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堂笔记第七讲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科目知识要点要点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科目知识要点要点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科目知识要点要点2011年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科目知识要点大纲要求:考试目的:考查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主要安全生产技术,分析和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及要求: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和安全技术措施制定的案例分析。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和修订、安全教育培训、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相关方安全管理的案例分析。

3、安全生产许可、建设项日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的案例分析。

4、应急体系建设、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应急准备、响应、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的案例分析。

5.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和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的案例分析。

第一章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第一节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危害、危险因素产生的原因1、能量、有害物质2、失控1)故障2)人员失误3)管理缺陷4)环境因素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6类)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5种)a)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b)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c)电(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d)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e)振动(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f)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g)运动物(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h)明火i)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j)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k)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l)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乱、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m)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n)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o)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5种)a)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b)自燃性物质c)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d)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e)其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5种)a)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b)传染病媒介物c)致害动物d)致害植物e)其他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6种)a)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b)健康状况异常c)从事禁忌作业d)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e)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f)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5种)a)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b)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c)监护失误d)其他错误e)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2、参照事故类别分类(20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指单位内车辆,不是道路交通)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包括雷击)6)淹溺(包括高空坠落至水中)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现代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知识讲座 第七讲 重大事故定量风险评价的误差控制

现代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知识讲座  第七讲  重大事故定量风险评价的误差控制
第七讲 重大事 故定量风 险源自价 的误差控制 e 刘铁 民
定 量 风 险 评 价 ( R 既 是 预 防 设 备的研究 中得到 。同时 ,不可靠性 始 ) Q A) 模型时要考 虑到 当喷射从裂 口处
重大事故发生的重要 技术方 法 ,也 是 也 可能产生 于在使用这些数据 和对数 发生 时,喷射 的快速膨胀与进一步的 突发事 件应急指挥决 策的主要参考 依 据进行修正 的过程 中。为有助于数据 液体喷溅 、液体在分裂成小 液滴和烟 据。 定量风险评价的有效性 和可信性 , 修正 ,要把收集到 的必备数据与原始 雾并伴 随着可能 的液体冲洗 、以及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评价过程 中误差辨 资料 ,以及 由故障树分析 (T ) F A 等研 喷射过程 中夹带空气等 问题 。为达到 识 与控制 。近年来 ,中国安 伞生产科 究所 得 的容器失 效之类 的仿真 数据 , Q A的 目标 ,要 把诸 多 复杂 的释放 R 学 研究 院等单位 将 Q A作 为重大危 R 并输入数据库加 以检验。 现象 首先归 结在一 个泄漏 开始之上 , 险源风险评估 和危 险化学 品工业 园区 失效率数据不完善和不严密性常 以便于扩散计算 。计算过程 中应考虑 规划 的主要技 术方法 。但 由于采用 的 被认 为是不可靠性 的主要原 因。如有 的主要 因素包括 : 蒸气和烟雾 的形成
或系统误差 。只有对各种不 同类型 的 处理过程 中存在 的问题 。科学家们一 起 的湍 流支配时 ( 即当喷射速度接近
误差进行有针对性 的控制 ,才能使评 直在试 图改善所有假定条件 内部 的一 风速时 ) ,释放物质形成的几何形状 、
价结果可信 、有效 。
致性 ,将他们大体建立在一套类属性 质量 、温度及密度等 因素。这些数据 失效率数据 的标准平台基础 上,并努 所需要的精确度取决 于对它们之 间变 力提高潜在不可靠性危险度评估 的精 异预测 的准确程度 ,以及用于模仿扩 散程序 的性能 ,例如扩散云雾 中存在 确度 ,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 _作 。 T

