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幼儿园教育笔记《老师我们发现了蜗牛》

合集下载

教育案例《蜗牛》

教育案例《蜗牛》

教育案例《蜗牛》摘要:好奇、好问、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身边的周围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兴趣,启蒙期的幼儿小脑袋里总是有无数个问号,他们会对身边一切未接触过的东西感兴趣。

大到日月星辰,四季交替;小到飞禽走兽,秋叶飘落。

同时这一阶段提问的次数是一生中最多的,当然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组织幼儿进行科学主题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从认识周围世界开始的,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也是一条以科学育人的重要途径。

因此,设计了本主题的探究活动《蜗牛》。

关键词:蜗牛生长特点粘液的作用食用价值【案例描述】本次活动是一节科学探索类的活动。

由于场地限制,不能让孩子进行实地探究。

因此,经过简单地讲述蜗牛的生活习性后,教师提前请家长带着幼儿去田间地头寻找蜗牛。

同时,请家长们把孩子们在田间、花园、小区草坪寻找蜗牛的情景通过照片来反应出来。

这是本次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活动开展前,老师将孩子们找寻蜗牛的照片放到了大屏幕上,请孩子们看一看说一说自己是在哪里找到蜗牛的?并且在找寻蜗牛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捉到蜗牛后,你仔细观察过它么?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将自己的小手举得高高的,生怕老师看不到自己一样。

每个孩子都想说出自己的答案。

有几个孩子都没等老师请他发言,就脱口而出说出了答案。

教师请刚才抢答的刘邦哲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你是在哪里找到小蜗牛的?”他兴奋地回答:“我和奶奶在小区里头的草坪下面发现的啊!找了好久才找到呢!而且,我是用一个小盒子将蜗牛装起来的,蜗牛摸上去滑滑的可舒服了。

”他的小脸也因为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而憋得通红。

师:“刘邦哲讲得非常好,他讲出了自己是在小区门口的草坪下面发现蜗牛的,而且他找到蜗牛后很小心的将蜗牛放在小盒子里。

我们发现了小蜗牛

我们发现了小蜗牛

我们发现了小蜗牛案例实录:天刚刚下过小雨,地上还有些湿呢。

这天下午,我带着孩子们到幼儿园操场的种植区里玩。

突然,嘉嘉大叫道:“快看!小蜗牛!”对于孩子的反应我并不稀奇,因为,前一天我们刚刚观察过蜗牛的图片,并且画了小蜗牛。

今天,能够亲眼看到真正的蜗牛自然会是兴奋不已的。

这只蜗牛的出现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一大群孩子的争先恐后地围过来。

“我看看!”“我看到了它的触角!”“给我看看!”“在哪呢?我怎么看不见?”恩恩说:“你们不要过来,它会害怕的,它可能是找不到家了”。

“不对,不对,它可能是饿了,所以出来找吃的”。

诺诺接着说。

“不是的,不是的,它可能是出来找朋友的”。

站在旁边的大宝大声地说。

……我看到孩子们挤成了一团,马上提醒道:“这边还有呢,都挤在那看不清!大家分散点儿。

”于是,孩子们马上散开了,去找“属于自己”的蜗牛。

有的胆大的孩子不仅仔细观察了蜗牛,还把蜗牛放在自己的手上说:“看呀,蜗牛爬过的地方湿湿的,留下了一条印记。

”“让我看看!呀!真的是你说的那样,真好玩!”……案例分析:孩子们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了蜗牛,主动学到了很多知识。

回到班里,我提了一系列问题帮助幼儿提升认知经验。

如:你们都是在哪发现蜗牛的?为什么阳光充足的地方没有蜗牛?为什么前几天我们没有看到小蜗牛爬,而今天看到了……孩子们积极回答着,最后,我们共同总结出,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一般下过雨以后蜗牛才会从壳里爬出来,并且蜗牛在菜地的原因是它喜欢吃的食物就是菜。

为此,我们在班里的区角活动中开展有关蜗牛的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经验,同时激发他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从而培养同伴之间的融洽性、和睦性。

孩子们发现了蜗牛,这没什么,但是,老师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帮助孩子们了解了蜗牛的生活习性,丰富了幼儿认知经验。

