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合集下载

病例书写制度与管理制度

病例书写制度与管理制度

病例书写制度与管理制度一、病例书写制度病例书写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记录了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和检查结果,也是医生与患者之间交流的重要依据。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病例书写制度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病历的书写要求(1)规范的格式:一份完整的病历应包括首次病历、术前病历、术中记录、术后病历等内容,每一部分都要按照规定的格式、顺序填写。

(2)书写要求: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应力求字迹工整、清晰,不得使用潦草的字迹,确保医生的签字和执业专技名称的真实性。

(3)书写内容:病历的内容要真实、完整、准确,应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家族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方案等等。

2.病历书写的管理(1)定期检查:医院应建立病历书写检查制度,定期对医生的病历进行抽查,对于存在问题的病历及时进行反馈,并做好整改工作。

(2)培训指导:医院要定期开展病历书写规范培训,提高医生书写病历的意识和水平,确保每一份病历都符合要求。

(3)技术支持:医院应当提供良好的书写环境和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方便医生书写病历。

二、病例管理制度病例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医疗过程的全面监督和管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非常重要。

1.病例管理的内容(1)患者信息的收集和归档:医院要建立完善的患者信息数据库,将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检查报告等进行归档管理,以备查阅。

(2)医疗质量的评价:医院要建立医疗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3)医疗纠纷的处理: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医患之间的矛盾,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2.病例管理的监督(1)建立监督机制:医院要设立病例管理监督机构,负责对医院的病例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加强宣传和教育:医院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病例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医护人员对于病例管理的重视程度。

病历书写规范

病历书写规范

病历书写规范一、基本要求第一条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病历书写内容要求真实完整,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有逻辑性、有科学性地综合分析讨论意见。

第二条入院记录或住院病历应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第三条住院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色笔。

第四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

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病历中涉及的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别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别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整个大病例修改不得超过三处。

第六条病历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

实习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二、大病历书写内容(一)一般项目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实足年龄、婚姻状况、籍贯、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病史陈述者(注明可靠程度)、入院日期、记录日期。

【注意事项】(1)年龄要写明“岁”,婴幼儿应写“月”或“天”。

(2)职业应写明具体工作类别,如车工、待业、教师、工会干部等,不能笼统地写为工人、干部。

(3)地址:农村要写到乡、村,城市要写到街道门牌号码;工厂写到车间、班组,机关写明科室。

(4)入院时间、记录时间要注明几时几分(24小时制)。

(5)病史叙述者:成年患者由本人叙述;小儿或神志不清者要写明代诉人姓名及与患者的关系等。

(二)主诉主诉是指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症状、体征及其发生时间、性质或程度、部位等,如“持续发热6天,全身红色斑丘疹3天”。

根据主诉能产生第一诊断。

【注意事项】(1)主诉语言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有高度概括性,一般以不超过20字为宜。

(2)不能用诊断或检查来代替主诉。

(3)主诉多于一项者,应按发生的先后次序列出,如:“反复上腹痛10年,间断便血1年,呕血4小时”、“发热、流涕、咽痛、咳嗽2天”。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病历是医生记录患者疾病过程的重要文书,对于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诊疗方案以及医疗纠纷的解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病历书写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和要求。

本文将介绍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帮助医务人员正确书写病历。

一、患者信息的准确性病历的首要内容是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医务人员在书写时应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写错或漏写患者的个人信息。

这样可以确保医学档案的完整性,并便于医生日后查阅和联系患者。

二、病史的详细记录在书写病历时,医务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家族病史、个人病史等。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过去的疾病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因此,有关既往疾病、手术、药物过敏等信息应详细记录,以便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健康情况。

三、主诉、现病史的详细描述在病历中,医生需要详细描述患者的主诉和现病史。

主诉是患者自己对疾病的描述,而现病史则是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的综合分析。

在记录主诉和现病史时,医务人员应准确描述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发病原因等,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四、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历还应记录患者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体格检查可以通过触诊、视诊、听诊等方式进行,以获取患者的身体状况信息。

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检验项目的具体数值和解读。

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性以及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因此需要详细记录。

五、诊断和治疗计划在病历中,医生需要明确患者的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

诊断应基于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准确描述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计划应详细描述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使用、手术治疗等措施。

此外,还应记录对患者的进一步观察和随访计划。

六、书写规范和清晰度病历的书写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清晰度要求。

医务人员应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和缩写,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晦涩难懂的语句。

同时,书写应整洁美观,利于阅读和理解。

病历书写基本要求6个

病历书写基本要求6个

(1)病历必须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指定用其他颜色笔填写者除外),内容记述一律用汉字(计量单位、符号以及处方术语的拉丁词缩写等除外)。

(2)各项记录必须按规定认真书写,要求内容完整、真实,语句简练,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字迹清楚,字不出格、跨行,不得随意删划和贴补。

