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保健》第六讲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
合集下载
婴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婴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8a6527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05.png)
婴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一、婴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1.1 亲子关系问题
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父母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原因,很多家长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这会导致孩子产生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
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过分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容易让孩子变得依赖性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1.2 情绪调节问题
婴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当他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可能会哭闹、发脾气等。
而一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时,可能会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进行哄抚,如过度安慰、忽视等。
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学会用错误的方式处理情绪。
二、婴幼儿心理卫生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为了解决婴幼儿的心理卫生问题,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应该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关注他们的成长和需求。
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2 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愤怒、悲伤等。
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可以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通过哭闹等方式来发泄情绪。
家长还可以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数数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调节情绪。
三、结语
婴幼儿的心理卫生问题是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
只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每个家长都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付出更多的关爱和努力。
第六部分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演示文稿
![第六部分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765261e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3.png)
2、病因 婴儿孤独症的发病年龄早,似乎从出生起就预示了其发病趋向。生物学因素
主要指早期生活环境也是促成发病的诱因。
❖ (1)生物学因素所致——孕期和围产期对胎儿造成的脑损伤,如孕妇病毒 感染、先兆流产、宫内窒息、产伤等等。
❖ (2)早期的生活环境——缺乏情感交流,无语言交往。
第十八页,共28页。
❖ 3、诊断标准
第三页,共28页。
❖ 2、原因 ❖ (1)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 ❖ (2)恐惧是一种共鸣; ❖ (3)恐惧是受恐吓的结果。 ❖ 3、预防
❖ (1)诱导、鼓励儿童去认识自然现象;
❖ (2)不要恐吓孩子或让他们看恐怖影视; ❖ (3)系统脱敏法。
第四页,共28页。
❖ (二)屏气发作
❖ 1、概念
❖ 又称呼吸暂停症,该症的主要特征是,婴幼儿在情绪急剧变
❖ 化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 ❖ 2、表现 ❖ 在遇到不合己意的事情时,突然出现急剧的情绪爆发,发怒,惊
惧、哭闹后旋即发生呼吸暂停。 ❖ 3、预防
❖ 解除可引起小儿心理过度紧张的种种因素,不要溺爱孩子。
第五页,共28页。
❖ (三)暴怒发作