而这一切,都不是被动的学,而是主动的探索与总结,相信长此以往孩子们的知识面一定会更加宽广!。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蜗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身边的动物》,详细内容为第四章第二节《认识蜗牛》。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及其特点,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知道蜗牛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蜗牛的身体结构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和了解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蜗牛模型、图片、视频、蜗牛生活习性的资料。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蜗牛,让幼儿观察蜗牛的生活环境。

(2)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找到了蜗牛?蜗牛生活在哪里?”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蜗牛模型,讲解蜗牛的身体结构。

(2)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蜗牛的生活习性。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用彩泥制作蜗牛,加深对蜗牛身体结构的认识。

(2)幼儿互相分享自己制作的蜗牛,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蜗牛的哪些知识?”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蜗牛》2. 板书内容:蜗牛的生活习性蜗牛的身体结构蜗牛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蜗牛。

2. 答案:幼儿根据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蜗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户外实践、观察、制作、分享等环节,让幼儿对蜗牛有了全面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细节,如蜗牛的足、眼睛等。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观察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了解它们的特征。

(2)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各种动物,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的观察体验;2. 例题讲解中蜗牛身体结构的详细介绍;3. 随堂练习中幼儿动手操作的指导;4. 课后反思中提到对幼儿观察细节的引导;5. 拓展延伸中关爱动物、保护环境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蜗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探索自然》的第二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蜗牛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观察蜗牛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图片、实物蜗牛、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蜗牛,让幼儿近距离接触蜗牛,引发幼儿对蜗牛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和教学视频,向幼儿介绍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3. 例题讲解:展示蜗牛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蜗牛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

4. 动手操作: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观察到的蜗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回答关于蜗牛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蜗牛生活习性:潮湿、温暖形态特征:壳、触角、足与人类关系:环保、观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蜗牛,并记录下来蜗牛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蜗牛,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蜗牛的浓厚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蜗牛模型,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可以让幼儿了解其他环节动物的特点,拓宽幼儿的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探索自然》的第二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蜗牛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蜗牛》含反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得蜗牛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察看蜗牛的外形,了解其体形特征和运动方式。

3.通过察看、描绘,把握蜗牛颜色和纹理的特点。

4.培育幼儿对小生物的敬重、珍惜之心。

二、教学内容
1.认得蜗牛。

2.察看蜗牛。

3.描绘蜗牛。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1)老师呈现蜗牛的形象图,让幼儿察看。

(2)老师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3)引导幼儿说出蜗牛这个词,然后由老师介绍蜗牛的生活习性。

2.察看蜗牛
(1)老师带领幼儿在学校内察看蜗牛。

(2)察看时,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察看蜗牛的外形,例如颜色、纹理、大小等等。

(3)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幼儿察看蜗牛的运动方式。

3.描绘蜗牛
(1)老师将一些蜗牛模型放在课桌上,然后让幼儿描绘蜗牛。

(2)描绘方式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例如:画出蜗牛的颜色、纹理等等。

四、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老师的引入环节比较成功,由于引导幼儿说出“蜗牛”这个词而不是单纯告知他们,可以加强幼儿的记忆力和自动性。

察看蜗牛时,老师可以让幼儿多参加一些实际操作和察看运动,这样可以让幼儿对蜗牛的生活习性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描绘方面,可以依据幼儿的不同程度有所区分,对于部分描绘的幼儿,可以予以确定和建议来帮忙他们更好地描绘。

在后续的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关于蜗牛的科普学问,从多方面培育幼儿探究生物、珍惜小生物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蜗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有趣的动物》章节中的《蜗牛》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过程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认识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生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蜗牛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观察和描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寻找蜗牛,让幼儿观察蜗牛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

2. 讲解蜗牛的基本特征(10分钟)教师展示蜗牛模型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如:壳的形状、颜色,身体结构等。

3. 讲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15分钟)教师通过视频和讲解,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如:“蜗牛为什么会有壳?壳有什么作用?”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观察蜗牛,填写观察记录表,用画笔和彩泥制作蜗牛。

六、板书设计1. 蜗牛的基本特征外形:壳的形状、颜色;身体结构2. 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3. 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答案:略2. 作业题目:以“我喜欢的动物”为主题,画一幅画。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讲解、制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幼儿对蜗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更多有趣的动物,拓展他们的视野。

同时,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合适的户外环境,确保幼儿能轻松观察到蜗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蜗牛》含反思(1)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蜗牛》含反思(1)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蜗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蜗牛》。

