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理学-第10章-自测
生理学第八版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
![生理学第八版第十章习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e3b399de53a580216fcfe46.png)
第十章神经系统试题部分一、名词解释1.神经元2.突触小体3.神经冲动4.神经的营养性作用5.轴浆运输6.突触7.接头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9.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10.突触后抑制11.突触前抑制12.非突触性化学传递13.电突触传递14.神经递质15.神经调质16.受体17.反射18.特异性投射系统19.非特异性投射系统20.牵张反射21.去大脑僵直22.脊休克23.运动单位24.牵涉痛25.生物节律26.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27.大脑皮质的一侧优势二、填空题28.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分为和 ,一个神经元一般只有一个。
29.从功能学角度来看,一个神经元一般分为、、、四个重要的功能部位。
30.神经纤维传导兴奋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和。
31.有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比无髓神经纤维得多,这是由于有髓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是传导。
32.轴突内的轴浆呈性流动特征,自胞体向轴突末梢的轴浆运输可分为和两类轴浆运输。
33.神经对所支配的组织有和两方面作用。
、34.一个经典的突触包括、和三个组成部分。
35.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通常将突触分为、和三类突触。
36.突触传递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可以看成是的传递过程,这一过程与的传递过程非常相似。
37.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离子浓度有关,当细胞外液中浓度降低或浓度升高时,神经递质释放减少;反之,则释放增多。
38.在哺乳动物中,所有的突触后抑制都是由活动引起,该抑制可分为抑制和抑制。
39.根据突触前后成分之间有无紧密的解剖学关系,可分为突触和突触。
40.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有关结构叫,其内含有的突触小泡贮存有大量的。
41.根据化学结构可将神经递质和调质分为、、、及肽类、嘌呤类、脂类、气体类。
42.一般认为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和三个特性。
43.从神经递质与受体激活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生物效应来看,可将受体分为两大家族,即的受体和的受体。
44.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有、、、四种类型。
病理生理学习题
![病理生理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a46909102de2bd97058873.png)
病理生理学习题病理生理学第一章绪论自测题(Questions)一、名词解释1、Pathophysiology2、Basic pathological process二、填空题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2.病理生理学着重是从和角度研究患病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三、问答题1.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试举例说明。
2.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直接用于临床?第二章疾病的概论自测题(Questions)一、名词解释1.disease2.homeostasis3.precipitating factorplete recovery5.brain death二、填空题1. 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与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2.病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是和决定。
3.生物性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和。
4.先天性致病因素是指能够的有害因素。
5.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称为。
6.条件通过作用于或起到或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
7.发病学是研究疾病的规律的科学。
8.疾病的过程可分为期、期、期和期。
三、问答题1.举例说明病因在疾病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什么是因果交替规律。
3.什么是脑死亡?判断脑死亡有哪些标准?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自测题(Questions)一、名词解释1. 脱水征2. 低渗性脱水3. 反常性碱性尿4.高钾性周期性麻痹5.Dehydration6.Water intoxication7.Dehydration fever8.Hyperkalemia9. Paradoxical acidic uri ne二、填空题1 正常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_____。
细胞膜将体液分割成_____和_____两部分,前者约占体重_____,后者约占体重的_____。
2 体液的渗透压主要由_____产生,其正常值为_____。
3 脱水按血清钠的浓度分成_____、_____和。
4 等渗性脱水处理不及时,可通过_____及_____失水转变成_____,而只补充水,又可转变成_____ 。
生理学章节自测(全)有答案
![生理学章节自测(全)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46749a52d380eb62946db1.png)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A.人体细胞部的变化规律 B.人体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C.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2.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 C.阈电位 D.阈值3.机体的环境稳态是指:A.细胞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代水平稳定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D. 细胞外液化学成分保持恒定4.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A.反馈 B.前馈 C.正反馈 D.负反馈5.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正反馈调节6.一定围,心肌纤维的初长度越长其收缩力越大,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反馈调节7.下列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减压反射 B.排尿反射 C.体温调节 D.血糖浓度调节8.机体环境的实质是指:A.细胞外液 B.细胞液 C.组织液 D.血浆9.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A. 传入神经B.中枢C.传出神经D.效应器10.刺激强度越小,即阈值降低,则表示组织的兴奋性 A.不变B.越高C.越低D.消失11. 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是:A.新代 B.兴奋性 C.生物节律 D.生殖12. 刺激是指:A.外环境的变化 B.环境的变化 C.生物体感受到的环境变化D.引起机体抑制的环境变化E.引起机体兴奋的环境变化13.以下哪项是由负反馈调节的生理过程?A.分娩B.排尿反射C.减压反射D.小肠运动E.血液凝固14. 能比较迅速反映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A.脑脊液 B.血浆 C.尿液 D.淋巴液E.细胞液15. 组织处于绝对不应期,其兴奋性:A.为零B.高于正常 C.低于正常D.无限大E.正常16. 神经细胞在产生一次兴奋后,兴奋性的期变化是: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成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17.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A组织液B 血浆C淋巴D 脑脊液E房水18.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A神经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远距分泌E旁分泌19.肾小球率在肾动脉压于一定围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旁分泌E激素远距分泌二、多项选择题1.