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三单元作文写作指导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三单元作文写作指导  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写作指导导语: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是《写观察日记》。

下面是马老师为您收集整理的写作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作要求】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爬山虎是如何向上爬的,蟋蟀是怎样筑巢的,这都需要观察者长时间的观察才能知道。

我们也尝试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吧。

①我在花盆里种下几粒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②秋天到了"有的树叶开始变色了"我要记录树叶颜色的变化。

③月亮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我要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

④我要观察家里养的小猫。

观察日记”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侧面,通过有目的,细致的观察,把它记录下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习作“写观察日记”,学习这种文体的写法。

【习作内容】要求是写连续观察日记,用日记的格式和要求有条理的写下观察中的发现。

几则日记间内容要衔接,事情要完整。

种植花草果木、饲养小动物、观察气候变化、做科学小实验。

围绕同一个观察内容来写,时间要有连续性,事物之间的衔接要紧密。

【习作指导】习作范围: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写下观察中的发现。

1、回顾课文,学习方法。

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同学们知道这些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1)与作者的认真观察分不开;(2)与作者的长期、连续的观察分不开。

2、确定对象,认真观察确定自己要观察的事物:在花盆里种几粒种子,观察发芽过程;观察月亮的变化过程;秋天到了,观察树叶的颜色变化……调动多种感官,认真的观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观察的法宝:看、听、闻、尝、触、想(1)观察----看,用眼睛看所观察的事物有什么变化。

(2)观察----听,用耳朵听到什么声音。

(3)观察----闻,用鼻子听到什么味道。

(4)观察----场,用舌头尝到什么味道感觉。

(5)观察----触,用身体或者手碰到什么感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将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

通过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两个例文,以及一些关于观察方法和表达方式的指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

但是,他们在表达观察到的内容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完整性。

此外,部分学生对日记的格式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地观察,并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同时加强对日记格式的讲解和示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有目的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2.培养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

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使日记内容更具条理性和完整性。

4.熟悉日记的格式,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使日记内容更具条理性和完整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观察方法和日记格式。

2.示范法:示例引导,让学生模仿和感悟。

3.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观察日记的示例文、评价标准、写作指导PPT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已学的观察方法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观察方法,如观察事物的顺序、观察事物的特点等。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写观察日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两个优秀的观察日记示例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特点。

同时,教师讲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如日记的日期、星期、天气等。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观察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记录下来。

【讲好作文课】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之写作指导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部编版)

【讲好作文课】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之写作指导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同步作文详解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课题趣味引入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情况。

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第一步:同学们自愿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购买种子,与种子合影;第二步:在家长或老师的协助下,种下种子;再到网上查阅植物资料,做好观察日记;第三步:观察种子生长情况,把观察日记配以文字叙述、想象绘画、视频、照片完成日记。

最后,和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体会。

作文小诊室本期的作文题目为“我来编童话”那么同学们对于这一单元的习作内容有什么疑惑和存在的问题吗?问:(同学)你在本单元写作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吗?答:观察不够细致,内容记录不够准确。

问:(家长)孩子植物、动物哪个更感兴趣?孩子有记录观察日记的习惯吗?答:孩子喜欢收集一些树叶做成书签,但是很少用文字去记录,而且没有形成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问:(老师)您在教学中发现这次习作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有哪些?答:观察内容单一流水账,观察日记形同虚设,形式普通没有新意。

通过对学生、老师的随机采访,我们知道了,学生对于这类作文中普遍存在哪些问题,在下边的讲义中我们将逐一讲解,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文时候的思路。

究竟怎样才能写出一遍高分作文呢?我认为,这需要四个步骤完成:①明确写作内容。

②选择观察对象。

种植花草树木、饲养小动物,观察气候变化,观察日月星辰……③记录观察日记你观察、记录了什么?是怎么观察的?有没有印象深的事情?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很有趣?④分享观察结果。

写完读给同学们听,进一步思考如何写出更好的观察日记。

明确写作内容第一步:写作内容是什么?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写观察日记。

从题目要求来看,有两个重点:一是“观察”,说明这次作文需要同学们来仔细观察你们选定的对象,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你的观察内容写下来。

第二个重点就是“日记”那说明要按照日记的格式,写出观察对象的特点及变化。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 教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 教案

写观察日记教学要求1.能进行连续的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2.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

教学课时一课时。

1.能进行连续的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2.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

课件。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我们学习的《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后所写的文章;《蟋蟀的住宅》是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后所写的文章。