(3)简化字应按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定书写,不得杜撰,避免错别字。

(4)疾病诊断及手术名称编码依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书写。

译名应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疾病名称等个别名词尚无适当译名者,可写外文原名。

药物名称可用中文、英文或拉丁文,但不得用化学分子式。

(5)各项记录必须有完整日期,按“年、月、日”顺序填写(如1991.11.27)。

必要时应加注时间,按照“小时分/上、下午”方式书写,或用Am代表上午,Pm代表下午,中午12时为12N,午夜12时为12MN。

(6)各项记录结束时必须签全名或盖规定印章,并做到清楚易认。

诊断学--病历书写规范

诊断学--病历书写规范
和演变。 • 5.现病史描写的内容要与主诉保持一致性。
第一节 住院期间病历
• 既往史(past history) • 1.预防接种及传染病史。 •2.药物及其他过敏史。 • 3.手术、外伤史及输血史。 • 4.过去健康状况及疾病的系统回顾。
第一节 住院期间病历
•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 • 1.出生地及居留地 有无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是否到过其他地方病
• 2.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疾病情况的,应当将有关 情况通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 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 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 3.医疗美容应由患者本人或监护人签字同意。
第二章 病历书写的种类、 格式与内容
第一节 住院期间病历
第一节 住院期间病历
• 头部及其器官: • 头颅:大小、形状,有无肿块、压痛、瘢痕,头发(量、色泽、分布)。 • 眼:眉毛(脱落、稀疏),睫毛(倒睫),眼睑(水肿、运动、下垂),眼球
(凸出、凹陷、运动、斜视、震颤),结膜(充血、水肿、苍白、出血、滤 泡),巩膜(黄染),角膜(云翳、白斑、软化、溃疡、瘢痕、反射、色素 环),瞳孔(大小、形态、对称或不对称、对光反射及调节与辐辏反射)。 • 耳:有无畸形、分泌物、乳突压痛、听力。 • 鼻:有无畸形。鼻翼扇动、分泌物、出血、阻塞,有无鼻中隔偏曲或穿 孔和鼻窦压痛等。 • 口腔:气味,有无张口呼吸,唇(畸形、颜色、疱疹、皲裂、溃疡、色 素沉着),牙齿(龋齿、缺齿、义齿、残根、斑釉齿),牙龈(色泽、肿胀、 溃疡、溢脓、出血、铅线),舌(形态、舌质、舌苔、溃疡、运动、震颤、 偏斜),颊黏膜(发疹、出血点、溃疡、色素沉着),咽(色泽、分泌物、 反射、悬雍垂位置),扁桃体(大小、充血、分泌物、假膜),喉(发音清 晰、嘶哑、喘鸣、失音)。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范本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范本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范本一、病历书写规范1. 病历的格式要求病历应当以病历本作为载体,按照以下格式书写:(1) 页眉:注明病历编号、科别、就诊日期等信息;(2) 页脚:注明页码;(3) 病历题头: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个人信息;(4) 主诉:患者以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病情;(5) 现病史:包括病程、症状、检查结果等;(6) 既往史:包括过去的疾病史、手术史、用药史等;(7) 个人史:包括家庭史、职业史、饮食史等;(8)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情况、皮肤、头颅、眼、口腔等部位的检查结果;(9)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影像学等检查结果;(10) 诊断:采用明确的疾病名称并注明鉴别诊断;(11) 治疗计划:包括治疗方法、用药方案、手术计划等;(12) 注意事项:包括对患者的护理要求、饮食禁忌等;(13) 病程记录:对病情的发展变化进行记录;(14) 出院记录:包括治疗效果、出院建议等。

2. 病历书写要求(1) 书写内容要准确、详细,避免使用模糊词语;(2) 书写应顺序清晰、逻辑完整,不应出现跳跃或重复现象;(3) 应当使用规范化的医学术语,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歧义的词语;(4) 应当注明记录者的姓名和职称,并规范签名;(5) 书写应当整洁、工整,不得有涂改或涂抹现象。

3. 病历查房规范(1) 医生查房时应按照病历的内容进行询问和体格检查,确保病历的完整性;(2) 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情况对病历进行及时更新,记录病情的变化;(3) 查房时发现病历中的错误或不完整之处应及时修改;(4) 医生与患者交流时应注意言辞的规范,不得使用侮辱、歧视等不当言语。

二、病历管理制度范本1. 病历管理的目的和依据(1) 目的:规范病历的书写、填写和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2) 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79号文件》等法律法规。

2. 病历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1) 责任部门:医院行政部门;(2) 责任人员:医院病案管理科、医院质控科等相关工作人员负责病历的管理和审核。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要求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要求

