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学科第二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第1框 中华民族一家亲导学案

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第1框 中华民族一家亲导学案

中华民族一家亲学习内容第一单元(章)第3课(1节):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_课时) 课型:新授学习目标三维目标1、了解民族团结的故事,从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热爱祖国。

2、了解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发展成就,懂得“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个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重难点:时间分配导课 2 分、自学 10 分、交流 15 分、展示3 分、小结 3 分、巩固 7 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一、中华文化共创造1、看看各民族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了哪些贡献。

农业方面:小麦音乐方面:萧是羌笛演变而来的服饰方面:旗袍是由满族妇女的服饰演变来的……2、辅导员补充3、二、民族团结手足情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

从远古时代我们就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

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你知道中华民族亲如一家的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吗?今天,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理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2.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共同开拓了祖国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共同的信念,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3.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都成为国家的主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逐步形成和巩固。

各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人,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团结奋斗。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专程与祖国大陆同胞一同参加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市始祖山轩辕庙前举行的祭祖盛典,共抒祖国统一之宏愿,同发民族复兴之豪情。

虽然出生在美国,拿着美国护照,但在丁肇中心中,他永远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祖国在他心中的地位,是没有什么能够替代的。

丁肇中因为发现了构成物质的第四种基本粒子—— J 粒子,获得我爱我家,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共有的家——中华民族大家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导学案无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导学案无答案
①人生离不开社会生活②离开社会生活危害人的健康发展
③被关入地牢的人都是白痴④剥夺一个人的社会生活是非常残酷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是所有人的力量相加,就足以升腾起改变时代、推动进步的“正能量”。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传递了正能量,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正确地诠释了责任,在自立、自强、奉献中提升了人生价值
③启示我们,角色不同,责任不同,只要付出就应该有更多的回报
④告诉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自觉履行责任,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八年级学生冬冬在假期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并深刻体会到自己及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在奉献中提升了价值。下列名言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
①要认识到国家兴亡,是我的责任②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
③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④要胸怀天下,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被誉为篮球场上“中国长城”的姚明入选第三届“CCTV年度慈善人物”。他一直以来致力于慈善和公益事业,由他发起的“姚基金”已援建和在建希望小学22所,“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更是为贫困地区32万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篮球的机会。为了更好地传递正能量应该(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
班级:姓名:上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在社会中成长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2课时(第一课共2课时)
教具
多媒体
学习目标
1、理解社会化的含义,懂得社会是个人成长的训练场,应能够充分利用提供的条件实现个人成长。

初中政治第二课教案模板

初中政治第二课教案模板

初中政治第二课教案模板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价值观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

教学内容:1. 价值观的概念及其作用。

2. 正确的价值观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关系。

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的含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价值观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价值观的概念及其作用。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正确的价值观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3. 讲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正反面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五、小组活动(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补充。

六、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并提出期望。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写一篇关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文。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情况。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价值观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正确的价值观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实际表现。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10课全册导学案(人教版打包10套)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10课全册导学案(人教版打包10套)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10课全册导学案(人教版打包10套)竞争合作求双赢题:第一框竞争?合作?第一时一.目标呈现1.学习目标(1)认识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现代社会也是充满合作的社会。

(2)理解合作共享与公平竞争的内涵。

初步形成敢于竞争的能力。

(3)初步形成善于合作的能力。

使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享受竞争。

2.学习重点明确竞争的作用、目的3.学习难点合作的意义二.自主学习首先请同学们结合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本,先把教材正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

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1.竞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分别是什么?(或:为什么说竞争是一把双刃剑?)2如何正确认识忌妒心理?3.良好的竞争意识和不良的竞争意识有哪些表现(特征)?4.我们参与竞争的目的是什么?合作有什么作用?三.活动探究材料:小华和小芳是同班同学,小华品学双优,小芳成绩中等,小芳总想超过小华,心理容不下小华的优异成绩和良好表现,于是经常背后说小华成绩不真实,靠老师照顾等,有时还故意影响小华学习。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在正确对待合作和竞争中,小芳同学存在哪些问题?2、请你劝劝小芳,帮她走出误区。

3、谈谈竞争有利和不利的方面。

4、同学之间可以竞争吗?竞争的目的是什么?四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1.“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