叶圣陶和法布尔都是通过平时连续细致的观察才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可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的这种写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让我们的习作也显得生动有趣。

(板书:写观察日记)设计意图:总结本单元课文的写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明确日记格式,确定观察对象1.明确日记格式。

(1)学生齐读题目,说说要求写什么。

(2)教师指导:既然要写观察日记,我们就要了解日记的格式。

谁来说说日记的格式?学生:要写上年、月、日、星期和天气。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对日记的格式有所了解。

(出示课件2)首先可以给日记取个标题,然后在下面一行写上写日记时的日期、星期、天气。

(板书:给日记取个标题写上日期、星期和天气)(3)观察日记就是把看到的人物、事物、景物记下来,每次观察最好截取一个方面,写出特征,反映一个中心。

我们来看看观察日记的格式。

根据写作目的不同可以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写在日记本上给自己看的;一种是写在作文本上给老师看的。

写在日记本上的就像刚才同学所说的,第一行写出写日记的日期、星期和天气;写在作文本上的就是一篇文章,最好要有一个题目,让老师一看就知道你写的观察日记的中心,然后再写出日记的日期、星期和天气。

(4)让学生打开教材,翻到第42页,再读一读这两则日记,想一想,说一说:这和我们以前所写的日记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同一个写作内容,却由几则日记共同组成)(5)教师小结: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写观察日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写观察日记(教案)

第三单元习作教学指导教学目标1.激发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3.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

教学重点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第1课时游戏导入1.引导学生辩论:观察不是眼睛一个人的事。

师:到底是不是眼睛一个人的事呢?我们来做一组游戏再来下定论吧!2.游戏一:买瓜3.游戏二:买樱桃教师小结:观察=观+察,顾名思义,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观察不是眼睛一个人的事,我们还需要用嘴尝,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用心想。

审题指导一、出示习作要求二、明确要求内容本次习作要求同学们写根据人的活动、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写一篇练习观察日记。

关键词“连续”,也就是说要多次观察、多次记录。

观察日记,主要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观察的过程是怎样的,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怎样,如果能附上图画或照片就更好了。

写观察日记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把观察对象的变化写清楚,同时也要把观察中的新发现和有趣的感受写具体。

三、误区警示习作中要求观察的对象比较宽泛,有些同学在观察中只关注观察对象当天的状态,而忽视观察对象每一天的变花。

写作的关键在于发现生长的奥秘,找到不同之处。

所以我们在观察中要选定一个观察对象进行连续观察,认真记录对比。

四、拟题指导①以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作为题目,如“冬眠中的小乌龟”“豆芽成长记”等;②用“观察日记X则”作为题目。

选材指导1.想一想,生活中的我们可以观察的事物有哪些?2.利用中的“选材指导”图示,拓宽学生的思路。

(见人四上第36页)3.组织学生深入思考后,确定习作选材。

4.尝试拟定文章题目。

①以“蚂蚁搬家”“小鱼成长记”为题;②以“种西红柿”“水仙花成长之旅”为题;③以“太阳观察日记×则”为题等。

方法点拨一、设案例,引思索出示幻灯片,学生填空后思考,我们写观察日记时应注意些什么?1.观察变化,调动多种感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写观察日记》习作指导及范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写观察日记》习作指导及范文

【导语】⼀篇优秀的观察⽇记,除了建⽴在有序描写的基础上,还要有准确⽣动的描写。

要有详有略,突出观察对象的变化和特点。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步作⽂讲解 ⼀、写作类型 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连续观察,⽤观察⽇记记录⾃⼰的收获,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这是⼀篇观察⽇记,要求孩⼦们连续观察某⼀物体,记录下来该物体发⽣的变化。

⼆、观察对象 观察种⼦发芽的过程,观察树叶颜⾊变化的过程,观察⽉亮变化的过程,观察家⾥的⼩猫。

观察⾖芽的⽣长过程。

五天左右的时间,黄⾖便可以长成⾖芽,⽣长速度相较于其他植物快很多,再加之⾖芽⽣长过程变化很明显,有利于孩⼦们观察。

所以这次的观察⽇记选择发⾖芽。

三、观察⽇记内容 观察⽇记,主要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下是⽤什么⽅法观察的,观察的过程是怎样的,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情,如果能上图⽚照⽚就更好了。

①⽤什么⽅法观察 ②观察过程是怎样的 ③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情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步作⽂范⽂⼀:观察绿⾖发芽 9⽉19⽇星期三晴 今天上午我们学完叶圣陶⽼先⽣的作品《爬⼭虎的脚》,学完后,⽼师叫我们回家泡点绿⾖,每天观察绿⾖的⽣长过程。