6. 病程记录内容应确切,重点突出,有分析、有综合、有判断,内容包括: (1)患者自觉症状、心理活动、睡眠、饮食等情况的变化,新症状的出现及体政 的改变,并发症的发生等。 (2)对现病史或其他方面的补充资料。 (3)对病情、预后、主要治疗反应和预见,今后(近、远期)的诊疗计划。 (4)实验室、器械检查的结果及分析判断,诊疗操作的 经过情况。特殊治疗的效 果及反应或疗程小结,重要医嘱的更改及事由。 (5)他科会诊意见和执行情况。 (6)患者或其近亲属及有关人员的反应及要求,向患者或其亲属、代理人及患者 组织介绍病情的谈话要点(必要时可签字)。 (7)诊断的确定、补充或原诊断的修正依据。 (8)对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应每月做阶段小结。阶段小结病程记录,并在横线 适中位置标明 “阶段小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日期、入院日期、患者姓名、性 别、年龄、主诉、入院诊断、诊治经过、目前诊断、目前情况、诊疗计划、医生签 名。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可代替阶段小结。 (9)抢救病例的抢救记录。抢救记录不另立专项,但要在横线适中位置标明“抢 救记录”。抢救记录系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措施时所作的记录:抢救记录由经治 医师书写、主治医师审签,包括危重病名称、重要病情、抢救起始时间、抢救措施、 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职称(职务)。 (10)疑难、术前、死亡病历讨论记录。 (11)病程经过中的其他各项记录,如上级医生查房记录,手术前小结、手术记录、 手术后记录、交班记录和接班记录、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出(转)院记录等。
同意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 故处理条例》和《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凡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需行手 术治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试验性临床医疗和医疗美容的患者,应对其 履行告知义务,并详尽填写同意书。 1. 经治医生或主要实施者必须亲自使用通俗语言向患者或其近亲属、法 定代理人、关系人告知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目的、名称、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及医疗风险等,并及时解答其咨询。 2. 手术同意书应包括术前诊断,拟施行手术名称、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及手术风险。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治疗知情同意书应包括治疗的项 目、目的、风险及并发症。 3. 医疗美容必须向就医者本人或其近亲属告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 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并取得就医者本人或监护人的签字同意。 4. 同意书必须经患者或其近亲属、法定代理人、关系人签字,医生签全 名。同意书一式两份,医患双方各执一份。医疗机构应将其归入病历中保存。 门诊的各同意书交病案室存档,其保管期限同门诊病案。 5. 由患者近亲属或其法定代理人、关系人签字的,应提供授权人的授权 委托书、身份证明及被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并提供身份证明的复印件。其授 权委托书及身份证明的复印件随同同意书归档。 6. 新技术、试验性临床医疗等项目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并如 实告知患者及其近亲属。

病历书写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病历书写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病历书写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病历书写的原则:
病历书写的原则是指导临床医师书写病历的基本要求,也是临床医师在书写病历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般性的规则,更是评价病历质量的基本依据。

新《规范》第三条规定:“病历书写应当客观、很是、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这12个字就是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

1、客观:以病史上来说,应当尽可能地根据病人描述的本来意思书写;从体征上来说,应该是医师亲自检查所感受到的一切阳性体征和重要的阴性结果。

不能是听来的,或主观臆测的,或抄袭电脑粘贴的东西。

2、真实:“真实”就是医师讯向病史,检查病人后,江病人陈述的病史以及自己查体获得的体征经述归纳、分析、综合判断,用医学术语和医学理论在病历上表达出来,从而使自己写的病历能够多真实地再现病人的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3、准确:“准确”就是要求临床医师从病人提供的大量关于疾病的陈述语言中找出与本次患病有关的内容,并进行加工和提炼(所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另外,对于体格检查,从准确的角度讲,要求技术熟练、手法准确到位。

再对于疾病的诊断,也要求尽量准确。

4、及时:指临床医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病历内容的书写。

如应当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

5、完整:指临床在询问病史时要详细,体格检查时要周全,不可遗漏。

另外,对病历也要求完整,病历不得缺项,病历资料不可丢失。

6、规范:是指临床医师重要按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标准对病历的规定,要求去书写病历。

病历书写规范及要求

病历书写规范及要求
病历书写规范及要求
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
基本要求
1、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 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 院病历。
2、中医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望、闻、问、切及查体、 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 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举例
四诊合参,患者以小便频数,短涩,滴 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故诊断为淋 证。缘由患者过食辛辣之品,致湿热内生, 湿性趋下,下注膀胱,湿热蕴结下焦,膀胱 气化失司,发为淋证,表现小便短涩刺痛、 尿黄赤;湿热内蕴,邪正相争,故见发热; 湿热内蕴,灼伤津液,故见口渴,苔黄腻, 脉滑数,均系湿热之象。故本病当辨证为淋 证,证属热淋,病位在肾与膀胱,病性属实 证。
皮肤粘膜:皮肤无苍白、无青紫,无皮疹及出血点, 无黄染,皮肤弹性好,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少于2秒。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举 例2
头部及其器官: 面容:无特殊;面色:无苍白。 头颅:形态正常;毛发均匀、有光泽,分布正常。 眼:眼睑:无浮肿、下垂;眼球:无突出,活动自如;结
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灵敏。
一、住院病历:一般情况
(一)一般情况: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 族、职业、婚况、住址、身份证号码、出入 院时间、发病节气等。
一、住院病历:主诉
(二) 主诉: 1.主诉要求写出促使患者来医院就诊的最难
受、最痛苦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 时间。
一、住院病历:主诉
2.注意点 (1)主诉应围绕主要疾病描述,具有高度概括性, 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例1:发热、恶寒3天,咳嗽1天。 例2:头晕、视物旋转2小时。 (2)主诉的描述要准确。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和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目的是确保病历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读性,以保障医疗质量和法律责任。