通过学习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让幼儿了解并热爱大自然中的生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蜗牛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蜗牛的外形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实物或图片、放大镜、教学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蜗牛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蜗牛的外形特征。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蜗牛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展示蜗牛的图片,讲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教师邀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加深对蜗牛的认识。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蜗牛的手工作品。

(2)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2)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蜗牛》2. 内容:(1)蜗牛的外形特征(2)蜗牛的生活习性(3)蜗牛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只你喜欢的蜗牛。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蜗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对蜗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幼儿去户外寻找蜗牛,观察蜗牛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状态,进一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蜗牛》含反思.docx教案编写者:综合性教案编辑专员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探索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第一章:蜗牛的认识1. 引入蜗牛的话题,让幼儿观察蜗牛的外观,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

2. 讲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如蜗牛喜欢生活在湿润、阴暗的地方,蜗牛是益虫等。

第二章:蜗牛的触角1. 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触角,让幼儿触摸蜗牛的触角,感受蜗牛触角的灵敏度。

2. 讲解蜗牛触角的功能,如触角是蜗牛的感觉器官,可以帮助蜗牛寻找食物等。

第三章:蜗牛的爬行1. 观察蜗牛的爬行方式,让幼儿观察蜗牛是如何爬行的。

2. 讲解蜗牛爬行的原因,如蜗牛的足部结构特殊,使得它们只能爬行等。

第四章:蜗牛的饮食1. 观察蜗牛的食物,让幼儿观察蜗牛吃食物的过程。

2. 讲解蜗牛的饮食习惯,如蜗牛喜欢吃植物的叶子、水果等。

第五章:蜗牛的生存环境1. 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生活环境,了解蜗牛生活的环境特点。

2. 讲解蜗牛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如蜗牛喜欢生活在湿润、阴暗的地方等。

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蜗牛的外观、生活习性等,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触摸法:让幼儿触摸蜗牛的触角,感受蜗牛触角的灵敏度。

3. 讲解法:讲解蜗牛的相关知识,帮助幼儿了解蜗牛的特点。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蜗牛时的表现,了解幼儿对蜗牛的认识程度。

2. 询问幼儿对蜗牛的特点和习性的了解程度,评估幼儿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观察和触摸机会?是否讲解了蜗牛的相关知识?幼儿对蜗牛的认识程度如何?需要根据幼儿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六章:蜗牛的分类1. 引入蜗牛的分类话题,让幼儿了解蜗牛的分类。

2. 讲解蜗牛的分类依据,如蜗牛的壳的形状、颜色等。

第七章:蜗牛的繁殖1. 观察蜗牛的繁殖方式,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繁殖过程。

2024年观察蜗牛记录字观察蜗牛记录小班(八篇)

2024年观察蜗牛记录字观察蜗牛记录小班(八篇)

2024年观察蜗牛记录字观察蜗牛记录小班(八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吧观察蜗牛记录字观察蜗牛记录小班篇一小白有着海螺状的壳,长长的触角,雪白的身体。

我上网查了一下,蜗牛是腹足纲陆生动物,它的嘴虽然小,可是里面却有约25600牙齿!这件事让我大吃一惊,我想:小小蜗牛竟然有这么多的牙齿,平常我还没注意过呢。

平时小白吃得最多的就是生菜了,要是你放一片菜叶进去,它立即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不过,小白毕竟是蜗牛,一片叶子就够它吃五天了。

小白的大便从壳里排泄出来的,上面有一个洞。

我还惊奇的发现,蜗牛原来会小便呀!爸爸说只要是动物,都会大小便。

小白除了吃饭、睡觉、拉大便,没就就爬来爬去,有时还玩玩“倒立”。

平常只要一碰它,它就会缩进壳里,等过了好一会儿,它才会探出头来。

这真是一次快乐而充实的观察。

观察蜗牛记录字观察蜗牛记录小班篇二国庆节,老师布置我们捉一只蜗牛,来观察它,我就在奶奶的菜园里捉了一只得意的蜗牛开始观察起来。

根据我的观察,我发现,蜗牛总是背着漂亮精巧的小楼房,在潮湿的地方爬行寻食。

它的头上长着两根长长的触角,像一根针似的。

触角上面长着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转呀转,得意极了!下面长着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嘴巴。