我回到家,第⼀件事就是让妈妈给我准备⼀些绿⾖,妈妈拿了⼗⼏颗给我,问:“要这么多绿⾖⼲什么?”我回答说:“⽼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泡绿⾖写观察⽇记呢!” 我先把⼗颗绿⾖放在⼀个透明的杯⼦⾥,因为透明的杯⼦更容易观察绿⾖的成长过程。

然后,我在杯⼦⾥倒了⼀点⽔,妈妈告诉我,⽔刚好浸过绿⾖,让绿⾖保持湿润就可以了。

最后,我还在杯⼦上盖了⼀块厚布。

希望我的绿⾖健康成长,能够快点发出⼩芽! 9⽉21⽇星期五晴 清晨,当第⼀声鸟叫透过绿⾊的窗帘传⼊我的⽿中时,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绿⾖。

我⼀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去看我的绿⾖发芽了没。

我给绿⾖换过⽔,突然发现有三颗绿⾖伸出了嫩嫩的“⼩⼿”,像⼀个个⼩烟⽃⼀样,我兴奋极了!仔细看看其他绿⾖,它们的肚⼦⿎得圆圆的,有⼏颗绿⾖不⼩⼼都把⾐服撑破了,好玩极了!妈妈对我说:“要按时换⽔呀!”我调⽪地说:“是,妈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方案教案设计作指导方案“写观察日记”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次作的主题是“写观察日记”。

引导学生学写连续性的观察日记,将自己连续观察的所得用多则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

作的主旨在于引导学生把观察对象的变化,观察的经过,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等写清楚,把观察时发现的新奇之处和有变化之处写具体,同时表达出自己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新的所得、所感以及进行观察时的无限乐趣。

教学目标1.借助观察,记录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重点)2.流畅表达,清楚准确地写出事物的新奇之处和有变化之处,写出自己观察时的真实想法。

(重点)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泡了不同时间的绿豆,以及图片。

2.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植物等进行连续观察,用文字、图画、照片等记录观察所得。

带着自己观察的事物的图片或实物进入课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名言引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XXX的名言:“不管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展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

”(学生自由诵读并交流感受。

)2.过渡:观察是写作的基础!相信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最近你观察了哪些事物?在观察中你有什么新奇的发现呢?设计意图:借助名言,激发学生主动观察的欲望,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观察生活的实践活动中。

二、互动交流,自由分享1.小组内交流:(1)说清楚自己最近观察的事物和自己的发现。

(2)观察同一事物的同学,能够相互补充观察所得。

2.小组代表报告:预设:(1)我们研究了《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后,我仔细观察了我家小院里的牵牛花的生长情况。

我发现它的茎是缠绕着向上攀爬的,没几天就会向上爬一大截,并且牵牛花总是早晨开放,在绿叶缝中探出小脑壳,吹起一只只可爱的小喇叭,到了正午,花儿就全合上了。

(2)我到乡下姥姥家玩,发现姥姥家的屋檐下有一对燕子在衔泥筑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说课稿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说课稿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习作。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会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事物的样子、变化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三个观察对象:蝴蝶、小鱼和蜗牛,并要求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日记。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但对于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写日记这一形式还较为陌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和鼓励。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事物的样子、变化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学会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日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事物的样子、变化和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日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蝴蝶、小鱼和蜗牛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示范:教师以蝴蝶为例,示范如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观察日记。

引导学生关注事物的样子、变化和特点,并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描绘。

3.学生实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并尝试写观察日记。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针对性辅导。

4.分享交流:各小组选取优秀的观察日记进行分享,大家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表扬和指导。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写观察日记的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表达。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三:学写观察日记》同步作文指导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三:学写观察日记》同步作文指导

习作三:学写观察日记习作要求:1.围绕话题进行观察。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观察中的发现,或者观察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

2.语言要具体形象,把自己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以及当时的心情描绘出来。

3.注意安排好文章的写作顺序。

4.明确观察日记的写法和格式。

5.写完后要认真进行修改加工,做到文通句顺。

写作指导:1.在观察中积累材料。

在习作之前,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重点观察,注意把观察时的所见、所想详细地记录下来。

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查阅资料或请教身边的人。

2.在交流中捕捉内容。

在观察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相互交流。

把自己观察了什么事物,在哪里观察的,怎么观察的,有哪些新奇的发现,哪些地方让你感兴趣讲给同学们听。

在相互交流中,确定和完善自己的写作内容。

3.安排好文章的写作顺序。

由于本次习作是一篇观察性作文,因此,在安排写作顺序上,可以按观察的先后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或时间顺序来组织文章。