第七部分事故案例分析

第七部分事故案例分析

第七部分事故案例分析一、违规运输危险化学品小村和王伟是新分到化工厂的工人,小村是押运人员,王伟是驾驶员,没经过任何培训就安排上岗了。

他们一起运送一批危险化学品去较远的B城市,车走到半路,小村想抽烟。

王伟说:“再忍耐一下,前边就是A市了,A市那里准能买上。

”于是王伟加快了车速.抄近道超速行驶,很快就到了A市。

王伟把车停在一个较大的百货商店门口,小村进去买了一包烟,他们又上路了,路上又捎上一搭车人,他们抽着烟边开边聊。

吃饭时间到了。

可还没到B市,他们于是停车吃饭。

饭后,两人一起出来,王伟问小村:“你知道车上拉的是什么吗?”小村说:“这容易,我马上就知道。

”于是他拿起一瓶化学品,打开盖,闻了闻,说:“盐酸。

”王伟夸小村:“你的鼻子还真厉害!’’请用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指出王伟和小村的行为有哪些是不安全的?答案要点:1.没有上岗资格证,违反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驾驶员及押运人员必须有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考核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的规定。

2.运输前不了解所运输的危险货物的名称及性能、危害特性等。

3.私自改变行车路线,运输危险化学品时车辆经过市区和人口密集的地方,停留在人口密集的百货商店和饭店门口,违规中途停车。

4.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超速行驶。

5.两人安全意识淡薄,运输危险化学品时抽烟、说笑,二人同时离开车辆,让无关人员搭乘运输危险化学品运输车。

6.盐酸具有腐蚀性、挥发性,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用鼻子直接闻危险化学品。

7.盐酸的运输包装,不符合要求。

二、库房储存氢氧化钠(固碱)环境污染事故某化学品经营企业从化工厂购进一批(10 t)氢氧化钠(固碱),个别包装存在破损泄漏情况,将其存放在一座年久失修的不符合储存条件的库房中。

一天晚上,大雨倾盆而下库房进水,将部分氢氧化钠泡在水中,致使氢氧化钠渗入水中并顺水流入附近河流。

仓库保管员发现后,及时报告了单位主管领导,主管领导立即进行了应急处理,嘱咐手下人员不得向外界泄漏任何消息。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笔记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笔记

平安消费事变案例条记1.1风险、迫害要素的不雅点及分类迫害是指能够形成职员侵害、职业病、财富丧掉、功课情况毁坏的本源或形态。

风险是指特定风险事情发作的能够性与结果的联合。

总的说来,风险、迫害要素是指能对人形成伤亡或妨碍人的躯体安康乃至招致疾病,对物形成突发性破坏或慢性破坏的要素。

为了区不客体对人体倒霉感化的特色跟后果,平日将其分为风险要素(夸年夜突发性跟瞬间感化)跟迫害要素(夸年夜在必准时刻范畴内的积存感化)。

偶然对两者不加以辨别,统称危险、迫害要素。

客不雅存在的风险、迫害物资或能量超越临界值的装备、装备跟场合,都能够成为风险、迫害要素。

一、消费活动中要紧风险、迫害要素的类不风险、迫害要素虽然表示方法差别,但从实质上讲,之因而能形成风险、迫害结果(发生伤亡事变、侵害人身安康跟形成物的破坏等无害物资掉掉操纵等方面要素的综协感化,),均可归纳为存在能量、无害物资跟能量、并招致能量的不测开释或无害物资走漏、疏散的结果。

