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那么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孢晶体〔即ð内毒素〕。
L型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异型。
1.没有完整而坚韧的细胞壁,细胞呈多形态,有些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又称“滤过型细菌〞。
对渗透敏感,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似的小菌落〔直径在左右〕古生菌:又称古细菌,是一个在进化途径上特别早就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相互独立的生物类群,要紧包括一些独特生态类型的原核生物,如产甲烷菌及大多数嗜极菌。
革兰氏染色机制: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乙醇脱色:G+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且不含类脂,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维持紫色;G-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使细胞退成无色。
复染:G-细菌呈现红色,而G+细菌那么仍维持最初的紫色。
重要性:革兰氏染色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通过这一染色,几乎可把所有的细菌分成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两个大类,因此它是分类鉴定菌种时的重要指标。
又由于这两大类细菌在细胞结构、成分、形态、生理、生化、遗传、免疫、生态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任何细菌只要通过简单的革兰氏染色,就可提供许多其他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信息。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子实体:是指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外形和构造的任何菌丝体组织2菌物界:指与动物界,植物界相并列的一大群无叶绿素,依靠细胞外表汲取有机养料,细胞壁一般含几丁质的真核微生物3二级菌丝:又称气生菌丝,由基内营养菌丝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
它是担子菌中由相应的异性的初生菌丝进行体细胞接合而形成的菌丝。
微生物复习资料及题库
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进化及其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3.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医学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诊断、防治措施。
医学微生物学与军事、预防、检验、基础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
4.非细胞型微生物(acellular microbe)最小。
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核算类型为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
如病毒。
5.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obe)细胞无核仁和核膜,核呈环状裸DNA团块结构,细胞器不完善,只有核糖体。
包括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及放线菌。
6.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ic microbe)具有核膜、核仁和完整的细胞核,细胞器完整,如真菌。
(二)问答题1.试比较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和非细胞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特点。
答: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非细胞微生物分化程度中高低,细胞结构有有无,能量系统+/-有无,细胞器不完善(只有核糖体)完善无,核酸DNA+RNA DNA+RNA DNA或RNA,核膜-+-,核仁-+-2.试述微生物的共同特点。
答:1、个体微小:肉眼直接看不见,需借助光镜、电镜放大才能看见;2、结构简单;3、繁殖迅速: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生长和繁殖速度。
如大肠杆菌平均20分钟繁殖一代;4、数量巨大;5、种类繁多;6、分布广泛:微生物因其体积小、重量轻、数量多和适应性强等原因,可到处传播。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1.微生物分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不同种类。
其中,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可以根据形态、生理特征、遗传关系等进行分类。
真菌是真核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和植物中。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才能进行复制。
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和蠕虫两大类。
2.微生物结构: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组成。
真菌由菌丝、子实体和分生孢子组成。
病毒包含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壳体。
寄生虫的结构因种类不同而不同。
3.微生物繁殖和生长:细菌通过二分裂来复制自身,生长速度快。
真菌以分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病毒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寄生虫有多种繁殖方式,包括卵的产生和分裂。
4.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起疾病。
细菌可以通过产生毒素、刺激宿主免疫反应、侵入宿主组织等方式引起疾病。
真菌可以通过产生毒素、机械破坏和刺激宿主免疫反应等方式引起疾病。
病毒通过寄生于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对宿主细胞造成损害,引起疾病。
寄生虫可以通过侵入宿主组织、摧毁宿主细胞、干扰宿主机体等方式引起疾病。
5.微生物的诊断方法:微生物的诊断常常依赖于细菌培养和分离、病毒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显微镜检查等方法。
细菌培养和分离可以通过培养基、温度、气体等条件来筛选和培养细菌。
病毒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宿主体液中的抗体来进行诊断。
核酸检测是利用特异性引物和放大技术来检测病原体的核酸。
显微镜检查可以观察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的形态和结构。
6.微生物的预防和控制:微生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包括个人防护措施、社区防控措施和医疗机构控制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手卫生、面罩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等。
社区防控措施包括检疫、消毒、卫生教育和疫苗接种等。
医疗机构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医疗废物管理等。
7.抗菌药物和耐药性: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
抗菌药物可以通过不同机制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复制。