可兴奋组织通常指:A.神经 B.肌肉 C.软骨 D.腺体 E.以上都是2.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反应迅速 B.作用局限 C.持续时间较长 D.反应准确 E.以上都是3. 体液调节的特点有:A.作用时间持久 B.定位准确 C.作用围大 D.效应缓慢 E.调节幅度小4. 关于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维持环境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B.稳态是体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C.正反馈调节是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D.稳态的调定点是有节律性波动的E.以上都是5. 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雏鸡出壳就能啄食 B.沙粒入眼就眨眼流泪 C.新生儿嘴唇触及乳头便会吸吮 D.学生听见上课铃声就立即进教室 E.看见酸梅唾液立即分泌6. 维持环境稳态的系统主要是: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C.运动系统D.循环系统E.排泄系统7.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A新代B兴奋性C生殖D适应性E反馈8.下列现象中存在正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过程B排便反射C分娩D血液凝固E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时钠离子流三、填空题1.机体组织接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形式包括和。
生理学第1-5章自测题
![生理学第1-5章自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55e84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7.png)
⽣理学第1-5章⾃测题⽣理学第1-5章⾃测题⼀、名词解释1、兴奋性2、阈强度3、内环境4、内环境稳态5、反射6、易化扩散7、静息电位8、极化9、动作电位10、去极化11、阈电位12、⾎细胞⽐容13、⾎液凝固14、⾎清15、⾎型16、⼼动周期17、每搏输出量18、⼼输(排)出量19、平均动脉压20、中⼼静脉压21、微循环22、肺活量23、⽤⼒呼⽓量(时间肺活量)24、肺泡通⽓量25、通⽓/⾎流⽐值⼆、填空题1、⽣命活动的主要基本特征包括和。
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强度呈关系。
2、⼈体功能活动的调节⽅式有、和三种⽅式,其中最主要的是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式是,其结构基础是。
3、根据反馈作⽤的不同将其分为和两种,在⼈体机能的调节中反馈最为常见。
4、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式有、、和四种。
、属于被动转运,和属于主动转运。
5、靠单纯扩散转运⽅式进出细胞膜的物质,⽐较肯定的有和。
6、某物质跨膜转运量的⼤⼩,除取决于浓度差外,还与膜对该物质的的⼤⼩有关。
7、受体具有和两种功能。
8、正常状态下细胞内K+浓度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细胞内。
钠泵的作⽤是使细胞内的移出细胞外,使细胞外的移⼊细胞内。
9、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主要是外流形成的电位。
当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稳定于某⼀数值不变时称为状态。
10、.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电位数值向负值加⼤的⽅向变化称为;膜内电位数值向负值减⼩的⽅向变化称为。
11、Na+从膜外进⼊膜内是属于扩散,K+从膜外进⼊膜内是属于转运。
12、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有、和。
13、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是,耦联因⼦是。
14、⾎液由和组成。
⾎液有、和三⼤功能。
15、正常成⼈的⾎细胞⽐容,男性为,⼥性为。
⾎清与⾎浆的主要区别在于的有⽆。
16、⾎浆晶渗透压主要由和组成,其⽣理作⽤是和。
⾎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组成,其作⽤是和。
17、⾎浆渗透压与﹪NaCl溶液及﹪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致相等。
18、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正常值为,成年⼥性为,我国成年男性⾎红蛋⽩含量为,⼥性为。
生理学 第10章 自测
![生理学 第10章 自测](https://img.taocdn.com/s3/m/6b962d56be23482fb4da4c5e.png)
一、单选题(共1560 题,每题 1 分)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组离子的通透性?A.Na+,K+,Cl-,尤其是对K+B.Ca2+,K+,Cl- ,尤其是对Ca2+C.Na+,K+,尤其是对Na+D.K+,Cl-,尤其是对Cl-E.K+,Ca+,Na+,尤其是对Ca2+正确答案:C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过程中,共同的是:A.突触前膜均发生去极化B.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的性质一样C.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的改变一样D.突触后膜均发生去极化E.突触后膜均发生超极化正确答案:A3.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传递的特征,正确的是:A.双向传递B.不易疲劳C.有一定的时间延搁D.电位变化不能总和E.突触前、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不变正确答案:C4.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传递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单向性传递B.兴奋节律改变C.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D.电位变化可总和E.有后发放现象正确答案:C5.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元联系方式是:A.聚合式联系B.辐散式联系C.环状联系D.连锁式联系E.侧支式联系正确答案:A6.突触后抑制的产生是由于:A.突触前膜去极化B.突触前膜超极化C.突触后膜去极化D.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E.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正确答案:E7.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A.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B.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C.后膜超极化D.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E.后膜电位变化的幅度增加正确答案:A8.丘脑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调节内脏功能B.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C.协调随意运动D.调节肌紧张E.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正确答案:B9.躯体感觉的皮层代表区主要位于: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C.岛叶皮层D.颞叶皮层E.边缘系统正确答案:B10.正常成人在安静、清醒、闭目状态时所记录到的脑电波一般表现为:A.α波B.β波C.θ波D.δ波E.慢波正确答案:A11.当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A.梭外肌收缩B.梭内肌收缩C.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D.肌梭传入冲动增加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2.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A.梭外肌收缩B.梭内肌紧张性降低C.γ纤维传出冲动减少D.梭外肌受到牵拉E.梭外肌松弛正确答案:D13.脊休克时脊髓反射减弱或消失,其原因是:A.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B.脊髓中的反射中枢被破坏C.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作用D.血压下降导致脊髓缺血E.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易化作用正确答案:C14.去大脑僵直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易化肌紧张的作用相对增强B.易化肌紧张的作用相对减弱C.抑制肌紧张的作用相对增强D.