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思路(简)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思路(简)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三 分。
• 本例中,如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Lasegue征阳性,则病变部位在脊髓、脑干。 因而可推测脑干内的颅神经受累。临床诊断 上在脑干或脊髓内形成这样的急性多发性病 灶的疾病可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或 多发硬化症。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三 分。
• 例题3:62岁,男性,半年前开始四肢无力,而且 手足逐渐变细。有时肩、臀部、四肢肌肉出 现肌肉跳动。1月前出现吞咽困难、说话鼻 音,饮水时由鼻呛出。无四肢麻木或疼痛, 怎么诊断?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三 分。
• 解答3:本例出现进行性的四肢肌力低下,因 诉说四肢变细,推测有肌肉萎缩,推测病变 部位在脊髓前角以下的损害,包括神经根、 末梢神经或肌肉病变。而本例存在肌肉跳动, 推测为肌纤维束震颤,则考虑病变部位应该 在脊髓前角细胞或附近的神经根。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三 分。
• 其后的吞咽困难或构音障碍也是同样的机制 所致,推测病变部位在脑干内的运动神经核 或从脑干发出后的神经根部。因而诊察时首 先重要的是确定肌萎缩和肌纤维束震颤。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三分。
• 神经学所见:意识清醒,无痴呆。颅神经检查, 两侧面肌均出现轻度肌力低下。舌肌两侧性 萎缩,不能充分伸出。两侧软颚上举不充分。 四肢的近端、远端均中度萎缩。肌力也低下, 上肢举起或从坐位起立困难。四肢的萎缩肌 有肌纤维束震颤。下颌反射、四肢反射均呈 病理性亢进。Babinski征两侧阳性。 Lasegue征阴性。感觉系统、协调运动、排 尿正常。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三分。
神经系统查体:嗜睡状态。眼底见两侧视乳 头水肿。疼痛刺激后右侧颜面部可强烈收缩 。左侧颜面收缩力弱。疼痛刺激后左侧肢体 运动差,左足呈外旋位,左上下肢腱反射亢进, 左侧Babinski征阳性。感觉障碍不明确。如 何诊断?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徐病定位、定性诊疗思路之阳早格格创做神经系统徐病诊疗有三个步调:1、仔细的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战体格查看,着沉神经系统查看2、定位诊疗:用神经解剖死理等前提表里知识去分解、阐明有闭临床资料,决定病变爆收的解剖部位.3、定性诊疗:通联起病形式、徐病的死长战演变历程、部分史、家属史、临床查看资料,概括分解,筛选出收端的病果本量.感觉系统一.感觉分类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㈡普遍感觉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2.深感觉——疏通觉、位子觉、振动觉等.3.皮层觉(复合觉)——真体觉、图形觉、二面辨别觉、定位觉等.二. 感觉的解剖死理1.感觉的传导径路:①痛温觉传导路,②深感觉传导路.三.感觉障碍的本量、表示㈠益伤性症状:1.感觉缺得:⑴真足性感觉缺得:百般感觉齐得.⑵分散性感觉障碍:共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得,而其余感觉保存.㈡刺激性症状:1. 感觉过敏2. 感觉过分3. 感觉非常十分4. 痛痛四.感觉障碍典型㈠终梢型:四肢近端性、对于称性,陪周围性瘫.㈡神经搞型:受益神经所支配的皮肤百般感觉障碍,陪周围性瘫痪.㈢后根型:节段性百般感觉障碍,陪神经根痛(搁射性剧痛).㈣脊髓型:1.脊髓横贯性益伤:益伤仄里以下百般感觉障碍.2.脊髓半切概括征(Brown-Sequard Syndrome):共侧深感觉障碍(陪肢体瘫痪),对于侧痛温觉障碍.㈤脑搞型:1.延髓(一侧)病益时:接叉性感觉(痛温觉)障碍.2.中脑、桥脑病变:对于侧偏偏身感觉障碍,多陪接叉性瘫痪.㈥丘脑型:对于侧偏偏身感觉障碍,常陪自收性痛痛战感觉过分.㈦内囊型:“三偏偏” 对于侧偏偏身感觉障碍,陪偏偏瘫、共背偏偏盲.㈧皮量型:对于侧单肢感觉障碍.1.刺激性:感觉型癫痫收火.2.益伤性:感觉减退、缺得.运动系统神经病教所道的“疏通”,指的是骨骼肌的疏通.神经疏通系统是由四个部分组成:①下疏通神经元;②上疏通神经元;③锥体中系统;④小脑系统.随意运动系统一.解剖死理(随意疏通神经通路)由上、下(二级)疏通神经元组成.①疏通中枢②上疏通神经元(锥体束)③下疏通神经元肌力:是指肌肉自决(随意)中断的本领.1.肌力分级(6级计分法)0度真足瘫痪;Ⅰ度仅有肌肉有沉微中断,而无肢体疏通;Ⅱ度只可仄移疏通;Ⅲ度能做抬下疏通,没有克没有及对于抗中力;Ⅳ度能抵挡阻力疏通;Ⅴ度仄常肌力.上、下疏通神经元瘫痪的鉴别诊疗中枢性瘫痪周围性瘫痪肌张力删下减矮腱反射删强减强或者消得病理反射有无肌萎缩无明隐⑴单瘫、⑵偏偏瘫、⑶接叉瘫、⑷截瘫、⑸四肢瘫.三.瘫痪的定位诊疗(瘫痪的典型)㈠.中枢性瘫痪1.皮量型:⑴刺激性:对于侧肢体乍克逊癫痫收火.⑵益伤性:(“单瘫”)2.内囊型:(“三偏偏”): 对于侧肢体偏偏瘫,陪偏偏身感觉障碍、共背偏偏盲.3.脑搞型(“接叉瘫”): 共侧颅神经瘫,及对于侧身体中枢性瘫.⑴中脑:Weber概括征(共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于侧肢体偏偏瘫)⑵桥脑:Millard-Gubler概括征(共侧展、里神经麻痹,对于侧肢体偏偏瘫)4.脊髓型:无颅神经益伤,益伤仄里以下的肢体瘫痪.⑴下颈段(C1-4 :四肢中枢性瘫⑵颈膨大(C5-T1):上肢周围性瘫,下肢中枢性瘫⑶胸段(T2-12):下肢中枢性瘫⑷腰膨大(L1-S2):下肢周围性瘫▲ 脊髓半切征(Brown-Sequard 概括征)共侧肢瘫及深感觉障碍,对于侧痛、温觉障碍.㈡.周围性瘫痪5.前角型:节段性张慢性瘫,无陪感觉障碍,可陪肌束或者肌纤维哆嗦.6.前根型:节段性张慢性瘫,常陪根痛战节段性感觉障碍.7.终梢型:四肢近端性对于称性张慢性瘫陪感觉障碍.锥体中系统㈠.解剖死理㈡.临床表示1. 旧纹状体病变病变部位:乌量、惨黑球.表示为:肌张力删下(铅管样、或者齿轮样),疏通缩小,停行性震颤.病变部位:尾状核、壳核.表示为:肌张力减矮,疏通删加(没有自决疏通).小脑系统㈠.解剖死理㈡.小脑病变的主要症状是:共济仄衡,仄稳障碍,肌张力减矮.1.小脑中线(蚓部)益伤:头、躯搞、单下肢共济仄衡;醒汉步态;行语障碍.2.小脑半球益伤:引起共侧肢体的共济仄衡(理想性震颤),上肢较下肢沉,粗细动做最沉;眼球震颤;肌回跳局里阳性.反射反射弧5个组成部分:①体验器②传出神经元③连络神经元④传出神经元⑤效力器㈠深反射(腱反射、肌牵张反射):1. 