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保健》第六讲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

合集下载

婴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婴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婴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一、婴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1.1 亲子关系问题
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父母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原因,很多家长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这会导致孩子产生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

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过分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容易让孩子变得依赖性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1.2 情绪调节问题
婴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当他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可能会哭闹、发脾气等。

而一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时,可能会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进行哄抚,如过度安慰、忽视等。

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学会用错误的方式处理情绪。

二、婴幼儿心理卫生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为了解决婴幼儿的心理卫生问题,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应该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关注他们的成长和需求。

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2 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愤怒、悲伤等。

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可以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通过哭闹等方式来发泄情绪。

家长还可以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数数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调节情绪。

三、结语
婴幼儿的心理卫生问题是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

只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每个家长都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付出更多的关爱和努力。

第六部分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演示文稿

第六部分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演示文稿
2、病因 婴儿孤独症的发病年龄早,似乎从出生起就预示了其发病趋向。生物学因素
主要指早期生活环境也是促成发病的诱因。
❖ (1)生物学因素所致——孕期和围产期对胎儿造成的脑损伤,如孕妇病毒 感染、先兆流产、宫内窒息、产伤等等。
❖ (2)早期的生活环境——缺乏情感交流,无语言交往。
第十八页,共28页。
❖ 3、诊断标准
第三页,共28页。
❖ 2、原因 ❖ (1)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 ❖ (2)恐惧是一种共鸣; ❖ (3)恐惧是受恐吓的结果。 ❖ 3、预防
❖ (1)诱导、鼓励儿童去认识自然现象;
❖ (2)不要恐吓孩子或让他们看恐怖影视; ❖ (3)系统脱敏法。
第四页,共28页。
❖ (二)屏气发作
❖ 1、概念
❖ 又称呼吸暂停症,该症的主要特征是,婴幼儿在情绪急剧变
❖ 化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 ❖ 2、表现 ❖ 在遇到不合己意的事情时,突然出现急剧的情绪爆发,发怒,惊
惧、哭闹后旋即发生呼吸暂停。 ❖ 3、预防
❖ 解除可引起小儿心理过度紧张的种种因素,不要溺爱孩子。
第五页,共28页。
❖ (三)暴怒发作
❖ 1、概念 ❖ 指儿童在自己的要求或与欲望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就哭
❖ 例:某儿童,每逢周日晚上,想到第二天要上学,即精神紧张、不安。周一 早晨上学时显得胆怯,想不去学校,经父母再三劝说答应去学校。可一到学 校就设法逃走,不肯进教室,并诉说头痛、腹痛、恶心等身体不适。而一到 周六、周日等节假日则无以上症状。
❖ 请回答: ❖ 1、该儿童患了什么病? ❖ 2、阐述如何运用相应的行为疗法给予矫治。
B.幼儿情绪平稳后的教育,成人(尤其是家长不以情绪化的态度对待孩子)用各种方法疏 导幼儿的不良情绪。(3分)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 ppt课件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 ppt课件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7
的预防与矫正
❖ 二、睡眠障碍——夜惊、梦游症和梦魇 ❖ 夜惊、梦游症和梦魇是幼儿常见的三种睡眠障碍。 ❖ (一)夜惊 ❖ 1、概念 ❖ 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俗称“撒呓挣”,男孩夜惊多于女
孩。 ❖ 2、表现 ❖ 入睡不久(一般半小时左右),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
下,突然哭喊出声,坐起,两眼直视,表情恐惧。若叫他, 不易唤醒。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醒后完全遗忘。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15
的预防与矫正
❖ (二)语言发育迟缓 ❖ 1、诱因 ❖ 自幼生活在单调、很少有言语往来的环境中; ❖ 早期照管人持各种方言,无所适从; ❖ 过分溺爱,体贴入微。 ❖ 2、矫治 ❖ 改善幼儿的心理社会环境,增加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 不理会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意思,而要求用语言来表达。 ❖ 成人教幼儿学说话时,发音要清晰、准确,让幼儿模仿; ❖ 多通过游戏、朗诵、唱歌等加强训练。
育迟缓、儿童期多动综合征 ❖ 不良习惯——吮吸手指、咬指甲癖、习惯性阴部摩擦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2
的预防与矫正
❖ 一、情绪障碍——儿童期恐惧、屏气发作、暴怒发作 ❖ (一)儿童期恐惧 ❖ 1、含义 ❖ 儿童期恐惧是指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景产生过分激烈的情感
反应;恐惧强烈、持久,影响正常的情绪和生活,特别是到 了某个年龄本该不再怕的事,仍表现惧怕。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
一、情绪障碍 二、睡眠障碍 三、语言障碍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1
的预防与矫正
❖ 一般行为偏异的种类 ❖ 情绪障碍——儿童期恐惧、屏气发作、暴怒发作 ❖ 睡眠障碍——夜惊、梦游症和梦魇 ❖ 品行障碍—— 攻击性行为、说谎、拒绝上幼儿园 ❖ 正常心理机能发育迟缓——遗尿症、遗粪症、口吃、语言发

