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肠动物门

合集下载

无脊椎动物学-腔肠动物门

无脊椎动物学-腔肠动物门
2021年11月27日
(三)珊瑚纲 Anthozoa
2021年11月27日
1. 珊瑚结构
2021年11月27日
2021年11月27日
外胚层腺细胞在隔膜间向中胶层分泌形 成骨针或骨片。
2021年11月27日
2. 特征
① 只有水螅体; ② 具口道:口部外胚层向消化腔褶入形成; ③ 具隔膜:中胶层和内胚层向消化腔突出形
成的片状结构; ④ 生殖细胞来源于内胚层间细胞; ⑤ 群体种类具骨骼:为腺细胞向中胶层分泌
形成的骨针或骨片。
2021年11月27日
3. 主要种类 ① 八放珊瑚亚纲
群体生活、触手和隔膜各8个; ② 六放珊瑚亚纲:
单体(海葵目)或群体(石珊瑚 目)生活、触手和隔膜为6的倍数;
2021年11月27日
第五章 三胚层无体腔动物 ………扁形动物门
细胞组成,里面有杆 状体,上皮细胞间还 有腺细胞分布。腹面 上皮细胞外表面具有 纤毛;
2021年11月27日
基膜 :表皮下一层非
细胞结构,具弹性;
肌肉层:由外到内 依次为环肌、斜肌、 纵肌,另外还有在 背腹间穿行的背腹 肌,用以维持体形。
2021年11月27日
1.1.3 不完全消化系统 incomplete digestive system 口:又作肛门 咽:咽壁肌肉 发达 适于抽 吸食物 肠管:内胚层 形成的盲管
● 分化和再生新器官
中胚层的出现也是由水生进化
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2021年11月27日
4. 器官系统的分化 4.1 具皮肤肌肉囊 dermo-muscular sac
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 多层肌肉层构成体壁(body wall),包 裹全身,即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又有运动 的功能,这一结构称为皮肤肌肉囊(简 称皮肌囊)。

腔肠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

水螅型
水母型
4、 组织和细胞的分化:
•类型:皮肌细胞 间细胞 刺细胞 神经细胞 腺细胞 感觉细胞
• 刺细胞:腔肠动物所特有
类型: 穿刺刺丝囊
卷缠刺丝囊
粘液刺丝囊
二、生殖与发育
•无性生殖:出芽,如螅型群体 •有性生殖:浮浪幼虫(planula),如海葵 •世代交替:如薮枝螅 Obelia sp
水螅型
第三章 腔肠动物门( Coelenterata)
一 、主要特征 1、 体制: 辐射对称(radical symmetry体部、触手、消化循环腔 水母型(medusa):伞部、垂唇、触手、消化循环腔 固着 浮游
3、 体壁
两胚层: 外胚层与内胚层 两层之间:中胶层。 原始消化腔:兼消化和循环
•位置: 八射类:肌旗均靠向腹侧排列
六射类:连口道沟的两对指向隔膜的肌旗相背,其余均相对
隔膜
4)分类:亚纲与主要种
六射珊瑚亚纲
•海葵目:触手众多 •角海葵目:触手两圈
分布0-30 米深的海域,喜软质地,需有石缝,摄食小虾贝壳类,鱼肉饵料以及人 工饲料,适合水温 20-24 度,海水比重 1.022 ,光照 50000 流明。
•石珊瑚目:具钙质外骨骼
十字牡丹珊瑚
标准蜂巢珊瑚
四、珊瑚礁: 主指六射亚纲石珊瑚目的一些种类,是腔肠动 物营底栖重要类群,主分布在热带暖海。
•形成原因:造礁珊瑚分泌石灰质的外骨骼。 •形成条件: (1) 高温 ≥20℃,最适22℃-28℃ (2)高盐(27-40‰) (3)高透明度
• 珊瑚礁类型:岸礁、堡礁、环礁
水母型
(一) 水螅纲 1、群体:多态现象( polymorphism),即在一个群体上有多种个 员,个员在形态及生理上有分化。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或所有隔壁的空隙之间。
KL
KL
A
A
b.分区
主部——主隔壁与两个侧隔壁之间的区域 对部——对侧隔壁与两个侧隔壁之间的区域
对部
对部
主部
主部
c.隔壁沟
隔壁所在位置在外壁表面为一条浅沟。
由于隔壁按序生长,隔壁沟的排列也可
以外壁上反映出来。
主部外壁——隔壁沟与主隔壁相交。 对部外壁——隔壁沟与侧隔壁相交。
宽,水深可达6000m,水温在4.510℃时多,但可低达-1.1℃
造礁珊瑚:
多为群体珊瑚。在现今赤道南北30℃ 范 围内有大量珊瑚礁分布,但它们主要分布在南 北纬28度之间的热带及亚热带浅海,尤其在 太平洋赤道附近南北纬13度之间的地带珊瑚 礁更为发育。 深度在20m左右最适宜,温度18--30º C、最适20--25º C,盐度34--37‰,要求 水体清澈,现今赤道南北30˚范围内(主要 在28˚内),光照强,海水流通。
拖鞋珊瑚 (Calceola)
(2)复体珊瑚
①丛状复体:个体之间保留一定距离。 树枝状——个体间以不同的角度向上生长。 笙状——个体间以相同的角度向上生长。
②块状复体
个体之间紧密相连、无空隙。 多角状——个体以外壁相连,横切面呈 多角状。 星射状——个体间的外壁部分消失,与 多角状相似。 互嵌状——个体间的外壁全部消失,而 以泡沫板相接触。 互通状——个体间的外壁全部消失,相 邻个体以长隔壁相互贯通。
幼年期最早生成的是6个原生隔壁, 然后依次生长出一级隔壁、二级隔壁、 三级隔壁。 原生隔壁的生长——最先长出的是 主隔壁和对隔壁,然后长出的是两个侧 隔壁,再长出两个对侧隔壁。至此六个 原生隔壁长齐。
隔壁发生示意图
C—主隔壁 K---对隔壁 A---侧隔壁 KL---对侧隔壁 1 1 2 2