肱二头肌反射(颈5-6)2. 肱三头肌反射(颈6-7)3. 桡骨膜反射(颈5-8)4. 膝反射(腰2-4)5. 踝(跟腱)反射(骶1-2)●深反射减强或者消得:①周围性瘫痪,②肌肉徐病(如周期性麻痹、沉症肌无力)③神经性戚克,④深昏迷、深睡、深麻醒、或者洪量镇定,④某些健壮人(其余:粗神紧张、注意力集结于查看部位者,可变化注意力克服)●深反射巩固:锥体束益伤(果为深反射仄常情况下受锥体束的压造.常陪反射区夸大)某些神经肌肉镇静性删下的徐病:(神经症、甲卑、脚脚搐搦症、破伤风等)㈡浅反射:(皮肤、粘膜、角膜反射)1. 背壁反射(上:胸7-8)、(中:胸9-10)、(下:胸11-12)2. 提睾反射(腰1-2)3. 肛门反射(骶4-5)●浅反射减强或者消得中枢性或者周围性瘫痪;昏迷、麻醒、深睡、一岁以内婴女.㈢病理反射:指正在仄常情况下没有出现,核心枢神经有益伤时才出现的非常十分反射.1. Babinski2. Chaddock4. Gordon5. Hoffmann6. Rossolimo● 病理反射阳性的临床意思:锥体束受益的要害体征(最要害).一岁以下婴女则是仄常的本初呵护反射(由于锥体束收育已老练).昏迷、深睡、洪量镇定药后呈阳性.附:脑膜刺激征(脑膜、神经根受激惹的体征):1.颈强曲;2.克藏格(Kernig)征;3.布鲁金斯基(Brudzinski)征.● 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神经概括:1. 颅神经属周围神经,共12对于,可用罗马数字依次命名.2. 颅神经Ⅰ、Ⅱ属大脑的神经纤维束,其余10对于均系于脑搞,脑搞内有其神经核.Ⅰ、Ⅱ大脑Ⅲ、Ⅳ中脑┓Ⅴ~Ⅷ桥脑┣脑搞Ⅸ~Ⅻ延髓┛(主要支配头里部)3. 颅神经核多属单侧皮量延髓束支配,唯Ⅶ核下部战Ⅻ只受对于侧皮量延髓束单侧支配.所以,一侧皮层脑搞束益伤时,普遍颅神经没有浮现上疏通神经元(核上)性瘫痪的症状,而只出现病灶对于侧底下部表情肌战舌肌瘫痪.一. 嗅神经(Ⅰ)临床症状嗅神经病变时,有以下二种症状:1.嗅觉减退或者消得──睹于鼻炎(单侧)、嗅沟瘤等.2.嗅幻觉收火──睹于嗅中枢病变,⑴粗神病,⑵皮量性癫痫.二. 视神经(Ⅱ)视觉传导路(央供掌握!)临床症状:1.眼光及视线障碍:⑴. 视神经───── 共侧齐盲┏中部─ 单颞侧偏偏盲⑵.视接叉┫┗中侧部─ 鼻侧偏偏盲⑶.视束───── 对于侧共背偏偏盲⑷.视辐射───── 对于侧共背象限盲(光反射存留、黄斑回躲)⑸.枕叶(视中枢)── 对于侧共背偏偏盲(刺激性病变:视幻觉)2.视乳头非常十分:⑴视乳头火肿── 颅内下压⑵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炎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中展神经临床症状:主假如眼肌瘫痪战复视,陪瞳孔改变.1、眼球疏通障碍战复视:⑴.周围性眼肌瘫痪①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中斜视,复视;眼球背内、进取、背下疏通障碍;瞳孔集大,光反射及安排反射消得.②滑车神经麻痹:眼球背下中注视障碍,复视.③展神经麻痹:眼球中展没有克没有及,内斜视,复视.⑵.核性眼肌麻痹睹于脑搞病变,引起眼球疏通神经核相近结构的益伤.中脑:Weber概括征桥脑:Millard-Gubler概括征⑶.核间性眼肌麻痹:睹于内侧纵束受益(如多收性软化)⑷.核上性眼肌麻痹病变部位:眼球侧视中枢.①额中回后部:a.刺激性病变:背对于侧偏偏斜b.益伤性病变:背共侧凝斜②脑桥展神经核旁:目标取①差同2.瞳孔改变:⑴.瞳孔缩小(<2.5mm):①一侧性── Horner概括征(“三小”)②单侧性── 桥脑出血(针尖样缩小)⑵.瞳孔集大(>5mm)反射改变:①动眼神经麻痹:间接、间接光反射消得②视神经真足性益伤:间接消得,间接存留四. 三叉神经(Ⅴ)临床症状:1.感觉障碍(里部):①周围性──呈神经搞型支配②中枢性──呈共心圆分集(分散性感觉障碍)2.疏通障碍:咀嚼无力,颞肌、咬肌萎缩;张心下颌偏偏背病侧.3.反射非常十分:角膜反射消得、下颌反射卑进五. 里神经(Ⅶ)临床症状:1.疏通障碍(里瘫):①周围性里神瘫(病变共正里部表情肌齐瘫痪)②中枢性里瘫(病变对于侧眶部以下表情肌麻痹)2. 舌前1/3味觉障碍(饱索神经火仄以上病变)六. 听神经(Ⅷ)临床症状:蜗神经益伤1.耳聋神经性:蜗神经或者耳蜗病变;传导性:中耳道战中耳徐病.矮音性:传导径路病变;下音性━━感音器(蜗神经)病变.前庭神经益伤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仄稳障碍(Romberg征阳性)等.七.舌吐神经迷走神经临床症状:1.延髓麻痹:声音嘶哑,谈话没有浑,吞吐障碍,饮火呛咳;吐喉、舌后(1/3)感觉及味觉障碍,吐反射消得.2.假性延髓麻痹(二侧锥体束病变):吐反射存留,下颌反射卑进,单侧锥体束征(+),强哭强笑.八. 副神经(Ⅺ)临床症状:1.一侧副神经周围性麻痹:胸锁乳突肌战斜圆肌萎缩,转颈(背对于侧)战耸肩累力.2.二侧胸锁乳突肌无力:头背后,没有克没有及前伸(抬起).九.舌下神经(Ⅻ)临床症状:一侧舌瘫───伸舌偏偏患侧;二侧舌瘫───伸舌受限或者没有克没有及.周围性舌瘫──舌肌明隐萎缩;中枢性舌瘫──无舌肌萎缩.大脑益伤的定位诊疗㈠. 额叶1.粗神障碍(额叶前部)影象减退,注意力没有集结,智能障碍,本性取人格改变,情绪改变,以至定背障碍、痴呆,大小便也没有克没有及自理.2.癫痫(中央前回刺激性病变)3.单瘫或者偏偏瘫(中央前回益伤性病变)4.疏通性得语(左侧额下回后部)5.得写(左侧额中回后部)6.二眼共背侧视障碍(额中回后部)7.强握取摸索反射(额叶后部)8.尿潴留陪截瘫(旁中央小叶)9.Foster-Kennedy概括征(一侧额底肿瘤)10.共济仄衡(额桥小脑束)㈡. 顶叶1.感觉性癫痫(中央后回刺激性)2.偏偏身感觉障碍(中央后回益伤性)3.得用(单侧)(左缘上回)4.得读(左角回)5.体象障碍(左侧顶叶)⑴自体得认:没有克没有及认识对于侧身体存留. (左侧近角回)⑵病觉缺得:承认左侧偏偏瘫存留(偏偏瘫无知症). (左侧近缘上回)6.触觉忽略:共时触觉刺激,病灶对于侧没有知. (任一侧顶叶)7.对于侧共背下象限盲(视辐射上部)8.Gerstmann概括征:(主侧角回)脚指得认症;得写症;得安排定背症;得算症.㈢. 颞叶1.感觉性得语(主侧颞上回后部)2.颞叶癫痫(钩回,等)3.粗神症状:主要为人格改变,情绪非常十分.类偏偏执狂、影象障碍,粗神早钝.4.健记性得语(主侧颞中、下回后部)5.对于侧共进取象限盲(视辐射下部)6.听觉障碍(颞上回后部或者听觉联结区)㈣. 枕叶(左顶枕区)视觉障碍:共背偏偏盲、幻视、视觉得认.。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定性诊断思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三个步骤:1、详细的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着重神经系统检查2、定位诊断:用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有关临床资料,确定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