病历书写规范主要包括以下要素:1. 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2. 病史与诊断: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与疾病诊断相关的信息。

3. 体格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心音等生命体征,并对各系统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4. 检查与检验结果:记录患者进行的各项检查与实验室检验的结果,包括X光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的描述、化验结果等。

5. 诊断和治疗计划:明确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并记录治疗过程和效果。

6. 手术记录(如果有):详细描述手术的过程、手术操作者和助手、手术时间等。

7. 出院记录:记录患者的出院日期、主要治疗及观察结果、建议和注意事项等。

8. 专科医生的会诊报告和跟进记录:如果患者需要专科医生的会诊,应记录会诊意见和建议,并在后续病程记录中追踪患者的治疗进展。

病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病历书写要求:规定病历的书写格式、字体、用词规范等,以确保病历的易读性和专业性。

2. 病历审阅和签字:规定病历审阅的时间、委托审阅人员的资格和责任,并要求医务人员在病历上签字确认,以表明其对病历的责任和承诺。

3. 病历归档和保存:要求将完整的病历归档并按照规定的时间保存,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 病历查询和复印:规定病历查询和复印的流程和权限,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5. 病历质量管理:建立病历质量评审制度,定期对病历进行评审,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以提高病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之,病历书写规范和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质量管理环节,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的权益,并为医疗事故的处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引言概述:病历书写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为了规范病历书写,提高医疗质量,各医疗机构都制定了相应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这些规范与制度。

一、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1.1 书写规范:病历应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和词汇,字迹清晰、工整,不得使用涂改液或者划线修正。

1.2 完整性:病历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方案以及医师的签名和日期等内容。

1.3 时间记录:医生在病历中应准确记录患者就诊时间、检查时间、诊断时间等,以便追溯和评估疾病发展。

二、病历书写的注意事项2.1 患者隐私保护:医生在书写病历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2.2 诊断与治疗决策的合理性: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应准确记录诊断和治疗决策的依据,如相关检查结果、专家意见等。

2.3 病情变化的记录:医生应及时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包括症状的加重或者减轻、治疗效果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病历书写的风险与挑战3.1 记录不许确带来的风险:不许确的病历记录可能导致诊断错误、治疗延误等问题,增加患者的风险。

3.2 书写不规范带来的挑战:医生书写病历时如果不规范,可能给后续医疗工作带来困扰,如查阅不便、信息不完整等。

3.3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病历中包含患者的个人信息,医疗机构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

四、病历书写的管理制度4.1 培训与考核: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病历书写培训,并对医生的书写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估。

4.2 审核与质控:医疗机构应设立病历审核制度,对病历进行审核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3 电子病历的应用:医疗机构可以引入电子病历系统,提高病历的可读性和可管理性,减少纸质病历的使用。

五、病历书写的未来发展5.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病历书写可能会借助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新版《病历书写规范》 ppt课件

新版《病历书写规范》 ppt课件

入院时门诊/其他医院检查检验报告:
同级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检查部位正确 完整、图像清晰的客观检查胶片、图像资料),原则上有 关医院间应相互认可。认可医院的经治医师需对患者提供 的被认可医院出具的检查资料进行阅读、分析、诊断,必 要时请本院医师会诊并出具会诊报告。
姓名
科别
病区 床号
住院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别
床号
入观察室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入观察室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பைடு நூலகம்
入观察室诊断
出观察室诊断
手术名称
伤口愈合
入观察室时情况(简要病史、阳性体征)及处理过程:
辅助检查结果(包括日期、项目、号码等):
出观察室时情况(治愈、好转、未愈、住院、转院、自动出院):
第二章 病历的格式与内容
【门诊初诊】 主诉: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病史:增加伴随症状、体征。
患者在其他医院所做的检查,应注明医院名 称和检查日期,增加:检查项目、报告单号、 结果。
初步诊断:如不能明确诊断,可写“╳╳症状 或体征原因待查” (增加内容)。
第二章 病历的格式与内容
【入院诊断】住院后主治及以上(增加内容)医师第 一次检查患者 ……
【修正诊断】凡……,上级医师(含主治及以上医师 )(增加内容)必须用红笔做出“修正诊断”。删 除:住院医师自己修正诊断……
增加:修正诊断必须与出院记录、死亡记录、病案 首页一致。
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或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增加:(24小时入、出院记录或24小时内入院死亡
评估记录”。
33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2020/6/21
日常病程记录