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

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

29
案例分析
• 幼儿园的老师经常向浩浩的妈妈告状,原来浩浩 午睡时总是比别的小朋友入睡慢,也常因为在床 上折腾来折腾去睡不着而受到老师批评,有时候 睡着了又比别人醒得晚,开始上课了他还在呼呼 大睡,老师把他揪起来的时候发现他尿床了。有 时候上着课老师看到浩浩在座位上扭来扭去,老 师不愿影响教学进度也就没有搭理他,结果他就 尿裤子了。 • 如果你是浩浩的老师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12
2、幼儿强迫症
案例的病因分析
• 经医生了解翔翔的母亲性格比较内向,对翔翔也 要求很严格,尤其在卫生方面,每次都要求其洗 手消毒后才能用餐。特别是在考试名次上,总是 希望他在班级名列前5名。 • 造成儿童强迫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心理原 因、生活环境、习惯等多个方面。翔翔的病因也 就是在于父母对他的教育方面。家庭的教养方式 严厉,父母工作忙;家长过分看重求助者的学习 成绩,对他的心理发展缺乏全面的关注。这些都 可能是导致儿童强迫症的原因。在此提醒家长们, 子女的教育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
6
1、幼儿期恐惧
• 矫正 • 家长和老师不可采用恐吓、威胁的方法教 育幼儿,应积极鼓励幼儿投入到所恐惧的 情景中,学会如何应付而不是消极回避。
7
案例
• 小朋友一凡正在小区的喷水池边和小朋友们一起 玩,突然一只小狗经过他身边,一凡站住不动了。 他屏住呼吸,小脸涨的通红,死死的盯住那只狗, 生怕那只狗来碰他一下。 • 多发年龄:2-6岁 • 分析:宝宝进入智力快速发育阶段以后,思维很 活跃,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一些我们大人认为 是非常可爱和友善的物体在他眼里却成了可怕的 庞然大物。他们觉得,这些不熟悉的物体对他们 充满了威胁。
23
3、遗尿症
•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 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 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 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 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 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 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 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第六部分--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1

第六部分--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1
行为疗法是应用学习原理以改变或消除不良行为或症 状,并教以顺应社会的良好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行为治 疗是一个着眼于改变行为而不是改变人格的学习过程。行 为治疗者认为,异常行为与正常行为一样,都是学习的结 果,那么改变或消除异常行为的最好方法就是摒弃习得的 经验或者重新学习。
2、儿童行为治疗的内容
( 1 )帮助儿童学会某些技能 ( 2 )增加儿童的某些行为 (3)减少儿童的某些行为 (4)改变儿童的某些行为

3、原因
①儿童夜惊,多由心理因素所致; ②睡前精神紧张易发生夜惊; ③室内空气污浊、室温过高、盖被过厚、手压迫前胸、晚餐 过饱等; ④鼻咽部疾病致呼吸不畅,肠寄生虫病使小 儿的睡眠受骚 扰,也可导致夜惊。 4、预防