蜗牛它的食物呢?主要是蔬菜、果树上的树芽和作物的根、叶。

我的蜗牛嘛,它却爱吃葡萄肉,有一次,我看蜗牛吃饭时间到了,我放了一点葡萄肉,不过一分钟,葡萄肉就不见踪影了,我就知道,肯定被它吃到肚子里去了。

我去查了百科全书之动物世界,我看见书上写着:蜗牛耐饥才能很强,实验说明了,蜗牛四年不吃东西,都不会死。

蜗牛行动时,那么从壳口中伸出扁平而柔软的块状足匍匐前进。

还有呢!蜗牛行走时,能分泌粘液,所以蜗牛爬过的地方,都会留下痕迹。

这让我想起一首诗歌:蜗牛,蜗牛,记性差,出门会忘家在哪,一边爬,一边画,画根银丝好回家。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蜗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蜗牛》。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及蜗牛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培养幼儿对自然生物的兴趣。

2. 通过观察、实践,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观察和理解蜗牛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蜗牛标本、图片、视频、放大镜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蜗牛,让幼儿在寻找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讲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10分钟)(1)展示蜗牛标本,让幼儿观察蜗牛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讲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如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吃什么食物等。

(3)通过视频,让幼儿了解蜗牛的身体结构,如壳、头部、触角、眼睛、口腔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蜗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特点。

(2)教师提出问题,如蜗牛的壳是什么样的?它有几只眼睛?让幼儿回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并描述蜗牛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组织幼儿讨论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

5. 创作环节(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创作蜗牛手工作品。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蜗牛2. 内容:(1)生活习性:潮湿、阴暗,吃植物、藻类等。

(2)身体结构:壳、头部、触角、眼睛、口腔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蜗牛。

(2)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蜗牛,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 答案:(1)幼儿作品,以创意为主。

(2)观察记录,以文字或图片形式呈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在寻找蜗牛的过程中产生兴趣。

2020年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 一只蜗牛的故事

2020年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 一只蜗牛的故事

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一只蜗牛的故事幼儿园教育随笔:一只蜗牛的故事自从给孩子们认识了”蜗牛“以后,他们对蜗牛这种动物别提有多感兴趣了,一个个都像是大科学家一样,一看到蜗牛,就马上把课上教的那些知识说出来,而且头头是道呢。

有一天,中午散步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们去操场玩。

一些小朋友去玩滑滑梯了,有一些小朋友中午没有吃掉饭的小朋友就坐在了树荫底下的椅子上面。

只见唐晨涛大声的叫道:“朱老师,你看。

这里有蜗牛!”我回头一看,嘿,还真有一只大大的蜗牛在树底下拖着重重的壳爬呀爬呀。

其他小朋友闻讯赶来,一个个惊讶的看着树底下的蜗牛,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学校里发现蜗牛呢。

“朱老师,你看多可爱的蜗牛啊!”葛涵菲说。

“朱老师,这只蜗牛是我发现的。

”涵涵自豪地说。

“我也看到了。

我看到的。

”孩子们唧唧喳喳说着。

这时候,我心里想考考孩子们有没有认真听我上课说的,就问他们,”你们谁知道蜗牛是从哪里爬到这里来的呀?“一个聪明的孩子马上反应了过来,”蜗牛是从叶子那边爬到我们这边来的,地上还留着它走过的痕迹呢!“其他小朋友马上说:”对呀,我也看到了,一条白色的线!“大家都兴奋极了。

我还让他们观察蜗牛背上的壳和头上的触角,孩子们都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

最后,大家决定把蜗牛带到教室里去饲养。

于是,我找来了玻璃瓶,把蜗牛放了进去。

正准备盖上盖子,彬彬一见,马上说:“朱老师,别盖盖子,蜗牛会闷死的。

”“那蜗牛就会爬走了。

”涛涛看着他,眼睛一瞥。

“对呀!那怎么办?”我“趁热打铁”地追问起来。

孩子们便讨论开来,有的说用纸盖住,有的说用有洞的盖子盖。

子润听了,连忙摇手:“我觉得还是用塑料纸好,在上面再戳几个洞就行了。

”孩子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最后大家一致认同了子润的主意。

孩子看着玻璃瓶里的大蜗牛,有的说:“蜗牛喜欢潮湿的地方。

”有的说:“蜗牛喜欢吃菜叶子,明天我就带点过来。

”到雨天,蜗牛还多呢!”名达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说。

“对呀!对呀!一只蜗牛太孤单了,我要给它找个伙伴。

幼儿园小班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蜗牛》含反思幼儿园小班教案《蜗牛》含反思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蜗牛》含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蜗牛》含反思1活动目标:1、尝试在一组数字的区间内,根据已有的信息判断自己的数字,激发分析推理的能力。

