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指导寓言类材料作文写作导
高三语文高考寓言类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精选课件
![高三语文高考寓言类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066b6f960590c69ec376fb.png)
气,要丢掉幻想,坚信“和平是保卫出来的”理念,要强化强军练兵意识,要锻造高精 尖的“猎枪”,打造海陆空立体攻防能力。若是那财狼来了,迎接它的是猎枪!
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为打狼提供实力支撑。正所谓,落后便要挨打,综合国
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标志。布谷鸟、喜鹊们觉得要勤奋敬业,储备实力,此言 不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遥远的东方有个美丽的百鸟古国,鸟儿们善良、勤
劳,用汗水和智慧创造属于她们的富足、太平的世外桃源。
不知何时,凶残、贪婪的狼盯上了这儿。于是,寒号鸟 苦苦哀啼,乌鸦烧香磕头,乞求神灵保佑……然而,狼 依旧侵扰不断。
众鸟儿爆发了:大雕、猎隼、雄鹰们说:太平是求不 来的;布谷鸟、喜鹊们觉得要更加勤奋,储备实力;百灵 鸟则认为,还应提振自信。最后,凤凰发话了……
由此,我联想到了当今人类面临的现状。世界形势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如何守护一方净土,成为当今最值得重视的问题。
我认为,想要防御“恶狼”的侵略,永保和平,首先要有“大雕、猎隼、雄鹰”们 那种敢于抵御外敌的胆识和决心,继之以强盛的综合国力和高外交上的霸权主义、贸易
读完以上材料,你觉得凤凰会说什么?请综合材料 内容和含义,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深圳市西乡中学·罗代国·2020-6
深圳市西乡中学·罗代国·2020-6
审题原则
1. 整体性原则:寓言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 着眼,不能纠缠局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从一个小小芯片领域扩大来看整个中国的发展局势,核心技术是重心,自力自强才
抛弃羁绊,成就美丽人生素材
![抛弃羁绊,成就美丽人生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a0b5abf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9.png)
抛弃羁绊,成就美丽人生素材
篇一:高考写作指导寓言类材料作文写作导高考写作指导:寓言类材料作文写作导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蛹和蝶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从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的飞翔?”
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
”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
蝶告诉它:“从蛹的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
”
注意: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作文,理解寓意是准确审题立意的关键。
蝶的回答体现了寓意,我们的着眼点可以放在蝴蝶的回答上。
“必须渴望飞翔”,才能真正飞翔——志存高远,才能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
童话寓言类作文写作指导
![童话寓言类作文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d2905b8227916888586d797.png)
童话寓言类作文写作指导以物拟人新颖独特近年来,运用“以物拟人”法构思的高考作文,因其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倍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所谓“以物拟人”法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通过拟人化的描述来说明一个道理,或表达一种观点。
那么如何写好这类文章呢首先,文章想象要丰富大胆写好这类文章,需要以现实为依据,进行丰富的、合理的想象,由此展开一个故事,然后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描述这个故事。
构思时不要被现实生活所约束,要敢于突破现实的时间和空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大胆地创造性地编写故事、描写环境、塑造形象、表达思维。
如高考优秀作文《一滴清水的选择》,文章写一颗水砂为自己的人生作出了选择大海的决定,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路途中面临湖泊的诱惑、同伴的埋怨、生命干枯的危险,它都坚定选择,矢志不渝,最终投入大海的怀抱。
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虚拟了水滴的口吻,刻画了水滴的心理活动,突出了水滴的形象,升华了文章的中心。
其次,要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在这类文章中,无论描写的是何物(动物、植物、器具等),都必须具有人的思维和感情,否则就无法表达我们的思想,实际上,我们只不过是把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转移到了其他物上,让它们来替我们说话罢了。
其实,童话、寓言等文体都是这样的写法。
高考优秀作文《我叫不叫》就是这样,文章赋予京巴狗以人的思想感情。
当京巴狗在车上看到“小青年”偷窃时,思想产生了矛盾:“到底叫不叫”“我若一叫,女主人要是把我扔了,我下半辈子的生活可就没着落了。
” 但是“看了看那老头的一头白发,心中一阵触动”,最终,良知使它战胜了自己的卑怯,最终“肆无忌惮地大叫起来”,那小青年最终没有得成,“我很高兴我作的这种选择”。