3、定性诊断:联系起病形式、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初步的病因性质。

感觉系统一.感觉分类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

㈡一般感觉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等。

3.皮层觉(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二. 感觉的解剖生理1.感觉的传导径路:① 痛温觉传导路,② 深感觉传导路。

2.节段性感觉支配3.周围性感觉支配4.髓内感觉传导的层次排列三.感觉障碍的性质、表现㈠破坏性症状:1.感觉缺失:⑴完全性感觉缺失:各种感觉全失。

⑵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

2.感觉减退㈡刺激性症状:1. 感觉过敏2. 感觉过度3. 感觉异常4. 疼痛四.感觉障碍类型㈠末梢型:四肢远端性、对称性,伴周围性瘫。

㈡神经干型:受损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各种感觉障碍,伴周围性瘫痪。

㈢后根型:节段性各种感觉障碍,伴神经根痛(放射性剧痛)。

㈣脊髓型: 1.脊髓横贯性损害: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2.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同侧深感觉障碍(伴肢体瘫痪),对侧痛温觉障碍。

㈤脑干型: 1.延髓(一侧)病损时:交叉性感觉(痛温觉)障碍。

2.中脑、桥脑病变: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多伴交叉性瘫痪。

㈥丘脑型: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常伴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

㈦内囊型:“三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伴偏瘫、同向偏盲。

㈧皮质型:对侧单肢感觉障碍。

1.刺激性:感觉型癫痫发作。

2.破坏性:感觉减退、缺失。

运动系统神经病学所讲的“运动”,指的是骨骼肌的运动。

神经运动系统是由四个部分组成:①下运动神经元;②上运动神经元;③锥体外系统;④小脑系统。

神经系统定位和定性诊断总论

神经系统定位和定性诊断总论

神经系统定位和定性诊断总论神经系统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是神经学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

根据病史、病情和神经系统体征,综合分析来确定神经系统的损害程度、部位和类型,从而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神经系统体征是通过神经系统检查获得的信息,医生可以通过体征的表现来确定神经系统是否损伤。

常见的神经系统体征包括:感觉障碍感觉障碍通常表现为疼痛、麻木和刺痛。

医生可以通过触觉、热觉、冷觉、震动感觉和深反射等检查方式来确定感觉障碍的存在和程度。

运动障碍运动障碍通常表现为肌肉无力、肌肉痉挛、震颤和运动失调。

医生可以通过肌张力、反射和肌力等检查方式来确定运动障碍的存在和程度。

自主神经障碍自主神经障碍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体温异常、尿频和便秘等症状。

医生可以通过心率、血压和瞳孔等检查方式来确定自主神经障碍的存在和程度。

神经系统定位神经系统定位是指确定神经系统损伤的具体部位。

通常的方法包括:局限性症状法局限性症状法是根据特定神经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来确定损伤部位的方法。

例如,单侧视力损害和视野缺损通常是大脑半球后内侧区的病变所致。

神经系统图谱法神经系统图谱法是通过观察乃至标准化分析神经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体征的分布规律,来确定损伤部位的方法。

例如,颞叶癫痫发作通常具有头部偏向、口部自动运动和突发性认知障碍等特征。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神经系统定位中最精准的方法,通常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脑电图和神经肌肉电图等检查来确定损伤部位。

神经系统定性诊断神经系统定性诊断是指确定神经系统损伤的类型。

通常的方法包括:损伤性疾病损伤性疾病是指神经系统被外界物理和化学因素损伤导致的疾病,如脑外伤、吸毒等。

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是指神经系统因代谢异常而导致的疾病,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神经系统被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导致的疾病,如脑膜炎、脑炎等。

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是指由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摘要)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摘要)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摘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慕容慎行Ⅰ.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神经系统疾病的正确诊断应当包括:明确其病变的所在部位(定位诊断);并明确病变的性质和原因(定性诊断)。

只有把这两方面的诊断搞清楚,才能制订出全面、妥善的治疗措施。

一、定位诊断根据临床上所表现的神经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解剖、生理和病理等方面的知识,常可确定神经病变所在的部位。