病历书写规范

病历书写规范

• 入院诊断、诊治经过、出院时间、出院情 况、出院诊断、出院医嘱等要详记
24小时内入院死亡病历记录
• 入院不足24小时死亡者可书写24小时内入 院死亡记录,也可按正规病史书写 • 一般项目、主诉同入院记录,病史可以简 单记录重点内容,体检只记录阳性体征和重 要脏器情况
• 诊治和抢救经过、死亡时间、死亡原因、 最后诊断等应详细记录
书写者资历
• 医务人员:正式执业资格 当地医疗主管 部门注册 所在医院聘用 • 实习医生、试用期医生须经修改签名
• 注意执业范围和书写内容的一致性,医、 护、技不能交叉 • 进修人员:执业资格 注册 能力认可
基本规则和要求之三:
原始性
• 客观内容应客观记录:临床表现、特殊检查、
抢救和治疗经过等,严禁凭主观猜想记录病人 的症状和体征 • 不得删划、贴补,出现错字、错句时应用双 横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贴等 方法掩盖和抹去原来的字迹 • 审查、修改应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辩
• 死亡记录
• 护理记录中部分要求
五.处方书写要求和规定
概述
• 处方是医生为治疗和预防疾病所开写的取 药凭证,是重要医疗文书之一 • 处方分为4类:普通用药处方、精神药品处 方、麻醉药品处方、其他特殊药品处方 • 现在的处方制度的1982年医院工作制度第 20条规定的,现卫生部正拟制定统一的《医 疗机构处方管理办法》
• 有用药指征,配伍合理,无禁忌症 • 个人用量合适,符合药典规定 • 数量和疗程合理,杜绝大处方和滥用药 • 注意药品毒副作用,尤其是小儿、孕妇和老年 人 • 属于病人选药时应开单独处方并注明
处方常用书写缺陷
• 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禁止用代码 • 年龄用“成”或“儿”代替,不具体 • 药名不规范,所用商品名不明确 • 没用注名规格和含量,只写X盒、X瓶 • 用法不清楚 • 签名不全面、不工整

病历书写规范与质量管理

病历书写规范与质量管理

病历书写规范与质量管理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内医生对患者病历的书写,并加强病历质量管理,保障医疗质量与患者权益。

适用于医院内全部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

二、病历书写规范2.1 病历的基本要求1.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不得使用化名或简称。

2.性别与年龄:准确填写患者的性别与年龄,不得使用不明确或错误的信息。

3.诊断与病情描述:认真描述患者的病情,包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体格检查等,并依据临床表现做出准确诊断。

4.医嘱与治疗方案:依据诊断结果,订立科学的医嘱与治疗方案,包含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调理等。

2.2 病历书写流程1.患者接诊:医生在患者接诊时应认真记录患者的主诉、病情背景等信息,并进行初步检查与诊断。

2.检验与检查结果记录:医生应及时记录患者的检验与检查结果,并与主诊医生合作进行综合分析。

3.诊断与治疗方案:医生应依据患者的病情与检查结果,做出准确诊断,并订立科学的治疗方案。

4.医嘱与护理记录:医生应认真记录针对患者的治疗医嘱与护理措施,并定期更新。

2.3 病历书写要点1.笔记用具与书写规范: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应使用黑色或蓝色水笔,书写应工整,不得使用涂改液。

书写要注意字迹清楚,不得显现模糊、混乱或难以辨认的情况。

2.时间与签名:医生在每次记录病历时应准确填写时间,并在记录结束处签名确认。

3.用语规范:医生应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避开使用口语化、隐晦或模糊的表达方式。

4.页面标识与增补记录: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应在每页右上角标明页码和日期。

如需增补记录,应在原记录下方续写,并标明增补时间。

三、病历质量管理3.1 审核与监督1.医务科负责人应负责对各科室病历书写进行定期审核,并督促医生遵守规范。

2.定期组织病历质量评估工作,对病历进行评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2 病历存档与保密1.病历应依照规定的时间规定存档,确保病历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并进行质量备份。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引言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病案质量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出台,病案作为法律的重要证据,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多方面的重视。

在等级医院评审、JCI认证过程中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督查中,病案质量对于正确地、科学地评价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以及医、药、护、技各级人员的理论及技术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写好病历,做好病案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依据1.《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前卫医政发〔2010〕11号)2。

《病历书写规范第2版》(江苏省卫生厅〔2015年3月第二版〕)3。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前卫医管发〔2011〕148号)对病历书写的要求4。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国卫医发【2013】31号《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前卫医管发〔2011〕148号)4。

5.7.3 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住院病历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评审要点[C]合格档要求:1.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管理规定。

