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控制应力

合集下载

张拉计算书

张拉计算书

张拉力及伸长值计算一、T梁张拉力及伸长值计算1、张拉控制顺序张拉顺序:50%N2→100%N3→100% N2→100% N12、张拉力计算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 ,张拉控制应力为αcon=0.75fpk,单股张拉控制力P=193.9KN(设计图提供)。

(1)、25米T梁各梁张拉控制应力为:边跨边梁3束Φj15.2mmN1=8P=8×193.9=1551.2KN N2=N3=9P=9×193.9=1745.1KN边跨中梁3束Φj15.2mmN1=7P=7×193.9=1357.3KNN2=N3=8P=8×139.9=1551.2KN中跨边梁3束Φj15.2mmN1=7P=7×193.9=1357.3KNN2=N3=8P=8×193.9=1551.2KN中跨中梁3束Φj15.2mmN1=6P=6×193.9=1163.4KNN2=N3=7P=7×193.9=1357.3KN(2)、30米T梁各梁张拉控制应力为:边跨边梁3束Φj15.2mmN1=11P=11×193.9=2132.9KNN2=N3=10P=10×193.9=1939KN边跨中梁3束Φj15.2mmN1=N2=N3=9P=9×193.9=1745.1KN中跨边梁3束Φj15.2mmN1=10P=10×193.9=1939KNN2=N3=9P=9×193.9=1745.1KN中跨中梁3束Φj15.2mmN1=9P=9×193.9=1745.1KNN2=N3=8P=8×193.9=1551.2KN3、伸长值计算(1)、计算公式Pp=P*[1-e-(kL+μθ)]/(k*L+μθ)=P*M ΔL= P p*L/A y*E p式中:ΔL——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m;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 m;AY——预应力筋截面面积,取140,mm2;E 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由实验数据取Ep=1.98*105 MPa;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K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k=0.0015;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μ取0.225;M——[1-e-(KL+μθ)]/(KL+μθ)。

midas 定义张拉控制应力

midas 定义张拉控制应力

midas 定义张拉控制应力
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在张拉过程中对材料施加的控制力,用于调节材料的应力状态。

在张拉过程中,通过施加一定的力或应力,可以改变材料的形态和性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张拉控制应力通常用于金属、混凝土等材料的加工和结构设计中。

具体来说,张拉控制应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预应力张拉:在混凝土结构中,经过预应力张拉,将钢筋或钢束施加一定的拉力,使其产生预压应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 金属材料的拉伸加工:在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中,通过施加拉力,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改善材料的强度、延展性和韧性。

这种方式常用于拉伸试验、金属丝的制备等。

3. 张拉应力的控制:在工程设计中,通过控制张拉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可以实现结构的优化设计。

例如,在桥梁设计中,通过对张拉应力的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桥梁的挠度和变形,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总之,张拉控制应力是一种通过施加力或应力来调节材料应力状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和结构设计中,以实现预期的性能和效果。

30m小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与应力控制

30m小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与应力控制

30m小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与应力控制1 工程概况(1)跨径3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连续箱梁,梁体高度1.6m,宽度2.4m,采用C50混凝土,(2)钢绞线规格:采用高强低松驰钢绞线Φs15.2规格,标准强度Rby=1860Mpa,公称截面面积140mm2,弹性模量根据检测报告取Ep=2.00×105Mpa。

钢束编号从上到下依次为N1、N2、N3、N4,其中:中跨梁:N1、N2、N3、N4为4Φs15.2;边跨梁:N1、N2为5Φs15.2,N3、N4为4Φs15.2;(3) 根据施工设计图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按75%控制,即σcon=1860×75%=1395Mpa,单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P=1395×140=195.3KN,锚口摩阻损失厂家提供为2%,5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5×1.02=996.03KN,4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4×1.02=796.82KN,采用两端张拉,夹片锚固。