神经系统的病变部位根据其病损范围可分为局灶性、多灶性(或播散性)、弥散性及系统性病变四类。

局灶性病变指只累及神经系统的一个局限部位,如面神经炎、尺神经麻痹、脊髓肿瘤、脑梗塞等。

多灶性(播散性)病变系指神经损害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位或系统,如多发性硬化可在视神经、脊髓、脑部等部位有多发病灶;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可在脑及脊髓出现多处分散的病灶。

弥散性病变指病变比较弥散的,对称性的侵犯脑部或周围神经,其临床表现呈多种多样,受侵部位的次序也无规律,因此在诊断时可根据表现较广泛的症状和体征,做出弥散性病变的定位,如病毒性脑炎、中毒性脑病、脑动脉硬化症等。

系统性病变是指某些传导束或神经功能系统(锥体束、后索、脊髓丘脑束等)的细胞或纤维的变性,如肌萎缩性侧束硬化,其病变有选择性地累及脊髓前角细胞、颅神经的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等。

在分析病变的分布和范围之后,还需进一步明确其具体部位,如病变是在中枢(脑、脊髓)还是在周围神经?病变在脑部或脊髓的哪一个节段上?如对于颅内病变,应分析其病灶在脑膜,还是脑实质?如在脑内还应进一步判断在哪一个部位?对于椎管内的病变,在定位诊断时应力求确定病灶的上界、下界、髓内、髓外、硬膜内、硬膜外。

如为颅神经损伤,应确定核上病变、核性病变或核下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则应判明是根性病变、神经丛病变还是神经干病变等。

现将大脑、脑干、小脑、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特点分述如下:(-)大脑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在意识和精神活动障碍、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偏瘫、癫痫发作、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一)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一)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一)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疾病诊断的共性;1 详细病史采集,2,详细体格检查,望;步态,仪态(对称性,稳定性),触;肌张力,肌颤动,叩;腱反射,听;杂音。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方法,一,定性诊断;1,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特殊性,病史和体格检查的客观性;2,特殊思维方法;确定病变部位,推断疾病的性质。

诊断原则;一,定向诊断;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的出现是否原发为神经系统?鉴别神经科,神经外科,精神科,全身其它各个系统的并发症,其它各个系统的类似神经表现。

二,定位诊断;根椐神经系统的检查,确定引起神经功能异常的解剖结构。

综合疾病累及及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的部位神经系统损害特征不同,局灶性,弥慢性,或系统性病变。

三,定性诊断;依据疾病的发病,演变过程,各种性质疾病的特点,感染性疾病,外伤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其它性质。

定位诊断;在神经系统解剖和生理的基础上,根据病患的病史,症状,体征,推断损害的部位;相同的临床表现,损害的解剖结构可能截然不同;右上肢的瘫痪损害的部位?脑干或大脑皮层或脊髓,颈髓或周围神经——上肢肌肉;
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与体征一,神经系统损害的累及部位1,局限性损害- 单一组织结构病变2,弥漫性损害.多发、广泛性病变3,系统性损害.结构选择性病变二,识别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类型与累及部位1,定位诊断:一定部位或损害预示~定病因2,认识主要的解剖生理基础:(重点内容)
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类型1,缺损症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丧失瘫痪、感觉减退或消失2,释放症状——低级中枢的功能亢进3,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4,剌激症状——过度兴奋活动5,癫痫或癫痫样发作6,失联络症状-——断联休克表现7,脊髓休克 2020年12月24日。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及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及神经系统检查

讲座题目: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及神经系统检查讲座内容摘要:神经系统定性、定位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得诊断包括两个基本得方面,即定性诊断与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就是根据病人得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提供得线索,确定神经系统疾病损害得部位。

定性系统就是为了确定疾病得病因,因不同类型神经系统疾病有各自不同得演变溃规律,根据病人主要症状体征得发展变化,结合神经系统检查及辅助检查,通常可对疾病性质作出正确得判断。

一、定位诊断:1、首先应确定病变损害水平辨别就是中枢神经系统(脑与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神经根、神经丛与周围神经),还就是肌肉系统(肌肉或神经肌肉接头),以及就是否为其她疾病得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如: 脊髓前脚细胞以上得上运动神经元症状主要就是:①肌张力②病理反射就是否存在③腱反射就是否亢进。

一些大脑病变,如右侧上肢瘫痪,考虑左侧大脑深部得中枢病变;大脑中动脉堵塞出现三偏症状;额叶损伤出现一些精神症状;运动性失语为优势额叶下回病变引起。

小脑梗塞出现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

外周神经病变如背神经、臂丛神经、腰丛神经、坐骨神经得病变,如腰椎椎间盘突出等。

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如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包括:眼外肌麻痹为首发症状,受累肌肉呈病态疲劳,呈晨轻暮重得波动性变化,疲劳试验与新斯得明试验阳性。

2、其次要明确病变空间分布,为局灶性、多灶性、弥漫性或系统性。

3、通常定位诊断要遵循一元论得原则。

4、定位诊断应高度重视病人得首发症状,可能提示病变得主要部位,有时还可指示病变得性质。

5、定位诊断重应注意得问题:并非临床上所有得定位体征均指示在相应得病灶;疾病在发病之初或进展过程中,出现得某些体征往往不能真正代表病灶得所在;应注意患者可能存在得某些先天性异常;临床上经常遇到无任何病史、体征,但辅助检查确意外得发现确切得脑不病。

二、定性诊断:从病因学上分类1、血管性疾病:脑与脊髓血管性疾病起病急骤,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若年轻人考虑颅内动脉瘤,更年轻得考虑动-静脉畸形。

试谈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

试谈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

试谈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可导致不同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是神经科医生的重要工作之一,准确的诊断能够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参考。

在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通过一系列检查和评估来确定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以便进行有效的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根据病变发生的位置和性质,神经系统疾病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脊髓和神经根、神经节以及全身的周围神经组成。

根据发病机制和病变形态,神经系统疾病又可以分为炎症性、代谢性、血管性、遗传性、变性、变性和原发性神经细胞病变等不同类型。

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方法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是神经科医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常用的神经系统病变定位诊断方法包括:1.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是最基本的神经系统病变定位方法。

通过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和体征,可以初步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常见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和反射功能的检查,以及颅神经检查和脊髓神经根受累的检查。

2. 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是精确定位神经系统病变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脑部和脊髓的CT扫描、MRI检查、CT血管造影和脑电图等。

这些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神经系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3. 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测量神经系统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判断神经传导速度、兴奋性和功能状态,帮助医生诊断神经系统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常见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脑电图(EEG)、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CV)和肌电图(EMG)等。