段与段之间要巧妙地使用过渡词或过渡句来衔接,使文章自然地形成一个整体。

4.确立写作重点,内容力求具体。

观察是一个过程,我们在习作中要抓住这一过程,但不能平均使用笔墨,要围绕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细致刻画,把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想以及周围的环境都写出来。

范文赏析:绿豆“变形”记3月18日星期一晴课堂上郑老师让我们回家写绿豆发芽的观察日记。

我迫不及待地找了一个瓶子泡绿豆,心里祈祷豆子能快点长出芽。

睡觉前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想看看绿豆是否有改变。

我发现豆子居然有了微妙的变化:身体比原来胖了许多,颜色也浅了很多,看上去黄黄的、胖胖的,像个胖小子,可爱极了。

3月19日星期二晴第二天,我回到家一看,豆子身上正中间的部分,裂出了一个小小的口子。

在它的附近,看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芽,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这小芽把外面的豆皮撑得有点儿高。

3月20日星期三多云今天我急急忙忙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一看我的绿豆。

那可爱的小绿豆,就像蝉脱去了外衣,露出了嫩嫩的身体。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写作指导本次习作写什么呢?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是作者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爬山虎的秘密,《蟋蟀的住宅》是作者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

作者平时认真、连续的观察才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有吸引力。

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把它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让自己的习作也显得生动有趣。

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么观察?有什么新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

题目自己定。

如果你在进行连续观察时,坚持写观察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满意的日记,认真进行修改加工,成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则》,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吗?本次习作有三点要求:1、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

题目自己定。

2、可以选几则自己满意的日记,认真进行修改加工,成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则》,然后和同学分享。

3、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写观察日记,应该如何练习观察呢?一、用眼睛观察。

眼睛是最常用的、最重要的观察器官,物体的形状、颜色和位置关系主要是靠眼睛观察到的。

1、观察形状。

物体是有形状的,形状包括线条轮廓、大小、长短、粗细等。

如某物总体和各组成部分的线条轮廓,是方的、圆的、还是多面的,棱角是尖的还是钝的,各部分是一致的还是有些什么区别等等。

不容易说清楚,就说它像些什么,如说三角形,单举吃的就有冰激淋、糖三角、妙脆角、西瓜瓣等。

2、观察颜色。

观察颜色要看出主色调、衬色条纹、颜色偏向、颜色过渡和颜色搭配。

3、说清方位和布局。

要尽量用固定方位而少用相对方位。

相对方位(上下、前后左右)容易混淆,比如学校的值班室在大门的左边还是右边,这对于进门的人和出门的人来说是相反的,如果用固定方向(东西南北)就不会有这种情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范文点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范文点评)
10月17日 星期日 晴 我养的小鱼已经有十几天了,它们 的个头比刚生下来的时候大了许多,身 体变长了,脑袋也显得不那么大了。最 大的变化是它们的尾巴,原来细细长长
观察细致 小作者写出 了小鱼的大 小、脑袋和 尾巴发生的 变化,观察 仔细,描写 具体。
的尾巴成了小扇形,颜色由半透明变成 了橘黄色,有的上面还有小黑点或者小 红点。
我每天的必经之地,它们一点一滴的变化, 【巧用拟人】
都逃不过我的眼睛。 最先让我惊喜的是,有一天清早,我
看到公园的草地突然绿了,虽然只是毛茸
赋予草地人的 特征——“约 好”“跑来”。 “突然”表现
茸的一层鹅黄色的浅绿,却像事先约好了 出绿草生长之
一样,突然从公园的四面八方一起向我跑 来。 前一天的夜里刚刚下了一场春雨, 如丝似缕的春雨是叫醒它们的信使。
拟人修辞 写出了草娃 娃此时的样 子和精神状 态,意味着 草娃娃的生 命已经衰败。
6月6日 星期日 晴 我一忙,看草娃娃的次数屈指可数, 渐渐地忘记了草娃娃。今天,我忽然想起 了我的草娃娃,跑到阳台上一看,啊?草 娃娃头上的草变得又黄又干,已经成了黄 头发的草婆婆了。 就这样,草娃娃的生命结束了。它的 一生虽然短暂,但它给我家的阳台带来了 生机,给我带来了快乐,它的一生是有价 值的。
例文二
草娃娃的一生
杨雨琪 3月22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和妈妈在市场买了一个草娃 娃。草娃娃长着又大又圆的脑袋,两只眼 睛黑黑的,嘴巴扁圆的,紫紫的,头上还 有三只漂亮的蝴蝶结。它头顶光秃秃的, 妈妈告诉我,草籽就均匀地分布在头顶上 呢。它脑袋下有三个又圆又粗的短腿支撑 着,看上去呆呆的,萌萌的,好可爱呀!
隔三岔五我就会给小鱼换一次水。 只有这样,才能让小鱼在清澈干净的环 境里更好地生长、快乐地嬉戏,从而给 我带来更多的快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习作:写观察日记》 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习作:写观察日记》  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课型】习作指导课【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连续观察,试着借助表格或者图片记录观察发现。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试着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连续观察,试着借助表格或者是图片记录观察发现。