(4)箱梁砼强度达到90%、N4钢束。

(5)张拉:0~10%(测延伸量)~20%(测延伸量)~100%(测延伸量并核对)~(持荷5分钟,以消除夹片锚固回缩的预应力损失)~锚固(观测回缩)。

2 油压表读数计算根据千斤顶的技术性能参数,结合计量测试研究院检定证书检定结果所提供的线性方程,计算实际张拉时的压力表示值Pu:前端:千斤顶型号:YCYP150型编号:6067 油压表编号:9398或3676校准方程:编号6067千斤顶配9398油表:P=0.0333XF+0.2ApEp PpL 编号6067千斤顶配3676油表:P=0.0334XF-0.06后端:千斤顶型号:YCYP150型 编号:6068 油压表编号:2246或2360编号6068千斤顶配2246油表:P=0.0331XF+0.28编号6068千斤顶配2360油表:P=0.0328XF+0.48XF=所需力值P=压力表读数3 伸长量计算(1)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L (mm )按下式计算:△L=式中:Pp-预力筋的平均张拉力为(N ),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方法见曲线段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2):取140A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 2)。

T 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T 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T 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一.控制应力1.控制张拉应力:σcon=0.75R y b=0.75×1860Mpa=1395Mpa2.钢绞线张拉控制力:P K=σcon·A g·n·1/1000(KN)式中A g为钢绞线的公称面积,n为钢绞线的根数一根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力为P K=1395Mpa×140mm2=195.3KN 中梁: N1=195.3KN×6=1171.8KNN2=195.3KN×6=1171.8KNN3=N4=195.3KN×7=1367.1KN边梁: N1=195.3KN×7=1367.1KNN2=195.3KN×7=1367.1KNN3=N4=195.3KN×7=1367.1KN二.伸长量1.理论伸长量(△L)计算△L=P p·L/(A p·E g)P p=P·[1-e-(kx+μθ)]/(kx+μθ)其中P P是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N),L是钢绞线的长度(m),A P是钢绞线截面积(mm2),E g是钢绞线的弹性模量(N/mm2),P 是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x是从张位端至计算截面的钢绞线长度(m),θ是从张位端至计算截面曲线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为孔道偏差系数,取k=0.0015,μ为摩阻系数,取μ=0.20中梁各束钢绞线伸长量⑴N1束θ=0.15708(rad) x=16.015mP p=1171.8×[1-e-(0.0015×16.015+0.20×0.15708)]/ (0.0015×16.015+0.20×0.15708)=1139.9KN△L=1139.9×32.03/(6×140×195)=222.9mm每端的伸长量△L=111.45mm⑵N2束θ=0.15708(rad) x=16.03mP p=1171.8×[1-e-(0.0015×16.03+0.20×0.15708)]/ (0.0015×16.03+0.20×0.15708)=1139.9KN△L=1139.9×32.06/(6×140×195)=223.1mm每端的伸长量△L=111.55mm⑶N3,N4束θ=0.07505(rad) x=15.94mP p=1367.1×[1-e-(0.0015×15.94+0.20×0.07505)]/ (0.0015×15.94+0.20×0.07505)=1340.8 KN△L=1340.8×31.88/(7×140×195)=223.7mm每端的伸长量△L=111.84mm边梁各束钢绞线伸长量⑴N1束θ=0.15708(rad) x=14.945mP p=1367.1×[1-e-(0.0015×14.945+0.20×0.15708)]/ (0.0015×14.945+0.20×0.15708)=1331KN△L=1331×29.89/(7×140×195)=208.2mm每端的伸长量△L=104.1mm⑵N2束θ=0.15708(rad) x=14.96mP p=1367.1×[1-e-(0.0015×14.96+0.20×0.15708)]/ (0.0015×14.96+0.20×0.15708)=1330.9 KN△L=1330.9×29.92/(7×140×195)=208.4mm每端的伸长量△L=104.2mm⑶N3,N4束θ=0.07505(rad) x=14.87mP p=1367.1×[1-e-(0.0015×14.87+0.20×0.07505)]/ (0.0015×14.87+0.20×0.07505)=1341.9 KN△L=1341.9×29.74/(7×140×195)=208.8mm每端的伸长量△L=104.4mm16米空心板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一、控制应力1、控制张拉应力:σcon=0.75R y b=0.75×1860Mpa=1395Mpa2、钢绞线张拉控制力:P K=σcon·A g·n·1/1000(KN)式中A g为钢绞线的公称面积,n为钢绞线的根数一根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力为P K=1395Mpa×140mm2=195.3KN 梁: N1=195.3KN×5=976.5KNN2=195.3KN×5=976.5KN二、伸长量1、理论伸长量(△L)计算△L=P p·L/(A p·E g)P p=P·[1-e-(kx+μθ)]/(kx+μθ)其中P P是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N),L是钢绞线的长度(m),A P是钢绞线截面积(mm2),E g是钢绞线的弹性模量(N/mm2),P 是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x是从张位端至计算截面的钢绞线长度(m),θ是从张位端至计算截面曲线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为孔道偏差系数,取k=0.0015,μ为摩阻系数,取μ=0.20梁各束钢绞线伸长量⑴N1束θ=0.0436(rad) x=15.6mP p=976.5×[1-e-(0.0015×15.6+0.20×0.0436)]/ (0.0015×15.6+0.20×0.0436)=961.3KN单根张拉力:961.3/9.8=98.1T/5=19.6T1#油表:32.043Mpa 2#油表:32.9MPa△L=961.3×15.6/(5×140×195)=10.98mm每端的伸长量△L=5.49mm⑵N2束θ=0.209(rad) x=15.668mP p=976.5×[1-e-(0.0015×15.668+0.20×0.209]/ (0.0015×15.668+0.20×0.209)=945.1KN=96.4T/5=19.28T=31.5Mpa=32.366Mpa单根张拉力:945.1/9.8=96.4T/5=19.28T1#油表:31.5Mpa 2#油表:32.366MPa△L=945.1×15.668/(5×140×195)=10.84mm每端的伸长量△L=5.42mm。