2、体验运用方法猜出数字后的愉悦。

活动准备:贴有1—16数字卡片的帽子。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老师拿一顶帽子戴上让幼儿说说帽子上面的数字,引出这些数字自己看不见需要别人给出信息才能猜出来。

二、游戏“猜猜我是数字几”。

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跟帽子有关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猜我数字几”。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1、戴着帽子的人不能把帽子拿下来看也不能问别人是数字几。

2、坐在椅子上没有戴帽子的人你们看到数字不能直接告诉他是几,也不能做手势告诉他们。

3、在得到信息后,听到老师说“抢答开始”,举手参对自己帽子上数字的小朋友获胜。

教师强调游戏规则请幼儿自己说一说规则。

三、热身:邀请四名幼儿玩游戏。

这次由老师提供信息“你们戴的帽子最小的数字是1最大的数字是4那这个数字是1——4四个数字、”围成一圈互看后。

抢答开始。

请说的准确的幼儿说说理由。

教师小结:根据提示看清别人的数字,能知道缺少的数字,就是自己的数字。

四、第一轮游戏:邀请5名幼儿上台玩游戏数字是6—10五个数字。

请坐在下面的小朋友提供信息台上的幼儿根据信息说出自己的数字。

当台上幼儿说不出数字时,教师引导台下的幼儿多提供各种信息如:形状、谁的后面、比谁多几等。

五、第二轮游戏:邀请6名幼儿上台玩游戏数字是2—12的双数。

六、师幼互动猜数字。

老师自己戴上帽子让幼儿给他提供各种信息使老师能够准确的猜出数字。

得出信息给的越多就越容易猜出数字。

七、第三轮游戏:邀请所有的小朋友围成一圈进行猜数字游戏提供的数字帽子是1—15。

中班语言《发现蜗牛》

中班语言《发现蜗牛》

中班语言《发现蜗牛》
《发现蜗牛》是一篇中班语言故事,讲述了小朋友们在花园里发现了一只蜗牛。

他们围着蜗牛转,观察它的外形、颜色、身体构造等特点,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通过观察,小朋友们发现蜗牛的特色:它们有壳,可以缩进去躲避危险,而且爬行速度很慢。

小朋友们还学习了如何爱护这些小动物,不能随意将它们捉到手中,而应该在它们自由活动的环境中欣赏它们的美丽和可爱。

这篇故事不仅让小朋友们了解了蜗牛的生活习性,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 1 -。

2020年幼师教育随笔《陪“蜗牛”一起散步》

2020年幼师教育随笔《陪“蜗牛”一起散步》

幼师教育随笔《陪“蜗牛”一起散步》“我的手很小,无论做什么,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

我的腿很短,请慢些走,以便我能跟上您。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应敏感些,对待我应该像对待您自己一样。

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决定一些事情,允许我不成功,以便我从中吸取教训。

总有一天,我会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以上是一个美国孩子写给自己父母的信,这里面的话同样可以让老师借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所以,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虽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小大人,懂得特别多,会的也特别多,可是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小手,小腿,小脑袋还没有完全发育,所以我们是不能真正的把他们当“大人”来对待的,凡事都不能要求太高,不能要求十全十美。

大班的科学领域中已经涉及到了数字的认识和书写,经过小班和中班的学习,我本能的认为大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完全的掌握的5 以内数字的认识和加减运算,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最近的一次听评课中,我选了“3的组成与加减运算”这个主题活动,在活动的开始我了解极少数孩子的基础,他们都能理解3的组成,也能计算3以内的加减运算,可是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才发现我完全错了,我错误的把这节课的目标定的太高,没有1、2、3数字的书写基础和分合关系的认识,孩子根本理解不了3以内的加减运算。

活动中我曾埋怨过孩子怎么可以这么笨,怎么连3以内的加减运算都不会,事后我反思了自己这次活动的目标的设定与孩子已有经验的关系,我忽略孩子的已有经验,没有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找寻其中的规律,导致这次活动没有达到既定的活动目标。