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抵抗能力增强。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①.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它们在医学上有何实际意义?答:荚膜能保护细菌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保护细菌免受各种体液因子的损伤,井使细菌对干燥有一定的抵抗力,因而与细菌的毒力有关。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有无鞭毛可作为鉴别细菌的指标之一。
有些细菌的鞭毛与其致病性有关。
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
普通菌毛对宿主细胞具有粘附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通过接合,在细菌之间传递质粒或染色体DNA,和细菌的遗传性变异有关。
芽胞是细菌的休眠状态,因而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和辐射有很强的抵抗力,能保护细菌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
芽胞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可作为鉴别细菌的依据之一。
杀灭芽胞是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②.试述革兰染色法的结果和意义。
答:革兰染色法的结果:染成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染成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
革兰染色法在鉴别细菌、选择药物及研究细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③.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答:1.适宜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某些维生素类等必要的生长因子。
2.适宜的气体:不同的细菌生长繁殖需要不同的气体。
根据细菌对氧的需求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
此外,有些细菌需要一定的二氧化碳气体。
3.—定的酸碱度:大多数病原菌最适酸碱度为pH7. 2〜7. 6。
4.一定的温度:不同的细菌需要不同的温度,大多数病原菌所需的温度为37C 左右。
④.细菌有哪些合成代谢产物?有何实际意义?答:热原质、毒素和侵袭性酶是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
细菌素、抗生素、维生素等为可供治疗用⑤ .湿热与干热哪一种灭菌效果好?为什么?答:在同样作用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
因为:1.湿热时菌细胞吸收水分,蛋白质较易凝固。
蛋白质含水量升高,凝固所需的温度降低。
2.湿热穿透力比干热大。
3.湿热的蒸汽存在潜热,这种潜能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品的温度。
⑥ .试述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1.消毒剂的性质与浓度:—般消毒剂浓度与消毒效果成正比,但乙醇例外。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1.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
-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真菌分为真菌和酵母菌,对糖类有较好的利用能力。
-病毒是核酸包裹在蛋白质外壳中的微生物,不能自主繁殖。
-寄生虫包括原虫、线虫和吸虫等,以细胞病原为主。
2.微生物的培养与鉴定:-培养微生物可通过无菌技术和培养基进行。
-常用的培养基有富养基、选择性和差异培养基等。
-鉴定微生物可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3.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细菌通过侵袭性和毒性产生疾病,可以通过感染、产生毒素和刺激宿主免疫反应等途径。
-病毒通过侵入宿主细胞,复制自身基因组并释放新的病毒颗粒来引发感染。
-真菌通过侵袭宿主组织或产生毒力因子来导致疾病。
-寄生虫通过宿主的体液或组织进行营养摄取和生殖,同时会导致宿主免疫反应。
4.常见微生物性疾病:-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流行性感冒等,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和流感病毒等。
-胃肠道感染:如细菌性食物中毒、霍乱等,常见病原体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
-皮肤感染:如疖、蜂窝组织炎等,常见病原体有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
-泌尿生殖道感染:如尿路感染、淋病等,常见病原体有大肠杆菌和淋球菌等。
-血液感染:如败血症、疟疾等,常见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疟原虫等。
5.抗微生物药物的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如抗念珠菌药物、广谱抗真菌药物等,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抗病毒药物:如抗流感药物、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等,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抗寄生虫药物:如抗疟疾药物、抗寄生虫原虫药物等,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
6.感染控制与预防:-感染控制重点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
-预防包括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和环境控制等。
在复习医学微生物学时,应重点掌握微生物的分类和特点,了解微生物的培养与鉴定方法,掌握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和常见微生物性疾病,以及抗微生物药物的应用和感染控制与预防措施。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文档资料
革兰阳性菌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化学成分:甘油&核糖醇型磷壁酸. 结合部位:膜/脂&壁磷壁酸.功能:助肽聚糖加固细胞壁,G+菌主要抗原, 粘附性保证G+致病菌与其宿主间粘连,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特殊表面蛋 白:如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A族链球菌M蛋白.革兰阴性菌胞壁特殊 组分:外膜/壁:由内向外脂蛋白加固连接,脂质双层辅助物质交换,双层 内镶嵌多种外膜蛋白,其中孔蛋白透小\水分子.脂多糖LPS:G-菌脂多 糖成分具毒性,只在菌体裂解时才释放,故称内毒素.由内向外脂类A一 种糖磷脂,内毒素毒性成分,无种属特异性;核心多糖:具属特异性;特异 多糖/菌体抗原:寡糖重复单位,结构复杂,菌体表面,具有种/型特异性. 总阳Vs阴:强度坚韧-疏松,厚度厚-薄,肽聚糖层数多-少,肽聚糖含量多少,糖类含量多-少,脂类含量少-多,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青霉素作用 (部位五肽桥)有效-无效,溶菌酶作用(聚糖骨架)有效-无效.细胞壁功能: 维持细菌固有外形;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参与菌体内外物质交换; 菌体表面带有多种抗原分子可诱发机体免疫应答;某些成分与细菌致 病性相关.L型菌/细菌细胞壁缺陷型:胞壁肽聚糖受理化/生物因素直接 破坏/合成被抑制的使胞壁受损的细菌,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生物学 特性:形态多形性,染色革兰阴性,高渗低琼脂含血清培养基培养,菌落 油煎蛋样,除诱发因素可回复.与医学关系:仍有一定致病性,常发生在 使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素治疗过程中,引起慢性感染.