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观察日记。

【教学难点】连续观察,试着借助表格或者是图片记录观察发现。

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观察日记。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观察材料,观察记录,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文章,其中《古诗三首》让我们学会了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的方法;《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让我们学会了要进行细致认真地连续观察,并抓住事情的特点,用具体、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观察的事物进行描述。

只有这样,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有趣。

(板书:连续观察)刚开始学习本单元时,老师已提前给同学们放题,要求同学们提前种一种植物进行了细致连续的观察,并提倡同学们写观察日记。

今天,我们就把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在你自己的习作中,让自己的习作也显得生动有趣。

二、自读阅读链接《燕子窝》1、作者通过几日对雌雄燕子筑窝的观察,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2、同桌谈论交流。

3、学习观察日记的格式。

写正文之前在第一行正中间写日期。

教师总结:文章用日记的形式介绍了雄燕子和雌燕子一起衔泥做窝,以及窝做好后,贺客来道喜的热闹场景,赞美了燕子的勤劳,表达了对燕子的喜爱。

作者不仅用眼睛看,而且用耳朵听,还用心想,运用了生动有趣的语言把观察发现细致地记录了下来。

三、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提前观察1.小组交流话题:最近你观察过什么事物?是在哪里观察的,怎么观察的?观察的时候你发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有兴趣?2.展示一个小组一个同学的观察成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表达”,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能力。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选取一个有趣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详细、生动的描述。

教材提供了两个示例,一个是观察小动物,另一个是观察植物。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然而,在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时,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 观察不细致,无法发现事物的特点;2. 表达不清楚,无法将观察到的事物生动地描绘出来;3. 语言能力较弱,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逻辑混乱、句子不通顺的情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引导学生学会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事物,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进行写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特点,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绘,使文章富有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示范法:教师以范例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事物;3.互动式教学: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表达能力;4.修改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观察对象的图片或实物,如小动物、植物等;2.准备观察日记的范文,以便进行示范和讲解;3.准备写作纸张、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张小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小猫的外貌、动作等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观察日记的范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日记的写作格式和技巧。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作文指导第三单元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作文指导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写作思路:1、审阅题目: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

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情况。

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2、写作方法:(1)回顾课文,学习方法。

通过对《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等课文的学习,了解作者在观察事物时的方法,学以致用。

(2)确定对象,认真观察。

可以是在花盆里种几粒种子,观察发芽的过程;观察月亮的变化过程;观察树叶随着季节变化而产生的颜色变化……(3)调动多种感官,认真观察,学会按一定顺序,有条理的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

3、注意事项:(1)围绕主题,把观察中的发现或观察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写下来;(2)语言具体生动,观察要细致,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好词:紫蓝、瑰丽、吐蕊、盛开、怒放、芳香、清香、幽香、枯萎、枯黄、凋谢、飘散、洒落、含苞未放、蓓蕾初放、百花盛开、鲜花怒放、竞相开放、花枝招展、姿态奇异、枝干匀称、盘曲多姿、翠绿欲滴、葱绿苍翠、绿树成荫好句:1、啊!牵牛花开了。

