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合集下载

静载荷试验报告模板

静载荷试验报告模板

(样式一,须另加专用封套)(这里提供两种样式,各单位具体执行时可以微调,但信息量只能增加,不得减少)※※※※※※※※※※工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报告报告编号:※检测人员:(含上岗证号)报告编写:(含上岗证号)复核:(含上岗证号)(盖骑缝章)审核:(含上岗证号)批准人(含职务):(或技术负责人,各单位据质量管理手册自定)(技术资质专用章、CMA章等,分开或合一均可)检测单位名称(须与专用章名称统一)※年※月※日声明1. 本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漏页无效;2.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3. 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4.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5.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作为他用。

6.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15 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本单位将于5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加盖技术资质专用章、CMA章等,分开或合一均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监督电话:联系人:(样式二)(这里提供两种样式,各单位具体执行时可以微调,但信息量只能增加,不得减少,正式报告中须去掉本规定格式中的注释红字)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盖骑缝章)检测日期:※年※月※日报告编号:合同编号:(可缺省)(技术资质专用章、CMA章等,分开或合一均可)检测单位名称(须与专用章名称统一)※年※月※日※※※※※※※※※※※※工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人员:(含上岗证号)报告编写:(含上岗证号)复核:(含上岗证号)审核:(含上岗证号)批准人(含职务):(或技术负责人,各单位据质量管理手册自定)声明:1. 本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漏页无效;2.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3. 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4.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5.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作为他用。

预制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预制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摘要:本文通过对靖远县某工程预制桩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简要叙述预制桩的施工工艺对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预制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贯入度1工程概况1.1工程场地地质概况该工程位于白银市靖远县,地貌单元为黄河右岸Ⅱ级阶地。

根据地勘报告该场地地基土从上至下为杂填土、黄土状粉土、粉土、细砂、卵石和泥岩及砂岩。

具体情况如下:①杂填土,层厚为1.9~2.9m。

层底高程1399.70~1400.25m。

土黄色或杂色,松散,稍湿。

以粉土及卵石为主,含少量建筑垃圾及炉渣,该层遍布整个场地表面。

②粉土,层厚1.9~3.8m。

层底高程1396.34~1398.18m。

土黄色,稍密,稍湿~湿。

干强度中等,低韧性,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局部含钙质结核并夹粉质粘土。

③粉砂,层厚0.7~3.0m,层底高程1395.15~1395.64m。

黄褐色,稍密,很湿~饱和。

为均粒土,级配极不均匀,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局部含卵砾。

该层仅在局部钻孔中出露。

④粉质粘土,层厚1.8~2.2m,层底高程1394.5~1395.46m。

棕红色,软塑~硬塑,湿~很湿~饱和。

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稍有光泽,约含10%的钙化物。

该层在局部钻孔中缺失。

⑤卵石,层厚0.6~1.5m,层底高程1393.96~1395.04m。

青灰色,中密~密实,饱和。

母岩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和石英岩,骨架颗粒约占70~80%,粒径以2~6cm 为主,最大13cm,磨圆度好,分选性较好,粉土及砂土充填,充填物约占10%。

⑥细砂,层厚0.2~1.1m,层底高程1393.26~1394.15m。

褐色,稍密,饱和。

级配不均匀,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局部含卵砾。

⑦卵石,钻入深度2.8~10.5m(该层未穿透),层顶埋深7.1~9.0m,相应高程1393.26~1395.18m。

青灰色,密实,饱和。

母岩成分主要为花岗岩、石灰岩和石英岩,骨架颗粒约占70%,圆砾20%,余为粉土及砂土充填。

建筑工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记录

建筑工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记录

建筑工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记录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评估单桩在竖向抗压静载条件下的承载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试验装置:1.压力机:型号XXX,最大载荷XXXXkN;2. 位移测量仪:型号XXX,测量范围XXX mm;3.数字采集系统:将试验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保存。

试验工序:1.桩身准备:(1)清理桩身表面的杂物,确保桩身表面干净;(2)定位测量标杆,在桩顶、桩底和距离桩顶等间距处钻孔,插入测量标杆;(3)在桩顶用标线划定监测高度。

2.试验装置布置:(1)将压力机稳定放置于试验区域,并使其底座水平;(2)根据试验要求,调整压力机的加载速度和加载模式。

3.试验过程:(1)开始试验前,对压力机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2)将负荷传递装置与桩顶连接并调整到水平位置;(3)根据试验要求,开始加载试验,记录加载荷载的数值和加载时间;(4)在试验过程中,持续记录桩顶位移和负荷荷载,并及时保存数据。