”这句话让我们从中领悟的道理是()A沙子没有石子硬B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合作混凝土比花岗岩硬D凡是合作,都能成功(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2.一种动物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甘于平庸;一个群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或潜移默化而失去动力。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复习课 导学案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复习课 导学案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复习课导学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目标】1.知道自信对人成长的作用2.走出自信的误区3.掌握增强自信的方法4.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知道自信对人成长的作用2、学习难点:掌握增强自信的方法【学习过程】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战国时,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其门客毛遂自荐同往。

平原君与楚王商谈合纵不能决定,毛遂按剑上前,陈述利害,终使楚王同意。

毛遂自荐是()A.自尊,惟我独尊B.自信,别人都不如我C.自信,我能行D.自傲,自高自大2.下列属于自负的是()A.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B.马谡说:“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

岂一街亭不能守耶?”C.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小华很胖,学习成绩又较差,总怕同学笑话自己,看不起自己。

因而他从不主动与人交往,同学们不了解他的心理,只觉得他不好接近,也渐渐疏远了他。

因此,他变得情绪消沉,性格孤僻。

小华产生的心理是()A.自卑B.自信C.自傲D.虚荣4.熟悉电脑的人都知道中文编辑软件“WPS”,它的创作者求伯君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

当他看到外国软件逐步占领中国市场时,心里很不服气。

他相信外国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还可以做得更好。

于是,他不惜代价投入到“WPS”的开发研制当中,终于获得了成功。

这说明()A.自信是成功基石B.自信就能成功C.自信就是对谁都不服气D.自信能给人带来好运气5.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全体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国人的这种表现,主要来源于()A.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B.过度的自尊C.乐观的心理品质D.积极的生活态度二、判断题6.自信的人相信自己,认为没有自己不能行的事。

()7.自信的人对人对事能保持客观,目标明确,主次分明,完成任务时不被无关事情干扰。

()8.自信者乐观、好奇、专注,这些心理品质有助于自信者获得成功。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课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课复习导学案
4.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5.什么是道德义务?
6.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7.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怎样?
8.怎样忠实履行义务?




阅读记忆
20
分钟
请同学们围绕目标和重难点,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重点放到记忆上。
仔细阅读
理解记忆
互助释疑
2
分钟
学习小组内互相解疑释惑
互助合作
答疑解难
总结提高
3分钟
知识提纲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由()
A宪法和法律规定的B宪法规定的
C普通法律规定的D刑法和民法规定的
6、小明过去上学常以时间紧为由骑车闯红灯,学习法律常识后,他开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再闯红灯了。对小王的转变起到了主要作用的法律常识是()
A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B我国公民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
法律禁止做的法律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的原因
我们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第六课达标检测
1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言行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A“上课迟到了,红灯我也得闯过去!”
B“请不要在书桌上乱写乱画,我们要爱护公物!”
C“又要交税了,让我想,怎样才能少交点儿!”
D“一次性木筷方便又卫生,我喜欢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履行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
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和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八年级(下)政治导学案 第二课第二框讲学稿

八年级(下)政治导学案 第二课第二框讲学稿

回民中学八年级(下)思想品德讲学稿课题:忠实履行义务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3.4执笔:张立静审核:初二政治组总课时:5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得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得我们坚决不做。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难点:如何履行公民的义务?学时安排:一课时学法指导:情感激励法;设疑讨论法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忠实的履行义务。

二、学习过程(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10分钟)1.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1)看18页献爱心图片,某校师生纷纷捐款的图片资料。

(2)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2.相关链接——“五爱”3.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举例说明两者的关系:人们的道德水平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守法,而且敢于同违法现象做斗争。

法律所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

法律所鼓励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倡导的。

法律不可能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需要道德来补充。

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4.实践活动: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结论一:(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10分钟)1、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的案例(1)阅读材料(2)围绕设问展开讨论(3)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2、实践活动: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结论二:(三)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10分钟)1、贾某和姜某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1)阅读材料(2)围绕设问展开讨论。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导学案第一讲做一个尊重他人的好学生尊重是在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礼仪,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作为一名好学生,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包括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家长等。

在课堂上,要遵守纪律,不打扰他人,不说脏话,不互相欺负。

在交往中要礼貌待人,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不故意伤害他人的感情。

只有懂得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也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好学生。

第二讲帮助他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待人应该互帮互助,尤其是在学习中要帮助他人。