存在能量、无害物资跟掉控是风险、迫害要素发生的全然缘故。

(一)风险、迫害要素发生1.能量、无害物资能量、无害物资是风险、迫害要素发生的本源,也是最全然的风险、迫害要素。

普通地说,零碎存在的能量越年夜、存在的迫害物资的数目越多,零碎的潜伏风险性跟迫害性也越年夜。

另一方面,只需进展消费活动,就需求响应的能量跟物资(包含无害物资),因而消费活动中的风险、迫害要素是客不雅存在的,是不克不及完整消弭的。

(1)能量确实是唱工的才能。

它即能够造福人类,也能够形成职员伤亡跟财富丧掉。

所有发生、供应能量的能源跟能量的载体在必定前提下,都能够是风险、迫害要素。

(2)无害物资在必定前提下能伤害人体的心理性能跟畸形代谢功用,毁坏装备跟物品的效力,也是要紧的风险、迫害要素。

2.掉控在消费中,人们经过工艺跟工艺配备使能量、物资(包含无害物资)按人们的志愿在零碎中流淌、转换,进展消费。

同时又必需完毕跟操纵这些能量及无害物资,消弭、增加发生不良结果的前提,使之不克不及发作风险、迫害结果。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知识点总结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知识点总结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写改正】【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改正】2015 年《安全生产事故事例剖析》知识点总结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求?管理P382.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P403.非矿山公司强检的设施?管理P464.特种设施安全督查?(场内灵活车辆)管理 P675.安全生产评论的分类?(选择题)管理 P716.一定掌握(一)、依照《公司员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辨别危险要素分为20 类。

管理 P771.物体打击(不属于专业类其余)2.车辆损害(有车都属于车辆损害,车辆发生故事,违章驾驶)3.机械损害(机械设施零零件)4.起重损害(安全附件,人的要素)5.触电(接地不良,安全防备不妥)6.淹溺(有水)7.灼烫(高温物质)8.火灾(易燃固体气体)9.高处坠落10.坍塌(建筑上,高炉) 11. 冒顶片帮 12.透水13.放炮 14. 火药爆炸(矿山) 15. 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安全附件失灵超压)17. 容器爆炸(带压容器超压)18.其他爆炸 19. 中毒和窒息(有毒)20.其余损害考点:危险要素;事故种类;引起的原由?种类事例题:P18 事例 16 P20 事例 17 P25事例21P26事例22(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要素人为 6 大类(旧的):主要看物理性、化学性危险和有害要素即可(不作要点考试内容)管理 p757.重要危险源的辩识1.依照国标管理982.依照两种物质计算公式管理P2323. 管理 98 页倒二行依照指导建议包含危险物质(化学品),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尾矿库8.重要事故应抢营救方案包含的内容?P128( 1)、预防,(2)、准备,(3)、响应,4、恢复1)应急响应的步骤:管理P1401.救人优先2.以单位为主3.一致指挥4.资源一致支配,信息一致公布5.分级负责,分级响应2)应急指挥的步骤:1.初始评估2.确认紧迫状态3.成立现场工作地区4.确立要点保护地区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5.指挥和协调现场展开营救6.合理分配使用应急资源9.应抢营救的基本任务?管理 P12510 .应抢营救策划时考虑的要素?管理 P13411.警报紧迫通告应做哪些事情?( 1)向受影响的民众发出警报( 2)警报系统的协调使用( 3)可使用的警报装置的种类和地点以及覆盖的地理地区12.公共关系管理P1421.明确信息公布的审查和同意程序2.保证公布信息的一致3.指定新闻讲话人4.合时举行公布会5.正确公布事故信息 6.澄清事故传言7.为民众咨询8.招待,抚慰受害人家眷13 .应急方案的编制六个过程?管理 P137, P33 事例 271.成立工作组 2.资料采集(完好性) 3.危险源与风险剖析(危险目标) 4.应急能力评估(对现有人员设施评估) 5.应急方案的编制( 1.有关人员的参加和培训 2.社会资源 3.与有关的方案) 6.应急方案的评审与公布( 1 内部评审 2 外面评审 3 主要负责人的签订 4 要到有关部门存案,主管部门;安监部门)14 .应急操练的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管理 P145P62 事例 52( 1)准备(注意方案、不可以参加,不可以培训),(2)实行(注意的问题1)安全保障 2)不可以进入禁区 3)不能进入不用要的危险地区4)不得使用真切的有毒有害物质5)防止极端的天气条件6)不可以污染环境7)安全地区设置上方向 8)出现真切的紧迫状况时停止操练9)操练前向民众通告)(3)总结(注意 1)评论人员和有关人员一同作出评论结论2)发现问题提出建议)15 .应急方案操练的种类?操练结果的评论?管理p143-14516 .事故报告的程序?管理 p185(一)立刻向本单位人员报告(二)本单位人再报安监部,属地主管部(三)再上报17 .事故检查组的构成和职责?管理 p190-191( 1)事故检查组的构成?P35 事例 28政府,安监部门,负有安看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督查机关,公安机关,工会,检查院,专家主假如前 6 个重要事故由国务院组织,省,市,县( 2)事故检查组职责?有可能大题没大题考小题管理p192-19418 .检查取证?自己看不做要点P195-19619 .事故原由剖析,事故的防备和整顿举措?管理P199 P36 事例 29p42 事例 35-36P49 事例 4320 .确立事故直接和间接原由?考的可能性较大管理 P19921 .判断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管理P223-224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财富、财富损失,间接:减产,停产,员工培训22 .事故检查报告?小题选择,6 项,简答题加以解说管理 P198联合 P185-18623.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事故发生的原由?一般写一到二条考的都是责任事故24.事故的责任认定?邢事责任、行政处分?25 .火灾对策举措,火灾爆炸中毒P54 事例45-46P57事例48-491.密闭2.设置浓度监测报警仪3.通风4.防爆电气7.管道、容器、金属零零件的接地 6.严禁明火7.劳防用品(劳动防备用品)8.净火标记26 .通用的管理举措?p36 事例 29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完美各项规章制度 3.安全培训 4.增强安全检查 5.编制应急方案27.组织机构和人员(背景资料)28.法律注意考点: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允许证条例?特种设施使用时安全监查条例? P35 事例 2829 .技术注意考点:典型设施,物质,场所,危险要素怎么来的?举措?注意防火防爆,影响要素?P36案例 29p49 事例 4330 .职业危害要素: 2 分小题。