2.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作为医师岗前培训的基本内容之一,医师知晓率100%.3.病历书写为临床医师“三基"训练主要内容之一。

4.将病历质量评价结果用于临床医师技能考核,并有反馈.5. 有院科两级病历质控人员,定期开展质控活动,有记录。

评审方法:1.查看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管理规定。

2.查看医师岗前培训的内容,随机提问3—5名医师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知晓情况。

3.查看临床医师“三基”训练的计划和实施资料。

4.查看临床医师技能考核资料中病案质量评价情况.5. 查看院科两级病历质控人员组成及质控活动情况(院级质控每月至少一次,科级质控每周至少一次)。

评审要点[B]符合“C”,并1.有住院病历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信息化系统.2.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有评价、分析、反馈及整改措施。

评审要点[A]符合“B”,并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病历书写是医务人员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任务,合理、准确的病历书写不仅能为医疗工作提供便利,还可以保证医患之间的沟通畅通无阻,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并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规范的病历格式1. 病历纸病历纸应具备一定的标准格式,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基本信息,以及病历号、科室、主治医师等标识。

在书写病历时,可根据需要使用历次就诊的病历纸进行补充。

2. 病历内容病历内容应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意见、治疗方案等。

每个部分之间应有清晰的分割线,并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书写。

此外,还要注意在重要信息之间留出足够的空格,方便后续补充和修改。

二、准确而简洁的表达1. 使用专业术语病历书写应遵循医学专业术语,尽量避免使用不明确或模糊的措辞。

当需要使用非专业术语时,应在括号内附上相应的解释,以确保读者(如其他医务人员或患者本人)能够理解。

2. 描述详尽的病情对于患者主诉和现病史的描述,应力求详尽准确,尽量排除歧义。

例如,对于“头痛”这一主诉,可以进一步询问头痛的部位、性质、伴随症状等,以便医生了解更全面的情况。

3. 避免使用缩写和简写为了避免交流误会,病历书写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缩写和简写。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解释,或在病历的附录中提供相应的缩写解释列表。

三、清晰的排版和整洁美观1. 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分段在病历中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分段是必要的,可以帮助读者迅速定位所需信息。

例如,可以使用“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等标题来区分不同部分,并在各部分之间留出适当的空行。

2. 使用统一的字体和字号病历的字体和字号应统一,一般选择易读的宋体或楷体,并使用适中的字号(如小四或五号字)。

同时,要注意字体的粗细和斜体的使用,以突出重要信息。

3. 注意书写的清晰和工整病历书写时要注意字迹的清晰、规整,确保每个字母和数字都能够清晰可辨,避免造成误读。

医院全院临床病历书写规范制度

医院全院临床病历书写规范制度

医院全院临床病历书写规范制度1. 前言为了提高医院临床病历的质量和科学性,规范医生的书写行为,确保医疗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特订立本规范制度,以便全院医务人员遵从。

2. 适用范围本规范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包含住院医生、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等。

3. 病历书写要求3.1. 病历的书写应以完整、详实、规范、准确为原则,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要求:—患者基本信息清楚可见,包含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历号等;—记录患者主诉,应认真描述患者所述症状、起病时间、发展过程等内容;—认真记录既往病史、家族病史、个人史等相关内容;—检查、检验结果及医学影像学资料等必需详实、准确地记录;—需要记录患者病情变动及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情况;—需要引导患者用药、饮食、病愈等内容,要认真说明;—书写医嘱时要准确、明确、易懂,并严格遵从相关规定;—其他与患者疾病诊疗相关的内容应完整记录。

3.2. 病历书写应使用规定的打印纸或电子病历系统,在临床工作中应坚持书写医嘱前、病程记录、首次病程记录、病历摘要等环节,并依据需要及时增补完善。

3.3. 病历书写应依照肯定的格式进行,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分段落记录,标明日期和时间;—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并注明缩写词解释;—具体记录医生的名称、职称及签名。

3.4. 病历应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辅佑襄助检查、初步诊断、治疗计划、转归等方面进行全面记录。

4. 病历书写责任及监督4.1. 医院全体医务人员都有责任遵守病历书写规范制度,确保临床病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2. 对于书写不规范、不准确、不完整的病历,医院将进行及时矫正并予以相应的惩罚。

4.3. 部门负责人应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病历书写规范教育培训,定期对病历进行检查和审核,确保病历质量。

4.4. 监察部门将定期进行抽审核实,对发现的病历书写问题进行处理和追责。

4.5. 医务处将建立病历书写质量的考核评价制度,对病历质量优秀的医务人员予以表扬和激励。

病历书写管理规定范本

病历书写管理规定范本

病历书写管理规定范本病历书写管理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维护患者的权益和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规范病历书写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下是一份病历书写管理规定的范本,供参考。

一、总则1. 病历书写是医务人员的法定职责,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书写。

2. 病历是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的重要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完整、规范。