4.试验结束:(1)在达到规定的荷载或位移时,停止加载试验;(2)卸载,记录荷载荷载的卸载过程和卸载时间;(3)清理试验区域,恢复原状。

试验结果处理:根据采集的试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和处理。

主要包括计算单桩的极限承载力、计算位移和荷载之间的关系等。

可采用标准公式或计算程序进行处理,并绘制相应的荷载-位移曲线。

试验记录:试验时间:XXXX年XX月XX日试验人员:XXX试验结果:桩号:XXXX桩长:XXXm试验参数:加载速度:XX kN/min加载方式:持续加载试验记录:加载时间(min)荷载(kN)桩顶位移(mm)11002200.23300.54400.85501.06601.2.........试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出单桩的极限承载力为XXXkN,荷载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可绘制成荷载-位移曲线。

结论:本次试验取得了成功,并得到了合理的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该单桩在竖向抗压静载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抗拔桩和抗压桩静载试验及结果分析

抗拔桩和抗压桩静载试验及结果分析

抗拔桩和抗压桩静载试验及结果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施工技术的发展,各种高层建筑和大型地下工程迅猛发展,鉴于竖向承载和变形的要求,桩基础成为工程上首选的深基础形式。

近年对于桩基础中抗压桩的受力性能已有较多研究,而抗拔桩的受力性能更多的是参考抗压桩经验,文中通过理论知识及实验分析,对试桩分别进行单桩竖向抗压与抗拔静载试验,从而分析对比两种桩型的受力情况及其差异性,得出了不同的荷載作用机理。

成果可作设计施工参考。

标签:抗压桩;抗拔桩;载荷试验;受力性状;异同性建筑物基础中采用的抗拔桩和抗压桩虽然荷载传递过程相似,但荷载的作用方向则相反,抗压桩指向岩土体,抗拔桩背离岩土体,这就使得抗拔桩与抗压桩在承载力构成、参数取值和破坏性质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相对于抗压桩,抗拔桩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迄今为止,抗拔桩设计方法仍处于借鉴抗压桩设计方法阶段,即引入一个经验抗拔系数进行设计,使得抗拔桩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

因此,研究抗压桩和抗拔桩的受力性状是十分重要的,剖析二者存在的差异性,才能更好地指导桩基设计和施工。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是指将竖向荷载均匀的传至建筑物基桩上,通过实测单桩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得到静载试验的曲线或等曲线,然后根据曲线推求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等参数。

目前,绝大多数静载试验是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大多数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可按设计要求确定最大加载量,不进行破坏试验,即加载至预定最大试验荷载后终止加载。

目前大多数试验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将大于最大试验荷载的荷重在试验开始前一次性加上平台,试验时采用油压千斤顶分级加载,堆载则采用混凝土块作荷重,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如图 1 所示。

试验加载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稳定标准后施加下一级荷载,直至达到最大试验荷载,然后分级卸载至零,若桩身破坏则试验结束。

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根据设计与规范要求,最大试验荷载3000kN,场地地基承载力较小,不满足反力条件,故需要在试验桩两侧各补1根反力桩,试验前需要进行主梁的刚度计算,确保满足最大试验荷载要求,加载方式为慢速法。

桩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桩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桩基静荷载试验检测报告注意事项1、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无效;2、报告无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人签字无效;3、报告涂改无效;4、非经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5、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6、对于委托检验,样品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XX城区XX上段防洪护岸工程(赵家渡段)二标段桩基静荷载试验检测报告一、工程概况××工程地上2层。

地基基础采用深层搅拌桩。

桩径为ф70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00kN,经深层搅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80KPa,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我中心于历时3日完成对该工程地基的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试验点(桩)总数为6个。

(具体情况见下表1,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

现依据试验原始数据提交本次试验检测报告。

表1 各试验点具体情况一览表图1 各试验点平面布置示意图二、检测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5、《江西省桩基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试行)6、《江西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赣力基础【2005】第001号7 、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文件三、载荷试验㈠、复合地基土载荷试验检测1、试验设备试验采用砂袋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施压,主梁由4根18号工字钢组成,副梁由5根18号工字钢组成。