张拉控制应力计算

张拉控制应力计算

K8+840石坝中桥预应力空心板张拉控制计算根据国道106线浏阳市大瑶至界口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二合段下册石坝中桥施工图说明、图S4-5-12~图S4-5-21以及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计算如下: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P p(kx)P(1e)kx①式中: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LP LpA Ep p②式中: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p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p2)E—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 p 2)3、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P:P R A③m p式中:R—由钢铰线试验报告提供的抗拉强度m4、将公式①③代入公式②:L(kx)(kx) P(1e)L RL(1e) kx A E(kx)Ep p p5、由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附表G-8取:k0.0015,0.25。

由钢铰线试验报告得:1920R Mpa。

由钢铰线出厂合格证明得:E p195Gpa。

由图纸得:mx7.828m,L15656mm,L15607mm。

12⑴3束钢铰线理论伸长值:9(0.00157.8280.25)180192015656(1e)L150.9mm93(0.00157.8280.25)19510180钢铰线一端理论伸长值L175.4mm。

⑵4束钢铰线理论伸长值:4(0.00157.8040.25)180192015607(1e)L151.5mm43(0.00157.8040.25)19510180钢铰线一端理论伸长值L275.7mm。

26、钢铰线单根公称直径140mm⑴3束钢铰线张拉力P1R m A p19201403806400N806.4KN,即张拉力P1806.4KN时,钢铰线一端理论伸长值L175.4mm,根据千斤顶标定报告得荷载与油压表读数的线性回归方程知:①千斤顶编号904121(100T),油压表编号30068K:2y0.0519x0.0504(相关系数R=0.9999)当时。

预应力张拉控制

预应力张拉控制

预应力张拉控制在建筑工程领域,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预应力张拉控制则是确保预应力结构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预应力张拉控制涉及到众多技术要点和严格的操作规范,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预应力张拉控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预应力筋施加预定的拉力,使其在结构中产生预先设定的应力,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在实际操作中,预应力张拉控制主要包括张拉设备的选择与校验、预应力筋的布置与锚固、张拉顺序和张拉力的控制等方面。

首先,张拉设备的选择与校验至关重要。

常用的张拉设备有千斤顶和油泵等。

千斤顶的选型应根据预应力筋的类型、规格和张拉力的大小来确定。

同时,为了确保张拉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验。

校验的内容包括千斤顶的油压表读数与实际张拉力的关系、千斤顶的行程等。

只有经过校验合格的张拉设备才能投入使用。

预应力筋的布置与锚固也是影响张拉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

预应力筋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其在结构中的位置准确、曲线平滑。

在锚固端,应确保预应力筋的锚固牢固可靠,防止在张拉过程中出现滑移或松动。

锚固体系的选择应根据预应力筋的类型和工程要求来确定,常见的锚固体系有夹片式、螺母式等。

张拉顺序的合理安排对于保证结构的受力均匀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应遵循对称、均匀的原则进行张拉。