04-腔肠动物门

04-腔肠动物门

二、形态结构
1. 外形 体圆筒形,一端为 基盘,另一端有触手和口。
二、形态结构
外胚层
2. 体壁
中胶层 内胚层
外皮肌细胞、 刺细胞、 间细胞、感觉细胞、 神经细胞 薄而透明的胶状物质。 内皮肌细胞、腺细胞、 刺细胞、 间细胞、 感觉细胞
3. 消化循环腔
三、生理机能
1. 运动 摆动、翻筋斗运动、尺蠖运动、上升下降运动。
第三节 腔肠动物门的分纲
根据形态和有无世代交替现象,将腔肠动物门分为 3 个纲。
一、水螅纲(Hydrozoa) 水螅纲( 代表动物——薮枝虫(Obelia) 薮枝虫( (一)代表动物 薮枝虫 1. 生活习性及形态 螅根、螅茎 水螅型 围鞘、共肉及共肉腔 基本形态 水螅体 生殖体(生殖鞘和子茎) 水母型 体形:伞形,边缘有触 手和缘膜 消化循环系统: 口—胃—辐管—环管 2. 生活史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的概念 的概念: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有多个切面可以把身 1. 辐射对称的概念 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这种对称形式称为辐射对称。 生活适应:固着和漂浮。 2. 生活适应 两辐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2个 两辐对称 相等的部分。这种对称形式称为两辐对称。 两胚层、 (二)两胚层、原始消化腔 外胚层 体壁 中胶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基本结构 内胚层 消化循环腔 不完全消化系统:只有口没有肛门的消化系统。 不完全消化系统
三、珊瑚纲
代表动物——海葵 (一)代表动物 海葵 形态结构 体呈圆柱状,下端 为基盘,上端有口、口 道及口道沟。消化循环 腔较复杂,有宽、窄不 同的隔膜和隔膜丝。雌 雄异体,生殖腺由内胚 层形成。
(二)珊瑚纲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2-腔肠动物门