最新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第七讲讲义精选(7)

最新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第七讲讲义精选(7)

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第七讲讲义精选(7)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第七讲讲义精选(7)1.事故调查的取事故发生后,在进行事故调查的过程中,事故调查取证是完成事故调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场处理1)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3)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2)物证搜集1)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等。

2)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

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3)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4)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3)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1)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①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②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③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④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⑤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2)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①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②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③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④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

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⑤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⑥出事前受害人或肇事者的健康状况;⑦其他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4)证人材料搜集事故发生后,要尽快找被调查者搜集材料,认真询问当事人。

对证人的口述材料,应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

(5)现场摄影及绘图1)显示残骸和受害者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堂笔记(doc 11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堂笔记(doc 11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堂笔记(doc 11页)一、大纲要求检验应考人员对典型事故案例的报告、调查、取证、分析、性质认定、责任划分与处理、整改措施与总结的熟悉程度。

二、重点、难点:1、掌握典型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方法;2、掌握事故调查、分析、处理、提出整改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有关知识。

三、内容讲解:案例21 某建筑坍塌事故一、事故经过某市电视台演播中心工程由市电视台投资兴建,某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某建设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监理。

该工程在市招标办公室进行公开招投标,该市某建筑公司于1月13日中标,并于3月31日与市电视台签订了施工合同。

该建筑公司组建了项目经理部,史某任项目经理,成某任项目副经理。

4月1日工程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第二年7月31日。

工地总人数约250人,民工主要来自南方各地。

市电视台演播中心工程地下2层、地上18层,建筑面积34 000m2,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演播中心工程的大演播厅总高38 m(其中地下8.70m,地上29 .30m),面积为624 m2。