对于多束预应力筋的结构,应先张拉中间束,再依次向两侧对称张拉。

对于大跨度结构,可能需要分阶段进行张拉,以控制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张拉力的控制是预应力张拉控制的核心内容。

张拉力的大小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确定,并通过油压表读数来进行控制。

在张拉过程中,应采取分级加载的方式,逐步达到设计张拉力。

每级加载后应持荷一定时间,以保证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和应力均匀分布。

同时,应实时测量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并与理论伸长值进行对比。

如果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立即停止张拉,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预应力张拉控制详解

预应力张拉控制详解

预应力张拉控制详解一、预应力张拉概述预应力张拉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预应力张拉是通过施加拉力,使施加预应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承受使用荷载前产生一定的压缩,从而在结构承受外荷载的过程中,抵消部分外荷载,以减少结构的变形和提高结构的刚度。

二、预应力张拉控制的重要性预应力张拉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准确的预应力张拉控制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如果张拉力过大或过小,可能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变形或者破坏,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预应力张拉控制对于结构的耐久性也有重要影响。

耐久性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预应力张拉不当可能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缩短结构的使用寿命。

三、预应力张拉控制方法1、控制张拉力:根据设计要求,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施加的拉力值。

控制张拉力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的,它取决于结构的重要性、使用要求、材料性能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2、控制延伸量: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控制延伸量是保证结构安全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措施。

如果延伸量过大或过小,可能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变形或者破坏。

因此,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需要对延伸量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3、控制张拉顺序: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张拉的顺序也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一般来说,应该按照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张拉,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4、控制持荷时间: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持荷时间也是影响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持荷时间应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以保证结构的充分稳定和达到预期的力学性能。

5、控制降温速率: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降温速率也会影响结构的性能。

如果降温速率过快,可能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或者破坏。

因此,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需要对降温速率进行控制。

四、预应力张拉控制的注意事项1、在预应力张拉前,需要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试验,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如果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第三章 预应力及预应力损失

第三章 预应力及预应力损失

第三章 预应力筋有效应力计算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需要事先根据承受 外荷载的情况,估算其预应力的大小。

预应力损失: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随着张拉、锚固 过程和时间推移而降低的现象。

设计所需的预应力筋中的预拉应力,应是扣除 预应力损失后的有效预应力。

因此,一方面要确定 预应力筋张拉时的初始应力(张拉控制应力),另 一方面要正确估算预应力损失值,然后根据两者之 差确定有效预应力值。

σ pe = σ con − σ l一、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σcon)1、含义:通常指预应力筋锚固前,张拉千斤顶所显示的 总拉力(扣除锚圈口摩擦损失)除以预应力钢筋截面积 所求的钢筋应力值。

《公路桥规》特别指出, σcon应为张拉钢筋的锚下控制 应力Apσcon ApσconApσconApσcon2、 σcon对结构的影响σcon越大,混凝土中的预压应力越大,抗裂性越强,越节省钢筋,但过大会产生如下问题 (1)预应力筋过早进入流幅,降低其塑 性,甚至出现断丝现象 (2)增加钢筋的松弛损失 (3)构件出现纵向裂缝 (4)使构件出现脆性破坏3、 σcon的取值一般应在比例极限值或条件屈服点之下 以下,不同性质的预应力筋应分别确定σcon值《公路桥规》和《铁路桥规》规定,预应力钢筋在构件端 部(锚下): 钢丝、钢绞线: σ con ≤ 0.75 f pk 精轧螺纹钢筋: σ con ≤ 0.90 f pk 注意: 在实际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可根据具体情况 和施工经验对张拉控制应力值进行适当地调整。