第四章-2-腔肠动物门

思考题
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 腔肠动物门主要包括哪些类群? 3. 腔肠动物门的神经系统有何特点? 4. 水螅两层体壁各由哪些细胞组成?各种细
胞的功能是什么? 5. 水螅是如何进行繁殖的? 6. 名词解释:辐射对称,消化循环腔
Acropora sp. D.Melithaea sp. E.脑珊瑚
Meandrina sp. F.石芝Fungia sp. G.软柳珊瑚
Subergorgia sp.
海葵(Mtridium)
海葵(Mtridium)
珊瑚
珊瑚—种类多,能 分泌石灰质或角 质的外骨骼,由于 不断进行出芽生 殖,往往形成有许 多个体组成的群 体.个体死亡后, 留下大量骨骼,形 成珊瑚礁或暗礁.
海月水母
(Aurelia aurita)
海月水母
(Aurelia aurita)
有些水母含有能发出荧光的蛋白质。人们已成功地揭示了这类蛋白 质的空间结构以及编码这些蛋白质的基因,并将其应用在分子生物 学技术中。
海蜇(Rhizostoma)---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无
机盐,可食用.伞部可加工成海蛰皮,口腕部可加工 成海蛰头.是沿海地区重要的高档海产品之一。
(三)珊瑚纲(Anthozoa)
本纲约6000种以上,全部 为海产.
只有水螅型,无水母型。 生殖细胞由内胚层产生。 大多数具发达的钙质骨骼 海葵:单体生活,无骨骼。 珊瑚:群体生活,有发达的
骨骼。
海葵(Mtridium)
珊瑚纲的主要种类 A.襟疣海葵
Anthopleura sp. B.海葵 Epiactis sp. C.鹿角珊瑚
腔 肠 动 物 的 模 式 图
(三)出现原始消化腔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演化
腔肠动物门的演化过程中,出现了许 多适应不同环境的物种,如水母、珊 瑚等,这些物种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
02
腔肠动物门的生理结构
外部结构
01
02
03
刺细胞
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 细胞,主要分布在触手上, 用于捕食和防御。
骨骼
部分腔肠动物,如珊瑚, 体内有钙化的骨骼,用于 支撑身体和保护内部器官。
胃腔
腔肠动物有一个或多个胃腔,用于消化食物。
肠道
腔肠动物的肠道通常较短,用于吸收营养物 质。
循环系统
血腔
腔肠动物的循环系统由血腔组成,血腔内充满血液,用于输 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心脏
部分腔肠动物具有一个或多个心脏,用于推动血液循环。
排泄系统
肾管
腔肠动物的排泄系统由肾管组成,肾管用于排除代谢废物。
肾孔
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04
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 对腔肠动物门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THANK YOU
为旅游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 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珊瑚礁生态 系统面临严重威胁,需要采取措
施加以保护。
06
腔肠动物门的保护与可持续利 用
面临的威胁
环境破坏
过度开发和城市化进程导致腔 肠动物门的栖息地遭受严重破
坏。
污染
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塑料垃 圾等污染物对海洋和淡水环境 造成严重污染,影响腔肠动物 门的生存。
珊瑚虫分泌钙质骨骼,形成珊 瑚礁,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栖 息地和庇护所。
珊瑚礁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 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 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海葵类

第五篇腔肠动物门课件

第五篇腔肠动物门课件

神经系统
腔肠动物门动物的神经系统非常简 单,主要由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组 成,没有大脑和脊髓的分化。
运动器官
腔肠动物门动物的运动器官主要包 括肌肉和刺细胞,肌肉用于身体的 弯曲和伸展,刺细胞则用于捕食和 防御。
物门动物主要生活在水域环境 中,包括淡水和海洋。
腔肠动物门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与其他 生物存在共生和竞争关系,例如与藻 类共生、与其他动物争夺食物和栖息 地等。
捕食与被捕食
腔肠动物门动物中的一些种类是捕食 性动物,以小型动物或有机物为食, 而另一些则可能成为其他大型动物的 猎物。
繁殖与发育
01
02
03
无性生殖
腔肠动物门动物中的一些 种类可以通过出芽、分裂 等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另一些种类则进行有性生 殖,通过精子和卵子的结 合产生后代。
幼体发育
幼体在母体内或脱离母体 后,经过一系列的发育过 程最终成为成体。
详细描述
栉水母动物门的生物具有扁平的外观和许多细长的栉板,这些栉板通过反射光线 形成独特的闪光效果。栉水母动物门的生物主要生活在海洋中,以浮游生物为食 ,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03
腔肠动物门的生理与生态
生理特征
消化系统
腔肠动物门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 器官,食物由口摄入,消化过程
在口、胃、肠道等部位进行。
THANKS
感谢观看
腔肠动物门的生存现状
腔肠动物门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但目前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 胁。
许多物种濒临灭绝,且栖息地也遭受 严重破坏,导致其种群恢复困难。
由于过度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 素,腔肠动物门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 。
保护措施与建议
实施严格的捕捞限制