7月份开始搭设模板支撑系统支架,支架钢管、扣件等总吨位约290 t,钢管和扣件分别由甲方、市建工局材料供应处、某物资公司提供或租用。

原计划9月底前完成屋面混凝土浇筑,预计10月25日16:00完成混凝土浇筑。

在大演播厅舞台支撑系统支架搭设前,项目部在没有施工方案的情况下,按搭设顶部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先后完成了三个演播厅、门厅观众厅的搭设模板和浇筑混凝土施工。

1月,该建筑公司工程师茅某编制了“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并于当月30日经项目副经理成某和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赵某批准实施。

7月22日开始搭设施工后时断时续。

搭设时设有施工方案,没有图纸,没有进行技术交底。

由项目副经理(2)监理公司驻工地总监韩某,违反“市项目监理实施程序”中的规定没有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认可,没有监督对模板支撑系统的验收,对施工方的违规行为没有下达停工令,无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上岗,对事故的发生应负主要责任,送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事故案例分析笔记整理

事故案例分析笔记整理

事故案例分析笔记知识点1:基本内容、结构及重点解读一、事故案例分析1、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基本知识(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控制知识(3)应急预防的基本知识2、安全生产事故调查(1)事故调查的程序(2)事故调查的组织(3)事故调查取证3、安全生产事故分析(1)事故原因分析①事故原因分析②事故的致因理论(2)事故统计与分析①伤亡事故的统计②伤亡事故经济损失4、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与整改措施(1)事故性质的认定(2)事故责任的划分(3)事故教训(4)整改措施第一部分: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知识点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一、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1、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1)GB13816----92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②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③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④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⑤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⑥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2)GB6441----86(20条)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触电、淹溺、灼烫、火灾、坍塌、透水、冒顶片帮、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3)按职业健康分(长期的侵入伤害方式、往往是造成职业病因素,7类)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底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2、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1)能量和有害物质(2)失控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2)总平面布置图①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危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等:②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

(3)道路及运输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检修)通道、开门,生产卫生设施(4)建(构)筑物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物料)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共6页】

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共6页】

事故案例分析笔记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内容摘要】一、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物体打击,坍塌车辆伤害,容器爆炸机械伤害瓦斯爆炸,其他爆炸触电火药爆炸,中毒和窒息火灾冒顶片帮,淹溺其他伤害透水,锅炉爆炸起重伤害放炮(爆破),高处坠落,(蓝字)(红字)(黑字),(先写红字,在写蓝字,黑字不写),危险危害因素控制,二、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3、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内,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5、发生意外事故时,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施救条件,三、选择预防对策原则,四、事故预防优先原则,五、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

一、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物体打击坍塌车辆伤害容器爆炸机械伤害瓦斯爆炸其他爆炸触电火药爆炸中毒和窒息火灾冒顶片帮淹溺其他伤害透水锅炉爆炸起重伤害放炮(爆破)高处坠落灼烫(蓝字)(红字)(黑字)(先写红字,在写蓝字,黑字不写)危险危害因素控制二、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3、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内;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5、发生意外事故时,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施救条件。

三、选择预防对策原则: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四、事故预防优先原则: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

五、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1、改进工艺过程、机械化、自动化;2、设置安全装置;3、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4、电气安全对策;5、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6、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治;7、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知识重点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知识重点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知识重点在某工厂的生产车间,一名工人在操作设备时发生了意外事故。

事故发生当天,工人正在操作一台旋转机器,由于设备发生故障,导致机器突然停止运转并产生了严重的振动,结果造成工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工厂立即展开了调查,发现导致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设备维护不及时:该旋转机器在事故发生前并未经过定期的维护检查,导致机器内部零部件的磨损严重,最终引发了故障。

2. 操作员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并未留意机器运转时的异常声音和振动,缺乏对设备的观察和检查。

3. 缺乏紧急应对措施: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工厂内并未设置及时的紧急停机按钮或其他紧急应对措施,导致事故无法及时避免。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的重点:1. 设备维护和检查是防止生产事故的关键环节。