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 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易于变异.分类: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 细胞结构;核酸类型DNA或RNA;专性细胞内寄生,病毒属之;原核细胞 型微生物:核分化较低,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细胞器不完善;DNA 和RNA同时存在.这类微生物众多,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 次体\螺旋体;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完 整,真菌属之.细菌:以微米为单位,常用光学显微镜油镜头放大10X100 倍;大小受菌龄\环境等因素影响.基本形态:球菌:1μm,分双\链\葡萄\ 四联\八叠球菌;杆菌:0.6-10μm,不同杆菌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形 态也多样:链\棒状\球\分枝\双歧杆菌;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基本 结构:细胞壁\膜\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细胞壁:菌细 胞最外层,包绕在胞膜周围,膜状结构组成复杂,不同细菌各异.革兰染 色法将细菌分成两类,两类细菌细胞壁共同组分为肽聚糖但结构\含量 不同:革兰阳性菌(G+)聚糖骨架(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β-1,4 糖苷键)+四肽侧链(体现特异性)+五肽交联桥(Gly连四肽侧链末端D丙氨酸)→三维结构\15-50层;革兰阴性菌(G-)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二 氨基庚二酸DAP连相邻侧链末端D-丙氨酸)→二维结构\1-2层.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期末复习资料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期末复习资料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球菌(除奈瑟菌)、厌氧芽孢梭菌属(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棒状杆菌属(白喉棒状杆菌)革兰阴性:奈瑟菌(脑膜炎、淋病)、肠科杆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弧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幽门螺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特殊染色:齐-尼抗酸性染色(结核分枝杆菌染成红色)、姬姆萨Giemas染色法(支原体-淡紫色、立克次体-紫蓝色、衣原体-紫色、沙眼衣原体-深蓝或暗紫色、肺炎嗜衣原体-紫红色)、吉曼尼兹Gimenez染色法(普氏立克次体-鲜红色、恙虫病东方体-暗红色)、Fomana镀银染色法(问号状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棕褐色)无荚膜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棒状杆菌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链球菌(A群、肺炎)、结核分枝杆菌无荚膜有菌毛奈瑟菌(脑膜炎、淋病)有荚膜有菌毛志贺菌属无芽孢有周鞭毛有菌毛大肠埃希菌无芽孢有周鞭毛有菌毛无荚膜沙门菌属无芽孢有单鞭毛有菌毛个别有荚膜霍乱弧菌有芽孢有周鞭毛无荚膜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有芽孢无鞭毛有荚膜产气荚膜梭菌无细胞壁有荚膜或微荚膜有胆固醇顶端有特殊结构支原体有细胞壁有微荚膜或黏液层立克次体培养特性:专性需氧:奈瑟菌(脑膜炎、淋病)、结核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微需氧(5%CO2):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双毛菌)兼性需氧(大多数病原菌):球菌(除奈瑟菌)、霍乱弧菌、肠科杆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白喉棒状杆菌、支原体专性厌氧:厌氧芽孢梭菌属(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普通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科杆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血琼脂培养基:链球菌(A群、肺炎)、幽门螺杆菌、厌氧芽孢梭菌属(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白喉棒状杆菌特殊培养基:巧克力色培养基(奈瑟菌)、碱性蛋白胨水或碱性琼脂平板(霍乱弧菌)、我妻琼脂平板(副溶血性弧菌)、罗氏培养基(结核分枝杆菌)、吕氏培养基与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白喉棒状杆菌)、血清+酵母浸液(支原体)、柯索夫(Korthof)培养基(问号状钩端螺旋体)专性细胞内寄生:立克次体、衣原体α溶血:CNS、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肺炎链球菌(草绿色、肚脐状>48h)、副溶血性弧菌(普通血平板上不溶血或只产生α溶血)β溶血:金黄色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我妻琼脂平板上)、破伤风梭菌、肺炎支原体双层溶血环(内α外β):产气荚膜梭菌16生化反应:产酸产气: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除伤寒沙门菌)、产气荚膜梭菌产酸不产气: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分解甘露醇)、链球菌(A群、肺炎)、奈瑟菌(脑膜炎、淋病)、志贺菌属不发酵(分解)糖类:结核分枝杆菌、幽门螺杆菌(尿素)、解脲脲原体(尿素)、破伤风梭菌(大多生化反应阴性)分解多种糖:产气荚膜梭菌分解乳糖: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宋内志贺菌个别菌株(迟缓)不分解乳糖:志贺菌属(除宋内)、沙门菌属(不发酵乳糖或蔗糖)触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触酶阴性:A群链球菌H2S阴性动力阴性:志贺菌属H2S阳性或阴性动力阳性:沙门菌属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较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芽孢梭菌属(对热、干燥和消毒剂)、结核分枝杆菌(脂类含量高,对某些抵抗力较强)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较弱):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很弱)、肠科杆菌、霍乱弧菌(干热和氯敏感)、支原体(比细菌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链球菌(A群、肺炎(肥皂))、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耐胆盐、煌绿)霍乱弧菌、白喉棒状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梅毒螺旋体对热敏感(不耐热):A群链球菌(60℃)、志贺菌属(60℃ 10min)、肉毒梭菌(100℃ 1min)、副溶血性弧菌(不耐热和酸)、霍乱弧菌(干热)、脑膜炎奈瑟菌(干热)、问号状钩端螺旋体(干热)、梅毒螺旋体(冷干热)、结核分枝杆菌(湿热、紫外线、乙醇敏感)、白喉棒状杆菌(湿热)、普氏立克次体、衣原体(耐冷)对酸敏感:志贺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对青霉素敏感(主要针对G+菌):链球菌属(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科杆菌、奈瑟菌(淋病、脑膜炎)、厌氧芽孢梭菌属(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大剂量)、肉毒梭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牛型放线菌、念珠状链杆菌、李斯特菌、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对青霉素耐药:金葡萄球菌(98%)、支原体(作用于蛋白质的和DNA)耐盐:副溶血性弧菌对氯霉素,四环素类敏感,磺胺类药物可刺激生长:立克次体致病性: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①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②沙门菌属(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③霍乱弧菌(霍乱肠毒素最强烈的致泻毒素)、④副溶血性弧菌、⑤大肠埃希菌、⑥产气荚膜梭菌(A型多、CD型少产生肠毒素)、⑦肉毒梭菌(单纯性毒素中毒,胃肠道症状很少见)、⑧变形杆菌、⑨蜡样芽胞杆菌、⑩空肠弯曲菌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解脲脲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指由衣原体(占40%-50%)、支原体(占20%-30%)及一些尚不明致病病17原体(占10-20%),如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和单纯疤疹病毒引起的尿道炎。