①改善不良环境;
②培养好的睡眠习惯; ③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



2、表现
在遇到不合己意的事情时,突然出现急剧的情绪爆发,发怒, 惊惧、哭闹后旋即发生呼吸暂停。


3、预防
解除可引起小儿心理过度紧张的种种因素,不要溺爱孩子。

(三)暴怒发作 1、概念 指儿童在自己的要求或与欲望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就 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自己的头 发等等过火的行为。 2、预防 合理宣泄不良的情绪、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家长不能妥协。
④行为怪异; ⑤无精神分裂症的幻觉(精神分裂症患儿可出现幻听、幻视等幻觉)。


4、矫治
(1)康复训练的重点放在能力的提高上:由于孤独症患儿的主要心理 障碍是适应困难和语言障碍,所以,康复训练的重点应以最终进入社会 为主要目标。如生活自理训练、语言训练、购物训练等等。 (2)给患儿创造正常的生活环境:最好坚持让孩子上普通幼儿园,这 样可以使孩子尽早进入社会。这样做,需要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共同 制订康复计划。 (3)要有信心:国内外孤独康复训练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孤独症患 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训练的加强,症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最新幼儿卫生保健》第六章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课件ppt

最新幼儿卫生保健》第六章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课件ppt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例 3】 (2015 年 1 月·广东学考·多选)高等动、植 物细胞内都含有的糖是( )
A.葡萄糖 B.淀粉 C.糖原 D.核糖 解析:淀粉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糖原存在于人和动物 的肝脏和肌细胞中。 答案:AD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易混点 (1)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含有大量能量, 都可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都是细胞中的能源物 质。 (2)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 源物质,如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供能。
2.分类
概念 种类 分布 主要功能
核糖 组成核酸的物质
单 不能水 脱氧核糖 动、植物
糖 解的糖 葡萄糖
细胞 细胞的主要能源 物质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水解后能够 蔗糖
二 生成两分子
麦芽糖
植物细胞
——

单糖的糖 乳糖
动物细胞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水解后能 淀粉
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多 够生成许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
幼儿卫生保健》第六章幼 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生物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考点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一、糖类 1.元素组成: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1.糖类和脂质组成元素相同。(×) [分析] 糖类和脂肪都由 C、H、O 组成,有的脂质 还含有 N、P。 2.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 [分析]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最新2018年《幼儿卫生保健》第六章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doc教案资料

最新2018年《幼儿卫生保健》第六章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doc教案资料
开心快乐
2、幼儿强迫症
• 表现
• 强迫观念:反复出现多种毫无意义的观念、思想、 印象和冲动。
举例:反复数天花板上吊灯的数目,反复数图书上人物的多 少,强迫计数自己走了多少步路等
• 强迫行为:反复做一些刻板的、仪式性的行为。
举例:折叠整理自己的手绢、被褥时必须要角对角,并要反 复多次对得很整齐,睡觉前一定要把鞋子反复摆成什么样子 或一定要把毛巾反复铺平、摆正等等
• 夜里训练过少,如给宝宝使用“尿不湿”,不管不 闻;
• 训练过早,如在宝宝几个月时就开始进行训练,由 于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 排尿训练,反因排尿紊乱而尿床;
• 强迫训练,如夜里把宝宝叫醒排尿,不管宝宝如何 挣扎、哭闹,只要不排尿就不允许离开便盆。这样, 使宝宝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
开心快乐
遗尿原因
• 1、生理因素 • 蛲虫病、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遗传 • 2、心理因素 • 亲人突然死伤、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
或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宝宝遗尿。
• 3、睡眠过深
• 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于膀胱的尿意觉醒,使之发 生反射性排尿,形成遗尿。
开心快乐
遗尿原因
• 4、排尿训练不当
• 夜里训练过多,结果使膀胱未得到扩张,不能产生 明显的尿意;
开心快乐
二、行为障碍
• 1、夜惊
• 案例 • 6岁的杰杰,长得白白胖胖,挺逗人喜爱。一天晚上, 杰
杰看完香港武打电视片后,非常兴奋。临睡前还模仿电视 镜头里的一招一式,倒还真有点像呐!•可刚刚睡着才20分 钟左右,杰杰突然惊叫一声,翻身坐起,双目凝视,表情 惊恐,大声喊叫:“妈妈!妈妈!……”妈妈赶紧抱住杰杰, 并用力拍打杰杰说:“别怕,别怕,妈妈在。”但杰杰毫 无反应,依旧又喊又叫,又惊又抖。几分钟以后,杰杰才 停止喊叫,继续睡觉。第二天早上,妈妈问杰杰:“昨晚 你为什么又喊又叫?”杰杰竟完全记不起来了。以后,每 隔十天半月,又会有类似的发作。