但不得 超过以下限界。

钢丝、钢绞线 精轧螺纹钢筋预应力钢筋抗压强度标准值的0.4~0.8倍 预应力钢筋抗压强度标准值的 0.5~0.95倍二、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 σpe )准确计算预应力损失,从而确定预应力筋有效应力是预应 力混凝土结构分析的基础,是设计合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的前提。

σ pe = σ con − σ lσ pe ( x, t ) = σ con − ∑ σ li ( x, t )第二节 预应力损失计算预应力损失的种类Apσcon Apσcon Apσcon Apσcon前期损失或第 一批损失发生在预应力传到 混凝土之前如管道摩擦(σl1)、锚具变形、 预应力回缩及接缝压密(σl2) 、 台座与钢筋的温差(σl3) 等后期损失或第 二批损失发生在预应力传到混 凝土之后如混凝土弹性压缩损失(σl4) 、 力筋松弛损失(σl5) 、混凝土收 缩徐变(σl6) 等《混凝土规范》:环形结构中螺旋式预应力筋对混凝土的局部挤压损失σl7此外,还应考虑预应力筋与锚圈口之间的摩擦、台 座的弹性变形等引起的预应力损失预应力损失值不宜笼统地估 算,应予分项计算,然后相 加确定总的损失值但各项预应力损失值又不是 截然无关的。

10.7.1张拉控制应力

10.7.1张拉控制应力


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10.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10.7.2 预应力损失
1.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损失l1
σl1 σcon 1 e(kxμθ)
——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按表9-8采用;
——张拉端曲线管道法线与计算截面曲线管道
法线间的夹角。
——管道每m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标志是;受拉钢筋屈服,受压区外边缘混凝土达 到极限压应变。
其它简化和假定与一般受弯构件相同,但应 注意预应力受压钢筋的应力状态:
对于先张法构件 对于后张法构件
' p0


' con


' l


' l4
p0
'

' con


' l

aEp
' pc

1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10.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对于曲线配筋的分批张拉(分为m批),可取l/4截 面作为全梁的平均截面进行简化计算:
σ' l4

σm l4

σ
1 l4
2

(m 1) 2 aEp ΣΔσpc

6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10.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5. 预应力钢筋松驰损失l5
预应力钢丝、钢铰线:
σl5
ψξ 0.52
传力锚固后的预应力损失
(第二批损失) l II
0.5 l5 l6
后张法 l1 l2 l4
l5 l6

张拉控制应力允许偏差

张拉控制应力允许偏差

张拉控制应力允许偏差
摘要:
1.张拉控制应力的概念
2.张拉控制应力的允许偏差
3.允许偏差的影响因素
4.应用实例
正文:
一、张拉控制应力的概念
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钢筋在张拉过程中所产生的应力。

这种应力对于保证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张拉控制应力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二、张拉控制应力的允许偏差
张拉控制应力的允许偏差,是指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与设计控制应力之间的差值。

我国相关规范对此有严格的要求,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能。

三、允许偏差的影响因素
允许偏差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性能: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性能参数的偏差会影响张拉控制应力的允许偏差。

2.张拉设备:张拉设备的精度、稳定性等性能直接影响张拉控制应力的允许偏差。

3.操作工艺: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应力测量方法等因素也会对允许偏
差产生影响。

4.结构设计:设计中对预应力钢筋的布置、截面尺寸等参数的选择,也会对张拉控制应力的允许偏差产生影响。

四、应用实例
以某跨度为100 米的预应力混凝土梁为例,设计控制应力为180MPa。

根据我国相关规范,张拉控制应力的允许偏差应为±10MPa。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实际张拉控制应力在170MPa 至190MPa 之间,即可认为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张拉控制应力的允许偏差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预应力张拉控制详解

预应力张拉控制详解

预应力张拉控制详解预应力张拉控制详解预应力张拉控制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施工质量、提高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预应力张拉控制的原理、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实际应用。

一、预应力张拉控制的基本原理预应力张拉控制是通过施加一定的拉力,使混凝土结构中的受拉区域预先承受一定的压力,从而在结构自重和其他荷载作用下,减小或消除混凝土的拉应力,达到防止开裂或减小变形的效果。

预应力张拉控制的基本原理在于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二、预应力张拉控制的技术要点1、张拉设备的选择与校准预应力张拉设备包括千斤顶、油压表、张拉钢丝绳等。