六角形的花,像个小酒杯,红红的、黄黄的,真是风姿妩媚,一朵一个姿态。

有的单独挂在枝头,有的三三两两紧挨着。

花朵里还有毛茸茸、红彤彤的小花蕊,十分好看。

2、一棵棵小草从酣梦中醒来,他们破土而出,舒展着它那幼嫩的绿叶。

3、成熟的橘子跟苹果一般大小,全身有些小疙瘩。

有的红彤彤,有的黄澄澄。

把橘子剥开,一片片月牙似的橘瓣,聚在一起活像个小灯笼。

你若掰下一片,咬一个洞,一股又酸又甜的橘汁便流进你的嘴里,冷冰冰的,吃下去心里好不痛快。

4、白莲似桃花灿烂绽苞而又雨摧不凋,似牡丹峨然喷放而又出泥不染,似迎春淡雅情深而又果硕不傲。

5、石榴果实熟透时,裂开一口,露出珍珠玛瑙般的种子,好像少女嫣然一笑的皓齿。

范文:绿豆“变形”记3月18日星期一晴课堂上郑老师让我们回家写绿豆发芽的观察日记。

我迫不及待地找了一个瓶子泡绿豆,心里祈祷豆子能快点长出芽。

人教部编版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习作》一课时 教案

人教部编版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习作》一课时  教案
猫时常爬上屋顶,从梁上往屋檐下张望。它是不是在焦急地等待窝里的小燕子出世呢?
——选自苏联比安基的《森林报・夏》,王汶译,有改动
3、茅盾曾写过:“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由此可知,观察一个事物必须具体,细致。 Nhomakorabea4、怎样写?
(1)写观察日记要有面
不管是观察什么东西,我们都要从整体出发,写观察日记,我们要先抓住我们观察东西整体,比如我们观察一张桌子,我们就要看这张桌子是圆还是方,先从整体方面来写这张桌子。
(2)写观察日记要有点
我们观察都是从表到里,我们观察了它面之后,我们要观察它点,我们还是拿桌子来说,我们知道了它是什么形状了之后,我们得观察它有没有抽屉,有几个抽屉,抽屉是什么样,又或者这张桌子是什么材质,这些都可以是点。
(3)写观察日记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
观察景物必须看清楚、看仔细、把特殊地方写下来,才会给人印象深刻,才会吸引人,重点是在特点基础上要有所侧重。如《宁静的月夜》就抓住了月夜宁静的特点:“……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她那圆圆的笑脸,俯视着辽阔的大地。村庄、山川、田野,好象一座玉雕,庄严而美丽。”而且这篇日记重点写了月下的小河:“晚风吹来,波光粼粼,就象无数小鱼在水面追逐、跳跃。河边的沙滩上,有许多人在那里乘凉,显得十分轻松、和谐。”这篇日记因为抓住了月夜宁静的特点,突出了重点,所以读了之后印象深刻。
讲授新课
一、回顾日记的格式
1、回顾日记书写的格式:还记得日记的一般格式吗?保留这些基本格式。
2、出示日记的格式:
第一行写X月X日;空几个格,再写星期X;再空一格,写天气,比如晴,阴,下雨,下雪。
正文和写作文的格式一样,开头空2格。必要时可以根据内容为自己日记加上标题。

部编版语文(统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写观察日记3 系列“习作指导 范文引路”

部编版语文(统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写观察日记3  系列“习作指导 范文引路”

我专注制作了每一课,敬请您使用时斧正、自由编辑使用!习作指导 范文引路目录: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指导目录:习作指导详细目录及范文列表:第一单元推荐一个好地方我最喜欢去新华书店我的家乡真是一个好地方书店的诱惑快乐的小树林游迪士尼乐园我喜欢的一个地方我的凤凰古城游记家乡的小树林畅游九寨沟美丽的三亚游迪士尼乐园 第二单元 小小“动物园”我的爷爷是“老虎”我家是个“动物园”我的妈妈是“动物”我家是个“动物园”我家是个“动物园”我不想当“小猪”第三单元 写观察日记科学观察日记观察日记_可爱的小松鼠动物观察日记_小猫猴子观察日记小鹅儿植物观察日记其他观察日记第四单元 我和 过一天我和孙悟空过一天我和白雪公主过一天我和悟空过一天我和嫦娥过一天我和神笔马良过一天第五单元 生活万花筒一件烦心事捉蚊趣事我收到了礼物爷爷戒烟了家庭风波照片里的温暖 第六单元 多彩的活动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快乐六一激烈的运动会精彩的运动会记一次难忘的活动 第七单元 写信给校长的一封信给妈妈的一封信给妈妈的一封信给同学的一封信给同学的一封信给市长的一封信第八单元 我的心儿怦怦跳参加百米比赛登上领奖台一个人走夜路参加班干部竞选参加班干部竞选第一次当众讲故事第一次主持晚会第三单元习作指导范文引路第三单元“习作”1.观察日记,主要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2.还可以写下是用什么方法观察的,观察的过程是怎样的。

3.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附上图片或照片就更好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之三牵牛花蔷薇午时花万寿菊月光花习作要求1、先交流各自的观察情况,听听同学的意见。