第六部分--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1

第六部分--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1


3、处理 (1)一般,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梦游症可自行消失,不 必进行特殊的治疗; (2)家长不要渲染其发作时的表现或取笑他;

(3)对经常发作的要求助医生,加强安全措施,防止意外 发生。

(三)梦魇


1、概念
也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梦魇表现为儿童做噩梦(如从树 上跌落、突然失足落水等),伴有呼吸急促、心跳加剧,自 觉全身不能动,以致从梦中惊醒、哭闹。醒后仍有短暂的情 绪失常,紧张、害怕、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对梦境能有片 断的记忆。只要不经常发作,可不做特殊治疗。




二、婴幼儿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什么是心身疾病
心身性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是一些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 生、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躯体疾病。
是心理行为治疗或心身矫正治疗效果较满意的一类疾病。


。儿童心身疾病常见的有哮喘,肥胖症,复发性非器质性腹 痛,呕吐、腹泻、便秘等。
现代研究表明,超过50%的慢性病其发生与心理及社会因素 有关。

2、原因
(1)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
(2)恐惧是一种共鸣; (3)恐惧是受恐吓的结果。 3、预防 (1)诱导、鼓励儿童去认识自然现象; (2)不要恐吓孩子或让他们看恐怖影视; (3)系统脱敏法。

(二)屏气发作 1、概念 又称呼吸暂停症,该症的主要特征是,婴幼儿在情绪急剧变 化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


(二)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1、应激的致病作用
2、儿童的个性和心理反应类型的影响


3、家长的态度对患儿病情的影响
(三)躯体疾病对心理的影响 1、对学习技能的影响 (1)直接影响 (2)间接影响 2、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3、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

❖ 3、原因 ❖ ①儿童夜惊,多由心理因素所致; ❖ ②睡前精神紧张易发生夜惊; ❖ ③室内空气污浊、室温过高、盖被过厚、手压迫前胸、晚餐
过饱等; ❖ ④鼻咽部疾病致呼吸不畅,肠寄生虫病使小 儿的睡眠受骚
扰,也可导致夜惊。 ❖ 4、预防 ❖ ①改善不良环境; ❖ ②培养好的睡眠习惯; ❖ ③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