在张拉前,应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读数准确,以避免误判。

同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张拉设备,以满足不同施工条件和要求。

2、钢丝绳的布置与连接钢丝绳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确保其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位置准确。

钢丝绳的连接应牢固可靠,防止在张拉过程中出现脱落或滑动。

3、张拉力的控制张拉力的大小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在张拉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油压表读数,确保其稳定在预定范围内。

同时,应观察千斤顶活塞的运行情况,防止出现异常现象。

4、钢筋伸长量的测量与调整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随时测量钢筋的伸长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以验证张拉效果。

当发现伸长量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张拉力,以纠正偏差。

三、预应力张拉控制的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培训与安全意识教育在进行预应力张拉控制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同时,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2、张拉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在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在张拉过程中,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转,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问题。

3、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预应力张拉控制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防护栏、安全帽等。

张拉控制应力的名词解释

张拉控制应力的名词解释

张拉控制应力的名词解释现代建筑中,张拉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结构控制方式。

在实施张拉技术时,控制应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解释。

一、张拉控制应力的概念张拉控制应力,简而言之,是指通过施加外力,使得建筑中的张拉构件达到预定的应力状态。

这一过程通常通过使用预应力或者后张拉的方式完成。

预应力顾名思义就是在施加混凝土负荷前施加的应力,而后张拉则是在混凝土负荷施加后施加的应力。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控制应力的准确性和可持续性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二、张拉技术的应用领域张拉技术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体育场馆等大跨度结构的建设中。

这些项目对结构的稳定性有很高要求,而张拉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变形,提高承载能力,并延长使用寿命。

因此,张拉技术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张拉控制应力的原理张拉控制应力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施加外力,使张拉构件中的钢筋产生预应力或后应力,从而实现结构的稳定与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专门设计的张拉设备,比如张拉机和张拉锚具等。

先将钢筋穿过预留的预应力管道,再施加张拉力,并通过锚具将张拉构件固定住,从而实现对结构的应力控制。

四、张拉控制应力的优势张拉控制应力相对于传统的施工方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它可以减小变形,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其次,张拉技术可以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使得大跨度结构的建设成为可能。

此外,通过张拉控制应力,可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并减少日后的维护成本。

因此,张拉技术在现代建筑领域被广泛采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施工方式。

五、张拉控制应力的施工方式在进行张拉施工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首先,需要根据结构设计绘制合理的张拉施工方案,并选择合适的张拉设备。

接下来,进行张拉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预应力管道、布置预应力筋等。

然后,安装张拉锚具,并施加张拉力,使得钢筋实现预应力或后应力。

最后,检查张拉构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公路桥梁精细化施工预应力张拉施工控制

公路桥梁精细化施工预应力张拉施工控制

公路桥梁精细化施工预应力张拉施工控制1张拉速率控制在张拉施工中,张拉速率应控制在张拉控制力的10%~15%/min,对于长度大于50m的弯束或长束,张拉速率应降低,宜取张拉控制力的10%/min。

并应匀速加压,为确保多点张拉的同步性,可增加几个停顿点。

2钢绞线伸长量控制钢绞线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的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对于应力值符合设计要求,实际伸长值小于理论值的,要核实摩阻力是否准确;对于应力值符合设计要求,实际伸长值大于理论值的,需核实同束不均匀度是否符合要求。

钢绞线预应力筋在张拉前应进行初张拉,初应力宜采用张拉控制应力σcon的10%~25%。

3持荷时间控制持荷时间为油泵开启、油压表读数稳定后的稳压时间,最短不得少于5分钟。

两端张拉时50m(不含)以上的预应力筋宜取8分钟。

4张拉同步性控制预应力筋张拉同步性控制包括:单束钢绞线两端张拉同步性、多束钢绞线对称张拉同步性、张拉过程同步性、张拉停顿点同步性。

为保证张拉施工过程满足以上四个同步性,切实控制有效预应力大小和同断面不均匀度,可采用预应力张拉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张拉,以排除人为、环境因素影响,实现张拉停顿点、停顿时间、加载速率的完全同步性。