第五章__腔肠动物门

第五章__腔肠动物门

(六)生殖与世代交替
无性生殖——出芽生殖 身体上某个部位长 出芽体,芽体脱离母体营个体生活,或不脱 离母体而形成群体。
有性生殖——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 性细胞由间细胞形成,起源于外胚层的间细 胞(如水螅纲),或起源于内胚层的间细胞 (如钵水母纲、珊瑚纲)。许多种类个体发 育中需要经过一个浮浪幼虫期。
编辑版pppt
57
图5-13编辑海版pp葵pt 的结构
58
•3.珊瑚纲( Anthozoa)
编辑版pppt
59
海鸡冠
(Alcyonium)
编辑版pppt
60
形 态 各 异 的 各 种 珊 瑚
编辑版pppt
61
笙珊瑚(Tubipora) Organ-pipe coral with polyps
编辑版pppt
41
42
( 钩 手 水 母
Gonionemus
Craspedacusta

桃 花 水 母

编辑版pppt
水螅群
筒螅(Tubularia)
编辑版pppt
43
图5-9 水螅纲代表 编辑版pppt
44
二.钵水母纲(Scyphozoa)
本纲全部海产,约有200种。如 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 Lamarck)、
水螅型和水母型的基本结构相同,所不同的 是:水母型伞较扁平,中胶层比较厚,可以
减轻比重,增加浮力,此特点与水母型营漂 浮生活有密切关系。(图5-1)
编辑版pppt
5
垂唇
体型
编辑版pppt
6
(二) 体制:辐射对称 两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radial symmetry) 即通过身体的 中轴有很多切面,都可能将动物体分成相等的两 部分。这是一种原始低级的对称形式。这种体制 是腔肠动物对水中固着生活或漂浮生活的一种适 应。

第六章 腔肠动物门

第六章 腔肠动物门

• 六、生殖与发育:分无性和有性生殖两种。 • 无性生殖:出芽生殖,若芽体长大后不脱离母 体,则形成群体。 • 有性生殖: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但 异体受精。许多海产种类,要经过一个浮浪幼 虫期。幼虫体表被有纤毛,能游泳,发育一端 时间后沉入海底固着下来,发育成新个体。并 以出芽的形式发育成群体。 • 大多数种类同时存在水螅型和水母型。水螅型 以无性生殖产生水母型,水母型以有性生殖产 生水螅型,这种有性和无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 象称世代交替。
第三节 腔肠动物的分类
• • • • • • • 腔肠动物约9000多种,分属3个纲: 一、水螅纲 (Hydrozoa): 多数海生,少数淡水生。 小型水螅型和水母型动物。 水螅型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 水母型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 有些种类为群体多态。
• (一)水螅 • (二) 薮枝螅 • 分布于浅海的 小型树枝状群 体。固着生活 在海藻和岩石 上。 • 有水螅和水母 型之分(视屏)。
• 生殖方式:水螅的生殖有无性和有性两种。 • 无性生殖-出芽生殖。 • 有性生殖是多数种类为雌雄异体,少数为 雌雄同体。 • 生殖腺由外胚层的间细胞分化形成的临时 性结构,精巢为圆锥形,卵巢为卵圆形。 • 卵巢的位置更靠近基盘,精、卵不会同时 成熟。精子成熟时精巢壁破裂,精子进入 水中。
• 卵巢中只有1个卵细胞能发育成熟, 其他都成为它的营养。卵成熟时卵巢 破裂使卵露出。 • 受精完成后,经卵裂发育形成桑椹形 原肠胚。外胚层分泌一几丁质保护层 后发育暂停。这时胚胎从母体落入水 底,当环境适宜时,保护层破裂,卵 发育成一个水螅新个体
水螅水母 小 有 平衡囊 无 外胚层
• 三、珊瑚纲 (Anthozoa): • 本纲约 6000 种,全部 海生,多暖海、浅海海 底,有单体和群体。 • (一)主要特征: • 1.生活史无世代交替, 只有水螅型,没有水母 型。 • 2.结构复杂,有口道、口 道沟、发达,消化循环 腔内有隔膜。

腔肠动物门(Coelentenrata)

腔肠动物门(Coelentenrata)