采用1只QYL50型千斤顶加载,承压板顶面沉降变形分别采用对角的2个百分表(精度为0.01mm)测读。

加载量由千斤顶上的精密压力表控制(承载板试验装置见图3-1-1)。

图3-1-1 承压板载荷试验装置2、试验方法采用分级对试点进行加载。

试验标准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进行。

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

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

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衡量桩基竖向承载力的关键试验之一,对于桩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个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的详细说明,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装置、试验参数和试验数据处理等内容。

一、试验目的1.测定桩基的竖向静载荷性状曲线,确定桩的竖向承载力、刚度和变形特性。

2.观察桩基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和破坏机制,识别桩基的安全性能。

3.研究桩基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提供桩土系统的力学特性参数。

二、试验方法1.分段加载法:根据预测的载荷-沉桩曲线,按照一定的加载步骤逐渐增加荷载,观测桩身沉桩量和变形情况,并记录荷载与沉桩量之间的关系。

2.恒定荷载法:在试验中持续施加恒定荷载水平,观测桩身的变形,并记录荷载与变形之间的关系。

3.反应法:在桩顶布置反力传递装置,通过将荷载施加到桩底,测量桩顶的反力大小来确定桩基的承载性能。

三、试验装置1.试验桩:试验桩的选取应符合工程要求,通常为标准桩或模拟桩。

试验桩的长度和直径要足够满足试验需要,并且具备较好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2.荷载施加装置:荷载施加装置要能够精确控制施加荷载的大小和速度,通常采用液压试验机、液压缸或液压顶杆等装置。

3.变形观测装置:变形观测装置包括沉桩量测量仪、顶升测量仪、倾斜传感器、应变计和沉桩孔的测量设备等,用于实时观测和记录试验桩的变形情况。

4.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数据采集装置进行试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存储,便于后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试验参数1.试验荷载:根据桩基的设计荷载水平和工程要求确定试验荷载的大小。

试验荷载一般按照逐步增加或恒定荷载两种方案进行。

2.试验步骤及加载速度:根据试验目的和桩土体力学特性确定试验的加载步骤和加载速度。

通常采用分段加载法,每段荷载持续时间应适当,以充分观察桩身在不同荷载水平下的变形特征。

3.变形观测点位置和观测时间:根据桩身的变形特点和实际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变形观测点位置,并在试验过程中连续观测和记录桩身的沉桩量、弯矩和应变等数据。