❖ 1、概念 ❖ 指儿童在自己的要求或与欲望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就哭
❖ 例:某儿童,每逢周日晚上,想到第二天要上学,即精神紧张、不安。周一 早晨上学时显得胆怯,想不去学校,经父母再三劝说答应去学校。可一到学 校就设法逃走,不肯进教室,并诉说头痛、腹痛、恶心等身体不适。而一到 周六、周日等节假日则无以上症状。
❖ 请回答: ❖ 1、该儿童患了什么病? ❖ 2、阐述如何运用相应的行为疗法给予矫治。
B.幼儿情绪平稳后的教育,成人(尤其是家长不以情绪化的态度对待孩子)用各种方法疏 导幼儿的不良情绪。(3分)
主要指早期生活环境也是促成发病的诱因。
❖ (1)生物学因素所致——孕期和围产期对胎儿造成的脑损伤,如孕妇病毒 感染、先兆流产、宫内窒息、产伤等等。
❖ (2)早期的生活环境——缺乏情感交流,无语言交往。
第十八页,共28页。
❖ 3、诊断标准
第三页,共28页。
❖ 2、原因 ❖ (1)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 ❖ (2)恐惧是一种共鸣; ❖ (3)恐惧是受恐吓的结果。 ❖ 3、预防
❖ (1)诱导、鼓励儿童去认识自然现象;
❖ (2)不要恐吓孩子或让他们看恐怖影视; ❖ (3)系统脱敏法。
第四页,共28页。
❖ (二)屏气发作
❖ 1、概念
❖ 又称呼吸暂停症,该症的主要特征是,婴幼儿在情绪急剧变
❖ 化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 ❖ 2、表现 ❖ 在遇到不合己意的事情时,突然出现急剧的情绪爆发,发怒,惊
惧、哭闹后旋即发生呼吸暂停。 ❖ 3、预防
❖ 解除可引起小儿心理过度紧张的种种因素,不要溺爱孩子。
第五页,共28页。
❖ (三)暴怒发作
❖ 1、概念 ❖ 指儿童在自己的要求或与欲望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就哭
❖ 例:某儿童,每逢周日晚上,想到第二天要上学,即精神紧张、不安。周一 早晨上学时显得胆怯,想不去学校,经父母再三劝说答应去学校。可一到学 校就设法逃走,不肯进教室,并诉说头痛、腹痛、恶心等身体不适。而一到 周六、周日等节假日则无以上症状。
❖ 请回答: ❖ 1、该儿童患了什么病? ❖ 2、阐述如何运用相应的行为疗法给予矫治。
B.幼儿情绪平稳后的教育,成人(尤其是家长不以情绪化的态度对待孩子)用各种方法疏 导幼儿的不良情绪。(3分)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 ppt课件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1aaca1f12d2af90342e691.png)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7
的预防与矫正
❖ 二、睡眠障碍——夜惊、梦游症和梦魇 ❖ 夜惊、梦游症和梦魇是幼儿常见的三种睡眠障碍。 ❖ (一)夜惊 ❖ 1、概念 ❖ 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俗称“撒呓挣”,男孩夜惊多于女
孩。 ❖ 2、表现 ❖ 入睡不久(一般半小时左右),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
下,突然哭喊出声,坐起,两眼直视,表情恐惧。若叫他, 不易唤醒。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醒后完全遗忘。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15
的预防与矫正
❖ (二)语言发育迟缓 ❖ 1、诱因 ❖ 自幼生活在单调、很少有言语往来的环境中; ❖ 早期照管人持各种方言,无所适从; ❖ 过分溺爱,体贴入微。 ❖ 2、矫治 ❖ 改善幼儿的心理社会环境,增加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 不理会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意思,而要求用语言来表达。 ❖ 成人教幼儿学说话时,发音要清晰、准确,让幼儿模仿; ❖ 多通过游戏、朗诵、唱歌等加强训练。
育迟缓、儿童期多动综合征 ❖ 不良习惯——吮吸手指、咬指甲癖、习惯性阴部摩擦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2
的预防与矫正
❖ 一、情绪障碍——儿童期恐惧、屏气发作、暴怒发作 ❖ (一)儿童期恐惧 ❖ 1、含义 ❖ 儿童期恐惧是指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景产生过分激烈的情感
反应;恐惧强烈、持久,影响正常的情绪和生活,特别是到 了某个年龄本该不再怕的事,仍表现惧怕。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
一、情绪障碍 二、睡眠障碍 三、语言障碍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1
的预防与矫正
❖ 一般行为偏异的种类 ❖ 情绪障碍——儿童期恐惧、屏气发作、暴怒发作 ❖ 睡眠障碍——夜惊、梦游症和梦魇 ❖ 品行障碍—— 攻击性行为、说谎、拒绝上幼儿园 ❖ 正常心理机能发育迟缓——遗尿症、遗粪症、口吃、语言发
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
![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https://img.taocdn.com/s3/m/1f8ca63c6c175f0e7cd1372b.png)
29
案例分析