纹状体对肌紧张的调节作用相对增强E.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肌紧张的调节作用相对增强正确答案:A15.震颤麻痹的病变部位位于:A.小脑B.新纹状体C.黑质D.大脑皮层E.下丘脑正确答案:C16.舞蹈病的病变部位位于:A.小脑B.新纹状体C.黑质D.红核E.下丘脑正确答案:B17.以下哪项不是小脑的功能?A.控制身体的平衡B.调节肌紧张C.参与运动程序的编制D.发动随意运动E.协调随意运动正确答案:D18.交感神经系统不具有下列哪一特点?A.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B.支配几乎所有内脏器官C.有紧张性活动D.刺激节前纤维时反应比较局限E.在环境急骤变化时活动明显加强正确答案:D19.下列哪项不是副交感神经兴奋时的效应?A.膀胱逼尿肌收缩B.心跳减慢减弱C.支气管平滑肌舒张D.胃肠平滑肌收缩E.瞳孔缩小正确答案:C20.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5-羟色胺D.多巴胺E.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正确答案:E21.下列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的是:A.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B.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交感舒血管神经节后纤维D.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支配胃平滑肌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正确答案:B22.下列哪一组属于胆碱能受体?A.M,α1B.M,βC.M,α和βD.M,α1和β2E.M,N1和N2正确答案:E23.胆碱能N受体的阻断剂是:A.筒箭毒B.阿托品C.普萘洛尔D.酚妥拉明E.哌唑嗪正确答案:A24.α受体的阻断剂是:A.筒箭毒B.阿托品C.普萘洛尔D.酚妥拉明E.丁氧胺正确答案:D25.关于α受体兴奋时的效应,哪项是错误的?A.皮肤的血管平滑肌收缩B.骨骼肌的血管平滑肌收缩C.子宫平滑肌收缩D.小肠平滑肌收缩E.肾脏的血管平滑肌收缩正确答案:D26.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轴突末稍释放的递质是:A.乙酰胆碱B.多巴胺C.去甲肾上腺素D.甘氨酸E.肾上腺素正确答案:A27.N2受体的阻断剂是:A.十烃季铵B.阿托品C.六烃季铵D.酚妥拉明E.筒箭毒正确答案:A28.副交感神经节节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为:A.α受体B.β1受体C.β2 受体D.M受体E.N1受体正确答案:E29.导致支气管平滑肌舒张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为:A.α受体B.β1受体C.β2 受体D.M受体E.N1受体正确答案:C30.受交感神经支配的汗腺细胞膜上的受体为:A.α受体B.β1受体C.β2 受体D.M受体E.N1受体正确答案:D31.导致心肌收缩加强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为:A.α受体B.β1受体C.β2 受体D.M受体E.N1受体正确答案:B32.导致骨骼肌血管舒张的胆碱能受体为:A.α受体B.β1受体C.β2 受体D.M受体E.N1受体正确答案:D33.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所释放的递质为: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多巴胺D.γ-氨基丁酸E.乙酰胆碱正确答案:E34.人类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A.延髓B.脑桥C.下丘脑D.丘脑E.大脑皮层正确答案:A35.脑电图出现α波,表示被测者:A.正在睁眼视物B.处在安静、闭眼、清醒状态C.极度困倦D.正在熟睡E.为婴幼儿正确答案:B36.人类与动物在条件反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A.具有学习和记忆的能力B.具有第二信号系统C.具有第一信号系统D.具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E.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答案:B37.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属于:A.局部去极化B.局部超极化C.动作电位D.阈电位E.终板电位正确答案:A38.其投射纤维形成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是:A.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B.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C.丘脑的感觉接替核D.丘脑的髓板内核群E.基底神经节中的新纹状体正确答案:D39.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属于:A.屈肌反射B.对侧伸肌反射C.腱反射D.肌紧张反射E.翻正反射正确答案:D40.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的作用主要是:A.维持身体平衡B.调节肌紧张和协调随意运动C.设计随意运动和编制运动程序D.直接支配梭外肌纤维E.直接支配梭内肌纤维正确答案:E二、多选题(共390 题,每题 1 分)4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是:A.结构完整性B.功能完整性C.绝缘性D.相对不疲劳性E.单向传导正确答案:ABCD4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A.是“全或无”式的B.有总和现象C.能直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D.主要是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增加的结果E.突触后膜表现为超极化正确答案:BDE43.以下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是:A.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B.支配肾血管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支配胃肠平滑肌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D.支配消化腺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E.支配呼吸道平滑肌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正确答案:BE44.以下哪些组织器官内分布有肾上腺素能受体?A.胃肠道平滑肌B.支气管平滑肌C.心肌D.皮肤中的血管平滑肌E.肾血管平滑肌正确答案:ABCDE45.突触后抑制中,回返性抑制的意义有:A.使传出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B.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得到协调C.使突触前神经元的递质释放量减少D.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同步化E.抑制外周感觉信息的传入正确答案:AD46.中央后回体表感觉代表区的感觉投射规律是:A.躯干、四肢的感觉为交叉性投射B.头面部的感觉为为双侧性投射C.体表面积愈大的部位,代表区的面积愈大D.投射区域的总体分布与身体倒置E.在头面部代表区的分布为正立正确答案:ABDE47.关于肌紧张反射,正确的是:A.由于肌肉受到缓慢、持续的牵拉所引起B.引起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C.主要是使受牵拉的肌肉收缩D.是维持躯体姿势的基本反射E.在抗重力肌中尤为明显正确答案:ABCDE48.易化肌紧张的中枢部位有:A.网状结构易化区B.纹状体C.皮层运动区D.小脑前叶两侧部E.前庭核正确答案:ADE49.基底核的功能有:A.直接发动随意运动B.参与运动的设计C.稳定随意运动D.产生特定的感觉E.调节肌紧张正确答案:BCE50.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A.调节心肌的活动B.调节平滑肌的活动C.调节腺体的分泌D.调节肌紧张E.发动随意运动正确答案:ABC。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生理学试题含解析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生理学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4d2c3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1.png)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生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通过神经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的激素是______。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D.催乳素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______。
A.迅速而精确B.缓慢而持久C.幅度和范围广D.弥散3、人体最重要的消化液是______。