教育笔记-老师我们发现了蜗牛

教育笔记-老师我们发现了蜗牛

教育笔记-老师我们发现了蜗牛
教育笔记:老师,我们发现了蜗牛
上午领孩子们户外自由活动,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趴在绿化带的围墙边上,一边搜寻着什么一边窃窃私语着,我很好奇地走过去,轻声问:“王老师很好奇,不知道你们在找什么?能告诉我吗?”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王老师,这里有蜗牛!”“在哪里呢?”我好奇地边问边张望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指给我看,有的甚至拿在手心里让我看,“你们在哪里找到的?”“在树叶下面!”于是,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分散去找,有的跑到旗杆下面的草丛里,有的到滑梯下面,还有的跑到墙角……找到蜗牛的小朋友都拿来给我看,有的是蜗牛壳,有的是活的蜗牛,我就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蜗牛壳和活的蜗牛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又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触角。

孩子们探索的兴趣更浓了,以致于到了上操的时候,还有的孩子在地上寻找着。

操后稍微休息后,看到孩子们又非常感兴趣的跑去找蜗牛,我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我就带孩子们回到班里,从*上搜索到关于蜗牛知识的图片和视频等,和孩子们一起探索蜗牛的生活习性,知道了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牙齿像线一样,一共有26000颗牙齿……为了让孩子们多方面的了解蜗牛的知识,我还搜索了几个蜗牛的儿歌和故事,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分享。

在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学习的动力,是孩子们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促成了今天的生成活动。

我知道,我们的探索还在继续!。

2020年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小蜗牛带来的教育》

2020年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小蜗牛带来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小蜗牛带来的教育》前两天我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游戏时,忽然听到:
“老师,老师,你看我们捡到一些蜗牛!”
我顺着声音看去,胡凯瑶和几个小朋友手里拿着捉来的蜗牛,我急忙问孩子们:
“你们在哪里发现的?”
“在墙根下。


“昨天咱们去玩时怎么没有发现呢?”
“昨天没下雨,今天刚下过雨。


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暗自高兴,继续问他们:
“为什么下雨后蜗牛会出来呢?”
“它想吸新鲜的空气。


“蜗牛喜欢潮湿的地方。


“谁知道更多的蜗牛的事情?”
“老师,我知道蜗牛是用一层膜把软的身体挡在壳里,防止水分跑掉。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爸爸给我讲的”。

其实我对蜗牛的了解也不是太多,随即我们就结合《想一想说一说》一书中《小蜗牛》一课开展了“蜗牛”的认知活动,这节课孩子们都很积极,这节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实很多教育都是意想不到的,或许这种意想不到的发现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收获。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教育随笔-一只蜗牛故事

教育随笔-一只蜗牛故事

教育随笔-一只蜗牛故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育随笔:一只蜗牛的故事自从给孩子们认识了”蜗牛“以后,他们对蜗牛这种动物别提有多感兴趣了,一个个都像是大科学家一样,一看到蜗牛,就马上把课上教的那些知识说出来,而且头头是道呢。

有一天,中午散步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们去操场玩。

一些小朋友去玩滑滑梯了,有一些小朋友中午没有吃掉饭的小朋友就坐在了树荫底下的椅子上面。

只见唐晨涛大声的叫道:“朱老师,你看。

这里有蜗牛!”我回头一看,嘿,还真有一只大大的蜗牛在树底下拖着重重的壳爬呀爬呀。

其他小朋友闻讯赶来,一个个惊讶的看着树底下的蜗牛,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学校里发现蜗牛呢。

“朱老师,你看多可爱的蜗牛啊!”葛涵菲说。

“朱老师,这只蜗牛是我发现的。

”涵涵自豪地说。

“我也看到了。

我看到的。

”孩子们唧唧喳喳说着。

这时候,我心里想考考孩子们有没有认真听我上课说的,就问他们,”你们谁知道蜗牛是从哪里爬到这里来的呀?“一个聪明的孩子马上反应了过来,”蜗牛是从叶子那边爬到我们这边来的,地上还留着它走过的痕迹呢!“其他小朋友马上说:”对呀,我也看到了,一条白色的线!“大家都兴奋极了。