• 幼儿园的老师经常向浩浩的妈妈告状,原来浩浩 午睡时总是比别的小朋友入睡慢,也常因为在床 上折腾来折腾去睡不着而受到老师批评,有时候 睡着了又比别人醒得晚,开始上课了他还在呼呼 大睡,老师把他揪起来的时候发现他尿床了。有 时候上着课老师看到浩浩在座位上扭来扭去,老 师不愿影响教学进度也就没有搭理他,结果他就 尿裤子了。 • 如果你是浩浩的老师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12
2、幼儿强迫症
案例的病因分析
• 经医生了解翔翔的母亲性格比较内向,对翔翔也 要求很严格,尤其在卫生方面,每次都要求其洗 手消毒后才能用餐。特别是在考试名次上,总是 希望他在班级名列前5名。 • 造成儿童强迫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心理原 因、生活环境、习惯等多个方面。翔翔的病因也 就是在于父母对他的教育方面。家庭的教养方式 严厉,父母工作忙;家长过分看重求助者的学习 成绩,对他的心理发展缺乏全面的关注。这些都 可能是导致儿童强迫症的原因。在此提醒家长们, 子女的教育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
6
1、幼儿期恐惧
• 矫正 • 家长和老师不可采用恐吓、威胁的方法教 育幼儿,应积极鼓励幼儿投入到所恐惧的 情景中,学会如何应付而不是消极回避。
7
案例
• 小朋友一凡正在小区的喷水池边和小朋友们一起 玩,突然一只小狗经过他身边,一凡站住不动了。 他屏住呼吸,小脸涨的通红,死死的盯住那只狗, 生怕那只狗来碰他一下。 • 多发年龄:2-6岁 • 分析:宝宝进入智力快速发育阶段以后,思维很 活跃,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一些我们大人认为 是非常可爱和友善的物体在他眼里却成了可怕的 庞然大物。他们觉得,这些不熟悉的物体对他们 充满了威胁。
23
3、遗尿症
•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 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 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 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 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 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 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 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第六部分--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1
![第六部分--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1](https://img.taocdn.com/s3/m/6037217b0b1c59eef8c7b436.png)
行为疗法是应用学习原理以改变或消除不良行为或症 状,并教以顺应社会的良好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行为治 疗是一个着眼于改变行为而不是改变人格的学习过程。行 为治疗者认为,异常行为与正常行为一样,都是学习的结 果,那么改变或消除异常行为的最好方法就是摒弃习得的 经验或者重新学习。
2、儿童行为治疗的内容
( 1 )帮助儿童学会某些技能 ( 2 )增加儿童的某些行为 (3)减少儿童的某些行为 (4)改变儿童的某些行为
3、原因
①儿童夜惊,多由心理因素所致; ②睡前精神紧张易发生夜惊; ③室内空气污浊、室温过高、盖被过厚、手压迫前胸、晚餐 过饱等; ④鼻咽部疾病致呼吸不畅,肠寄生虫病使小 儿的睡眠受骚 扰,也可导致夜惊。 4、预防
①改善不良环境;
②培养好的睡眠习惯; ③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
2、表现
在遇到不合己意的事情时,突然出现急剧的情绪爆发,发怒, 惊惧、哭闹后旋即发生呼吸暂停。
3、预防
解除可引起小儿心理过度紧张的种种因素,不要溺爱孩子。
(三)暴怒发作 1、概念 指儿童在自己的要求或与欲望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就 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自己的头 发等等过火的行为。 2、预防 合理宣泄不良的情绪、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家长不能妥协。
④行为怪异; ⑤无精神分裂症的幻觉(精神分裂症患儿可出现幻听、幻视等幻觉)。
4、矫治
(1)康复训练的重点放在能力的提高上:由于孤独症患儿的主要心理 障碍是适应困难和语言障碍,所以,康复训练的重点应以最终进入社会 为主要目标。如生活自理训练、语言训练、购物训练等等。 (2)给患儿创造正常的生活环境:最好坚持让孩子上普通幼儿园,这 样可以使孩子尽早进入社会。这样做,需要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共同 制订康复计划。 (3)要有信心:国内外孤独康复训练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孤独症患 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训练的加强,症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儿童行为治疗的内容