工厂应严格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特别是对于高风险设备。

2. 操作员应当具备观察和检查设备运转状况的能力,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3. 工厂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和紧急应对预案,确保在设备故障或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事故损失。

通过对这起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设备维护和操作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工厂的生产安全水平。

抱歉,我无法完成长篇文章。

但是,我可以继续为您提供几个相关观点:4. 安全教育和培训:工厂应该为所有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对设备操作的安全指导,应急处理程序等。

员工需要了解如何正确操作设备,并且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行动。

5. 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工厂应该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例如安全围栏、安全警示标识、紧急停机按钮等。

这些设备和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避免或减轻事故发生时的损害。

6. 定期安全检查和评估:除了设备的定期维护外,工厂还应该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评估,以确定设备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堂笔记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堂笔记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堂笔记首先,事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操作工人的疏忽。

在操作机器时,工人可能没有全神贯注地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上,导致了意外的发生。

因此,我们要求所有的工人在操作机器时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切勿因为其他事情分心。

其次,工厂可能存在着安全隐患。

在这起事故中,机器可能存在设计不合理或者维护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了工人被夹伤的事故。

因此,我们要求工厂对所有的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并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最后,我们要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

培训可以帮助工人了解如何正确操作机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及如何在发生事故时进行正确的处理。

只有通过持续的培训,工人才能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能够做好自我保护。

总的来说,这起事故的发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也提醒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安全生产,从而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希望通过我们的分析,能够引起大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并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事故经过详细分析之后,我们不仅仅是要找出问题出在哪里,更应该是要如何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首先,工厂管理者应该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明确责任,制定更加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工人在工作时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另外,工厂应该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比如机器防护罩、安全开关等,同时,要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运作。

此外,工厂应该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工作的稳定性。

有了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也可以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除了工厂管理措施外,对于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

工人需要定期接受安全生产的培训,了解如何正确操作设备,如何进行紧急救援和自我保护等。

此外,工人还应该学习识别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保持高度的警惕,不因疏忽大意导致事故的发生。

只有通过培训,工人才能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具备相应的安全技能,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工厂安全管理和工人培训的同时,监督和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工厂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厂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精选课堂笔记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精选课堂笔记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精选课堂笔记- 事故原因: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进行正确的安全检查和控制。

另外,工人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疏忽和违规操作的情况。

- 分析: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工厂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也没有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

除此之外,工人个人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 教训: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工厂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对设备和生产过程的安全监控,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 对策:工厂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同时还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行为习惯。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在工业生产中,出现安全事故是非常危险的,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还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生产延误,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因此,各个工厂都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工厂的安全生产。

首先,从这起爆炸事故的原因来看,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进行正确的安全检查和控制是重要原因之一。

这提示我们,对生产设备的安全检查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必须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安全检查和控制。

其次,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疏忽和违规操作的情况也是导致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这说明管理者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和安全操作的规范性。

此外,员工个人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只有员工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从这起事故的案例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对策和教训。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笔记word精品文档217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笔记word精品文档217页

第一讲基本知识1.1 大纲要求,重点、难点:检验应考人员对生产领域中危害因素类别和辨识方法的掌握程度;重点、难点:熟悉安全生产中主要危害因素的类别;三、内容讲解:1.2 危险、危害因素的概念及分类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总的说来,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慢性损坏的因素。

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通常将其分为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有时对两者不加以区分,统称危险、危害因素。

客观存在的危险、危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可能成为危险、危害因素。

危险、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危害后果(发生伤亡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造成物的损坏等),均可归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等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泄漏、扩散的结果。

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失控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

1.2.1 危险、危害因素产生1.能量、有害物质能量、有害物质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险、危害因素。

一般地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危害物质的数量越多,系统的潜在危险性和危害性也越大。

另一方面,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相应的能量和物质(包括有害物质),因此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危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完全消除的。