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4、由于影响因素多而复杂,目前的生理学研究中仍有很大难度的是______。
A.分子水平B.细胞水平C.器官水平D.整体水平5、心交感神经兴奋后,可引起的变化是______。
A.心率减慢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减慢B.心率减慢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加快C.心率加快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加快D.心率加快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减慢6、下列药物中,临床上常用作为升压药的是______。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多巴胺7、在神经轴突的膜两侧实际测得的静息电位______。
A.等于K+的平衡电位B.略小于K+的平衡电位C.等于Na+的平衡电位D.略小于Na+的平衡电位8、糖尿病患者未经治疗,他的呼吸商接近于______。
A.0.6B.0.7C.0.85D.1.09、下列变化中,能增加心肌收缩能力的是______。
A.增加参与收缩的肌纤维数目B.增加肌小节的初长度C.增加兴奋时肌质内Ca2+浓度D.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压力10、下列各种物质中,肾清除率最低的是______。
A.碘锐特B.菊粉C.对氨基马尿酸D.葡萄糖11、下列微循环通路中,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作用的是______。
A.迁回通路B.直捷通路C.动-静脉短路D.营养通路12、生理状态下,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最强激素是______。
A.促胃液素B.促胰液素C.缩胆囊素D.抑胃肽13、下列关于营养物质吸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糖类一般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B.蛋白质吸收的机制是依赖Na+的继发性主动转运C.糖和蛋白质的吸收途径是血液D.脂肪的分解产物都是通过淋巴途径被吸收的14、下列关于雌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第10章自测题
![第10章自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5ad9ba77c1c708a1294a4465.png)
第十章自测题一、填空题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力能指标是指,起动性能指标是指。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过载能力是指,它反映了电动机能力。
3.异步电动机采用Y-D降压起动时,起动电流为直接起动时的倍,起动转矩为直接起动时的倍。
4.异步电动机采用变比为2的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时,起动电流为直接起动时的倍,起动转矩为直接起动时的倍。
5.绕线式异步电动机采用转子串联电阻起动,可以使起动电流__ _,起动转矩。
6.异步电动机的变极调速,就是改接定子绕组接法,使每相绕组的一半线圈中的电流,为了保证变极调速前后电动机的转向不变,应当。
7.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时,在转子回路中串入一个附加电动势,该电动势的频率与相同,该电动势的相位与转子电动势相位。
8.异步电动机拖动恒转矩负载进行变频调速时,为了保证不变,则U1应随f1按规律调节。
9.电力变压器在运行时效率较高,而异步电动机在运行时效率较高。
10.如果电源电压不对称,异步电动机气隙中不仅有正转旋转磁场,还有磁场,该磁场和转子电流作用产生的电磁转矩,对转子起作用。
二、选择题1.一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k T =,k I=6,定子绕组为三角形联结。
若供电变压器允许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不超过12I N,当拖动额定负载转矩起动时,则首选的起动方法是( )。
①直接起动;② Y-D降压起动;③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④以上三种方法均可以。
2.异步电动机的机械负载愈重,其起动电流()。
①愈大;②愈小;③与负载轻重无关;④是额定电流的7倍。
3.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接到电压下降了10%的电源上,拖动额定转矩负载稳定运行,则这台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为( )。
①T em=T N;②T em= ;③T em= ;④T em=。
4.异步电动机进行降压起动的目的是()。
①减小起动电流;②减小起动转矩;③减小起动时的铁耗;④使起动过程平稳。
5.定子绕组为Y联结的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不能采用的起动方法是()。
①直接起动;② Y-D降压起动;③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④转子串电阻起动。
国家开放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13063389eb172dec63b72b.png)
国家开放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第一章疾病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健康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1.体格健全2.不生病3.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4.社会适应力的完全良好状态5.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2.疾病是指()。
A.机体有不适感B.细胞受损的表现C.机体对内外环境协调功能异常D.劳动力下降和丧失E.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3.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条件B.疾病的原因C.疾病的危险因素D.疾病的诱因E.疾病的外因4.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的是()。
A.病毒B.细菌C.四氯化碳D.立克次体E.疟原虫5.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A.病因的数量与强度B.存在的诱因C.机体的抵抗力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6.死亡的概念是指()。
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终止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D.脑干以上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7.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
A.植物人状态B.濒死状态C.脑死亡D.生物学死亡E.临床死亡8.脑死亡的判定标准不包括()。
A.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C.颅神经反射消失D.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E.瞳孔散大或固定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一、单项选择题1.支气管黏膜上皮由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是指()。
A.增生B.再生C.化生D.萎缩E.肥大2.从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另一种成熟的细胞类型的过程称为()。
A.增生B.化生C.间变D.不典型增生E.肿瘤性增生4.萎缩是指()。
A.器官、组织的体积变小B.组织细胞变小C.组织的细胞减少D.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变小E.间质纤维细胞增多1.最易导致脑萎缩的因素是()。
A.颅内压升高B.脑膜刺激征C.脑脓肿D.脑动脉粥样硬化E.颈内动脉栓塞5.患者,男,68岁,患高血压病20年,临床叩诊心界大,心肌最可能出现的病变是()。
运动生理学第九、十章必背题目
![运动生理学第九、十章必背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2aaad7d971fe910ef02df81b.png)
第九章必背题目1.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答: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
生理特点如下:(1)适宜刺激:每种感受器都有它最敏感的刺激,这种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2)换能作用:各种感受器可将其所接受的各种形成的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传向中枢,故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3)编码作用:感受器不仅将外界刺激能量转变成电位变化,同时将刺激的环境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排列组合之中。