医学微生物考试复习要点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学总论1、微生物的六大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
2、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①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核酸类型为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病毒属之。
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始核呈dsDNA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属之。
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真菌属之。
3、细菌的细胞壁:①G+和G-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G+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②G+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磷壁酸。
③G-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外膜,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即G-细菌的内毒素。
脂质A是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
④细菌L型:细胞壁受损的细菌能够生长和分裂者叫细菌L型。
细菌L型的四大特点:高度多形性、高渗、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可恢复到有细胞壁的状态。
4、质粒:18页整个一段5、异染颗粒:胞质颗粒中有一种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磷酸盐的颗粒,嗜碱性强,用亚甲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叫异染颗粒或纡回体,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
6、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叫核质或拟核。
7、细菌的特殊结构:(掌握各自的概念及功能,一道10分的论述题)8、微生物学两大经典染色:(一道5分的简答题)①Gram染色:标本固定后,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此时不同细菌均被染成深紫色。
然后用95%乙醇处理,有些细菌被脱色,有些不能。
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
此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G+细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为G-细菌。
医学微生物学 复习提纲(精简版)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提纲1、简述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的种类、概念、特点或功能及临床意义。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③菌毛:普通菌毛(与大多G-菌和少量G+菌的黏附性有关)和性菌毛(与遗传变异有关)。
④芽孢:故应以杀灭芽胞作为可靠的灭菌指标。
2、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G+ 及 G- 菌细胞壁结构有何区别?细胞壁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肽聚糖组成聚糖骨架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特殊成分磷壁酸脂蛋白、外膜、脂多糖LPS对数期细菌鉴定选用此期为最佳稳定期产生外毒素、抗生素、形成芽孢3. 毒性噬菌体的增殖周期及其噬菌现象和温和噬菌体的溶原性及溶菌性周期,溶原性转换。
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
溶原性周期/温和噬菌体:噬菌体该过程前噬菌体:基因组溶原性细菌:细菌7、★★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和感染类型㈠传播方式:按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方式:直接方式、间接方式、媒介方式按病原微生物在机体间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水平传播途径为皮肤、呼吸、消化、泌尿生殖、血液、多途径)㈡感染类型:显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隐性感染潜伏感染带菌状态8、抗胞外菌、胞内菌、外毒素感染免疫的特点。
胞外菌感染体液免疫为主胞内菌感染细胞免疫为主外毒素感染体液免疫为主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㈠致病物质: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凝固酶: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分类:①游离凝固酶②结合凝固酶1、链球菌属重要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分类。
根据溶血性分类:甲型(草绿色溶血环、α溶血环、条件致病菌)乙型(全透明无色溶血环、β溶血环、致病菌A群多属此类)丙型(无溶血环、一般不致病)2、★A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㈠致病物质:胞壁成分、链球菌溶血素、致热外毒素、侵袭性酶胞壁成分——使细菌侵入机体并在体内定居的首要条件㈡所致疾病:1、化脓性感染2、猩红热(致热外毒素)3、超敏反应性疾病(M蛋白等)1、肺炎链球菌重要的生物学性状。
医学微生物复习资料
1、医学微生物复习资料2、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与核质等各类细菌都有,是细菌的基本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仅某些细菌具有,为其特殊结构。
3、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者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者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之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又称细菌L型。
4、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
5、根据功能不一致,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与性菌毛两类。
6、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者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之芽孢。
产生芽孢的细菌都是G+菌。