3. 病历书写管理应遵循医学伦理、法律法规和医院的相关制度要求。

二、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1. 病历必须按照医学常用的术语和词汇进行书写,不得使用缩写、无意义的符号等难以理解的文字。

2. 病历应当按照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等顺序进行组织和书写。

3. 病历中的关键信息应当突出,确保易于医师和其他相关人员阅读和取用。

4. 病历中的个人信息应当保密,并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院的隐私保护制度。

三、病历书写的内容要求1.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等,确保正确无误。

2. 病史: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确保完整准确。

3. 体格检查:记录患者的常规体格检查结果,包括生命体征、查体结果等。

4. 辅助检查:记录患者的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保准确可靠。

5. 诊断与鉴别诊断:明确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必要时列举相关依据和排除标准。

6. 治疗方案:列举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必要时给出特殊注意事项。

7. 治疗过程:详细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包括用药情况、手术操作、疗效观察等,必要时记录并分析治疗效果。

8. 随访记录:记录患者的随访情况,包括复诊时间、病情变化、药物调整等。

9. 出院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出院情况,包括出院时间、出院诊断、治疗结果等。

四、病历书写的纸质和电子化管理1. 纸质病历应使用统一的病历本进行书写,每页必须按规定填写页眉、页脚和病历编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引言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病案质量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尤其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出台,病案作为法律的重要证据,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多方面的重视。

在等级医院评审、JCI认证过程中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督查中,病案质量对于正确地、科学地评价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以及医、药、护、技各级人员的理论及技术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写好病历,做好病案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依据1.《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前卫医政发〔2010〕11号)2.《病历书写规范第2版》(江苏省卫生厅〔2015年3月第二版〕)3.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前卫医管发〔2011〕148号)对病历书写的要求4.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国卫医发【2013】31号《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前卫医管发〔2011〕148号)4.5.7.3 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住院病历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评审要点[C]合格档要求:1.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管理规定。

2.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作为医师岗前培训的基本内容之一,医师知晓率100%。

3.病历书写为临床医师“三基”训练主要内容之一。

4.将病历质量评价结果用于临床医师技能考核,并有反馈。

5. 有院科两级病历质控人员,定期开展质控活动,有记录。

评审方法:1.查看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管理规定。

2.查看医师岗前培训的内容,随机提问3—5名医师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知晓情况。

3.查看临床医师“三基”训练的计划和实施资料。

4.查看临床医师技能考核资料中病案质量评价情况。

5. 查看院科两级病历质控人员组成及质控活动情况(院级质控每月至少一次,科级质控每周至少一次)。

评审要点[B]符合“C”,并1.有住院病历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信息化系统。

2.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有评价、分析、反馈及整改措施。

评审要点[A]符合“B”,并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评审要点:随机抽查各科室急、危、疑难、手术、有创诊疗操作等病历100份(其中死亡病历20份,疑难危重病历20份,重大手术病历20份,有创诊疗病历20份,运行病历10-20份),检查病历质量。

4.27.4.2 有病历质量控制与评价组织。

评审要点[C]合格档要求:1.有病历质量控制与评价组织,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资格且有5年以上管理住院病人临床工作经历的人员主持。

2.有病历质量监控评价标准,相关医师均知晓标准内容。

3.临床各科室定期对病历质量进行检查与评价,作为医师考核内容。

4.主管部门定期对病历质量进行督导检查,作为科室考核内容。

5. 院科两级及时通报病历检查情况,反馈至各科室和责任医师,对存在问题与缺陷及时改进。

评审要点[B]符合“C”,并1.医院有专职的质控医师,科室有兼职的质控医师。

2.医院至少每季度对病历质量进行总结、分析、评价、提出整改措施,改进病历质量。

评审要点[A]符合“B”,并院科两级落实整改措施。

持续改进病历质量,年度住院病案总检查数占总住院病案数≥70%,病历甲级率≥90%,无丙级病历。

要做好以上这些要求就必须掌握病历书写规范及质控标准和质控要点。

★病案书写质量管理的目的:1.医疗安全目的:以患者安全为出发点,对诊疗过程中涉及落实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内容进行重点监控,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都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都能在病历中真实体现其实施过程。

2.法律证据目的:以法律法规为原则,依法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

如医师行医资质;新技术准入制度;各种特殊检查、治疗、手术知情同意书签署情况及其他需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履行告知义务的文件;输血及血制品使用的指征;植入人工器官的管理;毒、麻、精神等药品使用及管理制度等。

也可以通过病历记录,对以上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3.医学伦理学目的:重视在病历书写中贯穿的医学伦理特点,科学、严谨、规范的书写各项记录有利于规范医疗行为,保护患者安全。