( 1 )帮助儿童学会某些技能 ( 2 )增加儿童的某些行为 (3)减少儿童的某些行为 (4)改变儿童的某些行为
3、原因
①儿童夜惊,多由心理因素所致; ②睡前精神紧张易发生夜惊; ③室内空气污浊、室温过高、盖被过厚、手压迫前胸、晚餐 过饱等; ④鼻咽部疾病致呼吸不畅,肠寄生虫病使小 儿的睡眠受骚 扰,也可导致夜惊。 4、预防
①改善不良环境;
②培养好的睡眠习惯; ③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
2、表现
在遇到不合己意的事情时,突然出现急剧的情绪爆发,发怒, 惊惧、哭闹后旋即发生呼吸暂停。
3、预防
解除可引起小儿心理过度紧张的种种因素,不要溺爱孩子。
(三)暴怒发作 1、概念 指儿童在自己的要求或与欲望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就 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自己的头 发等等过火的行为。 2、预防 合理宣泄不良的情绪、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家长不能妥协。
④行为怪异; ⑤无精神分裂症的幻觉(精神分裂症患儿可出现幻听、幻视等幻觉)。
4、矫治
(1)康复训练的重点放在能力的提高上:由于孤独症患儿的主要心理 障碍是适应困难和语言障碍,所以,康复训练的重点应以最终进入社会 为主要目标。如生活自理训练、语言训练、购物训练等等。 (2)给患儿创造正常的生活环境:最好坚持让孩子上普通幼儿园,这 样可以使孩子尽早进入社会。这样做,需要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共同 制订康复计划。 (3)要有信心:国内外孤独康复训练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孤独症患 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训练的加强,症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最新幼儿卫生保健》第六章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课件ppt
![最新幼儿卫生保健》第六章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70a714da38376baf1faeec.png)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例 3】 (2015 年 1 月·广东学考·多选)高等动、植 物细胞内都含有的糖是( )
A.葡萄糖 B.淀粉 C.糖原 D.核糖 解析:淀粉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糖原存在于人和动物 的肝脏和肌细胞中。 答案:AD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易混点 (1)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含有大量能量, 都可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都是细胞中的能源物 质。 (2)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 源物质,如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供能。
2.分类
概念 种类 分布 主要功能
核糖 组成核酸的物质
单 不能水 脱氧核糖 动、植物
糖 解的糖 葡萄糖
细胞 细胞的主要能源 物质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水解后能够 蔗糖
二 生成两分子
麦芽糖
植物细胞
——
糖
单糖的糖 乳糖
动物细胞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水解后能 淀粉
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多 够生成许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
幼儿卫生保健》第六章幼 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生物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考点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一、糖类 1.元素组成: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1.糖类和脂质组成元素相同。(×) [分析] 糖类和脂肪都由 C、H、O 组成,有的脂质 还含有 N、P。 2.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 [分析]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最新2018年《幼儿卫生保健》第六章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doc教案资料
![最新2018年《幼儿卫生保健》第六章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doc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bb53e1e2b160b4e777fcf3b.png)
开心快乐
2、幼儿强迫症
• 表现