制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以靖远县某综合楼为例

制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以靖远县某综合楼为例
保护 层厚度 : 现 浇板 负筋一般 放 置在 支 】 吴 东 华. 现 浇钢 筋砼 楼板 裂 缝 的成 因与 防治 【 J ] . 河北 煤炭 ,
0 0 9 ( 0 1 ) . 筋 应绑 扎在 一起 :采 用铁 架子或 混凝土 垫块等 措施来 固定 2 【 2 】 王伟令. 浅 谈 现 浇 钢筋 混凝 土楼 板 裂 缝 的成 因及 防 治 [ J ] . 民 营 负筋 的位 置 , 保 证在施 工过程 中板 面钢 筋不再下 沉 , 从 而可 科技 , 2 0 0 9 ( 0 1 ) . 有效控 制保护层 , 板 的保护层厚度 不应 大于 1 . 5厘米 。 I 3 】 许明 忠. 现浇钢 筋混凝 土楼板 裂缝 的成 因及防治 【 J ] . 厦 门 科 4 裂缝 的 处理 方法
主, 含 少量建 筑垃 圾 及炉 渣 , 该 层遍布 整 个场地 表面 。
长石 为主 , 局部含 卵砾 。 ② 粉 土 ,层 厚 1 . 9~3 . 8 m。 层 底 高 程 1 3 9 6 . 3 4— ⑦ 卵石 , 钻入深度 2 . 8 —1 0 . 5 m( 该层未穿透 ) , 层顶埋 1 3 9 8 . 1 8 m。 土黄色, 稍密, 稍 湿 一湿。 干强 度 中等 , 低 韧性 , 深 7 . 1 — 9 . 0 m, 相应高程 1 3 9 3 . 2 6 —1 3 9 5 . 1 8 m。 青灰色, 密
摇振 反 应 中等 , 无光 泽 , 局 部含 钙质 结核 并夹粉 质 粘土 。
实, 饱 和。 母 岩成 分 主要 为花 岗岩 、 石灰 岩和 石英 岩 , 骨 架 ③ 粉 砂 ,层 厚 0 . 7~3 . 0 m, 层 底 高 程 1 3 9 5 . 1 5~ 颗粒约占 7 0 %, 圆砾 2 0 %, 余为粉土及砂土充填。颗粒粒 1 3 9 5 . 6 4 m。黄 褐色 , 稍密, 很湿 一饱 和 。为均 粒土 , 级配 极 径 以 2~6 c m 为主 , 最大 1 5 c m, 呈 圆状 或 次 圆状 , 磨 圆度 不均匀, 成 分 以石英和 长 石为 主 , 局部 含 卵砾 。 该层 仅在 局 好 , 分选 性较 好。 部钻 孔中 出露。 勘探期间 , 勘 探深 度 范 围 内有 一 层地 下 水 赋 存 , 主要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试验过程
(2)多循环加、卸载法:每级荷载下的桩顶沉降达到相对稳定后,再卸载到零;然后进行下一 循环,直到满足试验加载终止条件。 (3)快速维持荷载法:每级荷载维持一小时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直到满足试验加载终止条 件,然后分级卸载到零。 3、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记录现场天气变化情况。 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或异常情况,应 及时向试验负责人反映,并同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及时协商处理。
试验资料的整理
6、确定单桩轴向极限荷载:划分桩侧总极限摩阻力和总极限羰承力,并由此求出桩侧平均限摩 阻力(当进行分层测试时,应求出各层土的极限摩阻力)和极限端承力。 7、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沉降随荷载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Q—S曲线发生明显陡 降的起始点; (2)根据沉降量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缓变型Q—S曲线一般可取S=40~60mm对应的荷载,对于 大直径桩可取S=0.03~0.06D(I)为桩羰直径,大桩径取低值,小桩径取高值)所对应的荷载值; 对于细长桩(d>80)可取S=60~80mm对应的荷载; (3)根据沉降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 级荷载值。
内容摘要
这些试验大多数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最大加载量,不进行破坏试验,就像是魔法师按照一定的规范 施法,不会过度使用力量导致自身受损。加载至预定最大试验荷载后即终止加载,就像魔法师在 达到预设的目标后,及时停止施法,保持自身的魔力储备。 所以,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就像是一场深藏不露的魔法表演,通过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基 桩的承载力,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魔法的力量。
感谢观看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是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竖向荷载均匀的传至建筑物基桩上, 通过实测单桩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得到静载试验的Q—s曲线及s—lg t等辅助曲线, 然后根据曲线推求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等参数。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实验报告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实验报告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试验目的:
本次试验旨在对单桩进行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以评估桩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

试验装置:
试验桩为直径为X米,长度为Y米的混凝土桩。

试验中采用液压顶千器施加荷载,并通过应变片和位移传感器监测桩身的应变和位移变化。

试验过程中,记录各阶段的荷载-位移曲线,以及桩身的应变变化情况。

试验步骤:
1. 桩基准备,清理桩周土壤,确保桩身表面清洁,并在桩顶安装液压顶千器。

2. 荷载施加,根据设计要求,逐步施加竖向荷载,记录荷载-位移曲线。

3. 荷载卸载,在达到设计荷载或桩身出现较大变形时,逐步卸载荷载,记录卸载过程中的位移变化。

4. 观测记录,实时监测桩身应变和位移变化,并记录各阶段的数据。

5. 试验结束,当荷载完全卸载并桩身稳定后,结束试验并拆卸试验装置。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 绘制荷载-位移曲线,分析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2. 计算桩的极限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3. 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桩基的受力性能。

试验结论:
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得出桩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评估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以上是对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实验报告的详细描述,希望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1、试验方法(1)方法选择本次静载荷试验采用堆载反力法,加载采用快速试桩法。

(2)加何与量测荷载由油压千斤顶反力加压,量测系统使用压力传感器、电子秤及高精度大量程百分表。

(3)荷载分级依据规范及设计的要求,确定试验的最大荷载为设计单桩极限承载力。

加载时,每级维持1小时,测读时间为5′、15′、30′、45′、60′,加下一级。

卸载时,每级卸载测读15分钟,按5′、15′测读二次。

卸至零荷载时,测读两小时,测读时间为5′、15′、30′、60′、90′、120′。

(5)终止加载条件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荷:①在某级载荷作用下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沉降量的5倍。

②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试验荷载量且沉降稳定。

③达到桩身材料的极限强度以及试桩桩顶出现明显的破损现象。

④按总沉降量控制:总沉降量宜按100mm控制。

2、试验设备(1)反力架装置:保证提供不小于最大试验荷载》1.2的反力;(2)千斤顶:200t分离式油压千斤顶;(3)量测系统:油压、或200t压力传感器,电子显示器;50mm量程高精度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