把这一作用称为编码作用。
(4)适应现象:当一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其感觉神经产生的动作电位频率,将随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称此现象为适应。
感受器不同而适应的速度也不同。
2.简述视觉感受器的特点。
答:①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中央凹边缘,对光的敏感度高(接受弱光刺激),形成暗视觉,但无色觉,对被视物细节的分辨能力较差。
视杆细胞及与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等组成视杆系统。
②视锥细胞:分布于视网膜的中央凹处,对光的敏感性较差(接受强光刺激),形成明视觉和色觉,并对被视物体细节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视锥细胞及与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等组成视锥系统。
3.试述位觉产生机理。
答:前庭器官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前、外侧、后)构成,感受细胞都是毛细胞,适宜刺激是机械力作用。
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加减速度运动)时会引起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感觉)。
感受旋转正负加速度的为三个半规管,每个半规管均有膨大端为壶腹,壶腹壁上有壶腹嵴,壶腹嵴含有感受性毛细胞。
毛细胞顶部纤毛埋植终帽中。
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旋转正负加速度。
旋转加速度改变时,由于内淋巴的惯性作用,使终帽与毛细胞发生移行,刺激毛细胞而兴奋,冲动经前庭神经传入中枢,产生旋转运动感觉。
椭圆囊和球囊的壁上有囊斑,分别称为椭圆囊斑和球囊班。
囊斑中有感受性毛细胞,其纤毛插人耳石膜内,耳石膜表面附着的许多小碳酸钙结晶称为耳石。
国开作业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 自测练习10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 自测练习10参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bee07602d276a201292e81.png)
题目: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选项A:肾单位
选项B:肾小球
选项C:肾小体
选项D:肾小囊
选项E:肾小管
答案:肾单位
题目:肾动脉直接由腹主动脉分出,血流量大。
平均每分钟流经双肾的血液约有()。
选项A:500ml
选项B:1500 ml
选项C:2000 ml
选项D:1200 ml
选项E:800ml
答案:1200 ml
题目:关于肾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A: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
选项B: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
选项C:左肾比右肾低半个椎体
选项D:左肾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
选项E: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
答案:左肾比右肾低半个椎体
题目:关于输尿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A:成人输尿管长约15~20cm
选项B:开口于膀胱体的两侧
选项C:分腹、盆2段
选项D:起自肾盂
选项E:为腹膜间位器官
答案:起自肾盂
题目:膀胱三角位于()。
选项A:尿道内口与两输尿管口之间
选项B:输尿管间襞与膀胱底之间
选项C:尿道内口与膀胱底之间
选项D:尿道内口与膀胱尖之间
选项E:输尿管间襞与膀胱尖之间
答案:尿道内口与两输尿管口之间
题目:正常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
选项A:180 ml/min
选项B:150 ml/min。
第10章 氧化还原反应自测题
![第10章 氧化还原反应自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8536ae581711cc7931b71644.png)
第10章氧化还原反应习题一、单选题1. 下列电对中,φθ值最小的是:()A: Ag+/Ag;B: AgCl/Ag;C: AgBr/Ag;D: AgI/Ag2.φθ(Cu2+/Cu+)=0.158V,φθ(Cu+/Cu)=0.522V,则反应2 Cu+Cu2+ + Cu的Kθ为:()A: 6.93×10-7;B: 1.98×1012;C: 1.4×106; D: 4.8×10-133. 已知φθ(Cl2/ Cl-)= +1.36V,在下列电极反应中标准电极电势为+1.36V 的电极反应是:()A: Cl2+2e- = 2Cl- B: 2 Cl- - 2e- = Cl2C: 1/2 Cl2+e- = Cl- D: 都是4. 下列都是常见的氧化剂,其中氧化能力与溶液pH 值的大小无关的是:()A: K2Cr2O7 B: PbO2C: O2D: FeCl35. 下列电极反应中,有关离子浓度减小时,电极电势增大的是:()A: Sn4+ + 2e- = Sn2+B: Cl2+2e- = 2Cl-C: Fe - 2e- = Fe2+ D: 2H+ + 2e- = H26. 为防止配制的SnCl2溶液中Sn2+被完全氧化,最好的方法是:()A: 加入Sn 粒B:. 加Fe 屑C: 通入H2D: 均可7.下列哪一反应设计出来的电池不需要用到惰性电极?()A H2 + Cl2→ 2HCl(aq)B Ce4+ + Fe2+→ Ce3+ + Fe3+C Ag+ + Cl-→ AgCl(s)D 2Hg2+ + Sn2+ + 2Cl-→ Hg2Cl2(s) + Sn4+8. 在0.10mol/L NaCl溶液中,φθ(H+/H2)的值为:( )A 0.000VB -0.828VC -0.414VD -0.059V9. 奈斯特方程式φ = φ°+ 0.059n lg[氧化型][还原型]计算MnO4-/Mn2+的电极电势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温度应为298KB. H+浓度的变化对φ的影响比Mn2+浓度变化的影响大.C. φ和得失电子数无关.D. MnO4-浓度增大时φ增大10. 电池反应为:2Fe2+(1mol·L-1)+I2 = 2Fe3+(0.0001mol·L-1)+2I- (0.0001mol·L-1)原电池符号正确的是A.(-)Fe│Fe2+(1mol·L-1),Fe3+(0.0001mol·L-1)‖I-(0.0001mol·L-1),I2│Pt(+)B.(-)Pt│Fe2+(1mol·L-1),Fe3+(0.0001mol·L-1)‖I-(0.0001mol·L-1)│I2(s)(+)C.(-)Pt│Fe2+(1mol·L-1),Fe3+(0.0001mol·L-1)‖I-(0.0001mol·L-1),I2│Pt(+)D.(-)Pt│I2,I-(0.0001mol·L-1)‖Fe2+(1mol·L-1),Fe3+(0.0001mol·L-1)│Pt(+)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错的填“×”)1.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相差越大,反应就进行得越快()2.由于φθ(Cu+/Cu)= +0.52V , φθ(I2/ I-)= +0.536V , 故Cu+和I2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020-2021学年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0章水中的生物 单元自测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0章水中的生物 单元自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d6c4678762caaedc33d445.png)
2020-2021学年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0章水中的生物单元自测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50分)1.下列生物中,不是水中生物的是()A.三角帆蚌B.珊瑚虫C.蝗虫D.鲸2.2020年7月,在海南省五指山市当地农村的一口水井中发现了大量的索氏桃花水母,据专家介绍,这种生物出现于约5.5亿年前,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请问该生物属于以下哪类生物?()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3.2020年3月5日环球网发布了一则新闻:海洋生物学家劳伦斯•舍勒在澳大利亚彩虹海滩发现银币水母,通体青蓝。
有人评论“它很美,但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海岸上的水母不能直接用手触碰,是因为它们的外胚层中有大量的()A.刺细胞B.毒细胞C.角质层D.外骨骼4.乌龟、蝌蚪、蝗虫和蚯蚓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它们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依次是()A.肺、鳃、体壁、气管B.体壁、气管、肺、鳃C.肺、鳃、气管、体壁D.体壁、肺、鳃、气管5.下列连线不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A.青蛙--肺和皮肤B.鲫鱼--鳃C.家鸽--肺和气囊D.鲸--肺6.如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P可以表示体温恒定B.E可以表示体内受精C.F可以表示胎生哺乳D.Q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7.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根据你的判断,以下哪类动物一般不适于陆地生存?()A.有外骨骼的动物B.长有羽毛的动物C.四肢发达的动物D.用鳃呼吸的动物8.2020年1月,我国农业农村部宣布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以保护长江渔业资源。