❖ 二、睡眠障碍——夜惊、梦游症和梦魇 ❖ 夜惊、梦游症和梦魇是幼儿常见的三种睡眠障碍。 ❖ (一)夜惊 ❖ 1、概念 ❖ 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俗称“撒呓挣”,男孩夜惊多于女
孩。 ❖ 2、表现 ❖ 入睡不久(一般半小时左右),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
下,突然哭喊出声,坐起,两眼直视,表情恐惧。若叫他, 不易唤醒。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醒后完全遗忘。
比如,幼儿在白天玩得过于兴奋,于睡眠中可出现模拟白天 游戏的动作。
❖ 3、处理 ❖ (1)一般,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梦游症可自行消失,不
必进行特殊的治疗;
❖ (2)家长不要渲染其发作时的表现或取笑他; ❖ (3)对经常发作的要求助医生,加强安全措施,防止意外
发生。
❖ (三)梦魇
❖ 1、概念 ❖ 也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梦魇表现为儿童做噩梦(如从树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
一、情绪障碍 二、睡眠障碍 三、语言障碍
❖ 一般行为偏异的种类 ❖ 情绪障碍——儿童期恐惧、屏气发作、暴怒发作 ❖ 睡眠障碍——夜惊、梦游症和梦魇 ❖ 品行障碍—— 攻击性行为、说谎、拒绝上幼儿园 ❖ 正常心理机能发育迟缓——遗尿症、遗粪症、口吃、语言发
❖ (二)梦游症 1、概念
❖ 也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儿童于熟睡中突然起床,并逐件 穿好衣服,在室内或到室外做些简单的活动,如来回踱步、 跑步等。游荡时,表情茫然,步态不稳,动作刻板,可能口 中念念有词,但是意识并不清醒。上述发作持续时间可长可 短,然后上床继续入睡,醒后完全遗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矫正
• 首先应该知道该病的特点及发生原因,只要发作 次数不多,一般无需治疗,患儿的梦游症状会逐 渐减少,最终彻底缓解。 •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和日常 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和高度的紧张状态,注 意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使睡眠节律调整到最佳 状态。同时,还应注意睡眠环境的控制,睡前关 好门窗,收藏好各种危险物品,以免梦游发作时 外出走失,或引起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
1、幼儿期恐惧
表现
幼儿对特定的动物、人、物品或情境所产生的过分 的或不合理的恐惧和回避反应。
自然恐惧: 如怕打雷、怕鞭炮声;怕影子、怕黑;怕动物。 社会恐惧: 如怕被批评;怕独自在家、怕独自睡觉;怕坏人、 怕走丢、怕警察。 社交恐惧 :如怕说话、怕陌生人。
1、幼儿期恐惧
• 原因 • 幼儿恐惧多产生于父母和成人的恐吓和幼 儿自身的直接感受。
2、幼儿强迫症
案例的病因分析
• 经医生了解翔翔的母亲性格比较内向,对翔翔也 要求很严格,尤其在卫生方面,每次都要求其洗 手消毒后才能用餐。特别是在考试名次上,总是 希望他在班级名列前5名。 • 造成儿童强迫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心理原 因、生活环境、习惯等多个方面。翔翔的病因也 就是在于父母对他的教育方面。家庭的教养方式 严厉,父母工作忙;家长过分看重求助者的学习 成绩,对他的心理发展缺乏全面的关注。这些都 可能是导致儿童强迫症的原因。在此提醒家长们, 子女的教育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
2、幼儿强迫症
• 表现
• 强迫观念:反复出现多种毫无意义的观念、思想、 印象和冲动。
举例:反复数天花板上吊灯的数目,反复数图书上人物的多 少,强迫计数自己走了多少步路等
• 强迫行为:反复做一些刻板的、仪式性的行为。
举例:折叠整理自己的手绢、被褥时必须要角对角,并要反 复多次对得很整齐,睡觉前一定要把鞋子反复摆成什么样子 或一定要把毛巾反复铺平、摆正等等
建议
• 1、经常提醒浩浩去上厕所 • 2、对他自己上厕所的行为加以表扬 • 3、当他尿裤子的时候,予以忽视 不要加以评论,提前准备好干净的裤子和塑料袋, 换好裤子后就离开,并让他继续参加班级活动。 • 4、继续记录这次行为 • 记录浩浩遗尿的次数挤时间,帮助你决定何时应 当减少对他的提醒
3、遗尿症