4. 神经系统脑脊液检查神经系统脑脊液检查是一种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

通过脑脊液的检查可以了解神经系统炎症和感染情况、蛋白质含量、葡萄糖水平和细胞成分等,对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思路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不同于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因神经系统与其它系统有密切联系,且神经系统疾病不仅可由神经系统本身疾病所致也可继发于其它系统疾病,故在考虑定性诊断时,必须从整体出发,根据起病急缓、病程长短、症状和体征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及其演变过程,参照有关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而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不可截然分开,如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在确定病变部位的同时也可推断出病变的性质,如内囊附近病损,多由动脉硬化合并高血压性血管疾病所致。

因而在不少情况下,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是相互参考同时进行的。

一、解剖定位诊断(一)颅神经的定位诊断1.嗅神经损害表现为:嗅觉过敏、嗅觉倒错、幻嗅、嗅觉减退或消失。

2.视神经(1)视神经病变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脱髓鞘疾病、视神经压迫及外伤。

早期视力减退→失明→数周后出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病变。

突然失明→多见于眼动脉或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

数小时或数天达高峰的视力障碍→视乳头炎、球后视神经炎。

中央部视野缺损(中心盲点)→视神经炎。

周边部视野缺损及生理盲点扩大→视乳头水肿。

(2)视交叉病变常见于垂体肿瘤或视交叉蛛网膜炎压迫。

典型视交叉病变出现双颞侧偏盲,来自下方的主要是垂体瘤,上方主要是脑膜瘤、颅咽管瘤、三脑室扩大积水及动脉瘤。

(3)视束病变多为附近病变压迫所致,如颞叶、丘脑肿瘤、脑底动脉瘤。

视束损害的典型表现为同向偏盲。

(4)外侧膝状体、视放射病变同向偏盲、象限盲。

(5)视皮质中枢病变视幻觉、不完全视野缺损、黄斑回避。

视觉障碍血液供应:大脑中动脉分支→供血视放射、大脑后动脉→供血视皮质、颈内动脉→眼动脉(供血视神经)→视网膜中央动脉(供血视网膜)。

3.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1)周围性眼肌麻痹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外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消失。

滑车神经麻痹:下斜视、下楼出现复视。

外展神经麻痹:内斜视/复视、眼球不能外展,常见于脑动脉瘤、颅底蛛网膜炎、糖尿病。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思路

二、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易疲劳是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的临床特征,肌肉活动时无力加重而休息时恢复。在病史采集中病人也通常会诉及活动后疲劳的休息后缓解的病史。查体时应能显示易疲劳性肢体近端对称性无力,没有感觉丧失,重复性动作试验肌力下降,短暂休息肌力恢复;持续向上凝视造成上睑下垂;无力常呈极端近身体中央性的,肌肉形态正常,没有萎缩或肌束颤动,肌张力和反射正常。
3、运动和感觉缺损的模式。皮质损害累及面部、上肢和躯干,但不累及下肢。即使小的皮纸下损害也累及全部联合纤维,因此皮质下损害引起完全性半侧瘫痪,累及面部、上肢和下肢感觉。
4、视野缺损的表现。视觉通路大部分长度在皮质下,皮质损害一般不影响视觉纤维,视野缺损提示皮质下损害。
小结:神经解剖重要部位的疾病的特点
一、肌肉疾病
肌肉疾病往往引起肌肉近身体中央的对称性无力而无感觉丧失。例如当病人诉及双下肢或双上肢的近端对称性无力时,应观察或询问病人能否不用双手从轿车里出来,蹲下能否自行站起;或病人能否抱动小孩,能否抬起提起重物或者挑水等。值得注意的是肌病造成的无力很少局限于一侧,且真正的感觉障碍不应发生于任何局限于肌肉的疾病。体格检查中应可发现肢体近中央的无力,无感觉丧失,肌肉形态一般正常,没有萎缩和肌束震颤,肌张力通常正常或轻度降低,发射也正常或轻度降低。医.学.全在线
1、皮质损害的特殊表现。主侧半球皮质疾病最有帮助的症状是语言不能。非主侧半球皮质机能障碍常造成视空间障碍,病人常有忽略和否认意识。痫性发作几乎总是起源于皮质。
2、感觉缺损的类型。大多数初级感觉形式影响“丘脑”的意识而不需要皮质的感觉,因此有明显麻木、感觉丧失的提示为皮质下损害。皮质性感觉丧失更为精确,比如两点辨别觉,精确定位觉,实体觉,图形觉。
五、脊髓疾病

神经科的临床思维和定性诊断

神经科的临床思维和定性诊断
(局灶性、多灶性、弥漫性、系统性) [综合定位:临床定位+辅助检查]
定性诊断:决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即病因诊断(十二大)
血管性、感染性、变性、外伤、肿瘤、脱髓鞘性[炎性、自身免疫性] 、代谢和营养障碍性、遗传性、中毒、内分泌[腺体]、先天发育异常,及
癫痫、偏头痛、周期性瘫痪等发作性疾病
一、诊断先定向,体征定位、病史定性
期;③治疗干扰;④多种疾病干扰;⑤婴幼儿;⑥器官移位者;⑦医生认识水平等
注意“同病异质”和“同质异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高低各不同”,病人患病时不是按照书本上的典型症状生病的 ,临床上总是会碰到很多不典型病例
诊断不明、资料矛盾时:体征比症状可靠,运动系统、反射体 征比感觉系统可靠
辅助检查协助临床思维,而不是主宰临床(很多病辅助检查阴 性,有时辅助检查表现无特异性,还有假阳性、假阴性问题)
有些临床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所致
二、神经科诊断思维:最重要的临床思维3
神经系统疾病不仅可由神经系统本身疾病所致,也可继发于 其它系统疾病
医学已经发展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能忽视心理 、精神、文化、社会因素的参与,要避免只见“病” ,甚至 只见组织、器官,而忽视了“人”
常见病力求精准,罕见病力求全面,不重复不遗漏 诊断要分层次,宜由浅入深,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的、浅层
三、Degeneration
变性疾病,是一组迄今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 退行性疾病,神经细胞凋亡是其主要病理特点
隐袭起病、缓慢进展,呈进行性加重,常选择性地侵犯神经 组织的某一系统,如遗传性共济失调、ALS、AD、PD等,也 可有弥散性损害
发病年龄相对偏大,如AD常于60岁;也可于青壮年发生,如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定性诊断思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三个步骤:1、详细的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着重神经系统检查2、定位诊断:用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有关临床资料,确定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

3、定性诊断:联系起病形式、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初步的病因性质。

感觉系统一.感觉分类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

㈡一般感觉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等。

3.皮层觉(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二. 感觉的解剖生理1.感觉的传导径路:①痛温觉传导路,②深感觉传导路。