文章运用拟人手法,心理刻画细腻,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第三、要有积极深刻的寓意运用“以物拟人”法构思的作文,虽然文章所写的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事,但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
当我们进行想象时,不可能毫无目的,而是要有所表达的:或对读者起启示、教育作用,或向读者展示一种前景、一种知识、一种愿望及一种理想。
2022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学写童话和寓言
![2022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学写童话和寓言](https://img.taocdn.com/s3/m/ac4615f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a.png)
2022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学写童话和寓言孤芳自赏的花从前,有一个大花园。
花园里面有许多的花朵,五彩缤纷。
漂亮极了!一年当中,有春、夏、秋三个季节,园子里的花儿都开放着,游客们远远的就会循着这芬芳的花香赶来观赏。
然而,一到冬天,花园就不再喧闹了。
每当寒风咆哮着掠过大地,白色的雪花飘飘扬扬地落下时,花儿们明白,它们该休息了。
因此,劳累了大半年的花朵们,在冬季来临的那一可,都情愿缩进大地母亲温顺的怀抱里,好好的睡上一觉。
就如此,花儿们的家族连续了几个世纪!靠着这种传统,他们免去了一年一次的受冻。
但每到这是,已没有游客来赞扬它们的美了。
现在,已是秋末了,离冬天不远了!大伙儿都在用劲吮吸着大地母亲所供给他们的最后一点营养。
然而,有一株玫瑰却一直站在那儿发呆。
姐妹们问她如何了,她说:“我想我能够一直开放到冬天终止!”这话被其它花听到了,它们都只是摇着头说她傻:“哎,傻丫头啊!那份怪念头迟早会要了你的命啊!”“是啊,千万别做傻事啊!”……姐妹们更是苦口婆心的地劝她。
然而,她已打定了主意,任别人如何说都不肯改变。
不久,冬天来了花儿们都沉睡了过去。
而那朵想过冬的花,果然留了下来。
她沾沾自喜地想,哈哈,太好了!现在,整个花园里就只剩下我一朵花了。
人们会看到我的。
我会因此而得到更多的颂扬的……然而,这种中意并没有连续到翌日。
那时,她已冻得不行了,却仍旧硬撑着。
她是多么期望有人能够看她一眼啊!哪怕是匆匆的一瞥。
但她没有等等到。
因为第三天,她就差不多听到了死神匆匆到来的脚步声,赶忙,她甚至还没有喊出一声“后悔”生命就已从他体内消逝了……第二年,当园再次清醒,几乎所有的花都看到了那具腐烂的玫瑰花尸体,“看,这确实是不循规蹈矩的下场!”不知是谁说了这么一句话,专门快就在花群中流传了开来,成了那株傻玫瑰在花群中留下的唯独回忆!【老师点评】《孤芳自赏的花》这篇寓言通过描写一朵不愿在冬天沉睡的玫瑰最终腐烂在花园里的故事,教育人们在做某些情况时,循规蹈矩是专门重要的。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寓言隐喻类材料作文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寓言隐喻类材料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38accfb307e87101f696a6.png)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寓言隐喻类材料作文所谓寓言隐喻类材料作文,是指命题者给出一段寓言故事作为材料,要求学生根据寓言故事的寓意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作文。
纵观这几十年的高考作文,这种命题方式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寓言类材料作文与一般的材料作文不同之处就在于寓意含蓄深刻,需要学生自主挖掘,而且侧面多,角度多,立意也多,这常常使考生不明所指、无从理解,作文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
可是,再难写的作文我们也可以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确定它的审题立意,寻找它的写作技巧,从而让我们在高考写作中轻松自如。
学生要写好寓言类材料作文,就必须审好题、立好意。
下面我们就谈谈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立意探索】一、分析形象,理解寓意。
先读材料所述的寓言故事,分清故事的主客体,故事的隐喻性和象征义。
必要时要理顺其中要素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寓言具有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大都是凭借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让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明辨是非、知道善恶、认识美丑。
理清寓言中主客体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是把握寓意的前提和关键。
考生必须学会从分析主客体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入手,来理解寓言,把握寓意。
寓言类材料作文只要看懂了寓言,抓住了寓言的寓意,确立了作文的立意,写起来同其他话题或命题作文并无差别。
二、由此即彼,对接现实。
寓意通常带有讽喻和象征的作用,阅读材料和审题时,不妨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现象到本质,进行拓展和联想,以此来确定材料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审题时要充分发挥考生自己的想象力,由假托的故事做相似联想,联想人生、社会等。
需要注意的是,读寓言类材料,考生不能被寓言本身的情节所吸引,那样极容易依据浅显的故事本身而写成一篇主旨淡化,或者仅是故事再现的文章。
三、巧选角度,挂靠热点。
寓言类材料,可以由多个角度入手来构思作文,写作时不可能也不应该面面俱到,但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话说、材料最丰富、感受最深、觉得最好写的一个来写。
寓言类作文应该怎么写寓言作文的写作方法
![寓言类作文应该怎么写寓言作文的写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665883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b.png)