(1)能量就是做工的能力。

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危害因素。

(2)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主要的危险、危害因素。

2.失控在生产中,人们通过工艺和工艺装备使能量、物质(包括有害物质)按人们的意愿在系统中流动、转换,进行生产。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读书笔记模板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读书笔记模板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事故
事故
因素
资格考试
器材
执业
设施
生产
工程师
生产 生产
机理
案患
管理
事故
内容摘要
本书为“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事故预防 知识、事故应急救援与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安全生产事故分析等。丛书以全 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大纲为依据,依托济南联硕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专业师资多年的安全工程师 教学经验,根据命题规律贯穿重点、考点、难点,结合答题技巧解析,全方位满足安全工程师考生的学习需求、 应用需求、备考需求。
目录分析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 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 理基本理论
第三章重大危险源 及危险、有害因素 的辨识、分析和控

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第三节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第一节安全生产标准化 第二节企业安全文化 第三节重大危险源 第四节安全规章制度 第五节组织保障 第六节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第七节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第八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第九节特种设备设施安全
作者介绍
这是《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 第二节消防设施与器材 第三节防火防爆技术 第四节烟花爆竹安全技术 第五节民用爆破器材安全技术 第六节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课堂笔记(7)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课堂笔记(7)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课堂笔记(7)
一、内容提要:
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调查程序有关规定的熟悉程度;
二、重点、难点:
1.了解事故调查的目的;
2.熟悉国家和部门有关事故调查的原则与程序;
3.熟悉事故调查组的人员构成要求、工作程序、任务、责任和权利。

三、内容讲解:
第一节事故调查的程序
目前我国伤亡事故调查基本原则是逐级上报,分级调查处理。

伤亡事故调查的原则和程序,事故调查组的人员组成、工作程序、任务、责任和权利等等,在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中有比较详细的规定。

一、《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有关事故调查工作的规定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1986)中,关于事故的调查原则和程序规定摘录如下:
(1)成立事故调查小组。

(2)事故的现场处理。

(3)物证搜集。

(4)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

(5)证人材料搜集。

(6)现场摄影。

(7)事故图绘制。

(8) 事故原因分析。

(9) 事故调查报告编写。

(10) 事故调查结案归档。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课堂笔记(7)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课堂笔记(7)

安全工程师《事例剖析》讲堂笔录(7)
一、内容概要:
查验应试人员对事故检查程序相关规定的熟习程度;
二、要点、难点:
1.认识事故检查的目的;
2.熟习国家和部门相关事故检查的原则与程序;
3.熟习事故检查组的人员构成要求、工作程序、任务、责任和权益。

三、内容解说:
第一节事故检查的程序
当前我国伤亡事故检查基来源则是逐级上报,分级检查办理。

伤亡事故检查的原则和程序,事故检查组的人员构成、工作程序、任务、责任和权益等等,在国家的相关法例、标准中有比较详尽的规定。

一、《公司员工伤亡事故检查剖析规则》相关事故检查工作的规定
《公司员工伤亡事故检查剖析规则》 (GB/6442— 1986)中,对于事故的检查原则和程序规定摘录以下:
(1)建立事故检查小组。