• 强迫观念:反复出现多种毫无意义的观念、思想、 印象和冲动。
举例:反复数天花板上吊灯的数目,反复数图书上人物的多 少,强迫计数自己走了多少步路等
• 强迫行为:反复做一些刻板的、仪式性的行为。
举例:折叠整理自己的手绢、被褥时必须要角对角,并要反 复多次对得很整齐,睡觉前一定要把鞋子反复摆成什么样子 或一定要把毛巾反复铺平、摆正等等
• 夜里训练过少,如给宝宝使用“尿不湿”,不管不 闻;
• 训练过早,如在宝宝几个月时就开始进行训练,由 于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 排尿训练,反因排尿紊乱而尿床;
• 强迫训练,如夜里把宝宝叫醒排尿,不管宝宝如何 挣扎、哭闹,只要不排尿就不允许离开便盆。这样, 使宝宝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
开心快乐
遗尿原因
• 1、生理因素 • 蛲虫病、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遗传 • 2、心理因素 • 亲人突然死伤、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
或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宝宝遗尿。
• 3、睡眠过深
• 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于膀胱的尿意觉醒,使之发 生反射性排尿,形成遗尿。
开心快乐
遗尿原因
• 4、排尿训练不当
• 夜里训练过多,结果使膀胱未得到扩张,不能产生 明显的尿意;
开心快乐
二、行为障碍
• 1、夜惊
• 案例 • 6岁的杰杰,长得白白胖胖,挺逗人喜爱。一天晚上, 杰
杰看完香港武打电视片后,非常兴奋。临睡前还模仿电视 镜头里的一招一式,倒还真有点像呐!•可刚刚睡着才20分 钟左右,杰杰突然惊叫一声,翻身坐起,双目凝视,表情 惊恐,大声喊叫:“妈妈!妈妈!……”妈妈赶紧抱住杰杰, 并用力拍打杰杰说:“别怕,别怕,妈妈在。”但杰杰毫 无反应,依旧又喊又叫,又惊又抖。几分钟以后,杰杰才 停止喊叫,继续睡觉。第二天早上,妈妈问杰杰:“昨晚 你为什么又喊又叫?”杰杰竟完全记不起来了。以后,每 隔十天半月,又会有类似的发作。
2、幼儿强迫症
• 表现
• 强迫观念:反复出现多种毫无意义的观念、思想、 印象和冲动。
举例:反复数天花板上吊灯的数目,反复数图书上人物的多 少,强迫计数自己走了多少步路等
• 强迫行为:反复做一些刻板的、仪式性的行为。
举例:折叠整理自己的手绢、被褥时必须要角对角,并要反 复多次对得很整齐,睡觉前一定要把鞋子反复摆成什么样子 或一定要把毛巾反复铺平、摆正等等
• 夜里训练过少,如给宝宝使用“尿不湿”,不管不 闻;
• 训练过早,如在宝宝几个月时就开始进行训练,由 于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 排尿训练,反因排尿紊乱而尿床;
• 强迫训练,如夜里把宝宝叫醒排尿,不管宝宝如何 挣扎、哭闹,只要不排尿就不允许离开便盆。这样, 使宝宝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
开心快乐
遗尿原因
• 1、生理因素 • 蛲虫病、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遗传 • 2、心理因素 • 亲人突然死伤、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
或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宝宝遗尿。
• 3、睡眠过深
• 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于膀胱的尿意觉醒,使之发 生反射性排尿,形成遗尿。
开心快乐
遗尿原因
• 4、排尿训练不当
• 夜里训练过多,结果使膀胱未得到扩张,不能产生 明显的尿意;
开心快乐
二、行为障碍
• 1、夜惊
• 案例 • 6岁的杰杰,长得白白胖胖,挺逗人喜爱。一天晚上, 杰
杰看完香港武打电视片后,非常兴奋。临睡前还模仿电视 镜头里的一招一式,倒还真有点像呐!•可刚刚睡着才20分 钟左右,杰杰突然惊叫一声,翻身坐起,双目凝视,表情 惊恐,大声喊叫:“妈妈!妈妈!……”妈妈赶紧抱住杰杰, 并用力拍打杰杰说:“别怕,别怕,妈妈在。”但杰杰毫 无反应,依旧又喊又叫,又惊又抖。几分钟以后,杰杰才 停止喊叫,继续睡觉。第二天早上,妈妈问杰杰:“昨晚 你为什么又喊又叫?”杰杰竟完全记不起来了。以后,每 隔十天半月,又会有类似的发作。
第六部分--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1
![第六部分--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1](https://img.taocdn.com/s3/m/6037217b0b1c59eef8c7b436.png)
3、处理 (1)一般,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梦游症可自行消失,不 必进行特殊的治疗; (2)家长不要渲染其发作时的表现或取笑他;
(3)对经常发作的要求助医生,加强安全措施,防止意外 发生。
(三)梦魇
1、概念
也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梦魇表现为儿童做噩梦(如从树 上跌落、突然失足落水等),伴有呼吸急促、心跳加剧,自 觉全身不能动,以致从梦中惊醒、哭闹。醒后仍有短暂的情 绪失常,紧张、害怕、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对梦境能有片 断的记忆。只要不经常发作,可不做特殊治疗。