寓言类作文应该怎么写寓言作文的写作方法一、寓言的含义及特点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一般具有讽刺或训诫的性质。
它具有三个特点即: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哲理性,寓言在于讽喻、劝戒、启迪人们,寄予深刻道理。
二、寓言类材料的审题(1)把握整体寓意具体操作时需要精读材料,提取揭示寓意的关键语句。
(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找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议论类的找出观点句),明确材料主旨(寓意)要从整体上把握寓言的主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般来说,一则材料中所包含的主要的、核心的含义,也就是这则材料的“主旨”所在。
读懂寓言,理解寓意是作文的关键。
(2)围绕寓意,拓展思路。
由假托的故事作相似联想,联想人生、社会等,根据材料主旨确定立意。
(3)多角度思考充分挖掘材料内涵,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
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4)由果及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三、审题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
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指导1.这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这类作文在审题立意方面要注意什么?2.材料中“山石”与“卵石”对话的重点是什么?3.我们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入手来构思作文?(二)题意阐述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材料以寓言的形式设计了山石与卵石的对话。
他们对话的关键是怎样看待自己与别人。
高考寓言故事型材料作文(高考语文寓言类作文)
![高考寓言故事型材料作文(高考语文寓言类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f3a89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6.png)
高考寓言故事型材料作文(高考语文寓言类作文)高考寓言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寓言的定义】“寓者,寄也;言者,话也”。
所以寓言就是“寄托的话”。
把自己要说的话寄托在一个虚构的小故事里。
寓言的表现方式是通过借物喻人、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的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深刻道理。
寓言特征:1、虚构2、有故事结构因素3、由虚构到现实蕴含深刻道理【基本格式】1、寓言中的主体对象有主次之分。
因此主要对象是审题立意的重点,但次要对象的分析也不可忽视。
2、因素列举的越合理,越有利于紧扣材料,立意正确率就越高。
因此分析寓言材料的构成十分重要。
3、由寓言故事的分析,扣紧因素一一对应,转移到现实,立意不易失误。
【审题方法】方法一:对比列举法对比类寓言材料中常在主体因素对比里凝聚一个或多个人生哲理、社会道理,这个道理在审题时一定要找出来。
如材料:一般的鱼有储气的鳔,便于上浮与下沉,在水中游动自如。
鲨鱼无鳔,只有不停地游动才能避免下沉。
鲨鱼少一个生存条件,却成为“水中霸王”。
相反,一般的鱼虽然多一个生存条件,命运却不见得怎样好,有时还被鲨鱼吃掉。
这则材料我们就可以提炼出这样的哲理:从一般的鱼这方面也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人生道理:一个人身处顺境,要居安思危,积极进取,才不会遭受失败或被时代淘汰。
或一个人有优势,更要把握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时俱进,否则优势也会转化为劣势。
从鲨鱼这方面也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人生道理:一个人可能条件欠缺,但奋力拼搏,创造生存条件,可以变劣势为优势,出奇制胜,成为强者。
明白了材料所蕴含的道理后,审题的大方向就不会错了。
(联系素材:攻坚、勤奋、磨难等)(练一练)传说古希腊岛上住着两位女妖,她们用美妙的歌声诱惑水手自动跳海而死。
水手奥得赛途经该岛时,用蜡把同伴的耳朵封起来,用绳把自己绑在桅杆上,结果他差点儿挣断绳索跳海。
而歌手奥匪斯过此岛时,则用他高昂的歌声压倒了女妖之歌,令船只安全过海。
注意有些寓言材料对比双方并不都完全相反,立意可以兼双方而有之。
寓言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范例及点评
![寓言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范例及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39bffcb23968011ca200910a.png)
寓言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范例及点评一、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上帝召开一个会议,了解自从赐给了动物的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
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上飞翔,在这个高度里,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也因此而生活无忧。
鸵鸟说:我用双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没派过用场,它背负在身上,已经成为了沉重负担。
企鹅说:我已经把翅膀变成了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在海洋的深处自由来往。
……上帝突然发现现场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里干啥?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是我的灵魂却可以飞翔,它带着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