•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 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 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 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 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 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 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 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遗尿矫正
• 2、建立合理生活制度 • 使宝宝的生活、饮食起居建立起规律,避 免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好能坚持睡午 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唤醒。晚 间适当控制幼儿饮水量。
遗尿矫正
• 3、关心体贴 • 遗尿可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注 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空想与孤僻等心 理异常 • 对患儿着重教育解释,减轻心理负担和情 绪不安。多抚慰、鼓励,避免讥笑、斥责 或惩罚,减轻遗尿症患儿的自责、自卑感。
(一)情绪障碍
1、幼儿期恐惧
案例一 女孩童童,3岁,一次因为争抢小朋友的玩具 被妈妈惩罚,关在黑屋子里呆了五分钟。起初,妈妈 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她发现“关黑屋”有效,比 如童童调皮时,只要说“关黑屋”她就特别听话。可 是,没过多久,妈妈觉得不对劲了——每到天黑,童 童就瞪着惊恐的眼睛不停地哭闹,即使有亲人陪伴, 临睡前决不能熄灯,否则就焦躁不安,难以入睡。
遗尿原因
• 1、生理因素 • 蛲虫病、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遗传 • 2、心理因素 • 亲人突然死伤、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 或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宝宝遗尿。 • 3、睡眠过深
• 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于膀胱的尿意觉醒,使之发
生反射性排尿,形成遗尿。
遗尿原因
• 4、排尿训练不当
• 夜里训练过多,结果使膀胱未得到扩张,不能产生 明显的尿意; • 夜里训练过少,如给宝宝使用“尿不湿”,不管不 闻; • 训练过早,如在宝宝几个月时就开始进行训练,由 于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 排尿训练,反因排尿紊乱而尿床; • 强迫训练,如夜里把宝宝叫醒排尿,不管宝宝如何 挣扎、哭闹,只要不排尿就不允许离开便盆。这样, 使宝宝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
二、行为障碍
• 1、夜惊
• 案例 • 6岁的杰杰,长得白白胖胖,挺逗人喜爱。一天晚上,• 杰 杰看完香港武打电视片后,非常兴奋。临睡前还模仿电视 镜头里的一招一式,倒还真有点像呐!• 可刚刚睡着才20分 钟左右,杰杰突然惊叫一声,翻身坐起,双目凝视,表情 惊恐,大声喊叫:“妈妈!妈妈!……”妈妈赶紧抱住杰杰, 并用力拍打杰杰说:“别怕,别怕,妈妈在。”但杰杰毫 无反应,依旧又喊又叫,又惊又抖。几分钟以后,杰杰才 停止喊叫,继续睡觉。第二天早上,妈妈问杰杰:“昨晚 你为什么又喊又叫?• ”杰杰竟完全记不起来了。以后,每隔 十天半月,又会有类似的发作。
夜惊原因
• 儿童夜惊主要由焦虑、惊恐等心理因素引 起。例如家庭成员的重病和死亡,初次离 开父母进入陌生的环境,外伤和意外事件 所导致的焦虑和恐怖不安等。此外,在睡 前听恐怖紧张的故事和看恐怖紧张的影视 等,都可导致夜惊的发作。
夜惊预防及矫正
• 经常发生夜惊的患儿,往往反映孩子存在持续较 久的焦虑状态,因此,需进一步了解患儿的心理 状态,以进行心理疏导。 • 儿童夜惊一般不需药物治疗,但反复发作次数较 多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镇静剂,以控制夜 惊发作。 • 预防夜惊,应注意培养儿童的勇敢精神,避免听 紧张恐怖的故事和看紧张恐怖的影视。一般说诱 因解除后或随年龄增长夜惊能自愈。
遗尿矫正
• 1、加强对幼儿自觉排尿的训练 • 从治疗开始起,要求父母在宝宝夜晚经常 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将宝宝唤 醒,起床排尿,使唤醒宝宝的铃声与膀胱 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 练,条件反射建立,宝宝能够被膀胱充盈 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 此外,鼓励宝宝自己去厕所排尿,使他们 在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