医疗中的许多判定往往是医疗技术判断和伦理判断的结合。

从具体的病历书写中可以体现医师伦理道德。

如在病史采集过程中,临床医师全面和真实地收集与疾病相关的资料,了解病史及疾病演变过程并详细记载;从病情分析记录中反映了医师周密的逻辑思维,体现医疗过程的严谨和规范;治疗中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选择疗效最优、康复最快、痛苦最小、风险最小、副损伤最小、最经济方便的医疗方案;以及知情同意书中对患者的权利尊重等等。

都是医学伦理的具体实践,也是医学伦理对临床医师的基本要求。

是病历质量监控不可忽视的内容。

4.医师培养目的:培养医师临床思维方法。

病历真实地记录了医师的临床思维过程。

通过病历书写对疾病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推理,由此认识疾病、判断鉴别,作出决策。

如在书写现病史的过程中培养了整理归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书写过程,能够培养医师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对疾病规律的认识,将有助于更客观、更科学的临床决策,提高医疗水平。

病案质量管理的目标就是确保病历的书写内容质量及格式能够满足医疗、科研、教学、医疗付费、医院管理及法律法规等各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北京协和医院将“病案”与“专家”、“图书”合称为医院的“三宝”,“三宝”被协和领导认为是协和的立院之本;“病案”作为“三宝”之一,“是医院的一笔无价的财富”。

故病历书写质量极其重要。

⏹病历是诊疗工作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

它是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的医疗工作记录。

它反映了疾病的全过程,是临床医师进行正确诊断、抉择治疗和制定预防措施的科学依据。

⏹病历既反映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和业务水平,也是临床教学、科研和信息管理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考核医务人员医德、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工作绩效的主要依据。

病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件。

因此,临床医师必须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地书写病历。

⏹病历既反映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和业务水平,也是临床教学、科研和信息管理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考核医务人员医德、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工作绩效的主要依据。

病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件。

因此,临床医师必须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地书写病历。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按照病历记录形式不同,可区分为纸质病历和电子病历。

电子病历与纸质病历具有同等效力。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保护患者隐私,禁止以非医疗、教学、研究目的泄露患者的病历资料。

⏹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应当标注页码或者电子页码。

⏹医务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要求书写病历。

⏹病历与病案的定义⏹当医疗记录未完成、未回归到病案科室时,一般称为病历,如医师书写病程记录称之为写病历。

当病历已回收到病案科室,经过整理加工、装订成册时,可称为病案。

⏹<医院管理学病案管理分册>⏹住院病历应当按照以下顺序排序⏹体温单、医嘱单(长期、临时)、住院病历或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术前小结、术前讨论记录、手术审批书(手术报审记录)、手术知情同意书、授权委托书、委托双方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麻醉同意书、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麻醉记录(或待产记录)、手术记录(或产时记录)、麻醉术后访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或产后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ICU记录单、各类检测记录单、特殊治疗记录单、出院记录或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死亡记录或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会诊记录(按日期先后)、病危(重)通知书、病理资料、辅助检查报告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

⏹病案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装订保存:住院病案首页、出院记录或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死亡记录或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死亡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按页数次序顺排)、术前小结、术前讨论记录、手术审批书(手术报审记录)、手术知情同意书、授权委托书、委托双方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麻醉同意书、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麻醉记录(或待产记录)、手术记录(或产时记录)、麻醉术后访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或产后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会诊记录(按日期先后)、病危(重)通知书、患者知情沟通记录、病理资料、辅助检查报告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

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ICU 记录单、各类检测记录单、特殊治疗记录单、医嘱单、体温单、质控表、评分表。

死亡患者的门诊病历。

⏹门(急)诊病历原则上由患者负责保管。

医疗机构建有门(急)诊病历档案室或者已建立门(急)诊电子病历的,经患者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其门(急)诊病历可以由医疗机构负责保管。

住院病历由医疗机构负责保管。

⏹门(急)诊病历由患者保管的,医疗机构应当将检查检验结果及时交由患者保管。

⏹患者住院期间,住院病历由所在病区统一保管。

因医疗活动或者工作需要,须将住院病历带离病区时,应当由病区指定的专门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

⏹医疗机构应当在收到住院患者检查检验结果和相关资料后24小时内归入或者录入住院病历。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病历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涂改病历,严禁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

⏹除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医务人员,以及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或者医疗机构授权的负责病案管理、医疗管理的部门或者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患者病历。

⏹其他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借阅病历的,应当向患者就诊医疗机构提出申请,经同意并办理相应手续后方可查阅、借阅。

查阅后应当立即归还,借阅病历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归还。

查阅的病历资料不得带离患者就诊医疗机构。

⏹病案复印⏹(一)申请人为患者本人的,应当提供其有效身份证明;(二)申请人为患者代理人的,应当提供患者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以及代理人与患者代理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和授权委托书;(三)申请人为死亡患者法定继承人的,应当提供患者死亡证明、死亡患者法定继承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患者与法定继承人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四)申请人为死亡患者法定继承人代理人的,应当提供患者死亡证明、死亡患者法定继承人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患者与法定继承人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代理人与法定继承人代理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及授权委托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