3、现场准备(1)试验场地必须道路畅通平整;(2)场地需提供三相动力、220V照明电、堆载所需的黄砂;(3)临时住房一间。

4、试验要求(1)静载荷试验宜在龄期(休止期)28天后进行;(2)设备安装(见附图1)①反力系统能提供足够的反力;②千斤顶、反力架的重心应与试桩重心一致;③基准桩与试锚中心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④量测系统的精度、量程满足规范要求,并定期校验。

低应变动力测试低应变动力测试采用应力波反射法。

即锤击桩顶,激发一瞬态应力波,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传至波阴抗界面(缺陷或桩底)而产生反射波。

通过安装在桩顶的高灵敏度传感器,来接收反射波,并结合应力波各种特征,综合判断桩身质量。

1、测试要求检测前要求开挖至桩顶标高,保证被检测桩桩身直立,桩头完整。

地基基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分析

地基基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分析

地基基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分析摘要: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建设深度正在不断增加,地基基础建设质量,会对主体结构应有稳定性产生直接性影响。

因此施工企业需要提高对基地基础建设环节重视程度,要通过开展地基基础单桩竖向抗压荷载试验,对基础项目建设情况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降低质量缺陷问题发生的机率。

施工企业还需要对试验环节各方面影响因素有效分析和控制,要保证试验能够顺利开展,并提高试验结果运用可靠性,为地基基础施工控制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支持。

本文就地基基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相关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地基基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分析地基基础属于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一项内容,地基基础单桩竖向抗压荷载试验是指,从基础顶部竖向施加压力,并对桩顶部沉降情况仔细观察,明确单桩抗压和承载力。

这项试验方法在开展期间会受到多元化因素影响,技术人员要对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制定相对应预防和控制措施,才能促进试验环节顺利开展。

在对地基桩基础抗压承载力检测和分析时,技术人员需要对单桩建设情况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对比分析,并对工程建设期间质量缺陷问题有效解决[1]。

一、地基基础施工特点(一)项目特点地基基础建设质量对房屋建筑应用品质存在直接性影响。

因为地基项目建设内容比较繁杂、系统性特征更强,在对地基基础施工管理时,各项工作开展存在一定难度。

通常情况下地基基础建设情况比较复杂,大多数地基基础建设环境都比较恶劣,会受到周边水位状况和地理环境影响。

在对地基基础建设情况监督和管理时,施工企业需要做好周边土质调查和勘察工作,根据勘察结果制定科学合理施工规划,才能提高综合建设水平。

在对地基基础建设质量管控时,施工企业要提高对静载试验重视程度,要根据工程项目实际建设情况,制定有效检测方案。

企业还要对检测期间存在的风险问题全面预防和控制,要保证检测内容更加合理,才能提高检测技术应用水平。

施工企业可以选择更加专业检测人员,并引进先进检测设备,为检测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4.1 适用范围4.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当桩身埋设有应变、位移传感器或位移杆时,本法也可同时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4.1.1【条文说明】静载试验是目前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主要方法。

4.1.2为设计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依据的静载试验,使用维持荷载标准程序,应加载至极限状态。

4.1.2【条文说明】静载试验为适应不同的试验目的存在多种具体的试验程序。

本章涉及到维持荷载标准程序和维持荷载收敛程序。

两者的共同点是试验中要严格控制荷载的变化幅度且荷载传递均匀、连续,以体现试验荷载的“静态”属性。

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前者每级荷载维持时间最少为2h 且测点变形相对稳定,后者则每级荷载维持时间最少为1h 且测点变形趋于收敛。

维持荷载标准程序与一些规范中的慢速维持荷载法基本相同,可作为其他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方法的比较基准。

静载试验的结果是承载力的设计依据之一。

本条明确规定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应使用维持荷载标准程序并加载到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应符合本规程4.4.2条1~4款)。

若桩的极限状态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如以桩身强度控制承载力的端承型桩,可按设计的要求控制。

目前许多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仅按预估的极限承载力配置试验反力,当试验未能出现极限状态时,受已配置的试验反力所限,难以继续试验,无法达到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目的。

从发挥静载试验对设计的指导作用出发,应规定加载量。

4.1.3为工程桩验收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应不小于设计要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的2.0倍,可使用维持荷载收敛程序。

4.1.3【条文说明】工程桩验收检测时,规定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的2.0倍,以保证在建工程的安全储备。