上帝听了后,感喟良久,说:我赐给了你们最珍贵的翅膀,你们却浪费在身上;我没有赐给人以翅膀,他们却有了灵魂的飞翔,这是一切飞翔中最崇高的翅膀!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二、审题指导这则寓言涉及到的对象比较多,写作的侧面也比较多,首先看它涉及到的对象有:上帝、鹰、鸵鸟、企鹅和一个人。
上帝在这里应该是起关键作用的,归为一类;而鹰、鸵鸟、企鹅这三种动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翅膀,只是各有不同的用处罢了,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一类;还有一类就是没有翅膀的人。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写作的角度有三个。
其中翅膀应是写作应体出具体内涵,那么写作侧面又有哪些呢?1)从上帝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对人、事、物要公平公正。
2)从“鹰、驼鸟、企鹅”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出:1、同样的翅膀,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用处。
也就是说,相同的东西(工具),在不同的人手里会有不同的用处;2、路是人走出来的;3、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3)从材料中“那个人”说的话里我们可以得出:1、让心灵的翅膀去飞翔;2、不依赖别人的恩赐;3、不要抱怨上帝的不公;4、面临逆境,学会用心飞翔;5、思想让心灵飞翔。
附:优秀作文点评1、人虽无翼,依然可飞作:李琰批:李天俏上帝赐给鸟类以飞翔的翅膀,却给予了人类珍贵的灵魂。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练习(共4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练习(共4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02d54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2.png)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烧水的秘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地去找一位智者。
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
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
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火烧尽了,水也没开。
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火,等找到了足够的柴火回来,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
这回他学聪明了,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火。
由于柴火准备得足,水不一会儿就烧开了。
智者忽然问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柴火,你该怎样把水烧开?”青年想了一会儿,摇摇头。
智者说:“如果那样,就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暗含学会放弃、减去浮躁、灵活变通、改革创新之意!”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智者接着说:“你一开始踌躇满志,树立了太多目标青年人难以取得成功的原因是树立了太多目标、不切实际,就像这个大壶装的水太多一样,而你又没有足够多的柴火“没有足够多的柴火”,暗含能力不足、准备不足,所以不能把水烧开。
要想把水烧开,你或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准备柴火要么勇于放弃、灵活变通,要么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女娲造人(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古代的神话中,女娲是最伟大的神灵之一,她创造了人。
据说女娲制造第一个人时,让人的两条腿共同分担体重。
但这个人只能站立,一抬腿就摔倒了。
于是她在制造第二个人时,把双腿都加粗了一倍。
女娲这次很满意,第二个人在她面前走动起来。
女娲说:你把你的哥哥背出去吧。
但背起来时,他们一同摔倒了。
女娲明白,他的腿还是太细,应该让他的一条腿能负载双倍以上的体重。
这样他能走,还能负载起超过自身的重物,要知道生活的负担可能更重。
女娲明白得太晚,因为她已经制造出了两个残疾人。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写作第一轮复习:寓言类材料作文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写作第一轮复习:寓言类材料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a41068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17.png)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写作第一轮复习:寓言类材料作文【作文类说】寓言即用假托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寓言类材料作文就是以寓言为核心材料的作文类型。
寓言往往言简意丰,具有隐喻性和启发性,对于寓言类材料作文而言,深入理解寓言、精准提炼寓意、充分联系生活是准确立意的关键。
寓言类材料作文由来已久,曾在以往的高考试卷中多次出现,比如2012年语文高考天津卷的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
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考生可以在深入解读材料中寓言故事的基础上,结合命题人在试题材料第二段给出的启发语,提取寓意,明确立意方向。
【推荐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4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作文题)春天的郊外,花桃、果桃竞相绽放,游人如织。