2、幼儿强迫症
• 原因
1、生理因素。患儿的外伤,严重的躯体疾病等都是诱发本症 的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患儿在生活中碰到重大变故,如父母离异、亲 人丧亡等精神刺激,引起恐惧,使儿童忧心忡忡、胆颤心惊, 这是强迫症的主要诱发因素。 3、性格的影响。这类儿童的性格大多内向,胆小拘谨,待人 特别有礼貌,优柔寡断,行动较古板。 4、家庭的影响。父母性格内向、有胆小怕事,过分谨慎和拘 谨,缺乏自信心,遇事迟疑不决,事后反复检查,过于克制 自己,呆板,缺乏兴趣爱好等不良性格特征。父母对孩子过 于苟求,如对清洁卫生过分要求,对生活刻板规矩等,可能 是诱发本症的原因。
• 矫正 • (一)树立信心 • 对于有强迫症的儿童,家长要帮助他们自觉认识和克服自己 的性格弱点,指导孩子处理问题要当机立断,帮助他们出主 意,想办法,克服遇事犹豫不决的弱点。 • (二)培养爱好 • 家长要鼓励强迫症的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外界接触, 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听音乐、打球、 跑步等,以建立新的大脑兴奋灶去抑制强迫症状的兴奋灶, 转移对强迫症状的高度注意力,这样可大大促进病情的好转。 • (三)培养良好性格 • 如果强迫症孩子的父母有性格偏异如特别爱清洁,过分谨慎, 过于刻板,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等,要予以纠正,否则会影 响孩子强迫症状的康复,并且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心理发展, 这一点甚为重要。
• 分析案例
• 杰杰在晚上惊恐喊叫的现象称为“夜惊”。 夜惊,发生率约在儿童中占3• %左右,男孩 略多于女孩。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 但以5~7岁为最多见。夜惊多发生在入睡 后半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两小时,约2/3 的患儿发生在入睡后的15~• 30分钟左 右。
夜惊表现
• 患儿突然惊醒,瞪目坐起,躁动不安,面 露恐怖表情,但意识处于蒙状态。同时出 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瞳孔扩大、出汗、 脉搏加快。发作时,若叫唤患儿,一般很 难叫醒,患儿常紧张地抓住身旁的任何人, 似乎正在遭受某种强烈的痛苦。对别人的 安抚、拥抱及焦虑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须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恢复平静并自行 入睡。
• 梦游多出现在儿童时期,约1%到6%的儿 童偶有梦游现象,如果将仅出现一次梦游 的儿童也算进去,梦游的出现率约25%。 一般来说,儿童梦游不算什么大毛病。相 比之下,成人梦游则少得多了,但成人梦 游则是一种病态行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梦游表现
• 梦游是指在睡眠状态中突然下地走动,做 一些动作,如穿衣或穿鞋,或突然坐起, 患儿眼睁、意识恍惚、动作笨拙、行动摇 晃,发作时间5~30分钟,醒后对发作 完全遗忘。
2、梦游
• 家住鞍山铁西的七岁男孩洋洋(化名), 半夜不声不响地站在了窗台上,一动不动 望着窗外,幸好被妈妈及时发现,把他抱 了下来继续睡觉;偶然一个夜里,洋洋妈 又发现,儿子突然坐起来玩身边的小玩具, 可第二天问他半夜玩玩具的事时,他却一 无所知。孩子奇怪的举动吓坏了妈妈,马 上带他去看医生,原来洋洋竟患上了梦游 症,需马上接受治疗。
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小动物的绒毛玩具,如小狗,小猫, 让孩子先接触玩具,然后再接触活生生的小动物。给孩子 看《动物世界》或《天线宝宝》这样的片子,从视觉上接 受小动物。
(一)情绪障碍
• 2、幼儿强迫症
翔翔(化名)上小学一年级。自从一个多月前翔翔 的出现了许多奇怪的行为。根据父母反应,近一个 月来,发现翔翔走在马路上总是要数电线杆,而且 数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数。有时数着数着因旁人 干扰忘记数的数目了,会表现得很焦躁,甚至要求 回到起点重新数。尽管他们对孩子多次进行严厉地 指责,仍无效。无奈之下父母带翔翔来到了心理门 诊,经医生诊断翔翔是得了强迫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