2.节段性感觉支配3.周围性感觉支配4.髓内感觉传导的层次排列三.感觉障碍的性质、表现㈠破坏性症状:1.感觉缺失:⑴完全性感觉缺失:各种感觉全失。

⑵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

2.感觉减退㈡刺激性症状:1. 感觉过敏2. 感觉过度3. 感觉异常4. 疼痛四.感觉障碍类型㈠末梢型:四肢远端性、对称性,伴周围性瘫。

㈡神经干型:受损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各种感觉障碍,伴周围性瘫痪。

㈢后根型:节段性各种感觉障碍,伴神经根痛(放射性剧痛)。

㈣脊髓型:1.脊髓横贯性损害: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2.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同侧深感觉障碍(伴肢体瘫痪),对侧痛温觉障碍。

㈤脑干型:1.延髓(一侧)病损时:交叉性感觉(痛温觉)障碍。

2.中脑、桥脑病变: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多伴交叉性瘫痪。

㈥丘脑型: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常伴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

㈦内囊型:“三偏”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伴偏瘫、同向偏盲。

㈧皮质型:对侧单肢感觉障碍。

1.刺激性:感觉型癫痫发作。

2.破坏性:感觉减退、缺失。

运动系统神经病学所讲的“运动”,指的是骨骼肌的运动。

神经运动系统是由四个部分组成:①下运动神经元;②上运动神经元;③锥体外系统;④小脑系统。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及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及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及神经系统检查讲座题目: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及神经系统检查讲座内容摘要:神经系统定性、定位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即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是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提供的线索,确定神经系统疾病损害的部位。

定性系统是为了确定疾病的病因,因不同类型神经系统疾病有各自不同的演变溃规律,根据病人主要症状体征的发展变化,结合神经系统检查及辅助检查,通常可对疾病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定位诊断:1、首先应确定病变损害水平辨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神经根、神经丛和周围神经),还是肌肉系统(肌肉或神经肌肉接头),以及是否为其他疾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如:脊髓前脚细胞以上的上运动神经元症状主要是:①肌张力②病理反射是否存在③腱反射是否亢进。

一些大脑病变,如右侧上肢瘫痪,考虑左侧大脑深部的中枢病变;大脑中动脉堵塞出现三偏症状;额叶损伤出现一些精神症状;运动性失语为优势额叶下回病变引起。

小脑梗塞出现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

外周神经病变如背神经、臂丛神经、腰丛神经、坐骨神经的病变,如腰椎椎间盘突出等。

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如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包括:眼外肌麻痹为首发症状,受累肌肉呈病态疲劳,呈晨轻暮重的波动性变化,疲劳试验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2、其次要明确病变空间分布,为局灶性、多灶性、弥漫性或系统性。

3、通常定位诊断要遵循一元论的原则。

4、定位诊断应高度重视病人的首发症状,可能提示病变的主要部位,有时还可指示病变的性质。

5、定位诊断重应注意的问题:并非临床上所有的定位体征均指示在相应的病灶;疾病在发病之初或进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体征往往不能真正代表病灶的所在;应注意患者可能存在的某些先天性异常;临床上经常遇到无任何病史、体征,但辅助检查确意外的发现确切的脑不病。

二、定性诊断:从病因学上分类1、血管性疾病:脑和脊髓血管性疾病起病急骤,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若年轻人考虑颅内动脉瘤,更年轻的考虑动-静脉畸形。

神经病学定性定位诊断

神经病学定性定位诊断
◎ 除急性中毒, 起病均缓慢隐袭, 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病 理改变与药物或毒物毒副作用符合, 多有其他脏器受 损证据, 环境或体内毒物\药物分析有助于诊断
.
36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分类
10. 产伤&发育异常
▲ 围产期损伤: 常见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 轻症
病例可无症状, 中-重度病例出生后常见嗜睡\激惹\呼
.
13
定位诊断应注意的问题
2. 有些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之初或 进展中出现的某些体征, 往往 不代表真正病灶水平灶
例如, 临床发现病人感觉障碍平面在胸髓水平, MRI却显示颈髓外占位性病变 是由于病变尚未压迫到颈髓的上行感觉纤维, 使感觉障碍平面未上升到病灶水平
.
14
定位诊断应注意的问题
3. 应注意患者可能存在某些先天性异常
一、定位诊断 Topical Diagnosis
.
4
一、定位诊断(Topical diagnosis)
➢ 是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提供的线索, 确定神经系统疾病损害部位
➢ 由于不同部位神经系统病变有各自的临 定位诊断的基础
.
5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准则
查&辅助检查, 通常可对疾病性质做出正确判断
.
27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分类
1. 血管性疾病
脑&脊髓血管性疾病起病急骤, 发病后数min至数d神 经功能缺失症状达到高峰
症状: 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等 卒中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炎&高脂
血症等 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脊髓血管畸形未破裂前可
2. 确定病变空间分布 ➢ 局灶性\多灶性\弥漫性\系统性

神经系统(2)定位及定性篇

神经系统(2)定位及定性篇

神经系统(2)定位及定性篇本篇依据临床查体结合MRI进行定位诊断。

依据病史定性诊断一、定位(一)高级神经功能受损1、高级神经活动障碍:•认知情感障碍:计算、记忆、理解等下降。

•意识障碍:昏迷、谵妄、去大脑皮质状态等•言语障碍:运动性、感觉性、命名性失语,失读、失写、失用等。

(1)意识状态:注:几种意识状态鉴别:(2)精神改变:主要病变位于额极、广泛颞叶病变以、边缘系统、丘脑病变(3)部分大脑功能缺失:失语、失读、失写、失用、失认、失算、体相障碍•注:古茨曼(Gerstmann)综合征:(势半球顶叶角回损害):1)计算不能(失算症) 2)不能辨别手指(手指失认症) 3)不能辨别左右(左右失认症) 4)书写不能(失写症)(4)特殊表现:(下丘脑):尿崩、体温、进食、睡眠、性与生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二)颅神经损害1、眼(1)视野、眼球运动、瞳孔(2)II视、III动眼、IV滑车、VI展神经为主2、耳(1)听觉(2)VIII前庭蜗神经为主3、鼻(1)嗅觉(2)I嗅神经为主4、嘴(1)包括口、舌、咽的运动和感觉、以及腺体分泌(2)味觉(3)球麻痹(4)V三叉、VII面、IX舌咽、X迷走、XII舌下神经为主5、头颈部(1)面部颈部的感觉和运动(2)面瘫、抬头耸肩(3)三叉神经痛(4)V三叉、VII面、XI副神经为主(三)传导通路(感觉、运动、共济、反射)解剖1、感觉通路:(1)脊髓中排列:(2)感觉传导通路:•痛(快速局限性)、温觉、粗触觉(小部分):交叉至对侧后上行→脊髓丘脑束→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后肢→中央后回•深感觉、精细触觉(大部分):同侧薄束(T6以下)和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后肢→中央后回•面部、内脏感觉→神经核团(三叉神经感觉核团、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丘系交叉→三叉丘系→丘脑腹后内侧核→内囊后肢→中央后回注:痛觉C纤维双侧投射脊髓网状束,非特异投射至皮质(对慢性剧烈疼痛进行整合)---丘脑通2、运动通路:•脊髓中排列(1)皮质脑干束:中央前回→内囊膝部→大脑脚→下行过程中终止于双侧神经核团(面、舌下神经核团仅为对侧支配)(2)皮质脊髓束:中央前回→内囊前肢→大脑脚→椎体束→椎体交叉→皮质脊髓侧束(大部分)→前角运动神经元•注:小部分不交叉(皮质脊髓前束):支配同侧躯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定性诊断思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三个步骤:1、详细得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着重神经系统检查2、定位诊断:用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有关临床资料,确定病变发生得解剖部位。