作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懂得乐于助人,不仅能积极主动地帮助身边的同学,还要乐于与他人分享知识、经验,帮助他人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涵养,还可以培养出一种善良宽容的品格,使自己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人。

第三讲守规矩,做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纪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自律自爱的必要手段。

作为一个好学生,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按时上课、按时离校、遵守课间休息规定等。

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随意离开教室,不随地乱扔垃圾,不在校园内吸烟等。

只有遵纪守法,才能建立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也才能为他人树立一个榜样。

第四讲爱劳动,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学生劳动是一种美德,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好学生,应该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勤奋学习,积极参加校园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并享受劳动的乐趣。

在劳动中,可以培养自己的毅力和耐心,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培养出一种独立自信的品格,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第五讲爱祖国,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学生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爱祖国就是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国家。

作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尊崇英烈、敬仰长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只有热爱祖国,才能培养出一种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也才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好学生。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
A.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 八国联军侵华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企图( )
A.增加通商口岸的数量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C.占领北京城,控制清王朝 D.割占更多的土地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伙殖民强盗攻陷北京,抢劫并烧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这伙殖民强盗是 (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4.下列哪些条约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 )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5.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黄浦条约》D.《北京条约》
材料二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
(2)材料三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材料三 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3)恩格斯所说的是哪一国家?它从中国夺走了多少土地?
(4)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二、签订条约
1.《天津条约》:①西方列强获得了进驻_____;②增开_______、______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可以在_______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通商章程后条约》 :中国被迫承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____________》继续有效,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___________也大幅增加。

八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第二课导学案

八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第二课导学案

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第一框 公民的义务一、学习先知(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三)自主学习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学案,自学课本p14-----17页内容,用铅笔在课本上标记重点。

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对学案进行讨论,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3、预习填空1、我们的法定义务P14_16⑴法定义务: ( ) ⑵ 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 ) ①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 。

对于法定义务,我们 。

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 。

我们每个人既是( ),又是( )。

因此,人们不仅要增强( ),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 ),依法履行义务。

③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爱国( )的重要表现。

⑶ 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2. 我们的道德义务P16—17 (1) 道德义务的含义: (2) 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⑷ 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二、合作探究(一)阅读课本第14页材料,完成表格里的问题。

(二)参看课本第15页回答:小珊是未成年人,到底应不应该纳税?(三)阅读课本16页,完成以下两个问题(1)小龚尽心照料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体现了什么美德?(2)为什么社会对小龚的行为给予极高的评价?三、当堂检测: 单项选择题 在社会生活中,你有享受公共交通便利的权利,同时也有遵守交通规则和社会公德的义务。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导学案(全册)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全册导学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班级:姓名:组号:【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的国家性质2、人民是国家的主人3、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4、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并完成】1.我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2.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等权力。

4.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到国家保护,有障。

规定的公民的权利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这是公民、的权利。

5.凡具有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的人。

6.我国通过建立以为核心、以和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7.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 我国的国家的性质是什么?2.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构成?3.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涵义?4.人民和公民的区别P65 .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6.法律与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怎样的7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P48. 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选举国家领导人的情景表明了什么?P59.小寒享有的权利为什么没能实现?三、【随堂巩固练习】(一). 选择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在我国现阶段,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的“人民”包括()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②社会主义劳动者③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④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⑤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⑥全体海外华侨和华人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D.③④⑤⑥2.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①归国华侨方先生②回国探亲的美籍华人张女士③现定居在我国,已加入我国国籍的美国人杰克④在广东经商的台胞王小姐⑤因贪污受贿被依法判刑的某省副省长刘某某⑥我国超计划生育的“黑娃”张某某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③④⑤⑥3.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各方面的保障才能充分实现,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A.立法保障B.司法保障C.法律保障D.家庭、学校、社会保障4.2021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 《物权法》规定:”公民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和破坏。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下) 2-1 公民的义务 导学案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下) 2-1 公民的义务 导学案

八年级(下)思想品德学科导学案课题:第二课第一框公民的义务课堂类型: 新授课;上课时间:;第周第课时学习目标:了解公民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并自觉履行义务重点:公民应履行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基本内容难点:公民为什么必须履行义务学习过程:法定义务是规定公民必须的。

(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

我们每个人既是的主体,又是的主体。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依法、,而且要增强..,依法。