二、婴幼儿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什么是心身疾病
心身性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是一些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 生、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躯体疾病。
是心理行为治疗或心身矫正治疗效果较满意的一类疾病。
。儿童心身疾病常见的有哮喘,肥胖症,复发性非器质性腹 痛,呕吐、腹泻、便秘等。
现代研究表明,超过50%的慢性病其发生与心理及社会因素 有关。
2、原因
(1)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
(2)恐惧是一种共鸣; (3)恐惧是受恐吓的结果。 3、预防 (1)诱导、鼓励儿童去认识自然现象; (2)不要恐吓孩子或让他们看恐怖影视; (3)系统脱敏法。
(二)屏气发作 1、概念 又称呼吸暂停症,该症的主要特征是,婴幼儿在情绪急剧变 化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
(二)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1、应激的致病作用
2、儿童的个性和心理反应类型的影响
3、家长的态度对患儿病情的影响
(三)躯体疾病对心理的影响 1、对学习技能的影响 (1)直接影响 (2)间接影响 2、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3、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https://img.taocdn.com/s3/m/1a16c375cc7931b765ce15d6.png)
❖ 3、原因 ❖ ①儿童夜惊,多由心理因素所致; ❖ ②睡前精神紧张易发生夜惊; ❖ ③室内空气污浊、室温过高、盖被过厚、手压迫前胸、晚餐
过饱等; ❖ ④鼻咽部疾病致呼吸不畅,肠寄生虫病使小 儿的睡眠受骚
扰,也可导致夜惊。 ❖ 4、预防 ❖ ①改善不良环境; ❖ ②培养好的睡眠习惯; ❖ ③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
❖ 二、睡眠障碍——夜惊、梦游症和梦魇 ❖ 夜惊、梦游症和梦魇是幼儿常见的三种睡眠障碍。 ❖ (一)夜惊 ❖ 1、概念 ❖ 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俗称“撒呓挣”,男孩夜惊多于女
孩。 ❖ 2、表现 ❖ 入睡不久(一般半小时左右),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
下,突然哭喊出声,坐起,两眼直视,表情恐惧。若叫他, 不易唤醒。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醒后完全遗忘。
比如,幼儿在白天玩得过于兴奋,于睡眠中可出现模拟白天 游戏的动作。
❖ 3、处理 ❖ (1)一般,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梦游症可自行消失,不
必进行特殊的治疗;
❖ (2)家长不要渲染其发作时的表现或取笑他; ❖ (3)对经常发作的要求助医生,加强安全措施,防止意外
发生。
❖ (三)梦魇
❖ 1、概念 ❖ 也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梦魇表现为儿童做噩梦(如从树
第六部分 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矫正
一、情绪障碍 二、睡眠障碍 三、语言障碍
❖ 一般行为偏异的种类 ❖ 情绪障碍——儿童期恐惧、屏气发作、暴怒发作 ❖ 睡眠障碍——夜惊、梦游症和梦魇 ❖ 品行障碍—— 攻击性行为、说谎、拒绝上幼儿园 ❖ 正常心理机能发育迟缓——遗尿症、遗粪症、口吃、语言发
❖ (二)梦游症 1、概念
❖ 也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儿童于熟睡中突然起床,并逐件 穿好衣服,在室内或到室外做些简单的活动,如来回踱步、 跑步等。游荡时,表情茫然,步态不稳,动作刻板,可能口 中念念有词,但是意识并不清醒。上述发作持续时间可长可 短,然后上床继续入睡,醒后完全遗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矫正
• 首先应该知道该病的特点及发生原因,只要发作 次数不多,一般无需治疗,患儿的梦游症状会逐 渐减少,最终彻底缓解。 •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和日常 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和高度的紧张状态,注 意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使睡眠节律调整到最佳 状态。同时,还应注意睡眠环境的控制,睡前关 好门窗,收藏好各种危险物品,以免梦游发作时 外出走失,或引起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
1、幼儿期恐惧
表现
幼儿对特定的动物、人、物品或情境所产生的过分 的或不合理的恐惧和回避反应。
自然恐惧: 如怕打雷、怕鞭炮声;怕影子、怕黑;怕动物。 社会恐惧: 如怕被批评;怕独自在家、怕独自睡觉;怕坏人、 怕走丢、怕警察。 社交恐惧 :如怕说话、怕陌生人。
1、幼儿期恐惧
• 原因 • 幼儿恐惧多产生于父母和成人的恐吓和幼 儿自身的直接感受。
2、幼儿强迫症
案例的病因分析