具有消化腔
具有刺细胞
腔肠动物门的动物体内有一个消化腔,用 于消化食物。
刺细胞是腔肠动物门特有的细胞,可以用 于捕食和防御。
生活习性
多数生活在海洋中
腔肠动物门的动物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如水 母、珊瑚等。
多数为肉食性
腔肠动物门的动物多数为肉食性,以捕食小 鱼、虾蟹等为生。
有些种类生活在淡水中
少数腔肠动物门的动物生活在淡水中,如淡 水水母等。
具有避光性
许多腔肠动物门的动物生活在浅海或深海中, 具有避光性,避免被阳光照射到。
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
腔肠动物门的动物可以进行无性繁殖 和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通过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进 行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后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经过发育后形成新的个体。
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是通过简单的分裂方式进行 的,如水螅类可以通过出芽生殖方式 进行无性繁殖。
04 腔肠动物门的影响
对生态系统的贡献
维持生态平衡
腔肠动物门中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 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为其他生物提供庇护和栖息地,维 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促进生物多样性
腔肠动物门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它们的存在丰富了生物多 样性,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
分解有机物
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些生物如海绵动物,可以分解有机物, 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对人类的影响
渔业资源
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些生物如珊瑚、海葵等是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 部分,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其他经济价值。
医药资源
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些生物具有药用价值,如海蜇可以用于治疗高血 压等疾病。
生态旅游
珊瑚礁等腔肠动物门生物栖息地是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为人类提 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第六节--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第六节--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这十大保护区分别位于菲律宾、几内亚湾、印尼的巽他 群岛、印度洋的南马斯克林群岛、南非东部、北印度洋、 及中国南部、佛得角群岛、西加勒比海以及红海和亚丁湾。
这十大保护区域在全球珊瑚礁总量中占到24%,在全球海 洋总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为0.017%,但却包含了34%的海洋特有 生物品种。
第四节 腔肠动物的系统发生
海月水母生活史
• 海蜇:每年4、5 月捕获,加石灰 、明矾,压榨除 去水分,洗净后 加食盐腌制。
• 伞部——海蜇皮 ;腕部——蛰头 。
三.珊瑚虫纲〔
Anthozoa〕

• 的珊瑚纲动物 瑚
约7000种,是 纲
腔肠动物中最 -
大的一纲。 代
• 无水母型,仅 水螅型,
表 动 物
• 绝大多数种类
群体生活;
• 刺细胞等少数细胞仍然具有独 立反响的能力。
• 腔肠动物的神经传递速度很慢 :海葵 12-15cm/s;人类 12500cm/s。
多极神经元
网状神经系统 无中枢、无方向、传导速度慢
五.生殖和发育 〔一〕无性繁殖 :群体生活的种类
,芽体不离开母体而形成一个复 杂的群体。 • 水螅、薮枝螅 • 出芽 • 再生
– 不完全的消化系统 – 出现胞外消化
四.神经系统
• 中胶层靠近皮层的一侧,分布 有很多神经细胞:
• 主要为多极神经细胞——一般 有多个树突,彼此联络成网状 ——网状神经系统。
• 1971年,Westfall 等首先证明 腔肠动物的神经元与效应器之 间存在突触传递〔乙酰胆碱〕 。
• 腔肠动物的神经传导为不定向 ,因此无神经中枢。