果桃羡慕地对花桃说:“同是桃花,你花朵硕繁,娇艳无比,而我的花朵却浅浅淡淡,无人问津,真是惭愧啊!”花桃枝叶低沉:“可是你能结出甜美的果实,我只会消散在风中……”看花人停下脚步,认真说道:“无论如何,你们都对得起这个春天!”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人生思考,请以此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1.试题材料分层解读:“春天的郊外,花桃、果桃竞相绽放,游人如织。
”为材料第一层,主要是情景再现,为这则寓言故事提供了背景。
“果桃羡慕地对花桃说:‘同是桃花,你花朵硕繁,娇艳无比,而我的花朵却浅浅淡淡,无人问津,真是惭愧啊!’花桃枝叶低沉:‘可是你能结出甜美的果实,我只会消散在风中……’”为材料第二层,主要内容是寓言故事中花桃和果桃两个角色的对话,再现了花桃与果桃羡慕对方、否定自己、陷入痛苦的状态。
高中材料作文:曾参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写作指导及范文)
![高中材料作文:曾参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写作指导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38614aaaea998fcd220e49.png)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曾参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头削臧至更短小,行路也更轻松。
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负大木头的人用大木头搭在沟壑上面有了桥继续前行。
而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断削减大木头以致无法搭桥的人。
读了上面的两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对负重和减重、前行和止步等有所辨析,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限制性1.“读了上面的两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引导语要求考生以上面的两段材料作为“感触和思考”的基点。
两则材料,一定要综合到一起来思考,不可以抛却任何一则。
2.“请对负重和减重、前行和止步等有所辨析”,引导语给出两组示范性的相反相对的词,并求考生“有所辨折”,这个仼务在行文中一定嶽有体现,可以是具谇的诏句体现,也可以是行文思路框架中的体现。
这里实际上降低了审题难度,论题已经给出,考生在此基础上根据材料作出白己的价值判断即可。
3.第二则材料是一则寓言,命题人的价值取向非常清楚,肯定“背负大木头前行”者的做法,考生不得见仁见智。
所有的寓言都指向社会和人生,“背负的大木头”只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考生要在此基础上阐明人生的道理。
开放性1.第一则材料是《论语》中曾参的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这是初中教材必背内容,对考生来说没有理解难度,但考生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材料,应在此基础上开放,进步思考青年一代当今之“士”的使命和担当,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个人的成长、成才路,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没有哪一个能够一蹴而就,因而“士”必须要意志坚强,背负重任,奋然前行于漫漫征途。
2.第二则材料第一句话紧承第一则材料谈负重前行,“每个人生而背负着大木头前行”,步履维艰,因而有人不断地将背负的大木头削短,获得暂时的轻松,可一旦遇到自身无法跨越的鸿沟,便被拦下,再不能继续前行。
高考作文寓言文文体写作技巧
![高考作文寓言文文体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f3bee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b.png)
高考作文寓言文文体写作技巧寓言文体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通过虚构的故事来传达深刻的道理和教训。
在高考作文中,采用寓言文体可以赋予文章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强的说服力。
以下是关于高考作文寓言文体写作技巧的一些建议:1.选择恰当的主题:寓言文体的核心是通过故事来传达寓意,因此,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至关重要。
这个主题应该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传达出重要的道理或教训。
2.创造生动的角色和情节:寓言文体通常包含一些拟人化的动物、植物或其他虚构角色。
为了吸引读者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你需要创造出生动有趣的角色,并设计紧凑而引人入胜的情节。
这些角色和情节应该能够生动地反映主题,并帮助读者理解寓意。
3.运用夸张和对比:寓言文体常常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和寓意。
通过夸张角色的特点或情节的发展,你可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
同时,通过对比不同角色的行为或结果,你可以更鲜明地揭示主题和寓意。
4.保持简洁明了的语言:寓言文体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
使用生动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
此外,寓言文体通常具有精炼的特点,因此你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来传达深刻的寓意。
5.结尾点明寓意:在寓言文体的故事中,结尾部分通常是揭示寓意的关键。
在结尾处,你需要明确地点出故事所要传达的道理或教训,以便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你的意图。
同时,你也可以通过提问或引导读者思考的方式来增强文章的互动性和说服力。