3、写自己最想写的,最感兴趣的。

4、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谁在观察中有新发现。

日记格式(1)题目写在第一行中间。

(2)第二行中间写日期、星期、天气。

(3)正文格式与其它文章相同。

可观察的事物: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蜗牛、蚂蚁、金鱼、乌龟、母鸡、小狗)可以是有趣的植物(含羞草、绿豆发芽、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通过写观察日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于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观察不细、表达不清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观察生活,写出具体的观察日记。

2.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观察日记,让学生了解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优秀观察日记示例。

2.准备相关观察素材,如图片、实物等。

3.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请大家观察一下教室里的同学,你觉得谁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观察日记示例,让学生了解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日记中的优点,如观察细致、表达生动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观察任务,如:“请大家观察窗边的花草,写一篇观察日记。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
写观察日记
拨云见日
本次习作要求我们试着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注意要
写清楚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观察的过程是怎样的,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如何。

❋写法指导
第一步: 审题 连续观察一种事物,写观察日记。

第二步: 立意 通过对某种事物的观察,感受事物的变化过程,并从中收获观察的乐趣。

第三步: 思维导图。

第四步:方法 观察时要细致全面,描写时要有所取舍,把突出事物特点的内容写具体,按时间顺序写出事物的变化过程。

注意日记格式要正确。

观察的法宝:看、听、闻、尝、触、想
1. 看,用眼睛看观察对象有什么变化。

2. 听,用耳朵听观察对象的声音。

3. 闻,用鼻子闻观察对象的气味。

4. 尝,用舌头尝观察对象的味道。

5. 触,感受用身体或者手碰到观察对象时的感觉。

6. 想,看到观察对象的变化大脑想到什么?心中感受到什么?
观察植物,要观察它的干、茎、叶等各部分的特点;要用眼睛仔细观察它的花、茎、叶、枝,对这株植物的各个部分的形状、颜色、姿态做全面的了解。

还可用鼻子闻一闻花散发出来的香味。

观察动物,就要观察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惯等特点。

可以写下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附上图画和照片就更好了。

参考提纲
优秀例文
蒜苗是怎样生长的
9月11日星期日阴
吃过晚饭,妈妈叫我和妹妹把大蒜头剥成蒜瓣,还叮嘱我们不能剥掉外衣。

啊!这是要种蒜苗了,我非常高兴。

不一会儿,蒜瓣剥好了,妈妈挑选了一些大的蒜瓣做种子。

选完种子,妈妈找来一个空盆子,在里面铺上一层棉絮,一边把蒜瓣摆在上面,一边对我解释道:“铺上棉絮,蒜苗的根就会扎进去,不容易倒。

”(分析:这句话点明了“铺上一
层棉絮”的原因。

)接着,她又往盆子里浇了些水。

我心里有点儿纳闷:蒜瓣的头上光秃秃的,只浇水,而不用土,它们能长出蒜苗来吗?(分析:这句话引起读者的思考,为下文做铺垫。


9月19日星期一晴
过了一个星期,蒜瓣的顶端裂开了,呀,是浅绿色的芽儿钻了出来!(分析:一个“钻”字将“芽儿”拟人化,用词生动,富有情趣。

)用手一摸,软乎乎的。

再看它们的根部,已长出了一些短短的须根,还没能扎到棉絮里。

我担心它们倒了,就把它们一个个往棉絮里塞。

妈妈看见了说:“傻孩子,这样塞它们会死的,过几天根长长了,就不会倒了。

”听了妈妈的话,我顿时放心了。

过了一会儿,我又向妈妈询问:“蒜瓣的头上光秃秃的,只浇水,而不用土,它们能长出蒜苗来吗?”妈妈说:“蒜瓣本身就存有养料,只要温度适当,水分、空气、阳光充足,没有土照样能生长。

”(分析:一个“钻”字将“芽儿”拟人化,用词生动,富有情趣。

)噢,原来是这样。

9月22日星期四晴
今天,蒜苗的头上都裂开了一道缝,我以为它们都生病了呢,急忙去问妈妈,妈妈说:“这是分片,小片叶子要从大片叶子的中心钻出来。

”原来是虚惊一场。

(分析:简单介绍蒜苗分叶。


9月30日星期五晴
蒜苗长得很快,我似乎每天都能听到它们“噌噌”向上长的声音。

(分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描述蒜苗长得快,长得茂盛,长得好。

)今天再看,只见那白玉般的茎,翠绿的叶子,簇拥在一起,活像一片齐刷刷的小竹林。

那长长的须根都牢牢地扎入棉絮,纵横交错,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就是用手拉也扯不开它们了。