• 经医生了解翔翔的母亲性格比较内向,对翔翔也 要求很严格,尤其在卫生方面,每次都要求其洗 手消毒后才能用餐。特别是在考试名次上,总是 希望他在班级名列前5名。 • 造成儿童强迫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心理原 因、生活环境、习惯等多个方面。翔翔的病因也 就是在于父母对他的教育方面。家庭的教养方式 严厉,父母工作忙;家长过分看重求助者的学习 成绩,对他的心理发展缺乏全面的关注。这些都 可能是导致儿童强迫症的原因。在此提醒家长们, 子女的教育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
2、幼儿强迫症
• 表现
• 强迫观念:反复出现多种毫无意义的观念、思想、 印象和冲动。
举例:反复数天花板上吊灯的数目,反复数图书上人物的多 少,强迫计数自己走了多少步路等
• 强迫行为:反复做一些刻板的、仪式性的行为。
举例:折叠整理自己的手绢、被褥时必须要角对角,并要反 复多次对得很整齐,睡觉前一定要把鞋子反复摆成什么样子 或一定要把毛巾反复铺平、摆正等等
建议
• 1、经常提醒浩浩去上厕所 • 2、对他自己上厕所的行为加以表扬 • 3、当他尿裤子的时候,予以忽视 不要加以评论,提前准备好干净的裤子和塑料袋, 换好裤子后就离开,并让他继续参加班级活动。 • 4、继续记录这次行为 • 记录浩浩遗尿的次数挤时间,帮助你决定何时应 当减少对他的提醒
3、遗尿症
•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 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 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 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 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 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 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 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遗尿矫正
• 2、建立合理生活制度 • 使宝宝的生活、饮食起居建立起规律,避 免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好能坚持睡午 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唤醒。晚 间适当控制幼儿饮水量。
遗尿矫正
• 3、关心体贴 • 遗尿可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注 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空想与孤僻等心 理异常 • 对患儿着重教育解释,减轻心理负担和情 绪不安。多抚慰、鼓励,避免讥笑、斥责 或惩罚,减轻遗尿症患儿的自责、自卑感。
(一)情绪障碍
1、幼儿期恐惧
案例一 女孩童童,3岁,一次因为争抢小朋友的玩具 被妈妈惩罚,关在黑屋子里呆了五分钟。起初,妈妈 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她发现“关黑屋”有效,比 如童童调皮时,只要说“关黑屋”她就特别听话。可 是,没过多久,妈妈觉得不对劲了——每到天黑,童 童就瞪着惊恐的眼睛不停地哭闹,即使有亲人陪伴, 临睡前决不能熄灯,否则就焦躁不安,难以入睡。
遗尿原因
• 1、生理因素 • 蛲虫病、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遗传 • 2、心理因素 • 亲人突然死伤、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 或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宝宝遗尿。 • 3、睡眠过深
• 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于膀胱的尿意觉醒,使之发
生反射性排尿,形成遗尿。
遗尿原因
• 4、排尿训练不当
• 夜里训练过多,结果使膀胱未得到扩张,不能产生 明显的尿意; • 夜里训练过少,如给宝宝使用“尿不湿”,不管不 闻; • 训练过早,如在宝宝几个月时就开始进行训练,由 于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 排尿训练,反因排尿紊乱而尿床; • 强迫训练,如夜里把宝宝叫醒排尿,不管宝宝如何 挣扎、哭闹,只要不排尿就不允许离开便盆。这样, 使宝宝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
二、行为障碍
• 1、夜惊
• 案例 • 6岁的杰杰,长得白白胖胖,挺逗人喜爱。一天晚上,• 杰 杰看完香港武打电视片后,非常兴奋。临睡前还模仿电视 镜头里的一招一式,倒还真有点像呐!• 可刚刚睡着才20分 钟左右,杰杰突然惊叫一声,翻身坐起,双目凝视,表情 惊恐,大声喊叫:“妈妈!妈妈!……”妈妈赶紧抱住杰杰, 并用力拍打杰杰说:“别怕,别怕,妈妈在。”但杰杰毫 无反应,依旧又喊又叫,又惊又抖。几分钟以后,杰杰才 停止喊叫,继续睡觉。第二天早上,妈妈问杰杰:“昨晚 你为什么又喊又叫?• ”杰杰竟完全记不起来了。以后,每隔 十天半月,又会有类似的发作。
夜惊原因
• 儿童夜惊主要由焦虑、惊恐等心理因素引 起。例如家庭成员的重病和死亡,初次离 开父母进入陌生的环境,外伤和意外事件 所导致的焦虑和恐怖不安等。此外,在睡 前听恐怖紧张的故事和看恐怖紧张的影视 等,都可导致夜惊的发作。
夜惊预防及矫正