(2)事故的现场办理。

(3)人证收集。

(4)事故事实资料的收集。

(5)证人才料收集。

(6)现场拍照。

(7)事故图绘制。

(8)事故原由剖析。

(9)事故检查报告编写。

(10)事故检查了案归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关于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ﻫ 自格林伍德的研究起,迄今有无数的研究者对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科学性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讨,关于事故频发倾向者存在与否的问题一直有争议。实际上,事故遭遇倾向就是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修正。
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并不存在。事实上,把事故发生次数多的工人调离以后,企业的事故发生率并没有降低;又如某一段时间里发生事故次数多的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改善以后往往不再发生多发事故。数十年的实验研究很难找出“事故频发者”的稳定个人特征。换言之,许多人发生事故只是由于他们行为的某种临时特征引起的。
ﻫ ﻫ图5—1海因理希事故因果连锁论ﻫ
图5—2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
ﻫ 2.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 ﻫ 博德(F.Bird)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映现代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论。 ﻫ 1)控制不足——管理 ﻫ 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大多数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完全依靠工程技术上的改进来预防事故是不现实的,需要完善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如果安全管理上出现缺欠,就会使得导致事故基本原因的出现。 ﻫ 2)基本原因——起源论
为了从根本上预防事故,必须查明事故的基本原因,并针对查明的基本原因采取对策。基本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及与工作有关的原因。所谓起源论,是在于找出问题的基本的、背后的原因,而不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
3)直接原因——征兆
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这是最重要的,必须加以追究的原因。但是,直接原因不过是象基本原因那样的深层原因的征兆,是一种表面现象。 ﻫ 4)事故——接触 ﻫ从实用的目的出发,往往把事故定义为最终导致人员肉体损伤、死亡,财物损失的,不希望的事件。但是,越来越多的安全专业人员从能量的观点把事故看作是人的身体或构筑物、设备与超过其阈值的能量的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生产活动的物质的接触。 ﻫ(5)伤害——损坏——损失 ﻫ博德模型中的伤害,包括了工伤、职业病,以及对人员精神方面、神经方面或全身性的不利影响。人员伤害及财物损坏统称为损失。 ﻫ3.亚当斯的事故因果连锁论 ﻫ亚当斯(Edward Adams)提出了与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论类似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 ﻫ表3—1 亚当斯的事故因果连锁论
海因里希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连锁中的一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ﻫ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论,提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这个工业安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但是,海因里希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一样.把大多数工业事故的责任都归因于人的缺点等,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
(二)事故因果连锁论 ﻫ 1.海因理希事故因果连锁论
1931年海因里希(w.H.Heinrich)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事故的各种原因因素之间及与事故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事故发生可能在某一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ﻫ在事故因果连锁论中,以事故为中心,事故的原因可概括为3个层次: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3.掌握伤亡事故统计与分析方法。
ﻫ三、内容讲解: ﻫ二、事故的致因理论 ﻫ事故致因理论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同,特别是随着生产形式的变化,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引起人们安全观念的变化,促使新的事故致因理论相继出现。概括地讲,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以事故频发倾向论和海因里希因果连续论为代表的早期事故致因理论,以能量意外释放论为主要代表的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现代的系统安全理论。 ﻫ(一)事故频发倾向论
管理 体制 管 理 失 误 现场失误 事故 政策 目标 权威 责任 职责 注意范围 权限授予 安全技术人员在下述方面管理失误或疏忽: 行为 责任 权威 规则 指导 主动性 积极性 业务活动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 伤亡事故 损坏事故 无伤害事故 对人 对物 ﻫ该理论的核心在于对现场失误的背后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及生产作业中的不安全状态等现场失误,是由于企业领导者及事故预防工作人员的管理失误造成的。
2.事故遭遇倾向
事故遭遇倾向(Accident Liability)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与生产条件,工人的年龄、工作经验、熟练程度有关。明兹(A.Mintz)和布卢姆(M.L.B)建议用事故遭遇倾向取代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堂笔记-第七讲
———————————————————————————————— 作者:
———————————————————————————————— 日期:
一、大纲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致因理论的熟悉程度;对伤亡事故统计与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ﻫ二、重点、难点: ﻫ1.掌握事故的致因理论。 ﻫ2.熟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伤亡事故分类等有关标准和法规;
1.事故频发倾向 ﻫ 事故频发倾向(Accident Proneness)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M.Greenwood)和伍兹(H.H.Woods)对许多工厂里事故发生次数资料按如下3种统计分布进行了统计检验: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偏倚分布(Biased Distribution)和非均等分布(Disuibution of Unequal Liabiliy)。 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工厂中存在着事故频发倾向者。 ﻫ 1939年,法默(Farmer)和查姆勃(Chamber)明确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