(3)我国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义务。

(4)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我们的“”,也是的重要表现(5)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有:(教材上标记并至少写出两项)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

(2)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既有利于,又能够。

(3)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阅读教材第15页(上) 案例并回答相应问题。

小强,18岁时应征入伍,在某海岛驻防。

服役期间,他苦练军事技术,主动到税务部门缴纳各种税款。

他为人正直,主动写信给工商局反映一些工商管理人员在维持市场秩序时的粗暴行为,建议文明执法。

他深得群众信任,在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光荣地选为镇人大代表。

(1)小强依法行使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2)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每个公民都可以“扮演”好各种角色。

结合小强的经历谈谈怎样才能扮演好“公民”这一角色。

(从义务角度说明)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公共汽车都实行无人售票,然而不少人却投放游戏币,收到的残币、假币竟高达50万元。

(1)乘坐公交车按规定投币,体现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什么关系?(2)材料中一些公民的做法违背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哪项规定?(3)公民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有何重要意义?【当堂检测】1.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 ( )A.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B.宪法规定的义务C.普通法律规定的义务D.刑法和民法规定的义务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决定了每个公民应该 ( )A.行使权利不超越合法的权利范围B.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C.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D.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3.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初中生有就近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中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等义务。

初中政治第二课教案设计

初中政治第二课教案设计

初中政治第二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规范。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3.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初中生的基本素质和行为规范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4.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如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课堂展示、小组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规范,引发学生对合格初中生的思考。

2. 讲解知识点:讲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分享成功经验。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做一名合格初中生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第二课第一框讲学稿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第二课第一框讲学稿

回民中学八年级(下)思想品德讲学稿课题:公民的义务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30执笔:小丽审核:初二政治组总课时:4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难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学时安排:一课时学法指导:情感激励法;设疑讨论法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从活动“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导入1、请学生仔细阅读P14图文资料,然后填写表格。

(学生分四组讨论)小结:我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

这些义务来自、、、等各个方面。

其中,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学生齐声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

一、我们的法定义务(一)我们为什么要履行法定的义务。

(6分钟)活动一:案例分析:小珊应该纳税吗?(学生讨论)教师小结(相关链接)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

我们每个人既是的主体,又是的主体。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观念,依法行使、维护,而且要增强观念,依法履行。

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自学履行义务也是爱国的表现。

朗读并请学生说说马克思的话的意思。

(二)我国公民应履行哪些义务?(8分钟)活动二:学生阅读教材P16 第一段正文部分完成下列内容:1、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2、“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二、我们的道德义务(一)道德义务的含义以及道德义务与法定义务的区别和联系(10分钟)活动三:学生阅读小龚的案例,并结合P17页第一段和相关链接完成下列内容:1、道德义务:。

人教版初中政治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政治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政治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单位1 政治有关系
第一课有关系的政治
课前导学
1. 观看动画《王子来了》。

2. 通过讨论询问学生们对动画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有什么看法和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政治与个人生活的关系。

课堂导学
1. 引导学生了解政治与个人身份、家庭、学校有关系。

2. 研究政治与社会、国家有什么关系。

3. 探讨政治与世界的关系,了解政治对全球化的影响。

课后导学
1. 研究政治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写一篇关于政治与自己生活
的文章。

2. 总结本课所学的政治与个人生活、社会、国家、世界的关系。

第二单元单位2 抓捕间谍
第一课间谍是敌人
课前导学
1. 观看相关视频素材,了解间谍活动的本质和危害。

2. 讨论参与观看视频的学生对间谍活动的认识和感受。

课堂导学
1. 研究间谍活动对国家安全的危害,以及间谍活动背后的政治目的。

2. 介绍国家安全机构及其在打击间谍活动中的作用。

3.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防范和举报间谍活动。

课后导学
1. 设计一个海报或宣传单,向同学们宣传如何防范间谍活动。

2. 总结本课所学的间谍活动对国家的危害和国家安全机构的作用。

(继续编写其他单元的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二课第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二课第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一、学习目标1.感悟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极大便利。

2.理解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贡献。

3.懂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

二、自主预习1.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

2.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经济贸易的..........。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搭建新平台。

4.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

三、合作探究材料:小明和父母说,他希望家里有电脑能上网,小明的爸爸说:“网络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假的,骗人的,而且孩子小,没什么自控能力,很容易玩游戏上瘾,我不赞成买电脑上网。