鱼终身生活在水中,有关鱼的呼吸,不正确的说法是()A.鱼用鳃呼吸,鳃由大量的鳃丝组成B.鱼的鳃丝中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C.鱼在进行呼吸的时候,口和鳃盖后缘会同时张合D.与流进鱼口中的水比较,流出的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增加9.浏阳市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图实验,取两只蝗虫,取两支盛满水的试管,将甲蝗虫的头浸入水中,露出胸、腹部;将乙蝗虫的胸、腹部浸入水中只露出头部。
人体解剖生理学自检自测题
![人体解剖生理学自检自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2198291590c69ec3d5bb7533.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自检自测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解剖学姿势是:身体________,两眼________,两足________,上肢________,掌和足尖________。
2、人体的解剖学方位是以________为标准描述的,近头者为________,近足者为________。
二、A型选择题1、以皮肤为参照的方位术语是()A、上和下B、内和外C、内侧和外侧D、浅和深E、前和后2、只能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A、上和下B、内和外C、内侧和外侧D、浅和深E、前和后三、名词解释1、解剖学姿势2、额状面四、问答题1、解剖学常用的方位术语有哪些?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一、填空题1、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液态镶嵌模型学说”认为细胞膜是由双层的________分子和镶嵌在其中的________分子所组成。
3、为细胞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________。
4、上皮组织包括________上皮、________上皮和________。
5、骨骼肌纤维的细胞核位于________,有________个核。
6、在骨骼肌纤维中,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________称肌节,它是________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7、心肌纤维呈________,横纹比骨骼肌纤维________,相邻心肌纤维的连接处有颜色深染的________。
8、神经元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9、化学性突触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A型选择题1、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分为膜相结构和非膜相结构 C、膜的脂质分子以糖脂为主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为膜受体 D、细胞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糖 E、细胞膜在电镜下分为四层结构2、下列哪一项不是上皮组织的特点?()A、包括感觉上皮B、细胞排列紧密C、具有保护作用D、含有丰富的血管E、有些能接受刺激3、关于骨骼肌纤维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呈短柱状、末端分叉B、一个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C、是唯一表面有横纹的肌细胞D、肌浆中的肌原纤维与骨骼肌纤维长轴垂直E、多个细胞核,位于细胞周缘4、分布于肌腱的是()A、致密结缔组织B、脂肪组织C、网状组织D、疏松结缔组织。
全国2024年秋10月高等教育自考试生理学试题含解析
![全国2024年秋10月高等教育自考试生理学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bd5a8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3.png)
全国2024年秋10月高等教育自考试生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使冠脉血流量增加最为明显的是______。
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减弱C.射血速度加快D.动脉舒张压升高2、下列关于睾丸功能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卵泡刺激素(FSH)对生精过程有刺激作用B.黄体生成素(LH)刺激间质细胞分泌睾酮C.FSH对生精有始动作用D.睾酮对腺垂体FSH的分泌起负反馈作用3、血液中,下列激素的浓度急剧下降会导致月经出现的是______。
A.催产素和雌激素B.離激素C.孕激素D.雌激素和孕激素4、人体体温昼夜变化中,体温最高的是在______。
A.上午9-11时B.午后1-6时C.夜间8-12时D.凌晨2-6时5、下列关于孕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刺激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B.降低子宫肌兴奋性C.抑制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反应D.具有产热作用6、前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A.维持身体平衡B.协调随意运动C.调节肌紧张D.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7、糖尿病患者未经治疗,他的呼吸商接近于______。
A.0.6B.0.7C.0.85D.1.08、以小肠壁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称为______。
A.紧张性收缩B.分节运动C.蠕动D.袋状往返运动9、肾小球滤过分数是指______。
A.肾小球滤过率和体表面积的比值B.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C.肾血浆流量和体表面积的比值D.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比值10、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主要媒介作用的离子是______。
A.Na+B.K+C.CI-D.Ca2+11、精子获能的主要部位是______。
A.附睾B.输卵管C.子宫腔D.阴道12、下列微循环通路中,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作用的是______。
A.迁回通路B.直捷通路C.动-静脉短路D.营养通路13、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______。
A.雄激素B.雌激素C.生长激素D.促红细胞生成素14、下列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植物的逆境生理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的逆境生理自测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d7c167fab069dc51220153.png)
第 10 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逆境(胁迫) 2.抗逆性 3. 抗性锻炼 4.抗寒锻炼 5. 抗旱锻炼 6. 交叉抗性 7. 避逆性 8.耐逆性 9.逆境逃避 10.渗透调节 11.寒害 12.冻害 13.冷害 14.涝害 15.植保素 16.抗病性17.活性氧 18.生物自由基 19.逆境蛋白 20.大气干旱 21.土壤干旱 22.干旱. 23.生理干旱二、缩写符号翻译:1. CAT 2.SOD 3. POD 4. MDA 5.O *. 2 6. 1 O2 7. * OH 8.UFAI 9. ROO *10. HSPs 11. PRs 12.HF三、填空题:1.实验证明,细胞膜蛋白在结冰脱水时,其分子间的___________很容易形成,使蛋白质发生______________。
2.零上低温对喜温植物的伤害大致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____________,第二步是__________。
3. 水稻对干旱最敏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下列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任何逆境都会使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
6.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植物抗冷性就越_________。
7.干旱时,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叶表皮细胞的饱和脂肪酸较不抗旱的____________________。