构 图

水螅-结构
〔一〕外胚层

腔肠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

两胚层
多孔动物:两层,不是两胚层! 腔肠动物
两胚层; 相当高等动物胚胎发育的原肠胚阶段;
原始的消化腔——中央腔
● 多孔动物 中央腔:水沟系组成局部, 无消化功能;
● 腔肠动物——原始的消化腔 内胚层之内的腔, 即胚胎发育期的原肠腔; 兼消化、循环功能——消化循环腔;
1. 消化功能 ● 细胞内消化:为主——原始性; ● 细胞外消化:为辅——进化; ● 有口,无肛门
水螅纲 Hydrozoa
1. 特征 根据水螅总结本纲的特征 〔1〕海产,少数淡水产; 〔2〕小型、简单的水螅型、水母型 ① 小型水螅型
水螅、薮枝螅、筒螅; 消化循环腔简单,无口道、口道沟; 无隔膜、隔膜丝;
② 水母型
钩手水母、桃花水母、僧 帽水母
有缘膜; 消化循环腔简单
辐水管少而无分支; 无胃丝; 生殖腺:外胚层来源,
骨骼
● 单体:无骨骼;如:水螅、水母; ● 群体:多有骨骼;如:珊瑚 外胚层细胞 → 中胶层 → 分泌
→ 钙、角质骨骼〔骨针、骨片〕;
浮浪幼虫
海产种类; 实〔空〕心、原肠胚, 体表纤毛——游泳; ★ 注意:浮浪幼虫的意义? 联系:多细胞动物起源,
吞噬虫〔实球虫〕学说
第二节 腔肠动物门代表动物
世代交替情况差异很大 〔1〕有明显世代交替 薮枝螅 P98,图5-14; ● 水螅型群体:树枝状
◆ 螅根:固着; ◆ 螅茎:连接; ◆ 成员:2种
♦ 水螅体:营养个员; ♦ 生殖体:生殖个员 出芽〔无性生殖〕→ 水母芽 → 雌、雄水母型单体〔水螅水母〕
● 水螅水母〔水母型、单体〕 → 卵、精〔有性生殖〕→ 合子 → 囊胚 → 内移 → 实心原肠胚 → 纤毛 → 浮浪幼虫
● 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边缘带: 无 有; 窄 2)边缘带: 边缘带 3)横板带: 完整 3)横板带: 横板带
不完整
4)轴 部: 无 有;简单 4)轴 5)外 壁: 完整 5)外
部分消失
6 四射珊瑚的演化趋势
单体-丛状复体单体-丛状复体-块 状复体; 状复体; 单带型-双带型单带型-双带型-三 带型; 带型; 一级隔壁一级隔壁-二级隔壁 -三级隔壁; 三级隔壁; 边缘无鳞板边缘无鳞板-具鳞板 或泡沫板; 或泡沫板; 横板完整-不完整; 横板完整-不完整; 无中轴中柱无中轴中柱-具中轴 中柱. 中柱.
(6)中柱
中柱由中板, 中柱由中板, 辐板和内斜 板构成. 板构成.
4 四射珊瑚的构造类型
四射珊瑚的各构造又可配列成四种类型: 四射珊瑚的各构造又可配列成四种类型:
(1)单带型 横板+ 横板+隔壁 仅有横板和隔壁 O-P , O-S为主 O-
(2)双带型 横板+隔壁+ 横板+隔壁+鳞板 横板+隔壁+ 横板+隔壁+鳞板 (或泡沫板). S-P, 或泡沫板). S以S,D为主 S,D为主
7 四射珊瑚的地史分布
四射珊瑚的可靠 化石记录在中奥 陶世初期出现, 陶世初期出现,经 历了早中志留世, 历了早中志留世, 中泥盆世, 中泥盆世,早石炭 世和早二叠世四 个发展高潮. 个发展高潮.主要 产于石灰岩和泥 灰岩中,有的造礁. 灰岩中,有的造礁. 四射珊瑚到二叠 纪末期全部绝灭. 纪末期全部绝灭.
2 基本特征
因横板特别发育而得名 个体无单体, 个体无单体,全部为复体 隔壁不发育,一般呈刺状 隔壁不发育, 无边缘构造和轴部构造 联接构造特别发育
3 联接构造
沟通相邻个体间的构造,分为三种类型,即联接孔 沟通相邻个体间的构造,分为三种类型, 壁孔和角孔),联接管和联接板. ),联接管 (壁孔和角孔),联接管和联接板. (1)联接孔 在外壁彼此接 触的个体中, 触的个体中,共 用壁上的联接孔, 用壁上的联接孔, 分为壁孔和角孔. 分为壁孔和角孔.