”妈妈说:“网络能使孩子增长见识,获得更多更及时的信息,还能用来上网校学习,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再说了,以后电脑越来越普及,他不懂电脑,不会上网,怎么和别人交流,怎么适应社会呢?我看上网很好,我赞成。

”问题一:小明的父母说的有道理么?问题二:你怎么看待上网这件事?问题三:你知道网络的哪些作用?四、随堂演练1..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的交往空间。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①刷微博,关注好友动态..②上网店买日用品..③关注国家消息,关心国家大事④发布虚假消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全新的、无限广阔的交往空间。

网络交往的积极作用体现在(....)①网络给了我们自由飞翔的翅膀..②网络交往的快捷便利是无可比拟的③网络是一个平等开放的平台..④网络交往无限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随着Wi-Fi网络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每到一地必连Wi-Fi已经成了许多智能手机用户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公民的责任第一框我们的义务
【导入新课】一个作家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份权利,也有他应尽的义务。

如果每个人不仅知道自己的权利,而且知道自己的义务,这将有利于全人类的幸福。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重难点预设】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自主学习反馈交流】
1.这些义务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个方面。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2.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
①.我们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

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_____________。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_______,又是履行义务的________;
③.自觉履行这些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___________的重要表现。

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

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具体包括:维护________和全国_________;保守_________;爱护公共财务,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____ _、______和______;依法__________和参加民兵组织;__________;等等。

4.所谓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根据社会___________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_______责任。

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_________ _,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___________、团结友善、勤俭自强、_____________”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履行方方面面的道德义务。

(八荣八耻)【小组合作展示提升】、
活动一教材第16页“小珊到底该不该纳税?”
活动二教材第17页“小龚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美德?
活动三教材第17页“单先生的行为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称赞?”
活动四公民为什么要履行义务?
【教师点拨】完成本节课思维导图
【达标检测】单选1、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具有一致性,因此每个公民应该:()
A.行使权利不超过合法权利的范围 B.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一切权益
C.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D.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做
2、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不仅享有广泛的权利, 还要积极履行法定义务。

下列属于公民法定义务的是( )
A.在网络上聊天时必须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
B.王经理年薪达到20 万, 他自觉去税局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C.公共汽车上人多拥挤初中生小明主动将座位让给老人
D.丹丹拿出自己的压岁钱, 买来书本和文具寄给灾区的小朋友
【课后反思】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课题:第二课(二)《忠实履行义务》
【导入新课】判断:他们履行了义务了吗?(多媒体展示)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得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得我们坚决不做。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

【重难点预设】公民怎样忠实的履行义务?
【自主学习反馈交流】
1.忠实履行义务的具体要求:法律________做的,我们________去做;法律__ ___做的,我们______去做;法律________做的,我们__________不做。

2.对法律所,我们要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表现。

3.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_________、互相________、互相__________。

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______________的行为,有利于弘扬_________________道德,促进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建设。

4.为了维护公民的,确保国家的,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实施某些行为。

总之,我们只有做到正确地行使__________,忠实地履行___ _,才是一个具有高度____________观念和高尚_______ ___的合格公民。

【小组合作展示提升】
活动一教材第19页“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还有哪些行为是法律提倡和鼓励做的行为?活动二教材第20页“地理环保小组同学的行为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活动三请列举法律要求我们必须去做的行为:列举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教师点拨】公民怎样忠实的履行义务?
【达标检测】
单选1.在人们广泛享用计算机网络的同时,我国政府对网络的合理使用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并要求公民遵守这些规定。

这主要表明( )
A.权利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义务是国家规定的B.公民先享有权利,然后才承担义务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的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政府规定的2.作为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 )
A.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要积极去做B.法律提倡我们做的,我们要尽量去做C.法律要求我介J做的,我们必须去做D.法律允许我们做的,我们可根据个人意愿去做
3.2010年4月的某一天,某市公交车乘务员李某因提醒乘客注意扒手,遭到四名扒手殴打致伤。

当时公交车上挤满了乘客,却无一人伸手相助。

这些乘客的行为( )
①不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没有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
②是懦弱、自私的表现,应受道德谴责
③没有履行道德义务,应承担法律责任④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了违法行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有何启示?
【课后反思】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