总之,高考作文寓言文体写作需要注重主题选择、角色和情节创造、夸张和对比的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及结尾点明寓意等方面。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实践,你可以逐渐掌握这些技巧,写出具有深刻内涵和说服力的寓言作文。
直击高考作文写作:寓言故事—木匠 山羊 作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直击高考作文写作:寓言故事—木匠 山羊 作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734d774d227916888486d7ed.png)
直击高考作文写作:寓言故事—木匠山羊作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1.一个木匠带着孩子在雇主家干活,木匠干得满头大汗,于是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件脱掉。
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生怕他热着,也把孩子的衣服一件件脱掉,结果孩子冻病了。
2.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则故事:森林王国中的梭子鱼犯了罪,法官是怕水的山羊,它的裁决是,将梭子鱼扔到河里淹死。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内容限制。
这是一道寓言类作文题,命题材料是两则故事,虽然主体事件不同,但所反映问题的实质却是一样的。
木匠因为自己热,所以觉得孩子也会热,最终导致孩子被冻病;山羊因为自己怕水就裁决将梭子鱼扔到河里淹死,结果反而使事与愿违。
两则故事都表明,忽视对方的实际情况,仅凭主观臆断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考生的写作需以此为基点,不能脱离材料来写。
同时,考生还应由此联系社会问题进行分析。
2.立意限制。
作文题目明确要求考生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来确定立意,第一则材料中的木匠与第二则材料中的山羊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主观臆断,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如不能从材料中挖掘出有关社会人生的道理,而就木匠说木匠,就山羊说山羊,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
对两则材料的审视都要考虑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若仅仅抓住“主观臆断”,而忽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将跌入话题作文的泥潭。
3.价值判断限制。
无论是材料一中为孩子脱掉衣服的木匠,还是材料二中判决梭子鱼死刑的法官山羊,他们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考生在审题时要与命题人的价值判断保持一致。
4.思维限制。
考生在审题时“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是一次思维的限制;由此及彼,联系社会人生,是第二次思维的限制;对社会人生问题展开深度思考则是又一次的思维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写作指导:寓言类材料作文写作导[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蛹和蝶
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从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的飞翔?”
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
”
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
蝶告诉它:“从蛹的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
”
注意: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作文,理解寓意是准确审题立意的关键。
蝶的回答体现了寓意,我们的着眼点可以放在蝴蝶的回答上。
“必须渴望飞翔”,才能真正飞翔——志存高远,才能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
“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具有放弃现有的安逸舒适生活的勇气,历经磨难,才能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
“从蛹的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获得全新的生命体验,得到生命的飞升,就必须付出代价。
勇于打破原来赖以生存的模式、制度、习惯,才能获得新生,实现质的飞跃。
综合上述要点,这段寓言材料的主旨可以归纳为:志存高远,勇于摆脱旧束缚,勇于牺牲,付出代价,才能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优秀习作一]生命的飞翔
我曾无数次梦见自己背上生出雪白的双翼,飞翔在澄净的天空。
醒来后总是免不了一阵悲伤,因为我不能飞翔。
飞翔是要用生命交换的。
譬如一朵花,栀子花也好,桃花也好,你可以想像,她们在枝头极尽繁华,美丽得让最美的女人都忍不住嫉妒。
时间到了,风儿来呼唤她们,她们便撩起衣裙,一朵一朵地随风而去。
一片片的花瓣借着风的翅膀飞翔起来。
虽然离开了她们紧紧拥抱过的枝头,但她们无怨无悔。
你听到了她们的欢呼声了吗?如此绚烂的飞翔,怪不得黛玉都说:“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
譬如一只飞蛾,一只并不美丽的飞蛾。
只要翅膀不残缺的飞蛾都是幸福的。
你见过飞蛾扑火吗?那是一次壮烈的飞翔。
跳动的烛火挑动着飞蛾的心弦,飞蛾趴在墙上,蓄势待发。
终于,时机到了,飞蛾忽地一下离开墙,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向烛火飞去。
越来越靠近,它没有一点儿后退的意思。
终于,飞蛾投进了烛火的怀抱。
烛火先是愣了一下,之后又带着飞蛾的灵魂欢快的跳动起来。
为了进行生命中最美的飞翔,接受烛火的燃烧又算什么?