由计算机完成张拉、停顿、持荷等命令的下达。

5断丝分析与处理1断丝、滑移限制要求表6-2 预应力筋断丝、滑移限制2 断丝的原因分析1)整束不均匀度过大,部分钢绞线应力大于其极限强度;2)钢绞线或锚具本身质量有问题;3)千斤顶重复多次使用,导致张拉力不准确;4)限位板、工具锚与锚具孔位分布不重合一致,发生偏位。

3 断丝的处理1)由同束各钢绞线受力不均引起的断丝,说明梳、编、穿束存在质量问题,须严格按照本指南第5章的要求梳进行梳编穿束施工。

2)因锚具、钢绞线不合格而出现断丝,须更换锚具与钢绞线。

张拉应力和伸长值的控制计算

张拉应力和伸长值的控制计算

张拉应力和伸长值的控制计算Φj15.24钢铰线的截面积Ay=140mm2,抗拉设计强度为1860Mpa,钢铰线每根张拉力为195.3KN,锚下张拉控制应力取=1395Mpa,弹性模量:1.95×105Mpa,持荷2分钟张拉力按设计张拉力100%计算:1、钢铰线每根张拉力为195.3KN实际控制用合格标定的油表压力计检验。

2、钢铰线伸长值:ΔL=PL/(Eg Ay)=1.95×105×21.13/(1.95×105×140)=0.151(m)注:式中P—钢铰线的张拉力L—钢铰线长度Eg—弹性模量Ay—钢铰线的截面积3、预应力筋控制力计算㈠计算依据①设计图纸锚下控制应力N1~N3为1395 Mpa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㈡理伦计算①计算公式:P=δ×Ag×n×1/1000×b式中:P—预应力盘的张拉力,KN;δ—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力,Mpa;Ag—每根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N—同时张拉预应力筋的根数;b —超张拉系数,不超张拉的为1.0。

预应力钢束编号(N1,N2,N3):P=δ×Ag×n×1/1000×b=1395×140×9×1/1000×1.0=1757.7 KN(四)本工程现场读数实际控制用合格标定的油表压力计,本工程张拉设备经过标定,采用校准方程计算读数如下:油表压力计1#:P=0.019915F-0.838831=0.019915×1757.7-0.838831=34.17油表压力计2#:P=0.019692F+0.707007=0.019692×1757.7+0.707007=35.32。

张拉控制应力指张拉预应力钢筋时允许的最大张拉应力

张拉控制应力指张拉预应力钢筋时允许的最大张拉应力

张拉控制应力指张拉预应力钢筋时允许的最大张拉应力
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在进行钢筋张拉预应力时,允许的最大张拉应力。

这个值是由预应
力钢筋材料在安装及张拉过程中允许应力大小确定的,在设计过程中,也会针对个特殊构
件锚固件和衬垫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张拉控制应力总是相对较低的,采用普通的高强度螺栓和衬垫时,其值大约在750MPa左右。

为了锚固和衬垫的有效焊接,应尽量使最终张拉值控制在此上
下浮动50MPa左右。

对于钢构结构,由于衬垫安装时,有必要采用低张拉控制应力,以此类推,更多的衬
垫管束及高强度连接件也会被采用用于此类构件。

张拉控制应力也可能会随着应力大小的
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比而言,有些构件,尤其是轻质构件,其张拉控制应力也会相对较低,这往往需要
在其他控制条件下来定义,其作用主要是防止构件里的钢筋在安装和张拉的过程中过度变形。

因此,在设计使用预应力构件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正确的张拉控制应力,同
时应注意构件的配置及锚固件和衬垫材质选择都是决定张拉应力值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张拉控制应力大小的确定

张拉控制应力大小的确定

张拉控制应力大小的确定引言张拉控制应力大小的确定是在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应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对于张拉控制应力大小的准确确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论基础张拉控制应力的概念张拉控制应力是指通过调节张拉力的大小,使得结构所受到的应力在设计范围内。

张拉控制应力的准确确定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张拉与应力的关系在张拉过程中,张拉力会直接影响结构体的应力分布。