7、革兰氏染色:原理:(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乙醇不易透入;而格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较疏松,肽聚糖层少,脂质含量多,乙醇易渗入。
(2)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低(pI2~3),革兰阴性菌等电点较高(pI4~5),在相同pH条件下,革兰阳性菌所带负电荷比革兰阴性菌多,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且不易脱色。
(3)革兰阳性菌细胞内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结晶紫与碘牢固地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易被乙醇脱色;而革兰阴性菌细胞内含极少量的核糖核酸镁盐,吸附染料量少,形成的复合物分子也较小,故易被乙醇脱色。
方法:(1)初染:将结晶紫染液加于制好的涂片上,染色1min,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2)媒染:加卢戈碘液作用1min,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3)脱色:滴加95%酒精数滴,摇动玻片数秒钟,使均匀脱色,然后斜持玻片,再滴加酒精,直到流下的酒精无色为止(约30s),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4)复染:加稀释石炭酸复红染10s,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结果:G+菌:紫色G—菌:红色8、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与碳源的不一致,将细菌分为自养菌与异养菌两大营养类型。
9、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需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务必由外界供给的物质称之生长因子。
10、营养物质进入菌体内的方式有被动扩散与主动转运系统。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1.微生物的概念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籍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特点1.个体微小,但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种类多,数量大,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3.适宜环境中繁殖迅速,易变异。
3.自然界微生物的种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活细胞内繁殖,只有一种核酸(DNA\RNA)——病毒(virus)。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是一类仅有原始的核质,无核膜核仁,缺乏完整细胞器的微生物——细菌(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一类细胞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细胞器的微生物——真菌(fungus)。
4.微生物学(补充)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进化,以及与人类、动物、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5.医学微生物学(补充)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6.二分裂分裂無丝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对存在,两者都只属于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的分裂叫二分裂,以区别于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先延长缢裂,然后细胞质分裂。
原核生物的二分裂不会有核延长缢裂的过程。
7.细菌与病毒的大小与类型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其大小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进行测量,以微米(μm)为单位细菌的外部形态比较简单,仅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并据此而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球菌大小:直径1微米杆菌:长2-3微米宽0.3-0.5微米螺形菌:2-3微米或3-6微米病毒体积微小,可以通过滤菌器;电子显微镜观察。
测量单位:纳米(nm)。
<50 nm 小型病毒50 nm -150 nm 中等大小病毒(大多数)150nm 大型病毒(最大300 nm)8.细菌的四个基本结构1.细胞壁:是位于细菌细胞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周围,无色透明、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1.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定义;2.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 细菌的基本形态与测量单位;2. 细菌的基本结构组成;3.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异同及其意义;4. 细菌L型的概念及其医学意义;5. 质粒及异染颗粒的概念及意义;6. 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及其医学意义;7. 革兰染色的方法、原理及医学意义。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2)根据对氧需求细菌的分类2.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1)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2)细菌产生的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合成代谢产物3.细菌的人工培养(1)培养基的概念(2)细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3)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第三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基本概念消毒、灭菌、无菌和无菌操作、防腐的概念2.物理灭菌法(1)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其应用(2)紫外线消毒的原理和应用3.化学消毒灭菌法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应用第四章噬菌体1.噬菌体的概念;2.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主要应用;3.毒性噬菌体的概念;4.温和噬菌体的概念及其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关系。
第五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细菌的染色体、质粒、转座因子、整合子、噬菌体基因组;2.基因的转移与重组: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的概念;3.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实际意义。
第六章细菌的耐药性1.细菌的耐药机制;2.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措施。