4.1.4设计阶段应进行静载试验而未实施的工程,验收性检测时的静载试验,仍应使用维持荷载标准程序。

4.2 仪器设备4.2.1荷载测量采用串联于千斤顶作用力的荷载传感器,或采用并联于液压千斤顶油路的精密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量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前期准备工作
3.6 反力装置安装 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 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等,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载反力装置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值的1.2倍; (2)加载反力装置的构件应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3)应对锚桩的桩侧土阻力、钢筋、接头进行验算,并满足抗拔承载力的要求; (4)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宜少于4根,且应对锚桩上拔量进行监测; (5)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且压重施加于地基 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前期准备工作
3.1 最大试验荷载的确定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桩侧与桩端的岩土阻力达到极限状态;当桩的 承载力由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的加载量进行加载。 工程桩验收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
前期准备工作
3.2 休止时间 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应达到28d,或受检桩同条件养护 试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当无成熟的地区经验时,尚不应少于下表规定的时间。
前期准备工作
3.7 基准梁架设 基准梁是作为不动点,测试的变形量的百分表安装在基准梁上。 错误做法:简单地将基准梁放置在地面上,或不打基准桩而架设在砂袋(或红砖) 上;基准桩打得不够深、不稳;基准梁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基准梁的刚度不够,产生 较大的变形;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界因素对基准梁的影响。 正确做法:基准梁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宜采用工字钢作基准梁,高跨比不宜小于 1/40。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基桩桩打入地面以下 不小于1m; 软土场地压重平台堆载重量较大时,宜增加支墩边与基准桩中心和试桩中心之间的 距离,并在试验过程中观测基准桩的竖向位移。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含图)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含图)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1、试验依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查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2、检测目的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否知足设计要求。

3、主要试验设施①试验桩的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点值的 2.0 倍,依据加载要求选择油压千斤顶。

② 加载反力装置可依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承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结合反力装置、地铆反力装置(一般设施安装表示图如图一、二,其余方案同),反力装置能供给的反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 1.2 倍。

③ 沉降量丈量可用位移传感器或大批程百分表。

4、现场检测(1)、现场办理要求① 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的破裂层和脆弱混凝土。

②桩顶部应高于试坑底面, 为保持承压板和基桩优秀接触, 桩顶可铺设10-20mm的中粗砂。

③ 基准梁应拥有必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

固定位移计的夹具及基准梁防止振动或其余外界要素的影响。

设施安装表示图二:(2)、慢速保持荷载法试验步骤(也可用迅速保持荷载法)①试验加载量为单桩承载力特点值的 2 倍,加载分级进行,采纳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载荷一般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 ,第一级取可取分级载荷的 2 倍。

②每加一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 测读桩顶沉降量,此后每隔 30min 测读一次。

⑶ 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固标准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相对稳固标准:从分级载荷施加后第30min 开始,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出,并连续出现两次。

⑷卸载按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分级加载量的 2 倍,每卸一级,保持一小时,测读桩顶沉降量。

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剩余沉降量,保持 3 小时。

桩静载荷试验报告

桩静载荷试验报告

报告编号第页共页受控号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工程名称:检测内容: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单桩竖向承载力(例)检测机构名称委托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检测单位:说明:1、报告及骑缝未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2、报告复印件未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3、报告无检测人、编写、审核、批准签名无效;4、报告涂改无效;5、本报告复议期为十五天。

检测单位地址: XXXX检测单位资质证书编号: XX XX XX XX邮政编码:XX 电话:XX目录1 工程概况 (3)2 检测概述 (3)3 现场检测 (6)4 检测结果与分析 (7)5 结论 (8)附表1:X1#桩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 (10)附表2:X2#桩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 (12)附表3:X3#桩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 (12)附图1:X1#工程桩的荷载-沉降、沉降-时间对数曲线 (12)附图2:X2#工程桩的荷载-沉降、沉降-时间对数曲线 (16)附图3:X3#工程桩的荷载-沉降、沉降-时间对数曲线 (16)附图4:试桩平面位置示意图 (13)附图5:X1#桩现场试验照片 (13)附图6:X2#桩现场试验照片 (12)附图7:X3#桩现场试验照片 (12)附件:桩基工程现场检测见证确认表(略) (13)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见表1。

表1 工程概况表2.1检测目的该基桩工程已施工完毕,应委托方要求,采用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以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2检测依据1 设计图纸;2 经批准备案的检测方案;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4 国家和地区有关法规及标准。