譬如雄鹰,对,
雄鹰。
他们飞翔的主要目
的并不是为了捕食,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天空的儿子,他们生来就是为了飞翔。
有这样一幅画面镌刻在我的脑海:那是在西藏高原的天空,一只雄鹰傲立在一棵枯树上。
他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离开树枝,向高空飞去。
他盘旋在明朗无云的天空里,一会儿滑翔,一会儿俯冲,谁也不能否认他才是个真正的飞翔高手。
他越飞越远,最终离开了视线。
鹰的一生是为了飞翔,所以鹰生活在拥有明净天空的地方。
我觉得西藏人之所以举行天葬,是为了让鹰带着他们的灵魂飞翔。
我不是花,不是蛾,更不是鹰,但我仍要飞翔。
我的肉体没有翅膀,但我的灵魂有一对雪白的双翼。
拥有它们,我可以在思想的天空自由翱翔。
现在,我羽翼未丰,我要用书中的智慧,生活的经验为我的双翼提供生长的养料。
终有一天,我的翅膀会变得坚强有力,奋力挥动,顿时“翻动扶摇羊角”,飞翔在思想的天空!
[点评]这是一篇扣题准确,想象丰富,语言形象生动的说理散文。
从内容上看,文章开头用象征的手法写自己渴望飞翔,并提出“飞翔是要用生命交换的”观点,与材料中蝴蝶的回答相吻合,主体部分用“花”“飞蛾”和“雄鹰”设喻,有力支撑了自己的观点,热情讴歌了敢于抛弃美好、安适生活,甚至是生命,追求心中理想的人们,切合题意。
从表达上看,“总—分—总”的结构完整,中间的三个层次清晰,结尾部分总收全文,照应题目和开头,首尾一贯。
想象丰富,比喻贴切,语言准确清新。
评分:23+24+9=56分
[优秀习作二]生于磨难死于安乐
最喜欢泰戈尔的名言:“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
”的确,贪图安乐,不经历生活的磨难,怎能见到人生的彩虹?磨难是催化剂,激励人们攀向一座座新高峰;安乐是迷魂汤,诱惑人们坠入万丈深渊,万劫不复。
磨难让人在抗争中愈挫愈勇,安乐使人在享乐中丧失斗志。
大凡古今有所成就者,大多经受磨难的洗礼: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在磨难中,他们愈挫愈勇,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名载史册。
贝利成名后有记者问,他的儿子是否会同他一样会成为一代球王,贝利答道:“不会,因为我童年时生活条件差,磨难重重,正是这磨难磨炼了我坚强的意志,使我成为球王。
而儿子生活安逸,没有经受任何磨炼,所以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由此可见,磨难让人奋起,安逸使人丧志,我们应该有舍弃安乐,直面磨难的勇气。
磨难使人
时刻警醒,安乐让人放松警惕。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后
唐君主李存勖在继承父志时困难重重,历经磨难,尚能时刻警醒自己要有危机感;可当他实现先父遗志后,变得骄奢淫逸,贪图安乐,失去了先前的警觉和忧患意识,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为天下人笑的下场。
欧阳修对此感慨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磨难让人在奋勇拼搏中实现人生价值,安逸让人在醉生梦死中一生庸碌。
郭沫若说过:“一个人总是要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消沉下去的。
”清代人蒲松龄四次应举,由于当时贿赂成风,他四次落第,但失败的重重磨难并未使他悲观失望,他立志著书,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文学巨著《聊斋志异》。
梅,正是傲霜斗雪,凌寒独放,经受住了“寒彻骨”的磨难,才得以香满乾坤。
蝶,正是摆脱束缚,破茧而出,忍受住了破茧而出的阵阵剧痛,才得以化作花间的翩翩彩蝶。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贪图安逸逃避磨难,你就只能做安乐巢中的雏鹰,永远无法翱翔于蓝天;贪图井底的安逸生活,你就只能坐井观天,永远无法了解大千世界的奇妙无穷。
生于磨难,死于安乐。
让我们离开安乐的港湾,去迎接磨难的风暴,一路劈波斩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点评]
材料中蝴蝶告诉蛹要实现飞翔的第二个条件,概括起来就是要敢于脱离安逸生活。
为什么要脱离安逸生活?文章正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切合题意。
文章能从三个不同角度阐述为什么要脱离安逸和历经磨难,分析深刻、严密。
文章援引的材料充实,很有说服力。
从表达上看,文章结构完整,清晰,擅长综合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例证法、引证法等论证方法,语言准确通畅,气势充沛。
评分:24+25+9=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