这个时候,妈妈说棉絮缠住了根,又挡住了根接受阳光,要把棉絮去掉。

我一边小心地去掉棉絮,一边想着蒜苗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变化,真期待啊!(分析:点明自己内心的期待。


绿豆是怎样发芽的
2018 年9 月19 日星期三晴
今天上午我们学完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学完后,老师叫我们回家泡点绿豆,每天观察绿豆的生长过程。

(分析:交代起因。


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让妈妈给我准备一些绿豆,妈妈拿了十几颗给我,问:“要这么多绿豆干什么?”我回答说:“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泡绿豆写观察日记呢!”
我先把十颗绿豆放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因为透明的杯子更容易观察绿豆的成长过程。

然后,我在杯子里倒了一点水,妈妈告诉我,水刚好浸过绿豆,让绿豆保持湿润就可以了。

最后,我还在杯子上盖了一块厚布。

希望我的绿豆健康成长,能够快点发出小芽!(分析:第一则日记主要写了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结尾写出了“我”盼望绿豆发芽的急切心情。

)2018 年9 月21 日星期五晴
清晨,当第一声鸟叫透过绿色的窗帘传入我的耳中时,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绿豆。

我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去看我的绿豆发芽了没。

我给绿豆换过水,突然发现有三颗绿豆伸出了嫩嫩的“小手”,像一个个小烟斗一样,我兴奋极了!仔细看看其他绿豆,它们的肚子鼓得圆圆的,有几颗绿豆不小心都把衣服撑破了,好玩极了!妈妈对我说:“要按时换水呀!”我调皮地说:“是,妈妈大人。

”我话音刚落,妈妈就大笑起来。

这些小绿豆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似乎长得更快了。

(分析:第二则日记写了“我”发现三颗绿豆发芽了,“我”认真观察了刚发芽的绿豆的形状,以及没发芽的绿豆的样子。

结尾想象到绿豆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长得更快了。


2018 年9 月22 日星期六晴
第三天到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看看绿豆变成什么样子了。

我把给绿豆盖的“被子”掀起来一看,绿豆芽变成长长的了。

这次不像小烟斗,像小蝌蚪了,因为它的“尾巴”又长长了。

长长了的芽在它们的“妈妈”的怀抱里慢慢生长。

可是,调皮的芽宝宝把它们的妈妈搞得多么痛苦——肚子都开了,但是我想:绿豆妈妈肯定会很开心,因为芽宝宝又长大了。

(分析:第三则日记写了“我”看到绿豆芽的尾巴长长了,样子像小蝌蚪。

结尾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并融入了“我”的感受,生动形象。


日积月累
好句好段:
1.家门外的一棵大杨树,雨“滴答滴答”地落在上面,上面的水珠晶莹得很,一阵风拂过,
水珠飘洒在地上,好像一个小仙女仙女棒上的魔法星。

它在风中摇曳着,不停地摆动着它的衣裙。

2.只见领头的那只蚂蚁跑过来,然后又跟后边的蚂蚁碰了碰头上的触角,好像在说:“前
边有一些好吃的,咱们把这些东西都搬回洞里去吧!”
3.它们非常可爱,只要你在鱼缸的一个地方摇摇手,它们就会一起集合到那个地方,把头
伸出水面,嘴巴一张一闭,好像在抱怨:“不给我们食物就不要耍我们嘛!讨厌。

”4.一只蚂蚁可活泼了,我给它取名叫“小猴子”,它喜欢爬来爬去,你看,它又在乱爬了;
另一只很懒,总缩在那里不肯动弹,还喜欢把身体缩成一团睡大觉,我就给它取名叫“懒洋洋”。

5.一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冰箱,小心翼翼地拿出鸡蛋,轻手轻脚地放在了一个透明
的杯中,慢慢地倒上醋。

咦,鸡蛋立马被成千上万的小泡泡包围住了,一点点地漂了起来,晃晃悠悠的,一沉一浮,就像一个喝醉的酒鬼。

大约一分钟后,鸡蛋慢慢探出头来,露出了指甲盖大小的一个小尖尖。

6.鸡蛋给我们表演了变身术,硬硬的外壳都变成了细小的碎沫,小泡泡也小了,鸡蛋变透
明了,像个晶莹剔透的琥珀,又像个水气球。

我用手轻轻一压,它一蹦一跳像调皮的水晶宝宝,又像在跳水上芭蕾,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