第七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正常菌群与条件(机会)致病菌(1)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医院感染的概念(2)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2.细菌的致病作用(1)细菌的毒力(2)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3.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1)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2)特异性免疫的组成(3)胞外菌感染、胞内菌感染、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点4.感染的发生与发展(1)细菌感染的来源(2)感染的类型: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第八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病原菌检测(1)标本的采集原则(2)分离培养与鉴定2.血清学诊断常用的方法3.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1)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2)人工免疫的概念和常用的免疫制剂第九章球菌1.葡萄球菌属(1)形态、染色和分类(2)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3)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2.A群链球菌(1)形态、染色和分类(2)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3)链球菌溶血素和临床检测的关系(4)抗O试验的原理及其意义3.肺炎链球菌(1)形态和染色(2)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4.脑膜炎奈瑟菌(1)生物学性状(2)主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5.淋病奈瑟菌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第十章肠杆菌科1.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1)形态、染色和结构(2)生化反应的特点2.埃希菌属(1)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种类(2)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及所致疾病(3)大肠埃希菌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应用3.志贺菌属(1)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标本采集、分离培养与鉴定4.沙门菌属(1)主要致病菌种类、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免疫特点(2)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及分离鉴定(3)肥达试验和结果判断第十一章弧菌属1.霍乱弧菌(1)生物学性状(2)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第十二章螺杆菌属幽门螺杆菌形态、染色及所致疾病第十三章厌氧性细菌1.破伤风梭菌的形态、染色、抵抗力、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2.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染色、致病物质、所致疾病;3.肉毒梭菌形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大学中医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复习资料:1 芽孢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
是细菌的休眠状态,不具备繁殖功能。
2 无菌物体中无活的微生物存在,称为无菌。
3 转导由噬菌体将一个细胞的基因传递给另一细胞的过程。
它是细菌之间传递遗传物质的方式之一。
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4 菌血症菌血症多是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无中毒症状,但血液中可查到细菌。
主要发生在炎症的早期阶段,肝脾和骨髓的巨噬细胞可组成防线,以清除细菌。
5 抗原转变指编码抗原的基因组重排引起的变异幅度大时,产生新的亚型,这种变异为质的改变,往往引起流感的世界大流行6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或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7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特异性防治原则的一门学科。
8中介体:是细菌细胞膜向内凹陷,折叠、卷曲成的囊状结构,扩大膜功能,又称拟线粒体。
多见于革兰阳性菌。
9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10转化: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并将其整合到受体菌基因中,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11脓毒血症(pyemia):化脓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随血流引起全身各组织的化脓性病灶12异染颗粒:用美兰染色此颗粒着色较深呈紫色,故名。
用于鉴别细菌。
13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粘液性物质。
14鞭毛:细菌菌体上附有细长呈波浪弯曲的丝状物。
鞭毛染色后光镜可见。
15菌毛:菌体表面较鞭毛更短、更细、而直硬的丝状物。
电镜可见。
二,填空题:1,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有:体温升高、白细胞反应、内毒素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2,病毒引起的持续性感染包括慢发感染、慢性感染。
3,有col质粒的细菌具有性菌毛。
医学微生物复习资料
第三十一章~疱疹病毒可通过性传播得病毒:HSV-2(单纯疱疹病毒),HHV-3/VZ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HV-5/HMCV(人巨细胞病毒),EBV(EB病毒),HIV(艾滋病)名词解释:疱疹病毒:有包膜得线性DNA病毒,具有相似生物学特性,归类于疱疹病毒科VZ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儿童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成年后复发感染为带状疱疹整合感染:病毒基因组一部分整合到宿主细胞,使宿主细胞得遗传特性发生改变,可导致细胞得转化或癌变潜伏感染: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基因受到抑制,此时病毒不增殖,也不引起细胞得损伤,与细胞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受到某种理化因素后,病毒基因可激活,复制增殖引起多种临床表现。
第三十五章~真菌学总论问:菌丝与孢子之间得关系就是什么?孢子就是真菌得生殖结构,菌丝就是由孢子长出芽管,向外延生形成呈细丝状。
有隔菌丝:多数就是致病性真菌病例一个27岁AIDS患者剧烈头痛已有2个月,目前出现发热,恶心,说话含糊不清,颈项强直。
脑脊液中含淋巴细胞与有荚膜酵母菌。
1 患者上述症状与体征最可能就是哪种病原体感染?新型隐球菌2 该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就是什么?经呼吸道传染,蔓延至肺部,散播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慢性脑膜炎问:1、fungus菌落有哪几种?酵母型菌落:由单细胞真菌产生得表面光滑,湿润,柔软,致密得菌落类酵母型菌落:由单细胞真菌产生得菌落,类似酵母型菌落得,另外其还有向下生长得假菌丝丝状菌落:由多细胞真菌产生得绒毛状,絮状或粉末状得菌落,菌落得正反面不同颜色。
2、Cryptococcus neoformans形态结构特点如何?新型隐球菌,用墨汁负染可见具有厚荚膜,就是普通荚膜得1-3倍3、candida albicans形态结构如何?白假丝酵母菌,圆形或椭圆形单细胞真菌,革兰阳性菌,在SDA培养基上瞧见其光滑湿润,,灰白色或者奶油色,向下生长假菌丝致病性:皮肤黏膜鹅口疮,霉菌性阴道炎内脏感染:肺炎,脑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中枢神经系统:脑膜脑炎,脑脓肿个人疑问,酵母菌得结构就是什么?为什么单细胞真菌没有菌丝,多细胞真菌才有菌丝4、真菌得致病性。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精华)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精华)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精华)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