2.3试验仪器设备试验所用仪器设备见表2.3。

仪器设备均在正常使用有效期内。

2.4抽检数量2.4.1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第3.3.4条: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及低应变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及低应变

委托编号:计量认证:资质证号:检测报告(静载荷试验、低应变检测)工程名称:68区7#楼检测有限公司2019年5月注意事项1、报告无“检验检测专用章”或检验单位公章无效;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3、报告无报告人、审核、批准签字无效;4、报告涂改和无骑缝章无效;5、对检测签订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6、一般情况,委托检测鉴定,仅对委托项目负责。

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审核人:主检人:绘图人:目录一、工程概况 (5)二、检测内容 (5)三、检测依据 (5)四、检测数量表 (5)五、工程地质概况 (5)六、检测方法简介 (5)七、检测结果分析 (8)八、附图 (10)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桩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试桩桩径600mm,单桩有效长度8.0m。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800kN。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C25。

总桩数134根。

检测方法:静载荷试验检测设备:200t千斤顶1台,电动加压泵1台,50mm量程百分表4块,0.4级0-60MPa耐震压力表1块,钢梁,荷载板,基准梁,桩基动态测量仪(PDS-PDA)等。

检测日期:2019年4月26日-4月29日二、检测内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桩身完整性。

三、检测依据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2、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四、检测数量表五、工程地质概况详见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六、检测方法简介(一)、静载荷试验1、原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适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

将总荷载分级加到单桩上,同时观测在分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绘制荷载与沉降关系曲线,按规范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本次试验采用堆载反力装置、慢速维持荷载法,采用手动油压千斤顶加载,采用连于千斤顶的油压表测定油压,用手动反力装置换算荷载,对试点沉降采用四块百分表测读、读数间隔、稳定标准、加荷分级、试验结束条件、资料处理及承载力值取值等均严格执行标准JGJ106—2014规范。

完整word版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完整word版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HYDJ-2011-028XXXXD栋高层住宅楼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审定:审核:项目负责:参加人员:XXXXXXXXXXXX2011年X月目录页次一、工程概况1二、检测依据3三、检测内容3四、检测方法4五、检测结果6六、结论7试验检测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汇总表][附表:[附图]曲线曲线、试验检测桩Q-ss-lgt:检测桩位平面布置图:] 检测现场及设备情况附照片[XXXX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XXXXXD栋高层住宅楼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XXXX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受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对其在XXXXD栋高层住宅楼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

为此,我公司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分别于2011年5月4日~8日、6月24日~30日进行了现场试验检测。

现将试验检测情况与结果,分述如下:一、工程概况XXXXD栋高层住宅楼,主体结构为地上33层,地下2层,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由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XX 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

1.工程地质概况XXXXD栋高层住宅楼,位于XX市南绕城路以南,原劳改局一处旧砖厂。

该建设场地地貌单元属湟水河南岸III级阶地之上,场地内地形变化起伏较大,呈西高东低,最大高差12.45m。

根据XX省地矿建筑勘察设计院于2008年4月提供的《XXXXA、B、C、D、E、F 栋高层住宅楼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可知,该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层杂填土,黄褐色、杂色、灰黑色,松散,以建筑垃圾为主,主要有71页共页第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XXXX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砖块、水泥块,夹有少量粉土及极少量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

②层黄土状土,褐黄色、褐红色,以粉土为主,次为粘粒,底部含少量卵石、圆砾,稍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YDJ-2011-028
XXXXD栋高层住宅楼
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审定:
审核:
项目负责:
参加人员:
XXXXXXXXXXXX
2011年X月
目录
页次
一、工程概况 1
二、检测依据 3
三、检测内容 3
四、检测方法 4
五、检测结果 6
六、结论7
[附表]:试验检测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汇总表
[附图]:试验检测桩Q-s曲线、s-lgt曲线
检测桩位平面布置图
[附照片]:检测现场及设备情况
XXXXXD栋高层住宅楼
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XXXX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受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对其在XXXXD栋高层住宅楼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

为此,我公司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分别于2011年5月4日~8日、6月24日~30日进行了现场试验检测。

现将试验检测情况与结果,分述如下:
一、工程概况
XXXXD栋高层住宅楼,主体结构为地上33层,地下2层,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由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XX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