(1) 单体
四射珊瑚的基本特征 四射珊瑚因其外壁表面常覆以生长皱纹, 四射珊瑚因其外壁表面常覆以生长皱纹,又称皱纹 珊瑚, 珊瑚,单体常呈锥状,锥柱状和拖鞋状等,复体呈丛状或 ,锥柱状和拖鞋状等, 个体紧密接触的块状. 个体紧密接触的块状.
(2) 复体
A 丛状: 丛状: 个体外壁彼此不 接触,其中个体 接触, 生长方向彼此接 近平行者为笙状 近平行者为笙状, 笙状, 否则为枝状 否则为枝状. 枝状.
隔壁在薄片不同切面的表现形式: 隔壁在薄片不同切面的表现形式: 横切面:可以完整的观察到隔壁的发育. 横切面:可以完整的观察到隔壁的发育. 纵切面:与隔壁平行,无法观察到隔壁, 纵切面:与隔壁平行,无法观察到隔壁,但如果薄片未能切到 中部,则在薄片上可看到许多彼此平行的线条. 则在薄片上可看到许多彼此平行的线条.
腔肠动物解剖图
(二),腔肠动物的分类 ),腔肠动物的分类
刺 胞 亚 门
分 类
无 刺 胞 亚 门
腔肠动物完全是水生,主要是海生, 腔肠动物完全是水生,主要是海生,只有少 数生活在淡水中, 数生活在淡水中,其体型有固着生活的水螅型 和自由浮游的水母型. 和自由浮游的水母型.这两种体型往往是一种 腔肠动物生活之中的两个阶段. 腔肠动物生活之中的两个阶段. 现 代 珊 瑚 代 表
二,珊瑚虫纲特征及其分类
2 :个体发育
横板
软体 隔壁
底盘
外壁
表壁
3 珊瑚虫纲的分类
主要依据: 主要依据: 触手,隔膜 触手,
六射珊瑚亚纲: 六射珊瑚亚纲:隔壁数一般为六的 四射珊瑚亚纲:单体或复体, 四射珊瑚亚纲:单体或复体,隔壁 数一般为四的倍数 O2-P
数目及排列
珊 瑚 虫 纲
倍数,在6个部位生长.T2-R 个部位生长. 倍数, 个部位生长
萼部:杯状, 萼部:杯状, 是软体( 是软体(珊 瑚虫)生活 瑚虫) 的地方. 的地方.
萼部
3 四射珊瑚的内部构造
纵列构造 内 部 构 造 列构造
隔壁
构造
(1) 隔 壁
四射珊瑚的隔壁发生有一定的顺序: 四射珊瑚的隔壁发生有一定的顺序: a.主隔壁和对隔壁;b.侧隔壁和对侧隔壁 a.主隔壁和对隔壁;b.侧隔壁和对侧隔壁;c. 产生主部和对部; 侧隔壁和对侧隔壁; 产生主部和对部; 主隔壁和对隔壁 d.一级隔壁产生;e.次级隔壁轮生 d.一级隔壁产生;e.次级隔壁轮生 一级隔壁产生
(3) 鳞板
鳞板位于珊瑚内 鳞板位于珊瑚内 部的边缘, 部的边缘,隔壁之 大小规则, 间,大小规则,多 上拱,一排或多排. 上拱,一排或多排. 鳞板如呈不规则 并切断隔壁者为泡 并切断隔壁者为泡 沫板. 沫板.
(4) 泡沫板
(5)中轴
轴部构造分为中 轴部构造分为中 中柱,中轴为 轴和中柱,中轴为 隔壁中部膨大的实 心轴.在横, 心轴.在横,纵切 面上均可看到. 面上均可看到. 珊瑚体中央部分的构造称轴部构造, 珊瑚体中央部分的构造称轴部构造,某些珊瑚体的 轴部可发育成中轴(单中柱)或中柱(复中柱). 轴部可发育成中轴(单中柱)或中柱(复中柱).
Hale Waihona Puke (一),腔肠动物的一般特征 ),腔肠动物的一般特征
细胞有了明确的分工,是多细胞后生动物 外胚层可分泌钙质,有硬体. 绝大多数为海生. 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 原口动物,有世代交替现象.
腔肠动物属于低等的 多细胞动物, 多细胞动物,是真正的后 生动物, 生动物,包括有现存的海 葵和造礁珊瑚, 葵和造礁珊瑚,本门动物 有明确的组织, 有明确的组织,身体多呈 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少数为两侧对 称,是由外胚层,内胚层和 是由外胚层, 中胶层组成的体壁包围而 成.中间有一空腔,司消化 中间有一空腔, 和吸收,称为腔肠. 和吸收,称为腔肠.上有口 既是食物的进口, 既是食物的进口,又是废 物的排泄孔. 物的排泄孔.口周围有一 圈和数圈触手. 圈和数圈触手.