8. 在逆境下, 植体内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干旱时,不耐旱品种体内累积脯氨酸较抗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第10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10 第10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自测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cc3c44a8956bec0975e339.png)
第 10 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逆境(胁迫) 2.抗逆性 3. 抗性锻炼 4.抗寒锻炼 5. 抗旱锻炼 6. 交叉抗性 7. 避逆性 8.耐逆性 9.逆境逃避 10.渗透调节 11.寒害 12.冻害 13.冷害 14.涝害 15.植保素 16.抗病性17.活性氧 18.生物自由基 19.逆境蛋白 20.大气干旱 21.土壤干旱 22.干旱. 23.生理干旱二、缩写符号翻译:1. CAT 2.SOD 3. POD 4. MDA 5.O *. 2 6. 1 O2 7. * OH 8.UFAI 9. ROO *10. HSPs 11. PRs 12.HF三、填空题:1.实验证明,细胞膜蛋白在结冰脱水时,其分子间的___________很容易形成,使蛋白质发生______________。
2.零上低温对喜温植物的伤害大致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____________,第二步是__________。
3. 水稻对干旱最敏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下列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任何逆境都会使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
6.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植物抗冷性就越_________。
7.干旱时,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叶表皮细胞的饱和脂肪酸较不抗旱的____________________。
8. 在逆境下, 植体内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干旱时,不耐旱品种体内累积脯氨酸较抗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理生理学 本科 自测题(1)
![病理生理学 本科 自测题(1)](https://img.taocdn.com/s3/m/fff6186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1.png)
绪论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A. 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B. 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C. 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D. 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的科学E. 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2.下述属于基本病理过程的是()。
A. 呼吸衰竭B. 酸中毒C. 心功能不全D. 尿毒症E. 肝炎第2章疾病概论1. 死亡是指()。
A.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B. 细胞死亡C. 脑电波消失D. 意识永久性消失E. 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2.能够加速或延缓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
A. 疾病发生的诱因B. 疾病发生的条件C. 疾病发生的原因D. 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E. 疾病发生的外因3. 导致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 疾病发生的条件B. 疾病发生的外因C. 疾病发生的原因D. 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E. 疾病发生的诱因4. 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
A. 生物学死亡B. 脑死亡C. 植物人状态D. 临床死亡E. 濒死状态5. 下列不宜作为脑死亡的判断标准的是()。
A. 瞳孔散大或固定B. 脑电波消失C. 心跳停止D. 自主呼吸停止E. 颅神经反射消失6. 请根据描述选择相应的名词术语。
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疾病】致病因素已经清除或不起作用;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各种症状和体征消失,机体的功能和代谢改变恢复;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社会行为包括劳动力也完全恢复正常。
【完全康复】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的症状、体征或行为异常消失,但体内遗留有某些基本病理变化,需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不完全康复】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脑死亡】第3章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1. 高烧患者出汗多、呼吸增快易出现()。
A. 等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低钠血症D. 高渗性脱水E. 水中毒2. 下列可引起低钾血症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共1560 题,每题 1 分)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组离子的通透性?A.Na+,K+,Cl-,尤其是对K+B.Ca2+,K+,Cl- ,尤其是对Ca2+C.Na+,K+,尤其是对Na+D.K+,Cl-,尤其是对Cl-E.K+,Ca+,Na+,尤其是对Ca2+正确答案:C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过程中,共同的是:A.突触前膜均发生去极化B.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的性质一样C.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的改变一样D.突触后膜均发生去极化E.突触后膜均发生超极化正确答案:A3.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传递的特征,正确的是:A.双向传递B.不易疲劳C.有一定的时间延搁D.电位变化不能总和E.突触前、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不变正确答案:C4.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传递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单向性传递B.兴奋节律改变C.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D.电位变化可总和E.有后发放现象正确答案:C5.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元联系方式是:A.聚合式联系B.辐散式联系C.环状联系D.连锁式联系E.侧支式联系正确答案:A6.突触后抑制的产生是由于:A.突触前膜去极化B.突触前膜超极化C.突触后膜去极化D.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E.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正确答案:E7.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A.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B.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C.后膜超极化D.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E.后膜电位变化的幅度增加正确答案:A8.丘脑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调节内脏功能B.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C.协调随意运动D.调节肌紧张E.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正确答案:B9.躯体感觉的皮层代表区主要位于: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C.岛叶皮层D.颞叶皮层E.边缘系统正确答案:B10.正常成人在安静、清醒、闭目状态时所记录到的脑电波一般表现为:A.α波B.β波C.θ波D.δ波E.慢波正确答案:A11.当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A.