张拉力的增加会导致应力的增加,因此需要通过控制张拉力的大小来控制应力。

应力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应力计算公式来计算结构体所受到的应力。

常用的应力计算方法包括静力学方法和有限元方法等。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结构体中各部位的应力大小,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方法和技术设计前的工作在进行张拉控制应力大小的确定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结构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力学性质的测试等。

只有在对结构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确定张拉控制应力的大小。

张拉设备的选择在进行张拉控制应力大小的确定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张拉设备。

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

常用的张拉设备包括液压张拉机、机械张拉机等。

张拉过程中的监测为了准确控制张拉的力度,需要在张拉过程中进行监测。

可以使用传感器等设备来实时监测张拉力的大小。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调整张拉力的大小,以达到控制应力的目的。

应力的调整和控制在进行张拉控制应力大小的确定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应力的调整和控制。

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张拉力的大小来控制结构体所受到的应力。

需要根据结构体的设计要求和力学性质来确定合适的应力大小。

实例分析桥梁的张拉控制应力大小确定桥梁是一个典型的需要进行张拉控制应力大小确定的结构。

通过对桥梁的设计和计算,可以确定桥梁所受到的应力大小,并通过张拉控制应力的方法来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设计桥梁的结构参数和力学特性。

锚外控制应力和锚外张拉力

锚外控制应力和锚外张拉力

锚外控制应力和锚外张拉力
锚外控制应力和锚外张拉力是指在锚定系统中,锚杆或锚索通过
锚固件锚固在锚点上所产生的应力和张力。

锚外控制应力是在锚杆或
锚索侧面产生的应力,它可以帮助防止地层的离散和松散。

而锚外张
拉力是在锚杆或锚索轴向产生的张力,它可以将结构或岩石稳定地固
定在地面或岩壁上。

锚外控制应力和锚外张拉力的大小取决于锚杆或锚索的材料和直径、锚固件的类型和数量、锚点的地质特征和作用力的方向等因素。

在施工中,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锚杆或锚索的布置方案,以确保锚外控制应力和锚外张拉力足够强大,以满足结构物或岩壁的
安全要求。

同时,监测锚外控制应力和锚外张拉力的变化情况也是保
证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拉控制应力
张拉控制应力是指预应力钢筋在进行张拉时所控制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其值为张拉设备(如千斤顶油压表)所指示的总张拉力除以应力钢筋截面面积而得的应力值,以σcon表示。

张拉控制应力的取值,直接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如果张拉控制应力取值过低,则预应力钢筋经过各种损失后,对混凝土产生的预压应力过小,不能有效地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

如果张拉控制应力取值过高,则可能引起以下问题:
(1)在施工阶段会使构件的某些部位受到拉力(称为预拉力)甚至开裂,对后张法构件可能造成端部混凝土局压破坏。

(2)构件出现裂缝时的荷载值很接近,使构件在破坏前无明显的预兆,构件的延性较差。

(3)为了减少预应力损失,有时需进行超张拉,有可能在超张拉过程中使个别钢筋的应力超过它的实际屈服强度,使钢筋产生较大塑性变形或脆断。

张拉控制应力值的大小与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关,对于相同的钢种,先张法取值高于后张法。

这是由于先张法和后张法建立预应力的方式是不同的。

先张法是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在台座上张拉钢筋,故在预应力钢筋中建立的拉应力就是张拉控制应力
σcon。

后张法是在混凝土构件上张拉钢筋,在张拉的同时,混凝土被压缩,张拉设备千斤顶所指示的张拉控制应力已扣除混凝土弹性压缩后的钢筋应力。

为此,后张法构件的σcon值应适当低于先张法。

张拉控制应力值大小的确定,还与预应力的钢种有关。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采用的都为高强度钢筋,其塑性较差,故控制应力不能取得太高。

根据长期积累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下表的限值。

张拉控制应力限值
注:1.表中fptk为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2附表2-8;
2.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不应小于是0.4 fptk。

符合一列情况之一时,表中的张拉控制应力限值可提高0.05 fptk:
(1)要求提高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抗裂性能,而在使用阶段受压区内设置的预应力钢筋;
(2)要求部分抵消由于应力松弛、摩擦、钢筋分批张拉以及预应力钢筋与张拉台座之间的温差等因素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