3、定性诊断:联系起病形式、疾病得发展与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初步得病因性质。

感觉系统一。

感觉分类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㈡一般感觉1。

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等。

3.皮层觉(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二。

感觉得解剖生理1.感觉得传导径路:①痛温觉传导路,②深感觉传导路。

2、节段性感觉支配3。

周围性感觉支配4。

髓内感觉传导得层次排列三。

感觉障碍得性质、表现㈠破坏性症状:1、感觉缺失:⑴完全性感觉缺失:各种感觉全失。

⑵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她感觉保存。

2、感觉减退㈡刺激性症状:1。

感觉过敏 2。

感觉过度 3。

感觉异常 4、疼痛四.感觉障碍类型㈠末梢型:四肢远端性、对称性,伴周围性瘫。

㈡神经干型:受损神经所支配得皮肤各种感觉障碍,伴周围性瘫痪。

㈢后根型: 节段性各种感觉障碍,伴神经根痛(放射性剧痛)。

㈣脊髓型: 1、脊髓横贯性损害: 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2。

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Syndrome):同侧深感觉障碍(伴肢体瘫痪),对侧痛温觉障碍、㈤脑干型: 1、延髓(一侧)病损时:交叉性感觉(痛温觉)障碍。

2。

中脑、桥脑病变: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多伴交叉性瘫痪。

㈥丘脑型: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常伴自发性疼痛与感觉过度。

㈦内囊型:“三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伴偏瘫、同向偏盲。

㈧皮质型:对侧单肢感觉障碍。

1.刺激性:感觉型癫痫发作。

2、破坏性:感觉减退、缺失。

运动系统神经病学所讲得“运动",指得就是骨骼肌得运动。

神经运动系统就是由四个部分组成:①下运动神经元;②上运动神经元;③锥体外系统; ④小脑系统。

随意运动系统一、解剖生理(随意运动神经通路)由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组成。

①运动中枢②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③下运动神经元二、临床表现肌力:就是指肌肉自主(随意)收缩得能力。

1、肌力分级(6级计分法)0度完全瘫痪;Ⅰ度仅有肌肉有轻微收缩,而无肢体运动;Ⅱ度只能平移运动;Ⅲ度能作抬高运动,不能对抗外力;Ⅳ度能抵抗阻力运动; Ⅴ度正常肌力、2。

瘫痪得性质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得鉴别诊断中枢性瘫痪周围性瘫痪肌张力增高减低腱反射增强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有无肌萎缩无明显3.瘫痪得形式⑴单瘫、⑵偏瘫、⑶交叉瘫、⑷截瘫、⑸四肢瘫、三、瘫痪得定位诊断(瘫痪得类型)㈠、中枢性瘫痪1、皮质型:⑴刺激性:对侧肢体乍克逊癫痫发作。

⑵破坏性:(“单瘫")2.内囊型:(“三偏”):对侧肢体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

3.脑干型(“交叉瘫”): 同侧颅神经瘫,及对侧身体中枢性瘫、⑴中脑: Weber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偏瘫)⑵桥脑:Millard-Gubler综合征(同侧展、面神经麻痹,对侧肢体偏瘫) 4。

脊髓型:无颅神经损害,损害平面以下得肢体瘫痪。

⑴高颈段(C1—4 :四肢中枢性瘫⑵颈膨大(C5-T1):上肢周围性瘫,下肢中枢性瘫⑶胸段(T2-12):下肢中枢性瘫⑷腰膨大(L1-S2):下肢周围性瘫▲脊髓半切征(Brown-Sequard 综合征)同侧肢瘫及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㈡、周围性瘫痪5。

前角型: 节段性弛缓性瘫,无伴感觉障碍,可伴肌束或肌纤维颤动、6、前根型: 节段性弛缓性瘫, 常伴根痛与节段性感觉障碍。

7.末梢型: 四肢远端性对称性弛缓性瘫伴感觉障碍。

锥体外系统㈠。

解剖生理㈡、临床表现1。

旧纹状体病变病变部位:黑质、苍白球。

表现为:肌张力增高(铅管样、或齿轮样),运动减少,静止性震颤。

2、新纹状体病变病变部位:尾状核、壳核、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运动增多(不自主运动)。

小脑系统㈠。

解剖生理㈡。

小脑病变得主要症状就是:共济失调,平衡障碍,肌张力减低。

1。

小脑中线(蚓部)损害: 头、躯干、双下肢共济失调;醉汉步态;言语障碍。

2。

小脑半球损害:引起同侧肢体得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上肢较下肢重,精细动作最重;眼球震颤;肌回跳现象阳性。

反射反射弧5个组成部分: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元③连络神经元④传出神经元⑤效应器㈠深反射(腱反射、肌牵张反射):1. 肱二头肌反射 (颈5-6)2。

肱三头肌反射 (颈6-7)3。

桡骨膜反射 (颈5-8)4。

膝反射 (腰2-4)5。

踝(跟腱)反射 (骶1-2)●深反射减弱或消失:①周围性瘫痪,②肌肉疾病(如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③神经性休克,④深昏迷、深睡、深麻醉、或大量镇静,④某些健康人(另外:精神紧张、注意力集中于检查部位者,可转移注意力克服) ●深反射增强:锥体束损害(因为深反射正常情况下受锥体束得抑制。

常伴反射区扩大)某些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得疾病:(神经症、甲亢、手足搐搦症、破伤风等)㈡浅反射:(皮肤、粘膜、角膜反射)1. 腹壁反射(上:胸7—8)、(中:胸9-10)、(下:胸11—12)2。