梭外肌收缩B.梭内肌收缩C.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D.肌梭传入冲动增加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2.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A.梭外肌收缩B.梭内肌紧张性降低C.γ纤维传出冲动减少D.梭外肌受到牵拉E.梭外肌松弛正确答案:D13.脊休克时脊髓反射减弱或消失,其原因是:A.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B.脊髓中的反射中枢被破坏C.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作用D.血压下降导致脊髓缺血E.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易化作用正确答案:C14.去大脑僵直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易化肌紧张的作用相对增强B.易化肌紧张的作用相对减弱C.抑制肌紧张的作用相对增强D.纹状体对肌紧张的调节作用相对增强E.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肌紧张的调节作用相对增强正确答案:A15.震颤麻痹的病变部位位于:A.小脑B.新纹状体C.黑质D.大脑皮层E.下丘脑正确答案:C16.舞蹈病的病变部位位于:A.小脑B.新纹状体C.黑质D.红核E.下丘脑正确答案:B17.以下哪项不是小脑的功能?A.控制身体的平衡B.调节肌紧张C.参与运动程序的编制D.发动随意运动E.协调随意运动正确答案:D18.交感神经系统不具有下列哪一特点?A.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B.支配几乎所有内脏器官C.有紧张性活动D.刺激节前纤维时反应比较局限E.在环境急骤变化时活动明显加强正确答案:D19.下列哪项不是副交感神经兴奋时的效应?A.膀胱逼尿肌收缩B.心跳减慢减弱C.支气管平滑肌舒张D.胃肠平滑肌收缩E.瞳孔缩小正确答案:C20.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5-羟色胺D.多巴胺E.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正确答案:E21.下列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的是:A.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B.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交感舒血管神经节后纤维D.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支配胃平滑肌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正确答案:B22.下列哪一组属于胆碱能受体?A.M,α1B.M,βC.M,α和βD.M,α1和β2E.M,N1和N2正确答案:E23.胆碱能N受体的阻断剂是:A.筒箭毒B.阿托品C.普萘洛尔D.酚妥拉明E.哌唑嗪正确答案:A24.α受体的阻断剂是:A.筒箭毒B.阿托品C.普萘洛尔D.酚妥拉明E.丁氧胺正确答案:D25.关于α受体兴奋时的效应,哪项是错误的?A.皮肤的血管平滑肌收缩B.骨骼肌的血管平滑肌收缩C.子宫平滑肌收缩D.小肠平滑肌收缩E.肾脏的血管平滑肌收缩正确答案:D26.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轴突末稍释放的递质是:A.乙酰胆碱B.多巴胺C.去甲肾上腺素D.甘氨酸E.肾上腺素正确答案:A27.N2受体的阻断剂是:A.十烃季铵B.阿托品C.六烃季铵D.酚妥拉明E.筒箭毒正确答案:A28.副交感神经节节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为:A.α受体B.β1受体C.β2 受体D.M受体E.N1受体正确答案:E29.导致支气管平滑肌舒张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为:A.α受体B.β1受体C.β2 受体D.M受体E.N1受体正确答案:C30.受交感神经支配的汗腺细胞膜上的受体为:A.α受体B.β1受体C.β2 受体D.M受体E.N1受体正确答案:D31.导致心肌收缩加强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为:A.α受体B.β1受体C.β2 受体D.M受体E.N1受体正确答案:B32.导致骨骼肌血管舒张的胆碱能受体为:A.α受体B.β1受体C.β2 受体D.M受体E.N1受体正确答案:D33.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所释放的递质为: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多巴胺D.γ-氨基丁酸E.乙酰胆碱正确答案:E34.人类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A.延髓B.脑桥C.下丘脑D.丘脑E.大脑皮层正确答案:A35.脑电图出现α波,表示被测者:A.正在睁眼视物B.处在安静、闭眼、清醒状态C.极度困倦D.正在熟睡E.为婴幼儿正确答案:B36.人类与动物在条件反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A.具有学习和记忆的能力B.具有第二信号系统C.具有第一信号系统D.具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E.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答案:B37.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属于:A.局部去极化B.局部超极化C.动作电位D.阈电位E.终板电位正确答案:A38.其投射纤维形成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是:A.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B.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C.丘脑的感觉接替核D.丘脑的髓板内核群E.基底神经节中的新纹状体正确答案:D39.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属于:A.屈肌反射B.对侧伸肌反射C.腱反射D.肌紧张反射E.翻正反射正确答案:D40.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的作用主要是:A.维持身体平衡B.调节肌紧张和协调随意运动C.设计随意运动和编制运动程序D.直接支配梭外肌纤维E.直接支配梭内肌纤维正确答案:E二、多选题(共390 题,每题 1 分)4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是:A.结构完整性B.功能完整性C.绝缘性D.相对不疲劳性E.单向传导正确答案:ABCD4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A.是“全或无”式的B.有总和现象C.能直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D.主要是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增加的结果E.突触后膜表现为超极化正确答案:BDE43.以下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是:A.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B.支配肾血管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支配胃肠平滑肌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D.支配消化腺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E.支配呼吸道平滑肌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正确答案:BE44.以下哪些组织器官内分布有肾上腺素能受体?A.胃肠道平滑肌B.支气管平滑肌C.心肌D.皮肤中的血管平滑肌E.肾血管平滑肌正确答案:ABCDE45.突触后抑制中,回返性抑制的意义有:A.使传出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B.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得到协调C.使突触前神经元的递质释放量减少D.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同步化E.抑制外周感觉信息的传入正确答案:AD46.中央后回体表感觉代表区的感觉投射规律是:A.躯干、四肢的感觉为交叉性投射B.头面部的感觉为为双侧性投射C.体表面积愈大的部位,代表区的面积愈大D.投射区域的总体分布与身体倒置E.在头面部代表区的分布为正立正确答案:ABDE47.关于肌紧张反射,正确的是:A.由于肌肉受到缓慢、持续的牵拉所引起B.引起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C.主要是使受牵拉的肌肉收缩D.是维持躯体姿势的基本反射E.在抗重力肌中尤为明显正确答案:ABCDE48.易化肌紧张的中枢部位有:A.网状结构易化区B.纹状体C.皮层运动区D.小脑前叶两侧部E.前庭核正确答案:ADE49.基底核的功能有:A.直接发动随意运动B.参与运动的设计C.稳定随意运动D.产生特定的感觉E.调节肌紧张正确答案:BCE50.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A.调节心肌的活动B.调节平滑肌的活动C.调节腺体的分泌D.调节肌紧张E.发动随意运动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