枝状
笙状
多角状
星射状
B 块状
复体珊瑚外壁彼 此相接触称块状 块状, 此相接触称块状, 其中外壁完整为 多角状, 多角状,外壁不 完整但隔壁不连 星射状, 为星射状,外壁 消失并隔壁相连 互通状, 为互通状,以泡 沫相连为互嵌状 互嵌状. 沫相连为互嵌状.
互嵌状
互通状
2,四射珊瑚的 外部构造
外壁: 外壁:珊瑚虫发育 的基础. 的基础. 表壁: 表壁:位于外壁表 面,是软体下垂部 分的分泌的生长线, 分的分泌的生长线, 细的称" 细的称"线",粗 的称" 的称"皱".分别 代表" 代表"天,月,年"
8 四射珊瑚的重要化石代表
Tachylasma 速壁珊瑚 Hexagonaria 六方珊瑚 Kueichouphyllum 贵州珊瑚 Liangshanophyllum 梁山珊瑚 Calceola 拖鞋珊瑚 Yuanophyllum 袁氏珊瑚
(五),横板珊瑚亚纲(目) ),横板珊瑚亚纲( 横板珊瑚亚纲
1 概述 横板珊瑚又叫床板珊瑚, 横板珊瑚又叫床板珊瑚,是一类已绝灭的 珊瑚.和四射珊瑚一起常形成礁体. 珊瑚.和四射珊瑚一起常形成礁体.床板珊瑚 全是复体,是由许多管状个体组成, 全是复体,是由许多管状个体组成,个体很小 ,一般不超过4-5毫米(直径). 管内横板发育. 一般不超过4 毫米(直径). 管内横板发育. 床板珊瑚的复体可分为两种, 床板珊瑚的复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体 紧密相连的块状复体, 紧密相连的块状复体,一种是个体间有一定 间隙的丛状复体. 间隙的丛状复体.床板珊瑚的内部构造主要 有隔壁,横板和联结构造. 有隔壁,横板和联结构造.
射珊瑚亚纲:触手 个 射珊瑚亚纲:触手8个,隔壁 排列. 排列. T-R 珊瑚亚纲:复体, 珊瑚亚纲:复体,隔壁 C-T ,
(四),四射珊瑚亚纲(目) ),四射珊瑚亚纲( 四射珊瑚亚纲
1 四射珊瑚的外形
外 形
复 体 块 状 单 体 丛 状
枝 状 笙 状 多 角 状 星 射 状 互 通 状 互 嵌 状
四射珊瑚最早发生六个原生隔壁,即主隔壁, 四射珊瑚最早发生六个原生隔壁,即主隔壁,对隔壁,两个侧隔 ,两个侧隔 壁和两个对侧隔壁.原生隔壁发生之后, 壁和两个对侧隔壁.原生隔壁发生之后,在主隔壁和侧隔壁之间 以及侧隔壁和对侧隔壁之间的四个区域内依次发生一级隔壁, 以及侧隔壁和对侧隔壁之间的四个区域内依次发生一级隔壁, 其发生的次数各类不一. 其发生的次数各类不一. 许多类别在一级隔壁之间常发育较短 的二级隔壁.上述这些隔壁发育成羽状排列或近于辐射状排列. 的二级隔壁.上述这些隔壁发育成羽状排列或近于辐射状排列.
(2)横板
分为完整横板与不完整横板
横板在薄片不同切面的表现形式: 横板在薄片不同切面的表现形式: 在薄片不同切面的表现形式
横板要在纵切面 横板要在纵切面 上观察. 上观察.完整横 板在横切面上无 法看到, 法看到,在斜切 面为直线状. 面为直线状.不 完整横板在横切 完整横板在横切 面或斜切面上为 不规则线条或同 心圆状. 心圆状.
(3)三带型 横板+隔壁+鳞板( 横板+隔壁+鳞板(或 泡沫板)+中轴( )+中轴 泡沫板)+中轴(或中 S柱). S-D,C-P为主
(4)泡沫型 泡沫板,隔壁不连续呈刺状, 泡沫板,隔壁不连续呈刺状,横板和鳞板均呈泡 沫状. 沫状. O2 - D2 ,C-P为主
5 四射珊瑚构造类型的演化
1)构造类型:单带型 1)构造类型: 构造类型 双带型 宽 内斜板出现 复杂 全部消失 三带型
上节"纺锤虫" 上节"纺锤虫"回顾
纺锤虫的构造模式图及主要构造 纺锤虫主要演化趋向及主要演化事件 纺锤虫的地质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