提睾反射(腰1—2)3、肛门反射(骶4—5)●浅反射减弱或消失中枢性或周围性瘫痪;昏迷、麻醉、深睡、一岁以内婴儿、㈢病理反射:指在正常情况下不出现,当中枢神经有损害时才出现得异常反射。

1。

Babinski2、Chaddock3.Oppenheim4。

Gordon5、Hoffmann6。

Rossolimo● 病理反射阳性得临床意义:锥体束受损得重要体征(最重要)。

一岁以下婴儿则就是正常得原始保护反射(由于锥体束发育未成熟)、昏迷、深睡、大量镇静药后呈阳性。

附:脑膜刺激征(脑膜、神经根受激惹得体征):1.颈强直;2。

克匿格(Kernig)征;3。

布鲁金斯基(Brudzinski)征。

● 脑膜刺激征阳性: 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神经概述:1。

颅神经属周围神经,共12对,可用罗马数字依次命名。

2、颅神经Ⅰ、Ⅱ属大脑得神经纤维束,其她10对均系于脑干,脑干内有其神经核。

Ⅰ、Ⅱ大脑Ⅲ、Ⅳ中脑┓Ⅴ~Ⅷ桥脑┣脑干Ⅸ~Ⅻ延髓┛(主要支配头面部)3、颅神经核多属双侧皮质延髓束支配,唯Ⅶ核下部与Ⅻ只受对侧皮质延髓束单侧支配。

所以,一侧皮层脑干束损害时,多数颅神经不呈现上运动神经元(核上)性瘫痪得症状,而只出现病灶对侧下面部表情肌与舌肌瘫痪、一。

嗅神经(Ⅰ)临床症状嗅神经病变时,有以下两种症状:1。

嗅觉减退或消失──见于鼻炎(双侧)、嗅沟瘤等。

2.嗅幻觉发作──见于嗅中枢病变,⑴精神病,⑵皮质性癫痫、二. 视神经(Ⅱ)视觉传导路(要求掌握!)临床症状:1、视力及视野障碍:⑴.视神经─────同侧全盲┏中部─ 双颞侧偏盲⑵、视交叉┫┗外侧部─鼻侧偏盲⑶、视束─────对侧同向偏盲⑷。

视辐射───── 对侧同向象限盲(光反射存在、黄斑回避)⑸。

枕叶(视中枢)── 对侧同向偏盲 (刺激性病变:视幻觉)2.视乳头异常:⑴视乳头水肿── 颅内高压⑵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炎三。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临床症状:主要就是眼肌瘫痪与复视,伴瞳孔改变。

1、眼球运动障碍与复视:⑴。

周围性眼肌瘫痪①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外斜视,复视;眼球向内、向上、向下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

②滑车神经麻痹:眼球向下外注视障碍,复视。

③展神经麻痹:眼球外展不能,内斜视,复视。

⑵。

核性眼肌麻痹见于脑干病变,引起眼球运动神经核邻近结构得损害。

中脑:Weber综合征桥脑:Millard-Gubler综合征⑶.核间性眼肌麻痹:见于内侧纵束受损(如多发性硬化)⑷、核上性眼肌麻痹病变部位:眼球侧视中枢、①额中回后部: a、刺激性病变:向对侧偏斜b.破坏性病变:向同侧凝斜②脑桥展神经核旁:方向与①相反2、瞳孔改变:⑴.瞳孔缩小(<2、5mm):①一侧性── Horner综合征(“三小”)②双侧性── 桥脑出血(针尖样缩小)⑵、瞳孔散大(>5mm)反射改变:①动眼神经麻痹: 直接、间接光反射消失②视神经完全性损害: 直接消失,间接存在四。

三叉神经(Ⅴ)临床症状:1、感觉障碍(面部):①周围性──呈神经干型支配②中枢性──呈同心圆分布(分离性感觉障碍)2、运动障碍: 咀嚼无力,颞肌、咬肌萎缩;张口下颌偏向病侧、3、反射异常:角膜反射消失、下颌反射亢进五.面神经(Ⅶ)临床症状:1。

运动障碍(面瘫):①周围性面神瘫(病变同侧面部表情肌全瘫痪)②中枢性面瘫(病变对侧眶部以下表情肌麻痹)2。

舌前1/3味觉障碍 (鼓索神经水平以上病变)六。

听神经(Ⅷ)临床症状:蜗神经损害1、耳聋神经性:蜗神经或耳蜗病变;传导性:外耳道与中耳疾病。

2.耳鸣低音性:传导径路病变;高音性━━感音器(蜗神经)病变。

前庭神经损害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平衡障碍(Romberg征阳性)等。

七.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临床症状:1、延髓麻痹:声音嘶哑,语言不清,吞咽障碍,饮水呛咳;咽喉、舌后(1/3)感觉及味觉障碍,咽反射消失。

2。

假性延髓麻痹(两侧锥体束病变):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亢进,双侧锥体束征(+),强哭强笑、八。

副神经(Ⅺ)临床症状:1、一侧副神经周围性麻痹: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萎缩, 转颈(向对侧)与耸肩乏力。

2。

二侧胸锁乳突肌无力: 头向后,不能前屈(抬起)。

九、舌下神经(Ⅻ)临床症状:一侧舌瘫───伸舌偏患侧; 两侧舌瘫───伸舌受限或不能。

周围性舌瘫──舌肌明显萎缩; 中枢性舌瘫──无舌肌萎缩。

大脑损害得定位诊断㈠.额叶1、精神障碍(额叶前部)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智能障碍,个性与人格改变,情绪改变, 甚至定向障碍、痴呆,大小便也不能自理。

2。

癫痫 (中央前回刺激性病变)3、单瘫或偏瘫 (中央前回破坏性病变)4、运动性失语 (左侧额下回后部)5、失写 (左侧额中回后部)6、两眼同向侧视障碍 (额中回后部)7.强握与摸索反射 (额叶后部)8。

尿潴留伴截瘫 (旁中央小叶)9。

Foster-Kennedy综合征 (一侧额底肿瘤)10。

共济失调 (额桥小脑束)㈡。

顶叶1、感觉性癫痫 (中央后回刺激性)2。

偏身感觉障碍 (中央后回破坏性)3.失用(双侧) (左缘上回)4.失读 (左角回)5.体象障碍 (右侧顶叶)⑴自体失认:不能认识对侧身体存在、 (右侧近角回)⑵病觉缺失:否认左侧偏瘫存在(偏瘫无知症)。

(右侧近缘上回)6.触觉忽略:同时触觉刺激,病灶对侧不知、(任一侧顶叶) 7。

对侧同向下象限盲 (视辐射上部)8、Gerstmann综合征: (主侧角回)手指失认症;失写症;失左右定向症;失算症。

㈢.颞叶1。

感觉性失语 (主侧颞上回后部)2、颞叶癫痫 (钩回,等)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