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1.微生物的分类:种类细胞结构核酸特点代表非细胞型微物无典型细胞结构构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值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核膜、核仁,仅有核糖体DNA和RNA 古生菌、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很高,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完整DNA和RNA 真菌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郭霍法则的特殊情况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第二节细菌的结构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属原核生物界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广义上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狭义上专指其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细菌。
1. 按细菌外形可分为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2.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1)细胞壁➢G+菌:肽聚糖(50%)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组成;磷酸壁(50%)分为壁磷酸壁和膜磷酸壁。
➢G-菌:肽聚糖(20%)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组成;外膜(80%)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组成。
脂蛋白:位于肽聚糖和脂质双层之间,稳定外膜。
脂质双层:类似于细胞膜结构,双层内镶嵌着多种蛋白质称为外膜蛋白。
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②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位于脂质A的外层。
③特异多糖:即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细胞L型:缺少细胞壁,“油煎蛋样”➢功能:维持菌体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表面的多种抗原表位能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
原生质体:G+菌细胞壁缺失后,原生质层仅被一层细胞膜包住原生质球:G-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外膜保护(2)细胞膜➢功能:①物质转运;②呼吸和分泌;③生物合成;④参与细菌分裂: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称为中介体。
(3)细胞质①核糖体;②质粒;③胞制颗粒(4)核质(5)荚膜:包绕在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是细菌致病的重要毒力因子。
➢功能:①抗吞噬作用;②粘附作用;③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6)鞭毛:包括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和周毛菌。
具有高度抗原性,为鞭毛(H)抗原。
➢功能:使细菌能在液体中自由游动,速度迅速。
细菌的运动有化学趋向性,常向营养物质处前进,而逃离有害物质。
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
(7)菌毛: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①普通菌毛:与细菌粘附有关,与其致病性有关。
②性菌毛:仅见于少数G-菌。
具有传递遗传物质作用。
与耐药性有关。
(8)芽胞:细菌的休眠形式,G+菌独有。
➢功能:对环境的抵抗力极强。
G-菌肽聚糖含量少且位于较内层,其外有外膜保护,溶菌酶不能直接作用于肽聚糖,因此溶菌酶对G-菌无明显作用。
G-菌的肽聚糖没有青霉素的作用点,所以青霉素对G-菌无作用。
迟缓期、对数期(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稳定期(产生外毒素和抗生素等)、衰亡期代时:适宜条件下,细菌分裂数量倍增所需要的时间。
多数为20~30分钟,结核分枝杆菌最长,达18-20h。
热源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
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
I:吲哚试验大肠杆菌有色氨酸酶,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M:甲基红试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Vi:VP试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C:枸橼酸盐利用实验产气杆菌以枸橼酸盐为碳源、以铵盐为氮源→分解铵盐产氨(碱性)→指示剂淡绿变深蓝为阳性IMViC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如大肠埃希菌+ + - -,产气杆菌- - + +。
毒性噬菌体:能够在宿主菌内繁殖并使之裂解的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噬菌体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不引起细菌裂解,但噬菌体DNA随细菌DNA的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前噬菌体: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
溶原性细菌: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注意:温和噬菌体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而毒性噬菌体只有一个溶菌性周期。
溶原性转换:指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以前噬菌体形式与细菌基因组整合,成为溶原性细菌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裂解释放的DNA片段,从而获得新的性状。
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给受体菌的方式。
转导:由噬菌体介导,将供体菌DNA片段转给受体菌使之获得部分遗传性状。
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前者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都能介导;后者仅温和噬菌体介导。
灭菌:杀灭物体上包括细菌的芽孢在内所有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死细菌芽孢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防腐:防止或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
清洁:是指通过除去尘埃和一切污秽以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
无菌:无活菌的意思,多是灭菌的结果。
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技术。
巴氏消毒法:61.1~62.8℃30min 或71.7 ℃15~30s,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
用于牛乳、酒类的消毒。
