行为。
69.任期制度:是指在领导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中,某些职
位的工作人员在职工作的时间有一定限制,任期届满后其
职务、职权、职责自然取消。
70.退休制度:是指担任一定职务的人才成工作人员到了
一定年龄并服务一定年限后,退职休养的一种制度。
71.思想政治工作:简言之,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
作,它是以人为对象,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
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自
觉地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
7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
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73.疏导: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方针,包括疏通和引导两
层含义。所谓疏通,就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在发展民
主的基础上让人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所
谓引导,就是采用循循善诱、说服教育的方法,把各种不
正确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
74.精神鼓励:是通过给予被激励者各种荣誉的办法,如
发给奖状、奖牌和授予各种光荣称号等来激励他们的热
情,鼓舞他们上进,使他们为实现领导目标而努力工作。
75.物质鼓励:是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对那些为社
会提供了优质超额劳动的先进工作者,发给奖金或奖品,
以鼓励他们继续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