• 经常发生夜惊的患儿,往往反映孩子存在持续较 久的焦虑状态,因此,需进一步了解患儿的心理 状态,以进行心理疏导。 • 儿童夜惊一般不需药物治疗,但反复发作次数较 多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镇静剂,以控制夜 惊发作。 • 预防夜惊,应注意培养儿童的勇敢精神,避免听 紧张恐怖的故事和看紧张恐怖的影视。一般说诱 因解除后或随年龄增长夜惊能自愈。
遗尿矫正
• 1、加强对幼儿自觉排尿的训练 • 从治疗开始起,要求父母在宝宝夜晚经常 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将宝宝唤 醒,起床排尿,使唤醒宝宝的铃声与膀胱 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 练,条件反射建立,宝宝能够被膀胱充盈 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 此外,鼓励宝宝自己去厕所排尿,使他们 在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
2、幼儿强迫症
• 原因
1、生理因素。患儿的外伤,严重的躯体疾病等都是诱发本症 的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患儿在生活中碰到重大变故,如父母离异、亲 人丧亡等精神刺激,引起恐惧,使儿童忧心忡忡、胆颤心惊, 这是强迫症的主要诱发因素。 3、性格的影响。这类儿童的性格大多内向,胆小拘谨,待人 特别有礼貌,优柔寡断,行动较古板。 4、家庭的影响。父母性格内向、有胆小怕事,过分谨慎和拘 谨,缺乏自信心,遇事迟疑不决,事后反复检查,过于克制 自己,呆板,缺乏兴趣爱好等不良性格特征。父母对孩子过 于苟求,如对清洁卫生过分要求,对生活刻板规矩等,可能 是诱发本症的原因。
• 矫正 • (一)树立信心 • 对于有强迫症的儿童,家长要帮助他们自觉认识和克服自己 的性格弱点,指导孩子处理问题要当机立断,帮助他们出主 意,想办法,克服遇事犹豫不决的弱点。 • (二)培养爱好 • 家长要鼓励强迫症的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外界接触, 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听音乐、打球、 跑步等,以建立新的大脑兴奋灶去抑制强迫症状的兴奋灶, 转移对强迫症状的高度注意力,这样可大大促进病情的好转。 • (三)培养良好性格 • 如果强迫症孩子的父母有性格偏异如特别爱清洁,过分谨慎, 过于刻板,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等,要予以纠正,否则会影 响孩子强迫症状的康复,并且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心理发展, 这一点甚为重要。
• 分析案例
• 杰杰在晚上惊恐喊叫的现象称为“夜惊”。 夜惊,发生率约在儿童中占3• %左右,男孩 略多于女孩。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 但以5~7岁为最多见。夜惊多发生在入睡 后半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两小时,约2/3 的患儿发生在入睡后的15~• 30分钟左 右。
夜惊表现
• 患儿突然惊醒,瞪目坐起,躁动不安,面 露恐怖表情,但意识处于蒙状态。同时出 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瞳孔扩大、出汗、 脉搏加快。发作时,若叫唤患儿,一般很 难叫醒,患儿常紧张地抓住身旁的任何人, 似乎正在遭受某种强烈的痛苦。对别人的 安抚、拥抱及焦虑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须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恢复平静并自行 入睡。
• 梦游多出现在儿童时期,约1%到6%的儿 童偶有梦游现象,如果将仅出现一次梦游 的儿童也算进去,梦游的出现率约25%。 一般来说,儿童梦游不算什么大毛病。相 比之下,成人梦游则少得多了,但成人梦 游则是一种病态行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梦游表现
• 梦游是指在睡眠状态中突然下地走动,做 一些动作,如穿衣或穿鞋,或突然坐起, 患儿眼睁、意识恍惚、动作笨拙、行动摇 晃,发作时间5~30分钟,醒后对发作 完全遗忘。
2、梦游
• 家住鞍山铁西的七岁男孩洋洋(化名), 半夜不声不响地站在了窗台上,一动不动 望着窗外,幸好被妈妈及时发现,把他抱 了下来继续睡觉;偶然一个夜里,洋洋妈 又发现,儿子突然坐起来玩身边的小玩具, 可第二天问他半夜玩玩具的事时,他却一 无所知。孩子奇怪的举动吓坏了妈妈,马 上带他去看医生,原来洋洋竟患上了梦游 症,需马上接受治疗。
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小动物的绒毛玩具,如小狗,小猫, 让孩子先接触玩具,然后再接触活生生的小动物。给孩子 看《动物世界》或《天线宝宝》这样的片子,从视觉上接 受小动物。
(一)情绪障碍
• 2、幼儿强迫症
翔翔(化名)上小学一年级。自从一个多月前翔翔 的出现了许多奇怪的行为。根据父母反应,近一个 月来,发现翔翔走在马路上总是要数电线杆,而且 数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数。有时数着数着因旁人 干扰忘记数的数目了,会表现得很焦躁,甚至要求 回到起点重新数。尽管他们对孩子多次进行严厉地 指责,仍无效。无奈之下父母带翔翔来到了心理门 诊,经医生诊断翔翔是得了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