1.工程地质概况
XXXXD栋高层住宅楼,位于XX市南绕城路以南,原劳改局一处旧砖厂。

该建设场地地貌单元属湟水河南岸III级阶地之上,场地内地形变化起伏较大,呈西高东低,最大高差12.45m。

根据XX省地矿建筑勘察设计院于2008年4月提供的《XXXXA、B、C、D、E、F栋高层住宅楼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可知,该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层杂填土,黄褐色、杂色、灰黑色,松散,以建筑垃圾为主,主要有
砖块、水泥块,夹有少量粉土及极少量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

②层黄土状土,褐黄色、褐红色,以粉土为主,次为粘粒,底部含少量卵石、圆砾,稍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根据有无湿陷性可分为湿陷性黄土状土②-1和非湿陷性黄土状土②-2。

③层卵石,青灰色,其成份卵石粒占全重50.70~57.27%,粒径一般4~8cm,骨架颗粒间主要有圆砾、粗砂充填,其次为中砂、细砂、粉粘粒很少,充填程度及级配较好。

野外鉴别密实度为松散。

按N63.5分类,标准值为7.7,为稍密,卵石以亚圆形为主,母岩成分主要为石英石、花岗岩等硬质岩石,表面微风化,略呈定向排列。

本层埋深在33.8~35.20m,厚度1.30~5.80m,顶板标高2237.00m左右。

依据区域资料,场地内有地下潜水。

勘察期间,在勘察范围内未见地下水,但在D栋楼施工过程中在黄土状土层出现上层滞水,部分基桩在扩底过程中出现塌孔等影响成桩质量现象。

该建筑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等级III级,湿陷程度严重,桩顶标高处向下湿陷土层下限深度为3~5m。

2.基础概况
本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成孔干作业挖孔混凝土灌注桩,设计总桩数为49根,设计要求以③卵石层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③卵石层的深度不少于3.0m。

桩底采用后压浆处理。

该工程±0.000为2264.15m,设计桩顶标高为
-10.45~-12.05m。

其它设计参数见下表:
二、检测依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4.由XX省地矿建筑勘察设计院于2008年4月提供的《XXXXA、B、C、D、E、F栋高层住宅楼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5.设计图纸及施工资料。

三、检测内容
对该工程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检测在天然状态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根据委托方要求及现场情况,本次对25号、41号、49号工程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最大加载量按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考虑,试验检测桩相关参数见下表,具体桩位见附图。

四、检测方法
本次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反力采用锚桩横梁反力装置。

试验加载,采用4台500t千斤顶做为加压装置,试验过程中全程采用FDP204-JY静载仪自动加压,自动测读装置,荷载测量由维系在千斤顶油泵上的压力传感器控制。

沉降观测,由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装4块大量程位移传感器测读沉降。

试验时,桩顶标高。

与工程桩相同。

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的规定,实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荷载分级、测读沉降时间、各级荷载下的沉降稳定标准、终止加荷条件等情况。

(1)加载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为最大加载量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最大加载量按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考虑。

(2)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步骤: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当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
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即可加下级荷载。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终止试验:
①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当桩顶沉降能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②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③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
④已达到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4)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

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 min测读一次。

(5)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的确定
①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②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③出现终止试验前3种情况时,取终止试验荷载前一级荷载值。

④对于缓变型Q-s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取s=40mm对应的荷载值。

⑤当按上述四款判定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未达到极限时,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

五、检测结果
对XXXXD栋高层住宅楼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的3根基桩进行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汇总表,见附表,单桩静载荷试验Q-s曲线、s-lgt曲线,见附图。

25号试验检测桩,桩长21.20m,桩径1.0m,扩底直径1.4m,试验最大加荷量为15200kN,相应总沉降量为25.86mm。

Q-s曲线形态为缓变型曲线。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4.4.2条文规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取最大试验荷载量15200kN。

41号试验检测桩,桩长21.20m,桩径1.0m,扩底直径1.3m,试验最大加荷量为13500kN,相应总沉降量为17.05mm。

Q-s曲线形态为缓变型曲线。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4.4.2条文规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取最大试验荷载量13500kN。

49号试验检测桩,桩长20.70m,桩径1.0m,扩底直径1.4m,试验最大加荷量为15200kN,相应总沉降量为50.92mm。

Q-s曲线形态为缓变型曲线。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4.4.2条文规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取沉降量为40mm对应的荷载,即为13680kN。

综合分析,该工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结果,见下表。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结果表
注:上述各项承载力均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第4.4节的“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进行取值。

六、结论
XXXXD栋高层住宅楼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静载荷试验检测的25号、41号、49号工程桩,在天然状态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分别可取为15200kN、13500kN、13680kN。

(以下无正文)
XXXX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2011年7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