机制:紫外线通过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邻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形成二聚体,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
应用: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
正常菌群: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存在于体表或体内的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也有利,称为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菌:某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机会下可以致病。
致病性:细菌对宿主感染致病的能力。
(1)毒力:细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
➢侵袭力: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扩散的能力。
包括黏附素、荚膜、侵入性物质和细菌生物被膜等。
➢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
(2)细菌侵入的数量(3)细菌侵入的途径类毒素:采用0.4%甲醛液脱去外毒素毒性而保留其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品。
抗毒素:类毒素注入机体,可刺激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体。
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G-球菌:奈瑟菌(一)金黄色葡萄球菌(1)生物学性状➢无芽胞无鞭毛➢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于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后在菌落周围还可见完全透明溶血环( 溶血)。
➢多数能分解糖类,产酸不产气;分解甘露醇,产酸;触酶阳性。
➢ 抗原:A 蛋白(SPA)、荚膜多糖、多糖抗原➢ 按DNA 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 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取呕吐物作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或是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接种到血琼脂平板上,观察鉴定。
ELISA 法可快速检测肠毒素,也可用特意核酸杂交和PCR 确定是否为产肠毒素菌种。
(二) 链球菌 (1)分类➢按生化反应(三) A 群链球菌 (1)生物学性状 ➢ 无芽胞无鞭毛➢ 多数菌株周围易形成较宽的透明溶血环(β溶血)。
➢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触酶阴性 ➢ 抗原:C 抗原、M 抗原、P 抗原 ➢ 可在60℃被杀死 (2)致病性➢ 外毒素:链球溶菌素O(SLO):A 群链球菌产生的两种溶血素的其中之一,为含有-SH 的蛋白质,对O 2敏感,使-SH 氧化而失去溶血活性。
(1)形态与结构➢ 中等大小G -杆菌➢ 大多有菌毛,多数有周鞭毛,少数有荚膜 ➢ 不产生芽胞(2)培养特征➢兼性厌氧或需氧➢营养要求低,普通琼脂平板➢形成中等大小的湿润、光滑、灰白色菌落(3)生化反应➢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乳糖发酵试验:初步鉴别肠杆菌科中致病菌(不分解)和非致病菌(分解乳糖)(4)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敏感,易被一般化学消毒剂杀灭(5)变异➢易出现耐药性变异菌株(6)抗原结构➢菌体O抗原:存在于细胞壁LPS层,有属特异性;耐热,100℃不被破坏➢鞭毛H抗原:不耐热,60℃30 min即被破坏➢荚膜K抗原:有型特异性;不耐热,60℃30 min即被破坏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如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泌尿道感染。
肠热症:包括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
肥达试验: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抗原和H抗原,以及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做试管或微孔板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
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梭菌产生的外毒素,由质粒编码,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毒性极强。
为蛋白质,不耐热。
对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
结核菌素试验:将一定量结核菌素注入皮内,如受试者曾感染结核杆菌,则在注射部位出现迟发型超敏反应炎症,判为阳性,未感染者则为阴性。
原理:人类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后,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会产生迟发性超敏反应,将结核菌素注入皮内,观察有无超敏反应的发生,判断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
应用:①诊断婴幼儿的结核病;②测定接种卡介苗后免疫效果;③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④用于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支原体: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G-菌致病因素1、毒株荚膜:为酸性粘多糖,具有抗吞噬作用2、主要外膜蛋白:粘附作用,激活人皮肤微血管内皮上的血管粘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促进T细胞增殖,释放炎症因子(TNF-α和IL-1α)3、透明质酸酶:分解透明质酸有利于扩散并造成组织损伤免疫性1、以细胞免疫为主:一般认为当体内持续有螺旋体存在时,对再感染有免疫力(传染性免疫),一旦螺旋体被杀灭,其免疫力亦随之消失2、产生两类抗体:①特异性制动抗体;②反应素。
血清学诊断1、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抗原(正常牛心脂质)→测血清中的反应素(抗脂质抗体),适合梅毒患者的初筛特征:1、体积非常微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几万至几十万倍后方可观察;2、结构简单,无完整细胞结构,仅有一种核酸(RNA或DNA);3、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只能在一定种类的活细胞中增殖;4、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结构1、包膜:是某些病毒在成熟过程中穿过宿主细胞,以出芽方式向宿主细胞外释放时获得的,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成分。
主要作用:维持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
2、核衣壳①核心:核酸②衣壳:包绕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壳。
具有抗原性,是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分,可保护病毒核酸免受环境中核酸酶或其他影响因素的破坏,并能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化学组成和功能1、病毒核酸:DNA或RNA,是主导病毒感染、增殖、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2、病毒蛋白质:病毒的主要成分,约占病毒体总重量的70%,由病毒基因组编码,具有病毒的特异性。
3、脂类和糖:脂质主要存在包膜中。
➢复制周期人和动物病毒周期依次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和释放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