我还让他们观察蜗牛背上的壳和头上的触角,孩子们都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

最后,大家决定把蜗牛带到教室里去饲养。

于是,我找来了玻璃瓶,把蜗牛放了进去。

正准备盖上盖子,彬彬一见,马上说:“朱老师,别盖盖子,蜗牛会闷死的。

”“那蜗牛就会爬走了。

”涛涛看着他,眼睛一瞥。

“对呀!那怎么办?”我“趁热打铁”地追问起来。

孩子们便讨论开来,有的说用纸盖住,有的说用有洞?ahref=http:///s/zt_mqj/target=_blankcla ss=infotextkey>母亲痈恰W尤筇耍∈郑骸拔揖醯没故怯盟芰现胶茫谏厦嬖俅良父龆淳托辛恕!焙⒆用窍氤隽撕芏喟旆詈蟠蠹乙恢氯贤俗尤蟮闹饕狻:⒆涌醋挪A坷锏拇笪吓#械乃担骸拔吓O不冻笔牡胤健!庇械乃担骸拔吓O不冻圆艘蹲樱魈煳揖痛愎础!钡接晏欤吓;苟嗄?/span>!”名达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说。

幼儿园发现一只小蜗牛教案反思

幼儿园发现一只小蜗牛教案反思

幼儿园发现一只小蜗牛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幼儿园发现一只小蜗牛教案反思教案反思:1. 教学目标:-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了解小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好奇心,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学会关心和照顾小动物。

2. 教学内容:- 小蜗牛的外貌特点和生活习性。

- 小蜗牛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 小蜗牛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教学重点:- 让幼儿通过实地观察小蜗牛,了解其外貌特点和生活习性。

- 引导幼儿思考小蜗牛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教学准备:- 一只小蜗牛- 放大镜- 幼儿园的室外环境或室内盆栽等适合小蜗牛生活的场所5. 教学活动:a.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激发幼儿对小蜗牛的兴趣。

b. 实地观察:带领幼儿到室外或室内的适合小蜗牛生活的场所,让幼儿仔细观察小蜗牛的外貌特点和行为习性,并用放大镜观察。

c. 讨论:引导幼儿围绕观察到的现象展开讨论,了解小蜗牛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d. 想象游戏:让幼儿想象自己是小蜗牛,描述自己的生活场景和日常活动。

e.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设计一个适合小蜗牛生活的栖息地,并讨论如何照顾小蜗牛。

f. 总结:引导幼儿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小蜗牛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 教学延伸:- 鼓励幼儿观察其他昆虫或动物,并进行类似的教学活动。

- 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加深对动物和生态系统的认识。

7. 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 教学内容涵盖了小蜗牛的外貌特点、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综合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 教学活动设计了多种形式,包括观察、讨论、想象游戏和小组活动等,能够满足幼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 教学延伸提供了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让幼儿能够在更广阔的环境中学习和探索。

总结:通过这个教案,幼儿能够通过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了解小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力和好奇心,同时也学会关心和照顾小动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育笔记《老师我们发现了蜗牛》上午领孩子们户外自由活动,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趴在绿化带的围墙边上,一边搜寻着什么一边窃窃私语着,我很好奇地走过去,轻声问:“王老师很好奇,不知道你们在找什么?能告诉我吗?”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王老师,这里有蜗牛!”“在哪里呢?”我好奇地边问边张望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指给我看,有的甚至拿在手心里让我看,“你们在哪里找到的?”“在树叶下面!”于是,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分散去找,有的跑到旗杆下面的草丛里,有的到滑梯下面,还有的跑到墙角……找到蜗牛的小朋友都拿来给我看,有的是蜗牛壳,有的是活的蜗牛,我就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蜗牛壳和活的蜗牛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又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触角。

孩子们探索的兴趣更浓了,以致于到了上操的时候,还有的孩子在地上寻找着。

操后稍微休息后,看到孩子们又非常感兴趣的跑去找蜗牛,我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我就带孩子们回到班里,从网上搜索到关于蜗牛知识的图片和视频等,和孩子们一起探索蜗牛的生活习性,知道了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牙齿像线一样,一共有26000颗牙齿……为了让孩子们多方面的了解蜗牛的知识,我还搜索了几个蜗牛的儿歌和故事,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分享。

在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学习的动力,是孩子们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促成了今天的生成活动。

我知道,我们的探索还在继续!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